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5527B -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5527B
CN105975527B CN201610280981.9A CN201610280981A CN105975527B CN 105975527 B CN105975527 B CN 105975527B CN 201610280981 A CN201610280981 A CN 201610280981A CN 105975527 B CN105975527 B CN 105975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chain
matching
matched
road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09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5527A (zh
Inventor
王怀州
王跃虎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09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5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5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5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5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5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该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该方法能够识别出道路的上下行关系,方便后续处理。

Description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地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地图显示的情形中,道路元素是以线的形式绘制表达的,即一条路会由多条线段连接在一起表示,而一些中间有隔离带的道路,一般是以双线的形式绘制表达的,其两条线分别代表一条路的上行方向与下行方向。
目前的地图数据中仅有道路数据,并没有表示出上行方向与下行方向的关系。这就会给后续流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特别是在复杂路况与立交桥附近存在双线表示的道路时,会增加用户的读图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识别出道路的上下行关系,方便后续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包括: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识别出同一条道路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从而方便后续流程的处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识别出同一条道路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从而方便后续流程的处理。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道路进行过滤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打断连通道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打断较长路链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1: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
其中,道路数据在存储时可以具体以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因此,可以对路段进行整合,将一个或多个路段整合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可以称为一条路链。
进一步的,可以预先对道路进行分组,相应的,上述的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可以具体是指组内的一组路链,或者,也可以是指组间的一组路链。
S12: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其中,路链由路段组成,路段数据可以具体包括路段的位置坐标,因此,路链的自身数据可以具体包括组成路链的路段的位置坐标,从而根据上述的位置坐标对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
具体的,在两两匹配计算时,可以根据上述的位置坐标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再根据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匹配度得分。其中,两条路链的空间位置越近、形状相似度越高,则匹配度得分越高。例如,可以将空间距离和形状相似度归一到相同维度后,再进行加权相加后得到匹配度得分。
S13: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
例如,通过两两匹配,可以计算出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
之后,可以将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
进一步的,在计算出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后,还可以对这两天路链进行合法性检查,如果通过合法性检查,则将这两条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否则,如果未通过合法性检查,则解除这两条路链的匹配关系。
其中,在合法性检查时,也可以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进行检查,例如,根据位置坐标计算两条路链的空间距离,如果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通过合法性检查,否则未通过合法性检查。和/或,根据路链的属性信息(如道路名称)判断是否具有相同的道路名称,如果具有相同的道路名称则确定通过合法性检查,否则未通过合法性检查。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识别出同一条道路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从而方便后续流程的处理。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201:对已有道路进行过滤,确定需要识别的道路。
由于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数据量很大,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需要识别上下行关系,因此,可以先对所有的已有道路进行过滤,以降低运算量。
其中,可以根据道路的属性信息进行过滤,例如,道路的一种属性信息是标识道路是否具有隔离带,则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将具有隔离带的道路确定为需要识别的道路,将不具有隔离带的道路过滤排除出去,确定为不需要识别的道路。
例如,参见图3,在图3所示的多个道路中,第一道路、第二道路、第三道路和第四道路是需要识别的道路,而其余的道路不需要识别,其中,图3中的道路用线条表示。
S202:对需要识别的道路进行分组。
在电子地图的数据量较大时,即使进行了上述的过滤处理,需要识别的道路数量也会很大,如果直接对这些道路进行两两匹配,运算量依然很大,另外,还会存在将两条不具有可比性的道路(如相距很远的两条道路)进行了匹配的情况,浪费资源。
为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对需要识别的道路进行分组,以在每个分组内进行两两匹配,降低运算量以及避免无用匹配。
其中,可以根据道路属性和/或道路间的拓扑关系,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道路划分到同一个分组中。
例如,道路属性包括道路名称,因此,可以将具有相同名称的道路划分到同一个分组中,另外,道路间的拓扑关系可以表明两个道路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也可以将位置相近的道路划分到同一个分组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结合上述的道路属性和道路间的拓扑关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道路进行分组。
例如,通过分组,可以将图3所示的第一道路和第二道路划分到一个分组中,将图3所示的第三道路和第四道路划分到另一个分组中。
S203:在每个分组内,获取待处理的路段,并对待处理的路段进行整合,得到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
