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4270A -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4270A
CN105924270A CN201610257611.3A CN201610257611A CN105924270A CN 105924270 A CN105924270 A CN 105924270A CN 201610257611 A CN201610257611 A CN 201610257611A CN 105924270 A CN105924270 A CN 105924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mato
parts
chinese
feritlizer
b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7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俊香
李吉进
李钰飞
孙钦平
刘本生
刘微
赵同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102576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4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4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4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DIN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FERTILISERS PRODUCING CARBON DIOXIDE
    • C05D9/00Other inorganic fertili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7/00Preparation of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steps, e.g. composting or fermen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5/00Fertilisers from distillery wastes, molasses, vinasses, sugar plant or similar wastes or residues, e.g. from waste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 processing of raw material of agricultural origin or derived produc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番茄用生物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秸秆150‑180、鱼塘底泥70‑120、番茄老秧20‑30、凹凸棒粘土5‑10、花生粕10‑15、微生物菌剂0.1‑0.25以及中药组合物10‑26;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混合而成:白头翁1‑3、蒲公英2‑4、紫花地丁1‑3、鱼腥草1‑2、半边莲1‑3、败酱草1‑2、白花蛇舌草1‑3、白毛夏枯草1‑2、榧子1‑2以及鹤草芽1‑2。本发明通过在生物肥料发酵原料中添加中药组合物,使所制生物肥料颗粒具杀虫除菌效果,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病菌、虫卵等;通过加入大量番茄老秧,对番茄老秧进行充分的利用,补充土壤中番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escription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领域,涉及一种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是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蔬果之一,在我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番茄的生长期较长,并且可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开花结果,因此对土壤的营养元素需求较大,且需要营养物质平衡协调地供给才能高产,否则,营养过剩会造成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引起落果,造成减产;营养不足会造成果实小,品质差,同样会引起减产。因此,番茄生长过程中需要平稳而充足的营养供给。传统的肥料需要在番茄种植的不同时期进行追肥,不仅工作量增大,而且施肥量不易控制。
番茄栽培对土壤及空气的水分要求较高,需要较多的水分,但又不能经常大量灌溉,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空气湿度大,不仅阻碍正常授粉,而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严重。目前,传统的番茄灌溉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在设施番茄栽培中,采用一般的漫灌容易造成土壤湿度及空气湿度过大,引起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正常结果。
此外,传统的有机肥料往往采用禽畜粪便经过发酵后制备而成,易含有有害的病菌,虽然肥效较高,但也会对番茄的种植带来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番茄用生物肥料。
本发明所提供的番茄用生物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秸秆150-180、鱼塘底泥70-120、番茄老秧20-30、凹凸棒粘土5-10、花生粕10-15、微生物菌剂0.1-0.25以及中药组合物10-26;其中,微生物菌剂为湿重,其他物质均为干重。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干重)的原料药混合而成:白头翁1-3、蒲公英2-4、紫花地丁1-3、鱼腥草1-2、半边莲1-3、败酱草1-2、白花蛇舌草1-3、白毛夏枯草1-2、榧子1-2以及鹤草芽1-2。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干重)的原料药混合而成:白头翁2、蒲公英3、紫花地丁2、鱼腥草1.5、半边莲2、败酱草1.5、白花蛇舌草2、白毛夏枯草1.5、榧子1.5以及鹤草芽1.5。
更加具体的,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秸秆160、鱼塘底泥80、番茄老秧25、凹凸棒粘土8、花生粕12、微生物菌剂0.2、白头翁2、蒲公英3、紫花地丁2、鱼腥草1.5、半边莲2、败酱草1.5、白花蛇舌草2、白毛夏枯草1.5、榧子1.5以及鹤草芽1.5。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湿重,其他物质均为干重。
在本发明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四种菌,分别为酵母、烟曲霉、芽胞杆菌和假单胞菌;在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四种菌中每种菌的活菌数量均为109/g。所述微生物菌剂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获得:取酵母、烟曲霉、芽胞杆菌和假单胞菌这四种菌的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混合物中每种菌的活菌数量均为109/g。
