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2010A -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82010A
CN106082010A CN201610775463.4A CN201610775463A CN106082010A CN 106082010 A CN106082010 A CN 106082010A CN 201610775463 A CN201610775463 A CN 201610775463A CN 106082010 A CN106082010 A CN 106082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rail groove
post
lifting machine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754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82010B (zh
Inventor
高昌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Gao Chang Hydraulic Pres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Gao Chang Hydraulic Pres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Gao Chang Hydraulic Pres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Gao Chang Hydraulic Press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754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820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82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2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82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82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6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 B66F7/08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by levers for vertical movement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2700/00Lifting apparatus
    • B66F2700/12Lifting platforms for vehicles or motorcycles or similar lift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属于汽车举升机领域。本发明中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右连接柱,该右连接柱插入一贯通的右轨道槽内,右轨道槽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左连接柱,该左连接柱插入一贯通的左轨道槽内,左轨道槽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一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配合,且牵引绳自第二定滑轮中引出后分为并联的两段,该并联的两段中一段与右连接柱固连,另一段与左连接柱固连。本发明使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举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背景技术
汽车举升机是用以支承在汽车底盘或车身的某一部位,使汽车升降的设备,广泛用于汽车维修、保养行业中,其用于是将汽车从地面举升到一定的高度,便于维修人员对汽车进行检测和维修。
根据汽车举升机的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三类:两柱式举升机、四柱式举升机、剪式举升机。剪式举升机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更加灵巧,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液压油缸驱动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杆驱动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与底座之间的连杆系统,通过该连杆系统伸缩带动工作台实现平行的升降。该连杆系统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每一剪式支架由内剪臂、外剪臂相互连接、组合构成。
剪式举升机因剪臂数量的不同,又分为大剪式(子母式)、小剪式(单剪)举升机。其中,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工作台的初始高度低,可以直接实现地面安装,克服了其它类型剪式举升机需地藏安装的问题,使安装更加方便,节约安装成本。
但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仍存在缺陷,由于其工作台的初始高度低,在举升的初始阶段,即工作台处于最低位时,油缸活塞杆与内剪臂之间的压力角较小,不利于启动,需要助力装置来增加启动时的力矩。
图1 所示为一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 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600 ;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 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 铰接的上外剪333 ;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 相互铰接;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还包括一助力装置800,位于上内剪313 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活塞杆600,中部铰接于上内剪313,另一端延伸长度较短,位于上内剪313 与下内剪311之间。在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启动初始,液压油缸500 驱动活塞杆600,活塞杆600 推动助力装置800 转动,助力装置800 辅助活塞杆600 增加举升力,带动剪式支架300 伸开。因该助力装置800 力臂较短,举升机在启动时的上升速度快,但当工作台200 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助力装置800 的另一端失去支撑,所以助力效果不好。
图2 所示位另一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其与图1 所示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相比,在下外剪331'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增设一支撑板335,助力装置800'位于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活塞杆600',中部铰接于上内剪313',另一端延伸长度较长并在其末端安装滚轮801,该滚轮801 与支撑板335 接触。在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启动初始,液压油缸500'驱动活塞杆600',活塞杆600'推动助力装置800'转动,助力装置800'辅助活塞杆600'增加举升力,带动剪式支架300'伸开。因该助力装置800'的另一端保持与支撑板335 接触,助力效果较好,但该助力装置800'的力臂较长,举升机在启动时的上升速度受其影响而降低。
因此,上述两类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都存在问题,助力装置不能同时达到既不影响启始时的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的目的,需要对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进行改善。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如专利申请号:2014101429264、申请日:2014年4月10日,名称为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发明专利,该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在上内剪内侧靠近上内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助力装置包括本体、由本体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由本体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本体铰接于上内剪,本体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对应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分别在下内剪、下外剪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通过设置该助力装置,使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但是经过实际使用发现,该发明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使用可靠性较差,举升机上升时容易出现“卡顿”现象。