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5040B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5040B
CN106055040B CN201610626805.6A CN201610626805A CN106055040B CN 106055040 B CN106055040 B CN 106055040B CN 201610626805 A CN201610626805 A CN 201610626805A CN 106055040 B CN106055040 B CN 106055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over
section
supporting member
frame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268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5040A (zh
Inventor
徐旼志
朴忠奭
宋贤哲
金峻琪
安洙弘
李雅凛
李光远
金辰洙
尹智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081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0444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0457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09064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1301175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50039021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301424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13508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55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5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5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1/00Cabinets or ra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for storing guns or skis
    • A47B81/06Furniture aspects of radio, television, gramophone, or record cabin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04M1/0269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mounted in a fixed curved configuration, e.g. display curved around the edges of the telephon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处;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用于改变所述支撑构件的形状,所述可变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后表面;框架,所述框架沿着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布置;以及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后侧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并且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分案申请
本申请是2014年1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035467.X、发明名称为“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月2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08153、于2013年4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45797、于2013年10月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17521以及于2013年11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142411,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后盖和一种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被设计为适当地覆盖具有改善的结构的显示模块的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各种类型的显示设备被用于显示图像。例如,存在各种显示器,诸如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根据最近显示设备的应用领域的扩大,在应用领域中已经要求多样化特性的显示设备。特别地,随着不仅与简单显示图像而且考虑到三维效果和沉浸感地显示的图的特性,已经增加这样的要求。为了满足这样的各种要求,进行研究以提供具有改善的结构的各种显示设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处;
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用于改变所述支撑构件的形状,所述可变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后表面;
框架,所述框架沿着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布置;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后侧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并且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优选地,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的形状而变化。
优选地,所述后盖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后表面的中间部分与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之间提供空间。
优选地,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所述可变构件使所述支撑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在第二方向上的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其中,所述后盖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框架。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其中,所述后盖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框架。
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向后突出的突出紧固区段;所述后盖被紧固到所述突出紧固区段;并且所述突出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突出紧固部分。
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向后突出且平行于所述支撑构件弯曲的弯曲紧固区段;所述支撑构件被紧固到所述弯曲紧固区段;并且所述弯曲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弯曲紧固部分。
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向后突出的突出紧固区段以及向后突出且平行于所述支撑构件弯曲的弯曲紧固区段;所述后盖被紧固到所述突出紧固区段;所述支撑构件被紧固到所述弯曲紧固区段;所述突出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突出紧固部分;并且所述弯曲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弯曲紧固部分。
优选地,所述突出紧固部分和所述弯曲紧固部分交替地形成。
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所述可变构件使所述支撑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弯曲;所述框架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处的第二框架;其中,所述后盖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二框架。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的第二框架,其中,所述后盖的左边缘和右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框架。
优选地,所述后盖包括通过分隔部分限定的多个分隔区段,并且所述后盖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所述多个分隔区段。
优选地,每个分隔区段形成为在所述盖本体内具有封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盖本体包括紧固到所述框架的凸缘部分。
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所述后盖包括通过所述分隔部分限定的多个分隔区段;每个分隔区段包括分别布置在相对的竖直端处的固定端;每个分隔区段的每个固定端具有形成在所述固定端的一个横向端部部分处的突起;一个分隔区段的所述突起与相邻的分隔区段的所述固定端重叠,其中,所述突起和所述相邻的分隔区段的所述固定端的重叠部分被紧固到所述框架。
优选地,螺孔形成为穿过每个分隔区段的所述突起,并且与所述螺孔对应的另一螺孔在与所述螺孔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在与所述突起重叠的所述相邻的分隔区段处。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紧固构件,所述第一紧固构件通过穿过所述突起、所述重叠部分和所述框架而将所述后盖和所述框架紧固到所述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处;
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用于改变所述支撑构件的形状,所述可变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后表面;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后侧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提供能够改变所述显示模块的形状的力;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后侧,并且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显示模块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其中,所述可变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
因此,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该后盖根据显示模块的改善的结构在形状上是可容易地变化的。
根据一个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的显示设备可以完成以上和其它的目的,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图像;可变构件,该可变构件用于改变显示模块的形状;以及后盖,该后盖被布置在显示模块的后表面上并且随着显示模块的变化的形状而变化。
在一个方面中,后盖包括多个分隔区段,通过分隔部分来限定出多个分隔区段。
根据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后盖,该后盖形成显示设备的后表面,包括通过分隔部分限定出的多个分隔区段。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将会更清楚地理解以上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其它的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透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3的线V-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3的线VI-V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
图8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截面图;
图9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截面图;
图10是部分地图示根据从图9的实施例改进的实施例的后盖的截面图;
图11是部分地图示根据从图9的实施例改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盖的截面图;
图12是部分地图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截面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后盖的后透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后盖的后透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6是沿着图14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的后透视图;
图18是图示在图17中图示的后盖的后平面图;
图19是沿着图17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0是沿着图17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21(a)和图21(b)是解释在图17中图示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图2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包括的后盖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27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2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透视图;
图29是部分地图示根据在图28中图示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30是图示在放大的状态下的后盖的固定端分的与图28的部分A相对应的放大透视图;
图31是沿着图28的线F-F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2是图示在图29中图示的分隔区段的本体的透视图;
图33(a)和图33(b)是沿着图32的线G-G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4(a)和图34(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
图35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透视图;
图36(a)和图36(b)是沿着图35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7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透视图;
图38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透视图;
图39(a)和图39(b)是沿着图38的线J-J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隔区段的本体的透视图;
图41是沿着图40的线K-K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2是示意性地图示被形成在图40中图示的每个分隔区段处的紧固孔和第一紧固构件的平面图;并且
图43(a)和图43(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图示该优选实施例的实例。这些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还可以提供其它的实施例。
为了清楚描述,可以从附图中省略除了组成本发明的必要特征的元件之外的组成元件。遍及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楚和方便,组成元件的宽度、厚度等可以被放大或者缩小。本发明不受图示的厚度、宽度等的限制。
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的术语“包括”表示所陈述的特征、完整物、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者多个其它特征、完整物、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此外,在实施例的说明中会理解,当层(或者膜)、区域、衬垫(pad)、图案或者结构表示为布置在另一个层、区域、衬垫、图案或者结构“上/的上方/之上”时,它能够直接地接触另一个层、区域、衬垫、图案或者结构,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区域、衬垫、图案或者结构。另外,还会理解,当层(或者膜)、区域、衬垫、图案或者结构表示为布置在两个层、两个区域、两个衬垫、两个图案或者两个结构“之间”时,它能够是所述两个层、所述两个区域、所述两个衬垫、所述两个图案或者所述两个结构之间唯一的层、区域、衬垫、图案或者结构,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区域、衬垫、图案或者结构。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前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透视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至图3,图示实施例的通过附图标记“100”指示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模块10,该显示模块10用于显示图像;可变构件20,该可变构件20用于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以及后盖30,该后盖30被布置在显示模块10的后表面处。后盖30包括多个分隔区段34,通过分隔部分32限定出所述多个分隔区段34。相应地,当通过可变构件20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时,后盖30的形状是可容易改变的。将会更详细地加以描述。
显示模块10包括:显示面板12,该显示面板12用于显示图像;支撑构件14,该支撑构件14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的后表面处,以支撑显示面板12;面板驱动器(未示出),该面板驱动器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以提供用于显示面板12的驱动的信号;以及第一框架16,该第一框架16分别被布置在显示模块1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2可以是如下面板,该面板不仅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各种结构和类型,而且具有柔性以通过可变构件20在形状上变化。
例如,显示面板12可以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这样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是自发光的显示面板,其中当电流流过有机薄膜时电子和空穴在荧光或者磷光有机薄膜中被结合,从而产生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各种优点,诸如能够提供明亮且清晰的图像的高清质量、没有关于视角的限制和低功耗。特别地,因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能够通过有机薄膜的层压被制造,所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呈现优异的柔性。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显示面板。对于显示面板12,可以采用具有各种结构和类型的各种显示面板。
