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7072A -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 Google Patents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7072A
CN106087072A CN201610659298.6A CN201610659298A CN106087072A CN 106087072 A CN106087072 A CN 106087072A CN 201610659298 A CN201610659298 A CN 201610659298A CN 106087072 A CN106087072 A CN 1060870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pipe
elbow
cotton picking
adjustable plate
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59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7072B (zh
Inventor
王韶斌
高海强
张孝山
侯胜同
李怀坤
窦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WAN COTTON INDUSTRIAL MACHINERY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WAN COTTON INDUSTRIAL MACHINERY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WAN COTTON INDUSTRIAL MACHINERY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WAN COTTON INDUSTRIAL MACHINERY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592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7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7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7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7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7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BMECHANICAL TREATMENT OF NATURAL FIBROU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TO OBTAIN FIBRES OF FILAMENTS, e.g. FOR SPINNING
    • D01B1/00Mechanical separation of fibres from plant material, e.g. seeds, leaves, stalks
    • D01B1/02Separating vegetable fibres from seeds, e.g. 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9/0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9/0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 D01G9/14Details of machine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通过弯头提供离心力,一方面会使籽棉整体上靠近弯头的离心侧,另一方面,离心力会使比重比较高的物质(主要是棉杆等)靠近离心侧,而相对地,比重比较低的物质(籽棉等)靠近向心侧。当从弯头的出口排出时,机采棉会沿着出口部位的切线抛出(表示与切线平行的方向),顺接的直圆管相应于离心侧开有切口,以及装配于切口的调节板,冲击到调节板的剪切边,棉杆等杂质被剪切而从调节板与直圆管之间的间隙排出。相对而言,调节板因需要构造所述间隙,因此,其应当具有一定的曲度,从而顺直圆管的内廓设置,长度受限度降低,相对具有更大的排杂能力。

Description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采棉杂质清理的装置,以及设置有机采棉清理装置的机采棉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棉花主要生长在棉花茎的枝干上,周围有一些长有叶子的小棉杆,以起到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棉花的生长。棉花的收获或者采摘方式因种植面积、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种,在用机械采摘时,主要依靠采棉机摘锭的旋转把棉花从棉株上缠绕下来,然后用风力吸走。摘锭旋转缠绕过程中容易碰到棉杆而导致棉杆破碎,使得部分棉杆会被一同缠绕下来,混合到棉花中。
