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7333B -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7333B
CN105987333B CN201510085583.7A CN201510085583A CN105987333B CN 105987333 B CN105987333 B CN 105987333B CN 201510085583 A CN201510085583 A CN 201510085583A CN 105987333 B CN105987333 B CN 105987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lens
unit
focus
luminescen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55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7333A (zh
Inventor
王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 Z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 Z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 Z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 Z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855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7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7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7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3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包括一透镜单元、一发光群组、及一基准轴线。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透镜焦点、及一光轴。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及一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第一发光单元对应于透镜单元的第一焦点。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第二发光单元对应于透镜单元的第二焦点。基准轴线通过透镜焦点及第二发光单元。

Description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该车灯装置可适用于自行车、摩托车及汽车上等。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用前照灯的发光模块,一般为针对行车视野的使用需要,多具有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332910号的“具有远近灯切换功能的半导体固态发光车头灯”,是借由半导体固态发光光源配合可移动的遮光板,而达到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另外,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53845号的“行车照明的车灯结构”,是借由各自分开的近灯及远灯模块,以达到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
再者,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92846号的“具有远近灯功能的LED投射灯具”,是借由基板上下表面所分别设置的两个LED灯,且两LED灯分别对应两个不同曲率的反射镜,而达到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
然而,前述专利案均需借由一复杂结构而形成远近灯的功效。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于单一透镜下产生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然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借由单一透镜与发光二极管的特殊排列方式而达到近灯及远灯的切换功能,同时该车灯装置所发出的光形亦能够符合法规上的规范,并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包括一透镜单元、一发光群组、一基准轴线、及一参考轴线。所述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透镜焦点、及一光轴,其中所述光轴穿过所述透镜焦点。所述发光群组与所述透镜单元彼此相对应设置,所述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及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所述第一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一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一环绕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交错于一端点,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对应于所述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彼此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二轴线通过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二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二环绕边缘,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对应于所述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所述基准轴线通过所述透镜焦点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参考轴线通过所述端点,其中所述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其中,所述透镜焦点位于所述第一轴线及所述第二轴线之间。其中,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包括两个第一透镜单元、一第二透镜单元、两个第一发光群组、一第二发光群组、一基准轴线、一第一参考轴线及一第二参考轴线。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第三焦点、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一垂直轴线、及一光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彼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及一光轴,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一第二发光单元、及一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一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一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一环绕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交错于一端点。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二轴线通过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二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二环绕边缘。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三光源中心点、一第三轴线、及一第三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三轴线通过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三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三环绕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交错于一端点。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发光群组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群组的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相对应设置。所述基准轴线通过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及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一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角度,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二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之间。