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5737B -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5737B
CN105915737B CN201610424857.5A CN201610424857A CN105915737B CN 105915737 B CN105915737 B CN 105915737B CN 201610424857 A CN201610424857 A CN 201610424857A CN 105915737 B CN105915737 B CN 105915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quence
frame
data frame
sequence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248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15737A (zh
Inventor
俞斌
杨维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248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5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15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5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using auxiliary connection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e.g. where the auxiliary connection is a signalling system number 7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avesdro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通过发送方终端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并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重新排序,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数据帧后,发送到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并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由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中采用在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后传输,并将顺序标识加入数据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根据顺序标识获取发送方排列数据的规则,因此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返回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从而达到防止传输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路交换中,沿着端系统(通信路径,为端系统之间通信所提供的资源(缓存,链路传输速率)在通信期间会被预留,从而保证端系统之间通信的实时性。目前,语音通话普遍采用的均是电路交换,在通信链路中一般通过时分多路复用实现;也就是说对于一条时分多路复用的通信链路,时间被划分固定区间的帧,并且每帧又被划分为固定数量的时隙;当网络跨越一条链路创建一条连接时,该网络在每个帧中为该连接指定一个时隙,该时隙专门由该连接单独使用。如图2所示,时间被划分固定区间的帧,当建立通信连接时,每一帧中的一个时隙专门用于该通信,比如图2中每一帧的第2个时隙专门用于该通信。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在通话建立时,被分配一个时隙专门用于通话过程中语音数据的传输;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可以通过专门的设备对某一个特定的时隙进行数据侦听、修改、删除,将会导致通信内容被窃听、修改、丢失。从而影响正常的通信,给用户带来不便与损失。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解决目前电路交换中存在的数据传输已被窃听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发送方终端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并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对原始数据帧中排列在前2-5位的时隙位置进行重新排序;
步骤B、发送方终端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步骤C、接收方终端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
步骤D、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中,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步骤A0、预先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上均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包括:多个数据重排规则和与所述数据重排规则一一对应的顺序标识,顺序标识中包含有各种帧数与顺序组合编号;
发送方终端给接收方终端分配一序号时隙,选择顺序标识中的一种顺序组合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数据;对连续的帧数数据中该序号时隙中的数据均按照顺序组合中的顺序进行发送。
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
步骤A1、根据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
步骤D1、从顺序标识库中比对出与所述顺序标识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帧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中,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为:原始数据帧中前 2-5个时隙中数据所对应的预设N种重新排列顺序;N为自然数。
一种电路交换系统,其中,包括: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
所述发送方终端包括:数据帧重排模块和发送数据模块;
所述数据帧重排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对原始数据帧中排列在前2-5位的时隙位置进行重新排序;
所述发送数据模块,用于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接收方终端包括:数据帧接收及解析模块和数据还原模块;
所述数据接收及解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
数据还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库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上均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包括:多个数据重排规则和与所述数据重排规则一一对应的顺序标识,顺序标识中包含有各种帧数与顺序组合编号;
发送方终端给接收方终端分配一序号时隙,选择顺序标识中的一种顺序组合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数据;对连续的帧数数据中该序号时隙中的数据均按照顺序组合中的顺序进行发送。
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帧重排模块包括:
规则获取及重排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中,所述数据还原模块包括:
识别还原单元,用于从顺序标识库中比对出与所述顺序标识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帧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中,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为:原始数据帧中前 2-5个时隙中数据所对应的预设N种重新排列顺序;N为自然数。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通过发送方终端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并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并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由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中采用在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后传输,并将顺序标识加入数据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根据顺序标识获取发送方排列数据的规则,因此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返回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从而达到防止传输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路交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电路交换中数据帧的排列顺序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中在具体实施例中原始数据帧的排列顺序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所述实现方法中具体实施例中发送数据帧的排列顺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路交换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发送方终端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并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
