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0489U -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0489U
CN208620489U CN201821304669.XU CN201821304669U CN208620489U CN 208620489 U CN208620489 U CN 208620489U CN 201821304669 U CN201821304669 U CN 201821304669U CN 208620489 U CN208620489 U CN 208620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valve
air
valve body
tripl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46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李娇
黄柏良
李欣
叶强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3046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0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0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048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体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二阀体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或第四换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解决了空调器系统在进行化霜作业时,空调器系统的制热作业停止,造成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全新风除湿机通常采用蒸汽压缩冷却除湿,使用一个蒸发温度处理新风显热和潜热负荷。受限于出风露点温度要求,新风除湿机的蒸发温度通常比较低,从而导致机组能耗大、能效低,制冷能效一般不超过3.0。
现有技术中虽然提出了采用双蒸发温度结合排风热回收提高新风除湿机的能效,但其主要针对制冷除湿运行时进行降耗提效,并不涉及制热技术方案,且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双温蒸发制热和化霜不停机制热等功能,不能解决制热时由于蒸发器结霜—化霜,导致的室内温度存在波动的问题,使得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使用存在舒适性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也提出制热运行通过排风热回收可以实现无霜制热,解决因化霜导致舒适性差问题。但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案难以实现无霜制热,原因如下:
1、为保证室内正压要求,排风量往往小于新风量,从排风中回收的热量有限。
2、冬天室外新风温度通常比较低,很多地方温度常常在10℃以下,新风加热前后温升大(通常大于20℃)。而排风热回收侧,为保证蒸发器不结霜,冷媒温度需要控制在一定温度以上,导致排风经过蒸发器前后温降有限(通常不大于20℃),排风温降绝对值不大于新风温升绝对值。
3、冬天温度低,空气含湿量小,露点温度低,能回收的潜热量有限。故冬天制热,单独使用排风通道中的蒸发器回收排风热量并保证蒸发器不结霜,而不使用室外蒸发器补热,将难以保证新风送风温度和制热量,导致舒适性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体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二阀体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二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气口或第四换热器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压缩机的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压缩机具有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工作腔相连通,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工作腔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可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可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为四通阀,第一阀体的S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阀体的E端与第三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一阀体的D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相连通,第二阀体的S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阀体的E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阀体的D端与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二支路与第三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或者,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三支路与第一阀体的E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三通阀可选择地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或者,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三通阀可选择地与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与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的h端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二三通阀的k端与连通第一节流阀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二三通阀的j端与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三通阀,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的d端与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三三通阀的f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三三通阀的e端与第四三通阀的p端相连通,第四三通阀的m端与连通第二三通阀的j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四三通阀的n端与连通第一三通阀与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五换热器,第五换热器的进口端与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五换热器的出口端与连通第四三通阀的m端与第二换热器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第五换热器的进口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比例调节阀。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室外气流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第五换热器用于与进入室内时的新风气流进行热交换,第四换热器用于与排出室内时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连通第一阀体的D端与第一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口端与第一阀体的D端相连通,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连通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三通阀,第五三通阀的g端可选择地与第一三通阀或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五三通阀的q端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五三通阀的t端与第一阀体的C端与第二阀体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六三通阀,第一三通阀的a端与第一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三通阀的c端与连通第四换热器的进口端的管路相连通,第一三通阀的b端与第六三通阀的u端相连通,第六三通阀的w端与连通第五三通阀的g端与第四换热器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六三通阀的v端与连通第二阀体的D端与