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相对应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相对应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三焦点相对应设置。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包括一第一透镜单元、一第二透镜单元、一第一发光群组、一第二发光群组、一基准轴线、一第一参考轴线、及一第二参考轴线。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第三焦点、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一垂直轴线、及一光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彼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二透镜单元邻近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及一光轴,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一发光群组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一第二发光单元、及一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一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一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一环绕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交错于一端点。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二轴线通过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二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二环绕边缘。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三光源中心点、一第三轴线、及一第三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三轴线通过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三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三环绕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交错于一端点。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所述第二发光群组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群组的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相对应设置。所述基准轴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一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角度,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二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绕边缘所交错的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相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相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三焦点相对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可借由一个透镜单元与一具有作为近灯的第一发光单元及一作为远灯的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群组彼此搭配,使得切换远近灯光形能够在一个透镜单元下实现。此外,并借由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相互错位的设置,并使第一发光单元的其中一端点位于基准轴线及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的设置方式,让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较小的结构。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车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其中一光形投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另外一光形投影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产生的再一光形投影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车灯装置的其中一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车灯装置的另外一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图11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车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图16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主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车灯装置的主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所公开“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又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描绘,亦即未反应出相关构成的实际尺寸,先予叙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其包括一透镜单元1、一发光群组2、一基准轴线DL及一参考轴线RL。透镜单元1可以是一具有多个曲率的透镜,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曲率的曲面,且透镜单元1具有一第一焦点11、一第二焦点12、一透镜焦点13、一水平轴线14、一垂直轴线15及一光轴16。举例来说,透镜单元1的第一焦点11及第二焦点12可以由两个不同曲率的曲面所形成。接着,透镜单元1的水平轴线14与垂直轴线15彼此相互垂直,且透镜单元1的光轴16穿过透镜单元1的透镜焦点13。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透镜单元1的水平轴线14、垂直轴线15及光轴16三者也可相互垂直。
接着,发光群组2与透镜单元1彼此相对应设置,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而言,发光群组2可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21及一第二发光单元22。举例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发光单元21及一第二发光单元22可以为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的大小可以约为1.14毫米乘1.14毫米,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值得一提的是,以本发明实施例而言,第一发光单元21可以作为车灯装置H的近灯光源,第二发光单元22可作为车灯装置的远灯光源,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接着,如图4所示,第一发光单元21可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211、一第一轴线L1及一第一发光面212,第一轴线L1通过第一光源中心点211,且第一轴线L1平行于透镜单元1的垂直轴线15。第一发光面212可具有多个第一环绕边缘213,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213可交错于一端点214。举例来说,第一发光单元21可具有四个第一环绕边缘213,而四个第一环绕边缘213可形成有四个端点214。另外,第一发光单元2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211可对应于透镜单元1的第一焦点11相对应设置。举例而言,第一发光单元2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211可以与透镜单元1的第一焦点11彼此相互重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发光单元21的位置,使第一光源中心点211位于第一焦点11的侧边,以调整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光形。
承上述,第二发光单元22与第一发光单元21彼此相对应设置,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1及第二发光单元22彼此相互错位。第二发光单元22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221、一第二轴线L2及一第二发光面222,第二轴线L2通过第二光源中心点221,且第二轴线L2平行于透镜单元1的垂直轴线15。第二发光面222可具有多个第二环绕边缘223,相邻的两个第二环绕边缘223可交错于一端点224。另外,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221可对应于透镜单元1的第二焦点12相对应设置。举例而言,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221可以与透镜单元1的第二焦点12彼此相互重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发光单元22的位置,使第二光源中心点221位于第二焦点12的侧边,以调整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光形。
