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2778A - 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2778A
CN106042778A CN201510906135.9A CN201510906135A CN106042778A CN 106042778 A CN106042778 A CN 106042778A CN 201510906135 A CN201510906135 A CN 201510906135A CN 106042778 A CN106042778 A CN 106042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hollow pipe
pipe
drive shaft
b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61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42778B (zh
Inventor
金壮镐
柳成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604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42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2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4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engines, e.g. connecting-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23Shafts; Axles made of several parts, e.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20Shaping
    • B60B2310/208Shaping by for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30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 B60B2310/302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by welding
    • B60B2310/3025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by welding by thermal welding, e.g. friction, induction or ultrasonic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可以包括:锻造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以减小其外径并因此允许所锻造的中空管组装到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剩余的中空管中;将外径减小的中空管组装在剩余的中空管中,从而形成空心轴;并且将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接合至空心轴的两侧。

Description

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这样的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其旨在通过在没有增大尺寸的情况下提高物理性能来改善耐用性。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配备有驱动轴以将发动机的动力从驱动桥(transaxle)传递至车辆的左车轮和右车轮,其中驱动桥由从传动装置转移的动力驱动。
驱动轴构造成连接在耦接至左车轮和右车轮的固定中心型等速万向节与耦接至驱动桥的可滑动等速万向节之间,从而将动力从驱动桥传送至车辆的左车轮和右车轮,并从而允许驱动车辆。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车辆的传统空心驱动轴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传统空心驱动轴包括:空心轴1,设置在空心驱动轴的中央区域上,并且具有在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中空部分4;以及第一杆部(stem)2和第二杆部3,分别焊接至空心轴1的两侧。
传统空心驱动轴通过利用摩擦焊接方法将中央区域处的空心轴1接合至两侧上的杆部2和3制成,其中部件(即空心轴以及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利用压力使用焊接部件的相对旋转期间产生的摩擦热进行焊接。
这样的空心驱动轴与在中央区域仅具有实心部分而没有中空部分的实心驱动轴相比在刚度和强度上更高,从而使得固有频率增加。因此,空心驱动轴除减少重量之外,还有利地允许除去缓冲器(damper,阻尼器)。
缓冲器对温度变化敏感并且由于随着时间过去诸如橡胶固化的多种原因会在性能上劣化。因此,在传统空心驱动轴中,缓冲器的除去会造成多种问题。
同时,内燃机车辆执行向前运动而不是向后运动,并且不执行再生(regenerative)制动,使得驱动轴主要在单向运动条件下被驱动,其中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上施加扭矩。与此相反,在执行再生制动的环保车辆中,诸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驱动轴在双向运动条件下被驱动,其中在行驶时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上施加扭矩,而在进行再生制动时在车辆的向后运动方向上施加扭矩。
因此,如果将不考虑环保车辆所需的双向运动条件的空心驱动轴安装至环保车辆,则双向运动上的耐用性变差,从而会不期望地损坏驱动轴。
为了解决这样的驱动轴被损坏的问题,常规上已提出增大驱动轴的尺寸的方法。然而,这会导致传动轴的直径增加,使得在布局方面不利。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被视为承认或者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了已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其旨在通过在没有增大驱动轴的尺寸的情况下提高物理性能而改善耐用性。
此外,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其提高了双向运动耐用性,以应对在环保车辆的双向运动条件下从外部施加的外力。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一种制造车辆的空心驱动轴的方法可以包括:锻造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以减小其外径并因此允许所锻造的中空管组装到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剩余的中空管中;将外径减小的中空管组装在剩余的中空管中,从而形成空心轴;并且将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接合至空心轴的两侧。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锻造步骤与组装步骤之间,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组装步骤与接合步骤之间,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锻造步骤与组装步骤之间,将扭矩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组装步骤与接合步骤之间,将扭矩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锻造步骤与组装步骤之间,将扭矩在相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组装步骤与接合步骤之间,将扭矩在相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可以包括空心轴以及接合至空心轴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其中空心轴可以构造成使得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插入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剩余的中空管中。