机械采摘后的籽棉含杂13%-15%,通过对杂质检测分析,铃壳约占1%,棉杆约占0.5%,棉叶及纤维杂质约为4%,其中叶片及疵点纤维杂质占总杂质量的75%,其它为尘土、异性纤维等。
混入采摘下来的籽棉中的棉杆具有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长的15mm左右,短的5mm左右)、粗细不同(粗的直径8mm左右,细的直径4mm左右)、有直有弯的特点,给清理带来比较大的困难。
混有棉杆的籽棉在棉花加工中会有以下危害:
(1)增加了索丝数量影响了清理效率;在棉花加工工艺中,棉花主要靠风力输送进入清理设备和轧花机中,在输送过程中棉杆会和棉花进一步缠绕,引起索丝的增多并容易堵塞清理设备格条的间隙,影响清理效率。其中索丝是指多根棉纤维相互纠缠呈条索状,从纵向难以扯开的纤维束。
(2)引起火灾影响加工效率;棉杆最终会进入轧花机的工作箱内,与籽棉一同形成籽棉卷被锯片钩拉,很容易堵塞在两肋条之间,长时间与锯片摩擦后容易起火。轧花厂是甲级防火单位,最担心的就是着火,从而影响整条生产线的加工效率。
(3)对锯片产生磨损,影响使用寿命;棉杆比棉纤维的硬度大,锯片钩拉棉杆后对锯片的齿形产生一定的磨损,造成锯片的使用寿命降低。
(4)影响加工产量;棉杆在工作箱内被籽棉卷带动着旋转,因没有纤维最终会被籽棉包围着旋转到籽棉卷的中心,比较蓬松的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影响加工产量。
(5)棉杆长时间停留在工作箱内,会随着棉籽一块掉落下去,造成棉籽中的杂质含量增多,影响后序的棉籽加工。
目前的机采棉清理设备对棉杆的清理效率相对比较低,在于当前的清理设备主要侧重于棉叶、尘土和纤维杂质等相对比较轻质的杂质的清理,设备的结构特点适合于此类杂质的清理。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81394Y公开了一种输送式皮辊棉清理机,其清理方式依赖于专门的管道结构,其一需要设置转弯弯道,并且为了获得合适的离心力,其弯道结构达到270度;再一必要结构则是弯管中的收口结构,即管径逐渐变小,以进一步提高离心力。目前棉花的输送普遍采用风力输送,因此管道普遍采用圆截面管道。此外,为了避免产生拥堵,尽管风力输送管道中存在很多弯管,但弯管结构普遍采用90度弯管,在一个比较短的节距范围内所形成的比较大角度的弯管,非常容易产生棉花输送过程中的拥堵。尤其是其进一步采用了收口结构,产生拥堵的概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一定理解的是机采棉容易回潮,在回潮率较高时,即便是只有90度弯管的条件下,也可能会产生棉花在输送过程中的拥堵。
上述专利文献CN201381394Y的适配结构是网板(主要用来除尘)和排杂刀,能够对前述的棉杆进行清理的主要是排杂刀。通常在例如输送籽棉的管道上开有一个排杂口,将排杂刀设置在排杂口处。如前所述,输棉管道普遍是圆截面管道,而排杂刀是直刀,并且属于细长件,排杂刀的刀刃构成设置位置处的弦,受直刀结构与圆截面的装配限制,导致排杂口非常小,排杂能力非常弱。同时,由于排杂刀属于细长部件,不仅装配结构复杂,而且非常脆弱,比较容易失效。此外,在该类结构中,受排杂口与排杂刀装配结构的限制,所排出杂质的收集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受排杂口较小的限制,为了提高排杂能力,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598357U公开了一种气流式皮棉清理机,其采用一组排杂刀,具体是在给定的转弯区域排列一组排杂刀,通过增加排杂刀的个数以降低直刀与圆截面适配条件约束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体的排杂能力。如前所述,排杂刀可维护性差。尤其是排杂刀在使用中需要经常调整排杂间隙(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130822Y),多把排杂刀同时使用时,其调整必然比较困难,而且做到调整的一致性会更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目前棉花清理机(主要是籽棉清理机)不能有效去除棉杆类杂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籽棉中棉杆类杂质的机采棉清理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机采棉清理装置的机采棉输送管道。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机采棉清理装置,包括:
弯头,该弯头的轴线为弧形,具有入口和出口;
直圆管,承接于弯头的出口,该直圆管的轴线与弯头的轴线相切,且该直圆管具有与弯头离心侧同侧的排杂侧;在排杂侧开有四边形的切口,该切口具有位于出口侧而沿直圆管轴向延伸的前边和在直圆管轴向距离前边预定距离处沿直圆管轴向延伸的后边,以及端接前边和后边以形成四边形的左右边;
调节板,配装于所述切口,而在切口后侧与直圆管内壁接合,并在切口前侧具有位于前边向心侧或者前边前侧向心侧的剪切边,该剪切边与直圆管内壁的间隙为7mm~9mm;以及
杂质收集装置,容纳所述切口,以承接从切口排出的杂质。
上述机采棉清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弯头为90度弯头。
可选地,所述弯头为8个10度大弯头和两个构成弯头端头的5度小弯头顺次连接而成。
可选地,所述切口的前边和后边相同,而左右边则关于直圆管的竖中剖面对称;
