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8172B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928172B CN105928172B CN201610429110.9A CN201610429110A CN105928172B CN 105928172 B CN105928172 B CN 105928172B CN 201610429110 A CN201610429110 A CN 201610429110A CN 105928172 B CN105928172 B CN 1059281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deflector
- gas chamber
- fresh air
- byp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6651 mood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348 incor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及栅板,所述导风板本体开设有导风风门,所述栅板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导风风门,以使所述栅板在转动过程中封闭或打开所述导风风门。如此,室内回风可从导风通道进入新风进风气室与室外新风混合,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的混合时间增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充分混合均匀,混合风将不会造成交换芯表面结冰,进而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交换芯芯体堵塞造成交换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保证了全热交换器在低温环境下可安全正常运行。还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空气污染及雾霾越来越严重,因此新风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了解决除霾加节能问题,人们对全热交换器进行了大力研发。
目前市面上的全热交换器主要是通过风机的带动,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之间通过交换芯进行热量交换以实现稳定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同时设有过滤装置对空气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节能与净化空气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全热交换器里面的交换芯在低温时(一般为-10°时),交换芯体表面开始结冰,会造成芯体堵塞,影响交换性能,且逐渐丧失交换功能。目前北方冬天时的温度最低可达到零下30°以下,交换芯表面将结冰凝结堵塞,这时全热交换器根本无法实现交换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低温时交换芯表面结冰会影响全热交换器交换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低温下正常运行的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一种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及栅板,所述导风板本体开设有导风风门,所述栅板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导风风门,以使所述栅板在转动过程中封闭或打开所述导风风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栅板为多个,多个所述栅板沿所述导风风门的纵长方向布设,且在转动过程中多个所述栅板与所述导风风门之间形成若干导风通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栅板的枢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栅板相对所述导风风门转动。
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机壳,具有新风进风气室、新风送风气室、排风进风气室及排风送风气室;
交换芯,设于所述机壳,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交换芯及所述新风送风气室构成新风通路,所述排风进风气室、交换芯及所述排风送风气室构成排风通路;
所述机壳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与所述排风进风气室连通的旁通气室及如上述的导风板,所述旁通气室开设有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连通的旁通风门,所述导风板在预设状态下可开启或封闭所述旁通风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连通的新风进风风门,所述导风板被构造为相对所述新风进风风门和所述旁通风门于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当所述导风板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导风板封闭所述旁通风门,所述新风进风风门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连通,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与所述旁通气室封闭;
当所述导风板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导风板开启所述旁通风门,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与所述旁通气室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状态包括部分开启状态及完全开启状态;
当所述导风板为部分开启状态时,所述导风板部分开启所述旁通风门,且部分封闭所述新风进风风门,所述新风进风风门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连通,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与所述旁通气室连通;
当所述导风板为完全开启状态时,所述导风板完全开启所述旁通风门,且完全封闭所述新风进风风门,所述新风进风风门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封闭,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与所述旁通气室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本体一端枢接于所述机壳,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旁通风门配合,以封闭或连通所述新风进风气室与所述旁通气室,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新风进风风门配合,以封闭或连通所述新风进风风门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风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旁通风门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垂直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导风板本体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板一端部的一侧设有连接部及