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1220B - 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 - Google Patents

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1220B
CN106031220B CN201480075507.1A CN201480075507A CN106031220B CN 106031220 B CN106031220 B CN 106031220B CN 201480075507 A CN201480075507 A CN 201480075507A CN 106031220 B CN106031220 B CN 106031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dio base
transmission network
electrically accessed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55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1220A (zh
Inventor
A·维林
M·马奎达
J·蒙托约
T·塞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6031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1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1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4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nditions of the access network or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4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detecting congestion or overload dur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无线电基站中执行的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的IP地址,所述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向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节点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以及接收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Description

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无线电基站中执行的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
背景技术
3GPP长期演进LTE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内发展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以改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标准,从而应对在改善的服务的方面的未来的需求,诸如更高的数据率、改善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是UMTS的无线电接入网RAN,而演进型的UTRAN(E-UTRAN)是LTE系统的RAN。
在未来,为LTE计划了新的无线电协调特征。新的无线电协调特征的示例是CoMP(协作的多点)、ABS(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几乎空白子帧)、RPS(降低功率的子帧)、eICIC(增强的小区间干扰协调)。不同的无线电协调特征能够被分类在三个不同的分组中,即:灵活的、严格的和非常严格的协调特征。不同的无线电协调特征都对能够使用这些无线电协调特征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提出了不同的等级的要求。作为一个示例,不同的无线电协调功能需要的延迟在1亚毫秒至100毫秒之间变化。对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同步和带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处理在无线电基站之间和在无线电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业务。
当前的RAN缺乏关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的信息,例如RBS(无线电基站)邻居之间以及RBS与S/PDN-GW(服务分组数据网关)及RN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之间的特性。当缺乏对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和同步精度的认知时,RAN选择最优的无线电协调特征是困难的。这导致了在RAN以及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资源的次优的使用,并且最终导致非最优的终端用户性能。
因此,决定使用什么无线电协调特征的RBS没有或具有非常少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特性的信息,例如同步方法是否足够精确或相邻的RBS之间的延迟和带宽是否足够用于特定的无线电协调特征。类似TWAMP/BART(双向主动测量协议/实时可用带宽)的主动测量不能获得真实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替代地,其试图基于注入的测试业务来估计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在I2RS(对路由系统的接口)应用的领域公布了若干草案(例如https://datatracker.ietf.org/wg/i2rs)。I2RS的架构允许应用查询和更改传输网的状态。架构描述了要求,并且草案“Use Cases of I2RS in Mobile BackhaulNetwork”(https://datatracker.ietf.org/wg/i2rs)描述了针对移动回程和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的使用情况。
当前,决定使用什么无线电协调特征的RBS没有或具有非常少的关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条件的信息。因此,需要用于确定无线电协调特征的改善的方案,该方案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解决如下问题的实施例,即在决定使用什么无线电协调特征的无线电基站中没有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的信息或具有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的受限的信息。
特别地,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实施例,其在无线电基站和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节点之间建立接口。通过这个接口,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能够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请求信息并且以适合的格式向无线电基站转发该信息,以协助对无线电协调特征的决定,例如确定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是否满足无线电协调特征的要求。
一个概念涉及接收与无线电基站连接到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特定的IP端点的至少一个IP地址,以及向该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节点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无线电接入网中的无线电基站中执行的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与所述无线电基站所连接到的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的IP地址;向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节点发送针对所述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以及接收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收集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公开的方法提供如下方法,其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请求信息并且在无线电基站中接收信息以协助对无线电协调特征的决定,例如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特性是否满足无线电协调特征的要求。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一个方面,在发送查询的步骤中,所述IP端点是第一无线电基站和第二无线电基站。
实现了对第一无线电基站与第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接收提供了下述优点,即由第一或第二无线电基站表示的无线电基站能够更好地确定是否使用无线电协调特征以及使用什么无线电协调特征,这是因为第一与第二无线电基站之间的路径的特性对于许多无线电协调特征的功能是重要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发送查询的步骤中,所述无线电基站和核心网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是IP端点,所述无线电接入网连接至所述核心网。
实现对无线电基站与核心网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接收提供了下述优点,即无线电基站能够更好地确定是否使用无线电协调特征以及使用什么无线电协调特征,这是因为无线电基站与核心网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之间的路径的特性对于许多无线电协调特征的功能是重要的。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一个方面,在发送查询的步骤中,第二无线电基站和核心网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是IP端点,无线电接入网连接至所述核心网。
