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1934B - 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1934B
CN105991934B CN201510083758.0A CN201510083758A CN105991934B CN 105991934 B CN105991934 B CN 105991934B CN 201510083758 A CN201510083758 A CN 201510083758A CN 105991934 B CN105991934 B CN 105991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light source
imaging system
gate pulse
exp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37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1934A (zh
Inventor
陈明
岳莹莹
何引刚
宋丽晓
杨增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37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1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1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1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系统,其包括光源、像素阵列、时序控制单元及控制单元。时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控制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控制单元与光源、像素阵列及时序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光源脉冲序列控制光源在帧曝光时间内频闪。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选通脉冲与对应的光源脉冲之间的延迟及每个延迟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以确定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选通脉冲序列控制像素阵列在帧曝光时间内多次电子曝光。像素阵列用于在帧曝光时间后输出多次电子曝光形成的子图像相加形成的帧图像。本发明的成像系统具有宽动态范围且成像清晰。

Description

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夜视辅助系统的效果不理想,由于近光灯的影响会导致近处的景物较亮,远处较暗,这样得到的图像亮度不均匀。
另外会车时,对面车灯对图像的影响较大。由于会车时的车灯很亮,而行人相对于灯光来说较暗,受限于图像传感器的宽动态范围,会导致看不清车旁边的行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较高动态范围且成像清晰的成像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其包括光源、像素阵列、时序控制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时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源、所述像素阵列及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控制所述光源在所述帧曝光时间内频闪。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选通脉冲与对应的光源脉冲之间的延迟及每个所述延迟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以确定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选通脉冲序列控制所述像素阵列在所述帧曝光时间内多次电子曝光。所述像素阵列用于在所述帧曝光时间后输出多次电子曝光形成的子图像相加形成的帧图像。本发明的成像系统具有宽动态范围且成像清晰。
所述成像系统可以应用于汽车夜视辅助系统。所述成像系统根据选通脉冲控制像素阵列电子曝光与光源配合实现距离选通成像,通过控制每个延迟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可以控制各种距离的被摄物对应的电子曝光次数,因此可以控制对应的子图像数目,从而使得帧图像中各种距离的被摄物的亮度均匀化,从而提高成像系统的动态范围。另外,由于每次电子曝光都是全局曝光,因此,子图像清晰无拖影,对应地可保证帧图像的清晰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及曝光控制装置,所述曝光控制装置与所述光源及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所述像素阵列,所述曝光控制装置包括所述时序控制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光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的时钟单元,所述时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所述时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时钟信号产生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光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曝光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曝光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所述像素阵列、所述时序控制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的时钟单元,所述时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所述时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时钟信号产生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的锁相器,所述锁相器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由所述外部时钟信号产