接着,一基准轴线DL与透镜单元1的水平轴线14相互平行,基准轴线DL可通过透镜单元1的透镜焦点13及第二发光单元22,举例来说,基准轴线DL可通过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221及第二发光单元22的两个端点224,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准轴线DL可不必通过第二发光单元22的两个端点224,可以仅通过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221及两个第二环绕边缘223即可。
承上述,一参考轴线RL通过第一发光单元21的多个第一环绕边缘213的其中一个,且参考轴线RL通过第一发光单元21的端点214。参考轴线RL与基准轴线DL之间可具有一预定角度θ,预定角度θ可介于0度至90度之间。举例来说,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而言,预定角度θ可以为45度,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随着调整参考轴线RL与基准轴线DL之间的预定角度θ,可控制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光形宽度。
承上述,以第一实施例而言,透镜单元1的透镜焦点13可位于第一轴线L1及第二轴线L2之间,且第二发光单元22的其中一端点214可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光源中心点211之间,亦即,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发光面222的最低发光面位置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光源中心点211之间。另外,较佳地,以第一实施例而言,透镜焦点13可位于第一轴线L1及第二轴线L2之间的中心点,借此,透镜单元1的透镜焦点13至第一轴线L1之间的距离,等于透镜单元1的透镜焦点13至第二轴线L2之间的距离。
接着,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而言,第一发光单元21的第一发光面212与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发光面222之间的最近距离可彼此相距一预定间距G,该预定间距G可介于0至0.8毫米之间。较佳地,预定间距G可介于0.05毫米至0.2毫米之间。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发光单元21的多个第一环绕边缘213的其中一个可平行于第二发光单元22的多个第二环绕边缘223的其中一个。借此,两个最邻近的第一环绕边缘213及第二环绕边缘223之间的预定间距G可介于0至0.8毫米之间,较佳地,可介于0.05毫米至0.2毫米之间。
接着,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当第一发光单元21点亮,第二发光单元22关闭时,可产生如图5的光形投影示意图,由图5可知,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明暗截止线会位于水平线HH以下0.57度,其光形投影可以符合中国摩托车的近灯法规(GB-19152-S4)。接着,当第二发光单元22点亮,第一发光单元21关闭时,可产生如图6的光形投影示意图,由图6可知,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最亮区域会位于水平线HH上,其光形投影可以符合中国摩托车的远灯法规(GB-19152-S4)。接着,当第一发光单元21及第二发光单元22同时点亮时,可产生如图7的光形投影示意图,由图7可知,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明暗截止线会位于水平线HH以上3.4度,其光形投影可以符合德国自行车前灯法规(STVZO 22A NO.23)。另外,须说明的是,透镜单元1的曲率可以随不同法规而进行调整,使得第一发光单元21及第二发光单元22所产生的光形符合法规的规范。另外,须说明的是,虽然图4所示的发光群组2设置方式,近灯是位于远灯的右上角,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近灯也可以位于远灯的左上角。进一步来说,发光群组2也可以进一步包含更多的发光单元,以提高车灯装置H的亮度及光形宽度。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可借由一个透镜单元1与一具有作为近灯的第一发光单元21及一作为远灯的第二发光单元22的发光群组2彼此搭配,使得切换远近灯光形能够在一个透镜单元1下实现。此外,并借由第一发光单元21与第二发光单元22相互错位的设置,并使第一发光单元21的其中一端点214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光源中心点211之间的设置方式,让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较小的结构。
〔第二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8至图1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其包括两个第一透镜单元3、一第二透镜单元4、两个第一发光群组5、一第二发光群组6、一基准轴线DL、一第一参考轴线RL1及一第二参考轴线RL2。以第二实施例而言,每一个第一透镜单元3可以是一具有多个曲率的透镜,其可包括至少三个不同曲率的曲面,且每一个第一透镜单元3具有一第一焦点31、一第二焦点32、一第三焦点33、一透镜焦点34、一水平轴线35、一垂直轴线36及一光轴37。具体来说,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一焦点31、第二焦点32及第三焦点33分别由前述三个不同曲率的曲面所形成。第一透镜单元3的水平轴线35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彼此相互垂直。另外,以第二实施例而言,每一个第一透镜单元3的透镜焦点34可以与该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二焦点32彼此重合,而第一透镜单元3的光轴37可穿过第一透镜单元3的透镜焦点34及第二焦点32。进一步来说,第一透镜单元3的水平轴线35、垂直轴线36及光轴37三者之间可相互垂直。
接着,第二透镜单元4可设置于两个第一透镜单元3之间,且前述两个第一透镜单元3的水平轴线35也可与第二透镜单元4的水平轴线42相互平行。另外,第二透镜单元4可以是一具有多个曲率的透镜,第二透镜单元4可具有一透镜焦点41、一水平轴线42、一垂直轴线46及一光轴43,第二透镜单元4的光轴43可穿过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另外,以第二实施例而言,第二透镜单元4具有一第一焦点44及一第二焦点45。第二透镜单元4的第一焦点44及第二焦点45分别由第二透镜单元4上的两个不同曲面所产生。而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可位于第二透镜单元4的第一焦点44及第二焦点45之间。
承上述,如图12所示,两个第一发光群组5分别与两个第一透镜单元3相对应设置,每一个第一发光群组5可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51、一第二发光单元52及一第三发光单元53。以第二实施例而言,第二发光单元52可设置于第一发光单元51及第三发光单元53之间,且第一发光单元51及第三发光单元53为相互对称地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52的两侧。而第一发光单元51及第三发光单元53可作为车灯装置H’的近灯光源,而第二发光单元52可作为车灯装置H’的远灯光源。
承上述,第一发光单元51可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511、一第一轴线L1’及一第一发光面512,第一轴线L1’通过第一光源中心点511,且第一轴线L1’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第一发光面512可具有多个第一环绕边缘513,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13可交错于一端点514。举例来说,第一发光单元51可具有四个第一环绕边缘513,而四个第一环绕边缘513可形成有四个端点514。另外,第一发光单元5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511可与所对应的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一焦点31相对应设置。举例而言,第一发光单元5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511可以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一焦点31彼此相互重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发光单元51的位置,使第一光源中心点511位于第一焦点31的侧边,以调整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光形。
