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657A -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7657A
CN106027657A CN201610352604.1A CN201610352604A CN106027657A CN 106027657 A CN106027657 A CN 106027657A CN 201610352604 A CN201610352604 A CN 201610352604A CN 106027657 A CN106027657 A CN 106027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rver
supplier
languag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2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子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526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76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7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7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40Processing or transl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通过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和信息服务器,基于互联网,建立起供方用户和需方用户的供需信息交流通道,利用翻译服务器,消除了供方用户和需求用户之间的语言障碍,需方用户如企业等可以通过该方法向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发布遇到的商业难题、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等企业难题,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帮助企业节省人才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对于供方用户,可以实现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世界各国体验不同的生活。另外,通过本方法,可以为闲置的翻译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让闲置的翻译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遇到商业难题、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常用的方式是内部消化、咨询专家或招聘专业人才,这种方式下,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某一个或多个专家、人才的知识水平,而个人或几个人的思路、思维方式、眼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从而导致问题难以解决或解决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以为企业提供更广、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交流方法,包括:
第一客户端将用户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将上述用户需求信息转发给第二客户端;
第二客户端将对应上述用户需求信息的完成方案发送给信息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将该完成方案传送给第一客户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包括:
需方客户端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其中,需求信息包括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
需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翻译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
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供方客户端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需求信息的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以及将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给信息服务器;其中,供给信息包括针对商业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难题解决方案或应聘信息;
信息服务器将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翻译服务器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需方客户端;
需方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显示给需方用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还包括:
需方客户端还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方案购买信息和/或行程服务信息;
需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将服务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翻译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服务信息后,分配给相应的服务器:
将服务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购买信息转发给合同服务器,合同服务器将目标方案购买信息生成合同签署服务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
将服务信息中的行程服务信息转发给行程服务器,行程服务器根据行程服务信息生成行程计划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其中,第二语言为供方客户端常用的语言;
信息服务器将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和/或行程计划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
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行程计划信息后,将行程计划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后,将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供方客户端还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
供方客户端还将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给信息服务器,由信息服务器通过第一通道发送给需方客户端;
需方客户端接收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将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需方用户。
基于上述任意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在需方客户端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需方用户向信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和第一用户信息;
基于注册请求,信息服务器为需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一标识号码;
信息服务器将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一账户;
基于第一账户信息,信息服务器为需方用户的需方客户端分配第一通道;
在供方客户端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供方用户向信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和第二用户信息;
基于注册请求,信息服务器为供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二标识号码;
信息服务器将第二用户信息与第二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二账户;
基于第二账户信息,信息服务器为供方用户的供方客户端分配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在供方客户端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供方客户端还将预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或第一标识号码转发至未获取第二通道的供方用户;其中第一用户信息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第一标识号码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系统包括需方客户端、信息服务器、翻译服务器和供方客户端;
需方客户端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以及接收信息服务器返回的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并显示给需方用户;其中,需求信息包括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
信息服务器用于接收需方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至翻译服务器,以及接收翻译服务器发送的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供方客户端;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供方客户端针对需求信息返回的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并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以及接收翻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需方客户端;
