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9395A -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9395A
CN106089395A CN201610602266.2A CN201610602266A CN106089395A CN 106089395 A CN106089395 A CN 106089395A CN 201610602266 A CN201610602266 A CN 201610602266A CN 106089395 A CN106089395 A CN 106089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cooling system
engine
fan
heat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22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9395B (zh
Inventor
朱亮
李鑫
李忠山
朱永成
曾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GA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022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9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9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9395A/zh
Priority to US16/305,066 priority patent/US1104142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93836 priority patent/WO201801918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9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9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7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adjusting the pre-set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engine parameters, e.g. engine load, engine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 F01P7/0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by varying pump speed, e.g. by changing pump-drive gear rati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1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bypassing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by varying pump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01P2025/13Ambient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25/00Measuring
    • F01P2025/08Temperature
    • F01P2025/32Engine outcoming fluid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4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在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方案可以提前对冷却系统的部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实现水温的快速稳定。

Description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水温对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有着重要作用,冷却系统作为车辆控制发动机水温的主要功能系统,其通过可控零部件实现对发送机水温的直接调节。目前常见的控制方式是基于当前水温直接进行控制,例如当水温达到某个上限值或者下限值时,启动冷却系统的某个可控零部件的某个档位。然而,车辆冷却系统属于“大滞后”系统,基于这种水温控制方式,容易出现“超调”或者“欠调节”,导致水温来回波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以及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其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实现水温的快速稳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
在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
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
水温函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
性能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其是通过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并基于采集的发动机出水温度与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从而确定该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据此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提前对冷却系统的部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实现水温的快速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原理逻辑示意图;
图5是采用传统技术的水温控制曲线示意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水温变化曲线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
步骤S102:在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
步骤S103: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其是通过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并基于采集的发动机出水温度与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从而确定该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据此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提前对冷却系统的部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实现水温的快速稳定。
其中,在采集的发动机出水温度的精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102中确定水温变化函数之后,可以直接进入步骤S103,确定步骤S102确定的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考虑到在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极有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上述步骤S102中确定水温变化函数之后,还可以是在该水温变化函数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再确定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据此,图2中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实施例是以水温变化函数符合要求时再确定冷却系统性能参数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1: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并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
步骤S202: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其中,这里的数据拟合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例如最小二乘法、插值法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数据拟合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
步骤S203:读取当前工况下的目标水温以及到达所述目标水温的需求时间,判断所述目标水温与所述需求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所述水温变化函数;若不符合,则返回步骤S202,重新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新的水温变化函数,若符合,则进入步骤S204;
步骤S204: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上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可以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相对应地,上述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可以包括风扇、调温器和水泵。