进一步,所述酵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具体为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21301的巴斯德毕赤酵母;所述烟曲霉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30367;所述芽孢杆菌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11638;所述假单胞菌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02518。
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具体可为颗粒肥料。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加水熬制,过滤后分别得到中药液和中药渣;
(2)将玉米秸秆、鱼塘底泥、番茄老秧、花生粕及所述中药渣混合,接入所述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得到发酵物料;
其中,发酵物料指的是发酵后包括菌及加入的各原料物质在内的整个发酵体系;
(3)将所述发酵物料与凹凸棒粘土及所述中药液混合拌匀,干燥、粉碎、制粒,即得所述生物肥料;
其中,所述玉米秸秆、所述鱼塘底泥、所述番茄老秧、所述凹凸棒粘土、所述花生粕、所述微生物菌剂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150-180):(70-120):(20-30):(5-10):(10-15):(0.1-0.25):(10-26)。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湿重,其他物质均为干重。
进一步,所述玉米秸秆、所述鱼塘底泥、所述番茄老秧、所述凹凸棒粘土、所述花生粕、所述微生物菌剂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160:80:25:8:12:0.2:18.5。其中,微生物菌剂为湿重,其他物质均为干重。
在本发明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四种菌,分别为酵母、烟曲霉、芽胞杆菌和假单胞菌;在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四种菌中每种菌的活菌数量均为109/g。所述微生物菌剂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获得:取酵母、烟曲霉、芽胞杆菌和假单胞菌这四种菌的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混合物中每种菌的活菌数量均为109/g。
进一步,所述酵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具体为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21301的巴斯德毕赤酵母;所述烟曲霉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30367;所述芽孢杆菌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11638;所述假单胞菌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02518。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番茄老秧在进行所述发酵前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拔除的番茄老秧剪切为2-3厘米的小段,然后堆放在厚度为2-5cm的生石灰层上,用塑料膜覆盖后堆放15-20天。
在本发明中,所述玉米秸秆最好为长度为2cm的玉米秸秆。所述鱼塘底泥、所述番茄老秧、所述凹凸棒粘土和所述花生粕均无特殊要求。所述番茄老秧为收获番茄后的秧。所述凹凸棒粘土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所述花生粕是从花生仁经压榨提炼油料后的产品。
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中药均在《中国药典》等中有记载。具体而言,所述白头翁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tla chin,ensis(Bge.)Re-gel的干燥根。所述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所述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所述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所述半边莲为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 Lour.的干燥全草。所述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Fisch.或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干燥全草。所述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干燥全草。所述白毛夏枯草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筋骨草的带花地上部分(干燥)。所述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所述鹤草芽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芽(干燥)。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能够结合灌溉技术保持土壤湿度,并使肥料缓释,满足番茄整个生长周期的营养需要,该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在番茄地块翻耕前按照每亩15-30千克(如每亩20千克)的用量撒施,并在起垄作沟后,将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与等体积的锯末混合后铺设在行沟底部,铺设厚度为2-5cm,形成具有储水保肥作用的隔层。
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或其所述施用方法在防治番茄病虫害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验证明:1、本发明通过在番茄用生物肥料的发酵原料中添加由多种中药材科学配伍组成的中药组合物。2、本发明所提供的生物肥料颗粒不使用易携带病菌的禽畜粪便,而是加入大量的番茄老秧,对番茄老秧进行充分的利用,补充土壤中番茄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并且通过对番茄老秧进行覆盖后堆放,底部的生石灰有效提高堆放温度,使老秧处于高温缺氧环境中,有效地杀灭老秧上的病菌,从而使对番茄老秧的利用更加安全,不会造成病菌的传播。3、本发明通过将所制的生物肥料颗粒和锯末混合后铺设在行沟的底部,形成保水保肥的隔层,然后再在其上培土种植番茄,因为隔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够保持土壤湿度和肥力,持续稳定地为番茄提供养分。本发明对于降低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促进农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提高番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中药有:白头翁、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半边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白毛夏枯草、榧子以及鹤草芽。这些中药购自市场,均符合2010版和2015版《中国药典》和/或《本草纲目》正文各药材项下的有关规定。通过鉴定,各味药材实物与名称相符,质量符合标准。
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剪切为2cm长。
鱼塘底泥:一般的鱼塘底泥都可以。
番茄老秧:收获番茄后的秧。