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控制寄存器,所述控制寄存器用于接收曝光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曝光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光控制参数包括快门脉冲,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快门脉冲确定所述帧曝光时间的起始时刻及所述光源脉冲序列的起始时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曝光控制参数包括物距范围及光源脉冲宽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物距范围及所述光源脉冲宽度将所述物距范围分割为多个物距区间并确定每个所述物距区间对应的所述延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子图像的亮度确定对应的所述选通脉冲个数,所述子图像越亮,所述选通脉冲个数越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延迟的长度确定对应的所述选通脉冲个数,所述延迟越长,所述选通脉冲个数越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确定所述延迟及对应的所述选通脉冲个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选通脉冲序列的结束时间确定所述帧曝光时间的结束时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为激光。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帧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时序控制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操作原理示意图。
图7-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另一个操作原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光源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成像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成像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曝光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曝光控制装置、曝光控制方法,图像传感器及成像系统。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曝光控制装置10可应用于成像系统100。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系统100可应用于车载夜视辅助系统(请参图4及图7)。除曝光控制装置10外,成像系统100还包括光源20、图像传感器30及显示器40。当然,成像系统100的应用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应用于其他的合适场所,例如场所夜视监控等。
曝光控制装置10包括时序控制单元12及控制单元14。时序控制单元12用于根据控制单元14的控制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控制单元14与光源20、图像传感器30及时序控制单元12连接。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光源脉冲序列控制光源20 在帧曝光时间内频闪。控制单元14还用于确定选通脉冲与对应的光源脉冲之间的延迟 ti(1≤i≤n)及每个延迟ti的选通脉冲个数mi(请参图8)以确定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选通脉冲序列控制像素阵列32在帧曝光时间内多次电子曝光。图像传感器30用于在帧曝光时间后输出多次电子曝光形成的子图像相加形成的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曝光控制装置10根据选通脉冲控制图像传感器30电子曝光与光源20 配合实现距离选通成像,通过控制每个延迟ti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可以控制各种距离的被摄物对应的电子曝光次数,因此可以控制对应的子图像数目,从而使得帧图像中各种距离的被摄物的亮度均匀化,从而提高图像传感器30的动态范围。另外,由于每次电子曝光都是全局曝光,因此,子图像清晰无拖影,对应地可保证帧图像的清晰度。
光源20可以是激光,并能提供频闪照明,以辅助图像传感器30清晰成像,特别是在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光源20辅助图像传感器30清晰成像的意义重大。光源20可以在光源脉冲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例如,在光源脉冲的上升沿来临时开启发光,而在光源脉冲的下降沿来临时关闭。
图像传感器30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者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图像传感器30 用于在电子曝光时实现光电转换从而感测场景内被摄物反射光在图像传感器30的光学图像,即将场景内被摄物反射光在图像传感器30的光学图像转为成图像传感器30的每个像素的电信号从而形成子图像。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的电信号为电压值。电子曝光即以电子控制方式控制图像传感器30的光电转换功能的开启及关闭。例如,图像传感器30通过选通脉冲触发电子曝光,即选通脉冲的上升沿来临时开启光电转换功能而在下降沿来临时关闭光电转换功能,每个选通脉冲宽度即为电子曝光的曝光时间。每次电子曝光形成对应的一个子图像。
请参阅图3,图像传感器30的每个像素在帧曝光时间内每次电子曝光都以积分形式累积电压Vi并将子图像的累积电压相加V1+...Vi,并在帧曝光时间后输出了累积相加的电压 V1+...Vn,即为帧图像的像素电压值。然后再逐行输出帧图像的数据。
显示器4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并与曝光控制装置10连接。曝光控制装置10从图像传感器读取帧图像,并控制显示器40显示帧图像,以实现夜视辅助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图像传感器30一般与镜头配合,并设置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朝向车辆前方,以在车辆行驶对车辆前方成像。光源20一般也设置在前挡风玻璃上,邻近图像传感器30设置并朝向车辆前方,以照明图像传感器30的场景。显示器40设置在中控台上,或者其他驾驶者方便看到的地方,并显示图像传感器30形成的帧图像。如此,在夜间行驶时,即使可见度差,成像系统100仍然可以清晰成像,并呈现给驾驶者,辅助驾驶者看清路况。
