CN106104687A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04687A CN106104687A CN201580013599.5A CN201580013599A CN106104687A CN 106104687 A CN106104687 A CN 106104687A CN 201580013599 A CN201580013599 A CN 201580013599A CN 106104687 A CN106104687 A CN 1061046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ing layer
- record
- video stream
- data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1
- 238000013515 scrip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2100028630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000766848 Homo sapiens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WOERBKLLTSWFBY-UHFFFAOYSA-M dihydrogen phosphate;tetramethylazanium Chemical compound C[N+](C)(C)C.OP(O)([O-])=O WOERBKLLTSWFBY-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969688 Homo sapiens Macrophage-expressed gene 1 prote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1285 Macrophage-expressed gene 1 prote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55 dual-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406668 Loxodonta cyclot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9 data en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BGOFCVIGEYGEOF-UJPOAAIJSA-N helicin Chemical compound O[C@@H]1[C@@H](O)[C@H](O)[C@@H](CO)O[C@H]1OC1=CC=CC=C1C=O BGOFCVIGEYGEOF-UJPOAAIJ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7—Regenerat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及其方法。盘状的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多个记录层而记录影像流,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影像流在第1记录位置和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第1记录位置与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记录有编码后的影像流的记录介质、使该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影像流再现的再现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与DVD相关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828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记录介质是一种盘状的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所述多个记录层而记录影像流,所述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所述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所述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所述影像流在所述第1记录位置和所述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与所述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SD-DVD的构造的图。
图2是说明嵌入在作为AV数据的MPEG流中的引导信息的概要图。
图3是表示DVD中的VOB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4是表示BD-ROM的数据层级的图。
图5是表示记录在BD-ROM中的逻辑数据的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使BD-ROM再现的BD-ROM播放器的基本构成的概要的图。
图7是使图6所示的播放器的构成详细化的框图。
图8是表示BD-ROM的应用空间的图。
图9是表示MPEG流(VOB)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MPEG流中的数据包的构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AV数据与播放器构成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使用了曲目缓冲器的VOB数据连续供给模型的图。
图13是表示VOB管理信息文件的内部构造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VOBU信息的详细内容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使用了时间图的地址信息取得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播放列表的构成的图。
图17是表示事件处理表的构成的图。
图18是表示作为BD-ROM整体信息的BD.INFO的构成的图。
图19是表示全局事件处理表的构成的图。
图20是表示时间事件的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基于用户的菜单操作的用户事件的例子的图。
图22是表示全局事件的例子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程序处理器的功能性构成的图。
图24是表示系统参数(SPRM)的一览的图。
图25是表示具有2个选择按钮的菜单画面的控制所涉及的事件处理中的程序的例子的图。
图26是表示菜单选择的用户事件所涉及的事件处理中的程序的例子的图。
图27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AV数据再现的基本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从开始播放列表再现到VOB再现结束为止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29的(A)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时间事件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29的(B)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用户事件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字幕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31是说明大容量光盘的记录层的配置的图。
图32是表示三层盘的逻辑地址和与逻辑地址对应的盘的转速的图。
图33是用于对切换读盘的读取速率来进行读取的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34是用于对切换读盘的读取速率来进行读取的方式的另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35是表示读盘的最大读取速率与流速率的关系的图。
图36是说明现有的用户数据区域的分配位置的图。
图37是说明本公开的用户数据区域的分配位置的图。
图38是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02 光拾取器;203 程序记录存储器;204 管理信息记录存储器;205AV 记录存储器;206 程序处理部;207 管理信息处理部;208 演示处理部;209 图像平面;210 视频平面;211 合成处理部;302 程序处理器;303 UO管理器;304 管理信息记录存储器;305 脚本处理器;306 演示控制器;307 时钟;308 图像存储器;309 曲目缓冲器;310 信号分离器;311 图像处理器;312 视频处理器;313 声音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中,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本发明人对于在“背景技术”一栏中记载的DVD等记录介质,发现会产生以下的问题。
记录有影像数据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代表是DVD(以下,也称为“StandardDifinition(SD)-DVD”(标清DVD))。以下对现有的DVD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SD-DVD的构造的图。如图1的下部所示,在DVD盘上从导入(lead in)到导出(lead out)之间设有逻辑地址空间。在该逻辑地址空间从开头起记录有文件系统的卷(volume)信息,接着记录有影像声音等应用数据。
文件系统是指管理通过ISO9660或统一光盘格式(Universal Disc Format(UDF))等标准规定的数据的结构,是以被称为目录或文件的单位来表现盘上的数据的结构。
在日常使用的个人计算机(PC)的情况下,也通过被称为文件分配表(FileAllocation Tables(FAT))或NT文件系统(NT File System(NTFS))的文件系统,在计算机上表现以目录和/或文件这种构造记录在硬盘中的数据,提高了可用性。
在SD-DVD的情况下,使用UDF和ISO9660这两方的文件系统。两方相结合而也被称为“UDF桥(UDF bridge)”。对于所记录的数据,通过UDF和ISO9660的任一方的文件系统驱动器都能够进行数据的读出。此外,在此进行处理的DVD是软件包媒体(package media)用的ROM盘,不能以物理方式进行写入。
记录在DVD上的数据,能够通过UDF桥作为如图1左上所示的目录或文件来进行查看。在根目录(图1中的“ROOT”)的下一级设置被称为“VIDEO_TS”的目录,在此记录有DVD的应用数据。应用数据作为多个文件而记录,作为主要文件具有以下种类的文件。
VIDEO_TS.IFO盘再现控制信息文件
VTS_01_0.IFO视频标题集(title set)#1再现控制信息文件
VTS_01_0.VOB视频标题集#1流文件
……
如上述例子所示,规定有2个扩展名。“IFO”是表示是记录有再现控制信息的文件这一情况的扩展名,“VOB”是表示是记录有作为AV数据的MPEG流的文件这一情况的扩展名。
再现控制信息是指用于实现DVD所采用的交互性(根据用户的操作使再现动态地变化的技术)的信息和/或元数据(Metadata)这样的附属于AV数据的信息等。另外,对于DVD,通常有时将再现控制信息称为引导信息。
再现控制信息文件包括管理盘整体的“VIDEO_TS.IFO”和作为各个视频标题集的再现控制信息的“VTS_01_0.IFO”。此外,对于DVD,能够将多个标题、换言之即多个不同的影片和/或乐曲记录在一张盘上。
在此,位于文件名主体的“01”表示视频标题集的序号,例如,在视频标题集#2的情况下为“VTS_02_0.IFO”。