承上述,第二发光单元52与第一发光单元51彼此相对应设置,使得第一发光单元51及第二发光单元52彼此相互错位。第二发光单元52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521、一第二轴线L2’及一第二发光面522,第二轴线L2’通过第二光源中心点521,且第二轴线L2’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第二发光面522具有多个第二环绕边缘523,相邻的两个第二环绕边缘523可交错于一端点524。另外,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可与所对应的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二焦点32相对应设置。举例而言,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可以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二焦点32彼此相互重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二发光单元52的位置,使第二光源中心点521位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二焦点32的侧边,以调整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光形。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单元3的透镜焦点34可与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相互重合。
承上述,第三发光单元53与第二发光单元52彼此相对应设置,使得第三发光单元53及第二发光单元52彼此相互错位。第三发光单元53可具有一第三光源中心点531、一第三轴线L3’及一第三发光面532,第三轴线L3’通过第三光源中心点531,第三轴线L3’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第三发光面532具有多个第三环绕边缘533,相邻的两个第三环绕边缘533交错于一端点534。另外,第三发光单元53的第三光源中心点531可与所对应的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三焦点33相对应设置。举例而言,第三发光单元53的第三光源中心点531可以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三焦点33彼此相互重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三发光单元53的位置,使第三光源中心点531位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三焦点33的侧边,以调整车灯装置H’所产生的光形。
接着,请一并参阅图13所示,第二发光群组6与第二透镜单元4相对应设置,第二发光群组6可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61,第二发光群组6的至少一发光单元61可以与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相对应设置。以第二实施例而言,第二发光群组6可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62及一第二发光单元63,第二发光群组6的第一发光单元62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单元4的第一焦点44上,第二发光群组6的第二发光单元63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单元4的第二焦点45上。举例来说,第二发光群组6的第一发光单元62及第二发光单元63的光源中心点可分别设置于第二透镜单元4的第一焦点44及第二焦点45上,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借由调整第二发光群组6的第一发光单元62及第二发光单元63与第二透镜单元4的第一焦点44及第二焦点45间的相对位置,以产生所需要的光形。
承上述,基准轴线DL可通过两个第一透镜单元3的透镜焦点34、第二透镜单元的透镜焦点41、及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另外,基准轴线DL也可通过第二透镜单元的第一焦点44及第二焦点45。以第二实施例而言,基准轴线DL可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水平轴线35,且基准轴线DL亦平行于第二透镜单元4的水平轴线42。举例来说,基准轴线DL可同时通过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以及通过第二发光群组6的第一发光单元62及第二发光单元63的光源中心点。
值得一提的是,举例来说,如图12所示,基准轴线DL可通过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及第二发光单元52的两个端点524,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准轴线DL可不必通过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两个端点524,可以仅通过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亦同时通过第二发光单元52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23即可。
承上述,第一参考轴线RL1可通过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的多个第一环绕边缘513的其中一个,且第一参考轴线RL1亦同时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13所交错的端点514。借此,第一参考轴线RL1与基准轴线DL之间可具有一第一预定角度θ1,第一预定角度θ1可介于0度至90度之间。以第二实施例而言,较佳地,第一预定角度θ1为0度,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承上述,第二参考轴线RL2可通过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三发光单元53的多个第三环绕边缘533的其中一个,且第二参考轴线RL2亦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三环绕边缘533所交错的端点534。借此,第二参考轴线RL2与基准轴线DL之间可具有一第二预定角度θ2,第二预定角度θ2可介于0度至90度之间。以第二实施例而言,较佳地,第二预定角度θ2为0度,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请参阅图12所示,以第二实施例而言,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13所交错的端点514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511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三环绕边缘533所交错的端点534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三发光单元53的第三光源中心点531之间。
承上述,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而言,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及第二发光单元52所分别具有的第一发光面512及第二发光面522之间的最近距离可彼此相距一第一预定间距G1,该第一预定间距G1可介于0至0.8毫米之间。较佳地,第一预定间距G1可介于0.05毫米至0.2毫米之间。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三发光单元53及第二发光单元52所分别具有的第三发光面532及第二发光面522之间的最近距离可彼此相距一第二预定间距G2,该第二预定间距G2可介于0至0.8毫米之间。较佳地,第二预定间距G2可介于0.05毫米至0.2毫米之间。
另外,举例来说,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的多个第一环绕边缘513的其中一个可平行于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多个第二环绕边缘523的其中一个。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三发光单元53的多个第三环绕边缘533的其中一个可平行于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多个第二环绕边缘523的其中一个,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可借由调整第一参考轴线RL1及第二参考轴线RL2与基准轴线DL之间的角度而产生所需要的光形。此外亦可借由调整第一发光群组5中第二发光单元52的各个端点524与基准轴线DL的位置关系而产生所需要的光形。须说明的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透镜单元3与第一发光群组5之间的关系与前述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可借由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第二发光单元52、及第三发光单元53相互错位的设置,让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相较于先前技术能够产生较宽的光形,同时产生较高的亮度,并降低成本。
〔第三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4至18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由图16与图11的比较可知,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差别在于:第三实施例仅设置有一个第一透镜单元3。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其包括一第一透镜单元3、一第二透镜单元4、一第一发光群组5、一第二发光群组6、一基准轴线DL、一第一参考轴线RL1、及一第二参考轴线RL2。第一透镜单元3具有一第一焦点31、一第二焦点32、一第三焦点33、一透镜焦点34、一水平轴线35、一垂直轴线36、及一光轴37。其中第一透镜单元3的水平轴线35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彼此相互垂直,第一透镜单元3的光轴37穿过第一透镜单元3的透镜焦点34。须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透镜单元3与前述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赘述。
