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9316B -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9316B
CN106019316B CN201610331099.2A CN201610331099A CN106019316B CN 106019316 B CN106019316 B CN 106019316B CN 201610331099 A CN201610331099 A CN 201610331099A CN 106019316 B CN106019316 B CN 106019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drum
floating
cavity
controllable type
maneuve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10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9316A (zh
Inventor
李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zhou Juye Incub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i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310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9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9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9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9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93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它包括用于安置GPS接收机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可控式自沉降体,及内置动力系统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机动体,所述可控式自沉降体与机动体之间通过尼龙绳及电缆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式自沉降体包括支撑部、浮体部和货仓,其中浮体部是由三个浮筒组成的,其中三个浮筒为密度大于海水的铝合金构件,在所述支撑部中安装自旋转陀螺、动力水泵和液压马达,所述货仓中安装有GPS接收机。本发明中,承载GPS接收机漂浮于水面,具有自机动性能,为测绘、定位提供了便利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绘工程中的GPS接收机,特别涉及其中的海岛(礁)测绘或内陆水体测绘工作中使用的特殊仪器,具有一定的自机动性能和自漂浮能力。
背景技术
GPS接收机是接收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并确定地面空间位置的仪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理测量测绘工程中。GPS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是一种可供无数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对于陆地、海洋和空间的广大用户,只要拥有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接收设备,即GPS信号接收机。
目前的GPS接收机一般为手持时,在陆地上、高山上进行测绘工作问题不大。但是,在海岛(礁)测绘或内陆水体测绘工作中,由于浅水、浅滩、礁石等环境下,大型测量船难以进入,无法将GPS接收机独立的放置到浅水区的任意位置。
而且,目前的接收机没有保护措施,通常使用塑料薄膜进行简单的包裹,潮湿环境通常会导致GPS接收机测绘仪器的内部芯片腐蚀、电路板短路等损坏,造成工作贻误受阻及较大的财产损失。
本发明开发是一种具有自机动性能的GPS接收机,用于解决海岛(礁)测绘或内陆水体测绘中存在的无法安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测绘的且具有自机动性能的GPS接受机,首要目的是具有自机动性能,同时解决防水、防潮等技术问题,能够用于狭小空间、浅滩等特殊领域的地理测绘。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包括用于安置GPS接收机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可控式自沉降体,及内置动力系统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机动体,所述可控式自沉降体与机动体之间通过尼龙绳及电缆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动体具有自机动能力,能够带动可控式自沉降体机动,将之拖拽到预定的地点,且所述机动体并通过两者之间的电缆向可控式自沉降体供应电能;
所述可控式自沉降体包括支撑部、浮体部和货仓,其中浮体部是由三个浮筒组成的,其中三个浮筒为密度大于海水的铝合金构件,三个浮筒之间采用螺纹套筒进行插接连接,连接成为一体;
在第一浮筒中具有一个偏心设置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为圆筒状且与第一浮筒偏心设置,当第一空腔内充满气体时,第一浮筒处于漂浮状态且横向设置,在第一浮筒的较厚的一个侧壁中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空腔进行连通,第一通道为三通,其中剩余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浮筒的两个端面上;在第一浮筒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所述螺纹连接部以第一浮筒为圆心,且在第一浮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头和承插口,其中插头和承插口是以偏心的第一空腔同心圆的,且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浮筒进行插接配合;
第二浮筒中具有第二空腔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为L形,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空腔内;
