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7628A - 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97628A CN106097628A CN201610431188.4A CN201610431188A CN106097628A CN 106097628 A CN106097628 A CN 106097628A CN 201610431188 A CN201610431188 A CN 201610431188A CN 106097628 A CN106097628 A CN 106097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 equipment
- signal intensity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7 remedi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包括:建立并维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进入被盗模式。本发明中,由于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将两个设备维系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但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便认为有被盗的风险,此时便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进入被盗模式。这样一来,在设备还没有远离用户时就采取防盗或报警等措施(被盗模式),这样可以使得用户有较大的概率将设备追回。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手机等易丢失设备的防盗一般是采用事后补救的方式。也就是说,是在发现手机被盗后,再通过各种方式来找回手机,因此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手机找回的方式,而无法降低被盗的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盗保护的方法,以降低手机被盗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包括:
建立并维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进入被盗模式。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持续衰减;或者,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持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为手持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持移动终端,第二设备为固定设备。
相应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并维持无线通信连接;
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建立并维持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判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被盗模式。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建立并维持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持续衰减;或者,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其中,所述设备为移动终端或可穿戴设备。
本发明中,由于通过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将两个设备维系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但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满足预设条件时便认为有被盗的风险,此时便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进入被盗模式。这样一来,在设备还没有远离用户时就采取防盗或报警等措施(被盗模式),这样可以使得用户有较大的概率将设备追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围绕图1所示的场景,来对本发明中的防盗保护方法和设备进行阐述。首先,对图1所示场景进行描述:图1中,第一设备101和第二设备102之间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并维持该无线通信连接。对于具体的维持方式,可以通过收发信息的方式进行维持,或者也可以通过信令控制进行维持等。而无线通信连接的维持,实际上也就要求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那么无线通信连接便会受到影响或断开。而这个时机,则可以是进行防盗保护的时机。
本发明的防盗保护方法的实施例包括:
步骤S1,建立并维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
本步骤中,无线通信连接可以采用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对于短程无线通信连接来说,由于其在本领域内是具有公认的认知,也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对一种无线通信连接时,能够区分是否是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因此其涵盖的范围是确定的。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指传输距离小于150米的无线通信连接。
具体来说,对于短程无线通信连接,其可以采用蓝牙连接,或者WIFI连接,或者ZIGBEE连接等等。
对于无线通信连接的建立来说,其可以是第一设备发起或者是第二设备发起。而对于无线通信连接的维持来说,其可以通过相互收发信息的方式, 也可以通过信令控制来保持连接。
对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其可以都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都是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戒指等),也可以是一些相对固定的设备(例如各种建立热点的设备,比如路由器),当然也可以是上述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相对固定设备之间的交叉选取。
步骤S2,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这里的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这里的所说的根据需要设定,实际上对应了用户对防盗保护的距离要求,因为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在一定程度可以表征两个设置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信号越弱。因此,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交互接口,由用户来选择防盗保护的距离,而用户选定的距离则在后台通过预设的对应关系反应到了信号强度上。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所述信号强度的预设值为距离为10米时蓝牙连接信号的强度值。
对于信号强度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获取到,因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因此,用户可以在被盗设备刚脱离预设的距离时就得知被盗的消息,从而及时采取追回措施,减少了设备被盗后难以追回的情况发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是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持续衰减。这里,如同上面所述,由于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与信号强度是有对应关系的,也就是距离越远,信号强度越弱,那么在距离持续变远的过程中,信号强度也在持续变弱。所以,通过信号持续变弱就可以表征出距离在持续变远,说明一个设备正在远离另一个设备(假设一个设备不动),这其中就有可能是一个设备出现被盗的情况,盗窃人正在携设备远离。
这种方案的意义在于,在盗窃行为的更早期间发现,从而可以更早的向用户发出警示,从而提高追回设备的概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还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的断开。这种方式使得实现更加简单,因为设备原有的机制便可以检测是否断开,因此只需要采集这个断开的信号即可。
当然,对于预设条件来说其并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形,还可以是其它与构造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条件,这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3,若是,则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进入被盗模式。