其中,每条道路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在电子地图的道路数据中,每条道路可以具体以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因此,通过读取道路数据,可以获取到组成道路的一个或多个路段。
在获取到组成道路的路段后,可以将组成道路的路段作为待处理的路段。
进一步的,可能存在相互连通的道路的情况。例如,参见图4,两条相互对应的上行道路和下行道路连通在连通点A。此时,为了提高后续识别的准确度,可以对原始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以去除连通部分,将去除连通部分的剩余道路中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例如,参见图4,在相互连通的道路上分别确定出打断点位置B1、B2后,将相应的打断处理后的道路(不包括连通部分)中包括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其中,打断点的位置可以根据预设规则选择,例如,将连通部分所在的线段的除了连通点之外的另一端点确定为打断点。
S204:对路链进行两两匹配,将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确定为匹配路链。
其中,对道路进行分组以及采用上述流程得到每个分组内的路链后,可以先对每个分组内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以得到每个分组内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
在两两匹配时,可以根据两条路链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进行匹配打分,空间位置越近、形状越相似,则相应的匹配得分越高,从而可以将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确定为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
在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后,可以对这两条路链标记相同的匹配标识,以标识这两条路链是匹配路链。
S205:判断匹配路链的长度差是否在预设值内,若是,执行S208,否则,执行S206。
其中,可以根据两条路链的位置坐标计算两条路链的长度,进而计算出两者的长度差。
S206:对长度较长的路链进行打断处理,且将打掉部分作为新的路链,重新进行两两匹配。
其中,打断处理时,可以具体是使得保留部分与长度较短的路链的长度差在预设值内。
例如,参见图5,第一路链和第二路链是一个分组内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第一路链的长度大于第二路链的长度,则可以对第一路链在C点进行打断处理,使得保留部分与第二路链的长度相同或近似相同。另外,打掉部分作为新的路链,重新在相应分组内进行两两匹配。
经过重新两两匹配运算后,可以得到新的匹配路链,例如新的匹配路链是上述的保留部分与长度较短的路链,或者是,打掉部分与另一个路链。
之后,可以对新的匹配路链进行后续相应处理。
进一步的,如果匹配路链是对每个分组内的路链进行匹配后得到的,当匹配路链的长度差在预设值内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7:将不同分组内未匹配成功的路链放入统一分组内,并在该统一分组内对路链进行两两匹配。
由于分组时可能将上下行关系的道路划分到不同分组,为了提高准确度,可以在组内匹配后,将各分组内未匹配成功的路链再进行一次匹配。
其中,每个分组内未匹配成功的路链是指相应分组内,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之外的其余路链。
S208:对匹配路链进行合法性检查,判断匹配路链是否合法,若是,执行S209,否则,执行S211。
S209:将匹配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
S210:对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进行合并处理。
例如,通常在地图显示时,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用两条线条表示,则经过合并处理,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可以用一条线条表示。
S211:取消匹配路链的匹配关系。
例如,取消匹配路链的相同的匹配标识。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识别出同一条道路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从而方便后续流程的处理。另外,通过路链的自身数据计算匹配度,相对于人工采集数据,可以提高运算效率。进一步的,通过对道路进行过滤和分组,可以降低运算量。进一步的,通过组内和组间匹配,可以避免遗漏数据。进一步的,通过对连通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可以提高匹配准确度。进一步的,通过合法性检查,可以提高道路上下行关系的识别准确度。进一步的,通过对匹配路链中较长路链进行打断处理,可以提高匹配准确的。进一步的,通过对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进行合并处理,可以方便后续流程处理,例如可以增强电子地图的读图能力。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6,该装置60包括:获取模块61、匹配模块62和识别模块63。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
其中,道路数据在存储时可以具体以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因此,可以对路段进行整合,将一个或多个路段整合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可以称为一条路链。
进一步的,可以预先对道路进行分组,相应的,上述的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可以具体是指组内的一组路链,或者,也可以是指组间的一组路链。
匹配模块62,用于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其中,路链由路段组成,路段数据可以具体包括路段的位置坐标,因此,路链的自身数据可以具体包括组成路链的路段的位置坐标,从而根据上述的位置坐标对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
具体的,在两两匹配计算时,可以根据上述的位置坐标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再根据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匹配度得分。其中,两条路链的空间位置越近、形状相似度越高,则匹配度得分越高。例如,可以将空间距离和形状相似度归一到相同维度后,再进行加权相加后得到匹配度得分。
识别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
例如,通过两两匹配,可以计算出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
之后,可以将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
进一步的,在计算出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后,还可以对这两天路链进行合法性检查,如果通过合法性检查,则将这两条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否则,如果未通过合法性检查,则解除这两条路链的匹配关系。
其中,在合法性检查时,也可以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进行检查,例如,根据位置坐标计算两条路链的空间距离,如果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通过合法性检查,否则未通过合法性检查。和/或,根据路链的属性信息(如道路名称)判断是否具有相同的道路名称,如果具有相同的道路名称则确定通过合法性检查,否则未通过合法性检查。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识别出同一条道路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从而方便后续流程的处理。
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该装置60还包括:
过滤模块64,用于对已有道路进行过滤,确定需要识别的道路。
由于电子地图中的道路数据量很大,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需要识别上下行关系,因此,可以先对所有的已有道路进行过滤,以降低运算量。
其中,可以根据道路的属性信息进行过滤,例如,道路的一种属性信息是标识道路是否具有隔离带,则可以根据该标识信息,将具有隔离带的道路确定为需要识别的道路,将不具有隔离带的道路过滤排除出去,确定为不需要识别的道路。
例如,参见图3,在图3所示的多个道路中,第一道路、第二道路、第三道路和第四道路是需要识别的道路,而其余的道路不需要识别,其中,图3中的道路用线条表示。
分组模块65,用于对需要识别的道路进行分组。
在电子地图的数据量较大时,即使进行了上述的过滤处理,需要识别的道路数量也会很大,如果直接对这些道路进行两两匹配,运算量依然很大,另外,还会存在将两条不具有可比性的道路(如相距很远的两条道路)进行了匹配的情况,浪费资源。