第三浮筒中具有第三空腔;在第一、第二浮筒之间、以及第二、第三浮筒之间设置隔片,所述隔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浮筒薄壁一侧;
所述第一浮筒和支撑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块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为注塑件,在第一连接块中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进行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螺纹,上端通过螺纹套筒与第一浮筒进行连接,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与支撑部进行连接;
所述支撑部为圆盘状的金属壳体,在所述支撑部中安装自旋转陀螺,在支撑部的内部还设置有动力水泵和液压马达,所述动力水泵与所述第三通道进行连接,三个液压马达均布在在支撑部的周向均匀,所述液压马达的进出端口通过三通管连接动力水泵,所述液压马达的另一个进出水端口延伸至支撑部壳体的外侧;
所述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摩擦轮,所述支撑部周向均布有三个圆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中分别穿入一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为长杆状部件,其断面为D形,其中的平面部分与所述摩擦轮进行摩擦配合,
所述第三浮筒与货仓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块进行连接,在第二连接块中设置有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与第三空腔贯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出口位于货仓的下表面处;
所述货仓中安装有GPS接收机。
所述货仓中设置干燥剂。
在货仓的壳体上设置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
所述机动体壳体上设置有检修阀。
所述货仓、支撑部和机动体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在货仓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由泡沫材料制成的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
所述摩擦轮为金属轮,表面粗糙度Ra至少为12.6。
在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盘状的抓地盘,抓地盘与支撑腿之间为球关节连接,在抓地盘的抓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针状凸起,支撑腿的上端使用螺母固定。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在机动体的拖拽下,将可控式自沉降体拖拽至目标处,在拖拽的过程中,可控式自沉降体处于浮动状态,然后动力水泵启动并向浮筒内充水,随着充水的不断增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水增加,可控式自沉降体有一个倾斜的趋势,逐渐竖起,在充水的同时,水流经过液压马达过程中,会带动摩擦轮转动,带动支撑腿向下探出,当三个浮筒中的空腔内都基本充满水时,可控式自沉降体就会形成竖直状态,动力水泵停止;
然后,可控式自沉降体定位与固定后,GPS接收机处于平稳状态,此时,自旋转陀螺接通电源,开始高速旋转,开始测绘;
测绘工作完成后,自旋转陀螺停止转动,水泵排水,同时,在液压马达的反向作用下,形成支撑腿提升,将支撑腿收起,继续排水,直至三个浮筒中的液体被排干净。
与现有的防水密封装置相比,本发明能够较好地解决海岛(礁)测绘及内陆水体测绘中GPS接收机防潮、防水问题和机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
1、本发明中,承载GPS接收机漂浮于水面,具有自机动性能,为测绘、定位提供了便利条件。
2、本发明中,防水措施诸如密封结构的独特设计能够满足制作大型浮箱的水密性需求,防水性能可靠,无需频繁启动与检修,安全可靠。
3、本发明中,机动体提供能量,可控式自沉降体负责定位,并以尼龙绳连接,落水后两者可一起漂浮、机动,可控式自沉降体姿态可调、可控,实现半潜作业,减轻风浪对其影响,最大程度的保证接收机所发出的定位信号不受不良因素的干扰。
4、本发明中,仪器舱和机动体内都是密封的,尤其在海岛(礁)测绘领域,足以应对较大温差造成的主箱内、外气压差问题。
5、本发明中,所有零部件可实现模具化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部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4为液压马达的原理图。
图5为液压马达的侧视图。
图6为支撑腿的立体图。
图7为第一浮筒的剖视图。
图8为第二浮筒的剖视图。
图9为机动体拖拽过程示意图。
图10为可控式自沉降体转体过程示意图。
图中:1可控式自沉降体,11支撑部,111自旋转陀螺,112动力水泵,113液压马达,114进出水端口,115摩擦轮,12浮体部,121第一浮筒,1211第一空腔,1212第一通道,1213螺纹连接部,1214插头,1215承插口,122第二浮筒,1221第二通道,1222第二空腔,123第三浮筒,13货仓,2机动体,3尼龙绳,4螺纹套筒,5隔片,51通孔,61第一连接块,611第三通道,7支撑腿,71抓地盘,72螺母,73平面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参看图1至图8,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包括用于安置GPS接收机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可控式自沉降体1,及用于安置锂电池、动力系统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机动体2,可控式自沉降体与机动体之间通过尼龙绳3及电缆连接起来,形成的为绳状的柔性链接。
其中,机动体2具有自机动能力,能够带动可控式自沉降体机动,将之拖拽到预定的地点。机动体并通过两者之间的电缆向可控式自沉降体供应电能。
可控式自沉降体1包括支撑部11、浮体部12和货仓13,其中浮体部12是由三个浮筒组成的,其中三个浮筒采用密度大于海水的铝合金构件,采用压力铸造技术进行制造,三个浮筒之间采用螺纹套筒进行插接连接,连接成为一体。