空心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即,通过锻造减小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的外径,然后将具有减小的外径的中空管插入至剩余的中空管中。
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可以经受锻造,使得其外径减小为小于剩余的中空管的内径,然后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以使其扭曲。
空心轴在其中可具有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部分,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中的每个均具有其中不包括中空部分的实心形状或者具有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形状。
应理解的是,术语“车辆”或者“车辆的”或者如本文中使用的其他类似的术语总体上包含机动车辆,诸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载客汽车、包括各种船只和船舶的水运工具、飞机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氢动力车辆及其他替代燃料车辆(例如,燃料由除石油以外的资源获得)。如本文中提及的,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动力。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征和优点,这些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结合在本文中的附图和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将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行更详细地阐述,并且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一些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车辆的传统空心驱动轴的截面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示例性空心驱动轴的截面图。
图3是连续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示例性空心驱动轴的方法的步骤的示意图。
图4是连续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示例性空心驱动轴的方法的步骤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示出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空心驱动轴时使用的中空管的锻造处理期间,物理性能上的变化的曲线图。
应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出,而是呈现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设计特征(例如包括特定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多个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中进行描述。尽管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多个发明),但是应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多个发明)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多个发明)旨在不仅涵盖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涵盖可包括在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同物以及其他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空心驱动轴包括:空心轴10,在其中具有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部分16;以及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接合至空心轴10的左侧和右侧。
空心轴10通过将机械加工为具有彼此不同的特性的两个中空管12和14组装而制成。具有相同的直径的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中的一个通过锻造处理压缩以减小其外径,然后插入另一个中空管中。
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中的每个均是具有圆形截面的中空体,并且具有柱形结构,该柱形结构在其中央部分具有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部分16并且在其两端处是开放的。
此外,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通过摩擦焊接方法接合至空心轴10的两端,该摩擦焊接方法使用在焊接部件(空心轴和杆部)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产生的摩擦热进行压力焊接。
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中的每个均是具有近似圆形截面的中空体或非中空体,并且具有包括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部分的中空形状或者具有不包括中空部分的实心形状。如图2所示,在非中空体的情况下,部分凹入的中空部分22和32设置在非中空体的连接至空心轴10的端部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制造这样构造的空心驱动轴的方法。
首先,将参照图3描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空心驱动轴的方法。
如图3所示,制造和准备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然后制造和准备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通过锻造压缩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中的一个,以减小其外径,然后将其插入另一个中空管中。
在图3中示出的制造方法中,使第二中空管14经受锻造,以使得第二中空管14的外径小于第一中空管12的内径。因此,第二中空管14的直径减小,然后将第二中空管14插入第一中空管12中。
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在将第二中空管14插入第一中空管12中之前或之后,可将扭矩在同一方向上施加至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因此中空管12和14中的每个均会扭曲(twist)。
在此,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以及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通常由在制造空心驱动轴时使用的材料制成。