凹凸棒粘土:是一种具链层状结构的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粘土矿物。可从市场上购买到。
花生粕:是从花生仁经压榨提炼油料后的产品。可从市场上购买到。
实施例1、番茄用生物肥料颗粒的制备
一、原料
用于制备本发明番茄用生物肥料的原料如下:玉米秸秆、鱼塘底泥、番茄老秧、凹凸棒粘土、花生粕、微生物菌剂、白头翁、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半边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白毛夏枯草、榧子以及鹤草芽。
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获得:取酵母、烟曲霉、芽胞杆菌和假单胞菌这四种菌的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1:1:1:1的比例混合,使得混合物中每种菌的活菌数量均为109/g。所述酵母具体为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21301的巴斯德毕赤酵母;所述烟曲霉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30367;所述芽孢杆菌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11638;所述假单胞菌在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保藏编号为02518。
二、制备番茄用生物肥料颗粒
1、番茄老秧的预处理
将拔除的番茄老秧剪切为2-3厘米的小段,然后堆放在厚度为2-5cm的生石灰层上,用塑料膜覆盖后堆放15-20天。对番茄老秧进行覆盖,堆放的目的是通过底部的生石灰有效提高堆放温度,使老秧处于高温缺氧环境中,有效地杀灭老秧上的病菌,从而使对番茄老秧的利用更加安全,不会造成病菌的传播。
2、中药组合物的熬制
中药组合物:白头翁8.0kg、蒲公英12.0kg、紫花地丁8.0kg、鱼腥草6.0kg、半边莲8.0kg、败酱草6.0kg、白花蛇舌草8.0kg、白毛夏枯草6.0kg、榧子6.0kg以及鹤草芽6.0kg。各中药的重量均以干重计量。
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完全浸泡于凉水中1小时,水面高出中药2cm,然后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沸30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得到中药液和中药渣。
3、发酵
将640kg玉米秸秆、320kg鱼塘底泥、100kg经步骤1预处理过的番茄老秧(100kg番茄老秧干物重在预处理前的鲜重约为500kg,预处理后的鲜重约为250kg)、48kg花生粕及步骤2获得的全部中药渣混合,均匀接入0.8kg微生物菌剂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30-35天,得到发酵物料(“发酵物料”指的是发酵后包括菌及加入的各原料物质在内的整个发酵体系)。其中,微生物菌剂为湿重,其他物质为干重。
4、制得生物肥料颗粒
将步骤3所得的全部发酵物料与32kg凹凸棒粘土及步骤2获得的全部中药液混合拌匀,干燥、粉碎、制粒(颗粒直径为2-4mm),即得生物肥料颗粒。
实施例2、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肥料颗粒的施用方法及对番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一、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肥料颗粒的施用方法
实施例1制备的番茄用生物肥料颗粒的施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生物肥料颗粒在番茄地块翻耕前按照每亩15-30千克的用量均匀撒施,并在起垄作沟后,将所述生物肥料颗粒与等体积的锯末混合后,铺设在行沟底部,铺设厚度为2-5cm,形成具有储水保肥作用的隔层。通过将所制的生物肥料颗粒和锯末混合后铺设在行沟的底部,形成保水保肥的隔层,然后再在其上培土种植番茄,因为隔层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够保持土壤湿度和肥力,持续稳定地为番茄提供养分。
二、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肥料颗粒对番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的研究
实验组:按照步骤一的方法在河北大学实验田的番茄地块上施用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肥料颗粒,肥料的具体用量为每亩20千克。
对照组1:河北大学实验田的番茄地块,未经施肥处理。
对照组2:河北大学实验田的番茄地块,施用化肥处理,化肥具体为撒可富复合肥(15-15-15),用量为每亩20千克。
各处理组中的试验田均为0.3亩。
施肥后10天,统计不同处理组的试验田中番茄植株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感染病害几率(各组在处理前番茄植株的感染病害情况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2组番茄株高无显著差异,略高于对照1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植株感染病害几率最低,分别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4.86和2.08个百分点。具体参见表1。
表1不同处理组番茄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植株感病情况统计
注:表中同列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间接或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番茄用生物肥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秸秆150-180、鱼塘底泥70-120、番茄老秧20-30、凹凸棒粘土5-10、花生粕10-15、微生物菌剂0.1-0.25以及中药组合物10-26;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混合而成:白头翁1-3、蒲公英2-4、紫花地丁1-3、鱼腥草1-2、半边莲1-3、败酱草1-2、白花蛇舌草1-3、白毛夏枯草1-2、榧子1-2以及鹤草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混合而成:白头翁2、蒲公英3、紫花地丁2、鱼腥草1.5、半边莲2、败酱草1.5、白花蛇舌草2、白毛夏枯草1.5、榧子1.5以及鹤草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玉米秸秆160、鱼塘底泥80、番茄老秧25、凹凸棒粘土8、花生粕12、微生物菌剂0.2、白头翁2、蒲公英3、紫花地丁2、鱼腥草1.5、半边莲2、败酱草1.5、白花蛇舌草2、白毛夏枯草1.5、榧子1.5以及鹤草芽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四种菌,分别为酵母、烟曲霉、芽胞杆菌和假单胞菌;在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所述四种菌中每种菌的活菌数量均为109/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为巴斯德毕赤酵母。
6.制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5任一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加水熬制,过滤后分别得到中药液和中药渣;
(2)将玉米秸秆、鱼塘底泥、番茄老秧、花生粕及所述中药渣混合,接入所述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得到发酵物料;
(3)将所述发酵物料与凹凸棒粘土及所述中药液混合拌匀,干燥、粉碎、制粒,即得所述生物肥料;