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的后表面处的支撑构件14支撑显示面板12。面板驱动器和可变构件20可以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的后表面。如上所述,面板驱动器驱动显示面板12。为此,支撑构件14不仅具有稳固地支撑显示面板12、面板驱动器和可变构件20的强度,而且具有根据在显示面板12的形状上的变化在形状上变化的柔性和弹性。为了避免热应力,支撑构件可以具有与显示面板12的热膨胀系数相似的热膨胀系数。
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4可以包括复合材料,诸如增强塑料。在此,复合材料是通过人工地结合两种或者更多种材料获得的材料,以呈现优异的特征。例如,支撑构件14可以包括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支撑构件14不仅可以凭借该塑料而呈现亮度和灵活性的特性,而且可以凭借纤维型增强材料呈现高强度、高弹性和优异的耐磨性。支撑构件14可以由单个复合材料层构成或者可以由多个复合材料层构成,以呈现优异的强度。
支撑构件14可以通过粘合剂(例如,双面胶带)被固定到显示面板12的后表面。当然,本发明不受这样的固定方法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固定方法,显示面板12和支撑构件14可以被相互固定。
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的后表面的面板驱动器包括电路板(未示出),该电路板包括各种布线和元件以提供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2的信号。面板驱动器可以通过托架(未示出)等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例如,为了最小化对于改变显示面板12的形状所要求的力,托架可以在支撑构件14的中间部分处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当然,本发明不受这样的结构的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各种替代方案。例如,面板驱动器可以被部分地或者完全地布置在显示模块10的外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面板驱动器可以包括布线、元件等,用于驱动可变构件20。稍后将会更详细地加以描述。
沿着显示面板12和支撑构件14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布置各个第一框架16。第一框架16不仅固定显示面板12和支撑构件14,而且保护显示面板12和支撑构件14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覆盖显示面板12的后表面等的后盖30等可以被固定到第一框架16。
更详细地,每个第一框架16均可以包括:前部分16a,该前部分16a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的前表面处;和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该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该弯曲的紧固部分16c从前部分16a的后表面延伸。
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可以从在显示模块10的后方的前部分16a(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4)突出。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可以从显示模块1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4)后面的第一部分16a突出,同时平行于显示模块10地弯曲。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紧固构件36将后盖30紧固到突出的紧固部分16b,而通过第二紧固构件144将弯曲的紧固部分16c紧固到支撑构件14。
通过使用各种结构或者方法,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可以被紧固到支撑构件1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螺钉紧固。即,螺孔140a形成为穿过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并且与螺孔140a相对应的螺孔142a形成为穿过支撑构件14。相应地,能够通过将通过螺钉组成的第二紧固构件144紧固到螺孔140a和142a而将第一框架16固定到支撑构件14。当然,本发明不受到这样的结构的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例如,配合、粘附等)。稍后将会更详细地描述第一框架16和后盖30的固定。
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不仅能够稳固地固定显示面板12的边缘,而且能够提供美观的外形,这是因为每个第一框架16均包括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的前表面处的前部分16a。当然,本发明不受这样的结构的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各种替换物。例如,前部分16a可以被省略,以便允许图像遍及显示面板12的整个表面地被显示。
因为每个第一框架16均包括紧固后盖30的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紧固支撑构件14的弯曲的紧固部分16c,突出的紧固部分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均能够固定后盖30和支撑构件14两者。相应地,当显示面板12的形状改变时,支撑构件14和后盖30可以在形状上随着显示面板12以集成结构的形式同时变化。因此,减少改变显示面板12的形状所要求的力并且从而最小化功耗是可能的。
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包括多个突出的紧固部,所述多个突出的紧固部被彼此隔开了一定距离。类似地,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包括被彼此隔开了一定距离的多个弯曲的紧固部。通过多个突出的紧固部和多个弯曲的紧固部的供应,不仅能够减少对于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所要求的力,而且能够将力均匀地施加到显示模块10。即,如果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伸长的结构,则被增加的力被要求改变部分16b或者16c的形状,这是因为伸长的结构起加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均匀的形状变化可能发生。相反地,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中的每一个均被分隔为多个部分,并且正因如此,在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之后仅要求要改变紧固部分16a和16b的每个部分的力。因此,能够均匀地改变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的形状同时最小化对于形状变化所要求的力。
替代地,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形成突出的紧固部16b和弯曲的紧固部16c。因此,当后盖30和支撑构件14被固定到第一框架16时显示模块10被平衡,并且正因如此,能够防止对于显示模块10的一侧相对于另一侧的更大的负载施加。
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并且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可以具有各种结构。另外,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和弯曲的紧固部分16c可以被设置在除了第一框架16的区域或者元件处。换言之,用于固定到后盖30的结构和用于固定到支撑构件14的结构可以是不同地变化的。
可变构件20被布置在支撑构件14的后表面处,以改变显示面板12的形状。能够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的各种构造和系统可以被应用于可变构件2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变构件20可以包括变化区段22和固定区段24,该固定区段24将变化区段22固定到支撑构件14。止动器构件26也可以分别被布置在固定区段24的相对的端部处。
能够根据例如温度变化或者电信号的应用而呈现长度或者形状变化的各种结构或者系统可以被应用于变化区段22。例如,变化区段22可以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伸长的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利用在呈现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的金属中呈现的形状记忆和超塑性特性的合金。这样的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形状。为了变化区段22的温度调节,变化区段22被连接到包括在面板驱动器中的元件,以驱动可变构件20。根据温度调节,变化区段22呈现长度变化(即,在变化区段22的相对的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中的变化),从而改变显示面板12的形状。当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变化区段22时,如上所述,能够实现变化区段22的简单结构和因此变化区段22的简单应用。另外,在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期间没有产生噪声。
变化区段22可以被固定到固定区段24,并且固定区段24随着变化区段22可以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固定区段24具有嵌入变化区段22的横向伸长的结构。固定区段24可以包括随着显示面板12的变化形状在形状上可变化的材料,且同时支撑变化区段22。在这一点上,固定区段24可以包括单层或者多层,所述多层包括复合材料,例如,增强塑料(CFRP、GFRP等)。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并且固定区段24可以是由各种材料制成。
固定构件24a被布置在固定区段24的中间部分处。因为每个固定区段24a具有一定长度,所以相对于支撑构件14,固定区段24可以在其中间部分处具有比其其它的部分大的间距。例如,固定区段24可以被布置在支撑构件14上同时具有如下圆形结构,在该圆形结构中,与固定区段40的其它部分相比较,固定区段24的中间部分从显示模块10在向后的方向上进一步突出。
当以如下圆形结构的形式安装固定区段24时,能够在通过变化区段22改变显示面板12之后更容易地改变显示面板12,在该圆形结构中,与固定区段24的其它部分相比较,固定区段24的中间部分从显示模块10在向后的方向上进一步突出。即,如在图7(a)和图7(b)的实施例中所图示,通过可变构件20向前突出显示面板12的相对的横向端,以使显示面板12具有在显示面板12的横向方向上的预定曲率半径R的弯曲表面。在此连接中,每个固定构件24a均被固定到显示模块10,以使固定区段24在其中间部分处被进一步突出,并且正因如此,显示模块10能够更容易地变化。
当通过变化区段22改变显示面板22的形状时,止动器构件26起到保持显示面板22的已改变的形状的作用。
当通过面板驱动器将电流施加到变化区段22以增加变化区段22的温度时,通过变化区段22弯曲可以被改变同时在长度上被减少使得其相对的端部被向前突出。结果,显示模块10可以被弯曲使得其相对的横向端被向前突出,并且正因如此,显示模块10可以具有在图7(a)和图7(b)的图示的实施例中的其横向方向上的预定的曲率半径R。在此状态下,在显示面板12的中间和横向端部部分之间从用户的眼睛到显示面板12不存在距离差。即使不存在距离差,但是这样的差可以是微小的。因此,能够实现用户的沉浸感的增强。
通过使用止动器构件26,能够将显示面板12维持在变化的状态下。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最小化功耗,这是因为没有必要连续地供应用于变化的状态的保持的电流。
当期待显示面板12再次返回到其原始状态时,止动器构件26被返回到期原始状态或者电流的供应被切断。根据这样的操作,变化区段22的长度返回到原始长度(即,在变化区段22的相对的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被返回到其原始距离),并且正因如此,显示面板12被返回到平坦的形状。
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变化区段22的温度被增加时,变化区段22的长度被减少,从而改变显示面板12的形状。然而,本发明不受这样的实施例的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各种替换物。例如,变化区段22可以被设置使得当变化区段22的温度增加时变化区段22的长度被增加。另外,虽然可变构件20已经被图示为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化区段22时,变化区段22可以采用诸如马达和弹簧构件的各种结构和系统。
固定区段24和止动器构件26的结构和系统可以是不同的。尽管止动器构件26已经被图示为分别被布置在固定区段22的相对的端部处,但是本发明不受到这样的布置的限制。止动器构件26的位置和布置可以根据止动器构件26的结构和系统而改变。
尽管显示面板12已经被图示为变化以具有如下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具有在如图7(a)和图7(b)的实施例中图示的显示面板12的横向方向上的预定的曲率半径R,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显示面板12可以改变成各种形状。例如,显示面板12可以被改变以具有在显示面板12的竖直方向上的曲率的弯曲表面。
虽然可变构件20已经被图示为被布置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的支撑构件14的后表面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变构件20可以被布置在各种位置处。例如,只要它能够提供能够改变显示面板12的形状的力,则可变构件2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和支撑构件14之间、在支撑构件14内、在支撑构件14和后盖30之间或者在后盖30的外部。
后盖30被布置在显示模块10的后表面处。后盖30保护显示模块10、面板驱动器等免受外部冲击同时提供布置面板驱动器等的空间。后盖30也覆盖面板驱动器等,以保护显示模块10的内部构造被向外地暴露,并且也实现外观的增强。例如,后盖30具有遍及后盖30缓和地弯曲的表面,以确保充分的空间并且实现外观的增强。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后盖30具有能够应对在显示模块10的形状的变化的结构。因此,即使当显示模块10的形状被改变时,在不干涉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的情况下后盖30始终保护显示模块10并且确保显示模块10的所期待的外观。
为此,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后盖30包括多个分隔区段34,通过分隔部分32限定出所述多个分隔区段34。在此,每个分隔部分32可以不仅包括完全地分隔相邻的分隔区段34使得该相邻的分隔区段34被彼此隔开了一定距离的分隔部分,而且包括在相邻的分隔区段34被连接的条件下在相邻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厚度方向上通过后盖30的部分去除而部分地分隔相邻的分隔区段34的分隔部分。在下文中,将会参考图4描述相邻的分隔区段34被彼此隔开了一定距离的情形。图4是沿图2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为了参考,稍后将会参考图9至图12详细地描述如下情况,在该情况中,在相邻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厚度方向上通过后盖30的部分去除而通过分隔部分部分地限定出相邻的分隔区段34。
参考图2至图4,图示的实施例的分隔部分32被形成以在多个分隔区段34当中的纵长方向上延伸以贯穿后盖30,使得分隔区段34被分隔部分32彼此隔开。当后盖30包括多个分隔区段34时,如上所述,能够当通过可变构件20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时减少改变后盖30的形状所需的力。当后盖30不包括分隔部分32,并且正因如此,具有均匀的厚度的单板结构时,要求大力以改变后盖30的形状,这是因为单板结构应被完全改变。此外,后盖30呈现增加的位移,这是因为单板结构应被完全改变。也可能难以将力均匀地施加到后盖30的所有部分。相反地,当后盖30包括多个分隔区段34时,如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能够使一个分隔区段变形的较小的力,能够使后盖30变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每个分隔区段34的位移小,所以不仅能够较有效地处理形状变化,而且能够实现均匀的形状变化。
例如,当显示模块10变成具有相对于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的预定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结构时,分隔部分32可以具有在与横向方向交叉的竖直方向上的伸长的形状。当显示模块10改变成弯曲的结构时,如上所述,弯曲的力在后盖30的横向方向上被施加到后盖30。为此,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分隔部分32被竖直地伸长使得后盖30被限定成多个横向布置的分隔区段34。因此,被施加横向弯曲力的每个分隔区段34的宽度较小,并且正因如此,分隔区段34能够被容易地改变。
通过分隔部分32限定出的分隔区段34可以被竖直地伸长。每个分隔区段34可以包括:本体34a,该本体34a具有缓和地弯曲的表面同时形成分隔区段34的外观;和固定端34b,该固定端34b分别被设置在本体34a的相对的竖直端处,以被固定到第一框架16。通过第一紧固构件36,可以实现将固定端34b固定到第一框架16。因此,通过分别形成在分隔区段34的在与分隔区段34的变化方向交叉的竖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端部处的固定端34b而被固定到第一框架16。因为尽管分隔区段34的相对的竖直端处于固定状态下,但是分隔区段34的相对的横向端处于非固定的状态下,所以通过在横向方向上施加到分隔区段34的力能够容易地改变分隔区段34。
例如,参考图5,每个固定端34b可以通过螺钉紧固被紧固到相对应的第一框架16的突出的紧固部分16b。更详细地,固定端34b可以被形成以平行于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地延伸,并且正因如此,固定端34b可以被布置在突出的紧固部分16b上。固定端34b可以在与突出的紧固部分16b的各个螺孔160b相对应的位置处被设有螺孔340b。因此,在固定端34b被布置在突出的紧固部分16b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将第一紧固构件36(例如,螺钉)紧固到螺孔160b和340b而将固定端34b紧固到突出的紧固部分16b。使用上述螺钉紧固构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分隔区段34稳固地固定到第一框架16。
螺孔160b和340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被伸长的狭槽结构。当显示模块10变成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的预定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结构时,每个分隔区段34的宽度和/或分隔部分32的宽度可被增加。为此,螺孔160b和340b中的每一个被形成以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伸长的狭缝结构,以便有效地应对相对应的分隔区段34的宽度中的变化和/或相对应的分隔部分32的宽度中的变化。
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可以改变用于固定分隔区段34的突出的紧固部分16b、固定端34b和第一紧固构件36的形状、结构和系统。例如,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诸如配合和粘附。
