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9219A -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79219A
CN106079219A CN201610405145.9A CN201610405145A CN106079219A CN 106079219 A CN106079219 A CN 106079219A CN 201610405145 A CN201610405145 A CN 201610405145A CN 106079219 A CN106079219 A CN 106079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s
pressure
mould
temperature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51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79219B (zh
Inventor
周振兴
杨世东
彭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anan Yiyang foam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ghua Packaging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ghua Packaging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ghua Packaging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51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79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7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9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79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79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03Foam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e.g. in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in or on a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415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4/3426Heating by introducing steam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6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C44/38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 B29C44/44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n solid form
    • B29C44/445Feeding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into a closed space, i.e. to make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n solid form in the form of expandable granules, particles or b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包括:预发、熟化及成型工序;熟化工序包括:将EPS泡粒输送至载压罐;向罐体内充入压力为0.4至0.6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35至45摄氏度的热空气;维持罐体内热空气压力及温度不变,存放EPS泡粒0.5小时至1小时;再次充入热空气,使罐其内压力提升至0.8~1.2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罐体内压力及温度不变,存放EPS泡粒0.8小时至1.2小时;向罐体内再次充入热空气,使其内压力提升至1.8~2.2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罐体内压力及温度不变,存放EPS泡粒0.8至1.2小时,完成熟化。采用增压增温方式进行熟化处理,熟化效果好,泡孔内负压恢复率达99%。

Description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发性聚苯乙烯熟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目前国内外预发后的EPS(可发性聚苯乙烯:Expandable Polystyrene)泡粒中均保留有一定量的发泡剂和水蒸汽,待EPS泡粒出反应釜后,冷凝成为液体,液体发泡剂又溶入EPS泡粒中,气泡中的压力快速下降,EPS泡粒内泡孔出现负压(真空状态),泡粒泡孔坍塌,易发生变形。为使泡粒内没有负压,通常将EPS泡粒静置在料仓内存放至少12小时,使泡孔压力稳定,泡孔压力稳定的这个过程称为熟化。传统熟化工艺具有如下缺点:1、熟化效果差,泡孔内负压恢复率最高仅为90%;2、需要大量时间,延长了生产周期,不利于生产计划的变动;3、占用大量料仓,一台预发机需配置容积为15立方米的3个料仓,投资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包括:预发工序、熟化工序及成型工序;熟化工序包括:
步骤S1,将预发后的EPS泡粒输送至载压罐中;
步骤S2,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介于0.4公斤力/平方厘米至0.6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介于35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的热空气;
步骤S3,维持步骤S2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5小时至1小时;
步骤S4,步骤S3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与步骤S2中相同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0.8公斤力/平方厘米~1.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5,维持步骤S4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至1.2小时;