图1的右上部是DVD的应用层中的DVD引导空间,是展开前述的再现控制信息的逻辑构造空间。“VIDEO_TS.IFO”内的信息作为视频管理器信息(VIDEO Manager Information(VMGI))展开在DVD引导空间中,“VTS_01_0.IFO”或存在于其他各个视频标题集的再现控制信息作为视频标题集信息(Video Title Set Information(VTSI)))展开在DVD引导空间中。
在VTSI中记述有被称为程序链(Program Chain(PGC))的再现序列的信息即程序链信息(Program Chain Information(PGCI))。PGCI由单元(Cell)的集合和被称为命令的一种可编程信息构成。
单元本身是指定VOB(视频对象(Video Object)的简称,是指MPEG流)的一部分区间或全部区间的信息,单元的再现意味着使由该VOB的单元指定的区间进行再现。
命令是由DVD的虚拟机处理的,例如近似于在显示网页的浏览器上执行的Java(注册商标)脚本等。然而,不同之处在于:Java(注册商标)脚本除了进行逻辑运算之外还进行窗口和/或浏览器的控制(例如,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等),而DVD的命令除了进行逻辑运算之外只进行AV标题的再现控制、例如执行要再现的章节(chapter)的指定等。
单元具有记录在盘上的VOB的开始及结束地址(逻辑地址)作为其内部信息,播放器使用记述在单元中的VOB的开始及结束地址信息来进行数据的读出,执行再现。
图2是说明嵌入在作为AV数据的MPEG流中的引导信息的概要图。
作为SD-DVD的特征的交互性并不是仅通过前述的“VIDEO_TS.IFO”和/或“VTS_01_0.IFO”等所记录的引导信息来实现,几个重要的信息使用被称为引导数据包(称为NV_PCK)的专用载体而在VOB内与影像、声音数据一起被复用化。
在此,作为简单的交互性的例子,对菜单画面进行说明。在菜单画面上呈现几个按钮,对各个按钮定义有该按钮被选择执行时的处理。
另外,在菜单画面上正选着一个按钮(通过在选择按钮上覆盖半透明色来使该按钮高亮(highlight),向用户提示该按钮处于选择状态),用户使用遥控器的上下左右键,能够使选择状态的按钮向上下左右的任一方向的按钮移动。
使用遥控器的上下左右键,使高亮移动到想要选择执行的按钮,通过进行确定(按下确定键)来执行对应的命令的程序。通常而言,对应的标题和/或章节的再现通过命令来执行。
图2的左上部示出了保存于NV_PCK的信息的概要。在NV_PCK内,包含高亮颜色信息和各个按钮信息等。在高亮颜色信息中记述有调色板信息,指定要覆盖显示的高亮的半透明色。
在按钮信息中记述有作为各个按钮的位置信息的矩形区域信息、从该按钮向其他按钮的移动信息(与用户的上下左右键操作分别对应的移动目的地按钮的指定)以及按钮命令信息(该按钮被确定时所执行的命令)。
如图2的右上部所示,菜单画面上的高亮作为覆盖图像而制作。覆盖图像是对按钮信息的矩形区域信息附上调色板信息的颜色的图像。该覆盖图像与图2的右部所示的背景图像合成而显示在画面上。
如前所述,在DVD中实现了菜单画面。另外,对于为何将引导数据的一部分使用NV_PCK而嵌入在流中,是因为以下的理由。
即,为了使得能够没有问题地实现如下处理,该处理是与流同步而动态地更新菜单信息、例如在影像再现期间中仅在其间的5分钟~10分钟的期间显示菜单画面这样的同步定时容易成为问题的处理。
另外,另一个重大理由是为了在NV_PCK中保存用于辅助特殊再现的信息而提高用户的操作性,所述用户的操作性有DVD再现时的快进、在倒回等非通常再现时也能顺畅地使AV数据解码并再现等。
图3是表示DVD中的VOB的构成的概要图。如图所示,影像、声音、字幕等数据(图3的(1)),基于MPEG系统(ISO/IEC13818-1)标准进行封包(packet)以及数据包(pack)化(图3的(2)),将其分别复用化而成为一条MPEG程序流(图3的(3))。
另外,包含用于实现如前所述的交互功能(interactive)的按钮命令在内的NV_PCK也一起被复用化。
作为MPEG系统的复用化的特征,进行复用化的各个数据为基于其解码顺序的位串,但被复用化的数据间即影像、声音、字幕之间并非必须基于再现顺序、换言之为解码顺序而形成位串。
这是源自于:MPEG系统流的解码器模型(图3的(4),通常称为系统目标解码器(System Target Decoder)或STD)在解除了复用化之后具有与各个基本数据流(elementary stream)对应的解码缓冲器,暂时存储数据直到解码定时。
该解码缓冲器按各个基本数据流而大小(size)不同,对于影像而言具有232kB,对于声音而言具有4kB,对于字幕而言具有52kB。
因此,向各解码缓冲器输入数据的数据输入定时按各个基本数据流而不同,因此作为MPEG系统流形成位串的顺序和进行显示(解码)的定时产生了偏离。
即,与影像数据并行地复用化的字幕数据并非必须在同一定时被解码。
以上所述的与DVD相关的技术,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
但是,没有考虑在影像再现期间即使以多角度进行分支和/或产生记录层的切换等也能连续地持续再现这样的跳转规则(jump rule)。由于进行跳转的时间是无法进行数据读取的时间,所以需要预先进行缓冲该时间所消耗的位流。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如果不假定预定的最大跳转时间(以及流的最大位速率),则无法设计在播放器中进行缓冲的存储器的大小等。
另外,在蓝光光盘(Blu-ray(注册商标)Disc(BD))这样的大容量的记录介质中,存在能够保存质量非常高的影像信息的可能性。例如,在将4K(具有3840×2160像素的分辨率的影像信息)和/或HDR(通常称为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的高辉度影像信息)记录于记录介质的情况下,存在如下情形:即使使用最新的高压缩率的影像编解码器(CODEC,HEVC等),为了获得足够的画质也需要接近100Mbps的非常高的位速率。
然而,要从盘读出这样的高位速率的流,需要相比于之前进一步提高盘的转速。作为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因盘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噪声和/或驱动器的振动增加等会妨碍高质量的影像视听。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了下述的改善措施。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记录介质是一种盘状的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所述多个记录层而记录影像流,所述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所述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所述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所述影像流在所述第1记录位置和所述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与所述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
由此,在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进行向相邻的不同的记录层的跳转时,能够通过抑制半径方向的寻道距离来缩短整个跳转时间,因此在再现装置或再现装置所具备的驱动器的设计或开发中,能够削减用于在该跳转时也实现无缝再现的缓冲量。另外,能够提高无缝连接处的跳转的自由度。
另外,例如,所述第1记录位置也可以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中位于用于记录影像流的数据区的比最内周靠外侧的区域。
由此,在对高位速率的影像信息进行再现时也能够抑制驱动器的转速,因此能够抑制驱动器的气流噪声和/或振动并实现高质量的影像视听体验。
另外,例如,也可以为,所述记录介质具有三层记录层,所述第1记录位置所处的所述第1记录层是所述三层记录层中的第2层记录层,所述第2记录位置所处的所述第2记录层是所述三层记录层中的第3层记录层。
另外,例如,也可以为,所述影像流,在所述三层记录层中的第1层记录层中,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在所述第2层记录层中,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记录,在所述第3层记录层中,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
另外,例如,所述影像流记录也可以在所述第2层记录层和所述第3层记录层中的所述数据区的除最内周侧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的再现装置,具备:读出部,其读出盘状的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影像流;和再现部,其对所读出的所述影像流进行再现,所述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所述多个记录层而记录所述影像流,所述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所述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所述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所述影像流在所述第1记录位置和所述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与所述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所述读出部从所述第1记录层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向所述第2记录层的所述第2记录位置跳转来读出所述影像流,所述再现部对所述多个记录层所记录的所述影像流进行无缝再现。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由方法、系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最佳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虽然与本申请技术方案1涉及的公开最接近的实施方式是实施方式2,但为了易于理解,首先说明对实施方式2的信息记录介质等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
首先,使用图1~图30对BD-ROM以及对BD-ROM进行再现的BD-ROM播放器的基本构成及工作进行说明。
(盘上的逻辑数据构造)
图4是表示BD-ROM的数据层级的图。
如图4所示,在作为盘介质的BD-ROM104上,记录有AV数据103、与AV数据相关的管理信息以及AV再现序列(sequence)等BD管理信息102、和实现交互功能的BD再现程序10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用于再现影片等的AV内容的AV应用为主要着眼点来进行BD-ROM的说明,但当然也可以将BD-ROM如CD-ROM、DVD-ROM那样用作计算机用途的记录介质。
图5是表示记录在前述的BD-ROM104中的逻辑数据的构造的图。BD-ROM104与其他光盘例如DVD或CD等同样地具有从其内周向外周沿螺旋状的记录区域,具有能够在内周的导入与外周的导出之间记录逻辑数据的逻辑地址空间。
另外,在导入的内侧存在被称为脉冲分割区(Burst Cutting Area(BCA))的只有驱动器才能读出的特别区域。由于该区域不能被应用读出,所以经常被利用于例如著作权保护技术等。
在逻辑地址空间,以文件系统信息(卷)为开头而记录有影像数据等应用数据。文件系统如现有技术中说明的那样,是管理通过UDF或ISO9660等标准规定的数据的结构,与通常的PC同样地能够使用目录、文件构造来读出所记录的逻辑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于BD-ROM104上的目录、文件构造,在根目录(ROOT)的下一级设置BDVIDEO目录。该目录是记录有由BD-ROM处理的AV数据和/或管理信息等数据(图4所示的BD再现程序101、BD管理信息102、AV数据103)的目录。
在BDVIDEO目录下记录有下面的7种文件。
BD.INFO(文件名固定)
是“BD管理信息”之一,是记录了与BD-ROM整体相关的信息的文件。BD-ROM播放器最先读出该文件。
BD.PROG(文件名固定)
是“BD再现程序”之一,是记录了与BD-ROM整体相关的程序的文件。
XXX.PL(“XXX”可变,扩展名“PL”固定)
