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07170B -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07170B
CN106007170B CN201610331740.2A CN201610331740A CN106007170B CN 106007170 B CN106007170 B CN 106007170B CN 201610331740 A CN201610331740 A CN 201610331740A CN 106007170 B CN106007170 B CN 106007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bed biofilm
driv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317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07170A (zh
Inventor
李慧强
李澜
庞丽娜
杨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3317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07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07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7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07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07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forward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5Conductivity or salin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该废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调节池、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曝气泵、曝气管、反渗透膜组件、正渗透膜组件、调节沉淀池、驱动液池、污泥回流泵和控制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由于本发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正渗透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有机耦合为一体,能够有效降低膜污染速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废水,能够强化废水处理效果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 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也称悬浮填料生物反应器,应用于以生物膜法为主体工艺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中。MBBR工艺兼具生物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工艺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有将工艺已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中的报道。
MBBR工艺的出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污泥,需要配合沉淀池将悬浮污泥沉淀后才能出水,但MBBR工艺出水中含有的悬浮污泥的沉降性能差,即使经过沉淀池的沉淀,出水水质也难以达标,而且使用MBBR工艺配合沉淀池的处理方式也不利于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为了解决上述工艺因悬浮污泥的沉降性能差而引起出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将MBBR工艺与压力驱动式的膜过滤组件结合的膜过滤MBBR工艺,即采用含MBBR和反渗透膜组件的废水处理装置将经过MBBR工艺处理的废水直接通过反渗透膜组件的处理后出水,或者采用含MBBR和其他压力驱动式的膜过滤组件的废水处理装置将MBBR工艺处理的废水通过其他压力驱动式的膜过滤组件的过滤后出水。但是,由于MBBR工艺的出水中含有大量的丝状菌以及大量会堵塞膜孔的微小颗粒物,在压力驱动下,废水中的丝状菌和微小颗粒物会快速地在反渗透膜或者过滤膜上形成致密而厚的滤饼,严重影响废水的处理效率,并且,在工艺运行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停工对膜进行清洗或更换,不但影响工艺的连续运行,进一步降低废水的处理效率,而且会增加运行和维护成本。此外,对于压力驱动式的膜过滤组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外加设备或者组件提供膜过滤必备的压力,导致这种将MBBR工艺与压力驱动式的膜过滤组件相结合的工艺的能耗过高,增加运行成本。由于上述原因,这种将MBBR工艺与压力驱动式的膜过滤组件相结合的膜过滤MBBR工艺的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基于上述技术现状,若能对现有的MBBR工艺或者组合式的MBBR工艺进行改进,提供能有效降低降低膜污染的基于MBBR的废水处理装置及废水处理方法,对于强化现有MBBR工艺的废水处理效果,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以降低膜污染速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强化废水处理效果和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装有悬浮填料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设置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底部的曝气管、通过管件与曝气管连接的曝气泵、反渗透膜组件、正渗透膜组件、调节沉淀池、驱动液池、污泥回流泵和控制阀,
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流污泥进口,所述调节沉淀池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污泥出口和浓水进口,所述正渗透膜组件上设有进水口、浓水出口、驱动液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组件上设有进水口、已处理废水排放口和浓缩液出口,所述驱动液池上设有驱动液出口、进水口和浓缩液进口,驱动液池中设置有电导率探头和搅拌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进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一水泵与调节池连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二水泵与调节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三水泵与正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的污泥出口通过管件和污泥回流泵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回流污泥进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的出水口通过管件、第五水泵及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分别与驱动液池的进水口和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的浓水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四水泵与调节沉淀池的浓水进口连接,反渗透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七水泵与驱动液池的浓缩液进口连接,驱动液池的驱动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六水泵与正渗透膜组件的驱动液进口连接。