曝光控制装置10包括与时序控制单元12连接的时钟单元16,时钟单元16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时序控制单元12根据时钟信号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
如此,曝光控制装置10无需外接时钟,方便组装及使用。时钟单元16一般是晶振电路,并用于产生基准时钟,以供时序控制单元12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曝光控制装置10可以省去时钟单元16,时序控制单元12与外部时钟连接,从而获得外部时钟信号。时序控制单元12根据外部时钟信号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
曝光控制装置10包括与控制单元14连接的通讯单元18,通讯单元18用于接收曝光控制参数,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曝光控制参数确定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
如此,可以通过输入曝光控制参数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曝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曝光控制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存储于控制单元14中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输入控制单元14。
本发明实施例中,曝光控制参数包括快门脉冲,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快门脉冲确定帧曝光时间的起始时刻及光源脉冲序列的起始时刻。
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采用快门脉冲的上升沿来的第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触发曝光控制时间的起始时刻(上升沿)。当然,根据快门脉冲确定帧曝光时间的起始时刻及光源脉冲序列的起始时刻的具体方式可以不限于本实施例,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此,快门脉冲可以通过用户按下成像系统100的快门触发,也可以是由电子方式定期或者随机产生。如此,可以控制曝光时机,从而可以得到感兴趣的帧图像。
曝光控制参数包括物距范围及光源脉冲宽度,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物距范围及光源脉冲宽度将物距范围分割为多个物距区间A1-An并确定每个物距区间Ai对应的延迟ti
请参阅图4,假设在成像系统100的应用过程中,场景的物距范围内包括较近距离的人 (被摄物)及较远距离的汽车(被摄物)。根据光的传播原理,光源20发出的光在较短时间内到达较近距离的人并被反射回来在图像传感器30上成像,而在较长时间后到达较远距离的汽车并被反射回来在图像传感器30上成像。
请参阅图5,t表示光源脉冲的上升沿来临时刻,t表示光源脉冲的下降沿来临时刻, T为光源脉冲宽度,选通脉冲与光源脉冲存在延迟t,选通脉冲宽度一般也为T,即与光源脉冲宽度T相同。在t<T的情况下,也即是说,选通脉冲的上升沿在t前来临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光源20在t发出的光将被这个距离区间内的被摄物(例如较近距离的人)反射回来在图像传感器30成像,其中,V表示光速,一般取3×1010m/s。而光源20在t发出的光将被这个距离区间内的被摄物(例如较近距离的人)反射回来图像传感器30成像。因此,可以计算出图像传感器30仅对这个距离区间内的被摄物(例如较近距离的人)成像,属于距离选通成像。
请参阅图6,在t>T的情况下,也即是说,选通脉冲的上升沿在t后来临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光源20在t发出的光将会被这个距离区间内的被摄物(例如较远距离的汽车)反射回来在图像传感器30成像。而在t发出的光将被这个距离区间内的被摄物(例如较远距离的汽车)反射回来在图像传感器30成像。因此,可以计算出图像传感器30仅对这个距离区间内的被摄物(例如较远距离的汽车)成像。
从上可知,每次距离选通成像的物距区间取决于光源脉冲宽度T。具体的,光源脉冲宽度T越宽,物距区间越宽。而物距区间在场景中的位置取决于延迟t,因此,通过调整延迟t便可调整图像传感器30对不同物距的被摄物距离选通成像。因此,根据物距范围及光源脉冲宽T并可以确定物距范围可以分割成多个物距区间及每个物距区间对应的延迟t。
具体的,请参阅图7-8,例如,在成像系统100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物距范围较大,无法覆盖,则会在物距范围内分成多个物距区间,例如A1-An。每个距离空间Ai具有对应的延迟ti。在此情况下,控制单元14可以根据输入的物距范围及光源脉冲宽度T延迟确定物距区间A1-An及每个距离区间ti对应的延迟ti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子图像的亮度确定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子图像越亮,选通脉冲个数mi越少。
具体的,物距范围内各种距离的被摄物可能存在亮度不均的现象,为了使各种距离的被摄物的亮度均匀化从而提高图像传感器30的动态范围,可以调整被摄物的延迟ti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也即是对应的电子曝光次数。例如在图3的场景中,较远距离的汽车由于有照明车灯,因此相较于较近距离的人就显得亮很多。因此,较近距离对应的子图像较暗(控制单元14通过读取图像传感器30输出的子图像判断),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来增加对应的子图像数量。较远距离的子图像较亮,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来减少子图像数量。如此,帧曝光时间内的子图像相加成帧图像后,较近距离的人与较远距离的汽车的亮度接近,可以提高动态范围。
控制单元14用于根据延迟ti的长度确定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所述延迟ti越长,选通脉冲个数mi越多。
