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9351B -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9351B
CN105999351B CN201610530596.5A CN201610530596A CN105999351B CN 105999351 B CN105999351 B CN 105999351B CN 201610530596 A CN201610530596 A CN 201610530596A CN 105999351 B CN105999351 B CN 105999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platinum
web material
ultraviolet light
main mesh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05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9351A (zh
Inventor
王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ARE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ARE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ARE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ARES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305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9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9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9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9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9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83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metals; with metal-generat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on texti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talyst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纳米铂金网材包括:主网体;纳米铂金颗粒,附着在所述主网体上,并在所述主网体的外侧形成纳米铂金颗粒层。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纳米铂金网材的外侧包括有纳米铂金颗粒层,而纳米铂金对紫外线有吸收能量的作用,紫外线照射到纳米铂金上时,波长会变长,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即紫外线会变为对人体无害的可见光,本发明的纳米铂金网材能够同样使紫外线变为可见光,因此能够对紫外线起到一种隔离、屏蔽的作用,当纳米铂金网材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时,可以对空气净化器内部的消毒用紫外灯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紫外线外泄,保护人体健康。

Description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的严重以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空气质量的好坏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平均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成为了人们工作、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因此可以说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是健康。因此,“室内空气污染”正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人们每天待在室内的时间差不多是待在室外的时间的4倍多,每天呼吸的空气绝大部分是室内空气,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身体健康影响比较大。室内空气污染往往比室外空气污染更严重,在某些情况下,前者的严重程度可以达到后者的一百倍以上,所以解决当前日益凸显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愈发重要。
清理室内空气污染,净化室内空气的主要工具为空气净化器,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净化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分别是过滤和静电集尘。采用过滤技术的产品目前占据绝对主流,但过滤网需要后期维护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静电集尘技术产品之所以占比较低,与其自身的技术缺陷,即产生臭氧有密切关系。
过滤技术通常只能对固体颗粒有效,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杀灭依赖于紫外灯、光触媒或者是银离子等部件。紫外灯存在的问题是容易造成紫外线泄漏,紫外线对人体健康产生明显威胁,可直接导致皮肤癌,光触媒和银离子虽然相对安全可靠,但是,杀灭效率很低,所以,目前过滤技术通常都结合紫外灯,用于固体颗粒和细菌、真菌、病毒的净化。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屏蔽或完全抑制紫外线泄露的装置或方法,这导致紫外线泄漏难以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杀菌用的紫外线会产生泄露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纳米铂金网材,包括:主网体;纳米铂金颗粒,附着在所述主网体上,并在所述主网体的外侧形成纳米铂金颗粒层。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铂金颗粒的直径为40nm至70nm。
进一步地,所述主网体为玻璃纤维网。
进一步地,所述主网体的厚度为1.0mm至10.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主网体浸入水中,控制水的温度和环境气压达到预定值,形成超临界水对所述主网体进行处理;S20,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S30,干燥所述主网体,并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形成纳米铂金网材。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包括:将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30分钟至60分钟。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为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水溶液。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所述有机醇占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至6.0%。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机醇为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
进一步地,在步骤S20和步骤S30之间,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5,干燥所述主网体后再次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重复多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中,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包括: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00nm至280nm。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中,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包括:照射时间为10分钟至30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紫外线灯,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紫外线隔离部,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内,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包括纳米铂金网材,所述纳米铂金网材为上述的纳米铂金网材或由上述的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所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纳米铂金网材。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纳米铂金网材的外侧包括有纳米铂金颗粒层,而纳米铂金对紫外线有吸收能量的作用,紫外线照射到纳米铂金上时,波长会变长,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即紫外线会变为对人体无害的可见光,本发明的纳米铂金网材能够同样使紫外线变为可见光,因此能够对紫外线起到一种隔离、屏蔽的作用,当纳米铂金网材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时,可以对空气净化器内部的消毒用紫外灯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紫外线外泄,保护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实施例的进风口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实施例的出风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纳米铂金网材,包括:主网体;纳米铂金颗粒,附着在所述主网体上,并在所述主网体的外侧形成纳米铂金颗粒层。
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铂金网材的外侧包括有纳米铂金颗粒层,而纳米铂金对紫外线有吸收能量的作用,紫外线照射到纳米铂金上时,波长会变长,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即紫外线会变为对人体无害的可见光,本发明的纳米铂金网材能够同样使紫外线变为可见光,因此能够对紫外线起到一种隔离、屏蔽的作用,当纳米铂金网材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时,可以对空气净化器内部的消毒用紫外灯起到隔离的作用,避免紫外线外泄,保护人体健康。
优选地,所述纳米铂金颗粒的直径为40nm至70nm。
优选地,所述主网体为玻璃纤维网。此外,采用不同的工艺,还可以对多种材料的网体进行加工,使其具有纳米铂金颗粒层,例如碳纤维或有机材料网。之所以优选实施例选择玻璃纤维网,是因为玻璃纤维的成本较低。
优选地,所述主网体的厚度为1.0mm至10.0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主网体为玻璃纤维编织网,其中玻璃纤维的直径为5微米至30微米,网孔尺寸的范围为0.01mm至0.1m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编织成型的网体并不一定均匀,因此同一个网体上的网孔的尺寸也可能相互不同。
在形成纳米铂金颗粒层后,主网体的尺寸变化微小,可以视为基本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主网体浸入水中,控制水的温度和环境气压达到预定值,形成超临界水对所述主网体进行处理;S20,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S30,干燥所述主网体,并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形成纳米铂金网材。
超临界水即水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后,产生的一种液态水和气态水形态相同的状态,其中临界温度为374℃,临界压力为22.1MPa,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为铂金化合物“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做准备。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包括:将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30分钟至60分钟。