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设有第一温度控制元件和第一液位计,所述驱动液池中设有第二温度控制元件,所述调节沉淀池中设有第二液位计。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五水泵、第六水泵、第七水泵、污泥回流泵、电导率探头、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或者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第四水泵、第五水泵、第六水泵、第七水泵、污泥回流泵、电导率探头、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温度控制元件、第二温度控制元件、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均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口处设有防止悬浮填料流失的滤网。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中,连接曝气管与曝气泵的管件上设有气体流量计。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中,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悬浮填料的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40%~60%;所述悬浮填料的材质通常为聚乙烯、聚丙烯、改性聚乙烯或者改性聚丙烯,悬浮填料的密度为0.96~0.98g/cm3,悬浮填料被生物膜覆盖后密度与废水的密度接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上述废水处理装置,步骤如下:
①在搅拌下将废水通入调节池中以均和调节池中的水质;
②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悬浮填料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中的废水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
③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启动阶段,向驱动液池中加入水溶性盐或者水溶性小分子糖类的水溶液作为驱动液;将经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的废水连续输入调节沉淀池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上清液(作为正渗透处理的原料液)和驱动液池中的驱动液输入正渗透膜组件中进行正渗透处理,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透过液作为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浓缩液和正渗透处理产生的另一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驱动液池中以使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维持在稳定状态,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浓水输入调节沉淀池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污泥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该步骤中,控制驱动液池中的搅拌器处于搅拌状态。
上述方法中,所述生物膜的培养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和活性污泥,所述废水的COD浓度700~1300mg/L、氨氮浓度为90~15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70%,活性污泥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间歇曝气的方式运行至废水的COD浓度降至250~500mg/L、氨氮浓度降至10~30mg/L时排出废水;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作直到悬浮填料被生物膜覆盖时结束培养。
上述方法中,控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废水的温度为20~30℃,控制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温度为20~30℃。
上述方法中的步骤②中,控制废水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20h,控制曝气操作的曝气量使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为1~3mg/L。
上述方法的步骤②中,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启动阶段,向驱动液池中加入水溶性盐或者水溶性小分子糖类的水溶液的浓度通常为1~2mol/L,常用的水溶性盐为NaCl、MgCl2、Al2SO4、NH4HCO3,常用的小分子糖类为葡萄糖或者果糖;通过控制输入驱动液池中被稀释的驱动液的量来控制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维持在稳定状态,电导率维持在稳定状态是指:控制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波动范围为启动阶段向驱动液池中加入水溶性盐或者水溶性小分子糖类的水溶液的电导率的±5%以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基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废水处理装置,由于该装置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与正渗透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有机结合,由于正渗透膜组件工作时,在膜两侧渗透压的驱动下,水能自发地从膜的一侧迁移到膜的另一侧,由于无需外加压力进行驱动,因而膜污染程度和速率都比现有的外加压力驱动的膜过滤组件明显更低,而且还具有降低能耗的优势,本发明通过将正渗透和反渗透膜组件进行耦合,不但有效改善了膜污染的问题,而且将反渗透膜组件处理产生的浓缩液返回用于保持驱动液的浓度,实现了浓缩液的再利用。
2.本发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中,由于MBBR反应器处理废水本身具有耐冲击负荷和高效的特点,加之正渗透膜组件对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具有较高的截留率,能对MBBR反应器的出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有效减少废水中的微小颗粒物,因此将二者结合不但能强化废水处理效果,而且将正渗透膜组件的出水作为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还能有效避免反渗透膜组件的膜污染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3.根据实际处理需求,本发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既能实现手动控制,又能能实现自动控制,控制方式方便灵活,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废水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本发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将MBBR工艺、正渗透工艺和反渗透工艺有机地耦合在一起,不但能有效解决现有外加压力驱动式膜过滤MBBR工艺的膜污染速率过快和膜污染程度严重的问题,而且能近一步强化废水处理效果,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此外,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具有运行成本低的优势。
