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7975A -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7975A
CN105917975A CN201610286521.7A CN201610286521A CN105917975A CN 105917975 A CN105917975 A CN 105917975A CN 201610286521 A CN201610286521 A CN 201610286521A CN 105917975 A CN105917975 A CN 105917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erfly
seedling
plant
papilionidae
pericarpium zanthoxy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65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7975B (zh
Inventor
李秀忠
刘颖杰
张学宁
郝利峰
徐妍
赵志远
赵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Cuihu Wetland Park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LINDA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Cuihu Wetland Park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LINDA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Cuihu Wetland Park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LINDA 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Cuihu Wetland Park Management Office
Priority to CN2016102865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7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7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7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所述组合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本发明所述组合能够进一步发挥“蝶恋花,花引蝶”的交互作用,能够充分满足凤蝶科蝴蝶种群的生活习性与繁衍生息。达到蝴蝶‑显花植物组合结合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生境循环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操作方便、景观效果显著。

Description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蝴蝶寄主植物的培育繁殖,更具体地涉及珍贵蝴蝶品种丝带凤蝶和柑橘凤蝶的寄主植物北马兜铃和花椒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蝴蝶资源分布有12科,约2153种,种类和个体数量较大,其中北京地区拥有蝴蝶约200多种。对于蝴蝶价值的开发利用涉及人工养殖、蝴蝶园观赏、野外放飞、工艺品制作、食用、药用、科研等多方面。目前,针对蝴蝶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工养殖量有限,野外捕捉严重,冬季养殖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为缓解这些问题且充分考虑寄主与种群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受不同地理条件制约而表现出不同的寄主适应性,应发掘和利用蝴蝶与符合该寄主适应性的寄主植物组合并培育繁殖。
已有技术如白锯蛱蝶、红锯蛱蝶等寄主植物主要为三开瓢,人工饲养时将植物的叶片加工制作成膏状,方便随时喂食。这种饲养技术虽卓见成效,但忽略了植物生境和生物小区的景观营造,同时过多的人工干预始终不能达到蝴蝶-显花植物组合结合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生境循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其能够进一步发挥“蝶恋花,花引蝶”的交互作用,能够充分满足凤蝶科蝴蝶种群的生活习性与繁衍生息。达到蝴蝶-显花植物组合结合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生境循环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寄主植物包括按照比例每平方米种植的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所述蜜源植物将种子混合后,采用播种方式种植,所述蜜源植物按照种子质量百分比包括:委陵菜10%、绣线菊10%、地榆6%、百日草6%、野菊8%、万寿菊6%、荷兰菊5%、北黄花菜12%、大花萱草11%以及常夏石竹6%,其中卷丹采用种球繁殖,所述卷丹种球占蜜源植物混合种子总重量的20%。
优选的是,所述寄主植物还包括按照播种方式种植,其中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花椒种子5重量份、吴茱萸种子5重量份、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以及北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操作方便、景观效果显著。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育包,所述培育包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北马兜铃种子5%,花椒种子5%,蜜源植物混合种子13%,保水剂0.6%,肥料30%,剩余为种植土;培育包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
步骤二,育苗,选择育苗盘进行育苗,直接将培育包中的混合料放入育苗盘中进行育苗,所述育苗盘为长1m,宽0.5m,高0.25m的长方形盘子;所述育苗盘被分割成10cm*10cm的育苗盒,所述混合料放入育苗盒中且混合料不超过所述育苗盒高度的4/5;之后将所述育苗盘放置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45%-55%的温室内培养;
步骤三,移栽且培育寄主植物,采用嫁接方式培育花椒、吴茱萸;以行距2cm,株距2cm移栽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其中种植比例为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
其中花椒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五年生花椒树先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剪除花椒树上多余枝条,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砧木枝条;将砧木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成长健壮的半年生花椒幼苗,苗高不超过50cm;剪除根部,保留茎部以上;按砧木枝条切口同等长度切取花椒幼苗;
