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8643A -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8643A
CN106088643A CN201610428183.6A CN201610428183A CN106088643A CN 106088643 A CN106088643 A CN 106088643A CN 201610428183 A CN201610428183 A CN 201610428183A CN 106088643 A CN106088643 A CN 1060886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ld building
travelling platform
crab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81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8643B (zh
Inventor
乔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anlia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4281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8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8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8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8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8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7Preventive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against earthquake damage in existing buil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在旧建筑(1)上开设洞口(5);第二,对开设洞口进行加固;第三,安装电梯井(11)和行走平台;第四,在旧建筑的构造柱(15)外侧、圈梁(16)外侧设置H型钢加固件(19,20);第五,在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上设置摩擦阻尼器(24)将防屈曲支撑(27)通过连接板(23)与上固定件(25)和下固定件(26)进行连接;第六,将不同栋的旧建筑之间的行走平台Ⅱ(13)通过行走平台Ⅲ(14)进行连接。该方法既能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且成本低廉,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规划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居住房屋很大一部分为2000年前的砖混六层建筑。尤其是汶川地震的发生,让人们对于六层砖混旧建筑的抗震性能很是担忧,而且该类建筑没有设置电梯,居住在高楼层的居民,上下楼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幼儿。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六层旧建筑房屋上加装电梯的技术,该技术普遍是在房屋的外立面上设置升降电梯,该升降电梯的设置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建筑结构,使得建筑房屋的抗震性能下降,另一方面电梯井与周围环境没有融合,设置的很突兀,影响了小区环境和居民的居住品质,此外,该种改造方式,安装电梯和运维电梯的费用昂贵,因此,急需出现一种六层砖混旧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既能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且成本低廉,安全性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该方法既能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且成本低廉,安全性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该建筑群为六层砖混结构住宅区,所述的规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在旧建筑上开设洞口,每个单元开设两个洞口,所述的两个洞口的底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所述的两个洞口的顶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顶面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顶面;
第二,对开设洞口进行加固,将两组平行的角钢分别外包在洞口的内边缘和外边缘,角钢在交接处互相焊接,所述的两组平行的角钢之间设置有平板,平板压靠在两组平行的角钢上,平板上设置垫板,通过锚栓Ⅰ将垫板、平板锚固在洞口墙体中;
第三,安装电梯井和行走平台,与旧建筑中间单元相对应的楼间位置安装电梯井,在所述的中间单元的洞口和电梯井之间安装行走平台Ⅰ,其他单元的洞口处连接水平的行走平台Ⅱ,所述的行走平台Ⅱ和行走平台Ⅰ相互连接,所述的行走平台Ⅰ和行走平台Ⅱ都为两层,其中下层地面和上层地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
第四,在旧建筑的构造柱外侧、圈梁外侧上等间距的埋设锚栓Ⅱ,在H型钢加固件上焊接锚栓Ⅲ,将H型钢加固件设置于所述的构造柱和圈梁的外侧,H型钢包括水平向的H型钢加固件和竖直向的H型钢加固件,所述的水平向的H型钢加固件和竖直向的H型钢加固件在纵横交接处相互焊接,在锚栓Ⅱ和锚栓Ⅲ之间设置螺旋筋,所述的锚栓Ⅱ和锚栓Ⅲ交错设置,然后进行支模,压入胶凝材料,将锚栓Ⅱ、锚栓Ⅲ和螺旋筋完全包裹;
第五,在水平向的H型钢加固件上设置摩擦阻尼器并用连接件进行固定,将防屈曲支撑通过连接板与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进行连接,所述的上固定件设置于摩擦阻尼器的下部,所述的下固定件设置于水平向的H型钢加固件和竖直向的H型钢加固件的相交处,所述的防屈曲支撑为正“八”字形、倒“八”字形、“/”形或者“\”形,防屈曲支撑的设置方式取决于旧建筑洞口的设置位置,防屈曲支撑应对原有的洞口进行避让;
第六,将不同栋的旧建筑之间的行走平台Ⅱ通过行走平台Ⅲ进行连接,所述的行走平台Ⅲ也为两层,其中下层地面和上层地面的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
其中所述的行走平台Ⅰ、行走平台Ⅱ、行走平台Ⅲ都包括桁架和透明钢化玻璃板。该设置既能保证行走平台的强度,又能便于施工安装,不影响旧建筑的采光,形成原建筑群的空中景观,可以根据需要在行走平台外侧种植蔓藤类的植物,增加建筑群的绿化面积。
还包括步骤七,在所述的行走平台Ⅰ、行走平台Ⅱ与洞口相接处设置缝隙,并通过软橡胶板进行覆盖,该设置减少对旧建筑的结构的破坏,同时能够保证进出洞口的安全。