在将第二中空管14插入第一中空管12中以制造空心轴之后,将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通过使用摩擦热的摩擦焊接分别接合至空心轴10的左侧和右侧,以便制造空心驱动轴。
在这样制造的空心驱动轴中,第二中空管14的物理性能(强度等)通过锻造得到增加。因此,如果该空心驱动轴与传统空心轴具有相同的厚度,则诸如抗扭刚度比率和固有频率的性能增加。因而,与具有相同性能的传统空心驱动轴相比,可以减少尺寸和重量,使得可以由于重量的减少而提高燃料效率,并且在布局方面更有利。
此外,当这样制造的空心驱动轴应用至在单向运动条件下驱动的内燃机车辆时,可以在单向运动条件下获得改善耐用性的效果,其中扭矩仅在车辆的向前运动方向上施加至驱动轴。
然后,将参照图4描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空心驱动轴的方法。
如图4所示,制造和准备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并且制造和准备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随后,使第二中空管14经受锻造,以使得第二中空管14的外径小于第一中空管12的内径,因此第二中空管14的直径减小。
此外,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施加至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使得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在不同的方向上扭曲。
例如,将扭矩顺时针施加至第一中空管12,使得第一中空管顺时针扭曲。与此相反,将扭矩逆时针施加至第二中空管14,使得第二中空管逆时针扭曲。
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通过施加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扭曲,使得针对从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的剩余应力产生的反向外力的耐用性提高。
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可以将扭矩施加至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中待扭曲的一个。
在将第二中空管14插入第一中空管12中以制造空心轴10之后,将第一杆部20和第二杆部30通过摩擦焊接接合至空心轴10的左侧和右侧,从而制造空心驱动轴。
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在将第二中空管14插入第一中空管12中以制造空心轴10之后,可以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施加至彼此组装的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
甚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扭矩施加至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中待扭曲的一个。
此外,当例如在中空管12和14的一端被固定支撑的状态下将扭矩施加至柱形中空管12和14时,扭矩将通过在一个方向上旋转中空管12和14的另一端而施加至该另一端,以在一个方向上扭曲。
在此,因为通过将扭矩施加至柱形中空管12和14而使柱形中空管形成为扭曲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所以将省去其详细说明。
以这种方法制造的空心驱动轴预先将不同方向的扭矩施加至组成空心轴10的第一中空管12和第二中空管14,从而增加针对车辆的双向运动条件下的外力的耐用性。因此,与具有相同的耐用性的传统空心驱动轴相比,本发明可以减少空心驱动轴的尺寸和重量。因此,由于空心驱动轴的轻而提高燃料效率,此外,本发明的空心驱动轴在布局方面更有利。
此外,当这样制造的空心驱动轴应用于在单向运动条件下驱动的内燃机车辆时,可以在单向运动条件下提高耐用性,其中扭矩主要在向前方向上施加至驱动轴。此外,当本发明的空心驱动轴应用于通过再生制动在双向运动条件下驱动的环保车辆(诸如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时,可以在双向运动条件下提高耐用性,其中扭矩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两者上施加至驱动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空心驱动轴采用通过以下处理获得的结构,即根据需要锻造具有相同的直径的中空管并且不考虑车辆的单向运动条件和双向运动条件而将扭矩施加至中空管。因此,当本发明的空心驱动轴如传统空心驱动轴一样应用于环保车辆时,不必另外制造增加厚度的空心轴材料以应对车辆的双向运动条件。
同时,图5和图6是示出当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空心驱动轴的中空管经受锻造时在物理性能上的变化的曲线图。
如图5所示,当由微合金钢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经受锻造时,可以看出中空管的截面面积减少比率越高,中空管的表面硬度越高。
此外,如图6所示,由微合金钢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经受锻造之后,可以看出中空管的径向硬度增加。
因此,当具有圆形截面的中空管经受锻造时,可以看出,随着中空管的截面面积减少比率增加,最大拉伸强度和硬度线性增加。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该空心驱动轴在没有增加驱动轴的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双向运动耐用性以应对环保车辆的双向运动条件,从而可适用于内燃机车辆和环保车辆两者,并且与通过增加尺寸而具有等同性能的传统空心驱动轴相比在布局上更有利,从而甚至可适用于由于与诸如驱动轴与周边部件之间的间隔的布局有关的问题而不能应用空心驱动轴的车辆。
为了便于所附权利要求的阐述和准确定义,术语“上部”或“下部”、“内部”或“外部”等用于参照如在附图中显示的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这些特征。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呈现了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其并不旨在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局限于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可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形。所选择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做出并利用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替换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旨在通过这里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它们的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制造车辆的空心驱动轴的方法,包括:
锻造具有相同直径的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以减小其外径,并因此允许所锻造的中空管组装到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中剩余的中空管中;
将外径减小的中空管组装到所述剩余的中空管中,从而形成空心轴;以及