所述调节板在直圆管轴向的长度大于切口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且调节板为弧形板,而调节板的圆心角大于切口的圆心角;
弧形板的半径的范围是[R-9,R],其中R为直圆管的内管半径。
可选地,所述调节板的左右边各设有一对第二调节螺栓;
在切口周边的直圆管壁开有对位于第二调节螺栓的第二螺栓孔,从而第二调节螺栓穿过所对位的第二螺栓孔后与给定的第二螺母旋合。
可选地,当所述剪切边位于前边前侧的向心侧时,在切口前侧的直圆管壁上设有2~4个第一调节螺栓孔,配装于第一调节螺栓孔上的第一调节螺栓顶持在调节板的外壁面。
可选地,调节板与直圆管相应于切口的左右侧和后侧的内壁间设有密封垫。
可选地,所述调节板的厚度不小于3mm,且不大于7mm。
可选地,所述调节板的圆心角为90~150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板的圆心角为105度。
可选地,所述调节板在直圆管的轴向长度为270~300mm。
可选地,所述杂质收集装置为一箱型结构,该箱型结构包括:
容纳部,该容纳部开有一用于直圆管穿过的过孔,直圆管与过孔端部密封连接,且所述切口位于直圆管的过孔段;
储存部,位于容纳部的下侧,用于杂质的沉降收集。
可选地,在所述容纳部上开有观察窗和/或检修门。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设置有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机采棉清理装置的机采棉输送管道,在选定的机采棉输送管道具有弯管的位置构造所述机采棉清理装置,其中的弯头构造为所述弯管,弯管的出口端的部分直管构造为所述直圆管。
上述机采棉输送管道,可选地,所述弯管为90度弯管,且配置成机采棉清理装置的候选弯管位置为5~6个。
依据本发明,通过弯头提供离心力,一方面会使籽棉整体上靠近弯头的离心侧,另一方面,离心力会使比重比较高的物质(主要是棉杆等)靠近离心侧,而相对地,比重比较低的物质(籽棉等)靠近向心侧。当从弯头的出口排出时,机采棉会沿着出口部位的切线抛出(表示与切线平行的方向),顺接的直圆管相应于离心侧开有切口,以及装配于切口的调节板,冲击到调节板的剪切边,棉杆等杂质被剪切而从调节板与直圆管之间的间隙排出。相对而言,调节板因需要构造所述间隙,因此,其应当具有一定的曲度,从而顺直圆管的内廓设置,长度受限度降低,相对具有更大的排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采棉清理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机采棉清理装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应于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直圆管部分装配图。
图5为一种直圆管部分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6为相应于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相应于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弧形调节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储存箱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头,2.直圆管,3.储存箱,4.法兰。
11.大弯头,12.小弯头。
21.法兰,22.直管体,23.弧形调节板,24.法兰,25.第一调节螺栓,26.第一螺母,27.第二调节螺栓,28.第二螺母,29.固定座。
31.观察窗,32.箱体。
H.装配间距,L.缺口长,A.圆心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所示的两种基本的机采棉清理装置的结构,其中的弯头1是一种轴线为弧形的圆管,常用在棉花加工设备的气力输送管道上。
机采棉的轧花工艺中,对籽棉的清理达5-6次,纤维表面上的杂质容易依靠刺钉辊筒的拨打和U型齿条辊的钩拉进行清除,而棉杆和籽棉的纤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且棉杆形状不规则,多次的清理也难以大面积清理掉棉杆,同时增加清理部件的磨损。
籽棉在从货场进入轧花机的移动期间,走向除去在设备内的清理就是依靠风力作用在管道内移动,根据输送籽棉等管道所连接的设备进出口的位置不同,以及所经路径的干涉,管道在某些位置需要架空设置,在某些位置需要设置在地面,设置某些部分位于地面以下,架空部分、地面部分以及地面以下部分需要通过竖直管道和弯头1进行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直接对选定的输送管道进行改造,主要是在例如籽棉的输送管道中具有弯头的地方构造排棉杆的装置,从籽棉进入管道开始就着手排棉杆,一直到进入轧花机,期间弯头大约有5-7个。
迄今还未见直接在输送管道设置棉杆等比重较大杂质的除杂装置。
发明人认为,管道排棉杆还有两个优点,其一:不管是空中的弯头还是地面以下或者地面上的弯头,有弯头的地方就可以增加排棉杆装置,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动力,排棉杆区域的增多,可以极大的降低籽棉中的棉杆。
