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1377A - 空调热水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调热水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1377A
CN106091377A CN201610442973.XA CN201610442973A CN106091377A CN 106091377 A CN106091377 A CN 106091377A CN 201610442973 A CN201610442973 A CN 201610442973A CN 106091377 A CN106091377 A CN 106091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hot
hot unit
heat exchang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29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1377B (zh
Inventor
王军强
邓建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429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1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1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1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1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1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4/00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eat pumps
    • F24H4/02Water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储水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加热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冷媒进行降温的过冷装置。在空调热水机组在运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由加热盘管进行换热后,旁通部分冷媒并经过过冷装置进行降温,然后再进入室内换热器。尤其在水箱水温较高时,加热盘管的换热能力较差,因此,通过过冷装置对经由加热盘管换热后的冷媒进行降温处理后,能够使得流入室内换热器的冷媒能够更好的换热,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室内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热水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空调热水机组一般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水箱、用于对水箱内的水加热的加热盘管、室内换热器,在运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冷媒经由加热盘管时进行换热,以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在加热盘管换热后的冷媒在经过室内换热器时再次换热,以使得室内换热器制冷。现有技术中,在空调热水机组运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随着水箱内水温的升高,会导致冷媒在经过加热盘管时换热效率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冷媒在经过室内换热器时换热效率也会逐渐降低,进而导致室内机送风温度越来越高,造成室内制冷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热水机组,旨在解决空调热水机组运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随着水箱内水温的升高容易造成室内制冷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储水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加热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冷媒进行降温的过冷装置。
优选地,所述过冷装置为气液分离器,所述连通管路经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进行过冷;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过冷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排气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排气过热度越大,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越小。
优选地,所述排气过热度位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保持不变;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降低预设开度值;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增加预设开度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加热盘管至所述室内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加热盘管至所述室内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有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热水机组,通过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储水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加热的加热盘管,并在所述加热盘管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冷媒进行降温的过冷装置,在空调热水机组在运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压缩机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由加热盘管进行换热后,旁通部分冷媒并经过过冷装置进行降温,然后再进入室内换热器。尤其在水箱水温较高时,加热盘管的换热能力较差,因此,通过过冷装置对经由加热盘管换热后的冷媒进行降温处理后,能够使得流入室内换热器的冷媒能够更好的换热,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室内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热水机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热水机组,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热水机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100、室内换热器300、储水装置210和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210内的水加热的加热盘管220,且压缩机100、加热盘管220和室内换热器300依次连通,所述加热盘管220与室内换热器300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冷媒进行降温的过冷装置400。
在本实施例中,储水装置210可以为一水箱。加热盘管220可以呈螺旋盘绕于水箱的外围,从而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
过冷装置400可以为单独设置的一具有制冷作用的装置,如过冷器,或者通过电能进行制冷的装置。优选地,过制冷装置还可以为空调热水机组原有的气液分离器410,所述连通管路经由所述气液分离器410内部进行过冷;所述气液分离器410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300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410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回气口连通。可选的,连通管路上可以设置一段U形管路,气液分离器410的顶部设有一开口,U形管路经由气液分离器410顶部的开口伸入气液分离器410内部,从而使得气液分离器410利用自身的冷量对其内部的U形管路降温,进而对U形管路内部的冷媒进行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热水机组在运行制冷制热水模式时,压缩机100排气口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由加热盘管220进行换热后,先经过过冷装置400进行降温,然后再进入室内换热器300。尤其在水箱水温较高时,加热盘管220的换热能力较差,因此,通过过冷装置400对经由加热盘管220换热后的冷媒进行降温处理后,能够使得流入室内换热器300的冷媒能够更好的换热,有效地提高了室内换热器300的换热效率,提高室内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510和第二管路520,所述过冷装置40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510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管路510和第二管路520对经由加热盘管220流出的冷媒进行分流,并且只对其中一个管路内的冷媒进行过冷处理,从而降低了过冷装置400的负担。尤其在过冷装置400为气液分离器410时,可以降低气液分离器410的过冷负担,不会过多的影响气液分离器410的气液分离功能,避免了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度过大而影响压缩机100的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510上设有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为电子膨胀阀,可以调节第一管路510上的冷媒流量,以及打开或关闭第一管路510。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为预设的,也可以为根据空调热水机组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节的。
可选的,所述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排气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00的排气口还设有压力检测装置110,压力检测装置110可以为高压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110与控制器连接,可以检测压缩机100的排气口的排气压力。控制器根据排气压力确定对应的饱和温度。压缩机100的排气口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压缩机100的排气温度。排气过热度即为排气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