本步骤中,被盗模式可以为了应对被盗而设置任何反应措施,被盗模式既可以出现在被盗设备上,也可以出现在监控被盗设备的设备上;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可以出现被盗模式。
对于被盗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来说,其可以是发出警示音、发出警示灯光、发出提醒消息、锁定某些功能、向外输出位置信息、启动某些功能等等。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假设第二设备为潜在的被盗设备。那么,当通过上一步骤判断第二设备被盗后,则可以是第一设备进入被盗模式,或者是第二设备进入被盗模式,或者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进入被盗模式。
对于只是第一设备进入被盗模式的情况,可以理解为一个设备丢失,这时另一个设备的持有人收到提示。对于只是第二设备进入被盗模式的情况,其可以理解为被盗设备自身发出警示,提醒真正所有人及其他周围人群有盗窃行为发生。对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进入被盗模式的情况,其可以综合 以上两种情况。
下面以一些具体的使用场景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甲与用户乙结伴出游,在旅行途中,用户甲担心自己的手机会被偷。于是,甲找到乙希望双方可以建立连接,以实现乙的手机来监控甲的手机,防止被盗。因此,甲和乙都打开蓝牙无线连接开关,并配对建立了连接。同时,乙的手机上配置了监控距离为10米(也可以甲乙手机都设置监控距离为10米)。如此,当甲的手机被盗后,盗窃人携带手机离开时,当与乙的手机的距离超过了10米后,乙的手机便会进入被盗模式。当然,也可以是甲乙手机均进入被盗模式,或者只是甲的手机进入被盗模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持有手机,并佩戴有智能手表,用户通过蓝牙的方式建立了智能手表与手机的蓝牙无线连接。当用户的手机被盗后,盗窃者远离用户的智能手表时,用户的智能手表判断蓝牙连接信号的信号强度正在持续的衰减,因此判断手机被盗,从而做出相应进入被盗模式。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即当用户的智能手表丢失后,手机判断出蓝牙连接信号的信号强度正在持续的衰减,因此判断智能手表被盗,从而手机进入被盗模式。同样的,对于进入被盗模式的设备,既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所述智能手表只是可穿戴设备的代表,其也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等。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信号强度持续衰减的情形来说,其可以进 一步采用预设时长内或预设衰减速率的方式来进行判断。具体来说,对于采用预设时间的情况来说,当判断信号强度持续衰减时,同时也判断该持续衰减的情形是否发生在预设时长内,例如10分钟,若是,则认为是盗窃行为。对于预设衰减速率的情况,当判断信号强度持续衰减并且其衰减的速率大于xx db/s时(例如5db/s),则认为是盗窃行为。而对于衰减速率的计算,则可以借助衰减幅度和衰减持续的时长来获得。
本发明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只有一个设备设置有此功能,而不需要两个设备都具有此功能。当在需要用到防盗保护的场景时,这个带有此功能的设备可以匹配任何其他的设备,对其他的设备进行监控,只要能够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因此,可以说这已经超出了防盗保护使用目的,只要用户想使得另一个设备保持在自己身边,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例如,儿童和老人防走失需求。
下面将阐述本发明一种设备,对于与上文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考,该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并维持无线通信连接。这里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LIFI(可见光无线通信)通信模块等,或者也可以是Zigbee通信模块等。
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建立并维持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对于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的功能来说,在实际产品中,其可以由无线通信模块来完成,或者也可以由处理器来完成。
处理模块,用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判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被盗模式。对于处理模块的功能来说,其可以由处理器来执行相应的代码实现。
而对于设备本身来说,其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总之其可以是终端、移动终端、移动通信终端等。
所述判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建立并维持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持续衰减;或者,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并维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是,则所述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进入被盗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持续衰减;或者,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持移动终端,所述第二设备为可穿戴设备;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为手持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第一设备为手持移动终端,第二设备为固定设备。
6.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建立并维持无线通信连接;
信号强度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建立并维持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处理模块,用于所述信号强度检测模块判定满足预设条件时,启动被盗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建立并维持的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持续衰减;或者,
判断所述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为短程无线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无线通信连接为蓝牙连接或WIFI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移动终端或可穿戴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31188.4A CN106097628A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31188.4A CN106097628A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97628A true CN106097628A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7235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31188.4A Pending CN106097628A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97628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3086A (zh) * | 2017-03-10 | 2017-07-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失窃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CN108683998A (zh) * | 2018-06-12 | 2018-10-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终端以及防丢系统 |
CN109080581A (zh) * | 2018-06-28 | 2018-12-25 | 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维修设备的防盗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345812A (zh) * | 2018-11-28 | 2019-02-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