据此,在上述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时,一个具体示例中的控制方式可以包括:
根据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分别输出对风扇、调温器和水泵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上述标定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可以在是在上述实际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之前,通过对冷却系统性能参数进行标定获得。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标定发动机发热功率的方式可以是:
保持风扇转速、调温器开度、水泵流量、冷却系统的热容不变,且发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处于恒定状态,在设定的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下,分别检测散热部件水侧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并根据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各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扭矩的发热量,并根据确定的发热量以及对应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形成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车辆控制技术中,MAP图是经过测试后得到的一种数据曲线图,其表明了在多个变量(通常是两个)的不同取值情况下的另一参数或者另外多个参数的分布情况。因此,这里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实际上是基于上述测试后得到的表征了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的数据曲线图,表征了在上述水流量下,不同的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的情况下的发动机发热功率的分布情况。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
C = Q * ρ * c p 1 * ( T i n - T o u t )
其中,C为发动机发热功率,Q为水流量,ρ为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Tin为散热部件进水温度,Tout为散热部件出水温度。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标定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可以是:保持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保持发动机所在车辆的车速不变、调温器的开度为全开,在设定的各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下,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并基于水泵和风扇能耗最低的原则确定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对应的风扇转速和水泵转速,形成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如上所述,这里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实际上是基于上述测试后得到的表征了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数据曲线图,表征了在不同的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情况下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分布情况。由于这里涉及到4个参数,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可以用4维MAP图来表示。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上述热平衡原理可以是:预定时间段之内的系统水温的变化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摄氏度;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可以是:
C=A(Twater-Tair)
A=f(nfan,npump,V)
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nfan表示风扇转速,npump表示水泵转速,V表示车速。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标定冷却系统的热容的方式可以是:在暖机档下,控制调温器关闭大循环回路,在发动机水温上升过程中,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在冷却档下,控制调温器将大循环回路全开,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根据暖机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冷却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形成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如上所述,这里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实际上是基于上述测试后得到的表征了与冷却系统的热容、调温器位置的数据曲线图,表征了在不同的调温器位置下的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分布情况。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上述热量守恒关系可以为:
C=A(Twater-Tair)+CpTwater
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Cp表示冷却系统的热容。
基于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的方案,以下结合其中一个具体应用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具体应用示例的详细说明并不用以对本发明实施例方案进行限定。
如上所述,首先需要对冷却系统性能参数进行标定,需要标定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可以包括:风扇转速、调温器开度、水泵流量、冷却系统的热容、发动机发热功率。在进行标定时,可以采用单一变量法的方式进行标定。
在标定发动机发热功率C时,可以保持风扇转速、调温器开度、水泵流量、冷却系统的热容不变(一定),且保证发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处于恒定状态(通过采用普通发动机性能试验台架就可以确保发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处于一个恒定状态),分别检测散热部件(主要是散热器)水侧(以水冷式发动机为例)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并通过下式(1)给出的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各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扭矩的发热量,即每个发动机转速及发送机扭矩均测试得到一个发动机发热功率C值,从而形成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其中,在设定各发动机转速和各发动机扭矩时,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发动机转速可以以500转/分钟的间隔设置,而发动机扭矩可以以10%的间隔设置。
C = Q * ρ * c p 1 * ( T i n - T o u t ) - - - ( 1 )
其中,C为发动机发热功率,Q为水流量,ρ为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Tin为散热部件进水温度,Tout为散热部件出水温度。
在标定冷却系统散热系数A时,可以保持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一定)、保持发动机所在车辆的车速不变(一定)、调温器的开度为全开,在设定的各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下,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即将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分别作为变量,按照热平衡原理(预定时间段之内的系统水温的变化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摄氏度,例如10分钟之内的系统水温变化不超过±1℃),得到不同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对应的系统散热系数A,具体下式(2)。然后基于水泵和风扇能耗最低的原则,可以确定不同系统换热性需求的nfan和npump。函数f()的形式可以直接通过4维MAP图的形式描述,自变量分别是车速、nfan、npump
C=A(Twater-Tair),其中A=f(nfan,npump,V) (2)
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nfan表示风扇转速,npump表示水泵转速,V表示车速。