5.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化学需氧量为800~1100mg/L、氨氮浓度为65~95mg/L的废水进行处理,出水的化学需氧量可降至12~20mg/L、氨氮浓度可降至0.5~1.5mg/L(见实施例3、4),对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效果良好。
6.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操作简单,可控性好,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池、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3-1—第一水泵、3-2—第二水泵、3-3—第三水泵、3-4—第四水泵、3-5—第五水泵、3-6—第六水泵、3-7—第七水泵、4—曝气泵、5—曝气管、6—悬浮填料、7—正渗透膜组件、8—调节沉淀池、9—驱动液池、10—反渗透膜组件、11—污泥回流泵、12-1—第一控制阀、12-2—第二控制阀、13—电导率探头、14—搅拌器、15-1—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2—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6-1—第一液位计、16-2—第二液位计、17—计算机控制系统、18—气体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中,悬浮填料6的材质为聚乙烯,密度为0.96~0.98g/cm3,形状为圆筒体,内部具有十字支撑结构,外形尺寸为Φ25×15mm,悬浮填料被生物膜覆盖后密度与废水的密度接近;正渗透膜组件7所采用的膜材料为三乙酸纤维素(CTA),该正渗透膜由美国HTI公司生产;反渗透膜组件10的膜材料为醋酸纤维素(CA),该反渗透膜由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调节池1、装有悬浮填料6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设置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底部的曝气管5、通过管件与曝气管连接的曝气泵4、反渗透膜组件10、正渗透膜组件7、调节沉淀池8、驱动液池9、污泥回流泵11和控制阀。
所述曝气管5为穿孔管,连接曝气管5与曝气泵4的管件上设有气体流量计18;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流污泥进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悬浮填料6的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60%,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口处设有防止悬浮填料流失的滤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还设有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和第一液位计16-1,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为带热电偶的加热器;所述调节沉淀池8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污泥出口和浓水进口,调节沉淀池8中设有第二液位计16-2;所述正渗透膜组件7上设有进水口、浓水出口、驱动液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组件10上设有进水口、已处理废水排放口和浓缩液出口;所述驱动液池9上设有驱动液出口、进水口和浓缩液进口,驱动液池9中设置有电导率探头13、搅拌器14和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为带热电偶的加热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进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一水泵3-1与调节池连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二水泵3-2与调节沉淀池8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8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三水泵3-3与正渗透膜组件7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8的污泥出口通过管件和污泥回流泵11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回流污泥进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管件、第五水泵3-5及第一控制阀12-1与驱动液池9的进水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管件、第五水泵3-5及第二控制阀12-2与反渗透膜组件10的进水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浓水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四水泵3-4与调节沉淀池8的浓水进口连接,反渗透膜组件10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七水泵3-7与驱动液池9的浓缩液进口连接,驱动液池9的驱动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六水泵3-6与正渗透膜组件7的驱动液进口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调节池1、装有悬浮填料6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设置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底部的曝气管5、通过管件与曝气管连接的曝气泵4、反渗透膜组件10、正渗透膜组件7、调节沉淀池8、驱动液池9、污泥回流泵11、控制阀和计算机控制系统17。
所述曝气管5为穿孔管,连接曝气管5与曝气泵4的管件上设有气体流量计18;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流污泥进口,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悬浮填料6的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40%,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口处设有防止悬浮填料流失的滤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还设有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和第一液位计16-1,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为带热电偶的加热器;所述调节沉淀池8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污泥出口和浓水进口,调节沉淀池8中设有第二液位计16-2;所述正渗透膜组件7上设有进水口、浓水出口、驱动液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组件10上设有进水口、已处理废水排放口和浓缩液出口;所述驱动液池9上设有驱动液出口、进水口和浓缩液进口,驱动液池9中设置有电导率探头13、搅拌器14和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为带热电偶的加热器。