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1289A -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1289A
CN105941289A CN201610347603.8A CN201610347603A CN105941289A CN 105941289 A CN105941289 A CN 105941289A CN 201610347603 A CN201610347603 A CN 201610347603A CN 105941289 A CN105941289 A CN 105941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grass
fish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76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1289B (zh
Inventor
晁建颖
张毅敏
孔明
高月香
彭福全
汪龙眠
杨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
Priority to CN2016103476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12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1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12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1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12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属于养殖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将温室甲鱼养殖池、鱼塘和草塘串联使用,甲鱼养殖废水从甲鱼养殖池排出后依次流经鱼塘和草塘净化。鱼塘内的鲢鱼、鳙鱼、鲴鱼和草鱼以甲鱼养殖池剩余食物残渣及其次生微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可以实现氮磷和养殖废水资源化。鱼塘废水排入草塘,一方面水草吸收水体营养物质净化水质,另一方面水草收割可供鱼塘内鱼苗食用。甲鱼池废水水质经鱼塘和草塘净化,满足甲鱼养殖池换水水质要求后回补甲鱼池换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草塘设置电力驱动水泵,抽取草塘净水回补甲鱼池。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建设和运行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是一种用途很广的足部药品。甲鱼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甲鱼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兴起了工厂化甲鱼养殖浪潮。
目前我国的甲鱼养殖主要采用池塘养殖和温室养殖两种方式。温室恒温工程化养殖由于养殖条件容易控制,甲鱼生长快,养殖密度大,经济效益高,已经成为我国甲鱼养殖中最普遍的方式。2013年,我国甲鱼养殖量达到46万吨,其中温室甲鱼养殖产量占到总产量的55%。
温室甲鱼养殖方式主要采用全封闭的钢架混凝土温室,水温一般控制在30-32摄氏度,甲鱼全年均可保证正常摄食和生长。温室甲鱼养殖密度较高,达到20-40只/m2,主要喂食高蛋白鱼粉,混以胡萝卜和大蒜等,但是甲鱼摄食同化率较低。有研究显示,饲料中氮磷的70-85%将排入养殖废水中,使得温室甲鱼养殖池内水体污染严重。有研究显示,甲鱼养殖池内水体污染物平均浓度COD 1111mg/L,氨氮87.6mg/L,TN 175mg/L,TP 98.7mg/L,造成温室水质污染,增加了传染性病害发生机会,影响甲鱼肉质。目前主要依靠定期排水换水来实现温室清洁,所以温室甲鱼养殖业耗水量较高,高浓度氮磷废水的排放还对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甲鱼养殖废水作为水产养殖废水的一种,一般的废水处理技术原则上都可以用来处理甲鱼养殖废水。如金兰仙等(CN 101186383A)公布了一种利用池塘边缘和水面种植伊乐藻、水雍菜等水生植物实现甲鱼养殖池塘水质自净的方法,但是主要用于池塘甲鱼养殖,不适用于高密度的温室甲鱼养殖方式。吴伟祥(CN 103723825 A)等公布了一种利用厌氧氨氧化-反硝化耦合处理甲鱼养殖废水的方法,废水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大于80%,COD去除率大于50%。