其中所述的行走平台Ⅱ的下方安装有立柱,该设置用于行走平台的支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行走平台外侧种植蔓藤类的植物,增加建筑群的绿化面积。
其中埋设锚栓Ⅱ的步骤中,通过在构造柱或者圈梁外侧打孔,将锚栓Ⅱ埋设其中。
其中所述的步骤四中的胶凝材料为不收缩砂浆。
其中所述的埋设锚栓Ⅱ的步骤前,先去除构造柱和圈梁的外皮,露出混凝土结构,该步骤能够提高锚固的强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电梯井和行走平台的设置,一方面,对洞口进行改造加固,提高了旧建筑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另一方面,电梯井设置在楼宇之间与行走平台有机结合,形成了建筑群的绿化景观;
(2)行走平台的设置,使得一栋楼只需要一部电梯,节约了成本,同时将电梯设置于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使得各层用户只需要爬半层至一层半的台阶,就可以到达,使得电梯的运行效率提高,运维成本降低;
(3)行走平台Ⅲ的设置,使得建筑群中的各建筑进行了有机的联系,当用户在建筑群中的不同楼宇之间行走时,可以通过行走平台进行,该方式减少了地面行人的数量,一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车分流,另一方面,增加了上部空间的利用率,节省出来了地面空间;
(4)构造柱和圈梁外设置H型钢加固件,提高了框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且该方式构造简单,成本低廉;
(5)H型钢加固件的设置除了提高框架的强度外,与防屈曲支撑进行了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鸟瞰图。
图2a为本发明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旧建筑的剖面图。
图2b为本发明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改造后的剖面图。
图3为加固洞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固洞口A-A的剖视图。
图5为构造柱外侧设置H型钢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圈梁外侧设置H型钢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摩擦阻尼器和正“八”字形防屈曲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摩擦阻尼器和倒“八”字形防屈曲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摩擦阻尼器和“/”形防屈曲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摩擦阻尼器和“\”形防屈曲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旧建筑;
2——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
3——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
4——休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
5——洞口;
6——角钢;
7——平板;
8——垫板;
9——锚栓Ⅰ;
10——洞口墙体;
11——电梯井;
12——行走平台Ⅰ;
13——行走平台Ⅱ;
14——行走平台Ⅲ;
15——构造柱;
16——圈梁;
17——锚栓Ⅱ;
18——锚栓Ⅲ;
19——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
20——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
21——胶凝材料;
22——螺旋筋;
23——连接件;
24——摩擦阻尼器;
25——上固定件;
26——下固定件;
27——防屈曲支撑;
28——桁架;
29——透明钢化玻璃板;
3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该建筑群为六层砖混结构住宅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在旧建筑1上开设洞口5,每个单元开设两个洞口5,两个洞口5的底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1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2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3,两个洞口5的顶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4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4顶面;第二,对开设洞口进行加固,将两组平行的角钢6分别外包在洞口5的内边缘和外边缘,角钢6在交接处互相焊接,两组平行的角钢6之间设置有平板7,平板7压靠在两组平行的角钢6上,平板7上设置垫板8,通过锚栓I9将垫板8、平板7锚固在洞口墙体10中;第三,安装电梯井11和行走平台,与旧建筑中间单元相对应的楼间位置安装电梯井11,在中间单元的洞口和电梯井11之间安装行走平台Ⅰ12,其他单元的洞口处连接水平的行走平台Ⅱ13,行走平台Ⅱ13和行走平台Ⅰ12相互连接,行走平台Ⅰ12和行走平台Ⅱ13都为两层,其中下层地面和上层地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2、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3;第四,在旧建筑的构造柱15外侧、圈梁16外侧上等间距的埋设锚栓Ⅱ17,在H型钢加固件19,20上焊接锚栓Ⅲ18,将H型钢加固件设置于构造柱15和圈梁16的外侧,H型钢加固件包括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和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20,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和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20在纵横交接处相互焊接,在锚栓Ⅱ17和锚栓Ⅲ18之间设置螺旋筋22,锚栓Ⅱ17和锚栓Ⅲ18交错设置,然后进行支模,压入胶凝材料21,将锚栓Ⅱ17、锚栓Ⅲ18和螺旋筋22完全包裹;第五,在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上设置摩擦阻尼器24并用连接件23进行固定,将防屈曲支撑27通过连接板30与上固定件25和下固定件26进行连接,上固定件25设置于摩擦阻尼器24的下部,下固定件26设置于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和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20的相交处,防屈曲支撑27为正“八”字形、倒“八”字形、“/”形或者“\”形,防屈曲支撑27的设置方式取决于旧建筑洞口5的设置位置,防屈曲支撑27应对原有的洞口进行避让;第六,将不同栋的旧建筑之间的行走平台Ⅱ13通过行走平台Ⅲ14进行连接,行走平台Ⅲ14也为两层,其中下层地面和上层地面的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2、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3。
