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1162A -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1162A
CN106091162A CN201610437022.3A CN201610437022A CN106091162A CN 106091162 A CN106091162 A CN 106091162A CN 201610437022 A CN201610437022 A CN 201610437022A CN 106091162 A CN106091162 A CN 106091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door set
electromagnetic valve
vaporiz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7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东
李本卫
张蕾
傅海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tachi Household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370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11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1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11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08Compres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涉及空调领域,解决一拖二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压缩机整机能效利用率低,压缩比较大,整机能耗高的问题。该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四通阀、冷凝器,其中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传输制冷剂,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本发明实施例用于空调器室外机制造。

Description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一拖二空调器,两个室内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房间,由于两个室内机共用同一个室外机,所以在安装连接管时将两个室内机的连接管同时接入同一个室外机;当两个房间同时进行制冷或制热时,两个房间的室内机温度设置经常不一致,两个室内机的风扇高中低档位转速设置也经常不一样,从而导致两个房间内室内机的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不一样,由于是共用同一台室外机压缩机,而室外机的压缩机蒸发压力只能被动按照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使得另一蒸发温度较高的室内机也只能被动的以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蒸发压力运行,从而降低了整机的能效利用率;
当室外机的压缩机在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缩机蒸发压力按照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即压缩机的蒸发压力以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为准,由于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不变,而室外机的压缩机的蒸发压力变小,所以导致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比值变大,即压缩机的压缩比变大,进而使得压缩机整机的能耗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用于解决一拖二空调器的室外机的压缩机整机能效利用率低,压缩比较大,整机能耗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四通阀、冷凝器;其中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储液器的第一端,第二气缸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储液器的第一端,第一气缸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一端,第二气缸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一端;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储液器的第二端,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管路,第一储液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至第二储液器的第二端,第一储液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至第三管路,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第一管路,冷凝器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至第二管路;
第一室内机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相连,第一室内机的第二端与第三管路相连;第二室内机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相连,第二室内机的第二端与第四管路相连,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传输制冷剂,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含两个室内机以及第一方面提供的室外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二方面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冷;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控制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热;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方面提供的空调器,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四通阀的工作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或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或关闭;其中,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冷;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控制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热;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其中室外机包括压缩机、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四通阀、冷凝器;其中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储液器的第一端,第二气缸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储液器的第一端,第一气缸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一端,第二气缸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一端;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储液器的第二端,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管路,第一储液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磁阀连接至第二储液器的第二端,第一储液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至第三管路,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第一管路,冷凝器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至第二管路;第一室内机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相连,第一室内机的第二端与第三管路相连;第二室内机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相连,第二室内机的第二端与第四管路相连,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传输制冷剂,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由上述方案可知,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在连接两台室内机构成一拖二空调器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的压缩机具有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而两个室内机分别连接至室外机的压缩机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使得每个室内机制冷或者制热时对应压缩机的不同气缸进行处理;当两个室内机设置的温度不同时,即两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不同时,两个室内机所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蒸发压力也不同,相比现有技术,室外机的压缩机无需被动按照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所以两个房间内的室内机可以按照各自的蒸发温度运行,提高了压缩机整机的能效利用率;又因为两个室内机分别按照各自的蒸发温度运行,其中一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高,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气缸的蒸发压力高,在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对应室外机的压缩机气缸以实际较高蒸发压力运行,室外机压缩机无需被动按照较低蒸发压力的室内机运行,即,室外机压缩机排气压力一定,蒸发压力变大,从而使得室外机压缩机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减小;相比现有技术,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压缩机还是以较低的蒸发温度运行,即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压缩机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没有变;因此,压缩机整机压缩比变小,降低了压缩机整机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空调器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和两个室内机同时制冷时空调器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和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时空调器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和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时空调器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和两个室内机同时制热时空调器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和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时空调器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机和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时空调器运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空调器;