劳善根等通过在甲鱼养殖废水处理槽中种植黑麦草来处理废水,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污染物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COD、SS、总氮、铵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90%、49%和90%(劳善根,丁伟林,崔绍荣,等.多年生黑麦草对甲鱼养殖废水净化功能的工程应用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1):41-45)。凤眼莲是一种水生植物,在水中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并且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袁桂良等利用凤眼莲来净化甲鱼养殖废水,结果表明,凤眼莲对废水中的COD、总磷、铵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8.5%、90.7%和71.5%(袁桂良,刘鹰.凤眼莲对集约化甲鱼养殖污水的静态净化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2001,20(5):322-325)。郭立新利用高羊茅来处理甲鱼养殖废水,30d后,该系统对总氮、总磷、氨氮、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6%、94.7%、99.7%和88.7%(郭立新.循环水培高等陆生植物系统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以上技术主要是应用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净化,没有有效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近年来已经有少量关于甲鱼养殖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报道,如张蕊采用生物滤池-空心菜浮床集成系统处理甲鱼养殖废水,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3.1%、90.0%和95.6%(张蕊.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生物滤池-蔬菜水培系统联合处理技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孙建兵利用经济作物净化甲鱼养殖废水的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水稻-皇竹草-黑麦草对甲鱼养殖废水水质净化有较好的效果,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7%、73%和74%,水稻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孙建兵.鱼鳖养殖废水生态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李贺研究了龟鳖养殖废水氮磷和有机质沉淀回收用于植物肥料,TN、TP和总有机质回收率分别达到83.8%、96.6、97.1%(李贺.甲鱼养殖废水中氮磷及有机物质回收利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以上技术均需要构建专门的处理系统,或者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且技术要求较高,不利于技术的推广应用。杨彪(CN 104509470 A)公布了一种花鲢鱼、甲鱼、白鲢鱼高效套养方法,用饲料喂养鲢鱼,然后用鲢鱼喂养甲鱼,可以保证池塘水质、改善甲鱼品质,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池塘甲鱼养殖,不适用于高密度的温室甲鱼养殖。另外,张毅敏等公布了一种鲢鱼、鳙鱼、鯝鱼和溞协同控制水体微囊藻的方法(CN 103880192B),利用鱼类控制蓝藻生物量,削减水体营养物质,也可以达到营养盐回收的效果,但是其适用水体氮磷浓度偏低,如果直接用于高浓度甲鱼养殖废水的处理,会大幅降低鱼苗的成活率,降低处理效果,且仅利用鱼溞协同改善水质无法达到甲鱼养殖废水回用的水质要求。因此,亟需开发新型温室甲鱼养殖废水净化、资源化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环保养殖模式。