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1781A -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1781A
CN106031781A CN201510110921.8A CN201510110921A CN106031781A CN 106031781 A CN106031781 A CN 106031781A CN 201510110921 A CN201510110921 A CN 201510110921A CN 106031781 A CN106031781 A CN 106031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group
parts
fructus
rhizo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09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1109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1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7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由A和B组构成):A组为:麻黄、栀子、苦参、浙贝母、甘草、大黄、洋甘菊、百部、款冬花、胖大海、紫菀、细辛、黄芩、防己、桔梗、当归、乳香、连翘、了哥王、砂仁;B组为:太子参、黄芪、茯苓、炒白术、防风、陈皮、半夏、煅龙牡各(先煎)、五味子、葶苈子、赤芍、甘草、百合、山药、枸杞子、麦冬、熟地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小儿哮喘。

Description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儿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2000 年我国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1.97%,比1990 年上升了64.8%。由于哮喘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所以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也给患儿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炎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起效慢,疗程长,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在西药治疗过程中,临床使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相当普遍,致使耐药性逐年增加,而且滥用镇咳药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不但无益于病情的好转,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如何控制哮喘,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而中药具有作用温和、起效持久、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和从根本治疗哮喘的特点。目前对于小儿哮喘的防治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专利号201310440804.9,治疗小儿哮喘的药物,大量用寒凉之品,现在小儿有过食冰凉之食,倍伤脾胃;专利号 201210078909.X,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治标不治本,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A组和B组构成。
A组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
麻黄6 -15份、栀子4 -10份、苦参4 -10份、浙贝母4-10份、
甘草4 -10份、大黄1-5份、洋甘菊1-5份、百部1-5份、
款冬花2 -9份、胖大海1-5份、紫菀2 -10份、细辛1 -10份、
黄芩1 -10 份、防己1-10 份、桔梗1- 10份、当归1-5 份、
乳香1 -10 份 连翘1-10 份、了哥王3-9份、砂仁2-9份。
A组优选的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
麻黄12份、栀子6份、苦参6份、浙贝母6 份、
甘草6 份、大黄3份、洋甘菊3 份、百部3份、
款冬花5份、胖大海3份、紫菀6份、细辛5 份、
黄芩5 份、防己6份、桔梗3份、当归2 份
乳香5 份、连翘10 份、了哥王5 份、砂仁5份。
B组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
太子参3-9 份、黄芪6-15 份、茯苓6-9份、炒白术6-12 份、
防风3-9 份、陈皮3-12 份、半夏3-9 份、煅龙牡各9-20 份(先煎)、
五味子3-9 份、葶苈子3-12 份、赤芍3-9份、甘草3-10 份、
百合3-9份、山药4-12份、枸杞子3-12份、麦冬3-12份、熟地黄3-15份。
B组优选的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
太子参8 份、黄芪10 份、茯苓8 份、炒白术8 份、
防风6 份、陈皮8 份、半夏8 份、煅龙牡各15 份(先煎)、
五味子6 份、葶苈子8 份、赤芍5 份、甘草6 份、
百合7份、山药9份、枸杞子9份、麦冬5份、熟地黄5份。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A组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其标”,使小儿“咳、喘、痰、炎”迅速缓解;B组的治疗原则是“缓则治其本”,使小儿肺脾肾功能旺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疗效明确,可有效地治疗小儿哮喘。
以下结合临床数据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实验例
诊断标准
根据1998 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用组. 儿科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 ;747.) 进行判断: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杂30 天,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药可使咳嗽发作缓解;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有个人或家庭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检测等可作辅助诊断。
收集本院儿科门诊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小儿哮喘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2岁,平均(6.17±2.59)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6月,平均(2.80±2.17)年。对照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1岁,平均(6.20±3.56)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6月,平均(3.22±2.62)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予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治疗。1~2揿/d, 3~6月后逐渐减量,吸入1年。
治疗组的治疗方法: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喘憋甚,有哮鸣音、有大量肺部罗音,有咳嗽,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比例是:5:1(ml),日3次;
小儿哮喘间接发作:喘憋消失,时有哮鸣音,肺部罗音减少,咳嗽减轻,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比例是:3:2(ml),日3次;
小儿哮喘缓解期: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肺部罗音消失,间有咳嗽,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比例是:1:5(ml),日3次;
根据小儿哮喘病情发展,随时灵活调整A组与B组药量比例,对症下药,标本兼治,1周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6.) : 显效:喘憋缓解,肺部罗音消失,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喘憋减轻,肺部罗音减少,咳嗽减轻。无效:肺部罗音较多,咳嗽不减轻。
治疗结果:
结果:60 例患者中,治愈29 例(48.3% ),显效17 例(28.3% ),好转12 例(13.4% ),无效3 例(5% ),总有效率为9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汤剂的制备(由A和B组构成)
取A组:麻黄12g、栀子6g、苦参6g、浙贝母6 g、
甘草6 g、大黄3g、洋甘菊3 g、百部3g、
款冬花5g、胖大海3g、紫菀6g、细辛5 g、
黄芩5 g、防己6g、桔梗3g、当归2 g、
乳香5 g、连翘10 g、了哥王5 g、砂仁5g、
加入10 倍药材重量的水,在80℃下加热2小时,滤过,将滤液浓缩至300 毫升,即得。
取B组:太子参8 g、黄芪10 g、茯苓8 g、炒白术8 g、
防风6 g、陈皮8 g、半夏8 g、煅龙牡各15 g(先煎)、
五味子6 g、葶苈子8 g、赤芍5 g、甘草6 g、
百合7g、山药9g、枸杞子9g、麦冬5g、熟地黄5g、
加入10 倍药材重量的水,在80℃下加热2小时,滤过,将滤液浓缩至200 毫升,即得。
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男,1 岁,咳嗽喘鸣,痰少色多泡沫,流浊鼻涕。诊断为小儿哮喘。通过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比例是:5:1(ml),日3次,2日后症状减轻;继续口服A与B的比例是:3:2(ml),日3次,7日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口服A与B的比例是:1:5(ml),日3次,2周后痊愈,随访1 年无复发。
病例2 :李某,女,2.5 岁。气紧,喘憋甚,咳嗽啸鸣频发,久治不愈,肢冷形寒,少汗。诊断为小儿哮喘,通过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比例是:5:1(ml),日3次,2日后症状减轻;继续口服A与B的比例是:3:2(ml),日3次,12日症状消失;继续巩固治疗,口服A与B的比例是:1:5(ml),日3次,4周后痊愈,随访2 年无复发。
病例3刘某,女,5 岁,因感风寒,哮喘发作,咳嗽喘息,喉间痰鸣,咳痰稠黄,身热面赤,口干咽红,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数有力。诊断为小儿哮喘发作。通过先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比例是:5:1(ml),日3次,1日后症状减轻;继续口服A与B的比例是:3:2(ml),日3次,5日症状消失;再继续巩固治疗,口服A与B的比例是:1:5(ml),日3次,3周后痊愈,随访1 年无复发。