以第一浮筒121为例进行结构分析,在第一浮筒121中具有一个偏心设置的第一空腔1211,第一空腔1211为圆筒状,且与第一浮筒偏心设置,正常情况下,当第一空腔内为气体时,第一浮筒处于漂浮状态,且在偏心的重力作用下,第一浮筒横向设置,在第一浮筒121的较厚的一个侧壁中设置有第一通道1212,第一通道与第一空腔进行连通,第一通道1212为三通,其中剩余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浮筒121的两个端面上,参考图7。
在第一浮筒121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1213,螺纹连接部以第一浮筒为圆心,且在第一浮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头1214和承插口1215,其中插头1214和承插口1215是以偏心的第一空腔同心圆的,分别于第二浮筒和第一连接块进行插接配合。
第二浮筒122与第一浮筒类似,包括第二空腔1222、螺纹连接部和承、插口,区别在于第二浮筒122中的第二通道1221的位置开口不同。在第一浮筒121中的第一通道包括一个进口,位于侧面,两个出口,形成三通结构。第二通道1221为L形,进口与第一浮筒侧面的出口相互贯通,出口位于第二浮筒的第二空腔内。
第三浮筒123与第一浮筒类似,包括第三空腔、螺纹连接部和承、插口,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设置第二通道。
上述的三个浮筒彼此插接配合并通过螺纹套筒4连接成一体,且在第一、第二浮筒之间,以及第二、第三浮筒之间设置隔片5,隔片被夹持,在隔片上设置有通孔51,将第一、第二浮筒之间的空腔进行连通,是气流和水流的通道,通孔51靠近浮筒薄壁一侧,其中第一浮筒121和支撑部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块61进行连接,第一连接块61为圆柱状零部件,用于过度连接,并采用注塑件,该第一连接块61的存在可以使得浮筒和支撑部之间形成连接并避免产生电化学作用,形成有效的保护。
在第一连接块61中设置有第三通道611,第三通道与上述的第一通道进行连通,是给排水的通道,第一连接块6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螺纹,上端通过螺纹套筒与第一浮筒进行连接,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与支撑部进行连接,对应的在支撑部11上设置的为螺纹套孔。
支撑部11,为圆盘状的结构,为金属壳体,在该支撑部中具有一个安装空腔,在该空腔中安装有自旋转陀螺111,其中,该自旋转陀螺111为电动驱动,包括转动体,以及设置在转动体中的动力驱动系统、锂电供电装置,通过控制电路,在通电的状态下,转动体在支撑部的空腔内实现自旋转,用于平衡自重,提高整体的稳定性能。在支撑部11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水泵安装腔和三个液压马达安装腔,其中,水泵安装腔中安装有一个动力水泵112,动力水泵112的进出口与上述的第三通道611进行连接,三个液压马达113安装腔在支撑部的周向均匀布置,为动力部件,上述的三个液压马达113的进出端口通过三通管连接动力水泵112,三个液压马达的另一个进出水端口114延伸至支撑部壳体的外侧,形成吸水端(排水端)。
液压马达113在有液体驱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转动,且液压马达113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摩擦轮115,采用金属轮,表面粗糙度Ra至少为12.6,对应的在每一个摩擦轮115的支撑部上设置有一个圆形穿孔,圆形穿孔中分别穿入一个支撑腿7,支撑腿7为长杆状部件,其断面为D形,其中的平面部分73与上述的金属摩擦轮进行摩擦配合,在支撑腿7的下端设置有盘状的抓地盘71,抓地盘71与支撑腿之间为球关节连接,在抓地盘的抓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针状凸起,支撑腿的上端使用螺母72固定。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支撑腿可以伸缩,并抓住地面。上述的摩擦轮115是通过摩擦进行驱动支撑腿动作的,当支撑腿接触到地面以后,摩擦轮空转,该过程是与浮筒中的充水过程同步进行的。
第三浮筒123与货仓1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块62进行连接,第二连接块焊接在货仓的底面,第二连接块62与第三浮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行连接,在第二连接块中设置有第四通道621,第四通道621与第三浮筒中的空腔贯通,第四通道的出口位于货仓的下表面处。
货仓13中安装有GPS接收机131。
机动体2整体是有另个半圆状的壳体密封并组合而成的一个密闭容器状,两个半圆状的壳体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并在结合面上设置有至少两道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优选橡胶密封圈,锁紧后,橡胶密封圈持续受压变形,从而阻止外部水流的浸入,达到有效防水之目的。防水性能好,具有较大的浮力,保证永久的漂浮状态。
在机动体2内部设置有电机、动力电池和控制器,在机动体的后侧设置有一个螺旋桨21,螺旋桨用于推动该机动体机动,在机动体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挂绳结点,挂绳结点与货仓上的挂绳结点之间通过尼龙绳3进行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同理,上述的货仓中的GPS接收机安装仓也采用上述的密封结构,保证内部的干燥,并在仓内设置干燥剂,保证仪器使用环境的干燥。
在货仓13的壳体上设置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该透明的观察窗可以观察内部的仪器的位置及状态,尤其是可以观察仪器上的数显屏。
进一步地,在上机动体壳体上设置有检修阀,检修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在温差变化较大时用以平衡机动体内外的气压差,避免箱体膨胀渗水或难以打开。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货仓、支撑部和机动体上设置有橡胶垫,可起到避免和岩石碰撞。
进一步地,在货仓13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由泡沫材料制成的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当用于辅助固定GPS接收机,能过对仪器形成更有效地保护。