步骤S6,步骤S5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与步骤S2中相同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8公斤力/平方厘米~2.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7,维持步骤S6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至1.2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进入成型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预发工序包括:
步骤S8,选取龙王B-SB作为预发泡的EPS原料;
步骤S9,向预发机的缸体内投入EPS原料,并设定预发机的预发温度为110摄氏度;
步骤S10,投料完成后,等待1~2秒,使EPS原料在预发机的缸体中充分稳定;
步骤S11,向预发机中通入温度为130摄氏度~150摄氏度,压力为0.5Mpa~0.6Mpa的干饱和蒸汽,对原料进行预热升温,预热升温时间为2秒;
步骤S12,对EPS原料进行红外线辐射,其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为12~15秒;
步骤S13,完成红外线辐射后,保持预发机缸体内温度为11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1~2秒;
步骤S14,完成预发泡后,EPS泡粒在预发机的缸体内静置2~3秒后出料,其中,完成预发泡后,EPS泡粒预发密度为13~26g/L。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成型工序包括:加热步骤;加热步骤中,从设于模具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向模具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通过与蒸汽孔连通的,设于模具的与其中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对模具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模具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负压力差,蒸汽从模具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直线穿透模具,到达模具另一侧壁的真空孔,在蒸汽穿透模具内部的同时,对模具及模具内的EPS泡粒进行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步骤S2中,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充入的热空气压力为0.5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40摄氏度;
步骤S3中,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为0.5小时;
步骤S4中,罐体内的压力提升为1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5中,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为1小时;
步骤S6中,罐体内的压力提升为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7中,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为1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步骤S11中,干饱和蒸汽的温度优选为140摄氏度,压力优选为0.55Ma;
步骤S12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优选为14秒。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高温高压蒸汽的温度为110摄氏度~120摄氏度,压力为0.1兆帕~0.2兆帕;
模具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的负压力差为-400兆帕~-600兆帕;
当蒸汽从模具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直线穿透模具,到达模具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后,模具及模具内的EPS泡粒的温度从初始温度上升至85摄氏度~100摄氏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模具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的负压力差为-500兆帕。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
当蒸汽从模具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直线穿透模具,到达模具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后,模具及模具内的EPS泡粒的温度从初始温度上升至92摄氏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熟化效果好,EPS泡粒中泡孔内负压恢复率达99%。
2、熟化时间短,可以节约生产周期,提升熟化效率。
3、易于生产计划调整,基本可以保证现发现用,不占用过多料仓,减少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熟化工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预发工序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成型工序中加热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有关于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的设计,依次包括:预发工序、熟化工序及成型工序,其中,熟化工序利用压缩热空气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向载压罐内分阶段注入压缩热空气,且每阶段注入压缩空气后,载压罐内压力及温度渐增,从而能快速将EPS泡粒中泡孔内负压力基本恢复至大气压力。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中,熟化工序具体工艺如下。
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熟化工序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熟化工序包括:
步骤S1,将预发后的EPS泡粒通过输料机输送至载压罐中,其中,此时载压罐处于常温常压状态,每次输料机输送EPS泡粒至载压罐罐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即可,这样,每次从预发机输出的所有EPS泡粒均可以一次性输送至载压罐中,完成熟化工序;