是“BD管理信息”之一,是记录了记录脚本(scenario)的播放列表(Play List)信息的文件。每个播放列表具有一个文件。
XXX.PROG(“XXX”可变,扩展名“PROG”固定)
是“BD再现程序”之一,是记录了前述的每个播放列表的程序的文件。对于与播放列表的对应,通过文件主体名(“XXX”一致)来识别。
YYY.VOB(“YYY”可变,扩展名“VOB”固定)
是“AV数据”之一,是记录了VOB(与现有例中说明的VOB相同)的文件。一个VOB对应于一个文件。
YYY.VOBI(“YYY”可变,扩展名“VOBI”固定)
是“BD管理信息”之一,是记录了与作为AV数据的VOB相关的管理信息的文件。对于与VOB的对应,通过文件主体名(“YYY”一致)来识别。
ZZZ.PNG(“ZZZ”可变,扩展名“PNG”固定)
是“AV数据”之一,是通过用于构成字幕以及菜单画面的图像数据即PNG(通过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而标准化的图像格式)形式的图像文件。一个PNG图像对应于一个文件。
(播放器的构成)
接着,使用图6以及图7对使前述的BD-ROM104再现的播放器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对BD-ROM104进行再现的BD-ROM播放器的基本构成的概要的图。
在图6所示的BD-ROM播放器中,BD-ROM104上的数据通过光拾取器202而被读出。所读出的数据根据各个数据的种类而被记录于专用的存储器。
BD再现程序(“BD.PROG”或“XXX.PROG”文件)记录于程序记录存储器203,BD管理信息(“BD.INFO”、“XXX.PL”或“YYY.VOBI”文件)记录于管理信息记录存储器204,AV数据(“YYY.VOB”或“ZZZ.PNG”文件)记录于AV记录存储器205。
记录在程序记录存储器203中的BD再现程序由程序处理部206处理。记录在管理信息记录存储器204中的BD管理信息由管理信息处理部207处理。
另外,记录在AV记录存储器205中的AV数据由演示(presentation,呈现)处理部208处理。
程序处理部206进行接收从管理信息处理部207再现的播放列表的信息和/或程序的执行定时等事件信息的程序处理。另外,通过程序,能够动态地变更要再现的播放列表,该情况通过对管理信息处理部207发送变更后的播放列表的再现命令来实现。
程序处理部206还受理来自用户的事件、例如来自用户操作的遥控器的请求,在存在与用户事件对应的程序的情况下执行处理该程序。
管理信息处理部207接受程序处理部206的指示,对与该指示对应的播放列表以及与该播放列表对应的VOB的管理信息进行解析。进而,指示演示处理部208再现成为再现对象的AV数据。
另外,管理信息处理部207从演示处理部208接收基准时刻信息,基于时刻信息对演示处理部208指示AV数据再现的停止。进一步,对程序处理部206生成表示程序执行定时的事件。
演示处理部208具有与影像、声音和字幕各自的数据对应的解码器,按照来自管理信息处理部207的指示,进行AV数据的解码以及输出。影像数据以及字幕数据在解码后被描绘在各自的专用平面上。
具体而言,影像数据被描绘在视频平面210上,字幕数据等图像数据被描绘在图像平面209上。进而,通过合成处理部211进行描绘在两个平面上的影像的合成处理,并向TV等显示设备进行输出。
如图6所示,BD-ROM播放器取为基于图4所示的记录在BD-ROM104中的数据构造的结构。
图7是详细地示出图6所示的播放器的构成的框图。图6所示的各构成部与图7所示的各构成部的对应关系如下。
AV记录存储器205与图像存储器308和曲目缓冲器309对应。程序处理部206与程序处理器302和UO(User Operation,用户操作)管理器303对应。管理信息处理部207与脚本处理器305和演示控制器306对应。演示处理部208与时钟307、信号分离器310、图像处理器311、视频处理器312和声音处理器313对应。
从BD-ROM104读出的VOB数据(MPEG流)、图像数据(PNG)分别被记录于曲目(track)缓冲器309、图像存储器308。
信号分离器310基于从时钟307得到的时刻,提取记录在曲目缓冲器309中的VOB数据。进而,将VOB数据所包含的影像数据、声音数据分别送入视频处理器312、声音处理器313。
视频处理器312以及声音处理器313分别如MPEG系统标准所规定的那样,分别包括解码缓冲器和解码器。即,从信号分离器310送来的影像、声音各自的数据,被暂时记录于各自的解码缓冲器,按照时钟307由各个解码器进行解码处理。
对于记录在图像存储器308中的PNG数据,存在下面两种处理方法。在PNG数据是字幕用数据的情况下,由演示控制器306指示解码定时。脚本处理器305暂时接收来自时钟307的时刻信息,如果是字幕显示时刻(开始以及结束)则对演示控制器306发出字幕的显示、非显示的指示,使得能进行适当的字幕显示。
从演示控制器306接收到解码/显示的指示的图像处理器311,从图像存储器308中提取并解码对应的PNG数据,并描绘在图像平面209上。
另外,在PNG数据是菜单画面用数据的情况下,由程序处理器302指示解码定时。对于程序处理器302何时指示图像的解码,因程序处理器302正在处理的BD程序而不能一概而论。
图像数据以及影像数据,如图6的说明那样在分别解码后被描绘在图像平面209以及视频平面210上,通过合成处理部211进行合成并输出。
从BD-ROM104读出的管理信息(脚本、AV管理信息)记录在管理信息记录存储器204中,而脚本信息(“BD.INFO”以及“XXX.PL”)由脚本处理器305读出并处理。另外,AV管理信息(“YYY.VOBI”)由演示控制器306读出并处理。
脚本处理器305对播放列表的信息进行解析,将由播放列表参照的VOB及其再现位置指示给演示控制器306,演示控制器306对成为对象的VOB的管理信息(“YYY.VOBI”)进行解析,对驱动控制器317发出指示以使得读出成为对象的VOB。
驱动控制器317按照演示控制器306的指示,使光拾取器202移动,进行成为对象的AV数据的读出。所读出的AV数据如前所述记录于图像存储器308或曲目缓冲器309。
另外,脚本处理器305监视时钟307的时刻,在由管理信息设定的定时将事件提供给程序处理器302。
记录在程序记录存储器203中的BD程序(“BD.PROG”或“XXX.PROG”),由程序处理器302进行执行处理。对于程序处理器302处理BD程序,是在从脚本处理器305送来了事件的情况下或从UO管理器303送来了事件的情况下进行的。
UO管理器303在用户通过遥控器键送来了请求的情况下,生成与该请求对应的事件并发送给程序处理器302。
根据这样的各构成部的工作,进行BD-ROM的再现。
(应用空间)
图8是表示BD-ROM的应用空间的图。
在BD-ROM的应用空间中,播放列表(PlayList)为一个再现单位。播放列表具有由单元(cell)的再现序列构成的静态脚本和由程序记述的动态脚本。
只要没有程序的动态脚本的情况下,播放列表就只是使各个单元依次再现,另外,在结束了所有单元的再现的时间点,播放列表的再现结束。
另一方面,程序能够根据超过播放列表的再现记述和/或用户的选择或播放器的状态而动态地改变要再现的对象。作为典型例子,列举经由菜单画面的再现对象的动态变更。在BD-ROM的情况下,菜单是指通过用户的选择而再现的脚本、即用于动态地选择播放列表的功能的构成要素之一。
另外,在此所说的程序是根据时间事件或用户事件执行的事件处理(eventhandler)。
时间事件是基于嵌入在播放列表中的时刻信息而生成的事件。从图7中说明的脚本处理器305向程序处理器302发送的事件相当于此。当时间事件被发布时,程序处理器302对通过ID而关联的事件处理进行执行处理。
如前所述,所执行的程序能够指示其他播放列表的再现,该情况下,当前正再现的播放列表的再现中止,并向所指定的播放列表的再现转换。
用户事件是通过用户的遥控器键操作而生成的事件。用户事件大致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通过遥控器所具备的方向键(“上”“下”“左”“右”键)或“确定”键的操作而生成的菜单选择的事件。
与菜单选择的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仅在播放列表内的有限的期间有效。也即,作为播放列表的信息,设定有各个事件处理的有效期间。程序处理器302在遥控器的“上”“下”“左”“右”键或“确定”键被按下时检索有效的事件处理,在存在有效的事件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处理该事件处理。其他情况下,忽略菜单选择的事件。
第二类用户事件是通过“菜单”键的操作而生成的菜单画面调出的事件。当生成菜单画面调出的事件时,全局事件处理(Global Event Handler)被调出。
全局事件处理不依赖于播放列表,是一直有效的事件处理。通过使用该功能,能够加装DVD的菜单调出(menu call)。通过加装菜单调出,能够在标题再现期间调出声音、字幕菜单等,并在变更了声音或字幕之后执行从中断的地点起的标题再现。
以播放列表构成静态脚本的单位即单元(Cell)是参照了VOB(MPEG流)的全部或一部分再现区间的单元。单元具有VOB内的再现区间作为开始、结束时刻的信息。与各个VOB成为一对的VOB管理信息(VOBI),在其内部具有时间图(Time Map或TM),能够通过该时间图针对前述的VOB的再现、结束时刻导出VOB内(即成为对象的文件“YYY.VOB”内)的读出开始地址以及结束地址。此外,关于时间图的详细内容,后面使用图14来叙述。
(VOB的详细内容)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MPEG流(VOB)的构成的图。如图9所示,VOB由多个视频对象单元(Video Object Unit(VOBU))构成。VOBU是以MPEG视频流中的图画组(GroupOf Pictures(GOP))为基准的单位,是作为声音数据也包含在内的复用化流的一个再现单位。
VOBU具有0.4秒~1.0秒的再现时间,通常具有0.5秒的再现时间。这是通过MPEG的GOP的构造通常是15帧/秒(NTSC的情况下)而导出的。
VOBU在其内部具有作为影像数据的视频数据包(V_PCK)和作为声音数据的音频数据包(A_PCK)。各数据包由一个扇区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2kB为单位构成。
图10是表示MPEG流中的数据包的构成的图。
如图10所示,影像数据以及声音数据这样的基本数据在被称为有效载荷(payload)的封包(packet)的数据保存区域从开头起依次被写入。对有效载荷附加包报头(packet head)而构成一个封包。
在包报头中记录有:用于识别有效载荷所保存的数据是哪个数据流的数据、是影像数据还是声音数据、以及在影像数据或声音数据分别有与多个流相当的量的情况下是哪个数据流的数据的ID(stream_id);和作为该有效载荷的解码以及显示时刻信息的时间戳即解码时间戳(Decode Time Stamp(DTS))以及演示时间戳(Presentation Time Stamp(PTS))。
DTS和PTS并非必须记录在所有的包报头中,通过MPEG规定了进行记录的规则。关于规则的详细内容,记述在MPEG系统(ISO/IEC13818-1)标准书中,因此省略。
对封包进一步附加数据包头(pack head),构成数据包。在数据包头中记录有表示该数据包何时经过信号分离器310并向各个基本数据流的解码缓冲器输入的时间戳即系统时钟参考(System Clock Reference(SCR))。
(VOB的交错记录)
使用图11以及图12对VOB文件的交错记录进行说明。
图11是用于说明AV数据与BD-ROM播放器的构成的关系的图。
图11上部的图是使用图7在前面叙述的播放器构成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对于BD-ROM上的数据,经过光拾取器202,如果是VOB即MPEG流则向曲目缓冲器309输入,如果是PNG即图像数据则向图像存储器308输入。
曲目缓冲器309是先进先出(First-In First-Out(FIFO))缓冲器,所输入的VOB的数据按被输入的顺序而向信号分离器310发送。此时,按照前述的SCR,各个数据包被从曲目缓冲器309提取,经由信号分离器310向视频处理器312或声音处理器313送达数据。
另一方面,在是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演示控制器306(参照图7)指示描绘哪个图像。另外,对于已用于描绘的图像数据,在是字幕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被同时从图像存储器308删除,而在是菜单用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仍留在图像存储器308内。
这是因为:菜单的描绘有时取决于用户操作,因此有可能会多次描绘同一图像。
图11下部的图是表示BD-ROM上的VOB文件以及PNG文件的交错记录的图。
通常在ROM、例如CD-ROM或DVD-ROM的情况下,连续记录有成为一系列的连续再现单位的AV数据。只要连续进行记录,驱动器只是依次读出数据并送达到播放器侧就可以了。