其二:由于棉杆的形状不规则,较难通过一种设备就完全排出,而依靠弯头和风力作用形成的离心力外加剪切力的合力排出,除杂率会有比较显著的提高。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直接将机采棉清理装置构造在棉花加工场站的棉花输送管道的弯头处,或者说该机采棉清理装置构造为场站棉花输送管道的弯头部分,以及相适应的直管部分。
依据本发明,依靠弯头和例如输送籽棉的风力作用形成的离心力,外加剪切力,所形成的合力,可以显著的提高棉杆等比重较大的杂质的除杂率。
通常,例如籽棉的输送条件下,籽棉以25m/s的速度进入弯头1后,籽棉会贴着弯头的离心侧内壁移动,形成巨大的离心力,而比重比较大的棉杆更会贴着弯头的离心侧内壁移动,当走到弯头1的出口时,籽棉会贴着整个弯头1圆截面的离心侧快速移动进入直圆管2,直圆管2和弯头1的直径相同。尽管在直圆管2上不存在所谓的离心侧和向心侧,不过,通过所顺接的弯头1的离心侧和向心侧,已知如图1所示的直圆管2的上侧为离心侧,下侧为向心侧。
在图1中,在直圆管2里面设置弧形调节板23的剪切边低于弯头1的上部内壁,形成一个剪切力顺势把棉杆从弧形调节板23和直圆管2的间隙排出,冲击到储存箱3内,沉降下来汇集回收。
在方位上,除前述的离心侧和向心侧外,由于气力输送还存在上下游的关系,而存在前后之分,一般进口侧为前侧,出口侧为后侧,因此,对于直圆管2例如图1中所示,其右边为后侧,左边为前侧。
发明人是在输送管道中设置棉杆清理装置的探索中明确了机采棉清理装置的主体构思,其以弯头1和直圆管2协同为基础,尽管输送管道中普遍采用90度弯头,但基于上述主体构思,可以预见的是,离心力的产生和剪切力提供,并非只有90度弯头可以提供,而在一定的弯头1圆心角(轴线圆心角)范围内都是可以的,当然,如果弯头过小(轴线的圆心角偏小),我需要的离心效果不明显,一般弯头小于60度时,其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尽管90度在管道输送中具有不必增加额外的基础结构的优势,但大于90度的实质意义也不大。
弯头1也并不是规则的扇环(过轴线和轴线圆心的中剖面)结构,其整体上也是组配焊接结构,属于等效弯头,不过在本领域认同是几何意义上的弯头。
基于前述的描述可知,在优选的弯头角度范围内,刻意的增加角度或者减小角度均在可预见的技术效果范围内,应当落入较佳实施例可简单增加的幅度内,换言之为较佳实施例的简单变换形式,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同时,弯头1属于输送管道的常规连接部件,用于提供离心力,但不限于轴线为纯几何意义上的弧线结构,例如,其轴线为渐开线、椭圆线仍然可以获得预期的离心效果,例如渐开线,反向使用渐开线,曲率逐渐增大,是基于弯头一般理解的可预见理解。
如图1和2所示的机采棉清理装置,是应用在机采棉(籽棉,含杂率比较高)输送管道部分所使用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采用的弯头1的轴线是大致的弧线(弯头是多节段结构,各个节段做不到理想的平滑组配焊接),且弯头普遍是90度弯头。一般而言,籽棉在从货场进入轧花机的移动期间,走向除去在设备内的清理就是依靠风力作用在管道内移动。
承上,尽管弯头1的轴线并非几何上严格的弧线,但称弯头1的轴线为弧形,能够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正确理解。并在风力输送的方向上,入口侧为进口,出口侧为出口,如图1中弯头1的下端的法兰4为入口法兰,弯头1用于与直圆管2连接的法兰为出口法兰。
相应地图2中弯头1的左端法兰为入口法兰,上端法兰为出口法兰。
关于弯头1在具体的风力输送管道中,直接采用既有的弯头,即在原有的风力输送管道中基于既有的弯头进行改造。如果是新设设备,则可以基于新设的结构,以弯头1为基础装入输送管道中。此外,在一些新设的风力输送管道中,弯头1还可以与一定长度的直圆管2作为一个总成,形成独立的产品。
因此,基于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改造既有的风力输送管道,也可以以总成的方式作为新的风力输送管道的管道部件装入。
关于直圆管2,一方面在既有的设备改造中对直管道靠近弯头1出口侧的部分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取一段给定长度的直圆管与弯头1装配成一个总成结构,作为管道部件接入。
直圆管2的接入也是采用法兰连接,一方面其一端用于与弯头1的连接,另一方面其另一端用于与直管道连接,或者直接构造为直圆管的一部分。
基于前述的承接关系,直圆管2承接来自弯头1出口的籽棉,在一定距离内,籽棉处于沿直圆管2离心侧(以所承接的弯头1的离心侧所拟制,表示在离心侧在连接处所表示方位的同侧)抛射。
一般而言,基于法兰连接的两个部件,除特定的变径接头外,在管径上通常是相同的,基于惯常的输送管道结构,直圆管2的轴线与弯头1的轴线应该是相切的。
进而,基于例如图1中所示的弯头1的上峰,或者出口端的离心侧为上侧,而在图2中,弯头1的左峰侧为离心侧,于此相适应,直圆管的同侧,即上峰侧(图1)、左峰侧(图2)为直圆管2的排杂侧。
在直圆管2的排杂侧开有四边形的切口,由于直圆管2的壁面是柱面,所开的切口为空间四边形,图中所示的与弧形调节板23相适配的部分是关于直圆管22竖直中剖面(过轴线)对称的切口,若以直圆管2的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则在水平面内,以垂直于轴线的方向为左右方向,那么若切口以竖直轴剖面对对称面,则其左右边必然是直边,而前后边必然是弧边,从而间接形成空间四边形切口。
相对而言,切口的切边和后边可以认为是沿直圆管2的轴向延伸。