步骤S2,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介于0.4公斤力/平方厘米至0.6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介于35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的热空气;
步骤S3,维持步骤S2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5小时至1小时;
步骤S4,步骤S3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与步骤S2中相同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0.8公斤力/平方厘米~1.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5,维持步骤S4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至1.2小时;
步骤S6,步骤S5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与步骤S2中相同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8公斤力/平方厘米~2.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7,维持步骤S6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至1.2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进入成型工序。
其中,上述步骤S2、步骤S4及步骤S6中,每次充入热空气前,采用加热器对热空气进行干燥加热,使得通入的热空气温度高于常温,充入载压罐罐体内的热空气的温度维持在35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有利于热空气进入泡孔内部。
本实施例中,分成三个阶段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充入温度相同热空气,使载压罐的罐体内压力不断增大,热空气能够缓慢稳定的充进载压罐的罐体中,气体能够均匀稳定的进入泡孔内,不至于使气体快速进入泡孔内,将粒子压坏。每次充入热空气后,维持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对应时间,使得热空气能够缓慢充分进入泡孔中,同时,由于每次充入热空气后,罐体内的压力发生了变化,根据压力变化调节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可以使得熟化的时间最短。
以下,以制备TCL 49英寸电视机显示屏的EPS泡沫外包装箱为例,以四个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实施例中,熟化工序改进后所带来的好处。
实施方式一:
将预发后的EPS泡粒通过输料机及输料管输送至载压罐的罐体内,向载压罐的密闭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为0.4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35摄氏度的热空气,维持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0.4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35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5小时,接着,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35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0.8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0.8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35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之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35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8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1.8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35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
之后,随机取样100粒进行检测,EPS泡粒中泡孔内负压恢复率为99%;整个熟化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实施方式二:
将预发后的EPS泡粒通过输料机及输料管输送至载压罐的罐体内,向载压罐的密闭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为0.5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40摄氏度的热空气,维持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0.5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0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接着,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40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1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0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1小时,之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40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2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2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0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1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
之后,随机取样100粒进行检测,EPS泡粒中泡孔内负压恢复率为99.2%;整个熟化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
实施方式三:
将预发后的EPS泡粒通过输料机及输料管输送至载压罐的罐体内,向载压罐的密闭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为0.6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45摄氏度的热空气,维持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0.6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5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1小时,接着,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45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2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1.2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5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1.2小时,之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45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2.2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2.2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5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1.2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
之后,随机取样100粒进行检测,EPS泡粒中泡孔内负压恢复率为99%;整个熟化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5小时。
实施方式四:
将预发后的EPS泡粒通过输料机及输料管输送至载压罐的罐体内,向载压罐的密闭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为0.5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40摄氏度的热空气,维持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0.5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0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5小时,接着,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40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1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0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1小时,之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为40摄氏度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2公斤力/平方厘米,维持此时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2公斤力/平方厘米)及温度(40摄氏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1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
之后,随机取样100粒进行检测,EPS泡粒中泡孔内负压恢复率为99.5%;整个熟化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预发工序进行改进,采用红外线辐射的方式进行预发泡,具体请参考图2,为本实施例中预发工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EPS红外线预发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选取龙王B-SB作为预发泡的原料;
步骤S9,向预发机的缸体内投入EPS原料龙王B-SB,并设定预发机的预发温度为110摄氏度;
步骤S10,投料完成后,等待1~2秒,使EPS原料在预发机的缸体中充分稳定;
步骤S11,向预发机中通入温度为130摄氏度~150摄氏度,压力为0.5Mpa~0.6Mpa的干饱和蒸汽,对原料进行预热升温,预热升温时间为2秒;
步骤S12,对EPS原料进行红外线辐射,其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为12~15秒;
步骤S13,完成红外线辐射后,保持预发机缸体内温度为11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1~2秒;
步骤S14,龙王B-SB完成预发泡后,预发机停止工作,EPS泡粒在预发机的缸体内静置2~3秒后出料,其中,完成预发泡后,EPS泡粒预发密度为13~26g/L。
优选例中,步骤S11中,干饱和蒸汽的温度优选为140摄氏度,压力优选为0.55Ma。步骤S12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优选为14秒。
以下,同样以制备TCL 49英寸电视机显示屏的EPS泡沫外包装箱为例,以三个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实施例中,预发工序改进后所带来的好处。
实施方式五:
选取龙王B-SB作为预发泡的EPS原料;向预发机的缸体内投入龙王B-SB原料8kg,并设定预发机的预发温度为110摄氏度,其中,将龙王B-SB输送至预发机的缸体内,送料机所需要的送料时间为30秒;投料完成后,等待1秒,使原料在预发机的缸体中充分稳定;向预发机中通入温度为130摄氏度,压力为0.5Mpa的干饱和蒸汽,对原料进行预热升温,预热升温时间为2秒;对原料进行红外线辐射,其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为12秒;完成红外线辐射后,保持预发机缸体内温度为11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1秒;龙王B-SB完成预发泡,预发机停止工作,完成预发泡后的EPS泡粒在预发机的缸体内静置2秒后出料,其中,EPS泡粒预发密度为20g/L;其中,出料时间为16秒,出料后,等待1秒,EPS泡粒进入熟化工序,熟化工序具体请参见实施方式四。完成上述EPS红外线预发工序,整个周期时间大约为90秒。
实施方式六:
选取龙王B-SB作为预发泡的原料;向预发机的缸体内投入龙王B-SB原料8.5kg,并设定预发机的预发温度为110摄氏度,其中,将龙王B-SB输送至预发机的缸体内,送料机所需要的送料时间为32秒;投料完成后,等待1.5秒,使原料在预发机的缸体中充分稳定;向预发机中通入温度为140摄氏度,压力为0.55Mpa的干饱和蒸汽,对原料进行预热升温,预热升温时间为2秒;对原料进行红外线辐射,其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为14秒;完成红外线辐射后,保持预发机缸体内温度为11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1.5秒;龙王B-SB完成预发泡,预发机停止工作,完成预发泡后的EPS泡粒在预发机的缸体内静置2.5秒后出料,其中,EPS泡粒预发密度为20g/L;其中,出料时间为18秒,出料后,等待1秒,EPS泡粒进入熟化工序,熟化工序具体请参见实施方式四。完成上述EPS红外线预发工序,整个周期时间大约为95秒。