其中,在步骤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为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水溶液。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所述有机醇占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至6.0%。
需要说明的是,调配混合溶液需要搅拌10分钟至30分钟。
优选地,在步骤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机醇为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
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中,在步骤S20和步骤S30之间,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25,干燥所述主网体后再次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重复多次。
即反复浸泡、干燥主网体多次后,再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步骤,其中浸泡、干燥的重复次数可以为4次至10次。
优选地,在步骤S30中,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包括: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00nm至280nm。可以采用功率不低于30w的紫外线灯进行照射。
优选地,在步骤S30中,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包括:照射时间为10分钟至30分钟。照射紫外线的目的是使“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的铂金化合物分解成纳米铂金颗粒,并且纳米铂金颗粒较好的粘结在玻璃纤维表面,从而使得简单的机械作用无法使纳米铂金颗粒从玻璃纤维网表面脱落下来。
完成上述步骤,得到纳米铂金网材后,则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主网体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尺寸大小,每次测量都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自带软件包分析图片中颗粒,每次取120个颗粒进行平均计算;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辐射照度等。
以下给出多个制造纳米铂金网材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步是将纯度95.0%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色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2.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10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1.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30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4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10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5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6.0%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3.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15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2.0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40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5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15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52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7.0%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4.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20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3.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45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6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20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9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4: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8.0%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5.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25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4.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50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7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26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63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5: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9.0%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6.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30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5.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55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8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28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55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6: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9.5%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5.5%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22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10.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60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9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30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48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7: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9.9%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2.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15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7.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35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10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15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59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实施例8:
本发明的第一步是将纯度95.0%铂金溶解在王水中得到氯铂酸(H2PtCl6·6H2O,红至棕红色固体),将固体氯铂酸溶解在水中,然后网氯铂酸水溶液中添加6.0%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搅拌30分钟后待用;第二步,将厚度为9.0mm玻璃纤维网浸泡在不锈钢反应釜内的水中,然后使水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临界温度T=374℃,临界压力P=22.1MPa)以后即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非常好的氧化性,能在玻璃纤维表面氧化/刻蚀出许多化学官能团和微观凸起等结构(这使得第一步溶液更容易“粘结”在玻璃纤维网表面);第三步,处理后的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的溶液中30分钟,然后,取出来自然干燥,干燥后,再次将玻璃纤维网浸泡在第一步溶液中,如此反复10次;第四步,将浸泡后的玻璃纤维网放在功率不低于30W的短波紫外线(波长为200nm至280nm)灯前辐照10分钟后,即获得纳米铂金网材。
采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颗粒的平均尺寸为51nm;采用美国标准(ASTM C633-2013热喷射涂层附着力或粘结强度试验方法)测试玻璃纤维网表面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明显高于玻璃纤维自身强度,这说明纳米铂金层与玻璃纤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采用紫外线国家检测标准(GB/T 13971-1992紫外线气体分析器技术条件)检测包裹紫外灯的纳米铂金网外的紫外线的辐射泄漏量为0、辐射强度为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紫外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紫外线隔离部,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内,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包括纳米铂金网材,所述纳米铂金网材为上述的纳米铂金网材或由上述的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所制造。
本发明的纳米铂金网材可以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得紫外线变为对人体无害的可见光,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纳米铂金网材包裹紫外线灯,紫外线的泄漏量为0,因此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紫外线隔离部能够有效地屏蔽、隔离紫外线,避免紫外线泄露到室内环境中,这样空气净化器不仅能够通过循环过滤杀菌这一过程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并且还不会因为泄露紫外线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优选地,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纳米铂金网材。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的紫外灯被安装在紫外线隔离部形成的腔体内,腔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便实现空气循环,除了进风口和出风口处设置纳米铂金网材以隔离紫外线外,紫外线隔离部的其他部分可以为镜面反射材料或金属屏蔽材料以屏蔽紫外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的外壳的内侧具有纳米铂金网材,以形成用于屏蔽、隔离紫外线的紫外线隔离部。