此外,应当理解,切口在大多数情况下为切割而成,但切口仅限于描述为形状结构,而不限制为工艺成型结构,因此,其保护范围不受其名称限制。
切口优选对称结构,并且优选左右边相互平行的结构,同时前后弧边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右边向后的延长线相交,或者说两者呈一定角度,即切口向后收口,也可以向后阔口(即左右边向前的延长线相交)。
基于前述的抛射,可知,原理上,受重力影响,如图1所示,距离弯头1的上管口或者说出口越远,所输送的例如籽棉越会远离直圆管2的排杂侧,因此,切口尽可能靠近图4中法兰24设置,即越靠近弯头1设置,除杂效果会越好。
图4中切口的前边基本上抵靠法兰24设置。
关于弧形调节板23,与所述切口配装,整体上形成一个坡面结构,如图5所示,图中弧形调节板23的左端(直圆管入口侧)较低,有右端(与左端相对)较高,而形成一个坡面结构,有利于除杂。
弧形调节板23为弧形,再不附加其他结构的条件下,采用坡面结构,有利于其后部与直圆管2的内部相应位置封接,构造结构相对简单。
其中弧形调节板23例如图5中的左端较低而在切口后侧与直圆管2内壁接合,形成向后上扬的坡面结构,排出的棉杆等杂质被顺导出去。
整体而言,弧形调节板23是钢板卷成所需要的柱面板,即整体上各断面半径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钢板卷成锥面板,后端断面半径较大,前端断面直径较小,其中后端端面半径与直圆管2的内管半径相同,前端断面内弧与直圆管2同圆心,因而形成在径向方向上的比例(相似)关系。
整体而言,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弧形调节板23,其轴线与直圆管2轴线相同为第一选择,另一选择是弧形调节板23是柱面板,即若后端与直圆管8同轴,则前端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圆心比直圆管2的轴线稍低。
图5中即表示的是坡面结构在直圆管前端的位置关系,其中H所表示的内容具体是直圆管2的内壁与弧形调节板23前端的间隙,基于弧形调节板23后端与直圆管2的对应关系,可以该间隙为排杂间隙。
所述间隙为7mm~9mm。
该种结构与排杂刀完全不同,排杂刀的刃部与被清理部位的内壁基本平齐,完全依靠离心作用进行排杂,并且在相应位置的竖直中剖面,间隙最大(直刀刃结构与管路圆形截面配合的必然构造),因而其可调节性比较差。在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中,弧形调节板23的剪切边位于直圆管2的内部,与相应的直圆管2的内壁部分大致平行,形成间隙相对均匀的排杂口。
上述间隙的范围可以表征为间隙的最大值的范围,例如若弧形调节板23的曲率与直圆管2的内管曲率相同,剪切边的与内管壁的间隙在间隙各处是不一致的。
一般而言,最大间隙不宜大于9mm,在于若间隙大于9mm,则例如籽棉会有部分损失,所考虑的主要是棉籽腰径。
原则上间隙越大,越有利于棉杆等杂质的清理,因此,间隙也不宜过小,即不宜小于7mm。在此,显而易见的是,随着间隙减小,清理能力变弱,因而,简单的缩小间隙,同时相应的清理能力也变弱,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构思,且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应当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避免杂质的扬出对场站卫生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设置杂质收集装置,杂质收集装置主要是承接切口,称为切口处的下游设备,一般通过将切口包容,从切口排出的杂质直接进入杂质收集装置。
关于机采棉清理装置杂质的主要成分,如前所述说明书附图1-10所示的结构,主要用于棉杆的清理,但应当理解,例如尘土、石块以及其他比棉杆比重大的杂质,也可以被排出。
图7是一种直圆管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可见,所述切口的前边和后边相同,而左右边则关于直圆管2的竖中剖面对称,该种设置能够充分的利用弯管1在离心侧的抛射。
为了有效控制抛射的排杂,所述调节板在直圆管2轴向的长度大于切口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且调节板为弧形板,而调节板的圆心角大于切口的圆心角。该结构首先在布局上,能够覆盖切口,是抛射时沿着一个楔形的空间排出,同时,所述间隙是剪切边与直圆管2内壁的间隙,而不是切口内缘。
关于弧形调节板23,其半径的范围是[R-9,R],其中R为直圆管2的内管半径,对此,前文已经做出说明,并且弧形调节板不限于柱面板。
关于弧形调节板23的装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首先配置弧形调节板23的特定结构,例如弧形调节板23相应于前述的坡面,左右边形成相应的楔形翻边,基于两个楔形的翻边和后边,焊接于切口除前边的其余三边外缘。该种结构强度比较高,密封比较好,但可维护性比较差,尤其是该种结构不属于可拆连接,一旦损坏,需要割除,再焊接新的弧形调节板23,并且没有可调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8所示,弧形调节板23的左右边各设有一对第二调节螺栓27,而在切口的左右边直圆管2壁上开有相应的第二调节螺栓孔,藉此结构,第二调节螺栓2穿过所对位的第二螺栓孔后与给定的第二螺母28旋合。