为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对需要识别的道路进行分组,以在每个分组内进行两两匹配,降低运算量以及避免无用匹配。
其中,可以根据道路属性和/或道路间的拓扑关系,将具有可比性的一组道路划分到同一个分组中。
例如,道路属性包括道路名称,因此,可以将具有相同名称的道路划分到同一个分组中,另外,道路间的拓扑关系可以表明两个道路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也可以将位置相近的道路划分到同一个分组中。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结合上述的道路属性和道路间的拓扑关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道路进行分组。
例如,通过分组,可以将图3所示的第一道路和第二道路划分到一个分组中,将图3所示的第三道路和第四道路划分到另一个分组中。
整合模块66,用于在每个分组内,获取待处理的路段,以及,对所述待处理的路段进行整合,得到一组待匹配的路链。
其中,每条道路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在电子地图的道路数据中,每条道路可以具体以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因此,通过读取道路数据,可以获取到组成道路的一个或多个路段。
在获取到组成道路的路段后,可以将组成道路的路段作为待处理的路段。
进一步的,可能存在相互连通的道路的情况。例如,参见图4,两条相互对应的上行道路和下行道路连通在连通点A。此时,为了提高后续识别的准确度,可以对原始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以去除连通部分,将去除连通部分的剩余道路中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例如,参见图4,在相互连通的道路上分别确定出打断点位置B1、B2后,将相应的打断处理后的道路(不包括连通部分)中包括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其中,打断点的位置可以根据预设规则选择,例如,将连通部分所在的线段的除了连通点之外的另一端点确定为打断点。
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该装置60还包括:
处理模块67,用于在每个分组内,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后,将其余路链放入统一分组,以将统一分组内的路链确定为一组待匹配的路链。
所述整合模块66用于获取待处理的路段,包括:
如果存在连通的道路,对所述连通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得到打断后不具有连通部分的道路;
将组成所述打断后不具有连通部分的道路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62具体用于:
根据两两匹配的两条路链的自身数据,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
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63具体用于:
将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确定为匹配路链;
对所述匹配路链进行合法性检查;
如果通过合法性检查,将所述匹配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63还用于:
如果所述匹配路链的长度差大于预设值,则对所述匹配路链中长度较长的路链进行打断处理,以使得长度较长的路链的保留部分与长度较短的路链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值;以及,
将长度较长的路链的打掉部分作为新的路链,重新进行两两匹配得到新的匹配路链。
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该装置60还包括:
合并模块68,用于对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进行合并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装置实施例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对应,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处理,可以识别出同一条道路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从而方便后续流程的处理。另外,通过路链的自身数据计算匹配度,相对于人工采集数据,可以提高运算效率。进一步的,通过对道路进行过滤和分组,可以降低运算量。进一步的,通过组内和组间匹配,可以避免遗漏数据。进一步的,通过对连通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可以提高匹配准确度。进一步的,通过合法性检查,可以提高道路上下行关系的识别准确度。进一步的,通过对匹配路链中较长路链进行打断处理,可以提高匹配准确的。进一步的,通过对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进行合并处理,可以方便后续流程处理,例如可以增强电子地图的读图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
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其中,将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确定为匹配路链;
如果所述匹配路链的长度差大于预设值,则对所述匹配路链中长度较长的路链进行打断处理,以使得长度较长的路链的保留部分与长度较短的路链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值;以及,
将长度较长的路链的打掉部分作为新的路链,重新进行两两匹配得到新的匹配路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已有道路进行过滤,确定需要识别的道路;
对需要识别的道路进行分组;
在每个分组内,获取待处理的路段,以及,对所述待处理的路段进行整合,得到一组待匹配的路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每个分组内,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后,将其余路链放入统一分组,以将统一分组内的路链确定为一组待匹配的路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的路段,包括:
如果存在连通的道路,对所述连通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得到打断后不具有连通部分的道路;
将组成所述打断后不具有连通部分的道路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包括:
根据两两匹配的两条路链的自身数据,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
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确定为匹配路链之后:
对所述匹配路链进行合法性检查;
如果通过合法性检查,将所述匹配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进行合并处理。
8.一种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组待匹配的路链,其中,每条路链由一个或多个路段组成;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路链的自身数据,对所述待匹配的路链进行两两匹配,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度得分,识别道路的上下行关系,其中,将匹配度得分最高的两条路链,确定为匹配路链;
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匹配路链的长度差大于预设值,则对所述匹配路链中长度较长的路链进行打断处理,以使得长度较长的路链的保留部分与长度较短的路链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值;以及将长度较长的路链的打掉部分作为新的路链,重新进行两两匹配得到新的匹配路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模块,用于对已有道路进行过滤,确定需要识别的道路;
分组模块,用于对需要识别的道路进行分组;
整合模块,用于在每个分组内,获取待处理的路段,以及,对所述待处理的路段进行整合,得到一组待匹配的路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每个分组内,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两条路链后,将其余路链放入统一分组,以将统一分组内的路链确定为一组待匹配的路链。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的路段,包括:
如果存在连通的道路,对所述连通的道路进行打断处理,得到打断后不具有连通部分的道路;