实施方式七:
选取龙王B-SB作为预发泡的原料;向预发机的缸体内投入龙王B-SB原料9kg,并设定预发机的预发温度为110摄氏度,其中,将龙王B-SB输送至预发机的缸体内,送料机所需要的送料时间为35秒;投料完成后,等待2秒,使原料在预发机的缸体中充分稳定;向预发机中通入温度为150摄氏度,压力为0.6Mpa的干饱和蒸汽,对原料进行预热升温,预热升温时间为2秒;对原料进行红外线辐射,其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为15秒;完成红外线辐射后,保持预发机缸体内温度为11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2秒;龙王B-SB完成预发泡,预发机停止工作,完成预发泡后的EPS泡粒在预发机的缸体内静置3秒后出料,其中,EPS泡粒预发密度为20g/L,其中,出料时间为20秒,出料后,等待1秒,EPS泡粒进入熟化工序,熟化工序具体请参见实施方式四。
完成上述EPS红外线预发工序,整个周期时间大约为100秒。
相对于传统高温蒸汽加热预发泡工序,本实施例中的EPS红外线预发工序采用红外线辐射,红外线(远红外区)的振动频率更接近物质的频率从而引发物质的共振,使粒子内部的戊烷能够迅速受热膨胀从而达到扩孔膨胀的目的,红外线预发工序采用红外线发热技术,利用了红外线照射产生热量均匀,稳定易于控制,戊烷在扩孔膨胀后不易使珠粒爆开的优点,一方面使得预发泡工序相对传统高温蒸汽加热预发泡工序更易控制;另一方面,红外线预发泡,发泡粒子受热均匀,发泡后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再一方面,红外线发泡是内部分子碰撞磨擦产生热量,热量由内而外的传递过程,明显区别于高温蒸汽加热时由外而内的加热过程,预发泡效率高。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及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成型工序进行改进,采用负压穿透的加热方式,使EPS泡粒在模具型腔中成型。
成型工序包括:预热、合模、充模、加热、冷却及脱模步骤,其中,成型工序中所采用的加热系统结构如图3。EPS成型工序中加热步骤包括:先对模具2进行预热,之后合模,再将熟化后的EPS泡粒充入模具2的型腔内,之后开始加热步骤。其中,加热步骤中,从设于模具2其中一侧壁上的蒸汽孔4向模具2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通过与蒸汽孔4连通的,设于模具2的与其中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5,对模具2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负压力差,由于负压力差的存在,蒸汽从模具2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4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5,在蒸汽直线穿透模具2内部的同时,对模具2及模具2内的EPS泡粒进行加热,EPS泡粒在模具2的型腔内发泡膨胀,形成与模具2的型腔形状相同的结构。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完成成型工序。
本例的负压穿透加热以及现有技术的正压穿透加热中,通入蒸汽的时间以及蒸汽穿透模具2内部的穿透时间均需根据成型的EPS泡沫成品的结构而定,具体可以通过试模确定,两种方式的加热步骤中,通入蒸汽的时间与穿透时间均相同;本例中的负压穿透加热步骤中,抽真空时间比穿透时间短2~3秒。
优选例中,EPS泡沫成品成型时,加热步骤中所通入的高温高压蒸汽温度为110摄氏度~120摄氏度,压力为0.1兆帕~0.2兆帕;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的负压力差为-400兆帕~-600兆帕,优选为-500兆帕;当蒸汽从模具2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后,模具2及模具2型腔内的EPS泡粒的温度从初始温度上升至85摄氏度~100摄氏度,优选上升为92摄氏度,其中,模具2及模具2型腔内的EPS泡粒的初始温度为60摄氏度~70摄氏度。
另一优选例中,模具2上设置的蒸汽孔4为8个,每个蒸汽孔4的直径为1寸;模具2上设置的真空孔5为4个,每个真空孔5的直径为1.5寸。
为使更于理解上述EPS真空成型工序中的加热步骤,以下以制备TCL 49英寸电视机显示屏的EPS泡沫外包装箱为例,分成三个对比例分别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EPS真空成型工序中加热步骤的具体步骤及其所带来的好处。其中,以下对比例中,预发工序及熟化工序参数条件请参考实施方式六。
对比例1:
A、采用本实施例中负压穿透加热方式:
从蒸汽孔4向模具2内分别通入温度为110摄氏度,压力为0.1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通过真空孔5对模具2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400兆帕的负压力差。其中,向模具2内通入蒸汽的时间与蒸汽穿透模具所用的穿透时间均为8秒,抽真空时间为6秒。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即成型。
B、采用现有技术中正压穿透加热方式:
从蒸汽孔4向模具2内通入温度为110摄氏度,压力为0.1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其中,向模具2内通入蒸汽的时间与蒸汽穿透模具所用的穿透时间均为13秒。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即成型。
采用以上两种加热方式中,相关数据对比如下表1:
表1
对比例2:
A、采用本实施例中负压穿透加热方式:
从蒸汽孔4向模具2内分别通入温度为115摄氏度,压力为0.15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通过真空孔5对模具2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500兆帕的负压力差。其中,向模具2内通入蒸汽的时间与蒸汽穿透模具所用的穿透时间均为6秒,抽真空时间为4秒。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即成型。
B、采用现有技术中正压穿透加热方式:
从蒸汽孔4向模具2内通入温度为115摄氏度,压力为0.15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其中,向模具2内通入蒸汽的时间与蒸汽穿透模具所用的穿透时间均为11秒。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即成型。
采用以上两种加热方式中,相关数据对比如下表2:
表2
对比例3:
A、采用本实施例中负压穿透加热方式:
从蒸汽孔4向模具2内分别通入温度为120摄氏度,压力为0.2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通过真空孔5对模具2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600兆帕的负压力差。其中,向模具2内通入蒸汽的时间与蒸汽穿透模具所用的穿透时间均为5秒,抽真空时间为3秒。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即成型。