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是现有技术中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使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启动迅速的举升机,包括:底座、工作台、安装在底座 与工作台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安装在底座上的液压油缸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每一剪式支架 包括内剪臂及外剪臂,内剪臂包括下内剪及与下内剪铰接的上内剪,外剪臂包括下外剪 及与下外剪铰接的上外剪;下内剪与下外剪 相互铰接,上内剪 与上外剪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与下外剪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与上外剪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与下内剪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与上内剪的铰接点为D;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右连接柱,该右连接柱插入一贯通的右轨道槽内,且右连接柱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右连接柱被限制在右轨道槽内滑行;所述右轨道槽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左连接柱,该左连接柱插入一贯通的左轨道槽内,且左连接柱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左连接柱被限制在左轨道槽内滑行;所述左轨道槽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所述右轨道槽、所述左轨道槽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上;
所述液压油缸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工作台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一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配合,且牵引绳自第二定滑轮中引出后分为并联的两段,该并联的两段中一段与所述右连接柱固连,另一段与所述左连接柱固连。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且运行稳定,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现有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另一现有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1中剪式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1中固定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实施例2中单剪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实施例2中固定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 为实施例3中固定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中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 为实施例4中固定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 为实施例5中启动迅速的举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 为实施例5中固定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参考图3-4,本实施例的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E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连接柱3,该连接柱3插入一贯通的轨道槽2内,且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连接柱3被限制在轨道槽2内滑行;轨道槽2与举升机上E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且轨道槽2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并最终固定在连接柱3上。
本实施例的剪式举升机中,由于启动过程中活塞杆600不断地伸长,因此牵引绳4被不断收紧,从而使得连接柱3在牵引绳4的作用下沿着轨道槽2滑动,从而加速了举升机的启动过程;且连接柱3在牵引绳4的作用不断带动上内剪313扩展开来,在举升机的启动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自我助力效果。
本实施例的剪式举升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举升机的主体结构:
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步骤二、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剪式举升机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手段获得举升机上E点处的运动轨迹;
步骤三、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完整的举升机: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E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连接柱3,该连接柱3插入一贯通的轨道槽2内,且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连接柱3被限制在轨道槽2内滑行;轨道槽2与举升机上E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且轨道槽2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并最终固定在连接柱3上。
本实施例中,牵引绳4为弹性伸缩绳,一方面可以依靠牵引绳4的弹力牵引上内剪313,另一方面防止牵引绳4因卡住、瞬间受力过大等原因而崩断,提高举升机工作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参考图5-6,本实施例的单剪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E’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连接柱3,该连接柱3插入一贯通的轨道槽2内,且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连接柱3被限制在轨道槽2内滑行;轨道槽2与举升机上E’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且轨道槽2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并最终固定在连接柱3上。
本实施例的单剪举升机,其技术原理同实施例1,同时,本实施例中连杆的设置,提升了举升机启动时的灵活性,有利于活塞杆600在更高的自由度下将整个举升机扩展开启起来。
本实施例的单剪举升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举升机的主体结构:
单剪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步骤二、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单剪举升机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手段获得举升机上E’点处的运动轨迹;
步骤三、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完整的举升机: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E’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连接柱3,该连接柱3插入一贯通的轨道槽2内,且连接柱3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连接柱3被限制在轨道槽2内滑行;轨道槽2与举升机上E’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且轨道槽2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并最终固定在连接柱3上。其中,牵引绳4为弹性伸缩绳。
实施例3
参考图7-8,本实施例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F;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一连接柱31,该第一连接柱31插入一贯通的第一轨道槽21内,且第一连接柱3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一连接柱31被限制在第一轨道槽21内滑行;第一轨道槽2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F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二连接柱32,该第二连接柱32插入一贯通的第二轨道槽22内,且第二连接柱3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二连接柱32被限制在第二轨道槽22内滑行;第二轨道槽22与举升机上F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伸缩弹簧7连接;第一轨道槽21、第二轨道槽22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本实施例中,举升机开启前,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的距离较大,此时伸缩弹簧7被拉伸并存储了较大的弹性势能,并在举升机刚开启时弹性势能得到充分释放,有利于加速举升机的启动过程;同时,举升机启动过程中,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伸缩弹簧7始终相互牵拉,在举升机的启动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自我助力效果。