图1至3示出了一种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优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上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其中出风口102处设置有用于屏蔽紫外线的纳米铂金网材。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消毒杀菌的紫外线灯设置在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102的内侧,因此紫外线有可能从出风口102处泄漏,但基本不会从进风口101处泄漏,而出风口102处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铂金网材,能够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从而防止了紫外线的泄漏,保障用户的安全。
根据紫外线灯设置位置的不同,纳米铂金网材也有可能设置在进风口101处,或者在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处均设置纳米铂金网材。
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0的侧板的边缘处,即图2中示出的除了底边缘的三个边缘处,并且进风口101的外侧设置有进风格栅110,若进风口101处需要设置纳米铂金网材,则纳米铂金网材设置在进风格栅110的内侧。
出风口102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部,即图3中示出的顶板上,并且出风口102的外侧设置有出风格栅120,若出风口102处需要设置纳米铂金网材,则纳米铂金网材设置在出风格栅120的内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纳米铂金网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网体,所述主网体为玻璃纤维网;
纳米铂金颗粒,附着在所述主网体上,并在所述主网体的外侧形成纳米铂金颗粒层;
其中,纳米铂金网材由下述方法制得:
S10,将主网体浸入水中,控制水的温度和环境气压达到预定值,形成超临界水对所述主网体进行处理;
S20,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
S30,干燥所述主网体,并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形成纳米铂金网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铂金网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铂金颗粒的直径为40nm至7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铂金网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网体的厚度为1.0mm至10.0mm。
4.一种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主网体浸入水中,控制水的温度和环境气压达到预定值,形成超临界水对所述主网体进行处理;
S20,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
S30,干燥所述主网体,并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形成纳米铂金网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将处理过的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包括:
将所述主网体浸入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混合溶液中30分钟至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为氯铂酸和有机醇的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所述有机醇占所述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至6.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的有机醇为数均分子量5000的聚乙烯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和步骤S30之间,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5,干燥所述主网体后再次浸入所述混合溶液中,重复多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包括: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00nm至280nm。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使用紫外线照射所述主网体包括:照射时间为10分钟至30分钟。
12.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紫外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紫外线隔离部,所述紫外线灯设置在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内,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包括纳米铂金网材,所述纳米铂金网材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铂金网材或由权利要求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铂金网材的制造方法所制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隔离部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纳米铂金网材。
CN201610530596.5A 2016-07-06 2016-07-06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105999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0596.5A CN105999351B (zh) 2016-07-06 2016-07-06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0596.5A CN105999351B (zh) 2016-07-06 2016-07-06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9351A CN105999351A (zh) 2016-10-12
CN105999351B true CN105999351B (zh) 2019-07-30

Family

ID=57107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0596.5A Active CN105999351B (zh) 2016-07-06 2016-07-06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93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658B (zh) * 2017-03-26 2018-04-10 广州市花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纳米白金的化妆品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2550Y (zh) * 2003-05-31 2004-08-11 深圳市尊业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CN104258437A (zh) * 2014-08-11 2015-01-07 合肥晶弘三菱电机家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除臭器及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0001560B1 (pt) * 1999-04-09 2010-04-06 processo para produzir um corpo cerámico-catalisador, e, corpo cerámico-catalisad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2550Y (zh) * 2003-05-31 2004-08-11 深圳市尊业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
CN104258437A (zh) * 2014-08-11 2015-01-07 合肥晶弘三菱电机家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除臭器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9351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eill et 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TiO2-coated fiber optic cable reactor
TWI374054B (zh)
US11844885B2 (en) Photocatalytic reactor for ventilation systems
WO2006018949A1 (ja) 空気浄化装置、空気浄化方法、光触媒担持成形体及び光触媒担持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Yu et al.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for maintenance of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CN105999351B (zh) 纳米铂金网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JP2018131455A (ja) 銀粒子担持方法
JP2015534934A (ja) 紫外放射を形成する放射ユニット、及び、放射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Akyol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ZnO photocatalyst in various reactor systems
Fukugaichi Fix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 on glass fiber cloths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Jadaa et al.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diazo dye over suspended and immobilized TiO2 catalyst in swirl flow reactor: kinetic modeling
Rahimi et al. Kinetic modeling and determination role of sono/photo nanocatalyst-generated radical species on degradation of hydroquinone in aqueous solution
CN108129895A (zh) 一种纳米氧化铈/二氧化硅紫外屏蔽剂的制备方法
CN206366049U (zh) 纳米铂金网材以及空气净化器
JP200722966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光触媒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09655443A (zh) 银负载二氧化钛纳米阵列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在痕量物质检测中的应用
CN104261510B (zh) 深度处理有机废水的光催化装置
CN108261086A (zh) 防雾镜、烹饪器具和防雾镜的制备方法
Ubolchonlakate et al. Formaldehyde degradation by photocatalytic Ag-doped TiO2 film of glass fiber roving
CN209355393U (zh) 空气净化器
Limmongkon et al. Preparation of a TiO2-coated photocatalytic air filter for use with an electrostatic air filter pack for xylene removal
US20220054697A1 (en) Fluid-flow steriliza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JP2008142636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成形体の光触媒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JP2001198437A (ja) 排気浄化装置
Wittmann et al.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Surgical Masks and Their Evolution up to 10 Washing Cy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