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319A -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319A
CN105981319A CN201580008792.XA CN201580008792A CN105981319A CN 105981319 A CN105981319 A CN 105981319A CN 201580008792 A CN201580008792 A CN 201580008792A CN 105981319 A CN105981319 A CN 105981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station
message
bus system
calibration equipment
received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87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1319B (zh
Inventor
R.马乔尔
S.魏森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981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1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45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n input/output transactions management con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Root cause analysis, i.e. error or fault diagno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04L1/0053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06Architecture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 H04L12/40032Details regarding a bus interface enhan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4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展示了一种用于总线系统(1;2)的用户站(10;30;50)和一种用于提高总线系统(1;2)的数据速率的方法。该用户站(10;30;50;60)包括:用于从总线系统(1;2)的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站经由所述总线系统(1;2)接收消息(41,42,43)的装置(15),在所述总线系统(1;2)中至少暂时地确保用户站(10,20,30,50)独占地、无冲突地访问所述总线系统(1;2)的总线线路(40);校验装置(12),用于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是否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30;50);以及错误处理装置(14),用于只有当通过所述校验装置(12)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30;50)时才对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进行错误处理。

Description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一种用于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其中在数据传输中的错误没有导致数据传输被未参与该数据传输的用户站中止。
背景技术
针对在传感器与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CAN总线系统已得到广泛流行。在CAN总线系统中,借助CAN协议来传输消息,如其在ISO11898中的CAN规范中所描述的那样。在车辆中的智能传感器的数目增加并且控制设备较强联网的进程中,在CAN总线上的用户站的数目并且在CAN总线上的数据量一直不断增长。
DE 10 000 305 A1描述了CAN(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以及CAN的称作TTCAN(Time Trigger CAN=时间触发的CAN)的扩展。使用在CAN中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基于逐位仲裁。在CAN中,逐位仲裁依据在经由总线要传输的消息之内的前导标识符(fuehrender Identifier)来进行。
如已经在DE 10 2012 200 997中所描述的那样,在逐位仲裁中,多个用户站可以同时经由总线系统传输数据,而由此不干扰数据传输。
最近,曾建议譬如CAN-FD之类的技术,其中消息根据“CAN with Flexible Data-Rate, Specification Version 1.0(具有灵活的数据速率的CAN(规范版本1.0))”(来源http://www.semiconductors.bosch.de)而被传输等。在这种技术中,最大可能的数据速率通过在数据字段的范围中采用较高的计时(Taktung)被提高超过为1MBit/s的值。利用CAN-FD可能提高系统的数据速率,在所述系统中数据速率迄今曾被系统的总线长度限制。
为了无反射的并且由此快速的数据传输,总线拓扑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在理想情况下,在CAN总线上只有两个CAN用户站。在该情况下,总线端部可以理想地闭合并且线路反射可以被避免。然而,为了节约传输线缆并且能够真正利用CAN协议的优点,在实践中期望的是,将尽可能多的CAN用户站连接到一条总线上。
然而问题在于,在数据传输时在数据线路的每个分支处都形成反射。这些反射与原始信号叠加并且干扰接收器的接收。反射越大,则数据速率必须被选择得越缓慢,以便还能够可靠地传输该信号。
为了确保安全的传输,CAN协议设置了错误处理,错误处理也称为Error Handling。根据错误处理,每个CAN用户站对在CAN总线上的所有信号进行检验并且在识别出错误时中止具有错误帧的传输,该错误帧也称为Error Frame。甚至因为其例如完全没有进一步处理经由CAN总线传输的信号而未参与通信的CAN用户站介入到发送器和接收器的通信中。
在CAN总线上出现的干扰信号对CAN用户站产生不同程度强烈的影响。干扰的影响越大,则有用信号与干扰相比被衰减得越强烈。一般而言,在干扰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线路越短,并且在发送器与接收器之间的线路越长,则信号品质就越差。由此可出现,接收器可能会无错误地接收信号,而未参与该通信的CAN用户站识别出错误并且通过错误报告而损坏了该信号。这引起发送器必须重新发送该信号,这不必要地提高了在CAN总线上的总线负荷并且不必要地使数据传输放慢。
为了能够安全地识别出有错误的信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分析CRC信号就足够了。
此外可能的是,实现还更高的数据速率,其方式是:在CAN帧之内进行类似于诸如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然而,这种协议目前并不能不加考虑地得到使用。