WO2019084510A1 (en) * | 2017-10-27 | 2019-05-02 | Guy Hendel | MOBILE DEVICE SECURITY MONITORED IN REAL TIME |
CN111526289A (zh) * | 2020-04-29 | 2020-08-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7209A (zh) * | 2008-01-25 | 2008-07-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子机的移动终端防盗系统及方法 |
CN101237479A (zh) * | 2008-02-25 | 2008-08-06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设备主动防丢系统及防丢方法 |
CN102509409A (zh) * | 2011-11-18 | 2012-06-20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 |
CN102819925A (zh) * | 2012-08-31 | 2012-12-1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随身物品实时防盗的方法与系统 |
CN103220637A (zh) * | 2012-01-19 | 2013-07-2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手机防盗保护方法及装置 |
CN104143240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及防盗移动设备 |
CN104902466A (zh) * | 2015-05-21 | 2015-09-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报警方法及用户终端 |
CN105635234A (zh) * | 2014-11-29 | 2016-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管理人体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
2016
- 2016-06-15 CN CN201610431188.4A patent/CN1060976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7209A (zh) * | 2008-01-25 | 2008-07-23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蓝牙子机的移动终端防盗系统及方法 |
CN101237479A (zh) * | 2008-02-25 | 2008-08-06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设备主动防丢系统及防丢方法 |
CN102509409A (zh) * | 2011-11-18 | 2012-06-20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防盗防遗失报警方法 |
CN103220637A (zh) * | 2012-01-19 | 2013-07-24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手机防盗保护方法及装置 |
CN102819925A (zh) * | 2012-08-31 | 2012-12-1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随身物品实时防盗的方法与系统 |
CN104143240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及防盗移动设备 |
CN105635234A (zh) * | 2014-11-29 | 2016-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管理人体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902466A (zh) * | 2015-05-21 | 2015-09-0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报警方法及用户终端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93086A (zh) * | 2017-03-10 | 2017-07-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失窃提示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WO2019084510A1 (en) * | 2017-10-27 | 2019-05-02 | Guy Hendel | MOBILE DEVICE SECURITY MONITORED IN REAL TIME |
CN108683998A (zh) * | 2018-06-12 | 2018-10-1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终端以及防丢系统 |
CN109080581A (zh) * | 2018-06-28 | 2018-12-25 | 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维修设备的防盗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9345812A (zh) * | 2018-11-28 | 2019-02-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
CN111526289A (zh) * | 2020-04-29 | 2020-08-1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拍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97628A (zh) | 一种防盗保护方法及设备 | |
KR101909967B1 (ko) | 분실 방지 통지 방법 및 도난 방지 디바이스 | |
CN107592606B (zh) | 一种预警方法及系统 | |
US9426638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nd responding to an emergency situation | |
CN103873689A (zh) | 一种安全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 |
JP2009530968A (ja) | 移動通信装置間における近在性の喪失を検出し、示す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 |
JP2019531565A (ja) | 着用可能なトランスポンダ、警告、及び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 |
CN104735615A (zh) |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 |
KR101696032B1 (ko) | 학습 정보를 이용하여 위험 상황을 인지하는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KR101920537B1 (ko) | 위급환자 발생 감지용 스마트밴드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위급환자정보 제공방법 | |
KR20070086769A (ko) | 라디오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응급 모드의 트리거링 및 그 방법 | |
KR101375111B1 (ko) | 미아방지를 위한 스마트폰 및 그의 미아방지를 위한 동작방법, 그리고 미아방지를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그의 미아방지를 위한 동작방법 | |
KR20150011684A (ko) | 모바일 단말의 긴급 호출 장치 및 긴급 호출 방법 | |
CN104936201A (zh) | 一种无线终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20140070356A (ko) | 범죄 보호용 장치 | |
CN106683335A (zh) | 一种告警方法及设备 | |
KR101675665B1 (ko) | 스마트폰과 웨어러블 기기를 이용한 위급상황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1669655B1 (ko) | 전자발찌를 착용한 범죄자 접근 알림 방법 | |
CN104902466A (zh) | 一种无线报警方法及用户终端 | |
KR20160029560A (ko) | 위험 알림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
US20230155402A1 (en) | Safety device and method to prevent use of the same device if faulty | |
KR20150074565A (ko) | 웨어러블 호신 센서장치 | |
CN107135468A (zh) |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终端通知方法和系统 | |
CN10778675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140078063A (ko) | 안심귀가 네비게이션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