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温室甲鱼养殖废水氮磷和COD浓度高,溶解氧低,处理技术成本高、不利于推广,氮磷资源回收率低的现状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将氮磷含量高的甲鱼养殖废水排入鲢鳙鲴草鱼混养塘,增加鱼塘水体营养,鱼塘内藻类吸收营养并大量繁殖,最终被鲢鳙鲴鱼摄食,降低水体营养盐浓度,回收氮磷;鱼塘出水进入草塘,经水生植物进一步净化,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进一步去除水体氮磷,达到甲鱼池进水要求;草塘水草收割后投入鱼塘内作为鱼类饲料;当甲鱼养殖池内需要补水时,将鱼塘内的水再重新引入甲鱼池塘补水,从而实现温室甲鱼养殖水质的自我净化,节约水资源,保证养殖环境的零污染,提高甲鱼养殖的质量和效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包括温室甲鱼养殖池、鱼塘和草塘,所述的温室甲鱼养殖池与鱼塘连通,所述的鱼塘中养殖鲢鱼、鳙鱼、鲴鱼和草鱼,所述的鱼塘与草塘连通,所述的草塘中种植芦苇、苦草、菹草或伊乐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鱼塘的水面面积为温室甲鱼养殖池的水面面积的2~3倍;草塘的水面面积为温室甲鱼养殖池的水面面积的1~2倍。
优选地,鱼塘的水深为2.0~2.5m;草塘的水深为1.5~2.0m。
优选地,鱼塘内鱼苗投放总量为1000~2000尾/亩,鱼苗利用甲鱼池废水中的氮磷的滋生浮游植物为食,实现氮磷的资源化。
优选地,温室甲鱼养殖池、鱼塘和草塘的水面设计高程依次降低,实现水流的无动力排放。
一种甲鱼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采用上述的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步骤为:
(1)将温室甲鱼养殖池中的甲鱼养殖废水引入鱼塘中,鱼塘中养殖的鲢鱼、鳙鱼、鲴鱼和草鱼的数量比例为(2~4):1:1:1,以达到去除藻类和悬浮颗粒物,氮磷营养盐回收利用的最佳效果;鱼塘内设置曝气增氧机,当鱼塘内溶氧含量低于4mg/L,或者氨态氮浓度高于2.0mg/L时,开曝气增氧机增加鱼塘溶氧,降低氨氮浓度,以避免出现鱼类生病或死亡;
(2)待鱼塘水体透明度大于20cm时,将鱼塘中的水引入草塘中,草塘内种植苦草、菹草和伊乐藻这三种沉水植物的一种或几种,以增加水体溶氧,进一步去除氮磷等营养盐,沉水植物覆盖率达到50%以上;草塘岸边密植芦苇,拦截面源污染物进入草塘;
(3)当草塘内的沉水植物植株长至水面时,收割沉水植物投入鱼塘内,每次水草收割长度为水草植株高度的50%;当草塘内水质溶氧大于8mg/L,氨氮小于1.0mg/L时,即可将草塘内清水补充至甲鱼养殖池内,实现甲鱼温室养殖废水的回收再利用;甲鱼温室养殖池换水以水质情况而定,一般7~12日换水一次;
(4)当草塘内的沉水植物植株长至水面时,收割沉水植物投入鱼塘内。
优选地,所述的草塘中放养黑鱼,放养数量为20尾/亩。
优选地,沉水植物的收割深度为沉水植物株高的50%。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应用于温室甲鱼养殖污水处理后,鱼塘和草塘相互配合,可以对温室甲鱼养殖池污水进行深度的净化,主要污染物(COD、TN、TP、氨氮)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
(2)本发明利用甲鱼和鲢、鳙、鲴、草鱼食性差异,以甲鱼池残余饵料及其次生微生物、水生植物等饲养鲢、鳙、鲴、草鱼,既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又实现了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资源化,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3)本发明草塘的出水水质溶氧可以达到9mg/L以上,各种主要污染物浓度也有效降低,可以使用草塘水回补甲鱼池水,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4)本发明的温室甲鱼养殖废水资源化与循环利用方法可以因地制宜,适用于我国农村甲鱼分散养殖、规模较小的现状,经济成本低,技术难度低,便于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的剖面图。
图中:1、温室甲鱼养殖池;2、温室甲鱼养殖池出水阀门;3、鱼塘;4、鱼;5、鱼塘出水阀门;6、草塘;7、水泵;8、沉水植物;9、草塘出水阀门;10、净水回用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温室甲鱼养殖池、鱼塘(鲢、鳙、鯝、草鱼混养)、草塘三塘串联实现水质净化,草塘净化水回补甲鱼养殖池实现净水的循环利用,鱼塘鱼类收获实现氮磷营养物质回用。具体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温室甲鱼养殖池和配套鱼塘的选择:温室甲鱼养殖池以现有养殖池即可,配套的鱼塘在甲鱼养殖池附近,有利于水体的引调。
(2)甲鱼养殖池出水口水位应高于鱼塘常水位0.5m以上,使甲鱼养殖池排水可以自流排入鱼塘;对常规温室甲鱼养殖池进行改造,甲鱼养殖池两侧分别设置进水渠和出水渠,进水渠和出水渠口设置防逃网。