其他问题在于,在设计CAN网络或者总线系统时针对每个单个用户站设定在哪些时刻要采样位。该设定也称作位定时(Bit Timing)。根据该信号被哪个用户站接收,另外的时刻对于无错误接收是最优的。然而,这些时刻可不根据进行发送的用户站改变。因而,在设计CAN网络或者总线系统时,必须在考虑所有用户站的情况下找到最好的时刻的折衷方案。尤其是在设计具有多个CAN-FD用户的网络时,困难的是设定一些时刻,使得所有用户站都能够无错误地接收信号。当不能找到合适的时刻时,作为对此的解决方案必须减小总线的数据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一种方法,该用户站和方法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问题。尤其是,应提供一种用于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一种方法,其中在CAN总线上的干扰没有引起在CAN总线上的总线负荷提高并且因此引起数据传输的数据速率降低,而且简化了CAN网络或者总线系统的设计。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用于总线系统的用户站来解决。用户站包括:用于从总线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站经由总线系统接收消息的装置,在该总线系统中至少暂时地确保用户站独占地、无冲突地访问总线系统的总线线路;校验装置,用于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是否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以及错误处理装置,用于只有当通过校验装置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时才对所接收到的消息进行错误处理。
在该用户站中防止了可由确定的接收器正确接收的信号被没有参与该数据传输的用户站损坏。由此实现比迄今更广泛地采用CAN-FD并且更高的在CAN总线上的最大数据速率。此外,对CAN网络或者总线系统的设计得以简化,因为利用该用户站不再需要执行位定时。
因此,用户站也适合于在被较高计时的系统、譬如CAN-FD等中采用。即使在其中迄今尚不可能进一步提高数据速率的应用中,前面所描述的用户站也适合于采用CAN-FD。这种应用例如是如下总线拓扑结构:在这些总线拓扑结构中,CAN-FD由于线路反射迄今尚不能被采用。在许多情况下,以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构建特别强烈地遭受线路反射的那些用户站就足够了。
此外,利用前面所描述的用户站可以提高在CAN-FD中的最大可传输的数据速率。
另一优点在于:利用前面所描述的用户站可以通过类似于另外的数据传输协议、譬如以太网等来发送消息而显著更简单地实现数据速率的提高。
此外,前面所描述的用户站在如下应用、即所谓的非公路(Off-Highway)应用中是非常有利的:在这些应用中,不同的制造商逐渐越来越多地将用户站连接到总线线路上。利用实施所描述的选择性的错误处理(Error Handling)的用户站,该总线系统相对于其他用户站的事后连接更稳健。
用户站的有利的其他构建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描述。
校验装置可以被构建用于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是否具有预先确定的位模式,该预先确定的位模式包括:所接收到的消息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或者没有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
校验装置也可以如下被构建:该校验装置依据在所接收到的消息中所包括的消息标识符实施该校验装置的校验。在这种情况下,校验装置可以在变型方案中如下被构建:该校验装置在其校验时对于该用户站遮住(ausblenden)具有或者不具有带有预先确定的位模式的消息标识符的消息。
错误处理装置可以被构建为使得:当通过校验装置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没有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时,该错误处理装置不实施错误处理;并且当通过校验装置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并且错误识别装置识别出所接收到的消息的错误时,该错误处理装置输出错误帧。
也可能的是,校验装置被构建用于将用户站的在消息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输出给用户站的通信控制装置,以便根据用户站的在消息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设定采样消息的位的时刻。
可能地,该装置是发送/接收装置,该发送/接收装置此外还被构建用于经由总线系统向总线系统的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站发送消息,其中所述消息在消息标识符中具有预先确定的位模式。
前面所描述的用户站可以是如下总线系统的部分:该总线系统具有总线线路和至少两个用户站,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经由总线线路彼此连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能够相互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中的至少一个是前面所描述的用户站。
前面所提到的任务此外还通过一种用于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来解决。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用户站的发送/接收装置从总线系统的其他的用户站经由总线系统接收消息,在该总线系统中至少暂时地确保用户站独占地、无冲突地访问总线系统的总线线路;利用校验装置来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是否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以及利用错误处理装置,只有当通过校验装置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时,才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错误处理。
在该方法中,校验装置在接通和关断错误处理装置时可以使用存储装置,其中当所接收到的消息被校验出于不同于错误处理的原因对于所述用户站遮住预先确定的所接收到的消息时,使用该存储装置或者其他存储装置。
该方法提供了如其在前面关于用户站所提到的那样的同一优点。
本发明的其他可能的实施方案也包括在前面或在下文中关于这些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或者实施形式的未明确提到的组合。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添加单个方面作为对本发明的相应基本形式的改进或者补充。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所附的附图并且依据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总线系统的简化的方框电路图;
图2示出了由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户站所使用的列表的实例;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的简化的方框电路图。