将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分别接合至所述空心轴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锻造步骤与组装步骤之间,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组装步骤与接合步骤之间,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锻造步骤与组装步骤之间,将扭矩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组装步骤与接合步骤之间,将扭矩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锻造步骤与组装步骤之间,将扭矩在相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组装步骤与接合步骤之间,将扭矩在相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
8.一种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包括:
空心轴;以及
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接合至所述空心轴的左侧和右侧,
其中,所述空心轴构造成使得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插入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中剩余的中空管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驱动轴,其中,所述空心轴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即,通过锻造减小具有相同直径的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的外径,然后将具有减小的外径的中空管插入至所述剩余的中空管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驱动轴,其中,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中的一个经受锻造,使得其外径减小为小于所述剩余的中空管的内径,然后将扭矩在不同的方向上分别施加至所述第一中空管和所述第二中空管以使其扭曲。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驱动轴,其中,所述空心轴在其中具有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部分,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中的每个均具有其中不包括中空部分的实心形状或者具有沿着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中空形状。
CN201510906135.9A 2015-04-14 2015-12-09 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042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52117 2015-04-14
KR1020150052117A KR101664682B1 (ko) 2015-04-14 2015-04-14 자동차용 중공 드라이브 샤프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2778A true CN106042778A (zh) 2016-10-26
CN106042778B CN106042778B (zh) 2021-03-12

Family

ID=5712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6135.9A Active CN106042778B (zh) 2015-04-14 2015-12-09 车辆的空心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550878B2 (zh)
KR (1) KR101664682B1 (zh)
CN (1) CN1060427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97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1953B1 (ko) * 2016-11-08 2019-02-13 서한산업(주) 연통 유로 및 연통공을 구비하는 차량용 샤프트 및 차량용 샤프트용 스터브 샤프트
KR101837345B1 (ko) * 2017-05-10 2018-03-09 (주)성한정공 차량용 드라이브 샤프트 제작 방법
KR102174259B1 (ko) 2018-09-28 2020-11-04 일진제강(주) 업세팅 공법을 이용한 중공 드라이브 샤프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3207A (en) * 1978-09-05 1981-06-16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upporting pipe to constitute a drive unit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S626528U (zh) * 1985-06-27 1987-01-16
CN1035451A (zh) * 1988-02-07 1989-09-13 埃米特放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式传动轴
CN1042400A (zh) * 1988-11-03 1990-05-23 埃米特放射技术股份公司 复合空心体
CN2414930Y (zh) * 2000-04-03 2001-01-17 史志华 一种自行车轴连飞式后轴
CN101105196A (zh) * 2006-07-10 2008-01-16 Gkn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焊接管轴的端件、相应的轴和制造方法
US20080293504A1 (en) * 2005-12-13 2008-11-27 Campbell Craig A Shaft Assembly
CN102802925A (zh) * 2009-06-26 2012-11-28 Bd发明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连杆制造方法和根据该方法得到的连杆
WO2014109592A1 (ko) * 2013-01-11 2014-07-17 주식회사 우신이엠시 마찰교반용접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드라이브 샤프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79969A (en) * 1931-08-17 1934-11-06 Inland Mfg Co Propeller shaft with rubber cushion
US3552804A (en) * 1968-11-04 1971-01-05 Gen Motors Corp Damped shaft assembly
JPS5950216A (ja) * 1982-09-16 1984-03-23 Honda Motor Co Ltd 繊維強化合成樹脂製駆動軸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544823Y2 (ja) 1989-10-24 1997-08-20 株式会社ユニシアジェックス 防振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KR930003058B1 (ko) 1990-08-25 1993-04-17 서해 시스템 불량신용카드번호를 기억 및 검색하는 신용카드조회기 및 그 데이타 전송방식
KR930012136A (ko) 1991-12-21 1993-07-20 신승우 축소인발 압착공법에 의한 2중관 및 2중 환봉의 제조방법