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转轴部,所述连接部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连接孔,所述导风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转轴部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转轴孔,所述导风板本体通过所述转轴孔枢接于所述机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用于构成所述旁通气室的旁路侧板,所述旁通风门开设于旁路侧板,所述第二电机装设于所述旁路侧板,所述导风板本体通过所述转轴孔枢接于所述旁路侧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部与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还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旁路侧板的避让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导风板本体,以使所述导风板密封所述新风进风风门及旁通风门。
上述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室内回风可从导风通道进入新风进风气室与室外新风混合,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的混合时间增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充分混合均匀,混合风将不会造成交换芯表面结冰,进而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交换芯芯体堵塞造成交换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保证了全热交换器在低温环境下可安全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封闭旁通风口时的状态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的栅板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半开时的状态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半开且栅板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封闭新风进风风门且栅板打开时的状态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封闭新风进风风门且栅板闭合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与旁路侧板的装配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全热交换器的导风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机壳12及交换芯14。该机壳12具有新风进风气室122、新风送风气室(图未示)、排风进风气室124及排风送风气室(图未示),该交换芯14设置于机壳12内,该新风进风气室122、交换芯14及新风送风气室构成新风通路A,该排风进风气室124、交换芯14及排风送风气室构成排风通路B。具体地,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通路A由室外进入室内,室内回风可通过排风通路B由室内排出室外。
该机壳12还设有用于将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排风进风气室124连通的旁通气室126及导风板16(见图8及图9),该旁通气室126开设有与该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的旁通风门128,该导风板16在预设状态下开启或封闭该旁通风门128。
如此,室内的回风一部分经排风通路B排出至室外,另一部分可从排风进风气室124流通至旁通气室126,并经过旁通风门128吹出,与从新风进风气室122进入的新风交汇形成混合气流,混合气流进入交换芯14与前述的进入的排风通路B的一部分室内回风在交换芯14进行热交换后,混合气流经新风送风气室排向室内。由于在低温环境下,混合风的温度高于直接从新风进风气室122进入交换芯14的新风的温度,则混合风将不会造成交换芯14表面结冰,进而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交换芯14芯体堵塞造成交换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保证了全热交换器在低温环境下可安全正常运行。
具体地,该机壳12包括面板、挡板及隔板,该挡板与面板围设形成一容置腔体,该隔板与面板、挡板配合形成新风进风气室122、新风送风气室、排风进风气室124及排风送风气室。本实施例中,该交换芯14体设置于机壳12的中间,该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排风送风气室位于交换芯14一侧,该排风进风气室124与新风送风气室位于交换芯14的另一侧,且上述的气室分别与交换芯14连通,从而形成新风通路A和排风通路B。
更具体地,该机壳12的一端设有用于引入室外新风的新风进风风口123和排出回风的回风排风风口125,另一端设有用于引入室内回风的回风进风风口127及用于向室内排入新风的新风排风风口129。该新风进风风口123与前述的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回风排风风口125与排风送风气室连通,该回风进风风口127与排风进风气室124连通,该新风排风风口129与新风送风气室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该机壳12的两端是指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两端。
其中,该全热交换器还包括风机组件,该风机组件包括排风风机组182和新风风机组184,该新风风机组184设置于新风送风气室,该排风风机组182设置于排风送风气室,如此,可提供使气流沿预设的路径流动的动力。本实施例中,该新风风机组184和排风风机组182均为离心风机,该新风风机组184和排风风机组182的转轴方向垂直于面板,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优选地,该机壳12上设置有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的新风进风风门121,该导风板16被构造为相对该新风进风风门121和旁通风门128于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该新风进风风门121与前述的新风进风风口123连通,以使室外新风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
当导风板16为第一状态时,导风板16封闭旁通风门128,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旁通气室126封闭,从新风进风风门121进入的新风经新风通路A排出,此时,全热交换器处于普通的热交换状态。当导风板16为所述第二状态时,该导风板16开启旁通风门128,该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旁通气室126连通。
其中,该第二状态包括部分开启状态及完全开启状态,当导风板16为部分开启状态时,该导风板16部分开启旁通风门128,且部分封闭该新风进风风门121,该新风进风风门121与该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旁通气室126连通。此时,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旁通风门128均未被导风板16完全封闭,则在新风进风气室122内温度较低的新风,与温度较高的室内回风形成混合气流,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的混合时间增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充分混合均匀,从而使交换芯14在低温环境下不会结冰,进而保证了全热交换器的正常运行。