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分隔区段34具有相同的宽度。在此,考虑到制造公差等,“相同的宽度”不仅包括在物理上彼此完全相等的宽度,而且包括可以认为彼此相等的宽度。当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相同的宽度的多个分隔区段34时,通过使用在相同的过程中形成的分隔区段34,能够在相同的过程中形成分隔区段34,并且能够形成后盖30。因此,制造过程被简化。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采用具有不同宽度的分隔区段34。
如在图4中所示,每个分隔区段34的本体34a包括:外部3411,该外部3411构成后盖30的外表面;和重叠部分3412,该重叠部分3412从外部3411朝向与所述的分隔区段34相邻的另一分隔区段34延伸,以与该相邻的分隔区段34重叠。因此,能够防止用户通过裸眼辨别每个分隔部分32的在后盖30的形状变化时发生的宽度的增加。
每个分隔区段34的重叠部分3412从分隔区段34的一侧朝着相邻的分隔区段34延伸,并且正因如此,与相邻的分隔区段34的厚度相对应的阶梯部被形成在分隔区段34的外部3411的外表面和重叠部分3412的外表面之间。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重叠部分3412被图示为具有与本体34a的厚度相等或者类似的厚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避免通过将力局部施加到本体34a引起的非均匀的变化。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并且外部3411和重叠部分3412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和结构。
后盖30的分隔区段34应包括如下材料,该材料具有使分隔区段34能够组成显示设备10的后表面的强度同时重量轻并且形状可容易变化。分隔区段34可以包括各种金属、树脂等。对于金属,可以采用重量轻同时适合于形状变化的铝等。对于树脂,可以采用橡胶等。
再次参考图5,覆盖构件40可以被设置以覆盖每个第一框架16和分隔区段34的固定端34b的相对应的固定端。覆盖构件40可以包括:第一组件40a,该第一组件40a组成覆盖构件40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和第二组件40b,该第二组件40b从第一组件40a延伸。覆盖构件40可以进一步包括配合突起42,该配合突起42将会被配合在形成在后盖30处的配合凹槽340a中,特别是,在分隔区段34的固定端34b中。因此,能够将覆盖构件40稳固地固定到后盖30。另外,通过使用粘合剂,能够更稳固地固定覆盖构件40。因为覆盖构件40有效地覆盖第一框架16被连接分隔区段34的区域,所以能够避免由这些区域的暴露引起的问题并且实现外观的增强。
第二框架50可以被布置在显示设备100的左边缘和后边缘处,以覆盖显示模块10和后盖30。每个第二框架50可以包括:外组件52,该外组件52从显示模块10的前表面延伸到后盖30的外表面;和延伸组件54,该延伸组件54从外组件52突出。如在图6中所示,显示模块10的每个横向边缘被配合在相对应的第二框架50中的延伸组件54与外组件52的前部分52a之间。此外,后盖30的每个横向边缘被配合在相对应的第二框架50中的延伸组件54与外组件52的后部分52b之间。另外,凹槽522可以被形成在每个第二框架50中的外组件52的后部分52b处,以部分地接收后盖30的相对应的横向边缘。也可以采用各种替换物。
通过第三紧固构件56,延伸组件54被固定到显示模块1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4)。例如,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螺钉紧固,第二框架50被紧固到支撑构件14。详细地,螺孔540a形成为穿过延伸组件54,并且与螺孔540a相对应的螺孔142b形成为穿过支撑构件14。因此,通过对准延伸组件54的螺孔540a和支撑构件14的螺孔142b并且然后将通过螺钉组成的第三紧固构件56紧固到被对准的螺孔540a和142b,能够将第二框架50固定到支撑构件14。因此,通过使用螺钉紧固,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稳固的固定。当然,本发明不受这样的方法的限制,并且其它方法诸如配合和粘附可以被采用。
根据上面的描述显然的是,每个第二框架50固定在显示设备10的相对应的横向侧处的多个元件,使得这些元件是处于集成状态中。此外,每个第二框架50防止显示设备10的内部构造被向外暴露,并且实现外观的增强。
将会参考图7(a)和图7(b)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设备100的上述形状变化。图7(a)和图7(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为了参考,图7(a)和图7(b)是沿着图3的线VII-VII截取的横截面图。为了简化和方便描述,从图7(a)和图7(b)省略了止动器构件(图3中的“26”)的图示。
如在图7(a)中所示,在没有力被施加到显示模块10的条件下,显示模块10被保持在平坦的状态中。通过固定构件24a来固定可变构件20的中间部分。因此,与可变构件20的横向边缘部分相比较,从显示模块10在向后方向上进一步突出可变构件20的中间部分。根据此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
当用户输入用于形状变化的命令时,通过被包括在面板驱动器中的驱动可变构件20的元件来驱动可变构件20。例如,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电流流过可变构件20的变化区段22,以增加变化区段22的温度。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变化区段22在长度上被减少,从而将力施加到显示模块10,使得在向前方向上突出显示模块10的左边缘部分和右边缘部分,并且在向后方向上突出显示模块10的中间部分。结果,显示模块10变成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的均匀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结构,如在图7(b)中所示。因此,显示模块10提供用户的沉浸感的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后盖30也变成弯曲结构。当显示设备100变成所期待的形状时,通过止动器构件26的锁定操作来保持变化的形状。
当用户输入改变显示设备100的形状的命令以再次返回到其原始形状时,止动器构件26的锁定状态被释放,到变化区段22的电流的供应被切断,或者其它电流被供应到变化区段22。结果,变化区段22被返回到其原始状态,如在图7(a)中所示。
如上所述,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小的力能够在形状上与显示模块10一体地改变后盖30,这是因为后盖30包括由分隔部分32限定出的多个分隔区段34。因此,能够最小化用于显示设备10的形状变化的功耗,同时实现到所期待的形状的均匀的形状变化。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和被包括在该显示设备中的后盖。关于下面的实施例,没有给出与上述实施例的主题相同或者非常类似的主题的描述,并且仅可以详细地描述不同主题。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局部截面图。
参考图8,图示实施例的通过附图标记“301”指示的后盖包括连接件38,该连接件38被形成在与用于将后盖301分隔成多个分隔区段34的各个分隔部分32相对应的区域处。即,后盖301具有通过连接件38连接通过分隔部分32限定出的分隔区段34的结构。与分隔区段34的材料相比较,连接件38可以由与分隔区段34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例如,呈现优异的弹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分隔区段34被连接,但是当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时通过小的力能够均匀地改变后盖301。
每个连接件38可以包括树脂材料。例如,每个连接件38可以包括硅树脂、橡胶等。当然,本发明不受这样的材料的限制,并且连接件38可以包括与分隔区段3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当如上所述地通过连接件38连接后盖301的多个分隔区段34时,后盖301可以具有单一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双注入模制,后盖301可以被容易地制造。因此,能够简化后盖301的制造过程。另外,可借助于后盖301的单一结构来简化用于将后盖301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结构。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局部截面图。图10是图示根据从图9的实施例改进的实施例的后盖的局部截面图。图11是图示根据从图9的实施例改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盖的局部截面图。
参考图9,图示实施例的通过附图标记“303”指示的后盖包括分隔部分32a,该分隔部分32a均通过凹入,诸如通过模制,在盖303的厚度方向上部分地切除或者去除后盖303,形成分隔部分32a。即,每个分隔部分32a均具有切口、腔室、凹槽、沟槽等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隔区段34被分隔部分32a限定出,同时保持在被连接的状态中。与上述情况相类似,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通过分隔部分32a以某图案的形式部分去除后盖以使后盖303变形所需的力。当分隔部分32a被布置在后盖303的外表面处时,能够更容易地改变后盖303,并且因此,将显示模块10更容易地变成弯曲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隔部分32a限定出分隔区段34(即,通过分隔部分32a不完全地分离分隔区段34)使得它们处于被连接的状态。在图9中,每个分隔部分32a被图示为具有四边形的横截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应力较集中的区域的数目,并且稳定地维持后盖303。因此,即使当形状变化重复地出现时,也能够避免后盖303的疲劳断裂。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每个分隔部分32a可以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如在图10中所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后盖303并且进一步减少使后盖303变形所要求的力。替代地,如在图11中所示,每个分隔部分32a可以具有圆形以便于进一步减少应力集中。即,每个分隔部分32a可以具有各种圆形形状,诸如各种多边形形状、半圆形形状、半椭圆形形状和U形形状。
图1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局部截面图。
参考图12,图示的实施例的通过附图标记“305”指示的后盖可以包括:分隔部分32a,该分隔部分32a均通过在厚度方向上部分地去除后盖305形成;和填充剂39,该填充剂39填充各个分隔部分32a。填充剂39可以由与分隔区段34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与分隔区段34的材料相比较,填充剂39可以由呈现优异的弹性和柔性的材料制成。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填充剂39来实现结构稳定性的增强。另外,当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时,通过小的力能够均匀地改变后盖305。每个填充剂39可以包括树脂材料。例如,每个填充剂39可以包括硅树脂、橡胶等。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材料,并且填充剂39可以包括与分隔区段3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后盖的后透视图。为了图示的清楚和方便,可以从图13省略不必要的部分或者元件,并且可以仅简要地图示多个分隔区段34。
参考图13,被图示的实施例的通过附图标记“307”指示的后盖可以包括具有不同宽度的分隔区段34。例如,分隔区段34可以包括:第一分隔区段342,该第一分隔区段342被布置在后盖34的中间部分处;和第二分隔区段344,该第二分隔区段344分别被布置在后盖34的横向边缘部分处。至少一个第三分隔区段346可以被布置在布置第一分隔区段342的区域和布置每个第二分隔区段344的区域之间。
每个第一分隔区段342具有比每个第二分隔区段344的宽度T2大的宽度T1。另一方面,第三分隔区段346可以具有比第一分隔区段342的宽度T1小,而比第二分隔区段344的宽度T2大的宽度。当提供多个第三分隔区段346时,它们可以分别具有逐渐地减少的宽度。在被图示的情况下,第三分隔区段346包括四个第三分隔区段346a、346b、346c和346d,所述四个第三分隔区段346a、346b、346c和346d具有按照与第一分隔区段342的区域最相邻的第三分隔区段346a的宽度T31、第三分隔区段346b的宽度T32、第三分隔区段346c的宽度T33和与相对应的第二分隔区段344最相邻的第三分隔区段346d的宽度T34的顺序逐渐地减少的宽度。当然,本发明不受到这样的条件的限制,并且第三分隔区段346的数目可以变化。
当很大地减少后盖307的在产生被增加的位移的边缘部分处的分隔区段宽度时,如上所述,能最小化对于后盖307的形状变化所要求的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宽度的多个第一分隔区段342被布置在后盖307的中间部分处。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化后盖307的制造过程并且实现在后盖307的中间部分处的稳定性的增强。
图14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后盖的后透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6是沿着图14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14至图16,被图示的实施例的通过附图标记“309”指示的后盖进一步包括织物构件300,该织物构件300用于覆盖多个分隔区段34的外表面。织物构件300可以包括能够将一定张力施加给多个分隔区段34同时覆盖后盖309的各种材料。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材料,并且织物构件300可以包括不能够施加张力的无张力材料。借助于织物构件300,不仅能够实现在具有多个分隔区段34的后盖309的结构稳定性的增强,而且能够实现审美的增强。
根据各种方法,织物构件300可以被布置在后盖30上。例如,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织物构件300在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处被固定到覆盖构件40,同时在其左边缘和右边缘处被固定到各个第二框架50。在这样的情况下,织物构件300可以被直接地固定到覆盖构件40同时包围覆盖构件40。替代地,如在图16中所示,织物构件300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分别被固定到导向构件60,并且然后导向构件60中的每一个被配合在相对应的第二框架50的外组件52与显示模块10之间,并且正因如此,织物构件300被固定到第二框架50。在改进的实施例中,通过粘合材料等,织物构件300可以被附接到后盖309。通过使用各种其它的方法,织物构件300可以被固定到后盖309。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中,能够通过小的力在形状上改变后盖和显示模块,这是因为后盖包括通过分隔部分限定出的多个分隔区段。因此,能够最小化用于显示设备100的形状变化的功耗同时实现将均匀的形状变成所期待的形状。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后透视图。图18是图示在图17中图示的后盖的后平面图。图19是沿着图17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图。图20是沿着图17的线D-D截取的横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变化构件220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20,该第一部分220被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支撑构件14;和第二部分240,该第二部分240被布置在支撑构件14和第一部分220之间。第二部分240在其相对的端部处分别被固定到第一部分220的相对的端部。变化构件220可以进一步包括导向构件28,该导向构件28支撑在导向构件28的内表面处的第一部分220。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改变距离,例如,在被固定到第一部分220的第二部分240的相对的端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在下文中,被称为“连接长度”)来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
第一部分220可以具有伸长的带形状。因此,能够将力较有效地施加到显示模块10。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形状,并且第一部分22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第二部分240可以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伸长的结构(例如,线结构)。可以通过多种能(例如,热能、电能或者机械能)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
例如,当第二部分240是由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在形状上可变化的材料制成时,能够改变第二部分240的温度,并且因此,通过供应热能或者电能来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部分240可以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利用在呈现奥氏体马氏体转变的金属中呈现的形状记忆和超塑性的合金。这样的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的温度具有不同的形状。第二部分240被连接到包括在面板驱动器中的元件,以驱动变化构件220,用于其温度调节。根据温度调节,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可以变化。当第二部分240包括形状记忆合金,并且正因如此,通过热能或者电能来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时,能够实现变化构件的简单结构,并且因此,实现变化构件的简单应用。另外,在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期间,没有产生噪声。
替代地,可以通过从分离的驱动器(未示出)(例如,马达)供应的机械能来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以与面板驱动器一起供应机械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部分240的一部分被固定到马达,并且正因如此,能够通过根据马达的旋转将第二部分240缠绕在马达的旋转轴上或者从马达的旋转轴解开第二部分240来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部分240可以由在各种条件下呈现很小的拉伸性或者没有拉伸性同时具有高的屈服强度的材料制成。当第二部分240能够伸缩时,难以精确地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另外,难以提供增加的机械能。例如,第二部分240可以包括金属钢丝(例如,不锈钢丝)、聚芳基酰胺纤维、碳素钢丝等。当然,第二部分240可以由各种其它的材料制成。是供应机械能的马达等的驱动器可以具有能够变化变化构件220的各种构造。当通过使用机械能,是马达等的驱动器改变变化构件220的形状时,能够容易地改变变化构件220的形状同时精确地控制变化构件220的变化程度和变化时间。
第二部分240可以具有0.5至10mm的直径。当第二部分240的直径小于0.5mm时,可能存在在接收来自驱动器的能量之后第二部分240可能折断或者变形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第二部分224的直径超过10mm时,可能存在增加成本并且构造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改变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所要求的机械能应被增加。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第二部分240可以具有各种直径。
虽然仅设置与被图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220相连的一个第二部分240,但是可以设置多个第二部分240。即,可以采用各种替换物。
第一部分220在其中央区域处被固定到显示模块10(例如,支撑构件14)使得第一部分220不能够在中央区域处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部分220能够在其相对的端部区域处移动。因为第一部分220在其中央区域处被固定的同时能够在其相对的端部区域处移动,所以第一部分220的形状是可变化的。