然而,在应该连续再现的AV数据被分割而离散地配置在盘上的情况下,会在各个连续区间之间插入寻道操作,在该期间会停止数据的读出。也即,存在停止数据供给的可能性。
在BD-ROM的情况下也同样,VOB文件优选能够记录于连续区域,但例如存在如字幕数据那样与记录在VOB中的影像数据同步再现的数据,需要与VOB文件同样地将字幕数据也通过某种方法从BD-ROM中读出。
作为字幕数据的读出方法的一个手段,存在如下方法:在VOB的再现开始前统一读出字幕用的图像数据(PNG文件)。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用于暂时记录的大量的存储器,并不现实。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将VOB文件分成几个区块(block),对VOB文件和图像数据进行交错记录的方式。
图11下部是用于说明该交错记录的图。通过将VOB文件和图像数据适当地进行交错配置,不用前述那样的大量的暂时记录存储器,能够在必要的定时将图像数据保存于图像存储器308。
然而,在读出图像数据时,VOB数据的读取当然也会停止。
图12是用于说明解决上述的交错记录中的问题的使用了曲目缓冲器309的VOB数据连续供给模型的图。
如已经说明的那样,VOB的数据暂时被存储于曲目缓冲器309。若将向曲目缓冲器309输入数据的数据输入速率设定为比从曲目缓冲器309输出数据的数据输出速率高,则只要从BD-ROM持续读出数据,曲目缓冲器309的数据存储量就会不断增加。
在此,将向曲目缓冲器309的输入速率设为Va,将从曲目缓冲器309的输出速率设为Vb。如图12的上部的图所示,设为VOB的一个连续记录区域从逻辑地址的“a1”持续到“a2”。另外,设为从“a2”到“a3”之间是记录有图像数据而不能进行VOB数据的读出的区间。
图12的下部的图是表示曲目缓冲器309的存储量的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存储在曲目缓冲器309内部的数据量。时刻“t1”表示VOB的一个连续记录区域的开始点即开始“a1”的读出的时刻。
该时刻之后,在曲目缓冲器309中以速率Va-Vb不断存储数据。该速率自然是曲目缓冲器309的输入输出速率之差。时刻“t2”是一个连续记录区域的结束点即读取“a2”的数据的时刻。
即,在时刻“t1”~“t2”之间,在曲目缓冲器309内数据量以速率Va-Vb不断增加,时刻“t2”时的数据存储量B(t2)能够通过下述的(式1)来求出。
B(t2)=(Va-Vb)×(t2-t1) (式1)
之后,由于接着图像数据直到BD-ROM上的地址“a3”,所以向曲目缓冲器309的输入成为0,曲目缓冲器309内的数据量以作为输出速率的“-Vb”不断减少。该数据量的减少持续到读出位置“a3”为止、即对于时刻而言持续到“t3”为止。
在此,重要的是:若在时刻“t3”之前存储在曲目缓冲器309中的数据量成为0,则向解码器供给的VOB的数据会变没,VOB的再现会停止。
然而,在时刻“t3”在曲目缓冲器309中剩有数据的情况下,意味着能不停止地连续进行VOB的再现。
用于不停止地连续进行该VOB的再现的条件,能够通过下述的(式2)来表示。
B(t2)≧-Vb×(t3-t2) (式2)
即,只要以满足(式2)的方式确定图像数据的配置即可。
(引导数据构造)
使用图13~图19对记录在BD-ROM中的引导数据(BD管理信息)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VOB管理信息文件(“YYY.VOBI”)的内部构造的图。
VOB管理信息具有该VOB的流属性信息(Attribute)和时间图(TMAP)。流属性信息为视频属性(Video)、音频属性(Audio#0~Audio#m)各自具有的结构。特别是在音频流的情况下,因为VOB能够同时具有多条音频流,所以通过音频流数(Number)来确定音频属性的数据域的数量。
下述是视频属性(Video)具有的域(field)和各自可取的值的例子。
压缩方式(Coding):
MPEG1
MPEG2
MPEG4
分辨率(Resolution):
1920x1080
1280x720
720x480
720x565
宽高比(Aspect):
4:3
16:9
帧速率(Frame rate):
60
59.94
50
30
29.97
25
24
下述是音频属性(Audio)具有的域和各自可取的值的例子。
压缩方式(Coding):
AC3
MPEG1
MPEG2
LPCM
通道数(Ch):
1~8
语言属性(Language):
JPN、ENG、……
时间图(TMAP)是具有各个VOBU的信息的表,具有该VOB所具有的VOBU数(Number)和各VOBU信息(VOBU#1~VOBU#n)。
各个VOBU信息具有VOBU的再现时间长(Duration)和VOBU的数据大小(Size)。
图14是用于说明VOBU信息的详细内容的图。
众所周知,MPEG流具有时间的方面和作为数据大小的方面这两个关于物理量的方面。例如,因为作为声音的压缩标准的音频编码3(Audio Code number3(AC3))进行以固定位速率的压缩,所以时间与地址的关系能够通过一次方程式来求出。
但是,在MPEG视频数据的情况下,在各个帧为固定的显示时间、例如NTSC时,1帧具有1/29.97秒的显示时间,而对于各个帧的压缩后的数据大小,根据描绘的特性和/或压缩所使用的图画类型、所谓的I/P/B图画,数据大小变化很大。
因此,在MPEG视频的情况下,时间与地址的关系不能以通式的形式来表现。
当然,关于对MPEG视频数据进行了复用化的MPEG流即VOB,也不能以通式的形式来表现时间和数据。
取而代之,对VOB内的时间与地址的关系进行连结的是时间图(TMAP)。如图14所示,按各个VOBU分别具有VOBU内的帧数和VOBU内的数据包数作为词条(entry)的表是时间图(TMAP,时间映射)。
使用图15来说明时间图(TMAP)的使用方式。
图15是用于说明使用了时间图的地址信息取得方法的图。
如图15所示,在提供了时刻信息(Time)的情况下,首先检索该时刻属于哪个VOBU。具体而言,将时间图的每个VOBU的帧数逐步相加,帧数之和超过将该时刻换算成帧数而得的值或与该值一致的VOBU成为与该时刻对应的VOBU。
接着,将时间图的每个VOBU的大小逐步相加直到该VOBU之前最近的VOBU为止,该值为为了使包含所提供的时刻的帧再现而应该读出的数据包的开头地址(Address)。
如此,在MPEG流中,能够得到与所提供的时刻信息对应的地址。
接着,使用图16来说明播放列表(“XXX.PL”)的内部构造。
图16是表示播放列表的构成的图。
播放列表包括单元列表(CellList)和事件列表(EventList)。
单元列表(CellList)是表示播放列表内的再现单元序列的信息,按本列表的记述顺序来再现单元。
单元列表(CellList)的内容是单元数(Number)和各单元信息(Cell#1~Cell#n)。
各单元信息(Cell#1~Cell#n)具有VOB文件名(VOBName)、该VOB内的有效区间开始时刻(In)以及有效区间结束时刻(Out)和字幕表(SubtitleTable)。
有效区间开始时刻(In)以及有效区间结束时刻(Out)分别由该VOB内的帧序号表现,能够通过使用前述的时间图(TMAP)来获得再现所需的VOB数据的地址。
字幕表(SubtitleTable)是具有与该VOB同步再现的字幕信息的表。字幕与声音同样地可以具有多种语言,字幕表(SubtitleTable)包括语言数(Number)和继其之后的各语言的表(Language#1~Language#k)。
各语言的表(Language#1~Language#k)包括语言信息(Language)、所显示的字幕的字幕信息数(Number)和所显示的字幕的字幕信息(Speech#1~Speech#j),各字幕信息(Speech#1~Speech#j)包括对应的图像数据文件名(Name)、字幕显示开始时刻(In)及字幕显示结束时刻(Out)、和字幕的显示位置(Position)。
事件列表(EventList)是定义了在该播放列表内产生的事件的表。事件列表包括事件数(Number)和继其之后的各个事件(Event#1~Event#m),各事件(Event#1~Event#m)包括事件的种类(Type)、事件的ID(ID)、事件生成时刻(Time)和有效期间(Duration)。
图17是表示具有各个播放列表的事件处理(时间事件、菜单选择用的用户事件)的事件处理表(“XXX.PROG”)的构成的图。
事件处理单元表具有已定义的事件处理/程序数(Number)和各个事件处理/程序(Program#1~Program#n)。
各事件处理/程序(Program#1~Program#n)内的记述,具有事件处理开始的定义(<event_handler>标志)和与前述的事件的ID成对的事件处理的ID(event_handler id),然后,该程序记述在接着“function”的括号“{”与“}”之间。
接着,使用图18对与BD-ROM整体相关的信息(“BD.INFO”)的内部构造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BD-ROM整体信息即BD.INFO的构成的图。
BD-ROM整体信息包括标题列表(TitleList)和全局事件用的事件列表(EventList)。
标题列表(TitleList)包括盘内的标题数(Number)和继其之后的各标题信息(Title#1~Title#n)。
各标题信息(Title#1~Title#n)包括标题所含的播放列表的表(PLTalble)和标题内的章节列表(ChapterList)。播放列表的表(PLTable)具有标题内的播放列表的数量(Number)和播放列表名(Name)即播放列表的文件名。
章节列表(ChapterList)包括该标题所含的章节数(Number)和各章节信息(Chapter#1~Chapter#n),各章节信息(Chapter#1~Chapter#n)具有包含该章节的单元的表(CellTable),单元的表(CellTable)包括单元数(Number)和各单元的词条信息(CellEntry#1~CellEntry#k)。
单元的词条信息(CellEntry#1~CellEntry#k)通过包含该单元的播放列表名和播放列表内的单元序号而记述。
事件列表(EventList)具有全局事件的数量(Number)和各全局事件的信息(Event#1~Event#m)。在此,应该注意,最先定义的全局事件被称为最初事件(FirstEvent),是在BD-ROM被插入播放器时最先执行的事件。
各全局事件的信息(Event#1~Event#m)只具有事件类型(Type)和事件的ID(ID)。
图19是表示全局事件处理表(“BD.PROG”)的构成的图。本表的内容与图17中说明的事件处理表相同,省略其说明。
(事件产生的机制)
使用图20~图22对事件产生的机制进行说明。
图20是表示时间事件的例子的图。
如前所述,时间事件由播放列表(“XXX.PL”)的事件列表(EventList)定义。
在定义为时间事件的事件、即事件类型(Type)为“TimeEvent(时间事件)”的情况下,在到达了事件生成时刻(“t1”)的时间点,从脚本处理器305对程序处理器302输出具有ID“Ex1”的时间事件。
程序处理器302搜索具有事件ID“Ex1”的事件处理,执行处理对象的事件处理。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进行2个按钮图像的描绘等。
图21是表示基于用户的菜单操作的用户事件的例子的图。
如前所述,基于菜单操作的用户事件也在播放列表(“XXX.PL”)的事件列表(EventList)中进行了定义。
在定义为用户事件的事件、即事件类型(Type)为“UserEvent(用户事件)”的情况下,在到达了事件生成时刻(“t1”)的时间点,该用户事件就绪(ready)。此时,事件本身还未被生成。
该事件在由有效规格信息(Duration)记载的期间(“T1”)处于就绪状态。
如图21所示,在由用户按下了遥控器键的“上”“下”“左”“右”键的任一个键或“确定”键的情况下,首先由UO管理器303生成UO事件并将其输出给程序处理器302。
程序处理器302对脚本处理器305发送UO事件,脚本处理器305检索在接收到UO事件的时刻是否存在有效的用户事件。
脚本处理器305在检索的结果是存在成为对象的用户事件的情况下,生成用户事件,并输出给程序处理器302。
在程序处理器302中,搜索具有事件ID、例如在图21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为“Ev1”的事件处理,执行处理对象的事件处理。在本例的情况下,开始播放列表#2的再现。
在所生成的用户事件不包含由用户按下了哪个遥控器键的信息。所选择的遥控器键的信息,通过UO事件传送给程序处理器302,记录保持在虚拟播放器所具有的寄存器中。
事件处理的程序能够调查该寄存器的值,执行分支处理。
图22是表示全局事件的例子的图。
如前所述,全局事件在BD-ROM整体信息(“BD.INFO”)的事件列表(EventList)中进行了定义。
定义为全局事件的事件、即事件类型(Type)为“GlobalEvent(全局事件)”的事件,仅在用户进行了遥控器键操作的情况下生成。