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独立地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系统,空调器系统为上述的空调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该空调器系统中采用了第一阀体结构和第二阀体结构以及多个换热器,多个换热器之间通过第一阀体结构和第二阀体结构与压缩机相连通,能够使得该空调器系统能够实现当用作外机的换热器结霜后需要化霜时,该空调器系统的还可以实现不停机化霜功能,即使得该空调器系统可以实现一边化霜作业一边进行制热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系统在进行化霜作业时,空调器系统的制热作业停止,造成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采用该空调器系统,能够有效保证了室内环境温度的稳定性,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双温蒸发制热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停机制热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再制热除湿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双温蒸发制热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不停机制热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再制热除湿模式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压缩机;2、储液罐;3、储液罐;4、第一阀体;5、第二阀体;6、第一单向阀;7、第一换热器;8、第一三通阀;9、第三三通阀;10、第四三通阀;11、第二三通阀;12、第一节流阀;13、第二节流阀;14、电磁阀;15、比例调节阀;16、第五换热器;17、第二换热器;18、第三换热器;19、第四换热器;20、排风电机;21、新风电机;22、第二单向阀;23、第五三通阀;24、第六三通阀;
31、第一支路;32、第二支路;33、第三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
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该空调器系统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17、第三换热器18和第四换热器19。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体4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或第三换热器18的进口端相连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第二阀体5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或第二换热器17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三换热器18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或第四换热器19的进气口相连通。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或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空调器系统中采用了第一阀体结构和第二阀体结构以及多个换热器,多个换热器之间通过第一阀体结构和第二阀体结构与压缩机相连通,能够使得该空调器系统能够实现当用作外机的换热器结霜后需要化霜时,该空调器系统的还可以实现不停机化霜功能,即使得该空调器系统可以实现一边化霜作业一边进行制热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系统在进行化霜作业时,空调器系统的制热作业停止,造成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采用该空调器系统,能够有效保证了室内环境温度的稳定性,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压缩机1的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压缩机1具有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工作腔相连通,第二进气口与第二工作腔相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可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可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压缩机的性能。
优选地,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为四通阀,第一阀体4的S端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阀体4的E端与第三换热器18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一阀体4的D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相连通,第二阀体5的S端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二阀体5的E端与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二阀体5的D端与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31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可通过第二支路32与第三换热器18的出口端相连通,或者,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可通过第三支路33与第一阀体4的E端相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通过第一三通阀8可选择地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或者,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可通过第一三通阀8可选择地与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3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第一单向阀6的进口端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单向阀6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二支路32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12,第三支路33上设置有电磁阀14。
具体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与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1。第二三通阀11的h端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相连通,第二三通阀11的k端与连通第一节流阀12和电磁阀14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二三通阀11的j端与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三通阀9。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三通阀10,第三三通阀9的d端与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三三通阀9的f端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三三通阀9的e端与第四三通阀10的p端相连通,第四三通阀10的m端与连通第二三通阀11的j端与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四三通阀10的n端与连通第一三通阀8与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五换热器16。第五换热器16的进口端与连通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与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五换热器16的出口端与连通第四三通阀10的m端与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该空调器的制热性能,提高了该空调器系统的实用性。其中,连通第五换热器16的进口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比例调节阀15。