在标定冷却系统的热容时,基于能量平衡的方法,在发动机水温上升过程中,基于下式(3)的系统热量守恒关系,保持发动机发热功率、车速、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一定,测量得到不同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调温器的一般设置两个档位:暖机档和冷却档,暖机档条件下调温器关闭大循环回路,实现快速暖机;冷却档条件下,调温器将大循环阀门完全打开,尽可能提高大循环流量。两个档位需分别标定。
据此,由于调温器的设置暖机档和冷却档两个档位,且这两个档位需要分别标定,因此,在标定冷却系统的热容时,具体可以是:
在暖机档下,控制调温器关闭大循环回路,在发动机水温上升过程中,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
在冷却档下,控制调温器将大循环回路全开,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
根据暖机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冷却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形成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
C=A(Twater-Tair)+CpTwater (3)
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Cp表示冷却系统的热容。
其中,上述标定冷却系统性能参数的过程可以是预先进行,例如在出厂前的性能测试过程中进行标定,标定得到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等可以配置在发动机中或者发动机所在车辆中,以便于在实际的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进行使用。
在实际的发送机工作过程中,每隔一段预定时间步长采集一次发动机出水温度,该预定时间步长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并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该预定数量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该预定数量可以是30个。
然后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具体可以采用下式(4)求解出当前的发动机出水温度T与时间t的水温变化函数T=f(t)。
T = C 1 ( e - A c p t + C ) / A + T a m t - - - ( 4 )
其中,T表示水温,C1表示初始变量,C1<0时表示描述水温上升过程,C1>0时表示描述水温下降过程,cp表示冷却系统的热容,t表示时间,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系统散热系数,Tamt表示环境温度。
基于式(4)可以求解出水温变化函数T=f(t)。参见上式(4),环境温度Tamt可以通过车辆自带的环境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因此,式(4)中包括四个变量:C1、A、Cp和C。
对于包括四个变量的方程,理论上来说需要4个以上因变量T值完成求解。因此,在采集的发动机出水温度的精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是基于最近时间采集的4个发动机出水温度,即可确定上述水温变化函数。
由于车辆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水温的采集频率一般比较高(一般可以达到10Hz),为了更准确的求解水温变化函数,可以在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一般采集数据不小于30个)的发动机出水温度之后,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其中,这里的数据拟合的方式可以采用任何可能的方式,例如最小二乘法、插值法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数据拟合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
在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得到水温变化函数T=f(t)之后,从系统中读取当前工况下的目标水温T’和达到该目标水温T’的需求时间t’,判断目标水温T’与需求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所述水温变化函数T=f(t),将目标水温T’、需求时间t’代入水温变化函数T=f(t),判断目标水温T’和需求时间t’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T’=f(t’)。即,将需求时间t’代入水温变化函数T=f(t),判断求取得到的f(t’)是否等于目标水温T’,或者是求取得到的f(t’)与目标水温T’的差值是否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若等于或者是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则可以判定目标水温T’与需求时间t’之间的关系符合水温变化函数T=f(t),否则判定目标水温T’与需求时间t’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水温变化函数T=f(t)。
若目标水温T’和需求时间t’之间的关系不满足T’=T(t’),即目标水温与需求时间之间的关系不符合上述水温变化函数,则返回上述求解过程,重新采用数据拟合的方式求解出一个新的水温变化函数T=f(t);
若目标水温T’和需求时间t’之间的关系满足T’=T(t’),即目标水温与需求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上述水温变化函数,则可以按现有状态,基于当前求解出的水温变化函数进行后续处理。
基于当前求解出的水温变化函数,采用下式(5)、(6)可以求解确定出该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以及其他常数项。
T ( 0 ) = C 1 ( e - A c p t ( 0 ) + C ) / A + T a m t - - - ( 5 )
T , - T ( 0 ) = C 1 ( e - A , C p , ( t , - t ( 0 ) ) + C ) / A , + T a m t - - - ( 6 )
其中:t(0)为系统采集数据完成到系统硬件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基于确定的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结合上述标定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可以确定并输出对风扇、调温器和水泵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例如PWM占空比信号、用于伺服电机的脉冲数量等),从而实现上述需求的发动机发热功率C、冷却系统散热系数A、冷却系统的热容cp等。
据此,上述具体示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的原理逻辑示意图可如图4所示。其在采集到水温信号后,基于其是处于大于90℃的冷却档还是处于小于或等于90℃的暖机档的状态,可以输出针对调温器的位置控制信号。
在采集到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转速信号、发动机扭矩信号后,基于标定的MAP可以得到发动机发热功率C值,同时结合采集到的水温信号、环境温度,求解出水温变换函数,并可以结合目标水温及目标时间确定是否满足目标水温及目标时间。
如果满足,则可以基于当前的水温变化函数确定针对水泵和风扇的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
如果不满足,则结合当前车辆的车速,求解出符合要求的水温变化函数以及散热系数A,并在求解出的符合要求的散热系数A小于或者等于散热系数最大门限值[A]max时,将求解出的散热系数作为确定的散热系数A’,在求解出的符合要求的散热系数A大于散热系数最大门限值[A]max时,将散热系数最大门限值[A]max作为确定的散热系数A’,并基于确定的散热系数A’,结合标定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确定针对水泵和风扇的控制信号并进行输出。
基于上述具体示例中的说明,图5示出了传统技术的水温控制曲线示意图,图6示出了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水温变化曲线的示意图,将图5与图6进行对比,可以得知,传统方法的水温变化曲线会围绕目标水温上下一定的范围来回波动,无法完全实现目标水温,而且由于系统不断调节可调零部件,会对零部件和车辆产生冲击。而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通过采集水温信号,计算出需求的水温变化趋势,并求解出具体的控制参数,快速并且准确的使系统达到最佳水温要求。
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思想,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图7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701,用于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
水温函数确定模块702,用于在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
性能参数确定模块703,用于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控制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其是通过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并基于采集的发动机出水温度与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从而确定该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据此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提前对冷却系统的部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水温的精确控制,实现水温的快速稳定。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温度采集模块701还采集环境温度。