为了实现本步骤中可以顺利获取到所示顺序标识,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预先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上均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包括:多个数据重排规则和与所述数据重排规则一一对应的顺序标识。
即是首先建立顺序标识库,将顺序标识及其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存储到所述顺序标识库中,供发送方终端或者接收方终端获取并使用。
可以想到的是,在本步骤中,所述顺序标识库也可以不预先存储到发送方终端或者接收方终端,可以将其存储到某一个与发送方终端或者接收方终端相连接的服务器上,当需要时,从所述服务器方获取,但是由于与服务器通讯需要时间,因此其不如之间存储到发送方终端或者接收方终端更为快捷。
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步骤S11、根据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具体的,在开始时,发送方终端可以使用默认的顺序标识对原始数据帧进行重排,也可以从顺序标识库中任意选择一个使用,获取该顺序标识后,需要同时获取与所述顺序标识相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进行重新排列。
步骤S2、发送方终端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将原始数据帧重新排列后,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待发送的重排数据帧内,然后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步骤S3、接收方终端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
接收方终端接收到来自发送方终端发出的数据帧后,从中解析出加入的顺序标识。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发送数据帧的最后一位数据或者第一位数据默认为顺序标识,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字符进行区别,从而实现顺序标识的解析。
步骤S4、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为了尽快的根据得到的顺序标识将发送数据帧还原为原始数据帧,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
步骤S41、从顺序标识库中比对出与所述顺序标识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帧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也即是,根据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得到便可以将获取到的发送数据帧还原为原始数据帧。
结合图2所示为电路交换过程中的数据帧排列顺序,由于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都需要对数据进行重排等操作,因此为了在克服数据被窃听的同时,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为:原始数据帧中前2-5个时隙中数据所对应的预设N种重新排列顺序;N为自然数。也即是仅仅只对数据帧中排列在前2-5位的时隙位置进行重新排序,其他时隙的排列位置不变,时隙重排的数顶多为5,由于重排的时隙个数越多,其排列组合就越多,因此可以将每种排列组合都保存到顺序标识库,将每种排列组合都与唯一一个排序标识相对应,从而大大的提高排序的速率。
下面以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为例,对本发明所述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一种安全的电路交换方法,在具体实施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H1、预先在接收方终端和发送方终端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中包含有多帧数据中的数据发送顺序,顺序标识中包含有各种帧数与顺序组合编号;譬如3_1表示3帧的第一种顺序组合,5_2为5帧的第二种顺序组合。
具体地,以下为实际示例,[]中的数字表示按时间先后出现的数据的顺序,数字越小时间越早:
2_1:[2][1];
2_2:[1][2];
3_1:[1][2][3];
3_2:[2][1][3];
3_3:[3][1][2];
3_4:[1][3][2];
4_1:[1][3][2][4];
4_2:[2][3][1][4];
……
在该示例中如图3a使用时隙2来传输数据,按现有技术如果连续的三帧数据中本来应按第一帧(数据为W)、第二帧(数据为H)、第三帧(数据为Y)来传输;如果发送方选择3_4则表示其将会把三帧数据中的2号时隙(请注意是仅对2号时隙,其余时隙仍按现有技术)按图 3b所示的顺序来传输。
值得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有描述提到的一帧数据,仅指接收、发送两方指定的一个时隙的数据,而一帧中其他时隙的数据与本文无关。也就是说本发明可以只对一帧中一个或几个时隙使用,而其余时隙均仍按现有技术来操作;本节说法在图3b中已有体现与说明。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顺序标识中的帧数,也就是划线前面的数字不可能很大,一般上限为5,否则将会影响通信时的实时性,考虑到电路交换的目的就是在收发双方之间预留通信链路以保证通信时的实时性,因此如果顺序标识中的帧数太多这将违背电路交换建立的目的。
H2,发送方与接收方建立电路交换连接,并设置通信用的时隙号,此为现有技术;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数据时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则发送方发送一个数据(也就是一帧数据中的2号时隙的数据),该数据包含有特定的指令用于发送方向接收方表明之后的通信数据中将按顺序标识中哪一种顺序组合来发送数据。
H3,之后发送方将会按之前所选择的顺序标识中的顺序组合对数据进行顺序上的处理然后发送出去;比如,在步骤H2中发送方给接收方分配的是2号时隙,然后选择了顺序标识中的3_4这种顺序组合来用于向接收方发送数据;则对连续的按时间先后的三帧数据[1][2][3]其第二时隙中的数据均将按照[1][3][2]的顺序进行发送。
H4,接收方在步骤H2中已经接收了发送方的发送数据帧。因此,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预先进行缓存,当接收了所选择的顺序组合中的帧数时,将缓存中的数据进行还原;比如发送方选择了顺序标识中的3_4这种顺序组合,则接收方将在缓存中连续接收三帧数据,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为[1][3][2],则应还原为[1][2][3]。
H5,发送方停止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则发送方发送一个数据(也就是一帧数据中的2号时隙的数据),该数据包含有特定的指令用于发送方向接收方表明之后的通信数据中将不再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发送数。
本发明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公开了一种电路交换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发送方终端1和接收方终端2;
所述发送方终端1包括:数据帧重排模块11和发送数据模块12;
所述数据帧重排模块11,用于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其功能如步骤 S1所述。
所述发送数据模块12,用于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其功能如步骤S2所述。
接收方终端2包括:数据帧接收及解析模块21和数据还原模块22;
所述数据接收及解析模块21,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其功能如步骤S3所述。
数据还原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其功能如步骤S4所述。
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库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上均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包括:多个数据重排规则和与所述数据重排规则一一对应的顺序标识。
所述数据帧重排模块包括:
规则获取及重排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所述数据还原模块包括:
识别还原单元,用于从顺序标识库中比对出与所述顺序标识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帧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为:原始数据帧中前2-5个时隙中数据所对应的预设N种重新排列顺序;N为自然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交换方法,通过发送方终端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并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并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由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和系统中采用在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后传输,并将顺序标识加入数据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根据顺序标识获取发送方排列数据的规则,因此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返回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从而达到防止传输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发送方终端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并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对原始数据帧中排列在前2-5位的时隙位置进行重新排序;