优选地,第一换热器7用于与室外气流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器17、第三换热器18和第五换热器16用于与进入室内时的新风气流进行热交换,第四换热器19用于与排出室内时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如图6至图10所示,连通第一阀体4的D端与第一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2的进口端与第一阀体4的D端相连通,第二单向阀22的出口端与第一进气口相连通。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三通阀23。第五三通阀23的g端可选择地与第一三通阀8或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五三通阀23的q端与第二单向阀22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五三通阀23的t端与第一阀体4的C端与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六三通阀24,第一三通阀8的a端与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相连通,第一三通阀8的c端与连通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的管路相连通,第一三通阀8的b端与第六三通阀24的u端相连通,第六三通阀24的w端与连通第五三通阀23的g端与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六三通阀24的v端与连通第二阀体5的D端与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管路相连通。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独立地工作。通过控制四通阀和各三通阀的阀芯可实现管路与管路之间的切换导通,使得进入压缩机内部的冷媒可以实现两种进入方式,即在进入工作前实现混合后在进入,或者是经各自独立的管路分别进入工作腔中进行压缩作业,进一步地提高了该空调器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系统还可以用于空调器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系统,空调器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
具体地,该空调器为一种具有双蒸发温度的新风空调,该空调器的空调器系统通过三通阀等元器件的不同切换组合、回收排风热量,新风空调可实现双蒸发温度同步制热运行,在保证制热量充足的前提下,实现压缩机不同缸体具有不同压缩比,从而降低制热功耗,同时还保证了至少1个蒸发器制热时不结霜。当外机结霜后需要化霜时,机组还可实现不停机化霜功能,边化霜边制热,解决传统设备化霜时制热中断,舒适性差的问题。该空调器在制冷或再热除湿时,通过利用高、低两个不同的蒸发温度分别处理新风显热和潜热,实现新风分步降温,同时通过冷凝器回收排风冷量,大幅提高新风除湿机的整机能效。
空调系统包含了具有双吸气口(两个独立压缩腔)的压缩机1个、储液罐2个(储液罐2和储液罐3)、四通阀2个、换热器5个、节流阀2个、电磁阀1个、比例调节阀1个、三通阀6个、单向阀2个和风机2个(排风电机20、新风电机21)。通过四通阀、三通阀、比例调节阀和节流阀等元器件的不同控制组合,机组可以实现双温蒸发制热运行、不停机化霜制热运行、双蒸发温度制冷运行和再制热除湿运行等不同运行模式。通过对排风冷/热回收、对新风分级处理,整体提高机组能效和舒适性。
具体地,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接通、CD接通,各三通阀的ab路、df路、mn路、hk路、gq路和uv路接通,电磁阀14关闭,比例调节阀15关闭,实现双蒸发温度制热,改变不同使用环境中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不仅保证了至少1个蒸发器不结霜,还使压缩机内两个缸体冷媒具有不同压缩比,提高机组制热能效。
该空调器系统,回收排风热量,双温蒸发,保证了至少1个蒸发器制热时不会结霜,从而在室外环境中的蒸发器结霜时,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接通、CD接通,各三通阀的ab路、df路、mn路、hk路、tg路和uw路接通,电磁阀14开启,比例调节阀15关闭,实现不停机化霜功能。
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接通、DE接通,各三通阀ac路、de路、mp路和jk路接通,电磁阀14关闭,比例调节阀15关闭,实现双蒸发温度制冷,对新风分级处理,同时回收排风冷量,提高系统制冷能效。
通过三通阀等元器件的不同控制组合,在新风经过分级处理冷却除湿以后再制热,不仅节能,还提高了送风舒适性,其中,系统图中虚线部分表示为冷媒不通路。
1、双温蒸发制热运行模式:双温蒸发制热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接通、CD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b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f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n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hk路接通,第五三通阀23的gq路接通,第六三通阀24的uv路接通,电磁阀14关闭,比例调节阀15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路进入第三换热器18、第二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冷媒在这里释放热量,然后分别经过第一节流阀12、第二节流阀13节流形成两路具有不同蒸发温度的冷媒。经第一节流阀12得到的是低温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7(作为低温蒸发器)从环境中吸热,然后在压差作用下,冷媒从第一三通阀8和第六三通阀24出来以后通过储液罐3回到压缩机(压差驱动下冷媒不会流向第二阀体5回到第一换热器7)。而经第二节流阀13得到的是高温冷媒,进入第四换热器19(作为高温蒸发器)从排风中吸热,然后通过第三三通阀9、第五三通阀23和储液罐2回到压缩机,如图7所示。
此时,室外新风先后经过第三换热器18、第二换热器17被加热,再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先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加热低温冷媒,然后被冷却后的排风再排出室外。通过改变压缩机的压缩比、对排风热量的回收,提高系统的制热运行能效。
2、不停机化霜制热运行模式:机组在双温蒸发制热模式下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换热器7出现结霜,当霜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组需要进入化霜模式对第一换热器7进行化霜。此时机组将运行不停机制热模式。在此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接通、CD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b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f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n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hk路接通,第五三通阀23的tg路接通,第六三通阀24的uw路接通,电磁阀14开启,比例调节阀15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后分成两路,一路冷媒通过第一阀体4的SE路、第二三通阀11和电磁阀14进入第一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7作为冷凝器,高温冷媒将换热器上的霜加热融化。另一路冷媒通过第二阀体5的SE路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加热新风,之后经第二节流阀13节流,再途经第四三通阀10的mn路进入第四换热器19。第四换热器19作为蒸发器,冷媒从排风中吸收热量,再流向第三三通阀9的df路,与从第一换热器7出来经过了第一三通阀8、第六三通阀24的冷媒混合。混合后冷媒经过第五三通阀23的gt路后再次分成两部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CD路进入储液罐2和储液罐3,回到压缩机,如图8所示。当第一换热器7的管温升到预定目标值(目标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任意数值,如10℃)时,化霜结束,机组退出此模式。
此时,室外新风先后经过第三换热器18、第二换热器17被加热,再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先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加热低温冷媒,然后被冷却后的排风才排出室外。
此模式下,第一换热器7和第二换热器17均作为冷凝器,第四换热器19作为蒸发器,第三换热器18不工作,利用室内排风温度高,第四换热器19不结霜的特点,实现第一换热器7化霜过程中,制热不停机,解决了传统新风空调化霜制热停机带来的室内温度波动问题,提高制热舒适性。