第二部分240在其相对的端部处被固定到第一部分220的各个相对的端部,并且正因如此,在第二部分240的相对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变成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通过端部固定构件26b,第二部分240的相对的端部可以被固定到第一部分220的各个相对的端部。固定构件26b可以包括:第一端部固定构件261b,该第一端部固定构件261b用于将第二部分240的一端固定到第一部分220的一端;和第二端部固定构件262b,该第二端部固定构件262b用于将第二部分240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一部分220的另一端。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部分240可以具有与“W”相类似的形状。根据此形状,能够防止关于干涉的问题同时获得最大弯矩。
通过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的导向构件28,可以可移动的方式保持第一部分220。因此,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保持第一部分220同时防止第一部分220被向下地弯曲。
每个导向构件28包括:上部分28a,该上部分28a与支撑构件14隔开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间;和侧部分28b,该侧部分28b从上部分28a弯曲,以被布置为与支撑构件14相邻。通过紧固构件28c,侧部分28b被固定到支撑构件14。例如,通过将PEM螺母(未示出)安装到支撑构件14并且通过将可以是螺钉等的紧固构件28c通过形成在侧部分28b处的紧固孔而紧固到PEM螺母,实现将每个导向构件28固定到支撑构件14。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PEM螺母和螺钉,能够容易地并且简单地实现紧固。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并且对于将侧部分28b固定到支撑构件14可以采用各种固定方法和结构。
因为在第一部分220和显示模块10之间的距离朝着中央区域逐渐地增加,所以导向构件28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导向构件28的每个上部分28a具有朝着中央区域逐渐地增加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部分220可以自由地横向地移动同时通过导向构件28被有效地支撑。
当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变化时,如上所述,第一部分220的形状变化。当第一部分220的形状变化时,第一部分220将力施加给显示模块10,从而引起显示模块10的形状被相对应地改变。因此,第一部分220是通过从第二部分240接收到的力在形状上变化的一部分,从而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在这一点上,第一部分220可以包括具有柔性和优异的强度的材料。另外,第一部分220的材料可以是轻质的以便减少显示设备100的重量。
在示例性地实施例中,变化构件220可以在一个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0的横向方向)上伸长。当第二部分240的连接长度被减少时,第一部分220被弯曲使得第一部分220的相对的端部区域相对于中央区域向前突出。结果,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显示模块10被变形成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弯曲结构。在此状态中,在显示面板12的中间部分和横向端部部分之间不存在从用户的眼睛到显示面板12的距离的差。即使存在距离差,这样的差可以是微小的。因此,能够实现用户沉浸感的增强。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例如,变化构件220的变化后的形状可以使与上述形状不同,并且正因如此,显示模块10的变化后的形状也可以与上述形状不同。
在此实施例中,后盖30可以包括盖本体132,该盖本体132包括通过分隔部分132a限定出的多个分隔区段320。分隔区段320被连接以形成集成结构。
因为在本实施例中盖本体132的多个分隔区段320被连接以形成集成结构,所以能够简化用于将后盖30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结构。另外,在用于盖本体132的制造、运输和固定的过程中所要求的时间和成本被减少。即,当多个分隔区段320被分开地准备并且应以分开的方式执行分隔区段320的制造和运输和分隔区段到显示模块10的组装。结果,在上面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被增加。然而,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最小化对于在盖本体132的制造、运输和固定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这是因为盖本体132具有集成的结构。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被形成在盖本体132处的每个分隔部分132a具有分别与盖本体132的相对应的横向边缘隔开的端部。即,每个分隔部分132a被形成以在盖本体132内具有封闭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分隔部分132a具有岛形状。因此,盖本体132可以具有在没有形成分隔部分132a的区域中具有均匀的厚度的集成或者连接结构。
可以通过穿过盖本体132形成的孔、狭缝等组成每个分隔部分132a。因此,通过分隔部分132a局部物理地分隔盖本体132,并且正因如此,能够最小化对于后盖30的形状变化所需要的力。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可以形成分隔部分132a而不穿透盖本体132。稍后将会参考图26详细地加以描述。
每个分隔部分132a可以具有能够允许后盖30简单形状变化的各种平面形状。例如,如上所述,分隔部分132a可以具有如下形状,当显示模块10变成相对于其横向方向的弯曲结构时,该形状在与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交叉的竖直方向上伸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分隔部分132a可以在其端部处与盖本体132的相对应的横向边缘隔开同时被竖直地伸长,如上所述。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边缘可以形成闭环。更详细地,每个分隔部分132a具有遍及其整体的均匀的线宽度T,同时在其相对的端部处是圆形的(以具有例如具有半圆形形状的弯曲表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在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相对的端部处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防止盖本体132由于在分隔部分132a的端部处的应力的集中而在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每个端部与盖本体132的相对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中被损坏。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每个分隔部分132a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特别地,当通过可变构件20的操作改变显示模块10的形状时,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形状可以相对应地变化。
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线宽度T可以大约是1至5mm。当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线宽度T小于约1mm时,难以大大地减少实现盖本体132的形状变化所需的力。另一方面,当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线宽度T大于大约5mm时,盖本体132的强度可能被减少。此外,后盖30由于分隔部分132a而具有劣化的外观。当然,本发明不受到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上述线宽度T的限制。根据显示模块10的尺寸、显示模块10的弯曲强度、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等可以改变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线宽度T。
在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每个端部和盖本体132的与该端部相邻的相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EL可以被确定以允许盖本体132具有集成的结构,同时允许分隔部分132a具有充分的长度。例如,在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每个端部和盖本体132的与该端部相邻的相对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EL可以大约是5至20mm。当距离EL小于大约5mm时,盖本体132的相对应的部分可能由于在其上的应力的集中而被损坏。另一方面,当距离EL大于大约20mm时,分隔部分132a的长度可能不足,并且正因如此,对于后盖30的形状变化可能需要大的力。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条件。距离EL可以根据显示模块10的尺寸、显示模块10的弯曲强度、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等而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分隔部分132a以实现后盖30的较容易的形状变化。例如,在相邻的两个分隔部分132a之间的距离DT(即,每个分隔区段320的宽度)可以是盖本体132的总横向长度的10至30%。当在相邻的分隔部分132之间的距离DT小于总横向长度的10%时,后盖30的强度可能被减少,并且正因如此,可能难以通过后盖30有效地保护显示模块10。另一方面,当在相邻的分隔部分132之间的距离DT大于总横向长度的30%时,在执行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之后,对于后盖30的形状变化可能需要大的力。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距离DT可以根据显示模块10的尺寸、显示模块10的弯曲强度、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等而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分隔部分132a之间的距离DT被图示为在遍及后盖30是均匀的。然而,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在相邻的分隔部分132a之间的距离DT可以是不均匀的。将会参考图25详细地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分132a分别被形成在相对应的位置处,同时具有相同的长度EL。即,多个分隔部分132a的被布置成与盖本体132的一个纵向边缘(例如,图中的上边缘)相邻的端部与盖本体132的上边缘隔开了相同的距离。类似地,多个分隔部分132a的被布置成与盖本体132的另一纵向边缘(例如,图中的下边缘)相邻的端部与盖本体132的下边缘隔开了相同的距离。因此,能够实现盖本体132的对称特性的增强,同时形成具有充分的长度DL的分隔部分132a,并且正因如此,可以实现盖本体132的稳定性的增强。
盖本体132可以由能够保护显示模块10免受外部冲击等同时使显示设备10能够具有所期待的强度的各种材料制成。例如,盖本体132可以由金属(例如,铝)或者树脂制成。盖本体132可以具有各种厚度。例如,盖本体132可以具有大约1.0至2.5mm的厚度。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
当分隔部分132a被形成以穿透盖本体132时,如在本实施例中,后盖30可以进一步包括盖构件134,该盖构件134分别覆盖通过分隔部分132a形成的通孔。盖构件134可以由能够是通过分隔部分132a形成的通孔的各种材料制成。例如,盖构件134可以由材料诸如织物制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盖构件134可以由具有可伸缩的特性的各种织物材料(例如,包括聚氨酯诸如氨纶的织物)制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盖构件134可以容易地应对后盖30的形状变化。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材料的限制。盖构件134可以由具有刚度的织物(例如,尼龙基织物或者金属织物)制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盖构件134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其编织方向对角地延伸,并且正因如此,在后盖30的形状变化之后在形状上容易地变化。通过盖构件134,能够防止外部污染物进入分隔部分132a的通孔。另外,实现了外观的增强,这是因为通过盖构件134隐藏了分隔部分132a。
每个盖构件134可以具有大约0.1至1.0mm的厚度。当盖构件134的厚度小于大约0.1mm时,盖构件134就不能有效地防止外部污染物的引入。另一方面,当盖构件134的厚度大于大约1.0mm时,盖构件134的材料的成本可能增加。另外,显示设备100的厚度可能没有必要地增加。这样的数字限制仅用于说明性目的。本发明不受到这样的数字限制的限制。因此,盖构件134可以具有各种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30被图示为包括对应于各个分隔部分132a的多个盖构件134。因为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面积小,所以相对应的盖构件134可以仅被布置在形成分隔部分132a的区域中,并且正因如此,用于形成盖构件134的材料可以被减少。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盖构件134可以被形成为完全地覆盖后盖30。稍后参考图27进行描述。
在后盖30的内表面(即,朝着显示模块10)处可以布置盖构件134。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通过盖构件134的外部暴露引起的外观的劣化。盖构件134可以通过粘合层136被固定到盖本体132。对于粘合层136,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例如,双面胶带可以被用于方便使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盖构件134可以被稳固地固定。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可以应用能够将盖构件134固定到盖本体132的各种结构和方法。
可以通过本体部分1321和凸缘部分1322组成盖本体132。本体部分1321大致形成轮廓同时具有缓和地弯曲的表面。凸缘部分1322是如下部分,该部分将盖本体132连接到显示模块10和/或框架160同时被布置在本体部分1321的周缘处。
具有用于将盖本体132连接到显示模块10和/或框架160的各种结构的固定构件可以被形成或者被布置在凸缘部分1322处。例如,在附图中图示在凸缘部分1322处的第一紧固孔1322h的形成。第一紧固孔1322h可以被形成以被相互均匀地隔开。例如,每个第一紧固孔1322h可以被形成在与相连的分隔区段320的中央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即,与在相连的相邻的分隔部分132a的中央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盖本体132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因此,能够防止在分隔部分132a处的应力的集中,并且正因如此,实现盖本体132的稳定性的增强。另外,可以稳固地固定分隔区段320。将会参考图17和图20更详细地描述用于显示模块10、凸缘部分1322和框架160的固定结构。
参考图17和图20,第一紧固构件14b分别被安装到显示模块10的在与第一紧固孔1322h相对应的位置处的支撑构件14。例如,每个第一固定构件14b可以是PEM螺母。
框架160包围显示模块10和凸缘部分1322。框架160在框架160的覆盖凸缘部分1322的后表面的部分处被形成有第二紧固孔40a。例如,框架160包括:前部分401,该前部分401被布置在显示模块10的前表面处;侧部分402,该侧部分402覆盖显示模块和凸缘部分1322的周缘;以及后部分403,该后部分403被布置在凸缘部分1322的后表面处。第二紧固孔40a可以被形成在后部分403处。第二紧固孔40a可以分别被形成在与凸缘部分1322的第一紧固孔1322h相对应的位置处。
第二紧固构件142可以被紧固到各个第一紧固构件14b。在显示模块10和凸缘部分1322被布置在框架160的内侧处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将第二紧固构件142分别插入通过第一紧固孔1322h和第二紧固孔40a来实现此紧固。对于第二紧固构件142,可以应用使第二紧固构件142紧固到各个第一紧固构件140b的各种结构。例如,可以使用螺钉、螺栓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具有简单的结构的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142容易地和稳固地固定显示模块10、凸缘部分1322和框架160。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14b和142的形状、结构和紧固方法可以不同地变化。例如,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诸如配合和粘合。
第一和第二紧固孔1322h和40a可以被形成为被横向地伸长。当显示模块10在形状上变化以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定曲率的弯曲表面时,分隔区段320可以被伸展并且/或者每个分隔部分132a的线宽度可被增加。为此,第一和第二紧固孔1322h和40a被形成为被横向地伸长,以便有效地应对分隔区段320和/或分隔部分132a的宽度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分隔部分132a延伸到凸缘部分1322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凸缘部分1322起到增强的作用,并且正因如此,能够防止凸缘部分1322抑制后盖30的形状变化。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实现后盖30的形状变化。
将会参考图21(a)和图21(b)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设备100的上述形状变化。为了参考,图21(a)和图21(b)是沿着图17的线E-E截取的横截面图。
在不存在被施加到显示模块10的力的条件下,显示模块10被保持在平坦的状态下,如在图21(a)中所示。当用户输入用于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的命令时,显示模块10变成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的一定曲率的弯曲结构(例如,具有均匀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结构)。因此,显示模块10具有能够提供用户的沉浸感的增强的弯曲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止动器构件(未示出)保持该弯曲形状。当用户输入改变显示设备100的形状以再次返回到平坦的状态的命令时,可变构件20被返回到其原始状态,并且正因如此,没有将力施加到显示模块10。因此,显示模块10被返回到平坦的状态,如在图21(a)中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小的力能够在形状上改变后盖30和显示模块10,这是因为后盖30包括通过分隔部分132a限定出的多个分隔区段320。因此,能够最小化用于显示设备10的形状变化的功耗,同时实现均匀的形状变化成所期待的形状。每个分隔部分132a在其每个端部处与后盖30的相连的纵向边缘隔开,同时形成封闭的空间。因此,多个分隔区段320具有被连接的结构,并且正因如此,后盖30具有集成的结构。结果,在后盖30的制造、运输和组装期间,提供了后盖30的被增强的结构稳定性。另外,能够减少对于后盖30的制造、运输和组装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参考图22,在本实施例中,后盖30包括平行分隔部分32b,其均包括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处同时平行的第一分隔部分1321b和第二分隔部分1322b。
