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1379B -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1379B
CN106101379B CN201610363649.9A CN201610363649A CN106101379B CN 106101379 B CN106101379 B CN 106101379B CN 201610363649 A CN201610363649 A CN 201610363649A CN 106101379 B CN106101379 B CN 106101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 program
addiction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36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1379A (zh
Inventor
周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636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01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0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1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1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1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该防沉迷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如果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则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利用该方法,将能够反映用户身体状态的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作为防沉迷的触发条件,使得移动终端防沉迷与用户身体状态相结合,与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方法相比,更能够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创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移动终端成为人们受欢迎的电子产品之一,现有的移动终端除了最基本的通信功能外,还基于安装在其上的相关硬件和各种应用软件为人们的生活、娱乐、学习以及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随着对移动终端中功能应用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深,很多用户已沉迷于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应用中,成为所谓的“低头党”。然而,对移动终端的过度沉迷会为用户的身体以及心理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如出现视力下降、颈椎不适、头痛以及脾气暴躁等身体或心理上的影响。因此,为移动终端建立完善的防沉迷体制成为了目前的焦点。
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方法大多是通过对移动终端使用时间的控制或者为移动终端的部分功能设置使用权限来实现,但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的改善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依赖,所起到的防沉迷效果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优化现有的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
如果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则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包括:
操作规律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
操作规律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时,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防沉迷触发模块,用于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集成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本发明的方法可概括为:首先在监测到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操作规律;然后将操作规律与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进行对比,并将不符合用户操作标准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最终,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与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通过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来反映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并认为在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用户处于疲劳状态,由此达到将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操作与用户的身体状态相结合的目的,更能够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沉迷控制的情况,可以由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一般集成于移动终端中。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S101、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具体可指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装载应用程序的移动电子设备。所述应用程序具体可指安装于所述移动终端中的任一功能应用软件,示例性的,如视频、音乐、电子书、微信等各类供用户娱乐生活的功能应用软件。所述设定时间的设置范围具体可由防沉迷装置默认设定或由用户预先设定,示例性的,所述设定时间的设置范围可优选为1分钟~3分钟。所述操作规律具体可包括应用程序中的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先后顺序、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时间间隔以及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分析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应用程序进行的各种操作行为来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一般地,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行为通常基于应用程序所接收到的各种操作指令来确定,示例性的,如开启微信后,当微信这个应用程序接收到文字编辑指令时,就能确定用户当前对应用程序的操作行为是对微信进行文字编辑操作,此外,还可基于应用程序接收到文字编辑指令的接收时间来确定用户进行文字编辑操作的操作时间。
S102、如果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则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将步骤S101中确定的操作规律与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进行比对。然而,在进行比对之前,需要预先为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设定对应的用户操作标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操作标准具体可包括对应用程序中各功能指令触发时所允许的触发顺序、对各功能指令触发时所允许的触发间隔以及对各种功能指令触发时所允许的触发频率。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操作标准基于所获取的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历史操作规律预先设定在移动终端中。
具体的,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对所述用户操作标准的预先设定:1)后台监控并记录用户每次对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行为,如,在应用程序中进行的发送操作、编辑操作或语音操作等;2)基于所记录的操作行为分析确定用户每次对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如,分析出所述发送操作应该在编辑操作或语音操作之后进行;3)将每次确定出的操作规律进行汇总形成历史操作规律;4)统计分析所述历史操作规律最终形成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用户操作标准;5)将确定的用户操作标准预先设置在移动终端中。
在本实施例中,当判定出基于步骤S101获得的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时,可认为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应用程序的操作不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由此可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示例性的,对于电子书这个应用软件而言,假设基于步骤S101获得的操作规律是:用户触发“下一页”这个功能指令之后,与触发“上一页”这个功能指令时的时间间隔为1秒;然而在该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用户操作标准中,对“下一页”和“上一页”这两个功能指令触发时所允许的触发间隔最快为5秒,由此可看出,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电子书这个应用程序的操作不符合用户操作标准,即可将该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应用程序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S103、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就达到了触发执行防沉迷控制的条件,由此可触发移动终端执行其防沉迷功能。一般地,所述设定阈值的取值可默认设置也可由用户人为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执行的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可以包括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对应用程序的关闭操作或者对移动终端的锁定操作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判定可以反映用户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时的身体是否为疲劳状态。