(3)鱼塘氮磷资源化:鱼塘水面面积为甲鱼养殖池的2~3倍,水深为2.0~2.5m,鱼塘内鱼苗投放总量约为1000~2000尾/亩,投放比例鲢鱼:鳙鱼:鲴鱼:草鱼为(2~4):1:1:1,其中鲢鳙鱼苗为100~200g/尾,鲴鱼苗为5~10g/尾,草鱼鱼苗为80~100g/尾。甲鱼养殖池废水中的氮磷含量高,排入鱼塘后,可作为水肥供浮游植物生长,而鲢鳙鱼为滤食性鱼类,以浮游植物为饵料;草鱼以草塘收割回收的沉水植物为饵料;甲鱼养殖池废水中含有大量甲鱼吃剩下的饵料,鲢鳙草鱼也会排泄大量代谢物,鲴鱼则以有机碎屑为食物,可以以剩余饵料和鲢鳙鱼排泄物为食;鱼塘内的食物链设计实现了氮磷废水的资源化。鱼塘内设置曝气增氧机,当鱼塘内溶氧含量低于4mg/L,或者氨态氮浓度高于2.0mg/L时,开曝气增氧机增加鱼塘溶氧,降低氨氮浓度,以避免出现鱼类生病或死亡。曝气增氧机设置数量与鱼塘面积、形状、曝气机功率与辐射范围等有关,溶氧和氨氮能够达到上述标准即可。鲢鳙鱼长到2.5kg以上可以出售,鲴鱼长到0.5kg后可以出售,草鱼1.5~2kg后可以出售。
(4)草塘水质净化:草塘面积为甲鱼养殖池面积的1~2倍。草塘水面常水位比鱼塘水面水位低0.5m以上,水深为1.5~2.0m,保证鱼塘水可以自流进入草塘。草塘内按照一定的密度混种种植苦草、菹草、伊乐藻等三种沉水植物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苦草春季发芽,夏秋季旺盛生长;菹草耐寒性强,秋冬季发芽,春季旺盛生长;伊乐藻也较耐寒,且高产、优质。三种植物生活史在季节上搭配,水草覆盖率为50%以上,可以保证草塘内一周年都有水生植物,持续净化水质,释放氧气,调节水体pH,进一步吸收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沉水植物生长至水面时进行收割,沉水植物收割后投入鱼塘内,可以供鱼塘内鱼类食用,一般夏季2个月左右收割一次。草塘岸边密植芦苇,阻隔草塘岸边面源污染。为避免草塘内草食性鱼类大量生长,牧食水生植物,在草塘内放养10~20尾/亩的黑鱼,100g/尾。
(5)甲鱼养殖池换水:甲鱼养殖池换水视水质情况而定,一般每一个星期换水一次,换水量为甲鱼养殖池总水量的1/4左右,可以保持甲鱼养殖池内水质的清洁。当草塘内水质溶氧含量大于8mg/L,且氨氮含量小于1.0mg/L时,可以用于甲鱼池补水;如果草塘水质达不到上述要求,需从周围环境调水补充甲鱼养殖池需水。换水时首先将鱼塘内的水注入甲鱼养殖池内,注入水量为甲鱼养殖池总水量的1/4,然后再排出相同体积的池水,池水排入鱼塘内。
(6)鱼塘换水:当鱼塘内水体透明度大于20厘米时,可将鱼塘1/4左右的水量放入草塘;当鱼塘内水深高于2.5m时,多余水量排入草塘。当鱼塘水深低于2.0m时,从外界环境(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引水补充鱼塘。
(7)鱼塘捕鱼:鱼塘内的鲢、鳙鱼以池塘内浮游植物为食;草鱼以草塘收割回投的沉水植物为食;鲴鱼以甲鱼养殖池排出的碎屑和鱼塘内自生的碎屑为食。当鱼塘面积为甲鱼养殖池面积2倍左右时,按照本专利公开的养殖密度和放养比例,鱼塘内的鲢、鳙鱼、鲴鱼和草鱼均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且鱼塘出水氮磷浓度和主要水质指标有明显改善。
(8)草塘水草收割:当草塘内沉水植物顶端长到水面时,进行水生植物收割,收割深度为水草植株的50%。草塘水深控制在1.5-2.0m,保证水深小于透明度的2倍,以确保沉水植物能够获得足够光照而存活和生长。草塘内设置固定或移动式水泵,用作甲鱼养殖池补水。
(9)水量调控: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量加上鱼塘周边汇入的地表径流可以满足整个系统的运行。当连续降雨导致草塘和鱼塘内水位过高,草塘水深超过2.0m,且甲鱼池不需要换水时,将多余的水通过水泵或自流排到周围地表水环境中;当降雨较少或者蒸发较大导致鱼塘和草塘水深降低,鱼塘水深低于2.0m,草塘水深低于1.5m时,需从周围环境进行补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包括温室甲鱼养殖池1、鱼塘3和草塘6,温室甲鱼养殖池与鱼塘连通,连通管道上设有温室甲鱼养殖池出水阀门2,鱼塘3中养殖鱼4(包括鲢鱼、鳙鱼、鲴鱼和草鱼),鱼塘3与草塘6连通,连通管道上设有鱼塘出水阀门5,草塘6中种植芦苇、苦草、菹草或伊乐藻(即图2中的沉水植物8)中的一种或几种,草塘6的出水口设有草塘出水阀门9,草塘内设置固定或移动式水泵7,水泵7上连有净水回用管道10,与温室甲鱼养殖池1连接。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1)温室甲鱼养殖池选自浙江省杭州市某甲鱼养殖户,甲鱼养殖池面积为1000m2,并在周边选取面积为3000m2和1200m2的原有鱼塘分别作为鲢鳙鲴鱼混养鱼塘和草塘。