当该导风板16为完全开启状态时,导风板16完全开启旁通风门128,且完全封闭新风进风风门121,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新风进风气室122封闭,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旁通气室126连通。此时,室外新风无法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室内回风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通过新风通路A重新进入室内,保证室内的温度。
优选地,该导风板16包括导风板本体,该导风板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风板162及第二导风板164,该导风板本体一端枢接于机壳12,该第一导风板162与旁通风门128配合,以封闭或连通该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旁通气室126,该第二导风板164与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配合,以封闭或连通新风进风风门121与该新风进风气室122。如此,可通过导风板本体的转动,实现全热交换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切换,节能环保,使用便利。
优选地,该新风进风风门121的开口方向与旁通风门128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该第一导风板162与第二导风板164垂直连接。本实施例中,该新风进风风门121的开口方向与新风风机组184的转轴方向平行,即如图1所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该旁通风门128的开口方向垂直于新风风机组184转轴的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第一导风板162与第二导风板164垂直连接,在沿平行于面板的平面内转动过程中,可分别封闭新风进风风门121和旁通风门128,使用便利。
应当理解的是,该新风进风风门121的开口方向与旁通风门128的开口方向也可不垂直,对应地,该第一导风板162与第二导风板164之间的夹角也作相应的调整。能实现使导风板本体在转动过程中可封闭新风进风风门121或旁通风门128的目的即可。
优选地,参阅图7所示,该全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二电机19,该导风板本体连接于该第二电机19,以在第二电机19驱动下转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机19为步进电机19,当在需要在不同模式下切换时,该第二电机19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导风板本体转动。如此,提高了全热交换器的使用便利性。
优选地,参阅图8及图9所示,该第二导风板164一端部的一侧设有连接部1642及与连接部1642相连的转轴部1644,该连接部1642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连接孔1643,该导风板本体通过该连接孔1643与第二电机19连接。该转轴部1644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转轴孔1645,该导风板本体通过该转轴孔1645枢接于该机壳。如此,便于该导风板本体在转动过程中,第一导风板162和第二导风板164封闭或打开对应的风口。
优选地,返回参阅图1,该机壳12内还设有用于间隔形成旁通气室126的旁路侧板130,该旁通风门128设于旁路侧板130,该第二电机19装设于该旁路侧板130,该导风板本体通过该转轴孔1645枢接于该旁路侧板。
该转轴部1644与第一导风板162之间还设有用于避让旁路侧板130的避让部1646。如此,使转轴部1644与连接部1642和第二导风板164分别连接,增加了导风板本体的强度,提高了导风板本体的转动的可靠性,且避免与旁路侧板130产生干涉。本实施例中,该旁通风门128开设于旁路侧板130远离交换芯14的一端部,该避让部1646形成一避位槽,在导风板本体沿其枢转轴朝上转动时,使旁通风门128的一侧缘可位于该避位槽内,避免相互之间产生干涉。
优选地,该全热交换器还包括密封件(图未示),该密封件设于导风板本体,以使导风板密封新风进风风门121及旁通风门128。本实施例中,该密封件为海绵,该密封件粘贴于第一导风板162一侧及第二导风板164一侧,从而保证第一导风板162与第二导风板164可封闭新风进风风门121及第旁通风门128。
优选地,参阅图9,该导风板16还包括栅板166,该第一导风板162开设有导风风门(图未示),栅板166可相对转动地设于该导风风门,以使该栅板166在转动过程中封闭或打开该导风风门。本实施例中,该栅板166为多个,导风风门沿第一导风板162的长度方向开设,多个栅板166沿导风风门的纵长方向布设,且在转动过程中多个栅板166与导风风门之间可形成若干导风通道。
室内回风可以直接从导风通道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与室外新风混合,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的混合时间增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充分混合均匀,进一步使全热交换器在非常低的温度下也可以正常运行。
此外,使室内回风可按照预设的路径从导风通道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进一步使高温气流与低温气流之间充分混合均匀。
优选地,该导风板16还包括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与栅板166的枢转轴连接,以驱动栅板166相对导风风门转动。如此,可通过栅板166转动的角度而调节风量,从而调节混合气流的混合时长与风量,从而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而达到节能环保。
优选地,该新风通路A及排风通路B上均设有过滤段,以达到过滤气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体验。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全热交换器进行说明:
普通模式:如图1所示,该导风板16为第一状态,该新风进风风门121处于全开的状态,此时第一导风板162与旁通风门128处于完全闭合的状态,全热交换器处于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最常见的热交换模式;此时,室内回风不与从新风进风风门121进入的新风进行混合,新风直接沿新风通路A在交换芯14处进行热交换;
低温模式:如图2所示,栅板166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栅板166相对第一导风板162的导风风门转动而形成导风通道,新风风机组184旋转形成一定压差,使得一部分室内回风经过旁通气室126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与室外新风进行少量混合,使混合气流温度逐渐升高;
然后,导风板本体及栅板166调整到如图3及图4的状态,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进行充分混合,让混合气流的温度彻底上升起来。紧接着,导风板本体与栅板166调整到如图5及图6的状态,新风进风风门121被逐渐关闭,室外新风将不可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室内回风一部分通过回风排风风口125排出,一部分通过旁通气室126进入新风进风气室122,并经过新风通路A的过滤段过滤后从新风排风风口129进入室内。如此,既清新了空气,又排出了废气。