其中行走平台Ⅰ12、行走平台Ⅱ13、行走平台Ⅲ14都包括桁架28和透明钢化玻璃板29。
还包括步骤七,在行走平台Ⅰ12、行走平台Ⅱ13与洞口5相接处设置缝隙,并通过软橡胶板进行覆盖,该设置减少对旧建筑的结构的破坏,同时能够保证进出洞口的安全。
其中行走平台Ⅱ13的下方安装有立柱,该设置用于行走平台的支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在行走平台外侧种植蔓藤类的植物,增加建筑群的绿化面积。
其中埋设锚栓Ⅱ的步骤中,通过在构造柱15或者圈梁16外侧打孔,将锚栓Ⅱ17埋设其中。
其中步骤四中的胶凝材料21为不收缩砂浆。
其中埋设锚栓Ⅱ的步骤前,先去除构造柱15和圈梁16的外皮,露出混凝土结构,该步骤能够提高锚固的强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实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该建筑群为六层砖混结构住宅区,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规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在旧建筑(1)上开设洞口(5),每个单元开设两个洞口(5),两个洞口(5)的底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1)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2)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3),两个洞口(5)的顶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4)以及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处的上方窗口(4)顶面;
第二,对开设洞口进行加固,将两组平行的角钢(6)分别外包在洞口(5)的内边缘和外边缘,角钢(6)在交接处互相焊接,两组平行的角钢(6)之间设置有平板(7),平板(7)压靠在两组平行的角钢(6)上,平板(7)上设置垫板(8),通过锚栓Ⅰ(9)将垫板(8)、平板(7)锚固在洞口墙体(10)中;
第三,安装电梯井(11)和行走平台,与旧建筑中间单元相对应的楼间位置安装电梯井(11),在中间单元的洞口和电梯井(11)之间安装行走平台Ⅰ(12),其他单元的洞口处连接水平的行走平台Ⅱ(13),行走平台Ⅱ(13)和行走平台Ⅰ(12)相互连接,行走平台Ⅰ(12)和行走平台Ⅱ(13)都为两层,其中下层地面和上层地面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2)、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3);
第四,在旧建筑的构造柱(15)外侧、圈梁(16)外侧上等间距的埋设锚栓Ⅱ(17),在H型钢加固件(19,22)上焊接锚栓Ⅲ(18),将H型钢加固件设置于构造柱(15)和圈梁(16)的外侧,H型钢加固件包括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和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20),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和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20)在纵横交接处相互焊接,在锚栓Ⅱ(17)和锚栓Ⅲ(18)之间设置螺旋筋(22),锚栓Ⅱ(17)和锚栓Ⅲ(18)交错设置,然后进行支模,压入胶凝材料(21),将锚栓Ⅱ(17)、锚栓Ⅲ(18)和螺旋筋(22)完全包裹;
第五,在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上设置摩擦阻尼器(24)并用连接件(23)进行固定,将防屈曲支撑(27)通过连接板(30)与上固定件(25)和下固定件(26)进行连接,上固定件(25)设置于摩擦阻尼器(24)的下部,下固定件(26)设置于水平向H型钢加固件(19)和竖直向H型钢加固件(20)的相交处,防屈曲支撑(27)为正“八”字形、倒“八”字形、“/”形或者“\”形,防屈曲支撑(27)的设置方式取决于旧建筑洞口(5)的设置位置,防屈曲支撑(27)应对原有的洞口进行避让;
第六,将不同栋的旧建筑之间的行走平台Ⅱ(13)通过行走平台Ⅲ(14)进行连接,行走平台Ⅲ(14)也为两层,其中下层地面和上层地面的的水平标高分别为旧建筑的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休息平台(2)、第四层与第五层之间的休息平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行走平台Ⅰ(12)、行走平台Ⅱ(13)、行走平台Ⅲ(14)都包括桁架(28)和透明钢化玻璃板(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七,在所述的行走平台Ⅰ(12)、行走平台Ⅱ(13)与洞口(5)相接处设置缝隙,并通过软橡胶板进行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行走平台Ⅱ(13)的下方安装有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埋设锚栓Ⅱ的步骤中,通过在构造柱(15)或者圈梁(16)外侧打孔,将锚栓Ⅱ(17)埋设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步骤四中的胶凝材料(21)为不收缩砂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埋设锚栓Ⅱ的步骤前,先去除构造柱(15)和圈梁(16)的外皮,露出混凝土结构。
CN201610428183.6A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Active CN106088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8183.6A CN106088643B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8183.6A CN106088643B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8643A true CN106088643A (zh) 2016-11-09
CN106088643B CN106088643B (zh) 2018-08-14

Family

ID=5723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8183.6A Active CN106088643B (zh) 2016-06-16 2016-06-16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886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8936A (zh) * 2018-11-02 2019-01-15 中国建筑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电梯井道结构加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5A (zh) * 1988-12-13 1991-03-27 陆建衡 低层楼房加层结构