US6254488B1 (en) * 1999-07-13 2001-07-03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Hydroformed drive shaf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01047883A (ja) 1999-08-05 2001-02-20 Ntn Corp 動力伝達シャフト
JP4846103B2 (ja) 2001-02-07 2011-12-2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樹脂パイ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動力伝達シャフト
US20110124421A1 (en) * 2003-12-03 2011-05-26 Christine Kienhofer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ubular drive shaft, in particular a cardan shaft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0874614B1 (ko) * 2007-04-30 2008-12-17 황호진 자동차용 엑슬축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249145A (ja) * 2009-04-10 2010-11-04 Ntn Corp ドライブシャフト用中間軸
KR20130122463A (ko) * 2012-04-30 2013-11-07 서한산업(주) 중공형 구동축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3207A (en) * 1978-09-05 1981-06-16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Supporting pipe to constitute a drive unit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S626528U (zh) * 1985-06-27 1987-01-16
CN1035451A (zh) * 1988-02-07 1989-09-13 埃米特放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式传动轴
CN1042400A (zh) * 1988-11-03 1990-05-23 埃米特放射技术股份公司 复合空心体
CN2414930Y (zh) * 2000-04-03 2001-01-17 史志华 一种自行车轴连飞式后轴
US20080293504A1 (en) * 2005-12-13 2008-11-27 Campbell Craig A Shaft Assembly
CN101105196A (zh) * 2006-07-10 2008-01-16 Gkn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焊接管轴的端件、相应的轴和制造方法
CN102802925A (zh) * 2009-06-26 2012-11-28 Bd发明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连杆制造方法和根据该方法得到的连杆
WO2014109592A1 (ko) * 2013-01-11 2014-07-17 주식회사 우신이엠시 마찰교반용접을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드라이브 샤프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972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驱动轴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50878B2 (en) 2020-02-04
US20200149581A1 (en) 2020-05-14
US20160305469A1 (en) 2016-10-20
CN106042778B (zh) 2021-03-12
KR101664682B1 (ko) 2016-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9581A1 (en) Hollow drive shaft for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354761B2 (ja) 自在継手用ヨーク付トルク伝達軸
KR20110074976A (ko) 중공 샤프트 결합 장치
US963045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llow axle shaft for a vehicle
JP6256660B2 (ja) 中空管材の製造方法
US20160305475A1 (en) Center supporting device for propeller shaft of vehicle
CN109869417B (zh) 具有等速万向节的铝制传动轴
US9194437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drive-shaft
US11512734B2 (en) Shaft-tube joint structur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drive shaft
US11383757B2 (en) Shaft for steering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haft for steering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RU2693894C1 (ru) Карданный вал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06046408A (ja) 中空状動力伝達シャフト
CN110188504B (zh) 减速器壳和后桥壳的主减速器被动齿轮支撑刚度分析方法
US20150266340A1 (en)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riving force at wheel for vehicle
CN101712278B (zh) 用于汽车的纵轴装置
KR101645630B1 (ko) 자동차용 cfrp 프로펠러 샤프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60245356A1 (en) Multi-insulated insul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02770A (zh) 用于机动车的纵轴组件
CN107848009B (zh) 具有一件式的连接管件的转向直拉杆或转向横拉杆
BR102014023604B1 (pt) haste de eixo, montagem de haste de eixo, método de formar uma haste de eixo
CN110226050A (zh) 中空转矩传递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中间轴及汽车用转向装置
JP6627799B2 (ja) 車両用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Wurm et al. The Lightweight Forging Initiative
JP4554299B2 (ja) 中空状動力伝達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
Shinde et al. Optimization of Automotive Drive Shaft for Better Fuel Economy and High Torsional Strengt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