对第二无线电基站与核心网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接收提供了下述优点,即无线电基站能够更好地确定是否使用无线电协调特征以及使用什么无线电协调特征,这是因为第二无线电基站与核心网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之间的路径的特性对于许多无线电协调特征的功能是重要的。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一个方面,查询的步骤还包括向第二无线电基站发送针对由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收集的、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和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另一方面,所述无线电接入网络是E-UTRAN(演进型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并且所述无线电基站是E-UTRAN中的eNodeB(演进型的节点B)。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又一方面,路径的所述特性是带宽、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延迟、拥堵指示、抖动、缓冲器使用和同步精度中的任何项。
获悉直至S/PDN-GW的特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来自不同的无线电基站的可用带宽,通过这种认知,无线电网络能够决定激活的用户应当连接至哪个无线电基站以用于最优的终端用户性能/体验。
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特性对于能够选择最优的无线电协调特征是重要的,无线电协调特征取决于在无线电基站之间协调业务。例如,上行链路合并接收需要低延迟/抖动、高带宽和严格的时间/相位同步。ABS/RPSF需要严格的时间/相位同步,但是非常受限的带宽并且能够容许大量的延迟/抖动。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另一方面,查询的步骤还包括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节点发送查询。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一个方面,在接收的步骤之后,方法包括另一步骤:接收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至少一个更新。
根据公开的方法的另一方面,由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I2RS-客户端(对路由系统的接口)来执行发送查询的步骤。
本公开还涉及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无线电基站的实施例,所述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无线电基站可操作以接收与所述无线电基站所连接到的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的IP地址;向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节点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以及接收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节点的实施例,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所述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包括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节点可操作以:从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接收针对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其中第一无线电基站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以及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之间的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另外还向所述无线电基站发送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其在无线电基站中运行时使得无线电基站执行公开的方法。
无线电基站、节点和计算机程序各自展现了与关于无线电基站中执行的方法已经描述的优点相对应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将展现本公开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将参照所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在附图中:
图1图示地示出了蜂窝通信网,在其中能够执行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例。
图2示出了在无线电基站中执行的所提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示出了在节点中执行的所提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所附附图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方面。然而,在此所述的方法和无线设备能够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限制至在此所述的方面。附图中的类似的标记始终指示类似的元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本的目标或思路是用于解决如上以及如下所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或一些缺点。应当主要以逻辑的方式来理解下文结合附图描述的各个步骤,因为根据使用的实施方式和协议每个步骤可以涉及一个或多个特定消息的通信。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特定的方面,而并不意在将本公开限制至任何特定的实施例。如在此使用地,单数形式“一个”以及“该”也意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的指示。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如下问题的实施例,即提供网络特性信息,以实现对最优的无线电协调特征的选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无线电基站和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节点之间建立接口。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该接口使得能够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请求信息并且以适合的格式向无线电基站转发该信息,以协助对无线电协调特征的决定,例如评估网络条件是否满足与无线电协调特征相关联的要求。
一个概念涉及接收与无线电基站所连接到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特定IP端点的IP地址,以及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节点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
图1图示地示出了蜂窝通信网1,在其中能够执行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例。蜂窝通信网1包括无线电接入网10。无线电接入网10包括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处理无线电基站11、12之间以及无线电基站11、12与核心网30之间的数据业务。无线电接入网10的一个示例是UTRAN(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中的无线电接入网10。另一无线电接入网10是E-UTRAN。E-UTRAN是LTE系统中的无线电接入网10。在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存在节点21、22、23、24和25。
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在无线电接入网络10中的无线电基站11、12中执行的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步骤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在第一步骤S1中,为与无线电基站11、12所连接到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IP端点11、12、31接收IP地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IP端点例如是无线电基站11、12、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31或S-PDN网关31。
在下一步骤S2中,查询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以获得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查询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的节点21、22。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仅仅向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的节点21、22发送查询。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向无线接入传输网20中的另一节点23、24、25发送查询,以请求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与所述两个IP端点11、12、13之间的整个路径的特性相关。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与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中的一个链路或若干链路(未示出)的特性相关。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与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路径中的一个链路是无线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与节点22之间的链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无线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与节点22之间的链路的特性包括带宽、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延迟、拥堵指示、抖动、缓冲器使用和同步精度。
