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4648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4648B
CN105974648B CN201610566804.7A CN201610566804A CN105974648B CN 105974648 B CN105974648 B CN 105974648B CN 201610566804 A CN201610566804 A CN 201610566804A CN 105974648 B CN105974648 B CN 105974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yer
region
display panel
arr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68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4648A (zh
Inventor
王英涛
姚继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68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74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74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4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4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4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侧的背光源,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对应划分为多个像素区,每一所述像素区均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在所述彩膜基板中,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设置有相对出光平面倾斜的光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区设置有光控层,所述光反射层能将所述背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光控层,所述光控层能将反射至其上的光选择性地反射至出光平面。该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显示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显示模式也层出不穷。对于液晶显示面板而言,目前的显示模式包括反射型、透射型和半透半反型,其中的半透半反显示模式兼具了反射显示模式和透射显示模式的特点,作为解决室外显示效果的一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半透半反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在每一像素区内均划分为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在强光条件下反射区域可通过反射外界光增强屏幕的亮度,在弱光条件下透射区域可充分利用背光源的光保证屏幕的亮度。然而,现有技术的半透半反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反射区域通常只能利用外界的光线,只有在室外才得以利用,在室内无法起到显示效果,难以发挥反射区域的作用,降低了像素区面积的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了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见,设计一种半透半反显示模式的显示面板,使得其中的反射区域在室内和室外都能得到利用,提高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保证显示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侧的背光源,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对应划分为多个像素区,每一所述像素区均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在所述彩膜基板中,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设置有相对出光平面倾斜的光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区设置有光控层,所述光反射层能将所述背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光控层,所述光控层能将反射至其上的光选择性地反射至出光平面。
优选的是,所述彩膜基板中,处于同一直线的所述像素区循环设置有多个颜色的彩色色阻层,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黑矩阵,所述光反射层对应设置于所述黑矩阵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的区域,且所述光反射层相对所述彩色色阻层的循环排列方向设置倾斜角。
优选的是,在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光控层为明条和暗条交替排列的光栅结构,且所述反射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中明条和暗条的排列方向互相正交。
优选的是,所述反射区域中,所述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或者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均相等;所述透射区域中,所述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或者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均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光控层在对应着所述反射区域的下方还依次设置有遮光层和内反射层,所述内反射层用于将所述背光源照射到对应着所述反射区域的光反射回所述背光源侧。
优选的是,所述光反射层和所述内反射层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光反射层和所述内反射层采用金属铝材料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彩膜基板的出光平面外侧设置有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反射区域的所述光栅结构的透光轴平行,而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正交。
优选的是,所述阵列基板在朝向背光源的一侧还设置有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上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所述下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反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正交,而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光栅结构的透光轴平行。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显示面板通过阵列基板中的光控层以及彩膜基板中的楔形的光反射层,提高了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可以达到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可以使反射区域能够显示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内情况下,反射区域不能够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该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具有量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暗态光路图;
图3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亮态光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彩膜基板;11-第一衬底;12-彩色色阻层;13-黑矩阵;14-光反射层;15-平坦层;
2-阵列基板;21-第二衬底;22-光控层;23-绝缘层;24-薄膜晶体管层;25-遮光层;26-内反射层;27-辅助平坦层;
3-液晶层;
4-上偏光片;
5-下偏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像素区的反射区域在室内和室外都能得到利用,提高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保证显示效果。
该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侧的背光源,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对应划分为多个像素区,每一像素区均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其中,在彩膜基板中,相邻像素区之间设置有相对出光平面倾斜的光反射层;在阵列基板中,像素区设置有光控层,光反射层能将背光源的光反射至光控层,光控层能将反射至其上的光选择性地反射至出光平面。该显示面板不仅能利用外界的光线,还能进一步利用内部的背光源的光线,充分发挥反射区域的作用,使得反射区域在室内和室外都能得到利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内情况下反射区域不能够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偏光片4、彩膜基板1、液晶层3、阵列基板2。其中,彩膜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11、同层设置的彩色色阻层12/黑矩阵13、光反射层14和平坦层15,阵列基板2包括第二衬底21、光控层22、绝缘层23、薄膜晶体管层24、遮光层25和内反射层26。另外,这里应该理解的是,简化起见,图1中省略了背光源的示意。
其中,彩膜基板1中,处于同一直线的像素区循环设置有多个颜色的彩色色阻层12,相邻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黑矩阵13,光反射层14对应设置于黑矩阵13朝向阵列基板2的一侧的区域,且光反射层14相对彩色色阻层12的循环排列方向设置倾斜角,背光源的光经过楔形的光反射层14可以反射到反射区域,倾斜角的角度范围为0-90°。也即,通过在彩膜基板1中的黑矩阵13下方设置楔形的光反射层14,来反射背光源的光,并使得反射的光能到达对应着彩色色阻层12的下方的反射区域,从而实现反射区域的增强显示,提高背光源光利用率。