在由用户按下了菜单键的情况下,首先,由UO管理器303生成UO事件并将其输出给程序处理器302。程序处理器302对脚本处理器305发送UO事件。
脚本处理器305生成相应的全局事件,发送给程序处理器302。程序处理器302搜索具有事件ID“menu(菜单)”的事件处理,执行对象的事件处理。例如,在图22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开始播放列表#3的再现。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简称为菜单键,但也可以如使DVD再现的播放器的遥控器那样具有多个菜单键。通过分别定义与各菜单键对应的ID,能够进行与各菜单键对应的适当的处理。
(虚拟播放机)
图23是用于说明程序处理器302的功能性构成的图。
使用图23来说明程序处理器302的功能性构成。
程序处理器302是在内部具有虚拟播放机的处理模块。虚拟播放机是作为BD-ROM而定义的功能模型,是不依赖于各BD-ROM播放器的实际安装的单元。即,保证无论在哪个BD-ROM播放器中都能够执行同样的功能。
虚拟播放机大致具有两种功能。为编程函数和播放器变量。播放器变量被存储保持于寄存器。
编程函数基于Java(注册商标)脚本,将以下所述的三种功能定义为BD-ROM固有函数。
链接函数:停止当前的再现,开始从所指定的播放列表、单元、时刻的再现
Link(PL#,Cell#,time)
PL#:播放列表名
Cell#:单元序号
time:单元内的再现开始时刻
PNG描绘函数:将指定PNG数据描绘于图像平面209
Draw(File,X,Y)
File:PNG文件名
X:X坐标位置
Y:Y坐标位置
图像平面清除函数:清除图像平面209的指定区域
Clear(X,Y,W,H)
X:X坐标位置
Y:Y坐标位置
W:X方向宽度
H:Y方向宽度
另外,播放器变量包括表示播放器的设定值等的系统参数(SPRM)和能够作为一般用途使用的通用参数(GPRM)。
图24是表示系统参数(SPRM)的一览的图。
SPRM(0):语言码
SPRM(1):声音流序号
SPRM(2):字幕流序号
SPRM(3):角度序号
SPRM(4):标题序号
SPRM(5):章节序号
SPRM(6):程序序号
SPRM(7):单元序号
SPRM(8):选择键信息
SPRM(9):引导定时器
SPRM(10):再现时刻信息
SPRM(11):卡拉OK用混音模式
SPRM(12):限制用国家信息
SPRM(13):限制等级
SPRM(14):播放器设定值(视频)
SPRM(15):播放器设定值(音频)
SPRM(16):声音流用语言码
SPRM(17):声音流用语言码(扩展)
SPRM(18):字幕流用语言码
SPRM(19):字幕流用语言码(扩展)
SPRM(20):播放器区域码
SPRM(21):预留
SPRM(22):预留
SPRM(23):再现状态
SPRM(24):预留
SPRM(25):预留
SPRM(26):预留
SPRM(27):预留
SPRM(28):预留
SPRM(29):预留
SPRM(30):预留
SPRM(31):预留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虚拟播放器的编程函数基于Java(注册商标)脚本,但也可以不基于Java(注册商标)脚本,而是UNIX(注册商标)OS等使用的B-Shell、Perl脚本等其他的编程函数。换言之,本公开中的程序语言不限定于Java(注册商标)脚本。
(程序的例子)
图25以及图26是表示事件处理中的程序的例子的图。
图25是表示具有2个选择按钮的菜单画面的控制所涉及的事件处理程序中的程序的例子的图。
在单元(PlayList#1.Cell#1)开头使用时间事件来执行图25左侧的程序。在此,最初对通用参数的一个GPRM(0)设置“1”。GPRM(0)在该程序中用于识别正选着的按钮。在最初的状态下,将正选着配置在左侧的按钮[1]的状态作为初始值。
接着,使用作为描绘函数的“Draw”对按钮[1]、按钮[2]分别进行PNG的描绘。按钮[1]以坐标(10,200)为起点(左上端)描绘PNG图像“1black.png”。按钮[2]以坐标(330,200)为起点(左上端)描绘PNG图像“2white.png”。
另外,在本单元最后使用时间事件来执行图25右侧的程序。在此,使用链接函数进行指定,使得从该单元的开头再次进行再现。
图26是表示菜单选择的用户事件所涉及的事件处理单元中的程序的例子的图。
与“左”键、“右”键、“确定”键的某个遥控器键被按下的情况分别对应的程序被写在事件处理单元中。在由用户按下了遥控器键的情况下,如使用图21说明的那样,生成用户事件,启动图26的事件处理单元。
在本事件处理程序中,使用识别选择按钮的GPRM(0)的值和识别所选择的遥控器键的SPRM(8),如下所述来进行分支处理。
条件1)在正选着按钮[1]且选择键为“右”键的情况下
将GPRM(0)再设定为2,将处于选择状态的按钮变更为右边的按钮[2]。
分别改写按钮[1]、按钮[2]的图像。
条件2)在选择键为“确定(OK)”且正选着按钮[1]的情况下
开始播放列表#2的再现。
条件3)在选择键为“确定(OK)”且正选着按钮[2]的情况下
开始播放列表#3的再现。
图26所示的程序如上述那样进行解释并执行。
(播放器处理流程)
使用图27~图30来说明播放器中的处理的流程。
图27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AV数据再现的基本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当插入BD-ROM时(S101),BD-ROM播放器执行“BD.INFO”的读取和解析(S102)以及“BD.PROG”的读取(S103)。“BD.INFO”和“BD.PROG”一起暂时保存在管理信息记录存储器204中,由脚本处理器305来解析。
接着,脚本处理器305按照“BD.INFO”文件内的最初事件(FirstEvent)信息,生成最初的事件(S104)。所生成的最初事件由程序处理器302接收,执行处理与该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S105)。
希望在与最初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中记录有指定最初应该再现的播放列表的信息。假设在未指示播放列表再现的情况下,播放器什么也不再现,只是继续等待受理用户事件(S201:否)。
UO管理器303在受理来自用户的遥控器操作时(S201:是),生成对程序处理器302的UO事件(S202)。
程序处理器302判别UO事件是否是基于菜单键的事件(S203),在是菜单键的情况下(S203:是),向脚本处理器305发送UO事件,脚本处理器305生成用户事件(S204)。程序处理器302执行处理与所生成的用户事件对应的事件处理(S205)。
图28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从播放列表再现开始到VOB再现结束为止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通过最初事件处理或全局事件处理而开始播放列表(PL)再现(S301)。脚本处理器305进行播放列表“XXX.PL”的读取和解析(S302)以及与播放列表对应的程序信息“XXX.PROG”的读取,作为再现对象的播放列表再现所需的信息(S303)。
接着,脚本处理器305基于登记在播放列表中的单元信息来开始单元的再现(S304)。单元再现意味着从脚本处理器对演示控制器306发出请求,演示控制器306开始AV数据再现(S305)。
当开始AV数据的再现时,演示控制器306读取(S402)并解析与要再现的单元对应的VOB的信息文件“XXX.VOBI”。演示控制器306使用时间图来确定再现开始的VOBU及其地址,对驱动控制器317指示读出地址。驱动控制器317读出成为对象的VOB数据“YYY.VOB”(S403)。
所读出的VOB数据被发送到解码器并开始再现(S404)。VOB再现持续到该VOB的再现区间结束为止(S405),在结束时存在下一个单元的情况下(S406:是),向单元的再现转移(S304)。另外,在没有下一个单元的情况下(S406:否),结束再现所涉及的处理。
图29是表示AV数据再现开始后的事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29的(A)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时间事件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此外,BD-ROM播放器是事件驱动型的播放器模型。当开始播放列表的再现时,分别启动时间事件类、用户事件类、字幕显示类的事件处理过程,并行地执行事件处理。
当在BD-ROM播放器中开始播放列表再现的再现时(S501),确认到播放列表再现未结束(S502:否),脚本处理器305确认是否成为了时间事件产生时刻(S503)。
在成为了时间事件产生时刻的情况下(S503:是),脚本处理器305生成时间事件(S504)。程序处理器302受理时间事件,执行处理事件处理(S505)。
另外,在未到时间事件产生时刻的情况下(S503:否)以及结束了事件处理的执行处理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播放列表再现的结束确认(S502)以后的处理。
另外,当确认到播放列表再现已结束时(S502:是),时间事件类的处理强制结束。
图29的(B)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用户事件所涉及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当在BD-ROM播放器中开始播放列表的再现时(S601),确认到播放列表再现未结束(S602:否),UO管理器303确认是否存在UO的受理。
在存在UO的受理的情况下(S603:是),UO管理器303生成UO事件(S604)。程序处理器302接收UO事件,确认该UO事件是否为菜单调出。
在是菜单调出的情况下(S605:是),程序处理器302使脚本处理器305生成事件(S607),程序处理器302执行处理事件处理(S608)。
另外,在判断为UO事件不是菜单调出的情况下(S605:否),UO事件表示基于取消键或“确定”键的事件。该情况下,脚本处理器305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用户事件有效期间内,在处于有效期间内的情况下(S606:是),脚本处理器305生成用户事件(S607),程序处理器302执行处理对象的事件处理(S608)。
另外,在没有UO的受理的情况下(S603:否)、在当前时刻不处于用户事件有效期间内的情况下(S606:否)、以及在事件处理的执行处理已结束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播放列表再现的结束确认(S602)以后的处理。
另外,当确认到播放列表再现已结束时(S602:是),用户事件类的处理强制结束。
图30是表示BD-ROM播放器中的字幕数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当在BD-ROM播放器中开始播放列表的再现时,确认到播放列表再现未结束(S702:否),脚本处理器305确认是否成为了字幕显示开始时刻。在成为了字幕显示开始时刻的情况下(S703:是),脚本处理器305对演示控制器306指示进行字幕描绘,演示控制器306对图像处理器311指示进行字幕描绘。图像处理器311按照该指示将字幕描绘在图像平面209上(S704)。
另外,在不为字幕显示开始时刻的情况下(S703:否),确认是否为字幕显示结束时刻。在判断为是字幕表示结束时刻的情况下(S705:是),演示控制器306对图像处理器311进行字幕消除指示。
图像处理器311按照该指示将所描绘的字幕从图像平面209删除(S706)。
另外,在图像处理器311的字幕描绘(S704)结束的情况下、在图像处理器311的字幕删除(S706)结束的情况下、以及在判断为不是字幕显示结束时刻的(S705:否)情况下,反复进行播放列表再现的结束确认(S702)以后的处理。
另外,当确认到播放列表再现已结束时(S702:是),字幕显示类的处理强制结束。
根据以上的工作,BD-ROM播放器基于用户的指示或记录在BDROM中的BD管理信息等,进行BD-ROM的再现所涉及的基本的处理。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是与BD等大容量的光盘的高位速率的影像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现相关的内容。由于基本上是基于实施方式1的,所以以扩展或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31是表示大容量的光盘的记录层的配置的图。
以下,使用图31对大容量的光盘(以下称为“盘”)的双层盘以及三层盘进行说明。