翻译服务器用于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翻译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供方客户端用于接收信息服务器发送的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需求信息的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以及将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其中,供给信息包括针对商业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难题解决方案或应聘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还包括合同服务器和/或行程服务器,合同服务器用于将获取的服务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购买信息生成合同签署服务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行程服务器用于将获取的服务信息中的行程服务信息生成行程计划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其中,第二语言为供方客户端常用的语言;
需方客户端还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以及显示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方案购买信息和/或行程服务信息;
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需方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转发至翻译服务器,并接收合同服务器返回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和/或行程服务器返回的行程计划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以及从第二通道接收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由第一通道发送给需方客户端;
翻译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服务信息后,分配给合同服务器和/或行程服务器;
供方客户端还用于将行程计划信息和/或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
基于上述任意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实施例,进一步地,信息服务器还用于获取需方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和第一用户信息,基于注册请求,为需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一标识号码,将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一账户,基于第一账户信息,为需方用户的需方客户端分配第一通道;信息服务器还用于获取供方用户向信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请求和第二用户信息,基于注册请求,为供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二标识号码,将第二用户信息与第二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二账户,基于第二账户信息,为供方用户的供方客户端分配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供方客户端还用于将预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或第一标识号码转发至未获取第二通道的供方用户;其中第一用户信息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第一标识号码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
基于上述任意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实施例,进一步地,信息服务器、翻译服务器、行程服务器和合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采用自清扫式服务器主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通过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和信息服务器,基于互联网,建立起供方用户和需方用户的供需信息交流通道,利用翻译服务器,消除了供方用户和需求用户之间的语言障碍,需方用户如企业等可以通过该方法向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发布遇到的商业难题、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帮助企业节省人才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对于供方用户,可以实现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世界各国体验不同的生活。另外,通过本方法,可以为闲置的翻译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让闲置的翻译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与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此外,本发明通过在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的服务器主机中设置灰尘清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内部电路元件的自清洁,从而避免因内部电路元件表面布有灰尘而导致散热不良,进而导致的所述主机运行效率下降、宕机等问题,从而提高所述主机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信息交流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采用的自清扫式服务器主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流方法的流程图,所述信息交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第一客户端将用户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步骤S102:信息服务器将上述用户需求信息转发给第二客户端。
步骤S103:第二客户端将对应上述用户需求信息的完成方案发送给信息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将该完成方案传送给第一客户端。
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需方客户端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其中,需求信息包括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等等企业难题。
本实施例中,需方客户端是需求信息发起方所使用的客户端,需方用户通过所述需方客户端发起需求信息;供方客户端是供给信息发起方所使用的客户端,供方用户通过所述供方客户端提供供给信息;所述需方客户端和所述供方客户端可以是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也可以是安装于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软件,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需方客户端和供方客户端仅是为了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说明而进行的区分,实际实施时,所述需方客户端和供方客户端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客户端,也可以是同一个客户端,只是根据使用人员的需求实现不同的功能,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步骤中,需方用户可使用自己的惯用语言输入需求信息,如需方用户为中国人,则使用汉语输入所述需求信息。
步骤S202:需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步骤S203:信息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步骤S204:翻译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可以将需求用户输入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后发布,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相应的供给信息,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
步骤S205: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
步骤S206: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本步骤,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供方客户端可以根据供方用户设置的系统语言,自动选择相应语言的需求信息进行显示;也可以将所有语言的所述需求信息都进行显示,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步骤S207:供方客户端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需求信息的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以及将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给信息服务器;其中,供给信息包括针对商业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难题解决方案或应聘信息。