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或者功能相同的要素只要未另外说明就被配备有同一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总线系统1,该总线系统1例如可以是CAN总线系统、CAN-FD总线系统等。总线系统1可以在车辆、尤其是机动车、飞机等中或者在医院等中得到应用。
在图1中,总线系统1具有多个用户站10、20、30,所述用户站10、20、30分别被连接到总线线路40上。消息41、42、43可以以信号形式经由总线线路40在各个用户站10、20、30之间被传输。消息41、42、43分别具有消息标识符(消息-Identifier)411、421、431中的一个,所述消息标识符在CAN总线系统中也被称作CAN-ID。用户站10、20、30例如可以是机动车的传感器或者控制设备或者显示设备。
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用户站10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校验装置12、存储装置13、错误处理装置14和发送/接收装置15。而,用户站20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和发送/接收装置15。用户站3如用户站10那样具有通信控制装置11、校验装置12、存储装置13、错误处理装置14和发送/接收装置15。用户站10、20、30的发送/接收装置15分别直接被连接到总线线路40上,即使这在图1中未示出也如此。
通信控制装置11用于控制相应的用户站10、20、30经由总线线路40与连接到总线线路40上的用户站10、20、30中的另一用户站的通信。校验装置12、存储装置13和错误处理装置14用于提高在总线线路40上的针对由发送/接收装置15接收到的消息41、42、43的数据速率并且用于简化总线系统1的设计,如后面还要更详细地予以描述的那样。通信控制装置11可以如传统的CAN控制器那样被实施。发送/接收装置15可以在其发送功能方面如传统的CAN收发器那样被实施。因此,利用这两个用户站10、30可以提高在总线线路40上的数据速率并且简化总线系统1的设计。而,用户站20不仅在其发送功能而且在其接收功能方面都对应于传统的CAN用户站。
在CAN总线系统中,多个用户站10、20、30都是在活动中的,这些用户站10、20、30发出带有消息标识符(消息-Identifier)411、421、431的消息41、42、43。消息标识符411、421、431在仲裁阶段中被用于仲裁。在仲裁之后,仅还有用户站10、20、30中的一个用户站将信号以消息41、42、43中的一个或多个消息为形式发送到总线线路40上。从该时刻起,每个进行监听的用户站10、20、30都可以观察总线信号或消息41、42、43。
例如,如果用户站10的发送/接收装置15接收到消息42,则用户站10的校验装置12依据在该消息42中包含的消息标识符421来校验,消息42是否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在这种情况下,校验装置12将所接收到的消息42的消息标识符421与在存储装置13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消息标识符进行比较。
图2示出了列表130,在该列表130中可以存放有在存储装置13中所存储的消息标识符。列表130也可以以阵列等形式被构建。在图2中,在本实施例中仅存储有消息标识符421。在列表130中,在需要时也可能存储其他消息标识符,如通过列表130中的点所示出的那样。列表130说明了,用户站20的消息42并不是被指定用于用户站10并且因而不应利用错误处理装置14来处理。在本实施例的修改方案中,列表130也可以说明,用户站20的消息42被指定用于用户站10并且因而应利用错误处理装置14来处理。
因此,用户站10被构建为使得该用户站10虽然从用户站20接收到消息42,但并不针对该消息实施错误处理。错误处理仅针对用户站30的消息43和另外在总线系统1中可能存在的但是此处并未示出的用户站来实施。在本实施例的修改方案中,用户站10也可以被构建为使得其对于用户站10遮住用户站20的消息42。由此,在用户站10中可以将接收消息的要维持的数量保持得尽可能小,因为不是每个消息42都单个地被固定在用户站10的存储装置13中。代替此地,整个标识范围被关联给一个用户站10、20、30。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的形成信号的消息(在本情况下在用户站10中为消息42)被遮住。由此,消息42没有被存放在用户站10的存储装置中并且没有触发用户站10中的数据处理的中断(Interrupt)。
例如,可以利用也可用于前面所描述的对消息42的遮住的校验装置12通过在消息标识符中的确定的位模式实现校验,所述位模式如尤其是针对作为总线系统1的第一用户站的第一用户站10的消息标识符411的xxxx000xxxx、针对作为总线系统1的第二用户站的用户站20的消息标识符421的xxxx001xxxx以及当用户站30是总线系统1的第八用户站时针对用户站30的消息标识符431的xxx111xxxx,其中x是消息标识符411、412、413的任意位。如果校验装置12在使用在存储装置13中的列表130的情况下识别出:所接收到的消息具有作为消息标识符的位模式xxxx001xxxx,则校验装置12将错误处理装置14关断。在总线系统1中可供接收消息42支配的时间段之后,校验装置12又将错误处理装置14接通。这依据图3予以更详细地阐述。
图3示出了用于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总线系统1的用户站10、30实施。在该方法开始之后,用户站10的发送/接收装置15接收消息42并且将该消息存储在相对应的存储装置、例如存储装置13中。此后,该流程继续行进到步骤S2。
在步骤S2中,用户站10的校验装置12校验:消息42是否被指定用于用户站10。在这种情况下,校验装置12将所接收到的消息42的消息标识符421与列表130的一个或者多个消息标识符进行比较。如果所接收到的消息42的消息标识符421被包含在列表130中(这在图2中所示出的列表130中情况如此),则流程继续行进到步骤S3。要不然,该流程继续行进到步骤S6。
在步骤S3中,即当消息42没有被指定用于用户站10时,校验装置12关断用户站10的错误处理装置14。此后,该流程继续行进到步骤S4。
在步骤S4中确定:在总线系统1中供接收消息42支配的时间段是否到期。如果该时间段到期,该流程继续行进到步骤S5。
在步骤S5中,校验装置12又将用户站10的错误处理装置14接通。此后,该流程退回到步骤S1。
如果接收到不同于消息42的消息(例如消息43),则该流程继续行进到步骤S6。在步骤S6中,错误处理装置14在其错误处理时确定所接收到的消息43是否是有错误的。如果所接收到的消息43是有错误的,则该流程继续行进至步骤S7。要不然,该流程继续行进至步骤S8。
在步骤S7中,错误处理装置14经由用户站10的发送/接收装置15将错误帧141发送到总线线路40上并且由此发送给另外的用户站20、30。此后,该流程退回到步骤S1。
在步骤S8中,即当在消息43中不包含错误时,错误处理装置14将消息43转送给通信控制装置11或通信控制装置11访问其的相对应的存储装置,以便处理用户站10的消息43的其他数据。此后,该流程退回到步骤S1。
该方法在相应的用户站10、30或者总线系统1关断时结束。尤其是,只要可能选择性地接通和关断错误处理装置14(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步骤S4和S5就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实施。