此时,上述水温函数确定模块702可以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以及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其中,在采集的发动机出水温度的精度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上述水温函数确定模块702确定的水温变化函数,可以直接由性能参数确定模块703确定该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考虑到在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极有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水温函数确定模块702确定水温变化函数之后,还可以是在该水温变化函数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再确定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据此,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一致性判断模块705。
其中,该一致性判断模块705,用于读取当前工况下的目标水温以及到达所述目标水温的需求时间,判断所述目标水温与所述需求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此时,上述水温函数确定模块702采用对各发动机出水温度以及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并在一致性判断模块705的判定结果为否时,重新采用对各发动机出水温度以及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而上述性能参数确定模块703,是在一致性判断模块705的判定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上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上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可以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相对应地,上述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可以包括风扇、调温器和水泵。
相应地,控制模块704在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时,根据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分别输出对风扇、调温器和水泵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上述标定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散热系数标定MAP图、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可以在是在上述实际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之前,通过对冷却系统性能参数进行标定获得。
据此,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还可以包括参数标定模块700,用于标定发动机的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
其中,参数标定模块700标定发动机发热功率的方式可以是:保持风扇转速、调温器开度、水泵流量、冷却系统的热容不变,且发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处于恒定状态,在设定的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下,分别检测散热部件水侧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并根据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各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扭矩的发热量,并根据确定的发热量以及对应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形成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
C = Q * ρ * c p 1 * ( T i n - T o u t )
其中,C为发动机发热功率,Q为水流量,ρ为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Tin为散热部件进水温度,Tout为散热部件出水温度。
参数标定模块700标定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可以是:保持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保持发动机所在车辆的车速不变、调温器的开度为全开,在设定的各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下,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并基于水泵和风扇能耗最低的原则确定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对应的风扇转速和水泵转速,形成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上述热平衡原理可以是:预定时间段之内的系统水温的变化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摄氏度;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可以是:
C=A(Twater-Tair)
A=f(nfan,npump,V)
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nfan表示风扇转速,npump表示水泵转速,V表示车速。
参数标定模块700标定冷却系统的热容的方式可以是:在暖机档下,控制调温器关闭大循环回路,在发动机水温上升过程中,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在冷却档下,控制调温器将大循环回路全开,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根据暖机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冷却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形成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上述热量守恒关系可以为:
C=A(Twater-Tair)+CpTwater
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Cp表示冷却系统的热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中未提及的其他技术特征可以与上述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中的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
在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
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并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对各发动机出水温度以及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在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之前,还包括步骤:
读取当前工况下的目标水温以及到达所述目标水温的需求时间,判断所述目标水温与所述需求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若符合,进入所述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的步骤;
若不符合,返回采用对各发动机出水温度以及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所述可控零部件包括风扇、调温器和水泵;
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的方式包括:
根据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分别输出对风扇、调温器和水泵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之前,还包括步骤:
标定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
标定发动机发热功率的方式包括:保持风扇转速、调温器开度、水泵流量、冷却系统的热容不变,且发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处于恒定状态,在设定的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下,分别检测散热部件水侧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并根据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各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扭矩的发热量,并根据确定的发热量以及对应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形成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