B、采用现有技术中正压穿透加热方式:
从蒸汽孔4向模具2内通入温度为120摄氏度,压力为0.2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其中,向模具2内通入蒸汽的时间与蒸汽穿透模具所用的穿透时间均为8秒。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即成型。
采用以上两种加热方式中,相关数据对比如下表3:
表3
通过上述对比例,在EPS真空成型工序中,加热步骤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负压穿透技术,由于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负压力差,蒸汽从模具2其中一侧的蒸汽孔4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相对的另一侧的真空孔5过程中,穿透方式为直线穿透,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扩散穿透,在外界参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大节约穿透时间,另一方面,因直线穿透,蒸汽与模具2接触较少,接触时间较短,减少了换热量,降低了模具2加热后所能达到的温度,节约了蒸汽耗用量;最重要的是,由于直线穿透速度较快,蒸汽压力变化不大,使得成型后的EPS泡沫成品性能得到明显提升,EPS泡沫成品表面几乎无板结现象出现,EPS泡沫成品内部熔结性相对现有技术更优良。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成型工序中加热步骤所对应的加热系统的结构。
如图3所示,加热系统包括:蒸汽输送装置1、阀门6、模具2、真空阀7以及抽真空机3。模具2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孔4及真空孔5,其中,蒸汽孔4位于模具2的其中一侧壁上,真气孔5位于模具2的与其中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蒸汽孔4连通真气孔5;蒸汽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通过阀门6连通蒸汽孔4,真空孔5通过真空阀7与抽真空机3相连。这里,蒸汽输送装置1可以仅为一台,这一台蒸汽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阀门6连通不同的蒸汽孔4,也即:每一个蒸汽孔4分别配备一个阀门6,每一个蒸汽孔4通过对应的阀门6连通到这台蒸汽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或者,蒸汽输送装置1及阀门6的个数与蒸汽孔4的个数均相同,每一个蒸汽孔4通过一个阀门6连通一台蒸汽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每台蒸汽输送装置1的型号相同。同理,真空孔5、真空阀7以及抽真空机3的数量配置与蒸汽孔4、阀门6及蒸汽输送装置1的数量配置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加热系统中:模具2上设置的蒸汽孔4为8个,每个蒸汽孔4的直径为1寸;模具2上设置的真空孔5为4个,每个真空孔5的直径为1.5寸。
以下,以蒸汽输送装置1及抽真空机3分别为一台时为例,详细说明加热系统的连接方式及运作方式。
如图3所示,为蒸汽输送装置1为1台及抽真空机3为1台时,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加热系统包括蒸汽输送装置1、阀门6、模具2、真空阀7及抽真空机3。
阀门6共有8个,分别为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第四阀门64、第五阀门65、第六阀门66、第七阀门67及第八阀门68。
模具2中,蒸汽孔4共设置有8个,8个蒸汽孔4分别为第一蒸汽孔41、第二蒸汽孔42、第三蒸汽孔43、第四蒸汽孔44、第五蒸汽孔45、第六蒸汽孔46、第七蒸汽孔47及第八蒸汽孔48,真空孔5共设置有4个,4个真空孔5分别为第一真空孔51、第二真空孔52、第三真空孔53及第四真空孔54。其中,第一蒸汽孔41、第二蒸汽孔42、第三蒸汽孔43、第四蒸汽孔44、第五蒸汽孔45、第六蒸汽孔46、第七蒸汽孔47及第八蒸汽孔48设置在模具2的其中一侧壁上,第一真空孔51、第二真空孔52、第三真空孔53及第四真空孔54则设置在模具2的与其中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上;8个蒸汽孔4及4个真空孔5连通。
真空阀7共有4个,4个真空阀7分别为第一真空阀71、第二真空阀72、第三真空阀73及第四真空阀74。
蒸汽输送装置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第四阀门64、第五阀门65、第六阀门66、第七阀门67及第八阀门68分别连通第一蒸汽孔41、第二蒸汽孔42、第三蒸汽孔43、第四蒸汽孔44、第五蒸汽孔45、第六蒸汽孔46、第七蒸汽孔47及第八蒸汽孔48,第一蒸汽孔41、第二蒸汽孔42、第三蒸汽孔43、第四蒸汽孔44、第五蒸汽孔45、第六蒸汽孔46、第七蒸汽孔47及第八蒸汽孔48分别与第一真空孔51、第二真空孔52、第三真空孔53及第四真空孔54连通,第一真空孔51、第二真空孔52、第三真空孔53及第四真空孔54分别通过第一真空阀71、第二真空阀72、第三真空阀73及第四真空阀74连接抽真空机3。
EPS真空成型工序中,打开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第四阀门64、第五阀门65、第六阀门66、第七阀门67及第八阀门68,蒸汽输送装置1通过第一蒸汽孔41、第二蒸汽孔42、第三蒸汽孔43、第四蒸汽孔44、第五蒸汽孔45、第六蒸汽孔46、第七蒸汽孔47及第八蒸汽孔48向模具2内部通入高温高压蒸汽,且在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打开第一真空阀71、第二真空阀72、第三真空阀73及第四真空阀74,抽真空机3开始工作,通过第一真空孔51、第二真空孔52、第三真空孔53及第四真空孔54对模具2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这样,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负压力差,蒸汽从模具2靠近蒸汽孔4的一侧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靠近真空孔5的一侧,在蒸汽直线穿透模具2内部的同时,对模具2及模具2内的EPS珠粒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依次进行冷却及脱模步骤,EPS泡沫成品成型。成型后的EPS泡沫成品表面及几乎无板结现象,EPS泡沫成品内部熔结性良好。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依次包括:预发工序、熟化工序及成型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工序包括:
步骤S1,将预发后的EPS泡粒输送至载压罐中;