请参阅图9,为光源20的发射模型,光源20自O点发射光,光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记为P,波长记为λ,初始能量值为I,辐射的立体角为θ,光在均匀大气中的衰减系数是与光的波长λ有关的物理量,记为μ(λ),光的传输距离记为L,则光的透过率为:
M(λ)=exp(-μ(λ)·L);
其中,M(λ)为光的透过率。
理论证明,光在均匀大气中传播时的能量P与主光轴的受光圆平面S的大小有关,圆平面S的越大,光的能量P衰减就越严重。由光的发射模型可知,平面S的半径则光在距离L处的受光面由此可推导出光在传输距离L时能量P为:
也即是说,光源20发出的光传播越远衰减越严重,例如在图7的场景中,i越大,Ai区间离光源20越远,对应的延迟ti越长,且光源20发出的光传播Ai区间并反射回去的衰减越大,导致对应的子图像越暗,因此,需要对应增加对应选通脉冲个数mi以增加对应子图像数目,以使帧图像中各种距离的被摄物亮度均匀。
当然,图像传感器30存在动态范围限制,仅根据子图像的亮度及延迟ti的长度确定选通脉冲个数mi可能会导致帧图像过度曝光,即图像传感器30的部分像素溢出。因此,控制单元14还用于根据图像传感器30的动态范围确定延迟ti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以防止图像传感器30过度曝光。例如,控制单元14可以以子图像的亮度及延迟ti的长度确定选通脉冲个数mi,然后据此形成的选通脉冲序列控制图像传感器30多次电子曝光,若产生的帧图像发生过度曝光,则删除帧图像,按比例减少mi后,据此形成的选通脉冲序列控制图像传感器30多次电子曝光并判断帧图像是否发生过度曝光,如此,直至帧图像未过度曝光。
控制单元14还用于根据选通脉冲序列的结束时间确定帧曝光时间的结束时间。具体的,一旦延迟ti及选通脉冲个数mi确定,则选通脉冲序列确定,由于控制单元14是根据选通脉冲序列进行多次曝光形成帧图像的,因此,选通序列的结束即为帧曝光时间的结束。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采用选通脉冲序列的最后一个选通脉冲的下降沿(即为选通脉冲序列的结束时间)到来的第一个时钟脉冲的下降沿触发曝光控制时间的结束时刻(下降沿)。当然,根据选通脉冲序列的结束时间确定帧曝光时间的结束时间的具体方式可以不限于本实施例。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30a可应用于成像系统100a。成像系统 100a也可应用于车载夜视辅助系统(请参图4及图7)。成像系统100a还包括光源20及显示器40。当然,成像系统100a的应用也不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应用于其他的合适场所,例如场所夜视监控等。
图像传感器30a包括像素阵列32、时序控制单元34及控制单元36。时序控制单元34用于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控制单元36与像素阵列32及时序控制单元34连接,控制单元36用于根据光源脉冲序列控制光源20在帧曝光时间内频闪。控制单元36还用于确定选通脉冲与对应的光源脉冲之间的延迟ti(1≤i≤n)及每个延迟ti的选通脉冲个数mi(请参图8)以确定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控制单元36还用于根据选通脉冲序列控制像素阵列32在帧曝光时间内多次电子曝光。像素阵列32用于在帧曝光时间后输出多次电子曝光形成的子图像相加形成的帧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30a根据选通脉冲控制像素阵列电子曝光与光源20配合实现距离选通成像,通过控制每个延迟ti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mi可以控制各种距离的被摄物对应的电子曝光次数,因此可以控制对应的子图像数目,从而使得帧图像中各种距离的被摄物的亮度均匀化,从而提高图像传感器30a的动态范围。另外,由于每次电子曝光都是全局曝光,因此,子图像清晰无拖影,对应地可保证帧图像的清晰度。
图像传感器30a同样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者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
像素阵列32用于在电子曝光时实现光电转换从而感测场景内被摄物反射光在像素阵列 32的光学图像,即将场景内被摄物反射光在像素阵列32的光学图像转为成像素阵列32的每个像素的电信号从而形成子图像。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的电信号为电压值。电子曝光即以电子控制方式控制像素阵列32的光电转换功能的开启及关闭。例如,像素阵列32通过选通脉冲触发电子曝光,即选通脉冲的上升沿来临时开启光电转换功能而在下降沿来临时关闭光电转换功能,每个选通脉冲的宽度即为电子曝光的曝光时间。每次电子曝光形成对应的一个子图像。
需说明的是,像素阵列是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结构,也即是说,图像传感器30同样包括有像素阵列,并且图像传感器30的像素阵列与像素阵列32的功能结构基本相同。
请参阅图3,像素阵列30的每个像素在帧曝光时间内每次电子曝光都以积分形式累积电压Vi并将子图像的累积电压相加V1+...Vi,并在帧曝光时间后输出了累积相加的电压 V1+...Vn,即为帧图像的像素电压值。
在实际应用中,图像传感器30a一般也与镜头配合,并设置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朝向车辆前方,以在车辆行驶对车辆前方成像。光源20一般也设置在前挡风玻璃上,邻近图像传感器30a设置并朝向车辆前方,以照明图像传感器30a的场景。显示器40设置在中控台上,或者其他驾驶者方便看到的地方,并显示图像传感器30a形成的帧图像。如此,在夜间行驶时,即使可见度差,成像系统100a仍然可以清晰成像,并呈现给驾驶者,辅助驾驶者看清路况。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30a包括有处理器31、一次编程存储器(one timeprogrammable memory,OTPM)33及存储器35。OTPM 33及存储器35存储有程序代码及各种参数使得处理器31在各种参数下运行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时序控制单元34及控制单元 36的功能。OTPM 33是一次烧录器件,可以将用户程序一次烧录到OTPM 33,方便图像传感器30a的生产。当然,时序控制单元34及控制单元36的设置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方式中可以视需求做出改变,例如,采用单独的具有对应功能的硬件。
需说明的是,处理器、OTPM及存储器是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结构,也即是说,图像传感器30同样包括有处理器、OTPM及存储器。但图像传感器30的OTPM及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代码及各种参数可能OTPM 33及存储器35存储的程序代码及各种参数可能不同,因此,图像传感器30的处理器运行后呈现的功能可能不同,例如不具有时序控制单元34及控制单元36的功能。