因为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出现非规范性操作尤其是多次出现非规范性操作时,很大程度上(除去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恶意操作)可以认为是用户出现了手指点击不协调、视觉偏差或者头脑不清醒等身体问题,由此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就可以认为用户的身体已经处于疲劳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处于疲劳状态时并不宜于继续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各种操作,为避免用户继续沉迷于移动终端的操作中,由此可以将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作为移动终端防沉迷功能的触发条件。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首先在监测到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操作规律;然后将操作规律与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进行对比,并将不符合用户操作标准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最终,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与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通过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来反映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并认为在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用户处于疲劳状态,由此达到将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操作与用户的身体状态相结合的目的,更能够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步骤“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进一步优化为:获取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行为信息,其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以及所述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基于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操作的操作规律。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沉迷方法优化包括了: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没有达到所述设定阈值,则监测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在监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重复执行所述操作规律的确定以及判定操作,并累计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S201、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执行步骤S202。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开始进行下述步骤S202至S208的相关操作。
S202、获取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行为信息。
一般地,在用户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时,通常先对移动终端上的某个位置进行单击、按压或滑动操作,由此触发该位置在应用程序中所对应的某个功能指令能够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因此,为了获取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行为信息,只需要获取用户何时对应用程序中的哪个功能指令进行了触发。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以及所述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所触发的应用程序中的功能指令具体可理解为所述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对移动终端某个物理按键的按压、或者对触控屏某一位置的单击或滑动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所述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具体可理解为用户对应用程序中的功能指令进行相应操作时的操作时间。
S203、基于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规律。
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在设定时间内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及其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之后,就可以判断出在该设定时间内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先后顺序、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时间间隔以及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频率。由此就确定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规律。
示例性的,仍以用户对电子书这个应用程序的操作为例,假设在设定的1分钟内,所获取到的操作行为信息表示为(这里选取其中7秒钟的片段信息举例):在第4秒时触发了“下一页”这个功能指令,在第5秒时触发了“上一页”这个功能指令,在第6秒时触发了“上一页”这个功能指令,又在第7秒时触发了“上一页”这个功能指令。由此,在选取的7秒钟的片段信息内,能够确定的操作规律可表示为:功能指令的触发顺序为先执行“下一页”,间隔1秒钟后执行了“上一页”,再间隔1秒钟后又执行“上一页”,又间隔1秒钟后再执行“下一页”。
S204、如果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则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示例性的,假设电子书这个应用程序所对应的用户操作标准中包括如下信息:功能指令的触发顺序为在触发执行“下一页”后,间隔5秒~10秒钟才允许触发执行“下一页”或“上一页”。那么接着上述举例,可知基于S203确定出的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由于在所述设定的1分钟内出现了不符合用户操作标准的情况,所以可以将用户在所述设定的1分钟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统计,本实施例优选的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出现的不符合用户操作标准的操作统一记作一次非规范性操作。
S205、累计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只要基于S202至S204确定出现了非规范性操作,就可对已出现的非规范性操作进行累加计算,由此实现对所述出现次数的累计。
S206、判定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若否,则执行S207;若是,则执行S20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判定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是否达到设定阈值来确定下一步需要执行的操作,即,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低于设定阈值时,可执行步骤S207的操作,反之,在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S208的操作。
S207、在监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返回执行S202。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执行所述操作规律的确定以及判定操作时,要保证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触发执行移动终端防沉迷功能的正确性。
S208、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可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基于优化了操作规律的确定过程,即根据所获得的操作行为信息来确定操作规律;此外,还进一步优化了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的累计过程,即在操作规律不符合用户操作标准时确定出现一次非规范性操作。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好的确定是否出现了非规范性操作以及确定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从而能够更好的反映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与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方法相比,达到了将移动终端防沉迷与用户身体状态的相结合的目的,更能够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将“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具体优化为: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并启动计时功能以记录之后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长;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并强制执行关闭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在限定时间内锁定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S301、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
S302、如果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则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S303、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并启动计时功能以记录之后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不同的设定阈值来判定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同时还为两个不同的设定阈值对应设定了执行语句。具体的,所设置的两个不同的设定阈值分别为第一设定阈值和第二设定阈值。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即两个不同设定阈值的大小设置为递进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时,相当于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出现非规范性操作的次数达到了第一设置阈值,由此可以反映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已经处于疲劳状态,此时用户已经不适合继续操作所述应用程序或者继续使用移动终端。出于人性化设计,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只会触发移动终端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以便通过对用户的提醒,使用户能够自觉停止移动终端的使用;同时,还会启动计时功能来记录对用户进行提醒操作之后用户继续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操作的操作时长,以便后续对用户的操作时长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包括:触发移动终端执行语音提示或窗口文字提示,以提醒用户当前处于身体疲劳状态,并建议用户停止对所述应用程序或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达到对用户进行提醒操作的触发条件后,就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弹出窗口文字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具体的,所设定的移动终端对用户的提醒内容可概括为:用户已多次出现非规范性操作,由此分析用户当前处于身体疲劳状态,需要适当休息,建议用户停止对当前应用程序或对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