CN1067944A (zh) * 1991-07-06 1993-01-13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多层住宅的结构体系
CN2625496Y (zh) * 2003-07-23 2004-07-14 程宗颢 多层建筑加层加建电梯结构
CN1538020A (zh) * 2003-09-19 2004-10-20 游 徐 一种降低建筑层高扩大使用空间的房间
JP2009215750A (ja) * 2008-03-10 2009-09-24 Hybrid House Hanbai Kk 木造家屋の室単位補強構造
US20140367628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Rapid EPS Ltd. Support apparatus for barrier mean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4590973A (zh) * 2014-11-26 2015-05-06 德州通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多层建筑无机房电梯加装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45A (zh) * 1988-12-13 1991-03-27 陆建衡 低层楼房加层结构
CN1067944A (zh) * 1991-07-06 1993-01-13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多层住宅的结构体系
CN2625496Y (zh) * 2003-07-23 2004-07-14 程宗颢 多层建筑加层加建电梯结构
CN1538020A (zh) * 2003-09-19 2004-10-20 游 徐 一种降低建筑层高扩大使用空间的房间
JP2009215750A (ja) * 2008-03-10 2009-09-24 Hybrid House Hanbai Kk 木造家屋の室単位補強構造
US20140367628A1 (en) * 2013-06-17 2014-12-18 Rapid EPS Ltd. Support apparatus for barrier mean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4590973A (zh) * 2014-11-26 2015-05-06 德州通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多层建筑无机房电梯加装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8936A (zh) * 2018-11-02 2019-01-15 中国建筑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既有建筑电梯井道结构加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8643B (zh) 2018-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3008B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的多层建筑物
WO2011138664A2 (en) An assembly of prefabricated elements to form a prefabricated building with at least two floors and related building and installation process
CN106703197A (zh) 一种大跨度多层抗震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9184150A (zh) 一种寒冷地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井道及其施工方法
JP2007162354A (ja) 既設建築物の補強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により補強された建築物
KR101048470B1 (ko) 정자 구조를 지닌 전망대
CN109252538A (zh) 一种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底坑基础及施工方法
CN106088643A (zh) 一种旧建筑抗震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法
KR101195098B1 (ko) 매립형 고정 브라켓
JP2012140818A (ja) 既存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集合住宅の耐震補強構造
CN209066475U (zh) 一种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底坑基础
JP5637357B2 (ja) 既存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集合住宅の耐震補強構造
CN109944329A (zh) 一种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
JP6163681B2 (ja) 津波等災害対策用躯体支柱の支持構造
US20090084051A1 (en) Residential Building of a Secondary Development
KR20200089156A (ko) 독립형 공동주택 시공 방법
CN104594528A (zh) 一种预制连梁和预制墙连接端部施工方法
JP6075341B2 (ja) 木造軸組建物
CN109736589B (zh) 一种格构柱传力构件施工方法
RU60959U1 (ru) Жилой дом вторичной застройки
EP1801301A1 (en) Method of adding extra floors on a building
RU66387U1 (ru) Жилой дом вторичной застройки
JPH11315640A (ja) 斜面人工土地
RU42562U1 (ru) Многоэтажное здание
RU57319U1 (ru) Жилой дом вторичной застрой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31

Address after: Room 201-1, Building 8, Bauhingxinyuan,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Lianlia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48 Jinhua South Road,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No. 5

Patentee befor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