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进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一水泵3-1与调节池连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二水泵3-2与调节沉淀池8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8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三水泵3-3与正渗透膜组件7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8的污泥出口通过管件和污泥回流泵11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回流污泥进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管件、第五水泵3-5及第一控制阀12-1与驱动液池9的进水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管件、第五水泵3-5及第二控制阀12-2与反渗透膜组件10的进水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浓水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四水泵3-4与调节沉淀池8的浓水进口连接,反渗透膜组件10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七水泵3-7与驱动液池9的浓缩液进口连接,驱动液池9的驱动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六水泵3-6与正渗透膜组件7的驱动液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3-1、第二水泵3-2、第三水泵3-3、第四水泵3-4、第五水泵3-5、第六水泵3-6、第七水泵3-7、污泥回流泵11、电导率探头13、第一控制阀12-1和第二控制阀12-2、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第一液位计16-1和第二液位计16-2均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提供采用实施例1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含氮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含氮有机废水的水质情况:化学需氧量为800~950mg/L、氨氮浓度为65~80mg/L、pH值为6.5~7.0,步骤如下:
①在搅拌下将废水通入调节池1中以均和调节池中的水质;
②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的悬浮填料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膜的培养方法为: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和活性污泥,所述废水的COD浓度为800mg/L、氨氮浓度为9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90%,活性污泥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2g,然后开启曝气泵4以曝气2h、停止曝气3h的间歇曝气的方式运行至废水的COD浓度降至200~250mg/L、氨氮浓度降至10~15mg/L时排出废水;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作直到悬浮填料被生物膜覆盖时结束培养。
生物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1中的废水经过第一水泵3-1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开启曝气泵4连续曝气的条件下以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的方式运行;控制废水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控制曝气操作的曝气量使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为1mg/L,通过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控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废水的温度为20~25℃。
③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启动阶段,向驱动液池9中加入浓度为1.0mol/L的Na2SO4水溶液作为驱动液;将经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处理的废水通过第二水泵3-2连续输入调节沉淀池8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上清液作为正渗透处理的原料液和驱动液池中的驱动液分别通过第三水泵3-3和第六水泵3-6输入正渗透膜组件中进行正渗透处理,通过第五水泵3-5和第二控制阀12-2的配合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透过液作为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浓缩液通过第七水泵3-7输入驱动液池中、通过第五水泵3-5和第一控制阀12-1的配合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另一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驱动液池中以使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维持在稳定状态,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浓水通过第四水泵3-4输入调节沉淀池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11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该步骤中,控制驱动液池中的搅拌器处于搅拌状态,通过第一控制阀12-1调节进入驱动液池中的被稀释的驱动液的量来控制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的波动范围维持在浓度为1.0mol/L的Na2SO4水溶液的电导率的±3%以内,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通过电导率探头13监控,通过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控制驱动液池9中驱动液的温度为20~25℃。
使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处理上述水质的废水,连续运行所述废水处理装置30天,出水的水质情况如下:化学需氧量12~15mg/L、氨氮浓度为0.5~1.0mg/L。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提供采用实施例2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含氮有机废水的方法,所述含氮有机废水的水质情况:化学需氧量为950~1100mg/L、氨氮浓度为80~95mg/L、pH值为7.0~7.5,步骤如下:
①在搅拌下将废水通入调节池1中以均和调节池中的水质;
②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的悬浮填料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膜的培养方法为: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和活性污泥,所述废水的COD浓度为1200mg/L、氨氮浓度为11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70%,活性污泥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3g,然后开启曝气泵4以曝气3h、停止曝气5h的间歇曝气的方式运行至废水的COD浓度降至300~500mg/L、氨氮浓度降至20~30mg/L时排出废水;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作直到悬浮填料被生物膜覆盖时结束培养。
生物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1中的废水经过第一水泵3-1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在开启曝气泵4连续曝气的条件下以连续进水、连续排水的方式运行;控制废水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控制曝气操作的曝气量使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溶解氧浓度为3mg/L,通过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控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废水的温度为25~30℃。