S304、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并强制执行关闭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在限定时间内锁定移动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上述步骤S303对用户进行提醒操作之后,如果监测到所述应用程序依旧处于运行状态,则表明用户没有接受移动终端的提醒操作,因此需要进一步执行操作规律的确定以及判定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时,表明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已处于更加疲劳的状态,此时会首先对用户进行身体状态不佳的提醒,然后会进行防沉迷的强制控制操作。具体的,防沉迷的强制控制操作包括对所述应用程序强制执行关闭操作以及对移动终端自身进行锁定操作。一般地,在强制关闭所述应用程序后,为了避免用户再次开启所述应用程序就相应在限定时间内锁定移动终端,以确保移动终端防沉迷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在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有可能不再会出现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但并表示用户的身体状态适于继续使用移动终端,此时,可以通过将所记录的操作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比对来确定是否触发执行防沉迷的强制控制操作。基于上述S304中两个判定条件的限定,能够更好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沉迷控制,从而确保用户能够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使用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了防沉迷功能的触发过程,即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时仅对用户进行提醒,当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时或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不仅提醒用户,还强制进行退出应用程序的操作。利用该方法,与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方法相比,将能够反映用户身体状态的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作为防沉迷的触发条件,使得移动终端防沉迷与用户的身体状态相结合,由此更能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适用于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时,对移动终端进行防沉迷控制的情况,该防沉迷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并一般集成于移动终端中。如图4所示,该防沉迷装置包括:操作规律确定模块41、操作规律判定模块42以及防沉迷触发模块43。
其中,操作规律确定模块41,用于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
操作规律判定模块42,用于当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时,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防沉迷触发模块43,用于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该防沉迷装置首先通过操作规律确定模块41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然后,通过操作规律判定模块42当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时,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最后,通过防沉迷触发模块43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能够通过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来反映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并在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认为用户处于疲劳状态;该装置将能够反映用户身体状态的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作为防沉迷的触发条件,使得移动终端防沉迷与用户身体状态的相结合,与现有的移动终端防沉迷装置相比,更能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
进一步的,操作规律确定模块41,具体用于:
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获取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行为信息,其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以及所述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基于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操作的操作规律。
进一步的,防沉迷触发模块43,包括:
操作时长记录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启动计时功能以记录之后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长;
提醒操作触发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时,或者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
防沉迷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强制执行关闭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在限定时间内锁定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提醒操作触发单元,具体用于:
触发移动终端执行语音提示或窗口文字提示,以提醒用户当前处于身体疲劳状态,并建议用户停止对所述应用程序或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
进一步的,该防沉迷装置还包括:非规范次数累计模块;其中所述非规范次数累计模块,用于:
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没有达到所述设定阈值时,监测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在监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重复执行所述操作规律的确定以及判定操作,并累计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用户操作标准预先基于所获取的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历史操作行为信息设定。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终端集成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可通过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进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控制。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当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基于集成在其中的防沉迷装置在监测到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然后在确定该操作规律为非规范性操作且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防沉迷功能。本实施中的移动终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防沉迷装置将能够反映用户身体状态的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作为防沉迷的触发条件,使得移动终端防沉迷与用户身体状态的相结合,与现有的防沉迷装置相比,更能引起用户对防沉迷的重视,从而使移动终端能够更好的进行防沉迷控制,提升用户体验。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获取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行为信息,其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以及所述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基于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操作的操作规律,其中,所述操作规律包括设定时间内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先后顺序、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时间间隔以及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频率;
如果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则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具体包括:
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并启动计时功能以记录之后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长;
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并强制执行关闭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在限定时间内锁定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包括:
触发移动终端执行语音提示或窗口文字提示,以提醒用户当前处于身体疲劳状态,并建议用户停止对所述应用程序或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没有达到所述设定阈值,则监测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在监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重复执行所述操作规律的确定以及判定操作,并累计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标准基于所获取的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历史操作规律预先设定在移动终端中。
6.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规律确定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确定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规律;
操作规律判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操作规律不符合预设的用户操作标准时,将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的操作记为非规范性操作;
防沉迷触发模块,用于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触发执行移动终端的防沉迷功能;
其中,所述操作规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监测到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启动后,获取用户在设定时间内对所述应用程序操作时的操作行为信息,其中,所述操作行为信息包括应用程序中基于用户操作所触发的功能指令以及所述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时间;
基于所述操作行为信息确定用户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操作的操作规律,其中,所述操作规律包括设定时间内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先后顺序、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时间间隔以及各功能指令被触发时的触发频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迷触发模块,包括:
操作时长记录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后,启动计时功能以记录之后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时长;
提醒操作触发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一设定阈值时,或者当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执行对用户的提醒操作;
防沉迷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出现次数达到第二设定阈值或所述操作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强制执行关闭所述应用程序的操作以及在限定时间内锁定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阈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操作触发单元,具体用于:
触发移动终端执行语音提示或窗口文字提示,以提醒用户当前处于身体疲劳状态,并建议用户停止对所述应用程序或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非规范次数累计模块,用于:
当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没有达到所述设定阈值时,监测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在监测到所述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时,重复执行所述操作规律的确定以及判定操作,并累计所述非规范性操作的出现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操作标准基于所获取的用户对所述应用程序的历史操作规律预先设定在移动终端中。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终端集成了如权利要求6-10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的防沉迷装置。
CN201610363649.9A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6101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3649.9A CN106101379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3649.9A CN106101379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1379A CN106101379A (zh) 2016-11-09
CN106101379B true CN106101379B (zh) 2019-08-06

Family

ID=57230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3649.9A Active CN106101379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013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7654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67716B (zh) * 2017-10-27 2020-06-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058899A (zh) * 2019-03-30 2019-07-26 惠州市惠泽电器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表的自主解锁式防沉迷方法
JP7173317B2 (ja) * 2019-05-22 2022-11-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動作規則決定装置、動作規則決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807179B (zh) * 2019-09-27 2022-04-05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51012A (zh) * 2019-12-11 2020-05-1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游戏限定抽卡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694537B (zh) * 2021-08-06 2023-05-16 完美世界(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游戏账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9880A (zh) * 2008-10-24 2009-04-0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2605A (zh) * 2012-12-21 2013-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14801A (zh) * 2014-12-31 2015-06-17 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休息提醒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4915278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9880A (zh) * 2008-10-24 2009-04-01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092605A (zh) * 2012-12-21 2013-05-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15278A (zh) * 2014-03-14 2015-09-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14801A (zh) * 2014-12-31 2015-06-17 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休息提醒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1379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1379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045463B (zh) 一种消息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33735A (zh) 一种移动终端使用行为的监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CN103702404B (zh) 功耗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022945B (zh) 一种基于人脸生物信息的解锁屏方法及移动设备
WO2013167022A2 (zh) 实现移动终端节电的方法及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847216B (zh) 语音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6066810B (zh)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7352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07800A (zh) 一种触摸操作模式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86048A (zh) 一种家电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5827869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防沉迷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100875B (zh) 一种多媒体信息录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656504A (zh) 屏幕护眼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3186326A (zh) 一种应用对象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766103A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4177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闹钟关闭方法及装置
CN109446031A (zh) 终端设备的管控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0922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0809659B1 (ko) 지능형 홈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3945059A (zh) 一种具有提醒单元的移动终端及其工作方法
CN103793311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84337B (zh) 操作模式的收藏方法及终端设备、按摩设备、存储介质
CN103860148A (zh) 一种健康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571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