3、双蒸发温度制冷运行模式: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接通、DE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c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e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p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jk路接通,第五三通阀23的gq路接通,第六三通阀24的uw路接通,电磁阀14关闭,比例调节阀15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路汇合后流经第一单向阀6进入第一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7作为冷凝器,冷媒在此处与环境空气进行换热,然后再流经第一三通阀8的ac路进入第四换热器19。第四换热器19作为冷凝器,用于回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冷媒在此将被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冷媒从第四换热器19中出来后经过第三三通阀9、第四三通阀10的de、pm路,然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一节流阀12节流得到温度较高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三换热器18,使第三换热器18成为高温蒸发器。另一部分经过第二节流阀13节流得到温度较低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器17,使第二换热器17成为低温蒸发器。两路冷媒分别在第二换热器17和第三换热器18中换热以后,再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DE路到达储液罐3和储液罐2,回到压缩机,如图9所示。此时,室外新风进入先经过高温蒸发器即第三换热器18预冷,处理新风显热负荷,冷却后的新风再进入低温第二换热器17进一步降温除湿,处理潜热负荷,再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冷却高温冷媒,将冷媒热量带走排出室外。通过对新风分级处理,并回收排风冷量,整体提高了系统的制冷运行能效。
4、再制热除湿运行模式:再热除湿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接通、DE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c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e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p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kj路接通,第五三通阀23的gq路接通,第六三通阀24的uw路接通,比例调节阀15开启,电磁阀14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路汇合后流经第一单向阀6进入第一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7作为冷凝器,冷媒在此处与环境空气进行换热,然后流经第一三通阀8的ac路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比例调节阀15进入第五换热器16,第五换热器16作为冷凝器加热新风。通过再热后新风温度与目标新风温度(该目标温度可以是用户自由设定的出风温度,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任意数值,如26℃)的差值调节比例调节阀15的开度来调节进入第五换热器16的冷媒量。另一部分冷媒进入第四换热器19。此时第四换热器19也作为冷凝器,用于回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冷媒在此将被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冷媒从第四换热器19中出来后经过第三三通阀9、第四三通阀10的de、pm路,与从第五换热器16出来的冷媒混合后再分开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一节流阀12节流得到温度较高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三换热器18,使第三换热器18成为高温蒸发器。另一部分经过第二节流阀13节流得到温度较低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器17,使第二换热器17成为低温蒸发器。两路冷媒分别在第二换热器17和第三换热器18中换热以后,再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DE路到达储液罐3和储液罐2,回到压缩机,如图10所示。
此时,室外新风进入先经过高温蒸发器即第三换热器18预冷,处理新风显热负荷,冷却后的新风再进入低温第二换热器17进一步降温除湿,处理潜热负荷,最后在第五换热器16处再热到目标温度,然后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冷却高温冷媒,将冷媒热量带走排出室外。通过对新风分级处理除湿,并回收排风冷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除湿能效,还提高了舒适性。
上述方案中,第二单向阀22、第五三通阀23和第六三通阀24可以取消形成新的系统方案。新方案与上述原方案主要区别点在于双温蒸发制热运行。新方案中,从第一换热器7和第四换热器19出来的冷媒先混合后再分开分别进入储液罐2和储液罐3回到压缩机,使压缩机内两个缸体中的冷媒压缩比相同,而上述原方案中,从第一换热器7和第四换热器19出来的冷媒没有混合,分别进入储液罐2和储液罐3回到压缩机,使压缩机内两个缸体中的冷媒压缩比不相同。
具体地,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1、双温蒸发制热运行:双温蒸发制热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接通、CD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b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f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n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hk路接通,电磁阀14关闭,比例调节阀15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路进入第三换热器18、第二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冷媒在这里释放热量,然后分别经过第一节流阀12、第二节流阀13节流形成两路具有不同蒸发温度的冷媒。经第一节流阀12得到的是低温冷媒,进入第一换热器7(作为低温蒸发器)从环境中吸热。而经第二节流阀13得到的是高温冷媒,进入第四换热器19(作为高温蒸发器)从排风中吸热,然后通过第三三通阀9,与从第一三通阀8过来的低温冷媒混合,然后再分开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CD路到达储液罐3和储液罐2回到压缩机,如图2所示。
此时,室外新风先后经过第三换热器18、第二换热器17被加热,再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先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加热低温冷媒,然后被冷却后的排风再排出室外。通过对排风热量的回收,提高系统的制热运行能效。
2、不停机化霜制热运行模式:机组在双温蒸发制热模式下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换热器7出现结霜,当霜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组需要进入化霜模式对第一换热器7进行化霜。此时机组将运行不停机制热模式。在此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E接通、CD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b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f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n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hk路接通,电磁阀14开启,比例调节阀15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后分成两路,一路冷媒通过第一阀体4的SE路、电磁阀14和第二三通阀11进入第一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7作为冷凝器,高温冷媒将换热器上的霜加热融化。另一路冷媒通过第二阀体5的SE路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17(作为冷凝器)加热新风,之后经第二节流阀13节流,再途经第四三通阀10的mn路进入第四换热器19。第四换热器19作为蒸发器,冷媒从排风中吸收热量,再流向第三三通阀9的df路,与从第一换热器7出来的冷媒混合。混合后冷媒再次分成两部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CD路进入储液罐2和储液罐3,回到压缩机,如图3所示。当第一换热器7的管温升到预定目标值(目标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任意数值,如10℃)时,化霜结束,机组退出此模式。
此时,室外新风先后经过第三换热器18、第二换热器17被加热,再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先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加热低温冷媒,然后被冷却后的排风才排出室外。
此模式下,第一换热器7和第二换热器17均作为冷凝器,第四换热器19作为蒸发器,第三换热器18不工作,利用室内排风温度高,第四换热器19不结霜的特点,实现第一换热器7化霜过程中,制热不停机,解决了传统新风空调化霜制热停机带来的室内温度波动问题,提高制热舒适性。