第一分隔部分1321b被形成以布置在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在图22中的下边缘)附近。即,在第一分隔部分1321b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1大于在第一分隔部分1321b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2。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分隔部分1321b的另一端延伸到被形成在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处的凸缘部分1322。
第二分隔部分1322b被形成以布置在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在图22中的上边缘)附近。即,在第二分隔部分1322b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3小于在第二分隔部分1322b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4。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分隔部分1321b和1322b容易地实现后盖30的形状变化同时通过分隔部分32b的总面积的减少实现后盖30的强度的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分隔部分1321b的一端延伸到形成在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处的凸缘部分1322。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一分隔部分1321b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1可以近似于在第二分隔部分1322b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4。类似地,在第一分隔部分1321b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2可以近似于在在第二分隔部分1322b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3。即,第一分隔部分1321b和第二分隔部分1322b可以相对于后盖30的中心被对称地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分隔部分32b的总面积同时确保后盖30的优异的对称性。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参考图23,在本实施例中,后盖30包括平行分隔部分32b,该平行分隔部分32b均包括:形成在不同位置处同时与后盖30的横向边缘平行的第一分隔部分1321b和第二分隔部分1322b;和倾斜分隔部分32c,其均包括第三分隔部分1321c和第四分隔部分1322c。因为已经参考图22描述了平行分隔部分32b,所以将不会给出其进一步的描述。因此,将会仅详细地描述倾斜分隔部分32c。
每个倾斜分隔部分32c被倾斜地形成,使得朝着后盖30的中央指向与后盖30的面对横向边缘隔开的倾斜分隔部分32c的端部部分。这将会更详细地描述。
第三分隔部分1321c被形成以被布置在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图23中的下边缘)附近。即,在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1大于在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2。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另一端延伸到形成在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处的凸缘部分1322。另外,第三分隔部分1321c被倾斜使得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一端比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另一端靠近后盖30的中央。
第四分隔部分1322c被形成为布置在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图23中的上边缘)附近。即,在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3小于在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4。因此,能够通过第三和第四分隔部分1321c和1322c容易地实现后盖30的形状变化,同时通过分隔部分32c的总面积的减少实现后盖30的强度的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一端延伸到形成在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处的凸缘部分1322。另外,第四分隔部分1322c被倾斜使得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另一端比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一端靠近后盖30的中央。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1可近似于在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4。类似地,在第三分隔部分1321c的另一端和后盖30的另一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2可近似于在第四分隔部分1322c的一端和后盖30的一个纵向边缘之间的距离EL3。即,第三分隔部分1321c和第四分隔部分1322c可以相对于后盖30的中心被对称地形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分隔部分32b和32c的总面积同时确保后盖30的优异的对称性。
在本实施例中,朝着后盖30的中央部分布置平行的分隔部分32b,因而倾斜分隔部分32c被布置在平行的分隔部分32b外侧。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显示模块10在形状上变化成具有在竖直和横向方向上的一定曲率半径时,后盖30可以被遍及其整体地容易地变成所期待的形状。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参考图24,在本实施例中,后盖30包括分隔部分32d,其均包括多个分隔部分320d。即,每个分隔部分32d不具有伸长的形状,而具有多个被隔开的分隔部分320d。在这样的情况下,分隔部分32d的总面积能够被减少,并且正因如此,能够有效地应对后盖30的形状变化同时增加后盖30的强度。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平面图。
参考图25,图示了分隔部分32e。在本实施例中,分隔部分32e的间距可以是不均匀的使得在后盖30的每个横向部分处的空间小于后盖30的中央部分处的间距。例如,分隔部分32e的间距在后盖30的中央部分处是均匀的,并且正因如此,具有相同的宽度或者类似的宽度的多个分隔区段320被布置在后盖30的中央部分处。在除了后盖30的中央部分之外的区域中,分隔部分32e的间距可以被逐渐地减少。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分隔区段320可以在后盖30的出现更大形状变化的横向部分中具有被减少的宽度,并且正因如此,能够最小化对于后盖30的形状变化所需的力。
图2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包括的后盖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参考图26,图示了分隔部分32f。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切除或者去除后盖30的厚度部分,形成了每个分隔部分32f。即,每个分隔部分32f可以具有切口、腔室、凹槽、沟槽等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隔区段320通过分隔部分32f限定出,同时保持在被连接的状态下。与上述情况相类似,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对于根据通过分隔部分32f以某图案的形式部分去除后盖30而使变形后盖30所要求的力。当分隔部分32f被布置在后盖30的外表面处时,能够较容易地改变后盖30,并且因此,将显示模块较容易地变化成弯曲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隔部分32f分隔的分隔区段没有彼此完全地分离,使得它们处于被连接的状态。在图26中,每个分隔部分32f被图示为具有四边形的横截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应力被较集中的区域的数目,并且稳定地维持后盖30。因此,即使当形状变化重复地出现时,也能够避免后盖30的疲劳断裂。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例如,每个分隔部分32f可以具有三角形的横截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制造后盖30并且更进一步减少对于使后盖30变形所需的力。替代地,每个分隔部分32f可以具有圆形形状以便进一步减少应力集中。即,每个分隔部分32f可以具有各种圆形形状,诸如多边形形状、半圆形形状、半椭圆形形状和U形形状。
图27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图27图示与在图5中图示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
参考图27,图示单个盖构件134。在本实施例中,与各个分隔部分相对应的盖构件没有被提供。在本实施例中,单个盖构件134覆盖盖本体132的整体。凭借盖构件134,不仅能够实现具有多个分隔区段320的后盖30的结构稳定性的增强,而且实现审美的增强。
盖构件134可以根据各种方法被布置在后盖30上。例如,盖构件134被图示为布置在图27中的后盖30的外表面处。然而,本发明不受到上述布置的限制。盖构件134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相类似地被布置在后盖30的内表面处。
例如,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盖构件60的纵向边缘分别被配合在导向构件138中,并且然后,导向构件60中的每一个被配合在盖本体132和框架160之间。在此状态下,支撑构件14、后盖30和框架160被紧固,并且正因如此,盖构件134被固定在框架160内。在改进实施例中,盖构件134可以通过粘合材料等被附接到盖本体132。通过使用各种其它的方法,盖构件134可以被固定到盖本体132。
图28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透视图。图29是部分地图示根据在图28中图示的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28和图29,图示了后盖30。在本实施例中,后盖30包括多个分隔区段34。分隔部分32将分隔区段34中的相邻的分隔区段完全地分隔。参考图29,通过紧固件1320连接分开地形成的多个分隔区段34,并且正因如此,后盖30具有集成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隔区段34被图示为通过紧固件1320被直接地连接。然而,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借助于被布置在分隔区段34中的相邻的分隔区段之间的另一构造,可以连接分隔区段34。这将会稍后参考图38和图39更详细地描述。
通过分隔部分32限定出的分隔区段34可以被竖直地伸长。每个分隔区段34可以包括:本体34a,该本体34a具有缓和地弯曲的表面,同时形成分隔区段34的外观;和固定端34b,该固定端34b分别被设置在本体34a的相对的竖直端处,以被固定到框架162。通过第一紧固构件236可以实现将固定端34b固定到框架162。因此,通过分别形成在分隔区段34的与分隔区段34的变化方向交叉的竖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端部处的固定端34b,每个分隔区段34被固定到框架162。因为分隔区段34的相对的竖直端处于固定状态,而分隔区段34的相对的横向端部处于非固定状态,所以通过在横向方向上施加到分隔区段34的力能够容易地改变分隔区段34。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图30和图31更详细地描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的每个固定端34b的结构和用于固定相对应的固定端34b和框架162的结构。图30是与图28的部分A对应的放大透视图。图30图示了在放大的状态下的后盖的固定端分。图31是沿着图28的线F-F截取的横截面图。
例如,每个固定端34b被形成以朝着显示模块10比朝着本体34a(更详细地,朝着布置在显示模块10的后表面处的相对应的框架162的第二框架部分162b)进一步地突出。固定端34b与第二框架部分162b平行,以紧密地接触第二框架部分162b。因此,可以使固定端34b稳固地固定。本体34a与显示模块10隔开,并且正因如此,在本体34a和显示模块10之间可以形成接收变化构件20、面板驱动器等的充分空间。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每个分隔区段34可以具有各种结构。
每个分隔区段34的每个固定端34b可以具有突起P,该突起P被形成在固定端34b的一个横向端部部分处以便于与相邻的分隔区段34重叠。因此,形成在一个分隔区段34的固定端34b处的突起P与分隔区段34的相邻所附的分隔区段34的固定端34b重叠。螺孔340e形成为穿过形成在每个分隔区段34的每个固定端34b处的突起P。与螺孔340e相对应的螺孔340f也被形成在与在螺孔340e相对应的位置处的突起P重叠的相邻的分隔区段34处。螺孔340g也形成为在螺孔340e相对应的位置处穿过第二框架部分162b。通过将第一紧固构件236(例如,螺钉)通过螺孔340g、340e和340f而紧固,相邻的两个分隔区段34可以被固定到第二框架部分162b。因此,被隔开的两个分隔区段34可以被稳固地固定到框架162。通过螺钉紧固结构,能够将每个分隔区段34的上端和下端简单和稳固地固定到框架162。在附图中,第一紧固构件236被图示为在穿过框架162之后被紧固到支撑构件14。然而,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的限制。即,各种变型也可以被实现。例如,第一紧固构件236仅被紧固到框架162而不被紧固到支撑构件14。
固定端34b的突起P的待与第一紧固构件236联接的螺孔340e形成的部分可以具有当在后侧处观察(即,以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时的凹入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因此,当通过螺孔340g、340e和340f紧固第一紧固构件236时,固定端34b的没有布置第一固定构件236的表面可以与第一固定构件236的表面齐平。结果,能够防止第一固定构件236表现为被突出。
螺孔340g、340e和340f可以被形成为被横向伸长。当显示模块10在形状上变化以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的预定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表面时,分隔区段34可以被伸展并且/或者分隔部分32的宽度可能被增加。为此,螺孔340g、340e和340f被形成以被横向地伸长,以便有效地应对分隔区段34和/或分隔部分32的宽度变化。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用于固定后盖30和框架162的结构可以不同地变化。例如,对于后盖30和框架162的固定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诸如配合和粘合。再次参考图29,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隔区段34被图示为具有相同的宽度。在此,考虑到制造公差等,“相同的宽度”不仅包括在物理上彼此完全相等的宽度,而且包括可以被认为彼此相等的宽度。当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相同宽度的多个分隔区段34时,能够在同一过程中形成多个分隔区段34,并且通过使用在同一过程中形成的分隔区段34来形成后盖30。因此,简化了制造过程。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并且本发明能够采用具有不同宽度的分隔区段34。
相邻的分隔区段34(更详细地,相邻的本体34a)的相邻的横向端可以被连接同时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将会参考图32和图33更详细地描述用于通过紧固件1320固定本体34a的结构。图32是图示在图29中图示的分隔区段的本体的透视图。图33(a)和图33(b)是沿着图32的线G-G截取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32、图33(a)和图33(b),每个分隔区段34(更详细地,本体34a)可以被形成有待紧固到相邻的分隔区段34的紧固件1320。例如,当假定两个相邻的分隔区段34分别被称为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时,第一紧固部分321被形成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处,并且第二紧固部分322被形成在第二分隔区段342a处。因此,通过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可以被彼此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部分321从第一分隔区段341a的一侧朝着第二分隔区段342a突出。第一紧固部分321可以被设有紧固孔321d。更详细地,第一紧固部分321包括:第一突出部321a,该第一突出部321a从第一紧固部分321的与第二分隔区段342a相邻的一侧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和重叠部分321b,该重叠部分321b在弯曲状态下从第一突出部分321a延伸,以重叠第二分隔区段342a。多个被均匀地隔开的紧固孔321d被形成在重叠部321b处。第一紧固部分321可以进一步包括延伸部321c,该延伸部321c在弯曲状态下从重叠部321b的端部在向后方向上或者朝着第二分隔区段342a延伸。
重叠部321b可以通过第一突出部321a从没有重叠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位置延伸,以覆盖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一部分。通过紧固孔321d,紧固重叠部321b和第二紧固部分322。当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移动彼此远离时重叠部321b也起到隐藏形成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之间的间隙,以便防止在外侧处看到间隙。延伸部321c起到支撑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作用,并且正因如此,防止第二分隔区段342a朝着重叠部321b被弯曲。例如,延伸部321c的端部可以接触第二分隔区段342a,并且正因如此,可以支撑第二分隔区段342a。
第二紧固部分322可以包括:第二突出部322a,该第二突出部322a从第二紧固部分322的与第一分隔区段341a相邻的端部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和闩锁322b-322c,该闩锁322b-322c分别在与紧固孔321相对应的位置处从第二突出部分322a延伸。更详细地,每个闩锁322b-322c可以包括:第一闩锁部322b,该第一闩锁部322b从第二突出部322a朝着显示模块10延伸;和第二闩锁部322c,该第二闩锁部322c从远离显示模块10的第一闩锁部322b在相对于显示模块10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闩锁322b-322c的连接第一和第二部分322b和322c的第一端部(即,与显示模块10相邻的闩锁322b-322c的一部分)处,在每个闩锁322b-322c中的第一和第二闩锁部322b和322c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小。即,每个闩锁322b-322c可以在其第一端部处具有第一宽度D1。另一方面,在闩锁322b-322c的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即,闩锁322b-322c的在本体34a或者第二突出部322a的附近的部分)处在每个闩锁322b-322c中的第一和第二闩锁部322b和322c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大。即,每个闩锁322b-322c可以在其第二端部处具有大于第一宽度D1的第二宽度D2。随着闩锁322b-322c从第一端部朝着第二端部延伸,在每个闩锁322b-322c中的第一和第二闩锁部322b和322c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被逐渐地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宽度D1可比每个紧固孔321d的宽度D小。第二宽度D2可等于或者大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紧固孔321d的宽度D可大于第一闩锁部322b的厚度D3。第二宽度D2可大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