③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启动阶段,向驱动液池9中加入浓度为1.5mol/L的NaCl水溶液作为驱动液;将经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处理的废水通过第二水泵3-2连续输入调节沉淀池8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上清液作为正渗透处理的原料液和驱动液池中的驱动液分别通过第三水泵3-3和第六水泵3-6输入正渗透膜组件中进行正渗透处理,通过第五水泵3-5和第二控制阀12-2的配合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透过液作为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浓缩液通过第七水泵3-7输入驱动液池中、通过第五水泵3-5和第一控制阀12-1的配合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另一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驱动液池中以使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维持在稳定状态,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浓水通过第四水泵3-4输入调节沉淀池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11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该步骤中,控制驱动液池中的搅拌器处于搅拌状态,通过第一控制阀12-1调节进入驱动液池中的被稀释的驱动液的量来控制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的波动范围维持在浓度为1.5mol/L的NaCl水溶液的电导率的±2%以内,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通过电导率探头13监控,通过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控制驱动液池9中驱动液的温度为25~30℃。
使用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处理上述水质的废水,连续运行所述废水处理装置30天,出水的水质情况如下:化学需氧量15~20mg/L、氨氮浓度为1.0~1.5mg/L。

Claims (9)

1.一种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装有悬浮填料(6)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设置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底部的曝气管(5)、通过管件与曝气管连接的曝气泵(4)、反渗透膜组件(10),正渗透膜组件(7)、调节沉淀池(8)、驱动液池(9)、污泥回流泵(11)和控制阀,
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回流污泥进口,所述调节沉淀池(8)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污泥出口和浓水进口,所述正渗透膜组件(7)上设有进水口、浓水出口、驱动液进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渗透膜组件(10)上设有进水口、已处理废水排放口和浓缩液出口,所述驱动液池(9)上设有驱动液出口、进水口和浓缩液进口,驱动液池(9)中设置有电导率探头(13)和搅拌器(14);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进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一水泵(3-1)与调节池连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二水泵(3-2)与调节沉淀池(8)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8)的出水口通过管件和第三水泵(3-3)与正渗透膜组件(7)的进水口连接,调节沉淀池(8)的污泥出口通过管件和污泥回流泵(11)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回流污泥进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出水口通过管件、第五水泵(3-5)及第一控制阀(12-1)、第二控制阀(12-2)分别与驱动液池(9)的进水口和反渗透膜组件(10)的进水口连接,正渗透膜组件(7)的浓水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四水泵(3-4)与调节沉淀池(8)的浓水进口连接,反渗透膜组件(10)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七水泵(3-7)与驱动液池(9)的浓缩液进口连接,驱动液池(9)的驱动液出口通过管件和第六水泵(3-6)与正渗透膜组件(7)的驱动液进口连接;
步骤如下:
①在搅拌下将废水通入调节池(1)中以均和调节池中的水质;
②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的悬浮填料(6)进行生物膜培养,生物膜培养结束后,将调节池(1)中的废水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进行处理,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排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运行;
③在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的启动阶段,向驱动液池(9)中加入水溶性盐或者水溶性小分子糖类的水溶液作为驱动液;将经过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处理的废水连续输入调节沉淀池(8)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和驱动液池中的驱动液输入正渗透膜组件中进行正渗透处理,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反渗透膜组件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透过液作为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将反渗透处理产生的浓缩液和正渗透处理产生的另一部分被稀释的驱动液输入驱动液池中以使驱动液池中驱动液的电导率维持在稳定状态,将正渗透处理产生的浓水输入调节沉淀池中,将调节沉淀池中的污泥输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该步骤中,控制驱动液池中的搅拌器处于搅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的培养方法如下: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和活性污泥,所述废水的COD浓度700~1300mg/L、氨氮浓度为90~150mg/L,所述废水的加入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50~70%,活性污泥的加入量为每升废水2~3g,然后以间歇曝气的方式运行至废水的COD浓度降至250~500mg/L、氨氮浓度降至10~30mg/L时排出废水;重复上述向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间歇曝气和排出废水的操作直到悬浮填料被生物膜覆盖时结束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废水的温度为20~30℃,控制驱动液池(9)中驱动液的温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控制废水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20h,控制曝气操作的曝气量使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的溶解氧浓度为1~3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中设有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