供方用户在查看所述需求信息后,可以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供给信息。
步骤S208:信息服务器将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步骤S209:翻译服务器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步骤S210: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需方客户端;
步骤S211:需方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显示给需方用户。
需方用户在查看所述供给信息后,若认可供方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进行支付以购买所述解决方案;若与供方用户达成雇佣意向,可以签署雇佣协议确定雇佣关系;等等。
至此,通过步骤S201至步骤S211,完成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的流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通过需方客户端、供方客户端和信息服务器,基于互联网,建立起供方用户和需方用户的供需信息交流通道,利用翻译服务器,消除了供方用户和需求用户之间的语言障碍,需方用户如企业等可以通过该方法向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发布遇到的商业难题、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等等企业难题,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帮助企业节省人才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对于供方用户,可以实现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世界各国体验不同的生活,实现边工作边旅行的工作理念,同时,也让有能力、有意愿的人士成为自由职业者。另外,通过本方法,可以为闲置的翻译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让闲置的翻译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本实施例方法尤其适用于企业与员工或应聘者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企业可以采用该方法发布需求信息,如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等等企业难题,员工、应聘者或处于各地的人员,均能够获取到企业发布的需求信息,且提供供给信息,以解决企业难题。
为了给企业和应聘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如外国应聘者的行程服务,以及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合同签署服务,结合图3,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需方客户端还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方案购买信息和/或行程服务信息;
步骤S302:需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步骤S303:信息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步骤S304:翻译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服务信息后,分配给相应的服务器:将服务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购买信息转发给合同服务器,将服务信息中的行程服务信息转发给行程服务器;
步骤S305:合同服务器将目标方案购买信息生成合同签署服务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
步骤S306:行程服务器根据行程服务信息生成行程计划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其中,第二语言为供方客户端常用的语言;
步骤S307:信息服务器将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和/或行程计划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
步骤S308: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行程计划信息后,将行程计划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步骤S309: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后,将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步骤S310:供方客户端还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
步骤S311:供方客户端还将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通过第二通道发送给信息服务器,由信息服务器通过第一通道发送给需方客户端;
步骤S312:需方客户端接收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将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需方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基于语言翻译的优势,便于进行行程计划服务。若企业预应聘人员为外国国籍人士或外地人员,该方法还能够为应聘人员提供具体的行程计划服务,或为应聘人员办理签证服务,为应聘人员节省时间或精力。同时,若是企业确定购买供方用户的供给信息,如商业计划、商业策略或技术解决方案等,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还能够为双方提供合同的签署服务,为企业与供方用户提供便利,无需寻找其他的方式进行合同签署事宜,加快了企业与供方用户的合作进程。
为了保证供方用户能够全面的了解需方用户发布的需求信息,如向需方用户咨询商业难题的具体细节、技术确切参数、管理困难程度等等,以利于供方用户提供合适的供给信息,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在供方客户端将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供方客户端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其中,咨询信息包括商业难题的具体细节咨询、技术难题的确切参数咨询、管理困难程度咨询等等;在此,供方用户在看到需求信息后,若需进行深入的了解或咨询,如了解问题形成的发展历程、具体参数、实验结果、企业组织结构等等,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方便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形成供给信息。
供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翻译服务器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发送给需方客户端;
需方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显示给需方用户;
需方客户端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咨询信息的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以及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通过第一通道发送给信息服务器;其中,应答信息包括商业难题的具体细节、技术难题的确切参数、管理困难程度等等;
信息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翻译服务器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后,将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后,将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转发给供方客户端;
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后,将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至此,完成供方用户向需方用户的咨询过程,以全面了解需方用户发布的需求信息,掌握商业难题的具体细节、技术难度程度等等,针对具体问题或出现问题的环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或供方用户向需方用户深入了解招聘信息,或其他的要求或条件,为供方用户向需方用户的咨询提供便利,即使不同语言的供方用户和需方用户咨询都无语言障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需方用户与供方用户之间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在需方客户端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前,还包括:
需方用户向信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和第一用户信息;
基于注册请求,信息服务器为需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一标识号码;
信息服务器将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一账户;
基于第一账户信息,信息服务器为需方用户的需方客户端分配第一通道;
在供方客户端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供方用户向信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和第二用户信息;
基于注册请求,信息服务器为供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二标识号码;
信息服务器将第二用户信息与第二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二账户;
基于第二账户信息,信息服务器为供方用户的供方客户端分配第二通道。