在又一步骤S3中,在无线电基站11、12中接收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中的一个是主无线电基站11、12,而另一无线电基站11、12是从无线电基站11、12。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主无线电基站11、12决定使用哪些协调特征。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主无线电基站11、12的责任来请求对于主和从无线电基站11、12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基于获得的特性信息,主无线电基站11、12决定使用何种协调特征。如果网络特性不满足特定的要求,主无线电基站11、12采取决定不使用某些无线电协调特征或多个无线电协调特征中的任一个。
当无线电基站11、12是UE用户设备(未示出)的主无线电基站11、12时,无线电基站11、12还从UE接收信息,该信息是UE能够侦听的来自从无线电基站11、12的信息。基于该信息,主无线电基站11、12采取对于UE运行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协调特征是有益的无线电协调特征决定。但是,为了能够使用并且选择无线电协调特征,主无线电基站11、12还必须获悉对于无线电基站11与12之间的路径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10的特性。
主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的IP地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的IP地址,无线电基站11、12使用ANR(自动邻居关系)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
随后,无线电基站11、12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针对主无线电基站11、12与从无线电基站11、12之间的路径,以及主无线电基站11、12与PDN-GW 31之间的路径,以及从无线电基站11、12和PDN-GW 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查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主无线电基站11、12和从无线电基站11、12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无线电基站11、12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主无线电基站11、12与从无线电基站11、12之间的路径,以及主无线电基站11、12与PDN-GW-IP 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
主无线电基站11随后向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针对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特性由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收集。主无线电基站11决定使用何种无线电协调特征。当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不满足特定的要求时,主无线电基站11、12采取决定不使用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协调特征或多个无线电协调特征中的任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对于将运作的无线电协调特征,无线电基站11、12至无线电基站11、12的传输路径特性是主要地重要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些无线电协调特征需要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大量带宽以及非常低的延迟。不同的无线电协调特征还要求不同等级的同步;一些以频率同步运作,而其他的要求无线电基站11、12之间的时间/相位同步来运作。还存在不同的无线电协调特征所要求的不同等级的时间/相位同步。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这些是用于使得无线电协调运作的最重要的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果从主无线电基站11、12至PDN-GW 31的容量受限,则为终端用户使用无线电协调特征的优点也可能是受限的。如果来自从无线电基站11、12至PDN-GW 31的容量是更好的,则主关系能够转而改变至其他的无线电基站11、12,但仅当主无线电基站11、12也获悉从从无线电基站11、12的角度的相关的IP端点的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当在两个无线电基站11、12之间已经激活无线电协调特征时,主无线电基站11、12还接收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至少一个更新。这个方面的优点在于无线电基站11、12能够基于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变化来适配无线电协调。
回到图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在发送查询的步骤S2中,IP端点11、12、31是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和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发送查询的步骤S2中,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31是IP端点11、12、31,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核心网30。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当无线电基站11、12是主无线电基站11、12时,主无线电基站还向从无线电基站发送查询,以获取从无线电基站11、12对于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认识。在该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查询的步骤S2还包括向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针对由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收集的、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路径的特性包括带宽、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延迟、拥堵指示、抖动、缓冲器使用和同步精度。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发送查询的步骤S2还包括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节点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无线电基站11、12首先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第一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为了获得更多的特性信息,随后无线电基站11、12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节点23、24、25发送针对进一步的特性信息的查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由无线电基站中的I2RS-客户端(对路由系统的接口)来执行发送查询的步骤S2。
图2a是示意性示出了在无线接入传输网10中的节点21、22、23、24、25中执行的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步骤的实施例的流程图,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在第一步骤S1a中,从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针对与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所连接到的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IP端点例如是无线电基站11、12、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31或S-PDN网关31。
在下一步骤S2a中,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在另一步骤S3a中,向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由节点21、22、23、24、25中的I2RS-代理(对路由系统的接口)执行步骤S1a、S2a、S3a。
现在转至图3,公开了下述示意图,其示出了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无线电基站11、12的示例性实施例,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处理器110和存储器120,存储器120包括可由处理器110执行的指令。处理器110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其他适合类型的处理器。存储器120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持久性存储装置、例如磁性存储器、光存储器或固态存储器或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单个或组合。
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运行在无线电基站11、12上时,其引起无线电基站11、12执行前述方法中的多个方面中的任一个。