可选的,所述排气过热度越大,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越小。在本实施例中,在排气过热度过大时,若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过大,将会导致气液分离器410吸热过多,进而导致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度越来越大,会影响压缩机100的寿命。因此,需要在排气过热度越大时,则控制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越小,避免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过大而影响压缩机100的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在排气过热度越小时,则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越大。由于在排气过热度过小时,压缩机100可能会出现液击现象。因此,通过在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较大时,将会使得气液分离器410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能够更容易的使得气液分离器410内的液态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避免了压缩机100出现液击现象。
可选的,所述排气过热度位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保持不变;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降低预设开度值;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增加预设开度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开度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使得排气过热度过大时,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降低预设开度值,同时在排气过热度过小时,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增加预设开度值,在保证了室内制冷效果的同时,兼顾了压缩机100的使用寿命以及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51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620,所述第一单向阀620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加热盘管220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可选的,第一单向阀620设置与U形管的出口与室内换热器300的入口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单向阀620,防止了室内换热器300内的冷媒经由气液分离器410倒流至加热盘管220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520上设有第二单向阀630,所述第二单向阀630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加热盘管220至所述室内换热器300。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630,防止了室内换热器300内的冷媒倒流至加热盘管220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路520上还设有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可选的,所述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为电子膨胀阀,可以调节第二管路520上的冷媒流量,以及打开或关闭第二管路520。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的开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为预设的,也可以为根据空调热水机组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调节的。
可选的,控制器与第二冷媒流路控制阀640连接。控制器根据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度控制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的开度。
可选的,所述排气过热度越大,所述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越大。在本实施例中,在排气过热度过大时,若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过小,将会导致第一管路510分流的冷媒过多,从而造成气液分离器410吸热过多,进而导致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度越来越大,会影响压缩机100的寿命。因此,需要在排气过热度越大时,则控制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越大,避免压缩机100的排气过热过大而影响压缩机100的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在排气过热度越小时,则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越小。由于在排气过热度过小时,压缩机100可能会出现液击现象。因此,通过在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的开度较小时,将会使得第一管路510分流的冷媒较多,从而使得气液分离器410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因此能够更容易的使得气液分离器410内的液态冷媒转换为气态冷媒,避免了压缩机100出现液击现象。
以下提出本发明空调热水机组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空调热水机组包括室外机部分A、室内机部分B和生活用水部分C。室外机部分A包括压缩机100、气液分离器410、冷凝器700、高压传感器110、第一四通阀650、第二四通阀660、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第三冷媒流量控制阀670、第一单向阀620、第二单向阀630、第一管路510和第二管路520。室内机部分包括室内换热器300。生活用水部分包括水箱210和盘绕在水箱210外围的加热盘管220。该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控制器。
高压传感器设置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且压缩机100的排气口与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连通。第一四通阀650的c端与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连通,第一四通阀650的e端与室内换热器300的出口连通,第一四通阀650的s端分别与气液分离器410的入口和第二四通阀660的s端连通。第二四通阀660的c端与加热盘管220的入口端连通,第二四通阀660的e端与冷凝器700的一端连通。冷凝器700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阀630的出口端连通,且冷凝器700与第二单向阀630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第三冷媒流量控制阀670。第二单向阀630的入口端与加热盘管220的出口端连通,且第二单向阀630的入口端还与上述U形管路的入口连通,且第二单向阀630的入口端与U形管路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U形管路的出口与第一单向阀620的入口端连通,第一单向阀620的出口经由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与第二单向阀630的出口端连通,且第一单向阀620的出口还与室内换热器300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器410的出口端与压缩机100的回气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空调热水机组包括四种工作模式:
模式一:制冷模式
控制器控制第一四通阀650的c端和d端导通、且e端和s端导通。控制器还控制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和c端导通。
由压缩机10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由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c端、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和e端、冷凝器700、室内换热器300、第一四通阀650的e端和s端、气液分离器410后,回流至压缩机100。
由于设置了第一单向阀620和第二单向阀630,因此,经由冷凝器700流出的冷媒不会通过第一单向阀620和第二单向阀630流向其他部件,只会流入至室内换热器300。
模式二:制热模式
控制器控制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e端导通,并控制第二四通阀660的e端和s端导通。
由压缩机10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由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e端、室内换热器300、冷凝器700、第二四通阀660的e端和s端、气液分离器410后,回流至压缩机100。
由于设置了第一单向阀620和第二单向阀630,因此,经由室内换热器300流出的冷媒不会通过第一单向阀620和第二单向阀630流向其他部件,只会流入冷凝器700。
模式三:制热水模式
控制器控制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c端导通,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和c端导通,第二四通阀660的e端和s端导通,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和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截止。
由压缩机10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由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c端、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和c端、加热盘管220、第二单向阀630、第三冷媒流量控制阀670、冷凝器700、第二四通阀660的e端和s端、气液分离器410后,回流至压缩机100。
模式四:制冷制热水模式
控制器控制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c端导通,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和c端导通,第二四通阀660的e端和s端导通,第三冷媒流量控制阀670截止。