因此,当用户站20经由总线线路40发送消息42时,错误处理装置14和由此用户站1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再输出错误帧141。此外,错误处理装置14不再能够进行对消息42的错误的检验。当通过校验装置12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被指定用于用户站10时,错误处理装置14与检验所接收到的消息的错误一起仅还执行错误处理并且在识别出所接收到的消息的错误时输出错误帧。
用户站30以同用户站10相同的方式工作。
以这种方式,当用户站10、30并未参与数据传输时,在消息有错误的情况下在总线系统1中不再发生通过用户站10、30中止该数据传输。
此外,可以取消位定时,而不必因此减小数据速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其他修改方案,校验装置12也可以将在消息41、42、43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411、421、431输出给通信控制装置11。由此,通信控制装置11可以根据相应的用户站10、30、50的在消息41、42、43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411、421、431来设定采样消息41、42、43的位的时刻。这具有如下优点:针对在设计总线系统时仍然还执行位定时和不能找到位定时的折衷方案的情况,这不会引起由此并不必然必须降低数据速率。尤其是当多个CAN用户想要接收同一CAN-FD信号时,根据CAN-ID或消息标识符的单独的位定时是有利的,该单独的位定时也可以被称作CAN-ID单独的位定时。
图4阐明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校验装置12的构建方案。因此,校验装置12完全关断通过错误处理装置14的错误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用于提高数据速率的方法中取消步骤S2,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此外,步骤S6紧接着步骤S3。不然,用户站10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被建立。
校验装置12的这种构建方案例如对于智能传感器而言是有意义的,所述智能传感器并不指示可靠的接收,或者仅发送消息。对于这种传感器的实例在车辆中尤其是雨量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等。
图5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2。此处,用户站50的校验装置12使用其存储装置13来接通和关断错误处理装置14,如关于第一实施例针对步骤S2至S5所描述的那样。然而,针对消息的另外的校验、譬如出于不同于错误处理的原因对于用户站10、20、30遮住确定的消息而使用其他存储装置16。这具有如下优点:用户站10不需要的或者对于用户站10而言确切地说为了确保舒适功能而会令人感兴趣的有错误的消息没有导致与安全相关的和时间关键的消息的延迟。例如,油压传感器或者照明功能传感器等的输出对于刮水器驱动装置而言不是必需的。
与此相对照,用户站10的校验装置12使用存储装置13不仅用于接通和关断错误处理装置14而且用于校验消息、譬如出于不同于错误处理的原因对于用户站10、20、30遮住确定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由用户站10进一步处理的每个有错误的消息42、43延迟了总线系统1中的后续的消息的通信。
不然,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2如第一实施例的总线系统1那样被建立。
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方法和用户站10、20、30、50的总线系统1、2的所有前面所描述的构建方案都可以单个地或以所有可能的组合地得到应用。附加地,尤其是可设想如下修改方案。
前面所描述的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1、2依据基于CAN协议的总线系统来描述。然而,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1、2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有利的是,但不是必然的前提条件:在总线系统1、2中至少在确定的时间段内确保用户站10、20、30、50独占地、无冲突地访问总线线路40或者总线线路40的共同的通道。
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1、2尤其是CAN网络或者CAN FD网络或者LIN网络或者FlexRay网络。
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1、2中的用户站10、20、30、50的数目和布局是任意的。尤其是,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总线系统1、2中也可以只存在用户站10或者用户站30或者用户站50。
为了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在消息41、42、43的CAN帧之内可以进行类似于诸如以太网等的数据传输协议的数据传输。
前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功能可以被实现在收发器或发送/接收装置15或收发器或者CAN收发器或者收发器芯片组或者CAN收发器芯片组中,或者也可以实现在通信控制装置11等中。附加地或者替选地,可以集成在现有的产品中。尤其是可能的是,所观察的功能要么嵌入作为分开的电子模块(芯片)的收发器中要么嵌入在集成的其中仅存在电子模块(芯片)的总解决方案中。

Claims (10)

1.用于总线系统(1;2)的用户站(10;30;50),其具有:
用于从总线系统(1;2)的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站经由所述总线系统(1;2)接收消息(41,42,43)的装置(15),在所述总线系统(1;2)中至少暂时地确保用户站(10,20,30,50)独占地、无冲突地访问所述总线系统(1;2)的总线线路(40),
校验装置(12),用于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是否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30;50);以及
错误处理装置(14),用于只有当通过所述校验装置(12)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30;50)时才对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进行错误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站(10;30;50),其中,所述校验装置(12)被构建用于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是否具有预先确定的位模式,该位模式包括: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是被指定用于所述用户站(10; 30; 50) 还是没有被指定用于所述用户站(10; 30; 5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用户站(10;30;50),其中,所述校验装置(12)如下被构建:所述校验装置(12)依据在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411;421;431)来实施所述校验装置(12)的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站(10;30;50),其中,所述校验装置(12)如下地被构建:所述校验装置(12)在其校验时对于所述用户站(10;30;50)遮住具有或者不具有带有预先确定的位模式的消息标识符(411;421;431)的消息(41;42;43)。