其中,所述玉米秸秆、所述鱼塘底泥、所述番茄老秧、所述凹凸棒粘土、所述花生粕、所述微生物菌剂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150-180):(70-120):(20-30):(5-10):(10-15):(0.1-0.25):(10-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秸秆、所述鱼塘底泥、所述番茄老秧、所述凹凸棒粘土、所述花生粕、所述微生物菌剂以及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160:80:25:8:12:0.2:18.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老秧在进行所述发酵前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拔除的番茄老秧剪切为2-3厘米的小段,然后堆放在厚度为2-5cm的生石灰层上,用塑料膜覆盖后堆放15-20天。
9.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在番茄地块翻耕前按照每亩15-30千克的用量撒施,并在起垄作沟后,将所述番茄用生物肥料与等体积的锯末混合后铺设在行沟底部,铺设厚度为2-5cm,形成具有储水保肥作用的隔层。
10.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番茄用生物肥料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用方法在防治番茄病虫害中的应用。
CN201610257611.3A 2016-04-22 2016-04-22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Pending CN105924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7611.3A CN105924270A (zh) 2016-04-22 2016-04-22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7611.3A CN105924270A (zh) 2016-04-22 2016-04-22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4270A true CN105924270A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36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7611.3A Pending CN105924270A (zh) 2016-04-22 2016-04-22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427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6878A (zh) * 2017-10-11 2018-02-02 杨建设 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1057A (zh) * 2018-03-28 2018-08-07 淮阴工学院 一种以酒糟和凹土为主料的番茄育苗基质
CN108794229A (zh) * 2018-09-25 2018-11-13 于萍 一种硬果抗病型西红柿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0529A (zh) * 2015-07-25 2015-12-09 安徽博发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
CN105218255A (zh) * 2015-11-06 2016-01-06 段文倩 番茄生长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料
CN105325141A (zh) * 2015-10-09 2016-02-17 临沂大学 一种樱桃番茄基质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0529A (zh) * 2015-07-25 2015-12-09 安徽博发文化生态园有限公司 一种番茄育苗基质
CN105325141A (zh) * 2015-10-09 2016-02-17 临沂大学 一种樱桃番茄基质栽培方法
CN105218255A (zh) * 2015-11-06 2016-01-06 段文倩 番茄生长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6878A (zh) * 2017-10-11 2018-02-02 杨建设 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1057A (zh) * 2018-03-28 2018-08-07 淮阴工学院 一种以酒糟和凹土为主料的番茄育苗基质
CN108794229A (zh) * 2018-09-25 2018-11-13 于萍 一种硬果抗病型西红柿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9751B (zh) 有机富硒稻的种植方法
CN106416492B (zh) 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1874445B (zh) 有机韭菜的栽培方法
CN104151020A (zh) 一种发酵粪便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3478A (zh) 果园间作植草方法
CN103964969B (zh) 一种中药材专用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CN103960031A (zh)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CN107691125A (zh) 一种绿色营养辣椒优质高产种植方法
CN103875491A (zh) 一种有机香米种植方法
CN106831157A (zh) 一种甘薯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CN106946603A (zh) 一种油用牡丹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263A (zh) 全生态鱼鸭套养的方法
CN104163733B (zh) 一种含楝素的阳台蔬菜种植有机培养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3813A (zh) 一种金刺梨与灵芝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09265265A (zh) 花生种植专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9812A (zh) 一种茄果蔬菜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6974A (zh) 一种含有杜仲粉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5924270A (zh) 番茄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用方法
CN107382511A (zh)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中草药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1010A (zh) 一种水稻生态专用肥
CN105475385B (zh) 一种利用沼液制备防治韭蛆的农药的方法
CN108203353A (zh) 一种杀虫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52231A (zh) 一种防病防虫抗寒水稻种衣剂
CN104402615A (zh) 一种含有杜仲粉的抗病虫害肥料的制备工艺
CN110590445A (zh) 一种水蜜桃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