20-室外机;
3010-四通阀;
3020-压缩机;3021-第一气缸;3022-第二气缸;
3031-第一储液器;3032-第二储液器;
3041-第一电磁阀;3042-第二电磁阀;3043-第三电磁阀;
3051-第一节流元件;3052-第二节流元件;
3060-冷凝器;
3070-室外风扇;
40-第一室内机;4010-第一蒸发器;4011-第一室内风扇;
50-第二室内机;5010第二蒸发器;5011第二室内风扇;
C1-控制装置;C2-第一控制单元;C3-第二控制单元;
S1-第一管路;S2-第二管路;S3-第三管路;S4-第四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概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的压缩机具有两个气缸,这就使得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分别连接两台室内机构成一拖二空调器时,每个室内机分别连接室外机的压缩机的两个气缸,当两个室内机设置的温度不同时,即两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不同时,两个室内机所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蒸发压力也不同,相比现有技术,室外机的压缩机无需被动按照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所以两个房间内的室内机可以按照各自的蒸发温度运行,提高了压缩机整机的能效利用率;当两个房间内的温度设置不同时,两个室内机可以分别按照各自的蒸发温度运行,其中一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高,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气缸的蒸发压力高,当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一定时,蒸发压力变大,从而使得室外的机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减小;相比现有技术,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还是以较低的蒸发温度运行,即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没有变;因此,压缩机整机的压缩比变小,降低了压缩机整机的能耗。
通过以下实施例说明:
实施例一、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20,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3020、第一储液器3031、第二储液器3032、第一电磁阀3041、第二电磁阀3042、第三电磁阀3043、第一节流元件3051、第二节流元件3052、四通阀3010、冷凝器3060;其中压缩机3020包括第一气缸3021、第二气缸3022,第一气缸30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储液器3031的第一端,第二气缸30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储液器3032的第一端,第一气缸3021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3010的第一端,第二气缸3022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3010的第一端;四通阀3010的第二端连接冷凝器3060的第一端,四通阀3010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储液器3032的第二端,四通阀3010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管路S4,第一储液器303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磁阀3041连接至第二储液器3032的第二端,第一储液器303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磁阀3042连接至第三管路S3,第三电磁阀3043连接第三管路S3与第四管路S4,冷凝器3060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3051连接至第一管路S1,冷凝器3060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节流元件3052连接至第二管路S2;第一室内机40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S1相连,第一室内机40的第二端与第三管路S3相连;第二室内机50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S2相连,第二室内机50的第二端与第四管路S4相连,第一管路S1、第二管路S2、第三管路S3和第四管路S4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20之间传输制冷剂,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的压缩比是指,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比值;其中,排气压力也叫做冷凝压力,吸气压力也叫做蒸发压力;
冷凝压力是指制冷剂由气体变成液体时的温度;
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并沸腾时的温度叫蒸发温度,此时对应的压力叫做蒸发压力;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对应的,当蒸发温度上升则蒸发压力也上升,当蒸发温度下降则蒸发压力也下降;
压缩机3020具有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其中当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吸气时,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不联通;当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排气时,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联通;这就使得,当两个房间内的室内机的蒸发温度不同时,对应室外机的压缩机3020的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的蒸发压力也是不同的,由于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在排气时联通,所以其排气压力是一定的;同时,第一室内机40通过第三管路S3与第一储液器3031连接至第一气缸3021,第二室内机50通过第四管路S4与第二储液器3032连接至第二气缸3022,使得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分别以不同的蒸发温度运行;第一节流元件3051与第二节流元件3052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大小。
基于上述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外机20,压缩机3020具有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同时具有第一储液器3031与第二储液器3032;其中第一储液器3031连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第二储液器3032连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第一室内机40通过第三管路S3与第二电磁阀3041连接至第一储液器3031,第二室内机50通过第四管路S4与四通阀3042连接至第二储液器3032;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的蒸发温度不同时,则室外机20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的蒸发压力也不同,在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因为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其中一个气缸的蒸发温度高,无需被动地按照蒸发温度较低的室内机运行,提高了压缩机3020整机的能效利用率;又因为两个室内机可以分别按照各自的蒸发温度运行,其中的一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高,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气缸蒸发压力高,在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对应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气缸以实际较高蒸发压力运行,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无需被动按照较低蒸发压力的室内机运行,即,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排气压力一定,蒸发压力变大,从而使得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减小;相比现有技术,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还是以较低的蒸发温度运行,即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没有变;因此,压缩机3020整机压缩比变小,降低了压缩机3020整机的能耗。