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无线电基站11、12的处理器110中运行时,其引起无线电基站接收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的IP地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计算机程序代码还引起无线电基站11、12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并且接收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上述计算机程序,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在无线电基站11、12上运行时,其引起无线电基站11、12执行前述方法的多个方面中的任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处理器110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 接收器模块1101,适于接收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的IP地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
- 查询发送模块1102,适于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其中所述两个IP端点包括所述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以及
- 接收器模块1101还被配置来接收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适于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其中IP端点21、22、31是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和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根据另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适于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其中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31是IP端点11、12、31,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核心网30。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根据另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适于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其中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31是IP端点11、12、31,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核心网30。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根据另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适于向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针对由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收集的、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根据又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是E-UTRAN中的eNodeB(演进型的节点B),并且无线电接入网络10是E-UTRAN(演进型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
根据又一方面,路径的特性是带宽、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延迟、拥堵指示、抖动、缓冲器使用和同步精度。
根据又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可操作以向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节点23、24、25发送查询。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根据又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适于接收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至少一个更新。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根据又一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还可操作以通过无线电基站11、12中的I2RS-客户端(对路由系统的接口)来查询。根据一个方面,无线电基站11、12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查询发送模块1102。
以硬件或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接收器1101和查询发送模块1102。根据一个方面,模块1101和1102被实现为存储在存储器120中的计算机程序,其运行在处理电路110上。无线电基站11、12还被配置为实现参照上述方法所述的本公开的所有方面。
现在转至图4,示意图示出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节点21、22、23、24、25的示例性实施例,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节点21、22、23、24、25包括处理器211和存储器212,存储器212包括可由处理器211执行的指令,由此节点可操作以:从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针对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以及向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处理器211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其他适合类型的处理器。存储器212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持久性存储装置、例如磁性存储器、光存储器或固态存储器或甚至远程安装的存储器中的单个或组合。
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上述计算机程序,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在节点21、22、23、24、25上运行时,其引起节点21、22、23、24、25执行上述方法的多个方面中的任一个。
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节点21、22、23、24、25的处理器211中运行时,其引起节点21、22、23、24、25从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针对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以及向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还涉及上述计算机程序,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在节点21、22、23、24、25上运行时,其引起节点21、22、23、24、25执行前述方法的多个方面中的任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处理器211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
- 接收器模块2111,适于从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针对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
- 确定模块2112,适于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其中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包括IP端点(11、12、31)中的至少一个;
- 发送器模块2113,还被配置为向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根据一个方面,节点21、22、23、24、25还适于接收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并且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其中IP端点21、22、31是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和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根据一个方面,节点21、22、23、24、25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接收器模块2111、确定模块2112和发送器模块2113。
根据一个方面,节点21、22、23、24、25还适于通过运行I2RS-代理(对路由系统的接口)代理接收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并且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根据一个方面,节点21、22、23、24、25包括配置用于该目的的接收器模块2111、确定模块2112和发送器模块2113。
以硬件或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接收器模块2111、确定模块2112和发送器模块2113。根据一个方面,模块2111、2112和2113被实现为存储在存储器212中的计算机程序,其运行在处理器211上。节点21、22、23、24、25还被配置为实现参照上述方法所述的本公开的所有方面。