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户站(10;30;50),其中,所述错误处理装置(14)被构建为使得:当通过所述校验装置(12)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不是被指定用于所述用户站(10;30;50)时,所述错误处理装置(14)不实施错误处理,而当通过所述校验装置(12)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被指定用于所述用户站(10;30;50)并且所述错误处理装置(14)识别出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的错误时,该错误处理装置(14)输出错误帧(141)。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户站(10;30;50),其中,所述校验装置(12)被构建用于将用户站(10;30;50)的在所述消息(41;42;43)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411;421;431)输出给所述用户站(10;30;50)的通信控制装置(11),以便根据所述用户站(10;30;50)的在所述消息(41;42;43)中包括的消息标识符(411;421;431)设定采样所述消息(41;42;43)的位的时刻。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户站(10;30;50),其中,所述装置(15)是发送/接收装置,所述发送/接收装置此外被构建用于经由所述总线系统(1;2)将消息(41;42;43)发送给所述总线系统(1;2)的至少一个其他的用户站,其中所述消息(41;42;43)在所述消息标识符(411;421;431)中具有预先确定的位模式。
8.总线系统(1;2),其具有:
总线线路(40),和
至少两个用户站(10;20;30;50),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10;20;30;50)经由所述总线线路(4)彼此连接,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10;20;30;50)能够彼此通信,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10;20;30;50)中的至少一个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户站(10;30;50)。
9.用于提高总线系统(1;2)的数据速率的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利用用户站(10;30;50)的发送/接收装置(15)来从总线系统(1;2)的其他的用户站经由所述总线系统(1;2)接收消息(41,42,43),在所述总线系统(1;2)中至少暂时地确保用户站(10,20,30,50)独占地、无冲突地访问所述总线系统(1;2)的总线线路(40);
利用校验装置(12)来校验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是否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30;50);以及
只有当通过所述校验装置(12)的校验得出所接收到的消息(41,42,43)被指定用于该用户站(10;30;50)时,才利用错误处理装置(14)对所接收到的消息进行错误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校验装置(12)在接通和关断错误处理装置(14)时使用存储装置(13),并且其中当所接收到的消息(41; 42; 43)被校验出于不同于错误处理的原因对于所述用户站(10, 20, 30)遮住预先确定的所接收到的消息(41; 42; 43)时,使用该存储装置(13)或者其他的存储装置(16)。
CN201580008792.XA 2014-02-17 2015-01-22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Active CN105981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202826.4A DE102014202826A1 (de) 2014-02-17 2014-02-17 Teilnehmerstation für ein Bu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rhöhung der Datenrate eines Bussystems
DE102014202826.4 2014-02-17
PCT/EP2015/051232 WO2015121043A1 (de) 2014-02-17 2015-01-22 Teilnehmerstation für ein bu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rhöhung der datenrate eines bus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319A true CN105981319A (zh) 2016-09-28
CN105981319B CN105981319B (zh) 2020-01-21

Family

ID=52434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8792.XA Active CN105981319B (zh) 2014-02-17 2015-01-22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216687B2 (zh)
EP (1) EP3108603B1 (zh)
KR (1) KR102292771B1 (zh)
CN (1) CN105981319B (zh)
DE (1) DE102014202826A1 (zh)
FR (1) FR3017760A1 (zh)
WO (1) WO201512104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034A (zh) * 2018-02-21 2019-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的成员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率的方法
CN111713077A (zh) * 2017-12-22 2020-09-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中发送消息的方法
CN113348648A (zh) * 2019-01-24 2021-09-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的发送/接收装置和用于串行总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09006380A (es) * 2006-12-19 2009-06-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anejo de acceso de usuario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DE102020214097A1 (de) * 2020-11-10 2022-05-1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orrichtung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ein Bussystem und Betriebsverfahren hierfü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9836A (en) * 1990-02-09 1995-10-17 Unisys Corporation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net