(2)鲢鳙鲴草混养鱼塘构建:鱼塘水面面积为3000m2,设计水深为2.0-2.5m,常水位水深2.2m。鱼塘内鱼苗投放总量为2000尾/亩,投放比例为鲢鱼:鳙鱼:鲴鱼:草鱼2:1:1:1,鱼苗数量分别为800尾、400尾、400尾、400尾,其中鲢、鳙鱼苗平均为100g/尾,鲴鱼苗平均为5g/尾,草鱼苗平均为80g/尾。鱼塘水面常水位低于甲鱼养殖池水位0.5m。将甲鱼养殖池排水管道通入鱼塘。鱼塘内设置曝气增氧机1台,当鱼塘内溶氧含量低于4mg/L,或者氨态氮浓度高于2.0mg/L时,开曝气增氧机增加鱼塘溶氧,降低氨氮浓度,以避免出现鱼类生病或死亡。鱼塘内鱼类每两年捕捞一次。
(3)草塘构建:草塘水面面积为1200m2。草塘水面水位比鱼塘水面水位低1.0m,水深为1.5-2.0m,平均水深1.7m。将鱼塘排水管道通入草塘。草塘内按照密度比1:1种植苦草和伊乐藻,以幼苗移植的种植方式为主,水草种植后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大于60%;草塘四周以10株/m2的密度种植芦苇,拦截草塘周围的面源污染。当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后对水生植物进行收割,收割的水生植物残体投入鱼塘内供鱼苗食用。
(4)水质水位调控:当鱼塘水质透明度高于0.2m时,将鱼塘水量的1/4自流引入草塘;当草塘水质溶解氧浓度大于8mg/L,氨氮浓度小于1.0mg/L时,可以用于甲鱼池补水水源。当系统水量不足,鱼塘水深小于2.0m,草塘水深小于1.5m时,需要从外界补水;当系统水量过多,鱼塘水位超过2.5m,且草塘水位超过2.0m时,需将多余的水量排入外界环境。
(5)水质分析:为了保证甲鱼养殖池内水质良好,按照经验,本实施例平均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甲鱼养殖池总水量的25%。经对本实施例的水质跟踪分析发现,温室甲鱼排水污染严重,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1256mg/L、89mg/L、21mg/L、57mg/L、6.8mg/L;鱼塘内水质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316mg/L、53mg/L、9.8mg/L、5.4mg/L、6.8mg/L;草塘内水质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52mg/L、4.2mg/L、0.29mg/L、1.3mg/L、9.2mg/L。
实施例2:
(1)温室甲鱼养殖池选自浙江省杭州市某甲鱼养殖户,甲鱼养殖池面积为500m2,并在周边选取面积为1000m2和800m2的原有鱼塘分别作为鲢、鳙、鲴草混养鱼塘和草塘。
(2)鱼塘构建:鱼塘水面面积为1000m2,平均水深为2.5m。鱼塘内鱼苗投放总量为1200尾/亩,投放比例为鲢鱼:鳙鱼:鲴鱼:草鱼3:1:1:1,鱼苗数量分别为600尾、200尾、200尾、200尾,其中鲢、鳙鱼苗平均为200g/尾,鯝鱼苗平均为10g/尾,草鱼苗平均为100g/尾。鱼塘水面低于甲鱼养殖池水位1.2m。将甲鱼养殖池排水管道通入鱼塘。鱼塘内设置曝气增氧机1台,当鱼塘内溶氧含量低于4mg/L,或者氨态氮浓度高于2.0mg/L时,开曝气增氧机增加鱼塘溶氧,降低氨氮浓度,以避免出现鱼类生病或死亡。鱼塘内鱼类每一年捕捞一次。
(3)草塘构建:草塘水面面积为800m2。草塘水面水位比鱼塘水面水位低1.5m,水深为1.5-2.0m,平均水深1.9m。将鱼塘排水管道通入草塘。草塘内分冬季和春季两次种植水生植物,冬季种植菹草,以种植石芽为主;春季种植苦草,以幼苗移植的种植方式为主。水草种植后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大于80%;草塘四周以20株/m2的密度种植芦苇,拦截草塘周围的面源污染。当沉水植物植株长至水面后对水生植物进行收割,收割的水生植物残体投入鱼塘内供鱼苗食用。
(4)水质分析:为了保证甲鱼养殖池内水质良好,按照经验,本实施例平均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甲鱼养殖池总水量的20%。经对本实施例的水质跟踪分析发现,温室甲鱼排水污染严重,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1100mg/L、162mg/L、31mg/L、89mg/L、6.7mg/L;鱼塘内水质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425mg/L、67mg/L、12.3mg/L、17mg/L、7.4mg/L;草塘内水质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67mg/L、5.8mg/L、0.72mg/L、1.26mg/L、9.5mg/L。
实施例3
(1)甲鱼养殖池面积为2000m2,并在周边选取面积为6000m2和4000m2的原有鱼塘分别作为鲢鳙鲴鱼混养鱼塘和草塘。