将组成所述打断后不具有连通部分的道路的路段,确定为待处理的路段。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两两匹配的两条路链的自身数据,计算两条路链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
根据所述空间位置关系和形状相似度,计算两条路链间的匹配度得分。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匹配路链进行合法性检查;
如果通过合法性检查,将所述匹配路链对应的道路确定为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合并模块,用于对具有上下行关系的道路进行合并处理。
CN201610280981.9A 2016-04-29 2016-04-29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975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0981.9A CN105975527B (zh) 2016-04-29 2016-04-29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0981.9A CN105975527B (zh) 2016-04-29 2016-04-29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5527A CN105975527A (zh) 2016-09-28
CN105975527B true CN105975527B (zh) 2019-07-05

Family

ID=5699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0981.9A Active CN105975527B (zh) 2016-04-29 2016-04-29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55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0791B (zh) * 2017-12-30 2021-04-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道路数据提取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608747B (zh) * 2018-06-14 2021-05-11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道路中合并上下行道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67033B (zh) * 2018-09-30 2024-02-13 上海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路况更新的系统及方法
CN111504333B (zh) * 2019-01-31 2024-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地图中上下行道路高程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43360B (zh) * 2019-12-18 2024-02-23 北京中交兴路车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间索引算法的道路上下行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214A (zh) * 2006-07-03 2008-01-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适于地图匹配的链路设置系统及其方法和程序
CN101136140A (zh) * 2006-08-29 2008-03-05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交通的通行速度计算和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US8650193B1 (en) * 2010-07-23 2014-02-11 Google Inc. Road splitting in a map editor
CN104077326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55487A (zh) * 2016-07-25 2018-02-02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路段方向识别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214A (zh) * 2006-07-03 2008-01-0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适于地图匹配的链路设置系统及其方法和程序
CN101136140A (zh) * 2006-08-29 2008-03-05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道路交通的通行速度计算和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US8650193B1 (en) * 2010-07-23 2014-02-11 Google Inc. Road splitting in a map editor
CN104077326A (zh) * 2013-03-29 2014-10-01 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55487A (zh) * 2016-07-25 2018-02-02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路段方向识别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5527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5527B (zh) 道路上下行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325538B (zh) 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47722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视频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7800562B (zh) 一种视图文件的路由配置方法和装置
TWI614621B (zh) 用於圖樣匹配與關係探索之系統及方法
CN109376590A (zh) 基于无人车的障碍物分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7315989A (zh) 针对医学资料图片的文本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174110A (zh) 地图对应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Huang et al. Fingerprint analysis and singular point detection
CN112052413B (zh) Url模糊匹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21282B (zh) 主辅路关系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0659058A (zh) 一种众包地图数据增量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5159925B (zh) 一种数据库集群数据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5930313A (zh) 处理通知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288667A (ja) パターン照合装置とそのパターン照合方法、及びパターン照合プログラム
CN108829903B (zh) 判定fpga冗余设计的代码与综合后电路一致性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112303A1 (ja) データ更新漏れ検査装置、データ更新漏れ検査方法、データ更新漏れ検査プログラム
CN106484847A (zh) 电子地图的标注方法和装置
CN109308264A (zh) 数据脱敏效果的评价方法及相应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10626A (zh) 数据入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77729A (zh) 一种文本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34276A (zh) 一种检测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21068097A (ja) 脆弱性分析装置
CN106570024B (zh) 数据增量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JP3638854B2 (ja) 目標追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