承上述,第二透镜单元4邻近地设置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一侧,第二透镜单元4具有一透镜焦点41、一水平轴线42、一光轴43、及一垂直轴线46,第二透镜单元4的光轴43穿过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而第二透镜单元4的光轴43可与第二透镜单元4的水平轴线42及垂直轴线46相互垂直。
承上述,第一发光群组5与第一透镜单元3相对应的设置,第二发光群组6与第二透镜单元4相对应的设置。第一发光群组5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51、一第二发光单元52、及一第三发光单元53。第一发光单元51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511、一第一轴线L1’、及一第一发光面512,第一轴线L1’通过第一光源中心点511,第一轴线L1’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第一发光面512具有多个第一环绕边缘513,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13交错于一端点514。第二发光单元52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521、一第二轴线L2’、及一第二发光面522。第二轴线L2’通过第二光源中心点521,第二轴线L2’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第二发光面522具有多个第二环绕边缘523。第三发光单元53具有一第三光源中心点531、一第三轴线L3’、及一第三发光面532。第三轴线L3’通过第三光源中心点531,第三轴线L3’平行于第一透镜单元3的垂直轴线36,第三发光面532具有多个第三环绕边缘533,相邻的两个第三环绕边缘533交错于一端点534。其中,第二发光单元52可设置于第一发光单元51及第三发光单元53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511可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一焦点31相对应设置。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可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二焦点32相对应设置。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三发光单元53的第三光源中心点531可与第一透镜单元3的第三焦点33相对应设置。须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发光群组5与前述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赘述。
承上述,第二发光群组6可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61,第二发光群组6的至少一发光单元61可与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相对应设置。举例来说,以第三实施例而言,第二发光群组6的发光单元61可设置于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上。进一步来说,第二发光群组6的发光单元61的中心点可与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相互重合,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借由调整发光单元61与透镜焦点41间的相对位置,以产生所需要的光形。例如,发光单元61的中心点可设置于透镜焦点41的侧边。
承上述,基准轴线DL可通过第一透镜单元3的透镜焦点34、第二透镜单元4的透镜焦点41、及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举例来说,基准轴线DL可通过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二发光单元5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521。须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基准轴线DL与前述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赘述。
承上述,第一参考轴线RL1可通过多个第一环绕边缘513的其中一个,且第一参考轴线RL1可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13所交错的端点514。其中第一参考轴线RL1与基准轴线DL之间可具有一第一预定角度θ1,第一预定角度θ1介于0度至90度之间。较佳地,以第三实施例而言,第一预定角度θ1为0度。接着。第二参考轴线RL2可通过多个第三环绕边缘533的其中一个,且第二参考轴线RL2通过相邻的两个第三环绕边缘533所交错的端点534。第二参考轴线RL2与基准轴线DL之间可具有一第二预定角度θ2,第二预定角度θ2可介于0度至90度之间;较佳地,以第三实施例而言,第二预定角度θ2为0度。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另外,须说明的是,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参考轴线RL1及第二参考轴线RL2与前述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赘述。
承上述,以第三实施例而言,相邻的两个第一环绕边缘513所交错的端点514可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的第一光源中心点511之间。而相邻的两个第三环绕边缘533所交错的端点534可位于基准轴线DL及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三发光单元53的第三光源中心点531之间。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可借由第一发光群组5的第一发光单元51、第二发光单元52及第三发光单元53相互错位的设置,让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相较于先前技术能够产生较宽的光形,同时产生较高的亮度,并降低成本。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9所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发光单元21与第二发光单元22的排列方式。具体来说,已第四实施例而言,基准轴线DL可穿过第二发光单元22的第二光源中心点221,且与两个第二环绕边缘223相互垂直,而第一发光单元21的其中一个第一环绕边缘213与其中一个第二环绕边缘223相互平行。而第一光源中心点211沿着透镜单元1的垂直轴线15的方向朝向第二光源中心点221之间具有一预定间隔W,预定间隔W可介于0.5至2.3毫米之间。须说明的是,发光群组2与基准轴线DL及参考轴线RL的设置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相仿,在此容不再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20所示,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同一个透镜单元1下,可配合四个发光单元设置。具体来说,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透镜单元1可具有四个焦点,其分别对应于四个发光单元,而透镜焦点13可位于四个发光单元的中间且位于基准轴线DL上。借此达到在一个透镜下达成切换远近灯光形的功效。
〔实施例的可能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H,H’,H”),可借由一个透镜单元1搭配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并将两个发光单元相互错位的设置以达到在一个透镜下达成切换远近灯光形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透镜焦点、及一光轴,其中所述光轴穿过所述透镜焦点;
一发光群组,所述发光群组与所述透镜单元彼此相对应设置,所述发光群组包括:
一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所述第一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一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一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交错于一端点,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对应于所述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及
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彼此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二轴线通过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二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二边缘,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对应于所述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