将砧木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花椒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花椒幼苗外露;
所述吴茱萸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砧木;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进行剪枝仅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枝条;
将砧木的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3-4月生长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吴茱萸幼苗,剪除吴茱萸幼苗的根部,保留茎部以上,至少包括3-4对叶;
将砧木的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吴茱萸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吴茱萸幼苗外露;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二中培养30天后的育苗盘放置在花椒、吴茱萸、北马兜铃以及马兜铃的行间;每30天更换一次育苗盘。
优选的是,所述五年生花椒树在移栽时,采用深坑浅埋法即挖长、宽、深均为70cm的栽植坑,回填35cm深的表层肥土,每穴施农家肥5-10kg,过磷酸钙0.1kg,肥料要与土壤拌匀;
之后踩实浇水,待下渗后采用中心穴植法栽苗填土,踩实,直至高出苗木原土痕5cm,随后浇水,水渗后撒一层干土即可。
优选的是,所述花椒和吴茱萸间隔种植。
优选的是,所述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种植在养殖凤蝶科蝴蝶温室的四周。
优选的是,所述保水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
优选的是,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腐熟人畜粪200份,硝酸钾54份、过磷酸钙14份、草木灰1-3份以及茶渣1-2份。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乔灌草合理搭配,利用凤蝶科蝴蝶主要寄主植物林下空间,形成凤蝶科蝴蝶-显花组合丰富的植物生境与生物小区,保护珍贵野生蝴蝶品种及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景观效果,推进蝴蝶-显花植物培育繁殖模式的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及经济效益。
同时,本发明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中选择将育苗盘固定一段时间进行更换,由此可以保证育苗盘中寄主植物能够为温室内蝴蝶幼虫饲养提供食物,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低延续寄主植物植株寿命,延长蜜源植物的花期。当然,养殖人员也可以选择在温室外部或场地周边,选取一小片区域进行寄主植物移栽。成活后既可为室内幼虫饲养提供食物,也可以作为成虫室外交配产卵区。在饲养温室内,一部分寄主植物为蝴蝶提供食物的同时,可以将另一部分植物用纱网进行遮蔽保护,待前者被啃食到一定程度时将其遮蔽,换另一部分为蝴蝶提供食物。这样既可对景观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又可最大程度的延续植株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一种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该组合选择适合凤蝶科蝴蝶生长的寄主植物结合蜜源植物,为蝴蝶幼虫生长提供充足的食物,同时也为蝴蝶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蜜源。有利于提高蝴蝶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寄主植物包括按照比例每平方米种植的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所述蜜源植物将种子混合后,采用播种方式种植,所述蜜源植物按照种子质量百分比包括:委陵菜10%、绣线菊10%、地榆6%、百日草6%、野菊8%、万寿菊6%、荷兰菊5%、北黄花菜12%、大花萱草11%以及常夏石竹6%,其中卷丹采用种球繁殖,所述卷丹种球占蜜源植物混合种子总重量的20%。本发明所述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采用合适的比例,间隔种植,既可以保证蝴蝶幼虫的正常生长,又可以保证蜜源植物的正常生长以保证蝴蝶成虫的正常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寄主植物还包括按照播种方式种植,其中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花椒种子5重量份、吴茱萸种子5重量份、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以及北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操作方便、景观效果显著。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育包,所述培育包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北马兜铃种子5%,花椒种子5%,蜜源植物混合种子13%,保水剂0.6%,肥料30%,剩余为种植土;培育包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将种子制成培育包,种植方法简单,方便规范化操作。
步骤二,育苗,选择育苗盘进行育苗,直接将培育包中的混合料放入育苗盘中进行育苗,所述育苗盘为长1m,宽0.5m,高0.25m的长方形盘子;所述育苗盘被分割成10cm*10cm的育苗盒,所述混合料放入育苗盒中且混合料不超过所述育苗盒高度的4/5;之后将所述育苗盘放置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45%-55%的温室内培养;采用育苗盘培育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放入养殖温室内,经过30天后更换育苗盘,在更换育苗盘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室内育苗盘移出温室,室外育苗盘放入温室内即可。操作方便,植物幼苗培育也方便。
步骤三,移栽且培育寄主植物,采用嫁接方式培育花椒、吴茱萸;以行距2cm,株距2cm移栽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其中种植比例为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
其中花椒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五年生花椒树先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剪除花椒树上多余枝条,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砧木枝条;将砧木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成长健壮的半年生花椒幼苗,苗高不超过50cm;剪除根部,保留茎部以上;按砧木枝条切口同等长度切取花椒幼苗;