如在图33(a)和图33(b)中所图示,能够通过将第二紧固部分322的闩锁322b-322c强制地配合到第一紧固部分321的相对应的紧固孔321d中而彼此紧固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1b。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二分隔区段342a被布置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的后表面处的状态下,朝着显示模块10施加配合力。即,每个闩锁322b-322c可以被容易地插入到相对应的紧固孔321d内,这是因为闩锁322b-322c的第一宽度D1等于或者小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如在图33(a)中所图示。当配合力被施加到闩锁322b-322c时,第二闩锁部322被推动以朝着第一闩锁部322b移动,并且正因如此,在第二闩锁部322c和第一闩锁部322b之间的距离变窄。结果,闩锁322b-322c通过紧固孔321d,如在图33(b)中所图示。第二闩锁部322c在通过紧固孔321d之后被移动远离第一闩锁部322b,并且正因如此,被恢复以具有第二宽度D2。因为第二宽度D2大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所以第二闩锁部322c被布置在重叠部321b处,并且正因如此,起到防止闩锁322b-322c与紧固孔321d分离的作用。因为第一闩锁部322b的厚度D3小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所以第一闩锁部322b能够横向移动,同时具有在紧固孔321d内的一定间隙。
因为第一闩锁部322b能够在紧固孔321d移动预定的距离,所以在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被彼此稳固地紧固的条件下,在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期间,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之间的距离被增加或者减少。因此,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分隔区段34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和每个分隔部分32的宽度的变化。
根据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的紧固而稳固地连接多个分隔区段34,并且正因如此,后盖30具有集成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布置在各个最外面的横向侧处的分隔区段34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其外边缘处被设有固定部(例如,螺孔),该固定部用于将分隔区段34固定到框架160。第一紧固部321或者第二紧固部322可以被设置在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的内边缘处。布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即,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在其每个横向边缘处被设有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中的一个。布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和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分隔区段34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其一个横向边缘处被设有第一紧固部分321,而在其另一横向边缘处被设有第二紧固部分322。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连接多个分隔区段34以便形成集成结构。
图32图示了第一紧固部分321被设置在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的内边缘处,第二紧固部分322被设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的每个横向边缘处,并且被布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和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分隔区段34中的每一个在其外边缘处被设有第二紧固部分322而在其内边缘处被设有第一紧固部分321。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从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开始顺序地紧固分隔区段34并且然后将中央的分隔区段343c紧固到被紧固的结构来组装后盖30。因此,制造过程被简化。另外,获得被增强的结构稳定性,这是因为分隔区段34具有相对于中央的分隔区段343c的对称的结构。此外,通过使用多件模(family mold),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多个分隔区段34的后盖30。
后盖30的分隔区段34应包括具有如下材料,该材料使分隔区段34能够组成显示设备10的后表面的强度同时重量轻并且形状能够容易变化。分隔区段34可以包括各种金属、树脂等。对于金属,可以采用重量轻同时适合于形状变化的铝等。对于树脂,可以采用橡胶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可以被形成为与相对应的分隔区段34集成,以组成分隔区段34的各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分开的紧固件1320被使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简化结构和制造过程。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各种表现是可能的。例如,紧固件1320被制造为与分隔区段34分离,并且接下来被固定到分隔区段34。
将会参考图34(a)和图34(b)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设备100的上述形状变化。图34(a)和图34(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为了参考,图34(a)和图34(b)是沿着图29的线H-H截取的横截面图。
在不存在施加到显示模块10的力的条件下,如在图34(a)中所示,显示模块10被保持在平坦的状态下。当用户输入用于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的命令时,显示模块10变成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的一定曲率的弯曲结构(例如,具有均匀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的结构),如在图34(b)中所示。因此,显示模块10具有能够提供用户沉浸感的增强的弯曲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后盖30也在形状上变化为具有弯曲的表面。因为在相邻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距离或者在相邻的分隔部分32之间的距离是可容易调节的条件下通过紧固件1320连接分隔区段34,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后盖30的形状变化。当用户输入改变显示设备100的形状的以再次返回到其原始形状的命令时,止动器构件的锁定状态被释放,或者对于变化区段22的电流的供应被切断。结果,变化区段22被返回到其原始状态,如在图34(a)中所示。
如上所述,在被图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小的力在形状上能够改变后盖30和显示模块10,这是因为后盖30包括通过分隔部分32限定出的多个分隔区段34。因此,能够最小化用于显示设备100的形状变化的功耗,同时将均匀的形状变化实现到所期待的形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后盖30具有集成结构,这是因为通过紧固件1320连接多个分隔区段34。因此,能够简化后盖30的结构同时实现后盖30的简单操作。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和包括在该显示设备中的后盖。关于下面的实施例,没有给出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或者非常相似的内容的描述,并且仅可以详细地描述不同的内容。
图35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透视图。图36(a)和图36(b)是沿着图35的线I-I截取的横截面图。为了参考,图35具体地图示与图6的显示设备相对的显示设备的部分。
参考图35,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后盖30中的第一紧固部分321包括第一突出部2321a和重叠部2321b。紧固孔321d形成为穿过第一突出部2321a。第一突出部2321a和重叠部2321b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突出部2321a和重叠部2321b相同或者类似,因此将不会给出其详细描述。替代地,第一紧固部分321可以进一步包括延伸部(图6中的“321c”),该延伸部在弯曲状态下从重叠部321b的端部的向后方向上或者朝着分隔区段34的本体延伸。
第二紧固部分322包括第二突出部2322a和闩锁2322b-2322c。第二突出部2322a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突出部相同或者相似,因此将不会给出其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闩锁2322b-2322c可以包括:第一闩锁部2322b,该第一闩锁部2322b在弯曲状态下从第二突出部2322a延伸,以与第一和第二紧固部321和322的第一和第二突出部2321a和2322a交叉(例如,垂直地交叉);和第二闩锁部2322c,该第二闩锁部2322c在弯曲状态下从第一闩锁部2322b在相对于第一闩锁部2322b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闩锁部2322b可以在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向外方向上突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闩锁部2322b和2322c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闩锁部相同或者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和第二闩锁部2322b和2322c的延伸方向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闩锁部的延伸方向。因此,将会主要地描述不同主题。
对于在上述结构中的后盖30的形状变化,有必要提供在分隔区段34彼此隔开的方向上的间隙。为此,在第一闩锁部2322b和第二闩锁部2322c之间的长度差D4可大于第一紧固部分321的第一突出部2321a的厚度D5。在这样的情况下,因此,分隔区段34能够横向地移动了与在第一闩锁部2322b和第二闩锁部233c之间的长度差D4相对应的距离。
在第一和第二闩锁部2322b和2322c的第一端部的侧面处(即,在第一和第二闩锁部2322b和2322c的侧面处)的第一闩锁部2322b和外边缘和第二闩锁部2322c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具有较小的第一宽度D1。另一方面,在第一和第二闩锁部2322b和2322c的第二端部的侧面处(即,在第二突出部2322a附近的侧面处)的第一闩锁部2322b的外边缘和第二闩锁部2322c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具有大于第一宽度D1的第二宽度D2。在从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方向上,在第一闩锁部2322b的外边缘和第二闩锁部2322c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被逐渐地增加。
第一宽度D1可以等于或者小于每个紧固孔321d的宽度D。第二宽度D2可以大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
如在图36(a)和图36(b)中所图示,能够通过将第二紧固部分322的闩锁2322b-2322c强制地配合在第一紧固部分321的相对应的紧固孔321d中而使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1b彼此紧固。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二分隔区段342a被布置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的一侧的状态下在平行于显示模块10的方向上施加配合力,以便朝着第一分隔区段341a移动第二分隔区段342a。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闩锁322b-322c可以被容易地插入到相对应的紧固孔321d中,这是因为闩锁322b-322c的第一宽度D1等于或者小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如在图36(a)中所图示。当配合力被施加到闩锁322b-322c时,第二闩锁部322c被推动以朝着第一闩锁部322b移动,并且正因如此,在第二闩锁部322c和第一闩锁部322b之间的距离被变窄。结果,闩锁322b-322c通过紧固孔321d,如在图36(b)中所图示。第二闩锁部322c在通过紧固孔321d之后,被移动远离第一闩锁部322b,并且正因如此,被恢复以具有第二宽度D2。因为第二宽度D2大于紧固孔321d的宽度D,所以第二闩锁部322c被布置在重叠部321b处,并且正因如此,起到防止闩锁322b-322c与紧固孔321d分离的作用。
根据上述构造,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被彼此稳固地紧固,同时允许在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在本实施例中,穿过与显示模块10交叉(例如,垂直地交叉)的第一突出部321d形成紧固孔321d,并且闩锁322b-322c被配合在各个紧固孔321d中。因此,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的本体分别被稳固地固定在某些位置处,并且正因如此,能够防止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1b中的至少一个朝着显示模块10被偏压或者向后突出的现象。
图37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透视图。为了参考,图37具体地图示该显示设备的与图6的显示设备相对应的部分。
参考图37,形成在第一分隔区段34处的第一紧固部分321包括弯曲部321e和第一接触部2321f。形成在第二分隔区段342a处的第二紧固部分322包括突出部2322a和第二接触部2322d。根据本实施例的每个紧固件1320可以进一步包括紧固构件323,该紧固构件323紧固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
详细地,第二紧固部分322的突出部2322a从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一侧的一侧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第二紧固部分322的第二接触部2322d在从突出部2322a弯曲之后在与突出部2322a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二接触部分2322d可以在与突出部2322a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以与显示模块10平行。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
第一紧固部分321的弯曲部2321e从第一分隔区段341a的与第二紧固部分322相邻的一侧延伸并且具有弯曲的形状。第一紧固部分321的第一接触部2321f从弯曲部2321a延伸同时具有平坦的形状。第一接触部2321f接触第二接触部2322d。弯曲部2321e是圆形的,同时从第一分隔区段341a的一侧延伸到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第二接触部2322d,使得弯曲部2321e与突出部2322a隔开了预定的距离。
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部2321f和2322d中的每一个形成紧固孔2321d。紧固构件2323(例如,螺钉)分别被紧固到紧固孔2321d,用于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的紧固。因此,第一和第二接触部2321f和2322d被彼此紧固。
因为第一紧固部分321和第二紧固部分322仅被紧固在第一和第二接触部2321f和2321d处,在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的本体的后表面处的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之间的距离是自由可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弯曲部2321e是圆形的,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改变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弯曲部2321e容易地改变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第一和第二接触部2321f和2322d和紧固构件2323稳固地紧固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通过紧固构件2323能够容易地和简单地实现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1和322的紧固。
图38是部分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显示设备中采用的后盖的透视图。图39(a)和图39(b)是沿着图38的线J-J截取的横截面图。为了参考,图38具体地图示该显示设备的与图6的相对应的显示设备的部分。
参考图38,后盖30包括板构件30a,该板构件30a形成后盖30的基本轮廓同时包括与各个分隔区段34相对应的开口30b。后盖30也包括分隔区段34,该分隔区段34覆盖各个开口30b。通过紧固件1320紧固板构件30a和分隔区段34。经由板构件30a连接多个分隔区段34。
更详细地,每个紧固件1320包括:第一紧固部分324,该第一紧固部分324被形成在板构件30a处;和第二紧固部分325,该第二紧固部分325被形成在每个分隔区段34处。每个紧固件1320也包括第三紧固部分326,该第三紧固部分326紧固并锁定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4和325,用于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4和325的紧固稳定性的增强。
每个第一紧固部分324可以包括:第一突出部324a,该第一突出部324a在相对应的开口30b处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和第一延伸部324b,该第一延伸部324b在从第一突出部324a弯曲之后在开口30b中向内延伸。第一延伸部324b被形成有被彼此均匀地隔开的多个紧固孔324c。
每个第二紧固部分325可以包括:第二突出部325a,该第二突出部325a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同时接触相对应的第一突出部324a;第二延伸部325b,该第二延伸部325b在从第二突出部325a弯曲之后在开口30b中向内延伸,以接触相对应的第一延伸部324b;以及插入部325c,该插入部325c从第二延伸部325b弯曲,并且分别被插入到相对应的紧固孔324c。第二紧固部325可以进一步包括锁定部325d,该锁定部325d在最终紧固的状态下从各个插入部325c弯曲,以在第一延伸部324b的外侧处与第一延伸部324b平行地延伸。
每个第三紧固部分326具有接触第一紧固部324的一端,和具有弯曲形状的另一端,以接触第二紧固部分325。第三紧固部分326可以在第一紧固部分324和锁定部325d之间接触第一紧固部分324和锁定部325d。更详细地,每个第三紧固部分326可以包括:水平部326a,该水平部326a接触相对应的第一紧固部分324的延伸部324b;第一竖直部326b,该第一竖直部326b在弯曲状态下从水平部326a的一侧延伸,以接触在第一竖直部326b的端部处的相对应的第一紧固部分324;和第二竖直部326c,该第二竖直部326c在弯曲状态下从水平部326a的另一侧延伸,以接触第二竖直部326c的端部处的相对应的第二紧固部分325。例如,每个第三紧固部326可以具有U形的横截面。通过粘合层(未示出),每个第三紧固部326可以被结合到相对应的第一紧固部分324和/或相对应的第二紧固部分326,以获得被增强的结构稳定性。