标定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包括:保持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保持发动机所在车辆的车速不变、调温器的开度为全开,在设定的各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下,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并基于水泵和风扇能耗最低的原则确定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对应的风扇转速和水泵转速,形成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
标定冷却系统的热容的方式包括:在暖机档下,控制调温器关闭大循环回路,在发动机水温上升过程中,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在冷却档下,控制调温器将大循环回路全开,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根据暖机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冷却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形成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其中,C为发动机发热功率,Q为水流量,ρ为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Tin为散热部件进水温度,Tout为散热部件出水温度;
所述热平衡原理包括:预定时间段之内的系统水温的变化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摄氏度;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包括:C=A(Twater-Tair),其中,A=f(nfan,npump,V),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nfan表示风扇转速,npump表示水泵转速,V表示车速;
所述热量守恒关系为:C=A(Twater-Tair)+CpTwater,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Cp表示冷却系统的热容。
6.一种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预定时间步长采集发动机出水温度;
水温函数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采集模块采集到大于或者等于预定数量的发动机出水温度时,根据所采集的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确定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时间的水温变化函数;
性能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致性判断模块:
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用于读取当前工况下的目标水温以及到达所述目标水温的需求时间,判断所述目标水温与所述需求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所述水温函数确定模块采用对各发动机出水温度以及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并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否时,重新采用对各发动机出水温度以及各发动机出水温度对应的采集时间进行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
所述性能参数确定模块在所述一致性判断模块的判定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水温变化函数下的冷却系统性能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所述可控零部件包括风扇、调温器和水泵;
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对冷却系统的可控零部件进行控制时,根据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分别输出对风扇、调温器和水泵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参数标定模块,用于标定发动机的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所述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包括:发动机发热功率、冷却系统散热系数以及冷却系统的热容;
所述参数标定模块标定发动机发热功率的方式包括:保持风扇转速、调温器开度、水泵流量、冷却系统的热容不变,且发动机转速和输出扭矩处于恒定状态,在设定的各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扭矩下,分别检测散热部件水侧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并根据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与各发动机转速及发动机扭矩的发热量,并根据确定的发热量以及对应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形成标定的发动机发热功率、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以及水流量的发热功率标定MAP图;
所述参数标定模块标定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包括:保持发动机发热功率不变、保持发动机所在车辆的车速不变、调温器的开度为全开,在设定的各水泵转速和风扇转速下,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并基于水泵和风扇能耗最低的原则确定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对应的风扇转速和水泵转速,形成标定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车速、风扇转速、水泵转速的散热系数标定MAP图;
所述参数标定模块标定冷却系统的热容的方式包括:在暖机档下,控制调温器关闭大循环回路,在发动机水温上升过程中,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在冷却档下,控制调温器将大循环回路全开,保持车速、水泵转速、风扇转速、发动机的发热功率不变,基于热量守恒关系,测量得到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根据暖机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冷却档下各设定的调温器位置对应的冷却系统的热容,形成标定的调温器位置与冷却系统的热容的对应关系的冷却系统热容标定MAP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水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发动机发热功率与散热部件进水温度、散热部件出水温度、水流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密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其中,C为发动机发热功率,Q为水流量,ρ为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Tin为散热部件进水温度,Tout为散热部件出水温度;
所述热平衡原理包括:预定时间段之内的系统水温的变化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摄氏度;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与各水泵转速和风扇对应的冷却系统散热系数的方式包括:C=A(Twater-Tair),其中,A=f(nfan,npump,V),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nfan表示风扇转速,npump表示水泵转速,V表示车速;
所述热量守恒关系为:C=A(Twater-Tair)+CpTwater,其中,C表示发动机发热功率,A表示冷却系统散热系数,Twater表示水温,Tair表示环境温度,Cp表示冷却系统的热容。
CN201610602266.2A 2016-07-26 2016-07-26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089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2266.2A CN106089395B (zh) 2016-07-26 2016-07-26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6/305,066 US11041428B2 (en) 2016-07-26 2017-07-2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ater temperature of engine
PCT/CN2017/093836 WO2018019183A1 (zh) 2016-07-26 2017-07-21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2266.2A CN106089395B (zh) 2016-07-26 2016-07-26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9395A true CN106089395A (zh) 2016-11-09
CN106089395B CN106089395B (zh) 2018-11-02

Family

ID=5744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2266.2A Active CN106089395B (zh) 2016-07-26 2016-07-26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1428B2 (zh)
CN (1) CN106089395B (zh)