步骤S2,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充入压力介于0.4公斤力/平方厘米至0.6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介于35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的热空气;
步骤S3,维持步骤S2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5小时至1小时;
步骤S4,步骤S3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与步骤S2中相同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0.8公斤力/平方厘米~1.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5,维持步骤S4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至1.2小时;
步骤S6,步骤S5后,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再次充入温度与步骤S2中相同的热空气,使罐体内的压力提升至1.8公斤力/平方厘米~2.2公斤力/平方厘米;
步骤S7,维持步骤S6中罐体内热空气的压力及温度不变,将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0.8小时至1.2小时,完成EPS泡粒的熟化,进入成型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发工序包括:
步骤S8,选取龙王B-SB作为预发泡的EPS原料;
步骤S9,向预发机的缸体内投入EPS原料,并设定预发机的预发温度为110摄氏度;
步骤S10,投料完成后,等待1~2秒,使EPS原料在预发机的缸体中充分稳定;
步骤S11,向预发机中通入温度为130摄氏度~150摄氏度,压力为0.5Mpa~0.6Mpa的干饱和蒸汽,对原料进行预热升温,预热升温时间为2秒;
步骤S12,对EPS原料进行红外线辐射,其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为12~15秒;
步骤S13,完成红外线辐射后,保持预发机缸体内温度为11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1~2秒;
步骤S14,完成预发泡后,EPS泡粒在预发机的缸体内静置2~3秒后出料,其中,完成预发泡后,EPS泡粒预发密度为13~26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序包括:加热步骤;所述加热步骤中,从设于模具(2)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4)向模具(2)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通入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通过与所述蒸汽孔(4)连通的,设于所述模具(2)的与其中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5),对模具(2)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负压力差,蒸汽从模具(2)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4)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另一侧壁的真空孔(5),在蒸汽穿透模具(2)内部的同时,对模具(2)及模具(2)内的EPS泡粒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向载压罐的罐体内充入的热空气压力为0.5公斤力/平方厘米,温度为40摄氏度;
所述步骤S3中,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为0.5小时;
所述步骤S4中,罐体内的压力提升为1公斤力/平方厘米;
所述步骤S5中,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为1小时;
所述步骤S6中,罐体内的压力提升为2公斤力/平方厘米;
所述步骤S7中,EPS泡粒于罐体内存放的时间为1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1中,干饱和蒸汽的温度优选为140摄氏度,压力优选为0.55Ma;
所述步骤S12中,红外线辐射的时间优选为14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高压蒸汽的温度为110摄氏度~120摄氏度,压力为0.1兆帕~0.2兆帕;
所述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的负压力差为-400兆帕~-600兆帕;
当蒸汽从模具(2)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4)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5)后,模具(2)及模具(2)内的EPS泡粒的温度从初始温度上升至85摄氏度~100摄氏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相对的两侧在内部形成的负压力差为-500兆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蒸汽从模具(2)其中一侧壁的蒸汽孔(4)直线穿透模具(2),到达模具(2)相对的另一侧壁的真空孔(5)后,模具(2)及模具(2)内的EPS泡粒的温度从初始温度上升至92摄氏度。
CN201610405145.9A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Active CN106079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5145.9A CN106079219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5145.9A CN106079219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9219A true CN106079219A (zh) 2016-11-09
CN106079219B CN106079219B (zh) 2018-11-02

Family

ID=5722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5145.9A Active CN106079219B (zh) 2016-06-08 2016-06-08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7921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2949A (zh) * 2019-01-24 2019-05-03 安徽汉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的制备方法