参照附图例如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了公开的多个方面。应当理解,附图中的若干实体例如框图的方框以及附图中的多个实体的组合能够由计算机程序执行,其能够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并且还能够被加载至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之上。这种计算机程序指令能够被提供至通用目的的计算机的处理器、特定目的的计算机和/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以生产机器,从而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框图和/或流程图/方框中的特定的功能/动作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并且根据公开的一些方面,方框中指出的功能或步骤能够以与操作示意图中指出的顺序不同地实现。例如,示出为连续的两个方框能够实际上基本同时被执行,或者取决于涉及的功能/动作,能够有时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方框。此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能够连续地在回路中执行方框中指出的功能或步骤。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的方面。然而,能够对这些方面做出许多变型和更改,而实质上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因此,本公开应当被视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且不应当被视为被限制至上述的特定的方面。因此,虽然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仅以通用和描述的方式来使用它们,而非为了限制性的目的。

Claims (25)

1.一种在无线电接入网(10)中的无线电基站(11、12)中执行的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 接收(S1)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的IP地址,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
- 向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S2),其中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包括所述IP端点(11、12、31)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 接收(S3)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中,所述IP端点(11、12、31)是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和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是IP端点(11、12、31),所述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所述核心网(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中,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31)或S/PDN网关(31)是IP端点(11、12、31),所述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所述核心网(30)。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还包括查询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以获得由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收集的、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接入网(10)是演进型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并且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是所述E-UTRAN中的演进型的节点B eNodeB。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路径的所述特性是带宽、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延迟、拥堵指示、抖动、缓冲器使用和同步精度中的任何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进一步包括查询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节点(23、24、2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接收(S3)的所述步骤之后,包括另一步骤:
- 接收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至少一个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无线电基站(10、11)中的对路由系统的接口I2RS-客户端来执行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
11.一种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无线电基站,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无线电基站可操作以:
- 接收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的IP地址,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
- 向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节点(21、22、23、24、25)发送针对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其中所述两个IP端点包括所述至少一个IP端点(11、12、31);以及
- 接收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所述IP端点(21、22、31)是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和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31)是IP端点(11、12、31),所述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所述核心网(3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在发送查询的所述步骤中,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核心网(30)中的PDN网关或S/PDN网关(31)是IP端点(11、12、31),所述无线电接入网(10)连接至所述核心网(30)。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4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还可操作以向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针对由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收集的、所述第二无线电基站(11、12)和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
16.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所述无线电接入网(10)是演进型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并且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是所述E-UTRAN中的演进型的节点B eNodeB。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路径的所述特性是带宽、无线电接入传输网延迟、拥堵指示、抖动、缓冲器使用和同步精度中的任何项。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还可操作以向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中的至少一个其他的节点(23、24、25)发送查询。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还可操作以:
- 接收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中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至少一个更新。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基站(11、12),其中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还可操作以通过所述无线电基站(10、11)中的对路由系统的接口I2RS-客户端来发送查询。
21.一种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节点(21、22、23、24、25),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所述节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能够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节点可操作以:从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针对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确定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以及向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节点(21、22、23、24、25),其中所述节点还可操作以运行对路由系统的接口I2RS-代理代理。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已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无线电基站(10、11)中被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电基站(10、11)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中所要求的方法。
24.一种在节点(21、22、23、24、25)中用于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特性的方法,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 从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的无线电基站(11、12)接收(S1a)针对与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相关联的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路径的至少一个特性的查询,第一无线电基站(11、12)连接至所述无线电接入传输网(20);