在双层盘中,最初(第1层)的记录层L0远离光拾取器,在该光拾取器这一侧配置第2层记录层L1。无论哪个记录层,记录区域都呈圆形而从盘的内周扩展到外周。在以恒定线速度(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读取盘上所记录的数据的情况下,能够随着从盘的内周侧向外周侧使转速降低。
在三层盘的情况下,作为第3层记录层的L2层相比于L1层配置在更接近光拾取器的一侧。大容量的光盘通过使记录层内的记录密度提高和使该光盘具有多个记录层而大容量化。
图32是表示三层盘的逻辑地址和与逻辑地址对应的盘的转速的图。具体而言,图32的(a)是表示将三层盘沿半径方向截断时的记录层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32的(b)是表示与三层盘的逻辑地址对应的盘的转速的一例的图。
各记录层被分成3个区域,如果是三层盘,则总共包括9个记录区域。
如图32所示,各记录层为如下构成:从内周侧起,在被称为导入/内侧区(Lead-in/Inner Zone)的区域记述有该层的物理特性(记录容量等),在被称为数据区(Data Zone)的区域记录有实际的记录信息(影像数据等),在被称为外侧区/导出(Outer Zone/Lead-out)的区域示出了该层的外周端。
对在半径方向上与盘的中心相距距离24mm~58mm的范围内扩展的数据区,如图32的(a)所示,沿从L0层的内周向外周、接着从L1层的外周向内周、接着从L2层的内周向外周的方向连续地分配了逻辑地址。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一对一相关联,以使得能够容易地推导出一个逻辑地址与哪个物理地址相当的方式进行了规定。
在此,在将固定位速率的流全面地记录于该逻辑地址空间(例如在BD的三层盘的情况下达到100GB)而以线速度一定的方式(CLV方式)进行读取的情况下,如图32的(b)所示,在针对逻辑地址读取以物理方式记录在最内周附近(0GB、66GB这2个部位)的数据时,盘的转速变高。如果盘的转速变高,则会因盘的旋转而产生大的气流噪声、和/或因盘的重心偏离而产生由盘驱动器本身振动而引起的噪声。这样的现象在BD这种以影片视听为目的的盘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再现安静场景等时,会成为由于来自驱动器的异声而使影像视听体验的质量显著降低的原因。为了减轻这种情况,也可以用金属箱覆盖驱动器主体、和/或通过加重驱动器来防止共振,但无论如何都会与成本提高成为此消彼长(trade off,权衡)关系。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视听体验,即使如4K这样再现高位速率的影像流,也会在再现期间注意到从驱动器产生的噪声是个大问题。以下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盘上的数据的配置方法进行说明。
图33是用于对切换从盘的读取速率来进行读取的方式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具体而言,图33的(a)是表示在切换读取速率而进行再现的情况下的、将三层盘沿半径方向截断时的记录层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图33的(b)是切换最大读取速率而再现的情况下的、与三层盘的逻辑地址对应的最大读取速率的一例的图。也即,图33的(b)是示出了驱动器的最大读取速率相对于逻辑地址如何变化的图。
如图33的(a)所示,考虑根据半径距离(或者盘的最大转速)将从盘的读取速率设定为2个不同的读取速率的方式。逻辑地址按与图32的(a)相同的方式进行分配。将作为LRR区(Low Read Rate Zone,低读取速率区)而记录的数据区的内周侧的区域中的驱动器的最大读取速率设为LRR,将作为HRR区(High Read Rate Zone,高读取速率区)而记载的数据区的外周侧的区域中的驱动器的最大读出速率设为HRR。此外,HRR的读取速率比LRR的读取速率高。
如图33所示,首先,在L0层的LRR区存在读取速率低的LRR区域,在L0层的HRR区和L1层的HRR区连续有读取速率高的HRR区域。然后,在L1层的LRR区和L2层的LRR区存在读取速率低的LRR区域。最后在L2层的HRR分区成为读取速率高的HRR区域。
在对影片进行封包供给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记录有影片的盘的66GB附近驱动器的最大读取速率低,所以配置在盘的66GB附近的流,必须以高于其他的高压缩率(低的位速率)进行编码,质量管理很难。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必须预先预测当要求以高于其他的高压缩率进行编码的部位是本编影像的某个部分时是否被允许,需要进行多次编码处理,盘制作也会花费大量工序/费用。也即,通过单纯地根据盘的半径方向设置从盘进行读取的最大读取速率来抑制对盘的内周侧进行读取时的转速的方式,会产生另外的问题,不是现实的解决方案。
接着,使用图34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逻辑地址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图34是用于对切换从盘的读取速率来进行读取的方式的另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具体而言,图34的(a)是表示在切换读取速率而进行再现的情况下的、将三层盘沿半径方向截断时的记录层的构成的另一例的图。图34的(b)是表示在切换最大读取速率而进行再现的情况下的、与三层盘的逻辑地址对应的最大读取速率的另一例的图。也即,图34的(b)是示出了驱动器的最大读取速率相对于逻辑地址如何变化的图。
在图34所示的例子中,为了抑制根据逻辑地址而多次改变读取速率,以首先将盘上的内周侧的配置于多个层的LRR区全部连接、然后向外周侧的配置于多个层的全部HRR分区连接的方式确定逻辑地址的映射(mapping)。该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信息、LRR区的数据大小(扇区数为SL)、以及HRR区的数据大小(扇区数为SH)分别记述在导入/内侧区中,由此驱动器能够通过读取这些信息来立即识别记录在盘上的信息是哪种逻辑地址配置模式、即应该以哪种读取速率进行读取。
如图34所示,通过先仅将LRR区配置在逻辑地址上,能够进入一次HRR区就直到最后而都只利用HRR区。因此,如图34的例子所示,通过将本编影像仅配置于HRR区,能够实现均匀的编程条件下的至今为止同样效率的标题制作工作流程。
LRR区和HRR区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向导入/内侧区登记的登记值而变更。另外,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也可以准备多个模式而按ID进行识别。例如,规定为图33所示的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是1号、图34所示的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是2号,通过将该映射模式以第几号的方式记录于导入/内侧区,能够使驱动器识别在盘上记录有哪个映射模式。
图35是表示从盘进行读取的最大读取速率与流速率的关系的图。在图35中,未明确记载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但可以是图33所示的模式,也可以是图34所示的模式,还可以是其他的配置模式。
若将LRR区的最大记录速率(驱动器应该应对的最低的读取速率)设为R1,则希望R1满足下面的条件。
(1-1)R1为对LRR区规定的最大读取速率以下。
(1-2)R1为对LRR区规定的最小读取速率以上。
(1-3)R1为读取LRR区内的流(图35中为TS1以及TS2)中的具有最高的峰值速率(RTSn)的流所需的速率(RRTSn)以上。
进而,为了尽可能降低盘的必要转速,R1也可以规定为在满足上述(1-1)、(1-2)和(1-3)的条件时的最小的速率。
通过RRTSn的公式而导出的“因子(factor)”是考虑了无缝连接处的跳转等时所需的系统余裕系数,例如在BD中采用了54/48(=1.125)。此外,无缝连接是指能够使由多个VOB的集合构成的流中的构成该流的多个VOB中的2个VOB在时间上连续再现的连接。另外,跳转是指如下工作:使驱动器的光拾取器暂时停止读取工作,在该期间使光拾取器移动到下一个读取对象的位置。也即,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是指如下工作:当存在应该在时间上连续再现的第一VOB和第二VOB时,在将第一VOB的读取进行到最后之后,暂时停止读取工作,使光拾取器移动到记录有第二VOB的位置,开始第二VOB的读取。
另外,所谓各流的表示峰值位速率的RTSn,如图13的SysRate(系统速率)所示,对于各流而言,既可以是与该流对应的管理信息文件所记载的该流整体的峰值位速率,也可以是LRR区和HRR区分别包含的流的部分区域的峰值位速率。
在BD的情况下,由于对每个188个字节的TS封包附加有4个字节的时间戳,所以作为MPEG-2TS的峰值位速率成为将RTSn乘以188/192得到的值。
同样,若将HRR区的最大记录速率(驱动器应该应对的最低的读取速率)设为R2,则希望R2满足下面的条件。
(2-1)R2为对HRR区规定的最大读取速率以下。
(2-2)R2为对HRR区规定的最小读取速率以上。
(2-3)R2为读取HRR区内的流(在图35中为TS2、TS3和TS4)中的具有最高的峰值速率(RTSn)的流所需的速率(RRTSn)以上。
进而,为了尽可能降低盘的必要转速,R2也可以规定为满足上述(2-1)、(2-2)以及(2-3)的条件时的最小的速率。
在图35的例子中,TS2流从LRR区跨向HRR区而配置。如此,针对跨越不同的读取速率的2个分区的流,如上述(1-3)以及(2-3)所示,也可以设为组合R1的条件和R2的条件而得的条件。
如此得到的R1以及R2的值分别作为在驱动器读取记录在LRR区以及HRR区中的流时所需的最低的读取速率而记录于导入/内侧区。由此,驱动器通过读取所记录的R1以及R2的值,能够利用于抑制到必要转速这样的驱动器的控制。
图36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用户数据区域的使用方法的图。
如图36所示,L0层、L1层以及L2层中的各数据区,分别利用从各自的最内周的DZ0a、DZ1a以及DZ2a地址(扇区或者簇的地址)起的DZ0s、DZ1s以及DZ2s扇区(或簇)。DZ0a、DZ1a以及DZ2a的地址在与导入/内侧区相邻的数据区内是最内周的地址。如此,从内周开始记录并在完成了数据记录的时间点设置导出而完成记录的目的在于使向BD-R或BD-RE这样的记录介质的写入时间高效化。然而,从本公开要解决的如何以低转速读取高位速率的流的观点出发,由于是记录数据固定在内周侧,所以是并不优选的配置。
图37是用于说明用户数据区域的新的使用方法的图。
如图37所示,L0层、L1层以及L2层中的各数据区,分别利用从各自的最内周侧的DZ0a、DZ1a以及DZ2a地址(扇区或簇的地址)起的DZ0s、DZ1s以及DZ2s扇区(或簇)。在图37中,DZ0a、DZ1a以及DZ2a地址也可以不与导入/内侧区相邻,为了能够以尽可能低的转速读取高位速的流,调整成向盘的外周侧配置流。为了识别这样的用户数据区域的利用方式,在导入/内侧区记录盘的记录区域的构成信息、各记录层的记录开始地址(DZ0a、DZ1a以及DZ2a)、记录结束地址、可记录大小(DZ0s、DZ1s以及DZ2s)等。
图38是用于说明无缝连接处的跳转的图。图38具体是用于说明在同一记录层内进行无缝连接时的驱动器的光拾取器的寻道距离和切换记录层来进行无缝连接时的寻道距离的关系的图。
需要规定在影像再现期间即使以多角度进行分支和/或产生记录层的切换等也能连续地继续再现这样的跳转规则。由于正在跳转的时间是无法进行数据读取的时间,所以在该时间消耗的位流需要预先进行缓冲。因此,如果不假定预定的最大跳转时间(以及流的最大位速率),则无法设计在播放器中进行缓冲的存储器的大小等。
在图38的(1)以及(2)所示的情形下,允许无缝连接处的跳转。具体而言,在图38的(1)中规定为: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能够从跳转开始位置的扇区向在半径方向上处于±dL1扇区数以内的扇区跳转。另外,在图38的(2)中规定为:向不同的记录层跳转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能够从跳转开始扇区向在半径方向上处于±dL0扇区数以内的扇区的、位于由半径距离(P0±dL0)表示的位置的、相邻的记录层的扇区的位置(P1、P2、P3和P4的任一方)跳转。
如前述那样,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一对一相关联,因此,如果L1层上的跳转开始地址P0确定,则L0层上的位置P1、P2的逻辑/物理地址以及L2层上的位置P3、P4的逻辑/物理地址能够如下述的(式3)所示唯一地导出。