3、双蒸发温度制冷运行模式:制冷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接通、DE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c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e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p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jk路接通,电磁阀14关闭,比例调节阀15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路汇合后流经第一单向阀6进入第一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7作为冷凝器,冷媒在此处与环境空气进行换热,然后再流经第一三通阀8的ac路进入第四换热器19。第四换热器19作为冷凝器,用于回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冷媒在此将被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冷媒从第四换热器19中出来后经过第三三通阀9、第四三通阀10的de、pm路,然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一节流阀12节流得到温度较高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三换热器18,使第三换热器18成为高温蒸发器。另一部分经过第二节流阀13节流得到温度较低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器17,使第二换热器17成为低温蒸发器。两路冷媒分别在第二换热器17和第三换热器18中换热以后,再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DE路到达储液罐3和储液罐2,回到压缩机,如图4所示。
此时,室外新风进入先经过高温蒸发器即第三换热器18预冷,处理新风显热负荷,冷却后的新风再进入低温第二换热器17进一步降温除湿,处理潜热负荷,再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冷却高温冷媒,将冷媒热量带走排出室外。通过对新风分级处理,并回收排风冷量,整体提高了系统的制冷运行能效。
4、再热除湿运行
再热除湿模式下,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接通、DE接通,第一三通阀8的ac路接通,第三三通阀9的de路接通,第四三通阀10的mp路接通,第二三通阀11的kj路接通,比例调节阀15开启,电磁阀14关闭。此时,冷媒从压缩机排气口出来分成两路分别通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SC路汇合后流经第一单向阀6进入第一换热器7。第一换热器7作为冷凝器,冷媒在此处与环境空气进行换热,然后流经第一三通阀8的ac路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比例调节阀15进入第五换热器16,第五换热器16作为冷凝器加热新风,通过再热后新风温度与目标新风温度(该目标温度可以是用户自由设定的出风温度,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任意数值,如26℃)的差值调节比例调节阀15的开度来调节进入第五换热器16的冷媒量。另一部分冷媒进入第四换热器19,此时第四换热器19也作为冷凝器,用于回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冷媒在此将被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冷媒从第四换热器19中出来后经过第三三通阀9、第四三通阀10的de、pm路,与从第五换热器16出来的冷媒混合后再分开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一节流阀12节流得到温度较高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三换热器18,使第三换热器18成为高温蒸发器。另一部分经过第二节流阀13节流得到温度较低的低温冷媒,进入第二换热器17,使第二换热器17成为低温蒸发器。两路冷媒分别在第二换热器17和第三换热器18中换热以后,再分别经过第一阀体4和第二阀体5的ED路到达储液罐3和储液罐2,回到压缩机,如图5所示。
此时,室外新风进入先经过高温蒸发器即第三换热器18预冷,处理新风显热负荷,冷却后的新风再进入低温第二换热器17进一步降温除湿,处理潜热负荷,最后在第五换热器16处再热到目标温度,然后送入室内。与此同时,室内排风经过第四换热器19,在此处冷却高温冷媒,将冷媒热量带走排出室外。通过对新风分级处理除湿,并回收排风冷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除湿能效,还提高了舒适性。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17)、第三换热器(18)和第四换热器(19);
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体(4)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或所述第三换热器(18)的进口端相连通;
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第二阀体(5)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或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进口端相连通;
所述第三换热器(18)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或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口或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或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可选择地与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的进气口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压缩机(1)具有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工作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4)和所述第二阀体(5)为四通阀,所述第一阀体(4)的S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体(4)的E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18)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阀体(4)的D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阀体(5)的S端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阀体(5)的E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阀体(5)的D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支路(31)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通过第二支路(32)与所述第三换热器(18)的出口端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通过第三支路(33)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E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通过第一三通阀(8)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阀(8)可选择地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3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所述第一单向阀(6)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6)的出口端与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32)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12),所述第三支路(33)上设置有电磁阀(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之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1),所述第二三通阀(11)的h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1)的k端与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12)和所述电磁阀(14)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1)的j端与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三三通阀(9),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三通阀(10),所述第三三通阀(9)的d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9)的f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9)的e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10)的p端相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10)的m端与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1)的j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10)的n端与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8)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