也即是说,成像系统100与成像系统100a均包括时序控制单元12(或34)、控制单元14(或36)、光源20及图像传感器30(或30a),成像系统100a与成像系统100的不同在于,成像系统100a利用图像传感器30a的硬件结构,将时序控制单元34及控制单元36集成于图像传感器30a内。如此,具有集成度高,组装及控制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30a包括与时序控制单元34连接的锁相器37,锁相器37 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外部时钟信号产生。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30a内部可以包括与时序控制单元34连接的时钟单元(图未示),时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时序控制单元根据时钟信号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
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根据外部时钟信号或时钟信号产生的方式及产生的效果控制单元36对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的控制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前面结合图2及图4-8阐述的产生方式、控制及产生的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30a包括与控制单元36连接的控制寄存器38,控制寄存器38用于接收曝光控制参数,控制单元36用于根据曝光控制参数确定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
如此,可以控制寄存器38通过输入曝光控制参数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曝光。可以理解,控制寄存器38与通讯单元18相同。需说明的,控制寄存器是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结构之一,也即是说,图像传感器30也包括有控制寄存器,而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图像传感器30a的控制寄存器38实现通讯单元18的功能,提高集成度的同时方便使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曝光控制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存储于控制单元14中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输入控制单元14。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传感器30a还包括模式(analog-to-digital,A/D)转换器39及图像处理单元(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310。A/D转换器39用于将像素阵列32输出电信号从模拟信号形式转换为数字信号形式,方便后续处理。ISP 310用于对帧图像进行包括坏像素点检测、灰度校正、自动白平衡等处理,以提高帧图像的重量。
需说明的是,A/D转换器跟ISP是图像传感器的主要结构,也即是说,图像传感器30同样包括有像素阵列A/D转换器跟ISP,并且图像传感器30的像素阵列与像素阵列32的功能结构基本相同。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的曝光控制方法可以由曝光控制装置10、图像传感器30或由成像系统100(或100a)实现,并包括以下步骤S1-S5。
S1:产生光源脉冲序列。步骤S1可以由时序控制单元12(或34)实现。具体的,时序控制单元12(或34)接收时钟信号,并在时钟信号的基础上产生光源脉冲序列。
S2:确定选通脉冲与对应的光源脉冲之间的延迟ti(1≤i≤n)及每个延迟ti的选通脉冲个数mi,以确定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步骤S2可以由控制单元14(或36)实现。具体的控制方式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前面结合图2及图4-8阐述的控制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3:根据光源脉冲序列控制光源20在帧曝光时间内频闪。具体的,步骤S3可以由控制单元14(或36)实现。具体的控制及产生的效果方式可以与前面结合图2及光源20阐述的控制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4:根据选通脉冲序列控制图像传感器30(或30a)在帧曝光时间内多次电子曝光。具体的,步骤S3可以由控制单元14(或36)实现。具体的控制及产生的效果方式可以与前面结合图2及图像传感器30(或30a)阐述的控制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5:输出多次电子曝光形成的子图像相加形成帧图像。步骤S5可以由图像传感器30(或 30a)。具体的输出方式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前面结合图3及图像传感器30(或30a)阐述的输出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曝光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0。
S0:接收曝光控制参数。步骤S0可以由通讯单元18或控制寄存器38实现。曝光控制参数的使用方式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前面结合图2及图4-8阐述的使用方式及产生的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 (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例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像素阵列;