本发明中全热交换器,通过设置旁通气室126及导风板,使导风板16可控地在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下可切换,从而控制一部分室内回风可从排风进风气室124流通至旁通气室126,并经过旁通风门128吹出,与从新风进风气室122进入的新风交汇形成混合气流,混合气流进入交换芯14与前述的进入的排风通路B的一部分室内回风在交换芯14进行热交换后,混合气流经新风送风气室排向室内。由于混合风的温度高于直接从新风进风气室122进入交换芯14的新风的温度,则混合风将不会造成交换芯14表面结冰,进而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交换芯14芯体堵塞造成交换性能降低,甚至失效的问题,保证了全热交换器在低温环境下可安全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导风板(16),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本体,所述导风板本体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导风板(162)与第二导风板(164),所述导风板(16)还包括栅板(166),所述第一导风板(162)开设有导风风门,所述栅板(166)可相对转动地设于所述导风风门,以使所述栅板(166)在转动过程中封闭或打开所述导风风门;
所述第二导风板(164)一端部的一侧设有连接部(1642)及与所述连接部(1642)相连的转轴部(1644),所述连接部(1642)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连接孔(1643),所述转轴部(1644)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贯穿其的转轴孔(16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166)为多个,多个所述栅板(166)沿所述导风风门的纵长方向布设,且在转动过程中多个所述栅板(166)与所述导风风门之间形成若干导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6)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栅板(166)的枢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栅板(166)相对所述导风风门转动。
4.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机壳(12),具有新风进风气室(122)、新风送风气室、排风进风气室(124)及排风送风气室;
交换芯(14),设于所述机壳(12),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交换芯(14)及所述新风送风气室构成新风通路,所述排风进风气室(124)、交换芯(14)及所述排风送风气室构成排风通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2)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所述排风进风气室(124)连通的旁通气室(126)及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风板(16),所述旁通气室(126)开设有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的旁通风门(128),所述导风板(16)在预设状态下可开启或封闭所述旁通风门(1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2)上设置有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的新风进风风门(121),所述导风板(16)被构造为相对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和所述旁通风门(128)于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
当所述导风板(16)为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导风板(16)封闭所述旁通风门(128),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所述旁通气室(126)封闭;
当所述导风板(16)为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导风板(16)开启所述旁通风门(128),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所述旁通气室(12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包括部分开启状态及完全开启状态;
当所述导风板(16)为部分开启状态时,所述导风板(16)部分开启所述旁通风门(128),且部分封闭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连通,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所述旁通气室(126)连通;
当所述导风板(16)为完全开启状态时,所述导风板(16)完全开启所述旁通风门(128),且完全封闭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封闭,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所述旁通气室(12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本体一端枢接于所述机壳(12),所述第一导风板(162)与所述旁通风门(128)配合,以封闭或连通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与所述旁通气室(126),所述第二导风板(164)与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配合,以封闭或连通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与所述新风进风气室(1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的开口方向与所述旁通风门(128)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包括第二电机(19),所述导风板本体与所述第二电机(19)连接,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带动下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本体通过所述连接孔(1643)与所述第二电机(19)连接,所述导风板本体通过所述转轴孔(1645)枢接于所述机壳(1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2)内还设有用于构成所述旁通气室(126)的旁路侧板(130),所述旁通风门(128)开设于旁路侧板(130),所述第二电机(19)装设于所述旁路侧板(130),所述导风板本体通过所述转轴孔(1645)枢接于所述旁路侧板(13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1644)与所述第一导风板(162)之间还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旁路侧板(130)的避让部(1646)。
13.根据权利要求5~12任意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导风板本体,以使所述导风板密封所述新风进风风门(121)及旁通风门(12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29110.9A CN105928172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29110.9A CN105928172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8172A CN105928172A (zh) | 2016-09-07 |