第五换热器(16),所述第五换热器(16)的进口端与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五换热器(16)的出口端与连通所述第四三通阀(10)的m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17)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第五换热器(16)的进口端的管路上设置有比例调节阀(1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7)用于与室外气流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器(17)、所述第三换热器(18)和所述第五换热器(16)用于与进入室内时的新风气流进行热交换,所述第四换热器(19)用于与排出室内时的气流进行热交换。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第一阀体(4)的D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22),所述第二单向阀(22)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D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22)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三通阀(23),所述第五三通阀(23)的g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三通阀(8)或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五三通阀(23)的q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22)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五三通阀(23)的t端与所述第一阀体(4)的C端与所述第二阀体(5)的C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第六三通阀(24),所述第一三通阀(8)的a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7)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8)的c端与连通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进口端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8)的b端与所述第六三通阀(24)的u端相连通,所述第六三通阀(24)的w端与连通所述第五三通阀(23)的g端与所述第四换热器(19)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相连通,所述第六三通阀(24)的v端与连通所述第二阀体(5)的D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的管路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独立地工作。
16.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
CN201821304669.XU 2018-08-13 2018-08-13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20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4669.XU CN208620489U (zh) 2018-08-13 2018-08-13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4669.XU CN208620489U (zh) 2018-08-13 2018-08-13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0489U true CN208620489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4669.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20489U (zh) 2018-08-13 2018-08-13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04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664A (zh) * 2018-08-13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432380A (zh) * 2020-12-04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3154722A (zh) * 2020-12-15 2021-07-2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量自适应调节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5664A (zh) * 2018-08-13 2018-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775664B (zh) * 2018-08-13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432380A (zh) * 2020-12-04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N113154722A (zh) * 2020-12-15 2021-07-23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量自适应调节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7855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consecutive expansions and method
CN105758075A (zh) 一种分段式制热除霜的空调系统及其制热除霜控制方法
CN111102770A (zh) 连续制热的空调系统
WO2020192202A1 (zh) 制冷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08775664A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620489U (zh) 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329824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85766B (zh) 空调系统
CN105157117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54522B (zh)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CN110411059A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热泵系统、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6676353U (zh) 空调系统
CN105627470B (zh) 一种基于过冷再热的空调机组
CN109595845A (zh) 新风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197570B (zh)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方法及系统
CN109654764A (zh) 一种双级增焓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WO2019091240A1 (zh) 空调制热循环系统及空调器
CN107747806A (zh) 空调系统
CN108007016A (zh) 热泵系统以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7471689U (zh) 空调系统
CN109579193A (zh) 蒸发冷太空能双源多联热泵机组
CN111811036A (zh) 一种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892840U (zh) 一种节能除湿的制冷换热装置
CN207471736U (zh) 空调系统
CN103954082B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