(2)鲢鳙鲴草混养鱼塘构建:鱼塘水面面积为6000m2,设计水深为2.0-2.5m,常水位水深2.3m。鱼塘内鱼苗投放总量为1000尾/亩,投放比例为鲢鱼:鳙鱼:鲴鱼:草鱼4:1:1:1,鱼苗数量分别为580尾、140尾、140尾、140尾,其中鲢、鳙鱼苗平均为200g/尾,鲴鱼苗平均为10g/尾,草鱼苗平均为100g/尾。鱼塘水面常水位低于甲鱼养殖池水位1.2m。将甲鱼养殖池排水管道通入鱼塘。鱼塘内设置曝气增氧机2台,当鱼塘内溶氧含量低于4mg/L,或者氨态氮浓度高于2.0mg/L时,开曝气增氧机增加鱼塘溶氧,降低氨氮浓度,以避免出现鱼类生病或死亡。鱼塘内鱼类每一年捕捞一次。
(3)草塘构建:草塘水面面积为4000m2。草塘水面水位比鱼塘水面水位低1.0m,水深为1.5-2.0m,常水位水深1.8m。将鱼塘排水管道通入草塘。草塘内按照密度比1:1:1种植苦草、伊乐藻和菹草,以幼苗移植的种植方式为主,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大于65%;草塘四周以15株/m2的密度种植芦苇,拦截草塘周围的面源污染。当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后对水生植物进行收割,收割的水生植物残体投入鱼塘内供鱼苗食用。
(4)水质水位调控:当鱼塘水质透明度高于0.2m时,将鱼塘水量的1/4自流引入草塘;当草塘水质溶解氧浓度大于8mg/L,氨氮浓度小于1.0mg/L时,可以用于甲鱼池补水水源。当系统水量不足,鱼塘水深小于2.0m,或草塘水深小于1.5m时,需要从外界补水;当系统水量过多,鱼塘水位超过2.5m,或草塘水位超过2.0m时,需将多余的水量排入外界环境。
(5)水质分析:为了保证甲鱼养殖池内水质良好,按照经验,本实施例平均12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甲鱼养殖池总水量的30%。经对本实施例的水质跟踪分析发现,温室甲鱼排水污染严重,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1716mg/L、108mg/L、27mg/L、126mg/L、5.3mg/L;鱼塘内水质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519mg/L、57mg/L、15.2mg/L、6.5mg/L、7.6mg/L;草塘内水质COD、TN、TP、氨氮、溶解氧浓度平均为113mg/L、6.1mg/L、0.43mg/L、0.81mg/L、8.7mg/L。

Claims (7)

1.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甲鱼养殖池、鱼塘和草塘,所述的温室甲鱼养殖池与鱼塘连通,所述的鱼塘中养殖鲢鱼、鳙鱼、鲴鱼和草鱼,所述的鱼塘与草塘连通,所述的草塘中种植芦苇、苦草、菹草或伊乐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鱼塘的水面面积为温室甲鱼养殖池的水面面积的2~3倍;草塘的水面面积为温室甲鱼养殖池的水面面积的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鱼塘的水深为2.0~2.5m;草塘的水深为1.5~2.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鱼塘内鱼苗投放总量为1000~2000尾/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室甲鱼养殖池、鱼塘和草塘的水面设计高程依次降低。
6.一种甲鱼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其步骤为:
(1)将温室甲鱼养殖池中的甲鱼养殖废水引入鱼塘中,鱼塘中养殖的鲢鱼、鳙鱼、鲴鱼和草鱼的数量比例为(2~4):1:1:1;
(2)待鱼塘水体透明度大于20cm时,将鱼塘中的水引入草塘中,草塘内种植苦草、菹草和伊乐藻三种沉水植物的一种或几种;草塘岸边种植芦苇;
(3)当草塘内的沉水植物植株长至水面时,收割沉水植物投入鱼塘内,每次水草收割长度为水草植株高度的50%;当草塘内水质溶氧大于8mg/L,氨氮小于1.0mg/L时,即可将草塘内清水补充至甲鱼养殖池内,实现甲鱼温室养殖废水的回收再利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甲鱼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塘中放养黑鱼,放养数量为10~20尾/亩,50~100g/尾,以抑制草食性鱼类生长。
CN201610347603.8A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12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7603.8A CN105941289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7603.8A CN105941289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1289A true CN105941289A (zh) 2016-09-21