另外,在阵列基板2中,光控层22为明条和暗条交替排列的光栅结构,且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中明条和暗条的排列方向互相正交。其中的光栅结构实质为线栅偏光片WGP(Wire Grid Polarizer,简称WGP),即在金属块上形成透光和不透光相间条状排列的结构,例如光控层22为金属铝条或金属银条周期排列的结构,反射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金属条排列方向相互正交,金属铝条或金属银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金属铝条或金属银条的宽度范围为30-100nm、高度范围为50-300nm,金属铝条或金属银条间距范围为30-100nm。通过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光栅结构方向的设置,配合上偏光片4,能得到更好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的光线调节并保证正常显示。
其中,光栅结构可以采用金属铝材料或银材料,通过纳米压印工艺制备而成。优选的是,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中,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也即,反射区域中,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或者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透射区域中,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或者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以及进一步的,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中,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中,光栅结构中的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将光栅结构的明条宽度和暗条宽度设置为相同,光栅结构中的金属条宽度固定,便于工艺制备,简化设计和工艺流程并保证良率。
在图1中,光控层22在对应着反射区域的下方还依次设置有遮光层25和内反射层26,内反射层26用于将背光源照射到对应着反射区域的光反射回背光源侧。这里的遮光层25用于吸收外界入射的光,内反射层26用于将背光源的光反射回去,实现光的重新利用,进一步提高背光源的光利用率。
这里,遮光层25可以采用黑矩阵材料形成,取材方便容易,成本低。光反射层14和内反射层26采用相同的能反射白光的金属材料形成,优选光反射层14和内反射层26采用金属铝材料或银材料形成。该反射层的材料取材方便容易,成本更低。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上偏光片4设置在彩膜基板1的出光平面外侧,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与反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平行,而与透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正交。若假设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为0°,则反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与上偏光片4透光轴平行,同样为0°,也即光栅结构的金属条的延伸方向为90°;透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方向与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成90°,也即光栅结构的金属条的方向为0°。采用上述配合关系,当外界的自然光照射时,沿着金属条的延伸方向的线偏振光被反射回去,垂直于金属条的延伸方向的光被透射过去,能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
如图2的暗态光路图所示,1)对于反射部分,外界环境光经过上偏光片4成为0°方向的线偏振光,0°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后仍为0°方向,0°方向的线偏振光可以经过光控层22,并被黑色遮光层25吸收,从而无反射光反射回去而呈现暗态。另外,对于背光源的光,光通过第二衬底21和液晶层3后仍为自然光,自然光经过光反射层14反射到光控层22上,透过0°方向的线偏振光,这部分偏振光被吸收;而反射90°方向的线偏振光,由于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为0°,所以无法通过上偏光片4。因此无论外界自然光还是背光源的光,都无法反射出去,从而呈现暗态。2)对于透射部分,光控层22的透光轴与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正交,外界自然光或背光源的光的光路均与现有技术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如图3的亮态光路图所示,此时因施加电压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具有λ/2相位延迟。1)对于反射部分:外界环境光经过上偏光片4成为0°方向的线偏振光,0°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后成为90°方向的线偏振光,90°方向的线偏振光被光控层22反射回去,经过液晶层3后成为0°方向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出去,从而呈现亮态。对于从背光源进入的光,经过内反射片26和液晶层3后仍为自然光,而当照射到光控层22上,反射90°方向的线偏振光,90°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3后成为0°方向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出去。综合外界自然光及背光源的光呈现亮态,从而反射部分不仅利用了自然光,也利用了背光源的光,这是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无法实现的。2)对于透射部分,光控层22的透光轴与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正交,外界自然光或背光源的光的光路均与现有技术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可见,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反射区域无法利用背光源的光,反射区域只有在外界才能实现显示,在室内无法实现显示。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反射区域可以利用背光源的光,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反射区域都可以实现显示,大大提高了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模式等其他模式。例如,ADS模式是平面电场宽视角核心技术-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其核心技术特性描述为: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高级超维场开关技术可以提高TFT-LCD产品的画面品质,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push Mura)等优点。针对不同应用,ADS技术的改进技术有高透过率I-ADS技术、高开口率H-ADS和高分辨率S-ADS技术等。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通过阵列基板中的光控层以及彩膜基板中的楔形的光反射层,提高了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可以达到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可以使反射区域能够显示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内情况下,反射区域不能够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该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具有量产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在实施例1中的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还设置了辅助平坦层和下偏光片。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将位于阵列基板上的遮光层25和内反射层26制作在辅助平坦层27的内部,从而保证液晶分子的取向。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阵列基板在具有上偏光片4的基础上,在朝向背光源的一侧还设置有下偏光片5,下偏光片5的透光轴与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平行,下偏光片5的透光轴与反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正交,而与透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平行。也即,对于反射区域仍采用线栅偏光片来实现反射,但由于上偏光片4与下偏光片5成正交状态,因此此时上偏光片4的透光轴与光栅结构的透光轴相互平行。
这里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因下偏光片5已经具有对光的偏振作用,而透射区域的光控层22即起到偏光的作用,因此当设置下偏光片5时,可省去透射区域对应的光控层22的设置,进一步简化结构。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的对应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除了附加了下偏光片5对光线的偏振作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的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通过阵列基板中的光控层以及彩膜基板中的楔形的光反射层,提高了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可以达到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可以使反射区域能够显示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内情况下,反射区域不能够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该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具有量产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如图5所示,该显示面板在实施例2中的显示面板的基础上,省去了光控层对应着反射区域的下方的遮光层和内反射层。