水平部分326a被形成有与相对应的第一紧固部分324的一个紧固孔324c相对应的紧固孔326d,以接收相对应的第二紧固部分325的一个插入部325c。每个第二紧固部分325的每个锁定部325d可以接触相对应的第三紧固部分326的水平部326c的外表面。因此,通过相对应的锁定部325d,每个分隔区段34可以被紧固并被锁定到板构件30a。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竖直部326d的内表面可以接触相对应的第一紧固部分324的第一延伸部分324b的端部,并且每个第二竖直部326c的内表面可以接触相对应的第一紧固部分324的第一突出部324a。因此,增强了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4和325的紧固稳定性。例如,通过粘合剂,每个第三紧固部分326可以被结合到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4和325。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
在下文中,将会更详细地描述通过第一至第三紧固部分324、325和326获得的紧固。
如在图39(a)中所图示,在第三紧固部326接触第一紧固部分324的条件下,第二插入部分325的插入部325c被插入到紧固孔324c和326d中。其后,在第三紧固部326接触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24和325的条件下,弯曲每个插入部325c的从第三紧固部分326向外突出的部分,从而形成相对应的锁定部325d,如在图39(b)中所图示。结果,第一至第三紧固部分324、325和326被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容易地改变在后盖30的外表面侧处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在显示模块10附近的位置中紧固第一至第三紧固部分324、325和326。因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板构件30a,所以提供集成的外结构,并且正因如此,获得了后盖30的增强的结构稳定性。另外,能够容易地执行后盖30的形状变化,这是因为分隔区段34被布置在开口30b处。
图4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隔区段的本体的透视图。图41是沿着图40的线K-K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2是示意地图示形成在图40中图示的每个分隔区段处的紧固孔和第一紧固构件的平面图。
参考图40和图41,每个分隔区段34(详细地,本体34a)包括与相邻的分隔区段34重叠的用于紧固的紧固部分3321和3322。紧固构件330被紧固到两个相邻的分隔区段34的紧固部分3321和3322,从而以可移动的方式紧固两个相邻的分隔区段34。例如,当假定两个相邻的分隔区段34分别地被称为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时,一个第一紧固部分3321被形成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处,并且一个第二紧固部分3322被形成在第二分隔区段342a处。因此,通过被紧固到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321和3322的紧固构件330,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可以被以可移动的方式彼此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部分3321可以从第一分隔区段341a的一侧朝着第二分隔区段342a突出,并且可以被设有紧固孔3321d。更详细地,第一紧固部分3321包括:第一突出部3321a,该第一突出部3321a从第一紧固部分3321的与第二分隔区段342a相邻的一侧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和第一重叠部分3321b,该第一重叠部分3321b在弯曲的状态下从第一突出部3321a延伸,以与第二分隔区段342a重叠。多个均匀隔开的紧固孔3321d被形成在重叠部3321b处。尽管未示出,但是第一紧固部分3321可以进一步包括延伸部,该延伸部在弯曲状态下从重叠部分3321b的端部在向后的方向上或者朝着第二分隔区段342a延伸。
第一重叠部分3321b可以延伸同时通过第一突出部3321a与第二分隔区段342a重叠,以覆盖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一部分。紧固构件330通过紧固孔3321d被紧固到第一重叠部3321b。当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彼此远离地移动时,第一重叠部332也起到隐藏被形成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2a之间的间隙的作用,以便防止在外侧处看到间隙。
第二紧固部分3322可以包括:第二突出部分3322a,该第二突出部分3322a从第二紧固部分3322的与第一分隔区段341a相邻的端部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和第二重叠部3322b,该第二重叠部3322b从第二突出分3322a朝着第二分隔区段342a的中央部分延伸,以与第一重叠部3322a重叠。第二重叠部3322b可以被定位以通过第二突出部3322a与第一重叠部3321b重叠。例如,第二重叠部3322b可以与第一重叠部3321b重叠,以与第一重叠部3321b平行同时接触第一重叠部3321b。
紧固构件330被紧固以重叠第一和第二重叠部3321b和3322b。更详细地,每个紧固构件330可以包括:第一紧固构件332,该第一紧固构件332从第二重叠部3322b突出,以穿过紧固孔3321d中的相对应的一个;和第二紧固构件334,该第二紧固构件334从第一紧固部分3321侧被插入到相对应的紧固孔3321d中,以被紧固到第一紧固构件332。
第一紧固构件332可以从第二重叠部3322b突出,以通过第一重叠分3321b的相对应的紧固孔3321d。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紧固构件332可以由在其内表面处形成有第一螺纹332a的螺母组成。例如,第一紧固构件332可以由挤压单元组成。
在图40和图41中,第一紧固构件332被图示为具有与第二重叠部3322b集成的结构。当第一紧固构件332与第二重叠部3322b集成时,能够在形成分隔区段34的过程中容易地制造与第一紧固构件332集成地形成的第二重叠部3322b。当第一紧固构件332与第二重叠部3322b(即,部分地形成第二重叠部3322b的紧固构件332)集成时,如上所述,可以增强第一紧固构件332的紧固稳定性。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第一紧固构件332在被制造成与第二重叠部3322b分离之后,可以被附接到或者被组装到第二重叠部3322b。
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紧固构件332可以朝着显示模块10进一步突出,从而超出第一紧固部分3321的第一重叠部3321b。即,第一紧固构件332的高度,即,第一高度H1,大于第一重叠部3321b的厚度T。在此,第一高度H1可以是在第二重叠部3322b的朝着显示模块10的表面与第一紧固构件332的朝着显示模块10的端部之间测量到的长度。因此,第一紧固构件332的朝着显示模块10的端部被定位为比第一重叠部3321b的朝着显示模块10的表面靠近显示模块。通过与第一高度H1和厚度T之间的差相对应的第二高度H2,第一紧固构件332从第一重叠部3321b朝着显示模块10突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没有接触第一重叠部3321b的情况下,紧固到第一紧固构件332的第二紧固构件334(特别地,第二紧固构件334的头部3344)可以被定位为形成在第一紧固构件332和第二紧固构件334之间的一定间隙(与第二高度H2相对应的间隙)。因此,在第一紧固构件332和第一重叠部3321b之间没有发生摩擦的条件下,定位第一紧固构件332和第一重叠部3321b。因此,当通过可变构件20的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的期间增加或者减少在第一分隔区段341a和第二分隔区段341b之间的间距时,在没有被第二紧固构件334干涉的情况下第一重叠部3321b可以被自由地移动。
第一紧固构件322的从重叠部3321b突出的部分的第二高度H2对第一紧固构件332的第一高度H1的比,即,H2/H1,可以是0.2至0.4。当H2/H1的比率小于0.2时,可能难以防止第一紧固构件332干涉第一重叠部3321b,这是因为第二高度H2较小。另一方面,当H2/H1的比率大于0.4时,后盖的结构稳定性可能被降低,这是因为第二高度H2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外部冲击被施加到显示设备时,由于变化可能产生噪声。替代地,第二高度H2可以是0.1至1mm。当第二高度H2小于0.1mm时,可能难以防止第一紧固构件332干涉第一重叠部3321b,这是因为第二高度H2较小。另一方面,当第二高度H2大于1mm时,后盖的结构稳定性可能被降低,这是因为第二高度H2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外部冲击被施加于显示设备时,由于振动可能产生噪声。
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条件的限制。例如,第二高度H2和第二高度H2对第一高度H1的比是可不同地变化的。
通过从第一紧固部分3321的第一重叠部3321b的侧面或者显示模块10的侧面朝着第一紧固构件332插入第二紧固构件334并且然后将第二紧固构件334紧固到第一紧固构件332,可以实现将第二紧固构件334紧固到第一紧固构件332。例如,通过待紧固到是螺母的第一紧固构件332的螺栓,可以构成第二紧固构件334。
更详细地,第二紧固构件334可以包括:螺纹部分3342,该螺纹部分3342被形成有待与形成在第一紧固构件332处的第一螺纹332a接合的第二螺纹334a;和头部3344,该头部3344被连接到螺纹部分3342同时具有比螺纹部分3342大的横截面积。螺纹部分3342是待紧固到第一紧固构件332的部分。头部3344具有比第一重叠部分3321b的紧固孔3321d大的竖直宽度和/或水平宽度,并且正因如此,可以在第二重叠部分3322b和头部分3344之间紧固设有紧固孔3321d的第一重叠部3321b。
在此实施例中,紧固孔3321d的宽度,即,第一宽度W1,可以大于第一紧固构件332的宽度,即,第二宽度W2。在此,“宽度”意指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测量到的长度。因为紧固孔3321d的第一宽度W1大于第一紧固构件332的第二宽度W2,所以第一紧固构件332可以在紧固孔1321d内被横向地移动。
参考图42,紧固孔3321d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紧固构件334的一侧相对应的形状的第一孔部分S1、与第一紧固构件334的另一侧相对应的第二孔部分S2和布置在第一孔部分S1和第二孔部分S2之间的余留孔部分S3。余留孔部分S3可以具有与第一紧固构件334的竖直宽度相对应的竖直宽度,同时具有与第一紧固构件334的可移动的距离相对应的水平宽度,即,第三宽度W3。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一宽度W1和第二宽度W2之间的差对应于第三宽度W3。因为紧固孔3321d包括余留孔部分S3,所以第一紧固构件334能够横向移动与第三宽度W3相对应的距离。
在图42中,第一紧固构件334被图示为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孔部分S1可以具有半圆形形状,第二孔部分S2可以具有半圆形形状,并且第三孔部分S3可以具有四边形形状。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例如,考虑到第一紧固构件334的形状,第一至第三孔部分S1、S2和S3等的形状是可不同地变化的。
例如,第一紧固孔3321d的第一宽度W1对第一紧固构件334的第二宽度W2的比,即W1/W2,可以是1.2至1.8。当比W1/W2小于1.2时,因为第一紧固构件334的横向移动距离不足,所以在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期间不能平滑地执行后盖30的形状变化。另一方面,当比率W1/W2大于1.8时,因为紧固孔3321d没有必要大,所以降低了结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外部地暴露紧固孔3321d。为此,增加头部3344的尺寸是必要的。通过从紧固孔3321d的第一宽度W1减去第一紧固构件334的第二宽度W2所获得的值(即,第三孔部分S3的第三宽度W3)可以是0.1至1.0mm。当第三宽度小于0.1mm时,因为第一紧固构件334的横向移动距离不足,所以在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期间不能平滑地执行后盖30的形状变化。另一方面,当第三宽度大于10mm时,因为紧固孔3321d没有必要大,所以降低了结构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紧固孔3321d可能被外部地暴露。为此,有必要增加头部3344的大小。
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和第三宽度W3和其比率是可不同地变化的。
因为在完成紧固之后第一紧固构件334能够在紧固孔3321d内移动预定的距离,所以第一和第二分隔区段341a和342a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增加或者减少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被彼此稳固地紧固。因此,能够有效地应对在分隔区段34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和分隔部分的宽度变化。
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332和334被彼此紧固,以紧固并连接多个分隔区段34,并且正因如此,后盖30可以具有集成的结构。当螺栓和螺母被分别用作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332和334时,可以实现较简单和牢固的紧固结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布置在各个最外面的横向侧处的分隔区段34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其外边缘处被设有固定部(例如,螺孔),其用于将分隔区段34固定到框架160。第一紧固部分3321或者第二紧固部分3322可以被设置在最外的分隔区段34的内边缘处。被中央地布置的分隔区段34,即,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在其每个横向边缘处被设有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321和3322中的一个。被布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和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分隔区段34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其一个横向边缘处被设有第一紧固部分3321,同时在其外横向边缘处被设有第二紧固部分3322。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连接多个分隔区段34以便形成集成结构。
图40图示了第一紧固部分3321被设置在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的内边缘处,第二紧固部分3322被设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的每个横向边缘处,并且布置在中央的分隔区段343a和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分隔区段34中的每一个在其外边缘处被设有第二紧固部分3322同时在其内边缘处被设有第一紧固部分3321。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从每个最外面的分隔区段34开始、顺序地紧固分隔区段34并且然后将中央的分隔区段343c紧固到紧固结构来装配后盖30。因此,简化了制造过程。另外,因为分隔区段34具有相对于中央的分隔区段343c的对称结构,所以实现被增强的结构稳定性。此外,能够通过使用多件模来容易地制造具有多个分隔区段34的后盖30。
后盖30的分隔区段34应包括具有使分隔区段34能够组成显示设备100的后表面同时重量轻且可在形状上易变化的强度的材料。分隔区段34可以包括各种金属、树脂等。对于金属,可以采用重量轻同时适合于形状变化的铝等。对于树脂,可以采用橡胶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321和3322可以被形成为与相对应的分隔区段34集成,以组成分隔区段34的各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简化结构和制造过程。当然,本发明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各种变型是可以的。例如,紧固部分3321和3322被制造成与分隔区段34分离,并且被顺序地固定到分隔区段34。通过第一和第二突出部3321和3322a紧固,紧固有各自的紧固构件332和334的第一和第二重叠部3321b和3322b被形成以具有一定阶梯,使得分别与分隔区段34的本体34a隔开。当然,本发明不受到上述结构的限制。各种变型是可以的。例如,第一和第二突出部3321a和3322a可以被去除,并且正因如此,没有形成阶梯。
将会参考图43(a)和图43(b)更详细地描述显示设备100的上述形状变化。图43(a)和图43(b)是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形状变化的视图。
在不存在被施加到显示模块10的力的条件下,显示模块10被保持在平坦的状态下,如在图43(a)中所示。当用户输入用于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的命令时,显示模块10变成具有在显示模块10的横向方向上的一定曲率的弯曲结构(例如,具有均匀的曲率半径R的弯曲结构)。因此,显示模块10具有能够提供用户沉浸感的增强的弯曲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后盖30也在形状上被变成具有弯曲的结构。因为在相邻的分隔区段34之间的距离或者在相邻的分隔部分32之间的距离是能够容易调节的条件下通过紧固构件330连接分隔区段34,所以能够容易地实现后盖30的形状变化。当用户输入改变显示设备100的形状的命令以再次返回其原始形状时,变化区段22被返回到其原始状态,如在图43(a)中所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紧固构件330在被连接的状态下紧固多个分隔区段34,并且正因如此,后盖30具有集成的结构。因此,能够简化后盖30的结构同时实现后盖30的简单处理。当螺栓和螺母分别被用作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332和334时,可以获得较简单和稳固的紧固结构。当显示模块10的形状变化发生时,也能够通过限制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322和334和紧固孔1321d的宽度和高度来相对应地改变后盖30的形状。另外,第一和第二紧固构件332和334被定位在后盖30的外表面的内部处彼此重叠的第一和第二紧固部分3321和3322的第一和第二重叠部3321b和3322b处,并且正因如此,在后盖30的形状变化期间,紧固孔3321d被保持在隐藏状态下。
尽管为了说明性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如在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变型、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

Claims (18)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处;
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用于改变所述支撑构件的形状,所述可变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后表面;
框架,所述框架沿着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中的至少一个边缘布置;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后侧并被固定到所述框架,并且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其中,所述后盖包括通过分隔部分限定的多个分隔区段,并且所述后盖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所述多个分隔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边缘的形状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后盖在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后表面的中间部分与所述后盖的内表面之间提供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可变构件使所述支撑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弯曲;