需方用户在获得信息服务器分配的第一通道后发布需求信息,如商业难题或企业待突破的难题或瓶颈,供方用户也是基于信息服务器分配的第二通道获取需求信息,以及上传供给信息,该方法能够保证传输的信息到达目的地址,同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保证信息不被改动或窃取。
为了让更多的人员获取到企业发布的需求信息,在供方客户端接收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后,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还包括:
供方客户端还将预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或第一标识号码转发至未获取第二通道的供方用户;其中第一用户信息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第一标识号码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已获取某企业需求信息的供方客户端还能够将该需求信息分享给其他的用户或周围的人群,可以将该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进行分享或转发给好友,或将该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进行分享,使未获得第二通道的用户,或者未能及时查收到该需求信息的用户,也能够及时查收到该需求信息,为需求信息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该需求信息的传播或普及。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请参考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的示意图,由于本系统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请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包括:需方客户端101,供方客户端102和信息服务器103;
所述需方客户端101和所述供方客户端102均与所述信息服务器103连接;
所述需方客户端101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需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103,以及接收所述信息服务器103返回的供给信息并显示给所述需方用户;
所述信息服务器103用于接收所述需方客户端101发送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需求信息转发至所述供方客户端102,以及接收所述供方客户端102发送的针对所述需求信息的供给信息,并将所述供给信息转发给所述需方客户端101;
所述供方客户端102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服务器103发送的所述需求信息,将所述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所述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需求信息的供给信息,以及将所述供给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103。
上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通过需方客户端101、供方客户端102和信息服务器103,即可基于互联网建立需方用户与供方用户之间的交流通道,需方用户如企业等可以通过该系统向使用同种语言的区域发布遇到的商业难题、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
上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受语言沟通障碍所限,仅能应用于使用同种语言的用户之间,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可以在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增加翻译服务器以提供翻译支持,进而将所述需求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帮助。相应的,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还包括翻译服务器104;
所述需方客户端101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103,以及接收所述信息服务器103返回的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并显示给所述需方用户;其中,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
所述信息服务器103与所述翻译服务器10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需方客户端101发送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至所述翻译服务器104,以及接收所述翻译服务器104发送的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所述供方客户端102;所述信息服务器103还用于接收所述供方客户端102针对所述需求信息返回的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所述翻译服务器104,以及接收所述翻译服务器104发送的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所述需方客户端101;
所述翻译服务器104用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103;所述翻译服务器104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103;
所述供方客户端102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服务器103发送的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所述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需求信息的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103;其中,所述供给信息包括针对商业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难题解决方案或应聘信息。
利用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需方用户如企业等可以向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发布遇到的商业难题、技术难题或管理难题,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缩短问题解决周期,帮助企业节省人才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对于供方用户,可以实现在工作的同时,也在世界各国体验不同的生活。另外,通过本系统,可以为闲置的翻译工作者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让闲置的翻译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为了给企业和应聘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如外国应聘者的行程服务,以及企业与应聘者之间的合同签署服务,结合图4,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还包括行程服务器105和/或合同服务器106,合同服务器用于将获取的服务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购买信息生成合同签署服务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行程服务器用于将获取的服务信息中的行程服务信息生成行程计划信息,转发给信息服务器,其中,第二语言为供方客户端常用的语言;
需方客户端还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以及显示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其中,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方案购买信息和/或行程服务信息。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需方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转发至翻译服务器,并接收合同服务器返回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和/或行程服务器返回的行程计划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以及从第二通道接收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由第一通道发送给需方客户端。翻译服务器还用于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服务信息后,分配给合同服务器和/或行程服务器;供方客户端还用于将行程计划信息和/或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
本系统还包括签证服务器,通过签证服务器为供方用户或需方用户提供签证服务,可以通过行程服务器为供方用户或需方用户提供行程计划或相关出行信息;还可以通过合同服务器为供方用户或需方用户提供合同签署服务信息,以帮助达成合作意向的供方用户和需方用户确定合作关系。
为了保证供方用户能够全面的了解需方用户发布的需求信息,便于供方用户向需方用户进行咨询,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
供方客户端102还用于接收供方用户输入的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并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103,以及接收信息服务器103返回的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并显示给供方用户;其中,咨询信息包括商业难题的具体细节咨询、技术难题的确切参数咨询、管理困难程度咨询等等;