实施例二、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20,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3020、第一储液器3031、第二储液器3032、第一电磁阀3041、第二电磁阀3042、第三电磁阀3043、第一节流元件3051、第二节流元件3052、四通阀3010、冷凝器3060;其中压缩机3020包括第一气缸3021、第二气缸3022,第一气缸30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储液器3031的第一端,第二气缸30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储液器3032的第一端,第一气缸3021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3010的第一端,第二气缸3022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3010的第一端;四通阀3010的第二端连接冷凝器3060的第一端,四通阀3010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储液器3032的第二端,四通阀3010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管路S4,第一储液器303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磁阀3041连接至第二储液器3032的第二端,第一储液器303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磁阀3042连接至第三管路S3,第三电磁阀3043连接第三管路S3与第四管路S4,冷凝器3060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3051连接至第一管路S1,冷凝器3060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节流元件3052连接至第二管路S2;第一室内机40包括第一蒸发器4010,第一蒸发器4010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S1相连,第一蒸发器4010的第二端与第三管路S3相连,其中第一室内机40还包括第一室内风扇4011,第一室内风扇4011位于第一蒸发器旁4010;第二室内机50包括第二蒸发器5010,第二蒸发器5010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S2相连,第二蒸发器5010的第二端与第四管路S4相连,其中第二室内机50还包括第二室内风扇5011,第二室内风扇5011位于第二蒸发器旁5010;此外,室外机20还包括室外风扇3070,室外风扇3070位于冷凝器3060旁,第一节流元件3051与第二节流元件3052为电子膨胀阀;第一管路S1、第二管路S2、第三管路S3和第四管路S4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20之间传输制冷剂,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20,压缩机3020具有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同时具有第一储液器3021与第二储液器3032;其中第一储液器3031连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第二储液器3032连接压缩机3020的第二气缸3022;第一蒸发器4010通过第三管路S3与第二电磁阀3042连接至第一储液器3031,第二蒸发器5010通过第四管路S4与四通阀3010连接至第二储液器3032;当第一蒸发器4010与第二蒸发器5010的蒸发温度不同时,则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的蒸发压力也不同,在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因为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其中一个气缸的蒸发温度高,无需被动地按照蒸发温度较低的室内机运行,提高了室外机整机的能效利用率;
由于当第一蒸发器4010与第二蒸发器5010的蒸发温度不同时,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的蒸发压力也不同,在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因为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其中一个气缸的蒸发压力高,无需被动地按照蒸发温度较低的室内机运行,即,当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一定时,压缩机3020的蒸发压力变大,从而使得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减小;相比现有技术,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还是以较低的蒸发温度运行,即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没有变;因此,压缩机3020整机压缩比变小,降低了压缩机3020整机的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室内机以及任一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室外机20。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10,其中空调器10包括两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共同构成具有一拖二功能的空调器;两个室内机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房间内,当两个房间设置的室内机温度不同时,即两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也不同,由于两个室内机分别连接至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所以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的蒸发压力也是不同的;当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压缩机3020只能被动地按照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即两个室内机均是以较低的蒸发温度运行的,而本发明可以使得压缩机3020的无需被动地按照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压缩机3020的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可以分别以不同的蒸发压力运行,从而提高了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整机的能效利用率;又因为两个室内机可以分别按照各自的蒸发温度运行,其中的一个室内机的蒸发温度高,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气缸蒸发压力高,在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对应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气缸以实际较高蒸发压力运行,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无需被动按照较低蒸发压力的室内机运行,即,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一定,蒸发压力变大,从而使得室外机20压缩机3020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减小;相比现有技术,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还是以较低蒸发温度的室内机运行,即另一个室内机对应的室外机20的压缩机3020的排气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没有变;因此,压缩机3020整机压缩比变小,降低了压缩机3020整机的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具体实施例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四通阀3010的方向是以第一气缸3021的第二端与第二气缸的第二端共同连接的四通阀3010的一端为四通阀的第一端;以此为四通阀3010的第一端,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四通阀3010的第二端、四通阀3010的第三端、四通阀3010的第四端;
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的大小比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一般按照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换热面积的比例来匹配。
示例一、如图2所示,控制四通阀30运行第一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二电磁阀3042通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和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
其中,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时,室外机20的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2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由四通阀3010第二端流出,流经冷凝器3060,到达第一节流元件3051与第二节流元件3052,通过第一节流元件3051进入第一管路S1,通过第二节流元件3052进入第二管路S2;制冷剂由第一管路S1进入第一室内机40后,通过第三管路S3进入到第二电磁阀3042,流经第一储液器3031,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同时冷凝剂由第二管路S2进入第二室内机50后,通过第四管路S4进入四通阀3010第四端,从四通阀3010的第三端流出,进入第二储液器3032,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
示例二、如图3所示,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二电磁阀3042通路、控制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开启,控制第二节流元件3052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冷;
其中,以第一室内机40制冷第二室内机50不制冷为例,室外机20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3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由四通阀3010第二端流出,流经冷凝器3060,到达第一节流元件3051,通过第一节流元件3051进入第一管路S1;制冷剂由第一管路S1进入第一室内机40后,流经第三管路S3,由第三管路S3进入第二电磁阀3042,由第二电磁阀3042进入第一储液器3031,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
和/或
如图3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由四通阀3010第二端流出,流经冷凝器3060,到达第一节流元件3051,通过第一节流元件3051进入第一管路S1;制冷剂由第一管路S1进入第一室内机40后,流经第三管路S3,由第三管路S3进入第二电磁阀3042,通过第二电磁阀3042进入第一电磁阀3041,然后由第一电磁阀3041进入第二储液器3032,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
示例三、如图4所示,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通路,第二电磁阀3042和和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关闭,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冷;