CN105928172B true CN105928172B (zh) | 2019-08-09 |
Family
ID=5683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29110.9A Active CN105928172B (zh) | 2016-06-15 | 2016-06-15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9281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8126B (zh) * | 2016-06-15 | 2018-12-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全热交换器 |
CN106482228A (zh) * | 2016-12-08 | 2017-03-08 | 益阳市臻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落地式管道新风机 |
US10928093B2 (en) * | 2016-12-13 | 2021-02-2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Heat exchange ventilator |
CN109210618A (zh) * | 2018-09-13 | 2019-01-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机组 |
CN110715433B (zh) * | 2019-10-14 | 2024-08-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口组件、全热交换芯体及包含其的新风系统 |
CN111059731A (zh) * | 2019-12-31 | 2020-04-24 | 天津华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智能出风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4746A (zh) * | 2001-11-14 | 2004-03-24 | ͬ�Ϳ�ҵ��ʽ���� | 换热器组件 |
CN1844775A (zh) * | 2005-04-08 | 2006-10-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换气装置及换气装置的运行方法 |
KR20150015741A (ko) * | 2013-08-01 | 2015-02-11 | (주)정민 | 도어가 구비된 전열교환기 |
CN204460526U (zh) * | 2014-11-20 | 2015-07-08 | 陈启君 | 一种薄型双通道新风空气净化循环系统结构 |
CN105216583A (zh) * | 2015-11-17 | 2016-01-0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新回风调节风门及风口总成 |
CN105387554A (zh) * | 2015-10-15 | 2016-03-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气装置和换气方法 |
CN205783627U (zh) * | 2016-06-15 | 2016-12-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
2016
- 2016-06-15 CN CN201610429110.9A patent/CN1059281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84746A (zh) * | 2001-11-14 | 2004-03-24 | ͬ�Ϳ�ҵ��ʽ���� | 换热器组件 |
CN1844775A (zh) * | 2005-04-08 | 2006-10-1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换气装置及换气装置的运行方法 |
KR20150015741A (ko) * | 2013-08-01 | 2015-02-11 | (주)정민 | 도어가 구비된 전열교환기 |
CN204460526U (zh) * | 2014-11-20 | 2015-07-08 | 陈启君 | 一种薄型双通道新风空气净化循环系统结构 |
CN105387554A (zh) * | 2015-10-15 | 2016-03-0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换气装置和换气方法 |
CN105216583A (zh) * | 2015-11-17 | 2016-01-06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新回风调节风门及风口总成 |
CN205783627U (zh) * | 2016-06-15 | 2016-12-0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928172A (zh) | 2016-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28126B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105928172B (zh)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
US11204183B2 (en) | Ventilator with dual flow passages | |
CN106440030A (zh) | 风管机和空调装置 | |
CN105258272A (zh) |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 |
CN205156237U (zh) |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 |
CN108278680A (zh) | 立式空调设备 | |
CN209558493U (zh) | 一种新风机组 | |
CN205783627U (zh) | 导风板及全热交换器 | |
CN107246718B (zh) | 风阀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 | |
JP2006125825A (ja) | 換気装置 | |
CN205641461U (zh) | 一种具有旋转式加热器结构的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 |
CN107741064A (zh) | 一种带新风热回收系统的空调室外机 | |
CN206018900U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206222503U (zh) | 空调器 | |
CN207962903U (zh) |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和柜机 | |
CN205351470U (zh) | 可进新风的双向风机及取暖器 | |
EP3370003B1 (en) | Heat exchange ventilation device | |
CN108087986A (zh) | 用于柜机的空气处理模块和柜机 | |
CN209484788U (zh) | 一种新风净化机 | |
CN211601005U (zh) | 一种空间布局合理的新风装置 | |
CN101153725A (zh) | 一种具有不对称排风控制的空调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191745U (zh) | 风管机和空调装置 | |
CN206771529U (zh) | 送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设备 | |
CN105546624A (zh) | 可进新风的双向风机及取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