时序控制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时序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产生光源脉冲序列、选通脉冲序列及帧曝光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光源、所述像素阵列及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控制所述光源在所述帧曝光时间内频闪;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确定选通脉冲与对应的光源脉冲之间的延迟及每个所述延迟对应的选通脉冲个数以确定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选通脉冲序列控制所述像素阵列在所述帧曝光时间内多次电子曝光;所述像素阵列用于在所述帧曝光时间后输出多次电子曝光形成的子图像相加形成的帧图像;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子图像的亮度及所述延迟的长度确定对应的所述选通脉冲个数并据此形成的所述选通脉冲序列控制所述像素阵列多次电子曝光;在所述帧图像发生过度曝光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删除所述帧图像并按比例减少所述选通脉冲个数以获取未过度曝光的帧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及曝光控制装置,所述曝光控制装置与所述光源及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所述像素阵列,所述曝光控制装置包括所述时序控制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的时钟单元,所述时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所述时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时钟信号产生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曝光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曝光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所述像素阵列、所述时序控制单元及所述控制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的时钟单元,所述时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所述时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时钟信号产生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时序控制单元连接的锁相器,所述锁相器用于接收外部时钟信号,所述光源脉冲序列、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根据所述外部时钟信号产生。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控制寄存器,所述控制寄存器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曝光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曝光控制参数确定所述选通脉冲序列及所述帧曝光时间。
9.如权利要求4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控制参数包括快门脉冲,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快门脉冲确定所述帧曝光时间的起始时刻及所述光源脉冲序列的起始时刻。
10.如权利要求4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控制参数包括物距范围及光源脉冲宽度,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物距范围及所述光源脉冲宽度将所述物距范围分割为多个物距区间并确定每个所述物距区间对应的所述延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图像越亮,所述选通脉冲个数越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越长,所述选通脉冲个数越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确定所述延迟及对应的所述选通脉冲个数。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选通脉冲序列的结束时间确定所述帧曝光时间的结束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激光。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帧图像。
CN201510083758.0A 2015-02-15 2015-02-15 成像系统 Active CN105991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758.0A CN105991934B (zh) 2015-02-15 2015-02-15 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3758.0A CN105991934B (zh) 2015-02-15 2015-02-15 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934A CN105991934A (zh) 2016-10-05
CN105991934B true CN105991934B (zh) 2019-11-08

Family

ID=5704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3758.0A Active CN105991934B (zh) 2015-02-15 2015-02-15 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1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02119B1 (en) * 2019-05-20 2020-03-24 A & L Canada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MIPI multispectral imaging devices
CN116506057A (zh) * 2023-05-08 2023-07-28 苏州洞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时序控制器及成像控制装置
CN116600211B (zh) * 2023-06-09 2024-01-02 苏州洞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7071A (zh) * 2003-12-09 2004-11-17 一种曝光脉冲发生器,曝光发生装置,以及曝光脉冲输出的方法