其中,以第一室内机40不制冷第二室内机50制冷为例,室外机20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4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由四通阀3010第二端流出,流经冷凝器3060,到达第二节流元件3052,通过第二节流元件3052进入第二管路S2;制冷剂由第二管路S2进入第二室内机50后,通过第四管路S4进入四通阀3010第四端,从四通阀3010的第三端流出,进入第二储液器3032,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
和/或
如图4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由四通阀3010第二端流出,流经冷凝器3060,到达第二节流元件3052,通过第二节流元件3052进入第二管路S2;制冷剂由第二管路S2进入第二室内机50后,通过第四管路S4进入四通阀3010第四端,从四通阀3010的第三端流出,通过第一电磁阀3041进入第一储液器3031,最后流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
示例四、如图5所示,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三电磁阀3043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3042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和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
其中,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时,室外机20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5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从四通阀3010第四端流出,进入第四管路S4,由第四管路S4将制冷剂传输至第二室内机50后,制冷剂通过第二管路S2进入第二节流元件3052;同时,制冷剂由第四管路S4通过第三电磁阀3043进入第三管路S3,由第三管路S3将制冷剂传输至第一室内机40后,制冷剂通过第一管路S1进入第一节流元件3051;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元件3051与第二节流元件3052后,进入冷凝器3060,然后进入至四通阀3010第二端,从四通阀3010第三端流出,流经第一电磁阀3041,通过第一电磁阀3041进入第一储液器3031,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同时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元件3051与第二节流元件3052后,进入冷凝器3060,然后进入至四通阀3010第二端,从四通阀3010第三端流出,流经第二储液器3032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
示例五、如图6所示,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三电磁阀3043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3042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开启,第二节流元件3052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热;
其中,以第一室内机40制热第二室内机50关闭为例,室外机20的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6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从四通阀3010第四端流出,由第四管路S4通过第三电磁阀3043进入第三管路S3,由第三管路S3将制冷剂传输至第一室内机40后,制冷剂通过第一管路S1进入第一节流元件3051;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元件3051后,进入冷凝器3060,然后进入至四通阀3010第二端,从四通阀3010第三端流出,流经第一电磁阀3041,通过第一电磁阀3041进入第一储液器3031,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
和/或
如图6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从四通阀3010第四端流出,由第四管路S4通过第三电磁阀3043进入第三管路S3,由第三管路S3将制冷剂传输至第一室内机40后,制冷剂通过第一管路S1进入第一节流元件3051;制冷剂流经第一节流元件3051后,进入冷凝器3060,然后进入至四通阀3010第二端,从四通阀第3010三端流出,流经第二储液器3032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
示例六、如图7所示,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二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通路,第二电磁阀3042和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关闭,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热。
其中,以第一室内机40不制热第二室内机50制热为例,室外机20的制冷剂的流向为:如图7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从四通阀3010第四端流出,进入第四管路S4,由第四管路S4将制冷剂传输至第二室内机50后,制冷剂通过第二管路S2进入第二节流元件3052;制冷剂流经第第二节流元件3052后,进入冷凝器3060,然后进入至四通阀3010第二端,从四通阀3010第三端流出,流经第二储液器3032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二气缸3022。
和/或
如图7所示,制冷剂从压缩机3020第二端流出,进入四通阀3010第一端,从四通阀3010第四端流出,进入第四管路S4,由第四管路S4将制冷剂传输至第二室内机50后,制冷剂通过第二管路S2进入第二节流元件3052;制冷剂流经第二节流元件3052后,进入冷凝器3060,然后进入至四通阀3010第二端,从四通阀3010第三端流出,流经第一电磁阀3041,通过第一电磁阀3041进入第一储液器3031,最后进入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
可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空调器10室外机20,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或制热时,同时开启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连接的室外机20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分别对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的蒸发压力进行处理;当第一室内机10和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冷或制热时,根据第一室内机40或第二室内机50的蒸发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室外机压缩机3020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单独启动或第一气缸3021与第二气缸3022同时启动,更加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来提高用户的体验。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第一室内机40包括第一蒸发器4010,第一室内风4011,第二室内机50包括第二蒸发器5010,第二室内风扇5011,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示例七、如图2所示,当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示例8、如图3所示,当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冷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关闭;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关闭。
示例九、如图4所示,当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冷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关闭,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关闭,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示例十、如图5所示,当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示例十一、如图6所示,当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热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关闭;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关闭。
示例十二、如图7所示,当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热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关闭,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关闭,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空调器10室内机20,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或制热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与第二蒸发器5010、第一室内风扇4011与第二室内风扇5011同时运行;而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冷或制热时,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与第一室内风扇4011或第二蒸发器5010与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控制不同的室内机20蒸发器与室内风扇运行,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的控制装置C1,其中该控制装置C1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该控制装置C1可以为单独设置的处理器或者集成于空调器10的控制电路中,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C2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的工作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第二电磁阀3042和第三电磁阀3043通路或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和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或关闭;其中,
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时:
第一控制单元C2,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一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二电磁阀3042通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和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
当第一室内机40制冷而第二室内机50不制冷时:
第一控制单元C2,还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二电磁阀3042通路、控制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开启,控制第二节流元件3052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冷。
当第一室内机40不制冷而第二室内机50制冷时:
第一控制单元C2,还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三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通路,第二电磁阀3042和和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关闭,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冷。
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时:
第一控制单元C2,还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三电磁阀3043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3042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和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
当第一室内机40制热而第二室内机50不制热时:
第一控制单元C2,还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二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和第三电磁阀3043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3042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开启,第二节流元件3052关闭,以便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热。
当第一室内机40不制热而第二室内机50制热时:
第一控制单元C1,还用于控制四通阀3010运行第三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3041,第二电磁阀3042和第三电磁阀3043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关闭,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以便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热。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的控制装置C1,如图2所示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和第二蒸发器5010的运行与关闭、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及第二室内风扇5011的运行与关闭;其中,
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时:
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时,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当第一室内机40制冷而第二室内机50不制冷时:
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冷时,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关闭、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关闭。
当第一室内机40不制冷而第二室内机50制冷时:
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冷时,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关闭,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关闭,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时:
第一室内机40和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热时,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5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当第一室内机40制热而第二室内机50不制热时:
第一室内机40单独制热时,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运行,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关闭、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运行,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关闭。
当第一室内机40不制热而第二室内机50制热时:
第二室内机50单独制热时,第二控制单元C3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关闭,控制第二蒸发器5010运行、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关闭,控制第二室内风扇5011运行。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的控制装置C1,可以有效控制空调器10室内机20,当第一室内机40与第二室内机50同时制冷或制热时,控制四通阀3010的工作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3041、第二电磁阀3042和第三电磁阀3043通路或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3051和第二节流元件3052开启或关闭;控制第一蒸发器4010和第二蒸发器5010的运行与关闭、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4011及第二室内风扇5011的运行与关闭;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控制室外机20的各个工作器件与室内机蒸发器与室内风扇运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第一储液器、第二储液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四通阀、冷凝器;
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储液器的第一端,第二气缸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储液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连接冷凝器的第一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储液器的第二端,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第四管路,所述第一储液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至第二储液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储液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至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第三管路与第四管路,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节流元件连接至第一管路,所述冷凝器的第二端还通过第二节流元件连接至第二管路;
所述第一室内机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一室内机的第二端与第三管路相连;所述第二室内机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二室内机的第二端与第四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三管路和所述第四管路用于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之间传输制冷剂,所述制冷剂用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机包括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室内机包括第二蒸发器;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二端与第三管路相连;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管路相连,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端与第四管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室内风扇,所述第一室内风扇位于第一蒸发器旁;所述第二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室内风扇,所述第二室内风扇位于第二蒸发器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室外风扇,所述室外风扇位于所述冷凝器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二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室内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室外机。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冷;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控制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热;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
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机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一室内风扇,所述第二室内机包括第二蒸发器,第二室内风扇,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冷时,
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或者,
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时,
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关闭,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关闭;