WO (1) WO2018019183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1191A (zh) * 2017-06-29 2017-10-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WO2018019183A1 (zh) * 2016-07-26 2018-02-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61221A (zh) * 2018-04-03 2018-09-21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自卸车水冷却系统设计方法
CN109356707A (zh) * 2018-11-06 2019-02-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用水泵的控制方法
CN10955559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09656272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热沉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841869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用于冷却系统控制器的基于公式的状态估计器
CN111608786A (zh) * 2020-05-26 2020-09-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标定方法
CN11177956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828159A (zh) * 2020-07-17 2020-10-2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302781A (zh) * 2019-07-23 2021-02-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温控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2576361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温控模块的快速暖机方法及快速暖机装置
CN114483283A (zh) * 2022-01-21 2022-05-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mm的整车水温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4876627A (zh) * 2022-04-13 2022-08-09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9627B (zh) * 2021-01-08 2023-12-1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发动机冷却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645767B (zh) * 2021-05-25 2023-02-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776434B (zh) * 2022-03-23 2023-11-24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出口水温预估方法
CN114815928B (zh) * 2022-05-30 2024-05-14 深圳赛美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吹风机的出风温度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50745B (zh) * 2022-06-01 2024-04-23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发动机水温的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5194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Denso Corporation Abnormality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engine cool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SE526638C2 (sv) * 2004-02-25 2005-10-18 Scania Cv Ab Övervakning av kylvätsketemperaturgivare
JP4975153B2 (ja) * 2010-09-03 2012-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2979638A (zh) * 2011-09-06 2013-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控制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
DE10014752B4 (de) * 2000-03-24 2013-04-04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Thermostatventils
CN10357338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判定恒温器中的故障的设备和方法
CN104379894A (zh) * 2012-06-18 2015-02-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控制装置
CN104696945A (zh) * 2014-12-30 2015-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快速适应给水温度变化的给水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4254B2 (ja) 2003-03-06 2007-06-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の故障検知装置
FR2896271B1 (fr) * 2006-01-19 2012-08-17 Renault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de la temperature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CN101710025B (zh) 2009-12-07 2011-02-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冷却系统边界条件一致性的方法
JP2011214566A (ja) 2010-04-02 2011-10-27 Toyota Motor Corp 車載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2418585A (zh) 2011-03-04 2012-04-18 赵景台 发动机安全运行的冷却系统
GB2501699B (en) 2012-04-30 2017-06-07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Llc Controlling a duty cycle on an electric thermostat
CN103557976B (zh) * 2013-10-09 2015-12-0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行驶阻力的测量方法
CN104533592B (zh) * 2014-12-17 2017-02-2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客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GB2536249B (en) * 2015-03-10 2017-11-08 Jaguar Land Rover Ltd Controller for a motor vehicl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755489B1 (ko) * 2016-02-26 2017-07-2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엔진 순환 냉각수의 제어방법 및 제어시스템
CN106089395B (zh) * 2016-07-26 2018-11-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452470B1 (ko) * 2018-05-15 2022-10-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냉각수온센서 고장 진단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14752B4 (de) * 2000-03-24 2013-04-04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Thermostatventils
US20040035194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Denso Corporation Abnormality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engine cool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SE526638C2 (sv) * 2004-02-25 2005-10-18 Scania Cv Ab Övervakning av kylvätsketemperaturgivare
JP4975153B2 (ja) * 2010-09-03 2012-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2979638A (zh) * 2011-09-06 2013-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控制内燃发动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79894A (zh) * 2012-06-18 2015-02-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控制装置