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在第二方向上的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其中,所述后盖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
其中,所述后盖的上边缘和下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一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向后突出的突出紧固区段;
所述后盖被紧固到所述突出紧固区段;并且
所述突出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突出紧固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向后突出且平行于所述支撑构件弯曲的弯曲紧固区段;
所述支撑构件被紧固到所述弯曲紧固区段;并且
所述弯曲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弯曲紧固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向后突出的突出紧固区段以及向后突出且平行于所述支撑构件弯曲的弯曲紧固区段;
所述后盖被紧固到所述突出紧固区段;
所述支撑构件被紧固到所述弯曲紧固区段;
所述突出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突出紧固部分;并且
所述弯曲紧固区段包括以指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弯曲紧固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突出紧固部分和所述弯曲紧固部分交替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可变构件使所述支撑构件在第一方向上弯曲;
所述框架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处的第二框架;
其中,所述后盖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二框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处的第二框架,
其中,所述后盖的左边缘和右边缘被紧固到所述第二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每个分隔区段形成为在所述盖本体内具有封闭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盖本体包括紧固到所述框架的凸缘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每个分隔区段包括分别布置在相对的竖直端处的固定端;
每个分隔区段的每个固定端具有形成在所述固定端的一个横向端部部分处的突起(P);
一个分隔区段的所述突起(P)与相邻的分隔区段的所述固定端重叠,
其中,所述突起和所述相邻的分隔区段的所述固定端的重叠部分被紧固到所述框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螺孔(340e)形成为穿过每个分隔区段的所述突起(P),并且与所述螺孔(340e)对应的螺孔(340f)在与所述螺孔(340e)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在与所述突起(P)重叠的所述相邻的分隔区段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紧固构件(236),所述第一紧固构件通过穿过所述突起、所述重叠部分和所述框架而将所述后盖和所述框架紧固到所述框架。
17.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处;
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用于改变所述支撑构件的形状,所述可变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后表面;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后侧并被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的边缘,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支撑构件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其中,所述后盖包括通过分隔部分限定的多个分隔区段,并且所述后盖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所述多个分隔区段。
18.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可变构件,所述可变构件提供能够改变所述显示模块的形状的力;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被布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后侧,并且所述后盖随着所述显示模块的变化形状而变化,
其中,所述可变构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
其中,所述后盖包括通过分隔部分限定的多个分隔区段,并且所述后盖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包括彼此连接的所述多个分隔区段。
CN201610626805.6A 2013-01-24 2014-01-24 显示设备 Active CN106055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08153A KR102104444B1 (ko) 2013-01-24 2013-01-24 후면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008153 2013-01-24
KR1020130045797A KR102090642B1 (ko) 2013-04-25 2013-04-25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후면 커버
KR10-2013-0045797 2013-04-25
KR20130117521A KR20150039021A (ko) 2013-10-01 2013-10-01 후면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117521 2013-10-01
KR1020130142411A KR102135087B1 (ko) 2013-11-21 2013-11-21 후면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142411 2013-11-21
CN201410035467.XA CN103971601B (zh) 2013-01-24 2014-01-24 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5467.XA Division CN103971601B (zh) 2013-01-24 2014-01-24 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040A CN106055040A (zh) 2016-10-26
CN106055040B true CN106055040B (zh) 2019-11-05

Family

ID=5002872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5467.XA Active CN103971601B (zh) 2013-01-24 2014-01-24 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
CN201610626805.6A Active CN106055040B (zh) 2013-01-24 2014-01-24 显示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5467.XA Active CN103971601B (zh) 2013-01-24 2014-01-24 后盖和包括该后盖的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54693B2 (zh)
EP (1) EP2759903B1 (zh)
CN (2) CN1039716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6927B1 (ko) * 2013-04-18 2019-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40141400A (ko) * 2013-05-29 2014-1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50012982A (ko) * 2013-07-25 2015-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727080B2 (en) * 2014-01-03 2017-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EP2913707B1 (en) * 2014-02-28 2019-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ar Chassis for a Curved Panel Display
KR102179833B1 (ko) * 2014-04-03 2020-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KR102130735B1 (ko) * 2014-09-03 2020-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4266146B (zh) * 2014-10-09 2017-0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率可变的背板组件及其背光单元
KR102224632B1 (ko) * 2014-11-07 2021-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464530B (zh) * 2014-11-18 2017-08-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型显示装置
TWM513555U (zh) * 2015-08-25 2015-12-01 First Dome Corp 可應用在軟性顯示屏幕之聯結裝置
KR102552317B1 (ko) * 2015-10-23 2023-07-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83559B1 (ko) * 2015-12-28 2023-0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29119B1 (ko) * 2015-12-30 2022-08-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526391B (zh) * 2016-06-21 2020-05-08 鸿富锦精密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显示器
FR3053941B1 (fr) * 2016-07-13 2018-07-2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reparation a paroi de masquage, pour un bloc optique usage de vehicule
KR101896258B1 (ko) * 2016-09-21 2018-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424512A (zh) * 2017-04-13 2017-12-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背板组件及曲面显示器
KR102490314B1 (ko) * 2017-11-13 2023-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11547002B2 (en) 2017-11-13 2023-01-03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102593717B1 (ko) * 2018-08-31 2023-10-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9215513A (zh) * 2018-11-23 2019-01-15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单元
CN112804851A (zh) * 2019-10-28 2021-05-1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KR20210056094A (ko) 2019-11-08 2021-05-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50240B1 (ko) * 2020-02-21 2022-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183884B1 (ko) * 2020-04-21 2020-11-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연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08593A (ko) * 2020-07-14 2022-01-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207A (zh) * 2010-01-29 2011-08-03 株式会社泛泰 具有形状变化特性的柔性电子产品及改变其形状的方法
CN102566816A (zh) * 2010-11-25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9183A (en) 1984-09-20 1988-03-08 Kroy Inc. Modular frame structure
JPH0721697B2 (ja) 1989-01-28 1995-03-08 株式会社物産プランニングアンド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広告装置
JP2006072115A (ja) 2004-09-03 2006-03-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4327180B2 (ja) * 2006-07-24 2009-09-09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
DK176972B1 (da) 2006-10-05 2010-08-16 Joergen Holberg Fenger Holder til kasseformede emner af forskellig størrelse
JP5108293B2 (ja) 2006-12-20 2012-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CN201741122U (zh) 2010-01-25 2011-02-09 坤巨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外挂式触控面板
JP5317249B2 (ja) 2010-07-15 2013-10-16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筐体及び表示装置
TWI419094B (zh) 2010-09-10 2013-12-11 Au Optronics Corp 可撓性顯示面板
US8958201B2 (en) 2011-04-15 2015-02-17 Blackberry Limited Flexib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9176535B2 (en) * 2011-06-03 2015-1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display flexure assembly
EP2546721B1 (en) 2011-07-11 2020-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EP2546720B1 (en) 2011-07-11 2018-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US9711752B2 (en) * 2011-12-19 2017-07-18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276679A1 (en) * 2012-03-20 2013-10-24 Trachte Building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cure storage
KR20140002243A (ko) * 2012-06-28 2014-0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2207A (zh) * 2010-01-29 2011-08-03 株式会社泛泰 具有形状变化特性的柔性电子产品及改变其形状的方法
CN102566816A (zh) * 2010-11-25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5040A (zh) 2016-10-26
US9854693B2 (en) 2017-12-26
EP2759903A2 (en) 2014-07-30
EP2759903B1 (en) 2019-04-24
CN103971601B (zh) 2016-08-31
EP2759903A3 (en) 2017-03-01
CN103971601A (zh) 2014-08-06
US20140240906A1 (en) 2014-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5040B (zh) 显示设备
CN104766539B (zh) 显示设备
US20180037144A1 (en) Surface skin-fasten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seat, operation lever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CN101992732A (zh) 汽车内饰的平缝结构
ITTV980024A1 (it) Struttura di elemento di guida e rinvio, particolarmente per lacci
US10771731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070169321A1 (en)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a zipper head
US8156614B2 (en) Belt and/or buckle assembly
CN1275555C (zh) 设置有可分式底端止动件的拉链
KR20180087362A (ko) 만곡형 슬라이드 체결구 및 관련 시스템
US20070044690A1 (en) Frame structure and lock assembly
CA3237361A1 (en) Tentered multifunctional decorative element
KR102104444B1 (ko) 후면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445806B2 (en) Back carrier adjusting system
US20230345172A1 (en) Textile-assembly toolkit for reversible assembly of a textile to an electronic-speaker device
KR2014012747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후면 커버
US20140347595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050144836A1 (en) Sunshade having more than two heat-dissipating portions formed from weft yarns
KR20230115402A (ko) 카드홀더
JP3164971U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屋根
TW201911980A (zh) 框架組件及顯示裝置
JP6905326B2 (ja) 張地の固定構造
CN208745933U (zh) 一种用于外壳的装饰条及外壳的组装结构
KR200232020Y1 (ko) 가구용 수납 바구니
JP2023151911A (ja) 内装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