本实施例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举升机的主体结构: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步骤二、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手段获得举升机上C点处、F点处的运动轨迹;
步骤三、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完整的举升机: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F;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一连接柱31,该第一连接柱31插入一贯通的第一轨道槽21内,且第一连接柱3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一连接柱31被限制在第一轨道槽21内滑行;第一轨道槽2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F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二连接柱32,该第二连接柱32插入一贯通的第二轨道槽22内,且第二连接柱3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二连接柱32被限制在第二轨道槽22内滑行;第二轨道槽22与举升机上F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伸缩弹簧7连接;第一轨道槽21、第二轨道槽22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其中,伸缩弹簧7使用60Si2Mn材料制造,该种材料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提升了举升机使用的可靠性。
实施例4
参考图9-10,本实施例的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F;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一连接柱31,该第一连接柱31插入一贯通的第一轨道槽21内,且第一连接柱3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一连接柱31被限制在第一轨道槽21内滑行;第一轨道槽2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F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二连接柱32,该第二连接柱32插入一贯通的第二轨道槽22内,且第二连接柱3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二连接柱32被限制在第二轨道槽22内滑行;第二轨道槽22与举升机上F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三连接柱33,该第三连接柱33插入一贯通的第三轨道槽23内,且第三轨道槽23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三连接柱33被限制在第三轨道槽23内滑行;第三轨道槽23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第一伸缩弹簧71连接,第三连接柱33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弹簧72连接;第一轨道槽21、第二轨道槽22、第三轨道槽23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本实施例的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其技术原理同实施例3,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第一伸缩弹簧71连接,第三连接柱33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弹簧72连接,通过第一伸缩弹簧71、第二伸缩弹簧72能够将第一连接柱31、第三连接柱33对称地进行牵拉,提升了举升机启动过程中自我助力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举升机的主体结构:
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步骤二、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手段获得举升机上C点处、F点处、B点处的运动轨迹;
步骤三、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完整的举升机: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F;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一连接柱31,该第一连接柱31插入一贯通的第一轨道槽21内,且第一连接柱3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一连接柱31被限制在第一轨道槽21内滑行;第一轨道槽2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F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二连接柱32,该第二连接柱32插入一贯通的第二轨道槽22内,且第二连接柱3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二连接柱32被限制在第二轨道槽22内滑行;第二轨道槽22与举升机上F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第三连接柱33,该第三连接柱33插入一贯通的第三轨道槽23内,且第三轨道槽23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第三连接柱33被限制在第三轨道槽23内滑行;第三轨道槽23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第一连接柱31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第一伸缩弹簧71连接,第三连接柱33与第二连接柱32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弹簧72连接;第一轨道槽21、第二轨道槽22、第三轨道槽23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其中,伸缩弹簧7使用60Si2Mn材料制造。
实施例5
参考图11-12,本实施例的启动迅速的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右连接柱301,该右连接柱301插入一贯通的右轨道槽201内,且右连接柱30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右连接柱301被限制在右轨道槽201内滑行;右轨道槽20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左连接柱302,该左连接柱302插入一贯通的左轨道槽202内,且左连接柱30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左连接柱302被限制在左轨道槽202内滑行;左轨道槽202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右轨道槽201、左轨道槽202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且牵引绳4自第二定滑轮6中引出后分为并联的两段,该并联的两段中一段与右连接柱301固连,另一段与左连接柱302固连。
本实施例的启动迅速的举升机,其技术原理同实施例2,同时,通过牵引绳4能够将右连接柱301、左连接柱302对称地牵拉起来,提升了举升机启动过程中自我助力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启动迅速的举升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举升机的主体结构:
启动迅速的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 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
步骤二、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启动迅速的举升机的工作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手段获得举升机上C点处、B点处的运动轨迹;
步骤三、根据以下结构组装出完整的举升机:
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右连接柱301,该右连接柱301插入一贯通的右轨道槽201内,且右连接柱30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右连接柱301被限制在右轨道槽201内滑行;右轨道槽20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左连接柱302,该左连接柱302插入一贯通的左轨道槽202内,且左连接柱30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左连接柱302被限制在左轨道槽202内滑行;左轨道槽202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右轨道槽201、左轨道槽202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且牵引绳4自第二定滑轮6中引出后分为并联的两段,该并联的两段中一段与右连接柱301固连,另一段与左连接柱302固连。其中,牵引绳4为弹性伸缩绳。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包括:所述底座(100)、所述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100)上的液压油缸(500) 及连接于液压油缸(500)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 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 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 相互铰接,上内剪(313) 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其中,标记下内剪(311)与下外剪(331)的铰接点为A,标记下外剪(331)与上外剪(333)的铰接点为B,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的铰接点为C,标记上外剪(333)与上内剪(313)的铰接点为D;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600)的伸出端与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该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内剪(313)位于C、D之间的部分铰接,且标记该铰接点为E’;