将砧木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花椒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花椒幼苗外露。在五年生花椒树上嫁接花椒幼苗,提高花椒幼苗作为凤蝶科蝴蝶幼虫食物的适口性,促进幼虫生长。
所述吴茱萸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砧木;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进行剪枝仅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枝条;
将砧木的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3-4月生长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吴茱萸幼苗,剪除吴茱萸幼苗的根部,保留茎部以上,至少包括3-4对叶;
将砧木的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吴茱萸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吴茱萸幼苗外露;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二中培养30天后的育苗盘放置在花椒、吴茱萸、北马兜铃以及马兜铃的行间;每30天更换一次育苗盘。由此保证吴茱萸的植株茂盛生长状态,提供更多叶片促进蝴蝶幼虫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五年生花椒树在移栽时,采用深坑浅埋法即挖长、宽、深均为70cm的栽植坑,回填35cm深的表层肥土,每穴施农家肥5-10kg,过磷酸钙0.1kg,肥料要与土壤拌匀;
之后踩实浇水,待下渗后采用中心穴植法栽苗填土,踩实,直至高出苗木原土痕5cm,随后浇水,水渗后撒一层干土即可。由此可以保证花椒树的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花椒和吴茱萸间隔种植。针对凤蝶科不同种的蝴蝶进行间隔种植,丰富凤蝶科蝴蝶的种群,促进凤蝶科蝴蝶的种群发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种植在养殖凤蝶科蝴蝶温室的四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水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该保水剂可以快速存储水分,并在出苗期快速释放,保证出苗率以及植物幼苗的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腐熟人畜粪200份,硝酸钾54份、过磷酸钙14份、草木灰1-3份以及茶渣1-2份。所述肥料将上述组分均匀混合,既可以保证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的正常生长,也不影响凤蝶科蝴蝶幼虫的正常生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包括按照比例每平方米种植的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所述蜜源植物将种子混合后,采用播种方式种植,所述蜜源植物按照种子质量百分比包括:委陵菜10%、绣线菊10%、地榆6%、百日草6%、野菊8%、万寿菊6%、荷兰菊5%、北黄花菜12%、大花萱草11%以及常夏石竹6%,其中卷丹采用种球繁殖,所述卷丹种球占蜜源植物混合种子总重量的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寄主植物还包括按照播种方式种植,其中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花椒种子5重量份、吴茱萸种子5重量份、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以及北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育包,所述培育包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北马兜铃种子5%,花椒种子5%,蜜源植物混合种子13%,保水剂0.6%,肥料30%,剩余为种植土;培育包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
步骤二,育苗,选择育苗盘进行育苗,直接将培育包中的混合料放入育苗盘中进行育苗,所述育苗盘为长1m,宽0.5m,高0.25m的长方形盘子;所述育苗盘被分割成10cm*10cm的育苗盒,所述混合料放入育苗盒中且混合料不超过所述育苗盒高度的4/5;之后将所述育苗盘放置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45%-55%的温室内培养;
步骤三,移栽且培育寄主植物,采用嫁接方式培育花椒、吴茱萸;以行距2cm,株距2cm移栽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其中种植比例为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
其中花椒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五年生花椒树先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剪除花椒树上多余枝条,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砧木枝条;将砧木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成长健壮的半年生花椒幼苗,苗高不超过50cm;剪除根部,保留茎部以上;按砧木枝条切口同等长度切取花椒幼苗;
将砧木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花椒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花椒幼苗外露;
所述吴茱萸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砧木;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进行剪枝仅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枝条;
将砧木的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3-4月生长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吴茱萸幼苗,剪除吴茱萸幼苗的根部,保留茎部以上,至少包括3-4对叶;
将砧木的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吴茱萸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吴茱萸幼苗外露;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二中培养30天后的育苗盘放置在花椒、吴茱萸、北马兜铃以及马兜铃的行间;每30天更换一次育苗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五年生花椒树在移栽时,采用深坑浅埋法即挖长、宽、深均为70cm的栽植坑,回填35cm深的表层肥土,每穴施农家肥5-10kg,过磷酸钙0.1kg,肥料要与土壤拌匀;