CN1675920A (zh) * 2002-07-11 2005-09-28 内依鲁斯株式会社 成像系统
CN10172288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实现抗干扰大视场距离选通汽车夜视的方法
CN101764958A (zh) * 2008-12-15 2010-06-30 昆山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滚筒式曝光控制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CN101794057A (zh) * 2010-01-20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用于远距离夜间监控的激光频闪主动夜视方法
CN101963696A (zh) * 2010-08-19 2011-02-02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测距功能的夜视仪
CN102298813A (zh) * 2011-07-05 2011-12-2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夜间周界安防监控光子栅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6037A1 (en) * 2004-02-04 2005-08-18 Elbit Systems Ltd. Gated imag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920A (zh) * 2002-07-11 2005-09-28 内依鲁斯株式会社 成像系统
CN1547071A (zh) * 2003-12-09 2004-11-17 一种曝光脉冲发生器,曝光发生装置,以及曝光脉冲输出的方法
CN10172288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实现抗干扰大视场距离选通汽车夜视的方法
CN101764958A (zh) * 2008-12-15 2010-06-30 昆山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滚筒式曝光控制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CN101794057A (zh) * 2010-01-20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用于远距离夜间监控的激光频闪主动夜视方法
CN101963696A (zh) * 2010-08-19 2011-02-02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测距功能的夜视仪
CN102298813A (zh) * 2011-07-05 2011-12-2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夜间周界安防监控光子栅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934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1933B (zh) 图像传感器
CN105991935B (zh) 曝光控制装置及曝光控制方法
JP4154157B2 (ja) 撮像装置
JP4377013B2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固体撮像素子
CN101223053B (zh) 摄像系统
US7477361B2 (en) Range image 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taking
CN105991934B (zh) 成像系统
CN107925750A (zh) 带距离图像获取装置的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映射方法
CN108848320A (zh) 深度检测系统及其曝光时间调整方法
CN107896307A (zh) 具有高动态范围渲染功能的成像装置
KR102372749B1 (ko) 낮은 광 및 높은 광 레벨 이미징을 위한 단일 옵틱
US200700983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generating Z-buffers for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of a camera
CN109835266A (zh) 摄像装置模块
CN109842750A (zh) 摄像装置系统
CN111398975B (zh) 主动传感器、物体识别系统、车辆、车辆用灯具
JP2010071832A (ja) 光飛行時間型距離画像センサ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6942637B2 (ja) 車両用画像取得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画像取得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CN105391948A (zh) 一种具有夜视透雾功能的前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RU59923U1 (ru) Пзс-видеокамера
JP542774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9831632B (zh) 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方法
JP4247547B2 (ja) カメラ用露光量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2213946A (ja) イメージ信号出力方法、イメージ信号出力装置、測距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04780322B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图像处理装置
WO2021060397A1 (ja) ゲーティングカメラ、自動車、車両用灯具、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7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BYD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