CN105941289B CN105941289B (zh) 2019-11-22

Family

ID=56909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760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1289B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128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902A (zh) * 2018-01-19 2018-06-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利用水生植物与鱼的氧化塘沼液末端净化调控方法
CN108164006A (zh) * 2018-01-19 2018-06-1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利用浮游生物-水草-鱼的食物链净化沼液的方法
CN110754427A (zh) * 2019-12-05 2020-02-07 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
CN111422991A (zh) * 2020-05-09 2020-07-17 集美大学 一种淡水养殖尾水的生物组合净化塘
CN111434223A (zh) * 2018-12-25 2020-07-21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渔业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CN111887195A (zh) * 2020-08-22 2020-11-06 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生态模拟的池塘及基于该池塘生产长吻鮠的方法
CN112551821A (zh) * 2020-12-21 2021-03-26 佳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巴沙鱼池塘养殖废水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法
CN114793796A (zh) * 2022-02-24 2022-07-29 贵州张公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稻龟生态养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626A (zh) * 2011-12-16 2012-08-15 苏州市阳澄湖消泾虾蟹产销专业合作社 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场的布局
CN102696536A (zh) * 2012-04-25 2012-10-03 李进村 一种甲鱼健康生态养殖方法
CN103250649A (zh) * 2013-05-24 2013-08-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营养级生态沟渠的综合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3734073A (zh) * 2013-12-09 2014-04-23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对养殖中华鳖鱼塘进行消毒的方法
CN203582653U (zh) * 2013-12-04 2014-05-07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626A (zh) * 2011-12-16 2012-08-15 苏州市阳澄湖消泾虾蟹产销专业合作社 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场的布局
CN102696536A (zh) * 2012-04-25 2012-10-03 李进村 一种甲鱼健康生态养殖方法
CN103250649A (zh) * 2013-05-24 2013-08-2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营养级生态沟渠的综合水产养殖装置及方法
CN203582653U (zh) * 2013-12-04 2014-05-07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3734073A (zh) * 2013-12-09 2014-04-23 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对养殖中华鳖鱼塘进行消毒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902A (zh) * 2018-01-19 2018-06-0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利用水生植物与鱼的氧化塘沼液末端净化调控方法