Claims (3)

1.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由A和B组构成):
A组为:麻黄6 -15份、栀子4 -10份、苦参4 -10份、浙贝母4-10份、甘草4 -10份、大黄1-5份、洋甘菊1-5份、百部1-5份、款冬花2 -9份、胖大海1-5份、紫菀2 -10份、细辛1 -10份、黄芩1 -10 份、防己1-10 份、桔梗1- 10份、当归1-5 份、乳香1 -10 份 连翘1-10 份、了哥王3-9份、砂仁2-9份;
B组为:太子参3-9 份、黄芪6-15 份、茯苓6-9份、炒白术6-12 份、防风3-9 份、陈皮3-12 份、半夏3-9 份、煅龙牡各9-20 份(先煎)、五味子3-9 份、葶苈子3-12 份、赤芍3-9份 甘草3-10 份、百合3-9份、山药4-12份、枸杞子3-12份、麦冬3-12份、熟地黄3-1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的药剂(由A和B组构成):
A组为:麻黄12g、栀子6g、苦参6g、浙贝母6 g、
甘草6 g、大黄3g、洋甘菊3 g、百部3g、
款冬花5g、胖大海3g、紫菀6g、细辛5 g、
黄芩5 g、防己6g、桔梗3g、当归2 g、
乳香5 g、连翘10 g、了哥王5 g、砂仁5g.
B组为:太子参8 g、黄芪10 g、茯苓8 g、炒白术8 g、
防风6 g、陈皮8 g、半夏8 g、煅龙牡各15 g(先煎)、
五味子6 g、葶苈子8 g、赤芍5 g、甘草6 g、
百合7g、山药9g、枸杞子9g、麦冬5g、熟地黄5g。
3.根据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的药物,其特征是:A组与B组优选的中药加入10 倍药材重量的水,在80℃下加热2小时,滤过,将滤液浓缩,A组浓缩300 ml,B组浓缩200 ml,即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小儿哮喘间接发作、小儿哮喘缓解期,口服A和B混合物,A与B的分别比例是:5:1(ml)、3:2(ml)、1:5(ml),日3次。
CN201510110921.8A 2015-03-15 2015-03-15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60317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0921.8A CN106031781A (zh) 2015-03-15 2015-03-15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0921.8A CN106031781A (zh) 2015-03-15 2015-03-15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781A true CN106031781A (zh) 2016-10-19

Family

ID=5715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0921.8A Pending CN106031781A (zh) 2015-03-15 2015-03-15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178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6679A (zh) * 2018-12-14 2019-01-29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6679A (zh) * 2018-12-14 2019-01-29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 一种用于治疗儿童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8973B (zh) 治疗感冒的药物
CN111388582B (zh) 一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应用
CN101143176A (zh) 治疗肺炎的中药
CN111643634B (zh) 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12353855A (zh) 中药组合物在制备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596328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CN101129892A (zh) 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中药
CN103977314A (zh) 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66787B (zh) 治疗高热、咳喘的灌肠液
CN103656015A (zh) 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的纯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473A (zh) 一种治疗风热型咳喘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2861199A (zh) 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7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犊牛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93961A (zh) 一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中药
CN102188619A (zh) 一种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中药
CN106031781A (zh) 一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13368198B (zh) 一种治疗风热犯肺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27542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
CN103405722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01601822A (zh)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喉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0969A (zh) 一种止咳化痰中药配方颗粒
CN102406747A (zh) 一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CN108653552B (zh) 一种清肺止咳中药
CN105362548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中药
CN106138982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