通过第一调节螺栓27第二螺母28的调节,可以获得不同的所述间隙,以适应不同品相的籽棉。
关于左右边的密封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考虑密封,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需要考虑密封,密封主要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考虑到可调节性,密封件最好是采用具有一定压缩比的密封件,同时密封件本身可以做成适配所述坡面的楔形件,在调整的范围内,其压缩比具备相应的适应性。
应当理解,压缩比不必太大,在于间隙的调整范围也不大。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选用橡胶密封条,通过第二调节螺栓27的预紧力使橡胶密封条产生变形,适应不同的间隙。
密封体还可以配置在切口的后侧,用于弧形调节板25后侧的密封。
如图1、2和10所示,图中所示的弯头1是一种多节段结构,图1是输送管道从竖直向水平过渡的弯头1,图2是从水平向竖直转接的弯头1。一般而言,弯头1都是带有法兰4的钣金件,是由钢板卷圆焊接而成,直接卷成弯头1的工艺难度太大,因此,需要做成多节段结构,然后再依序焊接,形成整体的弯头。
图1和图2所示的弯头1都是90度弯头,所使用的节段数越多,弯头所保持的弧度就越好,但工艺成本也就越高。图中优选为10节段结构。
如果全部采用相同的节段,则在量化上容易控制成本,因此,普遍地,目前在制作弯头时普遍采用完全相同的节段。
如图1所示,图中的弯头1的节段分为两类,一种是10度结构的大弯头11和5度结构的小弯头,其中大弯头有8个,小弯头相应于弯头1的两端各具有一个。然后顺此焊接形成整体的弯头,小弯头12主要用于修整弯头1的总度数,调整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同时小弯头11用于相应的法兰4的焊接,整体加工难度比较低。
如图4所示,直圆管2也是钣金件,由钢板或者镀锌板卷成,两端法兰采用角钢法兰,如法兰21和法兰24,其前端法兰是法兰24,用于直圆管2与弯头1出口法兰的连接,如图4所示,图中在法兰24上设有三个第一螺母26。具体地,在法兰24上开有三个通孔,然后在通孔上各焊有一个第一螺母26,为每一个第一螺母26又配设了一个第一调节螺栓25,第一调节螺栓通过所述通孔可以抵压在剪切边后侧,可以使弧形调节板23收到两个方向的抵压,装配可靠性变好,抗疲劳能力变强。
此外,装配结构可靠性有利于提高抗疲劳能力,但弧形调节板23的厚度不宜小于3mm,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此处,也不同于传统的排杂刀,剪切边不是刃型结构,剪切边可以是垂直于弧形板面切割而成,是具有上下两个棱边的结构体。
关于弧形调节板23,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对棉纤维产生损伤,其厚度不宜大于5mm,最大不宜超过7mm。
如前所述,关于弧形调节板23,其清理能力比传统的排杂刀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具有弧形结构,从而适配于直圆管2的内壁,而具有较长的延伸空间,在延伸长度比较长时,可以通过配置若干第一调节螺栓25提高其整体的静刚度,第一调解螺栓25抵压所形成的结构实质是一种支撑结构,比较基于第二调节螺栓27所形成的装配结构的两个支点距离过远。
再者,由于弧形调节板23位于直圆管2的内部,利用剪切实现棉杆等杂质与棉花的分离,具体是弯头1形成的离心力使比重比较大的杂质向其离心侧聚集,从而靠近弯头1的内壁移动,基于剪切边的剪切力,棉杆与棉纤维之间的缠绕被瞬间截断,棉杆等杂质从所述间隙排出。
该种结构可以获得比较长的间隙,从而形成具有比较高排杂能力的排杂结构。
弧形调节板23的圆心角A优选为105度,可见地,在此条件下,排杂间隙相当于近三分之一个圆周。
此外弧形调节板23的圆心角A不宜过大,过大不仅使的其静刚度较低,而容易损坏,并且排杂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因此,圆心角A不宜大于150度。同时为了获得相对比较大的排杂能力,圆心角A不宜小于90度。
如前所述,需要构造相应的坡面,以有利于棉杆的排除,显然,坡面越大,对例如棉杆等的排出阻力就越小,但会造成弧形调节板23在直圆管2轴向的长度太长,装配难度增大。有鉴于此所述弧形调节板23在直圆管2的轴向长度为270~300mm。
图9示出了一种杂质收集装置的结构,其整体上是一种箱型结构,称为储存箱3,该储存箱3包括:
容纳部,该容纳部开有一用于直圆管2穿过的过孔,直圆管2与过孔端部密封连接,且所述切口位于直圆管2的过孔段,杂质收到容纳部壁面的拦阻而掉落。
继而,所述储存箱3还设有储存部,位于容纳部的下侧,用于杂质的沉降收集。
容纳部如图1和2所示,包覆除直圆管2上法兰外的其余部分,从而使得棉杆等杂质撞击储存箱3的壁面掉落时,尽可能的落入所述储存部。
此外,为了提高可维护性,在所述容纳部上开有观察窗和/或检修门。
一种设置有如前所述机采棉清理装置的机采棉输送管道,涉及前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的具体应用,如前所述,其优选地应用在机采棉输送管道中,从而在选定的机采棉输送管道具有弯管的位置构造所述机采棉清理装置,其中的弯头1构造为所述弯管,弯管的出口端的部分直管构造为所述直圆管。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为90度弯管,且配置成机采棉清理装置的候选弯管位置为5~6个,在进入轧花机前能够清理掉绝大部分的棉杆类杂质。