一基准轴线,所述基准轴线通过所述透镜焦点及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以及
一参考轴线,所述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端点中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其中所述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预定角度,所述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其中,所述透镜焦点位于所述第一轴线及所述第二轴线之间;
其中,所述参考轴线所通过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焦点彼此相互重合,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二焦点彼此相互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边缘的其中一个平行于多个所述第二边缘的其中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面与所述第二发光面彼此相距一预定间距,所述预定间距介于0至0.8毫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焦点至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透镜焦点至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沿着所述透镜单元的一垂直轴线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之间具有一预定间隔,所述预定间隔介于0.5至2.3毫米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垂直轴线。
7.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两个第一透镜单元,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第三焦点、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一垂直轴线、及一光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彼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
一第二透镜单元,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之间,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及一光轴,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
两个第一发光群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包括:
一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一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一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一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交错于一端点;
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二轴线通过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二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二边缘;及
一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三光源中心点、一第三轴线、及一第三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三轴线通过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三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三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交错于一端点;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
一第二发光群组,所述第二发光群组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群组的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相对应设置;
一基准轴线,所述基准轴线通过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及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一第一参考轴线,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端点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一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角度,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以及
一第二参考轴线,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端点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二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之间;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相对应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相对应设置;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分别与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三焦点相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及一第二焦点,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包括一第一发光单元及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上,所述第二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边缘的其中一个平行于多个所述第二边缘的其中一个,多个所述第三边缘的其中一个平行于多个所述第二边缘的其中一个。
10.一种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第一透镜单元,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具有一第一焦点、一第二焦点、一第三焦点、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一垂直轴线、及一光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彼此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
一第二透镜单元,所述第二透镜单元邻近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具有一透镜焦点、一水平轴线、及一光轴,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光轴穿过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
一第一发光群组,所述第一发光群组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发光群组包括:
一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一光源中心点、一第一轴线、及一第一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一轴线通过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一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一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交错于一端点;
一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二光源中心点、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二发光面,所述第二轴线通过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二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二边缘;及
一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具有一第三光源中心点、一第三轴线、及一第三发光面,其中所述第三轴线通过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所述第三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线,所述第三发光面具有多个第三边缘,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交错于一端点;
其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