由压缩机100排出的冷媒依次经由第一四通阀650的d端和c端、第二四通阀660的d端和c端、加热盘管220后,分流至第一管路510和第二管路520。对于第一管路510,由加热盘管220流出的冷媒经由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610、U形管路、第一单向阀620后流入至室内换热器300;对于第二管路520,由加热盘管220流出的冷媒经由第二单向阀630、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640后流入至室内换热器300。由室内换热器300流出的冷媒依次经由第一四通阀650的e端和s端、气液分离器410后,回流至压缩机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另外,在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热水机组,所述空调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储水装置和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加热的加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连通管路内的冷媒进行降温的过冷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装置为气液分离器,所述连通管路经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进行过冷;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过冷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热水机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排气过热度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过热度越大,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越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过热度位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保持不变;所述排气过热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降低预设开度值;所述排气过热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冷媒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增加预设开度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加热盘管至所述室内换热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所述加热盘管至所述室内换热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有第二冷媒流量控制阀。
CN201610442973.XA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热水机组 Active CN106091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2973.XA CN106091377B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热水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2973.XA CN106091377B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热水机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1377A true CN106091377A (zh) 2016-11-09
CN106091377B CN106091377B (zh) 2019-04-30

Family

ID=5723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2973.XA Active CN106091377B (zh) 2016-06-17 2016-06-17 空调热水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13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4821A (zh) * 2021-01-21 2021-04-02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的同时开启制冷和生活热水的控制方法
CN113983692A (zh) * 2021-09-30 2022-01-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热水供应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热水供应设备
CN115875762A (zh) * 2022-10-13 2023-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水空调组件及其控制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4414Y (zh) * 1996-11-10 1998-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蓄冷/热空调用的压缩制冷/热装置
JP2004156791A (ja) * 2002-11-01 2004-06-03 Shimizu Corp 設備システムとその構築方法
DE102006000690A1 (de) * 2006-01-02 2007-07-05 Beh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trolle eines Schmierstoffanteils in einem Kältemittel
CN101788206A (zh) * 2009-07-03 2010-07-28 曾华文 室外双换热器化霜低温制热系统
CN102419025A (zh) * 2011-11-30 2012-04-18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增焓空调系统
JP2014134366A (ja) * 2013-01-11 2014-07-24 Daikin Ind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04515329A (zh) * 2013-09-26 2015-04-1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用于该空调的过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96793A (zh) * 2014-03-06 2015-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5402964A (zh) * 2015-12-14 2016-03-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4414Y (zh) * 1996-11-10 1998-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蓄冷/热空调用的压缩制冷/热装置
JP2004156791A (ja) * 2002-11-01 2004-06-03 Shimizu Corp 設備システムとその構築方法
DE102006000690A1 (de) * 2006-01-02 2007-07-05 Beh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trolle eines Schmierstoffanteils in einem Kältemittel
CN101788206A (zh) * 2009-07-03 2010-07-28 曾华文 室外双换热器化霜低温制热系统
CN102419025A (zh) * 2011-11-30 2012-04-18 合肥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增焓空调系统
JP2014134366A (ja) * 2013-01-11 2014-07-24 Daikin Ind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装置
CN104515329A (zh) * 2013-09-26 2015-04-1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用于该空调的过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96793A (zh) * 2014-03-06 2015-09-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5402964A (zh) * 2015-12-14 2016-03-1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冷冻循环装置、制冷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4821A (zh) * 2021-01-21 2021-04-02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的同时开启制冷和生活热水的控制方法
CN113983692A (zh) * 2021-09-30 2022-01-2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热水供应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热水供应设备
WO2023050844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热水供应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热水供应设备
CN115875762A (zh) * 2022-10-13 2023-03-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热水空调组件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1377B (zh)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4966B (zh) 热泵式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CN203533802U (zh) 空调系统
CN107575971B (zh) 一种蒸发式冷水机组和控制方法
CN103398520B (zh) 空调系统及其气液分离器的液位检测方法
CN106642787A (zh) 冷媒循环量可调的制冷或热泵系统
CN104110907A (zh) 单冷型空调器和冷暖型空调器
CN103528142B (zh) 防结霜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36155B (zh) 具有冷媒过冷、除霜制热功能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31676A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4896793A (zh)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104833152A (zh) 一种防液击空调除霜系统
CN106394184A (zh) 一种co2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881016U (zh) 一种空调及其气液分离器
CN108375145A (zh) 一种热泵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6091377A (zh) 空调热水机组
CN207395531U (zh) 制冷机组及其热交换组件
CN205137703U (zh) 空调器
CN104197570A (zh)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方法及系统
KR20120114576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05014513U (zh) 控制板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CN203731741U (zh) 空调热水机系统
CN211781522U (zh) 一体式制冷热管空调系统
CN202792261U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4254925U (zh) 换热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501358U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