- 确定(S2a)所述两个IP端点(11、12、31)之间的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以及
- 向所述无线电基站(11、12)发送(S3a)所述路径的所述至少一个特性。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已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节点(21、22、23、24、25)中被运行时使得所述节点(21、22、23、24、25)执行如权利要求24中所要求的方法。
CN201480075507.1A 2014-02-27 2014-02-27 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 Active CN1060312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4/050239 WO2015130202A1 (en) 2014-02-27 2014-02-27 Collecting characteristics for a path between ip end-points associated with a radio access transport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1220A CN106031220A (zh) 2016-10-12
CN106031220B true CN106031220B (zh) 2019-11-08

Family

ID=5039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5507.1A Active CN106031220B (zh) 2014-02-27 2014-02-27 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194342B2 (zh)
EP (1) EP3111696B1 (zh)
JP (1) JP6258519B2 (zh)
CN (1) CN106031220B (zh)
BR (1) BR112016016099B1 (zh)
WO (1) WO2015130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6090A1 (en) 2016-09-09 2018-03-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 flow optimization in a transport network
EP3603019B1 (en) * 2017-03-21 2022-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etwork node and a method performed thereby for providing a recommend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ervice to a wireless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5951A1 (en) * 2005-01-14 2006-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congestion detection and control between nod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08041929A2 (en) * 2006-10-03 200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07440B2 (en) * 2009-08-24 2012-01-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port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for enhanced uplink communications
US8493860B2 (en) * 2010-03-24 2013-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ir congestion detection for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CN103299555B (zh) * 2010-11-05 2016-09-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蜂窝通信网络中的comp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基站
JP5599369B2 (ja) * 2011-06-14 2014-10-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EP2538603A1 (en) * 2011-06-20 2012-12-26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luster of base stations
WO2013143613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n improved handover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WO2013173801A1 (en) * 2012-05-17 2013-11-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downlink comp operation
WO2014043665A2 (en) * 2012-09-17 2014-03-2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elf-optimization of backhaul radio reseources and small cell backhaul delay estimation
US10009803B2 (en) * 2013-02-12 2018-06-26 Altiostar Networks, Inc. Long term evolu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75951A1 (en) * 2005-01-14 2006-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congestion detection and control between nod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WO2008041929A2 (en) * 2006-10-03 2008-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6016099A2 (zh) 2017-08-08
US10924948B2 (en) 2021-02-16
BR112016016099B1 (pt) 2023-01-10
US20160330637A1 (en) 2016-11-10
JP2017512429A (ja) 2017-05-18
CN106031220A (zh) 2016-10-12
EP3111696B1 (en) 2020-02-12
JP6258519B2 (ja) 2018-01-10
WO2015130202A1 (en) 2015-09-03
US10194342B2 (en) 2019-01-29
EP3111696A1 (en) 2017-01-04
US20190090148A1 (en)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497B (zh) 一种无线网状网络的路径选择方法
JP4834102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ルーティングに対するリンクコスト判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07005786B (zh) 数据聚合和传送
CN105284092B (zh) 通信系统中的业务优化
TW201630442A (zh) 採用提前資料互換的資料遞送
CN103826283A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中节点的路由方法及装置
US9155020B1 (en) Best backhaul available link quality
CN108777844B (zh) 一种基于蓝牙mesh网络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US20200314729A1 (en) Intelligent Selection Between Singular and Dual Connectivity
US11490359B2 (en) Group acknowled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4254110A (zh) 一种无线Mesh网络域间切换方法
CN106034322A (zh) 一种移动自组网中基于链路质量的路由切换方法
CN10535773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Din et al. Emer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healthcare system in 5G network
CN106031220B (zh) 收集与无线电接入传输网相关联的ip端点之间的路径的特性
CN108418696B (zh) 一种网关计费方法及网关
CN112312585B (zh) 对用户设备进行接入控制的方法,网络系统及相关设备
Bakhsh Energy-efficient distributed relay selec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Internet of Things
US10368388B2 (en) Method for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661185B (zh) 一种融合数据传输方法及多跳网络
CN103249106A (zh) 一种提高无线网络通信质量的方法
CN103701952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下行传输方法及分组数据网关
CN102905339A (zh) 一种基于移动自组织网络的jxta覆盖网节点的查询方法
Kumar et al. Energy efficient probabilistic broadcasting for mobile ad-hoc network
JP5879112B2 (ja) 無線制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