和第一液位计(16-1),所述驱动液池(9)中设有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所述调节沉淀池(8)中设有第二液位计(1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17),所述第一水泵(3-1)、第二水泵(3-2)、第三水泵(3-3)、第四水泵(3-4)、第五水泵(3-5)、第六水泵(3-6)、第七水泵(3-7)、污泥回流泵(11)、电导率探头(13)、第一控制阀(12-1)和第二控制阀(12-2)均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或者所述第一水泵(3-1)、第二水泵(3-2)、第三水泵(3-3)、第四水泵(3-4)、第五水泵(3-5)、第六水泵(3-6)、第七水泵(3-7)、污泥回流泵(11)、电导率探头(13)、第一控制阀(12-1)和第二控制阀(12-2)、第一温度控制元件(15-1)、第二温度控制元件(15-2)、第一液位计(16-1)和第二液位计(16-2)均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2)的出水口处设有防止悬浮填料流失的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曝气管(5)与曝气泵(4)的管件上设有气体流量计(1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悬浮填料(6)的量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有效容积的40%~60%。
CN201610331740.2A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Active CN106007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1740.2A CN106007170B (zh)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31740.2A CN106007170B (zh)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7170A CN106007170A (zh) 2016-10-12
CN106007170B true CN106007170B (zh) 2019-01-11

Family

ID=57097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31740.2A Active CN106007170B (zh) 2016-05-18 2016-05-18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07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5325A (zh) * 2016-12-21 2017-03-15 安徽金川活动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平板陶瓷膜的复合污水处理装置
CN107698084B (zh) * 2017-10-17 2021-06-04 广州雅津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废水浓盐量的过滤系统
CN109704455B (zh) * 2019-02-27 2020-11-27 同济大学 一种实现亚硝化工艺中生物膜快速增长的方法
US11208341B2 (en) 2019-07-25 2021-12-28 Jiangnan University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ly recovering water and electric energy
CN110272171B (zh) * 2019-07-25 2021-05-04 江南大学 一种同步回收水和电能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3105071A (zh) * 2021-04-07 2021-07-13 江南大学 一种高cod高氨氮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768A (zh) * 2010-03-09 2010-07-28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1535A1 (en) * 2011-02-18 2012-09-13 Hydration Systems Llc Organic Forward Osmosis System
US20130186822A1 (en) * 2012-01-20 2013-07-25 Hydration Systems, Llc Low energy forward osmosis membrane water process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768A (zh) * 2010-03-09 2010-07-28 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07170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7170B (zh)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正渗透-反渗透复合式废水处理装置及含氮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CN101284213B (zh) 一种清洗膜分离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08127B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2698607B (zh) 一种适用于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清洗装置
CN105347533A (zh) 一种利用浸没式超滤膜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838227A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4649519B (zh) 生物铁法与厌氧mbr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1219847A (zh) 一体化超滤膜混凝/生物反应器水净化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72170A (zh) 一种用于发酵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的多级膜分离装置和方法
CN103755092A (zh) 一种新型纺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艺
CN102464385B (zh) 一体化混凝/浸没式膜过滤系统
CN204588956U (zh) 一种低浊度微污染地表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2643421U (zh) 外置式射流膜生物反应器
CN201785288U (zh) 将劣ⅴ类地表水处理为生活饮用水的处理系统
CN205188007U (zh) 一种利用浸没式超滤膜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02729926U (zh) 将工业园区中水处理为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系统
CN209619128U (zh) 市政污水厂尾水回用装置
CN104140172A (zh) 一种海水淡化预处理方法
CN201433151Y (zh) 一种处理微污染地表水的装置
CN208561849U (zh) 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10974318U (zh)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超滤系统
CN209872669U (zh) 一种具备泥水分离功能的除磷脱氮设备
CN2096855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除磷的系统
CN208717080U (zh) 一种复式涡流气浮结合pva固化微生物废水处理设备
CN208594058U (zh) 一种一体化微动力低压膜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