信息服务器103还用于接收供方客户端102发送的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并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转发至翻译服务器104,以及接收翻译服务器104发送的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转发给需方客户端101;信息服务器103还用于接收需方客户端101针对咨询信息返回的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并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104,以及接收翻译服务器104发送的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并将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转发给供方客户端102;
翻译服务器104还用于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后,将第一语言的咨询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103;翻译服务器104还用于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后台翻译人员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后,将第二语言的应答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103;
需方客户端101还用于接收信息服务器103发送的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将第二语言的咨询信息显示给需方用户,并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针对咨询信息的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以及将第一语言的应答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103;其中,应答信息包括商业难题的具体细节、技术难题的确切参数、管理困难程度等等。通过该系统,供方用户即可向需方用户进行咨询,全面了解需求信息,或与需方用户进行沟通,了解招聘信息,或向需方用户询问具体要求条件等等,为供方用户提供便利的咨询渠道,同时,也增加了供需双方的互动交流的机会,提高信息传输和工作的效率。
为了保证需方用户与供方用户之间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本实施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实施例,结合图4,信息服务器还用于获取需方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和第一用户信息,基于注册请求,为需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一标识号码,将第一用户信息与第一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一账户,基于第一账户信息,为需方用户的需方客户端分配第一通道;信息服务器还用于获取供方用户向信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请求和第二用户信息,基于注册请求,为供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二标识号码,将第二用户信息与第二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二账户,基于第二账户信息,为供方用户的供方客户端分配第二通道。为了让需求信息更好的传播与普及,供方客户端还用于将预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或第一标识号码转发至未获取第二通道的供方用户;其中第一用户信息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第一标识号码为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系统经常存在运行不稳定的情形,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服务器内部因灰尘或污垢造成短路、散热不良、宕机等原因导致的,因此特提出以下改进:
将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中信息服务器、翻译服务器、签证服务器、行程服务器和合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采用自清扫式服务器主机。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采用的自清扫式服务器主机的结构框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1、壳体;2、PCB电路板;
11、清扫进气装置;12、过滤装置;13、清扫管路;14、自适应出气口;15、双金属片;16、散热片单体;17、反射镜面;18、光敏开关;19、电路元件;20、排风口;23、绝缘导热体;24、激光发生器。
本发明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采用的自清扫式服务器主机,包括:主板、硬盘、电源和壳体,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内存条、芯片组和I/O设备;
所述主板还包括PCB电路板2和灰尘清理系统,灰尘清理系统包括第一积灰检测装置、第二积灰检测装置、排风口20和灰尘吹扫装置,灰尘吹扫装置包括清扫进气装置11,清扫进气装置11的进气口处设置过滤装置12,清扫进气装置11与设置于PCB板2的电路元件19安装面一侧的清扫管路13连通,清扫管路13位于电路元件19上方,并在对应发热元件的位置处设有自适应出气口14,每个自适应出气口14处设置多片扇形双金属片15,在形变温度以下时,多片扇形双金属片15相互邻近构成圆盘状,从而将自适应出气口14封闭,高于形变温度时双金属片15向自适应出气口14外侧方向弯曲,将自适应出气口14打开,且当双金属片15的温度越高时,自适应出气口14被打开的幅度越大;
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测量元件散热片电容值的第一电容测量器和比较器,元件散热片由多个散热片单体16构成,多个散热片单体16之间电绝缘,第一电容测量器对散热片单体16之间的电容进行检测,当比较器判断出测量电容值小于阈值电容时,启动清扫进气装置11,经过过滤的空气经由清扫管路13上的自适应出气口14吹出,对电路元件19进行清扫;
排风口20第二积灰检测装置包括光束发生器和至少一个设置在PCB板2上的反射镜面17,该光束发生器设置在服务器壳体1内部侧壁上,光束发生器以固定的角度将直线光束发射到反射镜面17,经反射镜面17反射后,光束被投射到位于驱动器壳体内部侧壁上的光敏开关18,光敏开关18接收到光束后保持打开状态;当反射镜面17上的积灰达到预定厚度时,光敏开关18感应不到反射光线,则光敏开关18闭合,自动启动清扫进气装置11;
该第一积灰检测装置和第二积灰检测装置中的任何一者启动清扫进气装置11时,该清扫进气装置11启动,预定时间后,该清扫进气装置11自动关闭。其中,光束发生器是激光发生器24,散热片单体16均设置在绝缘导热体23,绝缘导热体23为金属材料上附着绝缘层。
对于温度越高的元件,其散热面积会设计得越大,或散热部分的表面就越有利于热量的交换,但是恰恰越有利于热量交换的结构也是会导致空气流动变化较为剧烈或使得空气通过较细的缝隙,这种结构就更有利于积灰的产生和增加,相同时间之后所积累的灰尘越多,在清扫的时候就用更多的空气流量来清理。当电路元件19或散热片之间上积灰较多的时候,散热片单体16的之间的实际距离会下降,所以散热片单体16之间的电容会随着灰尘的积累而逐步地下降。当电容值低到阈值的下限时,启动清扫进气装置11。阈值电容的下限为基准电容值的0.9倍。当电容值为基准电容值的0.9倍的时候,电器元件上的灰尘已经较多,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导致元件散热不畅,从而降低了检测装置的使用性能。
当PCB板2和电路元件19积灰较多的时候,反射镜面17上的积灰也较多,当积灰较多的时候,灰尘会产生明显的漫反射效应,极大的削弱了反射镜面17的镜面反射效应,会导致光敏开关18无法接收到足够强度的光强以被触发。通过另外一种方式也实现了对于元件表面积灰程度的自动监控,从而显著的改善了元件表面积灰较多而造成的电路短路或散热不畅而造成的元件烧毁问题。通过设置电容检测和光检测两种方式,可以互为备份,以确保当灰尘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灰尘清理系统能够及时系统,清除元件表面覆盖的灰尘。
本发明通过在主机中设置灰尘清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内部电路元件的自清洁,从而避免因内部电路元件表面布有灰尘而导致散热不良,进而导致的所述主机运行效率下降、宕机等问题,从而提高所述主机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从而提高所述主机的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运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运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运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运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所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运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交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客户端将用户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信息服务器将上述用户需求信息转发给第二客户端;
第二客户端将对应上述用户需求信息的完成方案发送给信息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将该完成方案传送给第一客户端。
2.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需方客户端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其中,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
所述需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所述信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所述翻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所述信息服务器;
所述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