Claims (15)

1.一种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弯头(1),该弯头(1)的轴线为弧形,具有入口和出口;
直圆管(2),承接于弯头(1)的出口,该直圆管(2)的轴线与弯头(1)的轴线相切,且该直圆管(2)具有与弯头(1)离心侧同侧的排杂侧;在排杂侧开有四边形的切口,该切口具有位于出口侧而沿直圆管(2)周向延伸的前边和在直圆管轴向距离前边预定距离处沿直圆管(2)周向延伸的后边,以及端接前边和后边以形成四边形的左右边;
调节板,配装于所述切口,而在切口后侧与直圆管(2)内壁接合,并在切口前侧具有位于前边向心侧或者前边前侧向心侧的剪切边,该剪切边与直圆管(2)内壁的间隙为7mm~9mm;以及
杂质收集装置,容纳所述切口,以承接从切口排出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为90度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1)为8个10度大弯头和两个构成弯头(1)端头的5度小弯头顺次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的前边和后边相同,而左右边则关于直圆管(2)的竖中剖面对称;
所述调节板在直圆管(2)轴向的长度大于切口在该方向上的长度;且调节板为弧形板,而调节板的圆心角大于切口的圆心角;
弧形板的半径的范围是[R-9,R],其中R为直圆管(2)的内管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左右边各设有一对第二调节螺栓(27);
在切口周边的直圆管(2)壁开有对位于第二调节螺栓(27)的第二螺栓孔,从而第二调节螺栓(27)穿过所对位的第二螺栓孔后与给定的第二螺母(28)旋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剪切边位于前边前侧的向心侧时,在切口前侧的直圆管壁上设有2~4个第一调节螺栓孔,配装于第一调节螺栓孔上的第一调节螺栓顶持在调节板的外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与直圆管(2)相应于切口的左右侧和后侧的内壁间设有密封垫。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厚度不小于3mm,且不大于7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圆心角为90~15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圆心角为105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在直圆管(2)的轴向长度为270~30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收集装置为一箱型结构,该箱型结构包括:
容纳部,该容纳部开有一用于直圆管(2)穿过的过孔,直圆管(2)与过孔端部密封连接,且所述切口位于直圆管(2)的过孔段;
储存部,位于容纳部的下侧,用于杂质的沉降收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部上开有观察窗和/或检修门。
14.一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机采棉清理装置的机采棉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在选定的机采棉输送管道具有弯管的位置构造所述机采棉清理装置,其中的弯头(1)构造为所述弯管,弯管的出口端的部分直管构造为所述直圆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采棉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为90度弯管,且配置成机采棉清理装置的候选弯管位置为5~6个。
CN201610659298.6A 2016-08-12 2016-08-12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Active CN106087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9298.6A CN106087072B (zh) 2016-08-12 2016-08-12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59298.6A CN106087072B (zh) 2016-08-12 2016-08-12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7072A true CN106087072A (zh) 2016-11-09
CN106087072B CN106087072B (zh) 2018-02-06

Family