WO2001045317A2 (en) * 1999-12-15 2001-06-21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of point to multi-point messages
CN1375079A (zh) * 1999-09-14 2002-10-16 西门子公司 经过总线系统的串行数据传输
US20030070019A1 (en) * 2001-09-26 2003-04-10 Lambros Dalakur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a bus system, and a bus system
US20040150516A1 (en) * 2003-02-05 2004-08-0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wheel speed sensor system
CN1595891A (zh) * 2003-09-11 2005-03-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将存储系统缺陷隔离到存储系统部件的方法、系统和产品
CN1909495A (zh) * 2005-08-05 2007-02-07 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工业总线收发器
CN1964303A (zh) * 2005-11-11 2007-05-16 贵州以太科技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可读写编程i/o接口控制器/通信控制器
CN102077514A (zh) * 2008-06-27 2011-05-25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检测缺陷节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2486A (en) * 1988-03-31 1990-05-01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 protocol for packet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5469150A (en) 1992-12-18 1995-11-21 Honeywell Inc. Sensor actuator bus system
US5574848A (en) * 1993-08-24 1996-11-12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n interface selecting one of two distinct fault recovery method after counting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recessive bits or good can frames
US6675324B2 (en) * 1999-09-27 2004-01-06 Intel Corporation Rendezvous of processors with OS coordination
DE10000305B4 (de) 2000-01-05 2011-08-11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tausch von Daten zwischen wenigstens zwei mit einem Bussystem verbundenen Teilnehmern
US8713350B2 (en) * 2009-12-08 2014-04-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andling errors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8879604B2 (en) * 2011-07-06 2014-11-04 Cisco Technology, Inc. Efficient rendezvous for distributed messages in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DE102012200997A1 (de) 2011-08-29 2013-02-2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rüfung der korrekten Funktion einer seriellen Datenübertragung
KR20130064500A (ko) * 2011-12-08 2013-06-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캔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송수신 시의 오류 복구 방법
US8855071B1 (en) * 2012-01-04 2014-10-07 Juniper Networks, Inc. Handling errors in subscriber session management within mobile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9836A (en) * 1990-02-09 1995-10-17 Unisys Corporation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net
CN1375079A (zh) * 1999-09-14 2002-10-16 西门子公司 经过总线系统的串行数据传输
WO2001045317A2 (en) * 1999-12-15 2001-06-21 Ericsson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of point to multi-point messages
US20030070019A1 (en) * 2001-09-26 2003-04-10 Lambros Dalakur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a bus system, and a bus system
US20040150516A1 (en) * 2003-02-05 2004-08-0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wheel speed sensor system
CN1595891A (zh) * 2003-09-11 2005-03-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将存储系统缺陷隔离到存储系统部件的方法、系统和产品