一第二发光群组,所述第二发光群组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相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群组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群组的至少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相对应设置;
一基准轴线,所述基准轴线通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所述透镜焦点、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一第一参考轴线,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一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端点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一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一预定角度,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以及
一第二参考轴线,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第三边缘的其中一个,且所述第二参考轴线通过多个所述端点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其中所述第二参考轴线与所述基准轴线之间具有一第二预定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介于0度至90度之间;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之间;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边缘所交错的其中一个所述端点位于所述基准轴线及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一焦点相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二焦点相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群组的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三光源中心点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所述第三焦点相对应设置。
CN201510085583.7A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7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5583.7A CN105987333B (zh)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85583.7A CN105987333B (zh)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333A CN105987333A (zh) 2016-10-05
CN105987333B true CN105987333B (zh) 2019-01-08

Family

ID=5703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55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87333B (zh) 2015-02-17 2015-02-17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73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78359A1 (de) * 2019-08-15 2021-02-17 Jiashan Shengguang Electronics Co., Ltd. Fahrradlampen-lichtverteilungssystem und fahrradlampe mit einem solchen fahrradlampen-lichtverteilungs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4809A (zh) * 2017-01-12 2017-05-31 广东雷腾智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光源、透镜及透镜的制造方法
CN109458601A (zh) * 2017-09-01 2019-03-12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469A (zh) * 2001-10-15 2003-04-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投射式头灯
JP2004039545A (ja) * 2002-07-05 2004-02-0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灯具
CN202207401U (zh) * 2011-08-10 2012-05-02 许光荣 大面积光学照护装置
CN103047592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灯装置
CN204611581U (zh) * 2015-02-17 2015-09-02 世正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0389B1 (fr) * 2002-06-04 2004-12-03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d'eclairage elliptique comportant une source lumineuse secondai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469A (zh) * 2001-10-15 2003-04-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投射式头灯
JP2004039545A (ja) * 2002-07-05 2004-02-05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灯具
CN202207401U (zh) * 2011-08-10 2012-05-02 许光荣 大面积光学照护装置
CN103047592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灯装置
CN204611581U (zh) * 2015-02-17 2015-09-02 世正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78359A1 (de) * 2019-08-15 2021-02-17 Jiashan Shengguang Electronics Co., Ltd. Fahrradlampen-lichtverteilungssystem und fahrradlampe mit einem solchen fahrradlampen-lichtverteilungs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333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0214B2 (en) Vehicle lamp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CN105546447B (zh) 车辆用前照灯
US10168017B2 (en) Vehicle combination lamp
US10378716B2 (en) Vehicle lamp
US9719651B2 (en) Vehicle lamp
CN105987333B (zh)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JP2015173096A (ja)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JP6767716B2 (ja) 車両用前照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車両
US9200760B2 (en) Lighting and/or indica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comprising a lens and sources
US11549654B2 (en) Light guide structure with jagged protrusions
CN106051572A (zh) 车用灯具
JP5692520B2 (ja) 灯具ユニット
TWI583578B (zh) 具有切換遠近燈光形的車燈裝置
JP2014154356A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204611581U (zh)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US10520158B2 (en) Arrangement of plural light emitting chips in a vehicle lamp
TWM504737U (zh) 具有切換遠近燈光形的車燈裝置
TWM510874U (zh) 具有切換遠近燈光形的車燈裝置
CN106152010B (zh) 具有切换远近灯光形的车灯装置
CN110397894A (zh) 一种使用双内透镜的复合光学系统
TWI635975B (zh) 具有切換遠近燈光形的車燈裝置
JP2017208263A (ja) 車両用灯具
CN112313445B (zh) 车辆用灯具
US20230167958A9 (en) Light guide structure
CN106415120A (zh) 用于车辆的投射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