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中显示面板的对应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的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通过阵列基板中的光控层以及彩膜基板中的楔形的光反射层,提高了像素区的有效面积利用率和光源利用率,可以达到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都可以使反射区域能够显示的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内情况下,反射区域不能够充分利用而造成的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该显示面板结构简单,具有量产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1-实施例3中任一种的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该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光利用率和较佳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侧的背光源,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对应划分为多个像素区,每一所述像素区均包括透射区域和反射区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彩膜基板中,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设置有相对出光平面倾斜的光反射层;在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像素区设置有光控层,所述光反射层能将所述背光源的光反射至所述光控层,所述光控层能将反射至其上的光选择性地反射至出光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中,处于同一直线的所述像素区循环设置有多个颜色的彩色色阻层,相邻所述像素区之间设置有黑矩阵,所述光反射层对应设置于所述黑矩阵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的区域,且所述光反射层相对所述彩色色阻层的循环排列方向设置倾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阵列基板中,所述光控层为明条和暗条交替排列的光栅结构,且所述反射区域与所述透射区域中明条和暗条的排列方向互相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区域中,所述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或者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均相等;所述透射区域中,所述光栅结构中的明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暗条的宽度分别相等,或者明条的宽度和暗条的宽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层在对应着所述反射区域的下方还依次设置有遮光层和内反射层,所述内反射层用于将所述背光源照射到对应着所述反射区域的光反射回所述背光源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层和所述内反射层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层和所述内反射层采用金属铝材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的出光平面外侧设置有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反射区域的所述光栅结构的透光轴平行,而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正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在朝向背光源的一侧还设置有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上偏光片的透光轴平行,所述下偏光片的透光轴与所述反射区域的光栅结构的透光轴正交,而与所述透射区域的所述光栅结构的透光轴平行。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610566804.7A 2016-07-18 2016-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974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6804.7A CN105974648B (zh) 2016-07-18 2016-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6804.7A CN105974648B (zh) 2016-07-18 2016-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4648A CN105974648A (zh) 2016-09-28
CN105974648B true CN105974648B (zh) 2019-06-28

Family

ID=5695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6804.7A Active CN105974648B (zh) 2016-07-18 2016-07-1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74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7483B (zh) 2016-05-27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6019690A (zh) * 2016-07-22 2016-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3445A (zh) * 2017-05-12 2018-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456553A (zh) 2019-08-22 2019-11-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620136B (zh) 2019-10-30 2022-07-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包含其的显示面板
CN113078202B (zh) * 2021-03-30 2022-10-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结构、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41096B (zh) * 2021-08-31 2022-03-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5901A (ja) * 2001-07-25 2003-02-07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05814B1 (ko) * 2004-10-27 2006-08-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 격자를 이용한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373073B2 (en) * 2004-12-07 2008-05-13 Ulrich Kamp Photonic colloidal crystal columns and their inverse structures for chromatography
US20080204636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3293769A (zh) * 2013-05-24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93759A (zh) * 2013-06-27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3433236U (zh) * 2013-09-02 2014-0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3d显示装置
CN103676316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446001B (zh) * 2016-01-25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工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4648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464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0428009C (zh) 半透过型边缘场开关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US11029570B2 (en) Reflective LCD panel by disposing a white sub-pixel unit in the pixel unit and using the while sub-pixel unit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ixel electrode to increase brightness of the pixel unit
US9891469B2 (en)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33804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0397207C (zh) 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US1013967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0898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8689323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98348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169953B (zh) 一种防窥显示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JP2009222747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226270A (zh)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
US11467450B2 (en) Optical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456538A (zh) 可实现视角切换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作方法
CN108398828B (zh)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607495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799298U (zh) 一种水平电场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04246B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
CN1851548A (zh) 阳光下可见的彩色液晶显示器
WO2014190730A1 (zh) 半透半反式液晶面板、显示装置、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制作方法
CN111919163B (zh) 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814499A (zh) 透反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31397B (zh) 影像显示系统
CN203191665U (zh) 一种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