在此,ABS()是返回运算结果的绝对值的函数。
若考虑向不同记录层变更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层跳转)通常花费数百毫秒,则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时能够跳转的扇区数(在半径方向上排列的扇区数)会比上述层转移时能够转移的扇区数大上与该数百毫秒相应的量。因此,根据图38的例子,成为dL1>dL0的关系。
也即,对于该情况下的BD(记录介质),影像流(TS2)的一部分记录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L1层)的第1记录位置(P0)为止,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第1记录层(L1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L2层)的第2记录位置(在图38中从P4向盘中心方向稍微退后的位置)开始记录。该影像流(TS2)在第1记录位置(P0)和第2记录位置(从P4向盘中心方向稍微退后的位置)无缝连接。并且,BD的半径方向上的第1记录位置(P0)与第2记录位置(从P4向盘中心方向稍微退后的位置)之间的第1最大距离(dL0),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该半径方向上的第2最大距离(dL1)。
另外,第1记录位置(P0)在BD的记录区域中位于数据区的比最内周更靠外侧预定扇区(dL0)以上的区域。
另外,图38所示的BD具有三层记录层,第1记录位置(P0)所在的第1记录层(L1层)是三层记录层中的第2层记录层,第2记录位置(从P4向盘中心方向稍微退后的位置)所在的第2记录层(L2层)是三层记录层中的第3层记录层。
另外,在图38中,影像流(TS2)在三层记录层中的第1层记录层(L0层)中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在第2层记录层(L1层)中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记录,在第3层记录层(L2层)中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
另外,在图38中,影像流(TS2)记录在第1层记录层(L0层)、第2层记录层(L1层)和第3层记录层(L2层)中的数据区的除最内周侧的区域之外的在半径方向上位于外侧的区域中。
如此,通过使高位速率的影像流(TS2)在由比DZ0a、DZ1a、DZ2a等大的半径距离表示的位置(在图38中为P0)连接到其他的记录层而进行记录,能够避免在盘内周部配置高位速率的流,能够降低盘的转速。在该图中,影像流(TS2)虽然作为逻辑地址空间而跳转了非常大的扇区数,但如图所示在进行层跳转时通过抑制半径方向的寻道距离而缩短了整个跳转时间,因此能够获得在再现装置和/或驱动器的设计或开发中能够削减缓冲量的巨大好处。另外,驱动器能够降低盘的转速来进行读取,因此能够减少从驱动器产生的噪声。因此,用户能够不被驱动器噪声烦扰而获得高位速率的高画质影像的视听体验。
此外,在图38中,假定图33的映射模式而说明了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但不限于此。也即是,在图34的映射模式或其他的映射模式中,无缝连接处的跳转也是需要的,因此在与图33的映射模式不同的映射模式中,也能够通过设置与图38同样的规定来实现适合的无缝连接。
在图38中导入的向不同的记录层也能够高效地进行无缝连接的情况下,高位速率的流也可以根据其峰值位速率(RTSn)而记录于预定的半径距离以上的记录区域。半径距离可以通过各记录层的物理地址来指定,或者在了解了逻辑地址的映射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逻辑地址来指定。
另外,也可以作为使记录在上述说明的BD中的影像流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或再现方法而加以实现。在该情况下,再现装置具备:读出盘状的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影像流的读出部;和对所读出的影像流进行再现的再现部。读出部从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向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跳转来读出影像流。再现部对所述多个记录层所记录的所述影像流进行无缝再现。
另外,在再现方法中,读出盘状的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影像流,对所述读出的影像流进行再现。在读出中,从第1记录层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向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跳转来读出影像流。在再现中,对多个记录层所记录的影像流进行无缝再现。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BD也标记为BD盘。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或者通过执行适合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记录在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并进行执行来实现。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记录介质、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技术方案、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而构成的技术方案等,也可以包含在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此外,上述的说明只不过是一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适用各种应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作为能够允许自由度高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的BD等光盘、对该光盘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等是有用的。
Claims (7)
1.一种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为盘状,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所述多个记录层而记录影像流,
所述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
所述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所述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
所述影像流在所述第1记录位置和所述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
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与所述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介质,
所述第1记录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区域中位于用于记录影像流的数据区的比最内周靠外侧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介质,
所述记录介质具有三层记录层,
所述第1记录位置所处的所述第1记录层是所述三层记录层中的第2层记录层,
所述第2记录位置所处的所述第2记录层是所述三层记录层中的第3层记录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介质,
所述影像流,
在所述三层记录层中的第1层记录层中,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
在所述第2层记录层中,从外周侧向内周侧记录,
在所述第3层记录层中,从内周侧向外周侧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介质,
所述影像流记录在所述第2层记录层和所述第3层记录层中的所述数据区的除最内周侧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
6.一种再现装置,具备:
读出部,其读出盘状的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影像流;和
再现部,其对所读出的所述影像流进行再现,
所述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所述多个记录层而记录所述影像流,
所述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
所述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所述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
所述影像流在所述第1记录位置和所述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
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与所述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
所述读出部从所述第1记录层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向所述第2记录层的所述第2记录位置跳转来读出所述影像流,
所述再现部对所述多个记录层所记录的所述影像流进行无缝再现。
7.一种再现方法,
读出盘状的记录介质所记录的影像流,
对所述读出的影像流进行再现,
所述记录介质具有多个记录层,遍及所述多个记录层而记录所述影像流,
所述影像流的一部分记录到所述多个记录层中的第1记录层的第1记录位置为止,
所述影像流的剩余的一部分从与所述第1记录层相邻的第2记录层的第2记录位置开始记录,
所述影像流在所述第1记录位置和所述第2记录位置无缝连接,
所述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上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与所述第2记录位置之间的第1距离,小于同一记录层内的无缝连接处的跳转所允许的所述半径方向上的第2距离,
在所述读出中,从所述第1记录层的所述第1记录位置向所述第2记录层的所述第2记录位置跳转来读出所述影像流,
在所述再现中,对所述多个记录层所记录的所述影像流进行无缝再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2026235P | 2014-07-18 | 2014-07-18 | |
US62/026,235 | 2014-07-18 | ||
JP2015109134A JP6591202B2 (ja) | 2014-07-18 | 2015-05-28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2015-109134 | 2015-05-28 | ||
PCT/JP2015/003359 WO2016009606A1 (ja) | 2014-07-18 | 2015-07-03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04687A true CN106104687A (zh) | 2016-11-09 |
CN106104687B CN106104687B (zh) | 2020-08-28 |
Family
ID=5527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13599.5A Active CN106104687B (zh) | 2014-07-18 | 2015-07-03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011766A1 (zh) |