ID=5745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59298.6A Active CN106087072B (zh) 2016-08-12 2016-08-12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870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1581A (zh) * 2016-11-23 2017-02-08 卓郎(常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转弯换向输棉管无动力均棉分配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9561A (en) * 1990-09-17 1992-05-13 Truetzschler &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ibre processing machines
CN2130822Y (zh) * 1992-08-26 1993-04-28 山东棉麻机械厂 气流式皮棉清理机
CN2166141Y (zh) * 1993-07-06 1994-05-25 袁宗林 增压气流式皮棉清理机
CN201106073Y (zh) * 2007-08-15 2008-08-27 陈延华 一种籽棉清理机
CN201186960Y (zh) * 2008-02-02 2009-01-28 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 棉花异性杂质清理机
CN201381394Y (zh) * 2009-04-23 2010-01-13 石河子开发区金辉棉机制造有限公司 疏松式皮辊棉清理机
CN205934128U (zh) * 2016-08-12 2017-02-08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9561A (en) * 1990-09-17 1992-05-13 Truetzschler &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fibre processing machines
CN2130822Y (zh) * 1992-08-26 1993-04-28 山东棉麻机械厂 气流式皮棉清理机
CN2166141Y (zh) * 1993-07-06 1994-05-25 袁宗林 增压气流式皮棉清理机
CN201106073Y (zh) * 2007-08-15 2008-08-27 陈延华 一种籽棉清理机
CN201186960Y (zh) * 2008-02-02 2009-01-28 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 棉花异性杂质清理机
CN201381394Y (zh) * 2009-04-23 2010-01-13 石河子开发区金辉棉机制造有限公司 疏松式皮辊棉清理机
CN205934128U (zh) * 2016-08-12 2017-02-08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1581A (zh) * 2016-11-23 2017-02-08 卓郎(常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转弯换向输棉管无动力均棉分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7072B (zh) 2018-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76873U (zh) 一种自动除尘的皮带轮钻孔装置
CN209312495U (zh) 一种国家电网用废电缆的剥皮装置
CN205934128U (zh)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CN106087072A (zh) 机采棉清理装置及机采棉输送管道
CN206443115U (zh) 一种具有去除外皮和分拣功能的青皮核桃处理装置
CN208210793U (zh) 可移动红枣收获机
EP2035689B1 (de) Peltonturbine mit einem zulaufsystem
CN202187097U (zh) 风力提净式棉桃剥壳清理、机采棉清理两用机
CN204539978U (zh) 一种高效低损籽棉清桃输送装置
CN105359715B (zh) 一种机采棉棉花开清筒
CN109197281A (zh) 旋转弹齿式残膜回收装置
CN108605520A (zh) 蓖麻脱壳分离一体机
CN210057635U (zh) 一种纤维棉杂质分离沉降装置
CN210237913U (zh) 一种防止断线后绞线的剑麻纤维剪毛机
CN204342925U (zh) 籽棉异纤清理机
CN211160144U (zh) 一种用于石墨加工的粉碎装置
CN208328176U (zh) 亚麻初加工长麻梳理机
CN202642866U (zh) 玻璃纤维生产用原料输送管道金属截取系统
CN107008651A (zh) 一种啤酒生产车间用麦芽回收利用装置
CN107738282A (zh) 一种水果加工装置
CN107597352A (zh)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废旧轮胎粉碎机
CN109399399B (zh)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CN216397414U (zh) 一种用于清洗管道内壁的环形风切头及除屑机
CN218892115U (zh) 塑料薄膜粉碎机
CN220049014U (zh) 一种风力清籽机的重杂自动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