所述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所述供方客户端接收所述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需求信息的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其中,所述供给信息包括针对商业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难题解决方案或应聘信息;
所述信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所述翻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
所述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所述需方客户端;
所述需方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显示给所述需方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需方客户端还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其中,所述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方案购买信息和/或行程服务信息;
所述需方客户端通过预设的第一通道将所述服务信息发送给信息服务器;
所述信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转发给翻译服务器;
所述翻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服务信息后,分配给相应的服务器:
将服务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购买信息转发给合同服务器,所述合同服务器将所述目标方案购买信息生成合同签署服务信息,转发给所述信息服务器;
将服务信息中的行程服务信息转发给行程服务器,所述行程服务器根据所述行程服务信息生成行程计划信息,转发给所述信息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语言为所述供方客户端常用的语言;
所述信息服务器将所述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和/或行程计划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
所述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行程计划信息后,将所述行程计划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所述供方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后,将所述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
所述供方客户端还接收所述供方用户输入的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
所述供方客户端还将所述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由所述信息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发送给所述需方客户端;
所述需方客户端接收所述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将所述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所述需方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需方客户端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需方用户向所述信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和第一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注册请求,所述信息服务器为所述需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一标识号码;
所述信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一账户;
基于所述第一账户信息,所述信息服务器为所述需方用户的需方客户端分配第一通道;
在所述供方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供方用户向所述信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和第二用户信息;
基于所述注册请求,所述信息服务器为所述供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二标识号码;
所述信息服务器将所述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二账户;
基于所述第二账户信息,所述信息服务器为所述供方用户的供方客户端分配第二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方客户端接收到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供方客户端还将预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或第一标识号码转发至未获取第二通道的供方用户;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所述第一标识号码为所述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
6.一种专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
需方客户端、信息服务器、翻译服务器和供方客户端;
所述需方客户端,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信息服务器返回的第一语言的供给信息并显示给所述需方用户;其中,所述需求信息包括商业难题、技术难题、管理难题或招聘信息;
所述信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需方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至所述翻译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翻译服务器发送的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并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转发给所述供方客户端;所述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供方客户端针对所述需求信息返回的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所述翻译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翻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转发给所述需方客户端;
所述翻译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一语言的需求信息翻译成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后,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所述翻译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方信息翻译成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供方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
所述供方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将所述多种语言的需求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所述供方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需求信息的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语言的供给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其中,所述供给信息包括针对商业难题解决方案、技术难题解决方案、管理难题解决方案或应聘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同服务器和/或行程服务器,
所述合同服务器,用于将获取的服务信息中的目标方案购买信息生成合同签署服务信息,转发给所述信息服务器;
所述行程服务器,用于将获取的服务信息中的行程服务信息生成行程计划信息,转发给所述信息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二语言为所述供方客户端常用的语言;
所述需方客户端还用于接收需方用户输入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服务器,以及显示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其中,所述服务信息包括目标方案购买信息和/或行程服务信息;
所述信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需方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将所述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转发至所述翻译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合同服务器返回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和/或所述行程服务器返回的行程计划信息,通过预设的第二通道发送给供方客户端,以及从所述第二通道接收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由所述第一通道发送给所述需方客户端;
所述翻译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发送给后台翻译人员,以及在所述后台翻译人员将所述第一语言的服务信息翻译成第二语言的服务信息后,分配给所述合同服务器和/或所述行程服务器;