EP (1) | EP3107098A4 (zh) |
JP (1) | JP6591202B2 (zh) |
CN (1) | CN106104687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22853A1 (en) * | 2003-12-09 | 2005-06-09 | Seo Kang S. |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creating file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the same |
US20080165666A1 (en) * | 2007-01-05 | 2008-07-1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Continuous addressing multi-layer optical disk and address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252007A (zh) * | 2007-02-22 | 2008-08-27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多层光盘及可对应多层光盘的光盘装置 |
CN101826359A (zh) * | 2009-03-05 | 2010-09-08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光盘、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
JP2010211918A (ja) * | 2004-02-23 | 2010-09-24 | Sony Corp |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2171758A (zh) * | 2008-10-08 | 2011-08-3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光盘记录装置、主机装置、光盘记录控制程序、及光盘记录装置控制程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G80607A1 (en) * | 1995-09-29 | 2001-05-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interleaved bitstream on and from medium |
JP2007265611A (ja) * | 1995-10-19 | 2007-10-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製造方法 |
BR0315443A (pt) * | 2002-11-25 | 2005-08-16 | Thomson Licensing Sa | Codificador em duas camadas para dvd hìbrido de alta definição |
KR20060015756A (ko) * | 2003-06-19 | 2006-02-20 |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 데이터 매체에 저장된 정보를 처리하는 장치, 데이터매체와, 복수의 관련된 서브 파일들을 갖는 파일을 상기매체에 저장하는 방법 |
US20080192599A1 (en) * | 2003-09-30 | 2008-08-14 | Eiji Muramatsu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
US7577340B2 (en) * | 2004-07-21 | 2009-08-18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real-time data |
JP4488316B2 (ja) * | 2004-09-17 | 2010-06-23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EP1939875A4 (en) * | 2005-09-27 | 2010-06-02 | Pioneer Corp |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ON A MULTILAYER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JP4830426B2 (ja) * | 2005-09-28 | 2011-12-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記録媒体、記録装置、記録又は再生装置、記録方法、記録又は再生方法 |
KR20080010051A (ko) * | 2006-07-25 | 2008-01-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및 그 제어 방법 |
JP2008251147A (ja) * | 2007-03-07 | 2008-10-16 | Ricoh Co Ltd | 多層光情報媒体とその光情報処理装置、並びに実行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情報媒体 |
JP2010033650A (ja) * | 2008-07-28 | 2010-02-12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US8705946B2 (en) * | 2010-11-19 | 2014-04-22 | Sony Corporation | 3D authoring tool ensuring no buffer underrun upon jumps |
-
2015
- 2015-05-28 JP JP2015109134A patent/JP65912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7-03 CN CN201580013599.5A patent/CN106104687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03 EP EP15822437.8A patent/EP310709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
- 2016-09-20 US US15/270,941 patent/US2017001176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22853A1 (en) * | 2003-12-09 | 2005-06-09 | Seo Kang S. |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creating file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the same |
JP2010211918A (ja) * | 2004-02-23 | 2010-09-24 | Sony Corp | 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US20080165666A1 (en) * | 2007-01-05 | 2008-07-1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Continuous addressing multi-layer optical disk and addressing method thereof |
CN101252007A (zh) * | 2007-02-22 | 2008-08-27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多层光盘及可对应多层光盘的光盘装置 |
CN102171758A (zh) * | 2008-10-08 | 2011-08-3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盘记录方法、光盘记录装置控制方法、光盘记录装置、主机装置、光盘记录控制程序、及光盘记录装置控制程序 |
CN101826359A (zh) * | 2009-03-05 | 2010-09-08 |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 光盘、光盘记录再现装置及信息记录再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07098A4 (en) | 2017-05-17 |
EP3107098A1 (en) | 2016-12-21 |
JP6591202B2 (ja) | 2019-10-16 |
US20170011766A1 (en) | 2017-01-12 |
JP2016024842A (ja) | 2016-02-08 |
CN106104687B (zh) | 2020-08-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91123B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multiplexing device | |
EP1780711B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data sorting device, and data reproducing device | |
CN105765657A (zh)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 | |
CN101964914B (zh) | 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 | |
CN106104689A (zh)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 | |
CN106663453A (zh) | 记录介质、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 |
CN106463150A (zh) | 记录介质、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 |
US20070147782A1 (en) |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the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 |
CN105580081A (zh) |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CN106463149A (zh) | 记录介质、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 |
US20070172204A1 (en) |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the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 |
CN105765658B (zh)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 | |
CN106463151A (zh)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以及再现方法 | |
CN106104687A (zh) | 记录介质、再现装置及其方法 | |
WO2016009606A1 (ja)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
WO2016021118A1 (ja)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 |
WO2016059759A1 (ja) |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 |
JP2006013726A (ja) | 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