或者,
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时,
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关闭,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热时,
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或者,
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时,
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关闭,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关闭;
或者,
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时,
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关闭,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制冷状态为,控制四通阀第一端向第二端导通,第四端向第三端导通;
所述第二制冷状态为,控制四通阀第一端向第二端导通,第三端与第三端关闭;
所述第三制冷状态为,控制四通阀第一端向第二端导通,第四端向第三端导通;
所述第一制热状态为:控制四通阀第一端向第四端导通,第二端向第三端导通;
所述第二制热状态为:控制四通阀第一端向第四端导通,第二端向第三端导通;
所述第三制热状态为:控制四通阀第一端向第四端导通,第二端向第三端导通。
10.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权利要求6所述空调器,其中: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四通阀的工作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或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或关闭;其中,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冷;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控制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冷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一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热;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二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通路、控制第二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开启,第二节流元件关闭,以便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四通阀运行第三制热状态,控制第一电磁阀通路,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断路、控制第一节流元件关闭,第二节流元件开启,以便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运行与关闭、还用于控制第一室内风扇及第二室内风扇的运行与关闭;包括:
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冷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或者,
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冷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关闭、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关闭;
或者,
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冷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关闭,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所述第一室内机和第二室内机同时制热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或者,
所述第一室内机单独制热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运行,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关闭、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运行,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关闭;
或者,
所述第二室内机单独制热时,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关闭,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运行、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室内风扇关闭,控制所述第二室内风扇运行。
CN201610437022.3A 2016-06-17 2016-06-17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ending CN1060911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7022.3A CN106091162A (zh) 2016-06-17 2016-06-17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7022.3A CN106091162A (zh) 2016-06-17 2016-06-17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1162A true CN106091162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36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7022.3A Pending CN106091162A (zh) 2016-06-17 2016-06-17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116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0961A (en) * 1994-09-07 1997-02-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ual cylinder compressor
EP1739372A2 (en) * 2005-06-24 2007-01-03 Hussmann Corporation Two stage linear compressor
CN102767923A (zh) * 2012-06-26 2012-11-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流装置及使用该节流装置的空调器
CN104251515A (zh) * 2013-06-25 2014-12-31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潜热显热分离控制的家用空调制冷系统
CN105444453A (zh) * 2015-12-18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温制冷及制热系统
CN105588359A (zh) * 2015-01-30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0961A (en) * 1994-09-07 1997-02-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dual cylinder compressor
EP1739372A2 (en) * 2005-06-24 2007-01-03 Hussmann Corporation Two stage linear compressor
CN102767923A (zh) * 2012-06-26 2012-11-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流装置及使用该节流装置的空调器
CN104251515A (zh) * 2013-06-25 2014-12-31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潜热显热分离控制的家用空调制冷系统
CN105588359A (zh) * 2015-01-30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
CN105444453A (zh) * 2015-12-18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温制冷及制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1345B (zh) 不停机化霜系统和空调器
CN102734885B (zh) 串联式空调和调温箱一体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13154522B (zh)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CN210832604U (zh) 空调器
CN108775664B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050292B (zh) 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80527A (zh) 空调和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747806A (zh) 空调系统
CN107940636A (zh) 空调系统
CN107975869A (zh) 空调系统
CN208620489U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471689U (zh) 空调系统
CN111442558B (zh) 基于单机不同蒸发温度的温湿分控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02473A (zh) 空调换热结构、空调外机、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210374156U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和空调器
CN202153038U (zh) 使用卸荷阀的热泵空调
CN109539620B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7584898U (zh) 空调系统
CN207471736U (zh) 空调系统
CN105627613A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362485U (zh) 具有双吸排气的热泵系统
CN214581891U (zh) 一种空调换热结构、空调系统及空调外机
CN106091162A (zh) 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676902A (zh) 空调系统
CN210425298U (zh) 具有连续制热功能的室外机、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