之后踩实浇水,待下渗后采用中心穴植法栽苗填土,踩实,直至高出苗木原土痕5cm,随后浇水,水渗后撒一层干土即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椒和吴茱萸间隔种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种植在养殖凤蝶科蝴蝶温室的四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腐熟人畜粪200份,硝酸钾54份、过磷酸钙14份、草木灰1-3份以及茶渣1-2份。
CN201610286521.7A 2016-05-03 2016-05-03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Active CN105917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6521.7A CN105917975B (zh) 2016-05-03 2016-05-03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6521.7A CN105917975B (zh) 2016-05-03 2016-05-03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7975A true CN105917975A (zh) 2016-09-07
CN105917975B CN105917975B (zh) 2019-04-19

Family

ID=5683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6521.7A Active CN105917975B (zh) 2016-05-03 2016-05-03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79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9521A (zh) * 2007-03-21 2007-08-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1803586A (zh) * 2009-02-17 2010-08-18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柑桔凤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1822237A (zh) * 2009-03-04 2010-09-08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红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2783458A (zh) * 2011-05-19 2012-11-21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白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周年人工养殖技术
CN102783332A (zh) * 2012-07-08 2012-11-21 成都威联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花椒苗木嫁接方法
CN103283436A (zh) * 2013-04-23 2013-09-11 安徽省石台县七井山食品有限公司 山茱萸无公害种植方法
CN104115679A (zh) * 2014-08-01 2014-10-29 张巧琴 一种花椒苗木木质芽接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9521A (zh) * 2007-03-21 2007-08-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凤蝶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1803586A (zh) * 2009-02-17 2010-08-18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柑桔凤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CN101822237A (zh) * 2009-03-04 2010-09-08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红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
CN102783458A (zh) * 2011-05-19 2012-11-21 北京七彩蝶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白锯蛱蝶在北方地区的周年人工养殖技术
CN102783332A (zh) * 2012-07-08 2012-11-21 成都威联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花椒苗木嫁接方法
CN103283436A (zh) * 2013-04-23 2013-09-11 安徽省石台县七井山食品有限公司 山茱萸无公害种植方法
CN104115679A (zh) * 2014-08-01 2014-10-29 张巧琴 一种花椒苗木木质芽接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一涵等: "杭州地区构建蝶类生境的植物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7975B (zh) 2019-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2257B (zh) 一种铁皮石斛简易大棚规范化种植的方法
CN105660285B (zh) 一种核桃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CN102119625B (zh) 一种三叶青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5935020A (zh) 一种牛大力的种植方法
CN104012280B (zh) 一种印楝—茶树—圆叶决明立体间套作的方法
CN105145104B (zh) 利用白芨块茎进行分割繁殖育苗方法
CN105284333A (zh) 白芨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104213B (zh) 利用七叶一枝花根茎快速繁殖育苗方法
CN105052665A (zh) 一种良种金槐大苗的培育方法
CN105580608A (zh) 一种白芨的高效栽培技术
CN106613186A (zh) 滇重楼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009880B (zh) 一种白及种子的育苗方法
CN105941039A (zh) 一种苹果的种植方法
CN106134891A (zh) 红花檵木黑珍珠扦插繁殖方法
CN105900643A (zh) 一种饲草玉米栽培方法
CN106818384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5875166A (zh) 一种草果仿生育苗方法
CN109287411A (zh) 一种有机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
CN102318476A (zh) 一种坡地种植秦艽的方法
CN108967097A (zh) 一种淮山与赤松茸菇共用基质套种方法
CN105660125B (zh) 杨梅林下套作荠菜有机栽培方法
CN103891497A (zh) 一种富含硒锌的无公害高山茶的种植方法
CN106576753A (zh) 山药的种植方法
CN106035030A (zh) 花叶胡颓子扦插繁殖方法
CN106431607A (zh) 一种大棚香椿的循环育苗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