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在机动体2的拖拽下,将可控式自沉降体1拖拽至浅滩等目标处,在拖拽的过程中,可控式自沉降体处于浮动状态,参考图9,然后动力水泵112开始向浮筒内充水,随着充水的不断增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水增加,可控式自沉降体有一个倾斜的趋势,逐渐竖起,在充水的同时,水流经过液压马达过程中,会带动摩擦轮转动,进一步地,带动支撑腿向下探出,进一步地加快浮筒的倾斜,当三个浮筒中的空腔内都基本充满水时,由于底部较重,可控式自沉降体就会形成竖直状态,同时形成抓地动作,参考图图10,在这一过程中,支撑腿的长度会在水深和摩擦力之间有一个自动选择,当摩擦力小于驱动力式,摩擦轮就会形成空转。
定位与固定后,GPS接收机处于平稳状态,此时,自旋转陀螺接通电源,开始高速旋转,有利于仪器的使用。
测绘工作完成后,自旋转陀螺停止转动,水泵排水,排水的同时,在液压马达中的反向作用下,形成支撑腿提升,将支撑腿收起,支撑腿完全收起后,摩擦轮继续空转,继续排水,直至三个浮筒中的液体被排干净。
在上述的充水和排水过程中,第二连接块中的第四通道(气流通道)始终是打开的,用于和充排水过程配合,完成沉降。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如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包括用于安置GPS接收机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可控式自沉降体(1),及内置动力系统并采取防水密封措施的机动体(2),所述可控式自沉降体与机动体之间通过尼龙绳(3)及电缆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动体(2)具有自机动能力,能够带动可控式自沉降体机动,将之拖拽到预定的地点,且所述机动体并通过两者之间的电缆向可控式自沉降体供应电能;
所述可控式自沉降体(1)包括支撑部(11)、浮体部(12)和货仓(13),其中浮体部(12)是由三个浮筒组成的,其中三个浮筒为密度大于海水的铝合金构件,三个浮筒之间采用螺纹套筒进行插接连接,连接成为一体;
在第一浮筒(121)中具有一个偏心设置的第一空腔(1211),所述第一空腔(1211)为圆筒状且与第一浮筒偏心设置,当第一空腔内充满气体时,第一浮筒处于漂浮状态且横向设置,在第一浮筒(121)的较厚的一个侧壁中设置有第一通道(1212),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空腔进行连通,第一通道(1212)为三通,其中剩余的两个端口分别位于第一浮筒(121)的两个端面上;在第一浮筒(121)的两端为螺纹连接部(1213),所述螺纹连接部以第一浮筒为圆心,且在第一浮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头(1214)和承插口(1215),其中插头(1214)和承插口(1215)是以偏心的第一空腔同心圆的,且分别与第一连接块和第二浮筒进行插接配合;
第二浮筒(122)中具有第二空腔(1222)和第二通道(1221),所述第二通道(1221)为L形,第二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空腔内;
第三浮筒(123)中具有第三空腔;在第一、第二浮筒之间、以及第二、第三浮筒之间设置隔片(5),所述隔片上设置有通孔(51),所述通孔(51)靠近浮筒薄壁一侧;
所述第一浮筒(121)和支撑部(1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块(61)进行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61)为注塑件,在第一连接块(61)中设置有第三通道(611),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进行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6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螺纹,上端通过螺纹套筒与第一浮筒进行连接,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与支撑部进行连接;
所述支撑部(11)为圆盘状的金属壳体,在所述支撑部中安装自旋转陀螺(111),在支撑部(11)的内部还设置有动力水泵(112)和液压马达(113),所述动力水泵(112)与所述第三通道(611)进行连接,三个液压马达(113)均布在在支撑部的周向均匀,所述液压马达(113)的进出端口通过三通管连接动力水泵(112),所述液压马达的另一个进出水端口延伸至支撑部壳体的外侧;
所述液压马达(113)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一个摩擦轮(115),所述支撑部周向均布有三个圆形穿孔,所述圆形穿孔中分别穿入一个支撑腿(7),所述支撑腿(7)为长杆状部件,其断面为D形,其中的平面部分(73)与所述摩擦轮进行摩擦配合,
所述第三浮筒(123)与货仓(1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块(62)进行连接,在第二连接块中设置有第四通道(621),所述第四通道(621)与第三空腔贯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出口位于货仓的下表面处;
所述货仓(13)中安装有GPS接收机(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货仓中设置干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在货仓(13)的壳体上设置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体壳体上设置有检修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货仓、支撑部和机动体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在货仓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由泡沫材料制成的上支撑体和下支撑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为金属轮,表面粗糙度Ra至少为1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腿(7)的下端设置有盘状的抓地盘(71),抓地盘(71)与支撑腿之间为球关节连接,在抓地盘的抓地面上设置有若干针状凸起,支撑腿的上端使用螺母(7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的使用方法:按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在机动体(2)的拖拽下,将可控式自沉降体(1)拖拽至目标处,在拖拽的过程中,可控式自沉降体处于浮动状态,然后动力水泵(112)启动并向浮筒内充水,随着充水的不断增多,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水增加,可控式自沉降体有一个倾斜的趋势,逐渐竖起,在充水的同时,水流经过液压马达过程中,会带动摩擦轮转动,带动支撑腿向下探出,当三个浮筒中的空腔内都基本充满水时,可控式自沉降体就会形成竖直状态,动力水泵停止;