CN103573382A (zh) * 2012-07-23 2014-02-1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判定恒温器中的故障的设备和方法
CN104696945A (zh) * 2014-12-30 2015-06-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快速适应给水温度变化的给水控制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9183A1 (zh) * 2016-07-26 2018-02-0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041428B2 (en) 2016-07-26 2021-06-22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ater temperature of engine
CN107271191B (zh) * 2017-06-29 2019-02-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CN107271191A (zh) * 2017-06-29 2017-10-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方法
CN109555592B (zh) * 2017-09-25 2020-10-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0955559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冷却装置
CN109841869A (zh) * 2017-11-28 2019-06-04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用于冷却系统控制器的基于公式的状态估计器
CN108561221A (zh) * 2018-04-03 2018-09-21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自卸车水冷却系统设计方法
CN109356707A (zh) * 2018-11-06 2019-02-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用水泵的控制方法
CN109656272B (zh) * 2018-12-11 2022-05-1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热沉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56272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热沉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02781B (zh) * 2019-07-23 2022-0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温控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2302781A (zh) * 2019-07-23 2021-02-0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温控模块的控制方法
CN112576361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温控模块的快速暖机方法及快速暖机装置
CN111608786B (zh) * 2020-05-26 2021-09-07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标定方法
CN111608786A (zh) * 2020-05-26 2020-09-01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汽车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标定方法
CN111779565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发动机升温诊断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828159A (zh) * 2020-07-17 2020-10-27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483283A (zh) * 2022-01-21 2022-05-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mm的整车水温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4483283B (zh) * 2022-01-21 2024-01-1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tmm的整车水温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4876627A (zh) * 2022-04-13 2022-08-09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876627B (zh) * 2022-04-13 2023-12-26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41428B2 (en) 2021-06-22
CN106089395B (zh) 2018-11-02
US20200370464A1 (en) 2020-11-26
WO2018019183A1 (zh)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9395A (zh) 发动机水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69383B (zh) 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法
CN108736109B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温度的调节方法
CN107499176B (zh) 车辆电驱动系统的冷却方法和装置
CN105846752B (zh) 功率逆变器模块的降额控制
CN104733801B (zh) 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05823415U (zh) 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自动温控系统
US20140261254A1 (en) Coolant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rming engine oil and transmission fluid
KR102199004B1 (ko) 냉각기의 효율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7296203B2 (ja) 冷却システムdT/dtに基づく制御
CN104005832A (zh) 柴油机电控热管理系统
CN107664058A (zh)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6225246A (zh) 空气能热水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853759B (zh) 一种汽车ptc加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165394A1 (en) Equation based cooling system control strategy/method
US20190165395A1 (en) Equation based state estimator for cooling system controller
CN111005799A (zh) 一种水温的控制方法、装置、热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4134831A (zh) 一种基于tec级联的电池包的温度控制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0566339A (zh) 节温器卡滞监控方法、装置、控制器及车辆
CN107288735B (zh) 一种建立汽车电子风扇转速控制函数的方法
US2015014236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echanical heat-up lag (MHL) of a building from the building's natural thermal lag (NTL)
JP7316778B2 (ja) Pidのための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に基づく偏微分
CN103674288A (zh) 一种单光子探测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CN11026574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对流换热过程的温度控制策略
US20150075481A1 (en) Oi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el economy and minimum wear r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3 / F, Chengyue building,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Automobile Passenger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30 23 building, Cheng Yue mansion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