CN111996839A (zh) * 2020-09-07 2020-11-27 安徽祥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复合纸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0530A (en) * 1986-09-11 1988-04-26 Rohm Gmbh Method for foaming synthetic resin bodies with microwave or high frequency energy
CN101759867A (zh) * 2010-01-21 2010-06-30 安徽中兴华汉机械有限公司 消失模用发泡珠粒加压熟化方法
CN103121256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
CN203004194U (zh) * 2012-12-06 2013-06-19 浙江瑞诺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Eps板材成型机加热装置
TW201538580A (zh) * 2013-12-06 2015-10-16 Evonik Industries Ag 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粒子之預發泡以供隨後於封閉模內發泡模塑
CN105252697A (zh) * 2015-10-28 2016-01-20 界首市兴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降解的泡沫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0530A (en) * 1986-09-11 1988-04-26 Rohm Gmbh Method for foaming synthetic resin bodies with microwave or high frequency energy
CN101759867A (zh) * 2010-01-21 2010-06-30 安徽中兴华汉机械有限公司 消失模用发泡珠粒加压熟化方法
CN103121256A (zh) * 2011-11-18 2013-05-29 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
CN203004194U (zh) * 2012-12-06 2013-06-19 浙江瑞诺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Eps板材成型机加热装置
TW201538580A (zh) * 2013-12-06 2015-10-16 Evonik Industries Ag 聚(甲基)丙烯醯亞胺粒子之預發泡以供隨後於封閉模內發泡模塑
CN105252697A (zh) * 2015-10-28 2016-01-20 界首市兴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降解的泡沫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2949A (zh) * 2019-01-24 2019-05-03 安徽汉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的制备方法
CN111996839A (zh) * 2020-09-07 2020-11-27 安徽祥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复合纸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79219B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5518B2 (en) Moulding of articles
CA2156050C (en) Organically bound, inorganically filled articles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orming such articles
CN106459465A (zh) 在封闭模具中对聚(甲基)丙烯酰亚胺颗粒进行压力相关的模制发泡从而制备硬质泡沫芯
CN105252697A (zh) 一种可快速降解的泡沫制品及其生产工艺
CN106079219A (zh)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生产工艺
CN208250153U (zh) 一种3d玻璃热吸成型系统
CN103850058B (zh) 一种隔音毡的超快速成型装置及其应用
CN105599319B (zh) 一种汽车用填充成型隔音垫的制作方法
CN102515655B (zh) 一种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94093A (zh) 一种eps泡沫包装板及其制备工艺
CN202264288U (zh) 一种保温砖的生产设备
CN105856468A (zh) 一种eps增温增压熟化工艺
CN206913558U (zh) 一种eps板材成型机
CN105835296A (zh) 一种保温板生产的泡塑成形系统
CN206257935U (zh) 一种新型茶叶烘干机
CN206393855U (zh) 一种塑料干燥装置
CN104886793A (zh) 一种文胸罩杯生产加工装置
CN108001019A (zh) 一种汽车地毯热压成型方法
CN106079217B (zh) 一种eps红外线预发泡工艺
CN109295611A (zh) 一种等密度棉的制备方法及等密度棉
CN107487002A (zh) 一种采用hsm成型工艺制备船桨的方法
CN104441381B (zh) 一种防静电epp泡塑的生产工艺
CN109702949A (zh) 一种eps泡沫包装箱的制备方法
CN106120154A (zh) 一种用于混合纤维棉的定型设备
CN206983108U (zh) 一种高效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1

Address after: Room 110, No.8 Haile Road,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ng Jinghao

Address before: 516032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city Huicheng district Overseas Industrial Base Tong Qiao Zhen Tong Lianfa Avenue South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JINGHUA PACKAGING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5

Address after: 362000 Fumao Industrial Park, N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Nanan Yiyang foam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0 room 110, 8 Haile Road,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ng Jing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