然后,可控式自沉降体(1)定位与固定后,GPS接收机处于平稳状态,此时,自旋转陀螺接通电源,开始高速旋转,开始测绘;
测绘工作完成后,自旋转陀螺停止转动,水泵排水,同时,在液压马达的反向作用下,形成支撑腿提升,将支撑腿收起,继续排水,直至三个浮筒中的液体被排干净。
CN201610331099.2A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19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1099.2A CN106019316B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1099.2A CN106019316B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9316A CN106019316A (zh) 2016-10-12
CN106019316B true CN106019316B (zh) 2017-11-03

Family

ID=5709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109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19316B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931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3688C (zh) * 2004-05-26 2007-10-17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水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装置
CA2792165C (en) * 2010-03-05 2015-01-27 Ysi Incorporated Underwater sensor apparatus
IT1402411B1 (it) * 2010-10-22 2013-09-04 Eni Spa Veicolo subacqueo autonomo per l'acquisizione di dati geofisici.
CN103913755A (zh) * 2012-12-29 2014-07-09 天津港湾水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s的浅水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
CN203798352U (zh) * 2014-03-14 2014-08-27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水文浮标应急监测装置
CN105403896A (zh) * 2015-12-12 2016-03-16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水下探测器回收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9316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66562U (zh) 一种海洋勘探用海底取样装置
CN109383718B (zh) 一种万米级深海仪器回收装置
CN206327541U (zh) 复杂环境水质取样船
CN113212655B (zh) 一种无人水下航行器海底驻留的吸力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25223A (zh) 一种智能振冲式动力锚泊系统
CN107917702B (zh) 海洋风电规划用海洋水文观测仪
CN203145023U (zh) 一种管节沉放的压载水系统
CN210513771U (zh) 一种海洋勘探用海底取样箱
CN106019316B (zh) 一种具有机动性的gps接受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96108B (zh) 一种新型转动式脱淤海床基
CN106019317B (zh) 一种用于水体悬浮测绘的gps接受机
CN208278301U (zh) 一种潜水器的浮沉升降装置
CN216650967U (zh) 一种智能可沉浮式防灾养殖网箱
CN112326335B (zh) 一种自主式池塘沉积物采样装置
CN214373554U (zh) 一种用于海洋环境检测的海水分析取样装置
CN209992242U (zh) 一种用于污泥浓缩池出水水质检测的取样装置
CN114097682A (zh) 一种智能可沉浮式防灾养殖网箱
CN204152716U (zh) 浮箱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7843250U (zh) 一种回转吸藻装置
CN206307258U (zh) 液压浮力调整装置
CN206256467U (zh) 一种水下通道
CN203681842U (zh) 一种便于水上运输的负压式大抓力重力锚
CN110849708A (zh) 一种深海海底电缆锚砸试验装置
CN110436638A (zh) 一种生物除藻器
CN108179752A (zh) 灌注桩卡管后快速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74900 Industrial Park, Tianzhuang Town, Juye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South s254 Road East, Nanyu Village)

Patentee after: Linzhou (Juye) Incub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56600 Binzhou University, 391 the Yellow River five road, Bincheng District, Binzhou,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BINZHOU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