CN108164006A (zh) * 2018-01-19 2018-06-1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利用浮游生物-水草-鱼的食物链净化沼液的方法
CN111434223A (zh) * 2018-12-25 2020-07-21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渔业养殖系统及其应用
CN110754427A (zh) * 2019-12-05 2020-02-07 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湖区土著甲鱼养殖方法
CN111422991A (zh) * 2020-05-09 2020-07-17 集美大学 一种淡水养殖尾水的生物组合净化塘
CN111887195A (zh) * 2020-08-22 2020-11-06 常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生态模拟的池塘及基于该池塘生产长吻鮠的方法
CN112551821A (zh) * 2020-12-21 2021-03-26 佳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巴沙鱼池塘养殖废水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方法
CN114793796A (zh) * 2022-02-24 2022-07-29 贵州张公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稻龟生态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1289B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1289B (zh) 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系统及养殖废水资源化方法
CN101897268B (zh) 种植黑麦草和养禽来改良池塘底质的养殖方法
CN104285868B (zh) 一种凡纳滨对虾鱼虾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3355235A (zh) 一种小龙虾高效饲料养殖方法
CN104969886A (zh) 一种鱼菜共生种养方法
CN102381807B (zh) 恒温工厂化龟鳖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4585081A (zh) 一种地下水循环节水型鲟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04925949A (zh) 一种净化水质的方法
CN103548737A (zh) 一种低碳、环保养鱼方法
CN106889002A (zh) 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
CN109122531B (zh) 一种鲥鱼的养殖方法
CN208016700U (zh) 适于北方地区的双面连体温室鱼菜种养系统
CN108040932A (zh) 一种养鱼方法
CN105706810A (zh) 一种新型稻田养鱼的方法
CN110278892A (zh) 一种零排放加州鲈鱼控温育苗方法
CN106605619A (zh) 一种养殖河豚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17114B (zh) 田螺、青鱼配套养殖提高青鱼产量的生态环保养殖方法
CN103461240A (zh) 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方法
CN109997752A (zh) 一种同步实现螃蟹增产和水质净化回用的集约化养殖塘及养殖方法
CN113261528A (zh) 一种鱼塘生态循环养殖系统
CN104542368A (zh) 沼虾塘套养泥鳅养殖方法
CN111226836A (zh) 人工生态设置池塘网箱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方法
CN105340801A (zh) 一种蚌、鱼、虾、蟹池塘混合养殖方法
CN104521654A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2499133A (zh) 淡水池塘鱼蚌混养系统及混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