所述供方客户端还用于将所述行程计划信息和/或所述合同签署服务信息显示给供方用户,并接收所述供方用户输入的确认后的合同签署服务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服务器还用于获取所述需方用户发送的注册请求和第一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需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一标识号码,将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一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一账户,基于所述第一账户信息,为所述需方用户的需方客户端分配第一通道;
所述信息服务器还用于获取所述供方用户向所述信息服务器发送的注册请求和第二用户信息,基于所述注册请求,为所述供方用户分配具备身份属性特征的第二标识号码,将所述第二用户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号码进行绑定,形成第二账户,基于所述第二账户信息,为所述供方用户的供方客户端分配第二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方客户端还用于将预获取的第一用户信息和/或第一标识号码转发至未获取第二通道的供方用户;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为所述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用户信息,所述第一标识号码为所述需求信息对应的需方用户的第一标识号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服务器、翻译服务器、行程服务器和合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采用自清扫式服务器主机。
CN201610352604.1A 2016-05-25 2016-05-25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60276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2604.1A CN106027657A (zh) 2016-05-25 2016-05-25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2604.1A CN106027657A (zh) 2016-05-25 2016-05-25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7657A true CN106027657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9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2604.1A Pending CN106027657A (zh) 2016-05-25 2016-05-25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765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3906A (zh) * 2016-10-25 2017-03-15 首星(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多维度信息互联方法及系统
CN107885733A (zh) * 2017-11-13 2018-04-0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语言翻译方法和装置
CN108564487A (zh) * 2018-03-30 2018-09-21 湖南标普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361A (zh) * 2010-08-05 2013-09-11 谷歌公司 翻译语言
US20150149556A1 (en) * 2012-07-20 2015-05-2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5335355A (zh) * 2014-08-08 2016-02-17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软件中的文本消息自动翻译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361A (zh) * 2010-08-05 2013-09-11 谷歌公司 翻译语言
US20150149556A1 (en) * 2012-07-20 2015-05-28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5335355A (zh) * 2014-08-08 2016-02-17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即时通信软件中的文本消息自动翻译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3906A (zh) * 2016-10-25 2017-03-15 首星(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多维度信息互联方法及系统
CN107885733A (zh) * 2017-11-13 2018-04-0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语言翻译方法和装置
CN108564487A (zh) * 2018-03-30 2018-09-21 湖南标普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8564487B (zh) * 2018-03-30 2021-10-29 湖南标普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服务平台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ttoni et al. A matrix approach to identify and choose efficient strategies to develop the Smart Campus
Jayasena et al.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towards developing PPP models for delivering smart infrastructure
CN106027657A (zh)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方法和系统
King et al. Presenting the 2018 AEA evaluator competencies
CN108876085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销售支撑平台
Junaidi et al. Blockchain-based management of demand response in electric energy grids: A systematic review
Jaglin Electricity autonomy and power grids in Africa: From rural experiments to urban hybridizations
Sebastian et al. Performance-based procurement for low-disturbanc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jects
CN11059937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业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Green et al. A framework for classifying and evaluating process architecture methods
CN116452332A (zh) 电力交易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Gohardani et al. Turning building renovation measures into energy saving opportunities
Shang et al. DESP: A distributed economics-based subcontracting protocol for computation distribution in power-aware mobile ad hoc networks
Nolden et al. Innovative procurement frameworks for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in the UK public sector
Guo et al. Outsourcing contract design for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Camarinha-Matos et al. Towards a foundation for virtual organizations
Xu et al. Planning intercity railways in China's mega-city regions: Insights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Ali et al. Symptoms Versus Problems (SVP) Framework on Export Barriers to SME’S Led Electronic Products in Taiwan
Kaestner Sensible Bytes: States Need a New Approach to Justify Their Recruitment of Internet Data Centers
Weir Strategic Planning in Hampton—Choices and Challenges
Voisin A Green-by-design methodology to increase sustainability of smart city systems
Hopkins et al. The logic of planning behavior
Tu et al. 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Vietnam
Harris et al. Public sector leadership: transforming the market for efficient products and services
Robertson Comparison of the EU’s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plan (SUMP) and the Swedish planning support Transport for an attractive city (TRA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