CN1909495A (zh) * 2005-08-05 2007-02-07 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工业总线收发器
CN1964303A (zh) * 2005-11-11 2007-05-16 贵州以太科技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可读写编程i/o接口控制器/通信控制器
CN102077514A (zh) * 2008-06-27 2011-05-25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检测缺陷节点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3077A (zh) * 2017-12-22 2020-09-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在串行总线系统中发送消息的方法
CN110177034A (zh) * 2018-02-21 2019-08-2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总线系统的成员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传输率的方法
CN113348648A (zh) * 2019-01-24 2021-09-0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串行总线系统的用户站的发送/接收装置和用于串行总线系统中的通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11000A1 (en) 2017-01-12
EP3108603A1 (de) 2016-12-28
EP3108603B1 (de) 2019-04-24
US10216687B2 (en) 2019-02-26
CN105981319B (zh) 2020-01-21
FR3017760A1 (fr) 2015-08-21
WO2015121043A1 (de) 2015-08-20
DE102014202826A1 (de) 2015-08-20
KR102292771B1 (ko) 2021-08-25
KR20160122156A (ko) 2016-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871B (zh) 具有以太网总线系统的车辆和用于运行这样的总线系统的方法
CN105981319A (zh)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提高总线系统的数据速率的方法
CN106063198A (zh)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改善总线系统中的发送质量的方法
KR102044723B1 (ko) 버스 시스템의 가입자 국, 그리고 버스 시스템의 가입자 국들 간의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CN107113209B (zh) 总线系统的编程工具、用户站和对用户站编程的方法
US20160224501A1 (en) Adaptation device for a b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an subscriber station and a can fd subscriber station in a bus system
US20220239576A1 (en) Error detection test device for a subscriber station of a serial b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echanisms for detecting errors in a communication in a serial bus system
CN105684360A (zh)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改善总线系统中的接收质量的方法
US10897376B2 (en) Subscriber station for a b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data rate of a bus system
US1074244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s in a data bus system, transceiver and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1919422B (zh) 用于运行机动车的以太网车载网络的方法、控制单元和以太网车载网络
US20160283432A1 (en) Protocol-tolerant communications i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s
CN111108725A (zh) 用于监视通信总线上的通信的方法和用于连接到通信总线的电子设备
CN112217704A (zh) 收发器与微控制器间的通信
CN112347021A (zh) 用于串行通信装置的安全模块
US9485327B2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vehicle communication b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bus messages
CN107078932B (zh) 总线系统的用户站和用于校验消息的正确性的方法
US10250434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US11139900B2 (en) Vehicle-to-X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07193A (zh) 基于can通信控制器及提高数据吞吐量的通信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设备
US906568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signals in a vehicle
US11909553B2 (en) Frame screening unit, user station for a serial b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serial bus system
KR20130064500A (ko) 캔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송수신 시의 오류 복구 방법
US2012015528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op-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20329614A1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on a communication bus,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nection to a communication bus, and central monitoring device for connection to a communication b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