C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右连接柱(301),该右连接柱(301)插入一贯通的右轨道槽(202)内,且右连接柱(301)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右连接柱(301)被限制在右轨道槽(201)内滑行;所述右轨道槽(201)与举升机上C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B点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有一根左连接柱(302),该左连接柱(302)插入一贯通的左轨道槽(202)内,且左连接柱(302)的末端设有阻挡块,使得左连接柱(302)被限制在左轨道槽(202)内滑行;所述左轨道槽(202)与举升机上B点处的运动轨迹平行;
所述右轨道槽(201)、所述左轨道槽(202)均安装在举升机旁的一固定立板(1)上;
所述液压油缸(500)的端部设有第一定滑轮(5),所述工作台(200)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定滑轮(6),一牵引绳(4)的一端固定在活塞杆(600)的伸出端,另一端延伸后依次与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6)配合,且牵引绳(4)自第二定滑轮(6)中引出后分为并联的两段,该并联的两段中一段与所述右连接柱(301)固连,另一段与所述左连接柱(302)固连。
CN201610775463.4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Active CN106082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5463.4A CN10608201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75463.4A CN10608201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2010A true CN106082010A (zh) 2016-11-09
CN106082010B CN106082010B (zh) 2018-09-21

Family

ID=5722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75463.4A Active CN106082010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820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5372A (zh) * 2019-06-02 2019-09-20 江苏三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钎设备用过桥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717A (en) * 1992-02-21 1993-06-29 Tesco Hi-Lift, Inc. Booster arm for high-lift mechanism
US5771816A (en) * 1994-10-26 1998-06-30 Knight Industries, Inc. Lift table
US5833198A (en) * 1997-05-22 1998-11-10 Graetz Manufacturing Inc. Mechanically operated lift table
DE102005019404A1 (de) * 2005-04-25 2006-10-26 Korn, Reinhard, Dipl.-Ing. Sicherheitsplattform mit Gasdruckfeder-Antrieb
CN202181188U (zh) * 2011-07-20 2012-04-0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水平推力电动剪叉升降台
CN105060196A (zh) * 2015-07-23 2015-11-18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易操作式平台结构的高空作业平台
CN105150158A (zh) * 2015-09-11 2015-12-16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装配变位机
CN204872636U (zh) * 2015-08-24 2015-12-16 安阳市征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升降小车及其组成的装配输送线
CN205275110U (zh) * 2016-01-01 2016-06-01 王晓强 一种便携式顶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2717A (en) * 1992-02-21 1993-06-29 Tesco Hi-Lift, Inc. Booster arm for high-lift mechanism
US5771816A (en) * 1994-10-26 1998-06-30 Knight Industries, Inc. Lift table
US5833198A (en) * 1997-05-22 1998-11-10 Graetz Manufacturing Inc. Mechanically operated lift table
DE102005019404A1 (de) * 2005-04-25 2006-10-26 Korn, Reinhard, Dipl.-Ing. Sicherheitsplattform mit Gasdruckfeder-Antrieb
CN202181188U (zh) * 2011-07-20 2012-04-04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水平推力电动剪叉升降台
CN105060196A (zh) * 2015-07-23 2015-11-18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易操作式平台结构的高空作业平台
CN204872636U (zh) * 2015-08-24 2015-12-16 安阳市征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升降小车及其组成的装配输送线
CN105150158A (zh) * 2015-09-11 2015-12-16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互感器装配变位机
CN205275110U (zh) * 2016-01-01 2016-06-01 王晓强 一种便携式顶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5372A (zh) * 2019-06-02 2019-09-20 江苏三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钎设备用过桥装置
CN110255372B (zh) * 2019-06-02 2024-03-22 江苏三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钎设备用过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82010B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7935A (zh) 车用脚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CN103964338B (zh)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CN106241657A (zh)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的制造方法
CN106082010A (zh) 一种启动迅速的举升机
CN106219443A (zh) 一种剪式举升机
CN203635706U (zh) 一种汽车顶棚天窗用的包边机
CN106082000A (zh) 一种单剪举升机的制造方法
CN104533461B (zh) 一种隧道施工台车横向移动装置
CN104562930A (zh) 一种新型高铁桁架式桥梁检测车
CN106219441A (zh) 一种剪式举升机的制造方法
CN106082002A (zh) 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
CN106219442A (zh) 一种单剪举升机
CN106082009A (zh) 一种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
CN106115552A (zh) 一种带助力效果的举升机的制造方法
CN106082001A (zh) 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制造方法
CN205892682U (zh) 用于燃料组件容器的翻转运输装置
CN207774733U (zh) 一种具有伸缩转台的专用车辆
CN103046469A (zh) 一种桥梁检查车快捷升降平台
CN102408067B (zh) 操纵室支承机构及汽车起重机
CN103541304B (zh) 导梁走行式的桥梁检测及救援作业车
CN205527532U (zh) 一种汽车测试台架的举升机构
CN205532287U (zh) 一种用于工程钻机全封闭随动封口平车
CN208646811U (zh) 新能源汽车快换电池机器人用车辆举升装置
CN205417202U (zh) 一种受电弓升降装置
CN107098133B (zh) 索道变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