步骤B、发送方终端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步骤C、接收方终端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
步骤D、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
步骤A0、预先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上均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包括:多个数据重排规则和与所述数据重排规则一一对应的顺序标识,顺序标识中包含有各种帧数与顺序组合编号;
发送方终端给接收方终端分配一时隙号,选择顺序标识中的一种顺序组合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数据;对连续的帧数数据中该时隙号中的数据均按照顺序组合中的顺序进行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步骤A1、根据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还包括:步骤D1、从顺序标识库中比对出与所述顺序标识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帧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为:原始数据帧中前2-5个时隙中数据所对应的预设N种重新排列顺序;N为自然数。
5.一种电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
所述发送方终端包括:数据帧重排模块和发送数据模块;
所述数据帧重排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顺序标识库中取出任意一个顺序标识,按照所述顺序标识对待发送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得到重排数据帧;对原始数据帧中排列在前2-5位的时隙位置进行重新排序;
所述发送数据模块,用于将所述顺序标识加入到重排数据帧的数据中,形成发送数据帧,并将所述发送数据帧发送到接收方终端;
接收方终端包括:数据帧接收及解析模块和数据还原模块;
所述数据接收及解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帧,从中解析出所述顺序标识;数据还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顺序标识对所述发送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库存储模块,用于预先在发送方终端和接收方终端上均存储顺序标识库,所述顺序标识库包括:多个数据重排规则和与所述数据重排规则一一对应的顺序标识,顺序标识中包含有各种帧数与顺序组合编号;
发送方终端给接收方终端分配一时隙号,选择顺序标识中的一种顺序组合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数据;对连续的帧数数据中该时隙号中的数据均按照顺序组合中的顺序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帧重排模块包括:规则获取及重排单元,用于根据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对原始数据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还原模块包括:识别还原单元,用于从顺序标识库中比对出与所述顺序标识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重排规则,对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帧反向恢复排列,得到原始数据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电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序标识所对应的数据重排规则为:原始数据帧中前2-5个时隙中数据所对应的预设N种重新排列顺序;N为自然数。
CN201610424857.5A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915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4857.5A CN105915737B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24857.5A CN105915737B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737A CN105915737A (zh) 2016-08-31
CN105915737B true CN105915737B (zh) 2020-06-09

Family

ID=5675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24857.5A Active CN105915737B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5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7415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和数据接收设备
CN109714528A (zh) * 2018-12-11 2019-05-03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摄像头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26288B (zh) * 2020-06-24 2022-07-1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实时数据传输与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2218293B (zh) * 2020-10-22 2023-04-18 山东纽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969A (zh) * 2006-03-06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终端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分组数据信道的方法
GB201400643D0 (en) * 2014-01-15 2014-03-05 Canon Kk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of a data stream over a communication medium shared by a plurality of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1357B2 (en) * 2005-03-21 2012-12-11 Alcatel Lucent Computer telephony using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CN100563146C (zh) * 2005-04-30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时分复用数据传输方法
CN101917393A (zh) * 2010-05-26 2010-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以及数据卡
CN10285734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加密电话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4969A (zh) * 2006-03-06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终端发送数据所采用的分组数据信道的方法
GB201400643D0 (en) * 2014-01-15 2014-03-05 Canon Kk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of a data stream over a communication medium shared by a plurality of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5737A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5737B (zh) 一种电路交换方法和系统
CN108633004B (zh) URLLC业务占用eMBB业务资源指示信道指示方法
CN109257139B (zh) 一种物理层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WO2018077095A1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系统
WO2020156352A1 (zh) 传输客户业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01506A (zh) 一种业务传送方法和第一传送设备
KR20220127390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220231777A1 (en) Overhead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15929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of special subframe
IL27019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1325467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以太网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9639713B (zh) 一种iq数据帧和传输、接收方法
CN105933092B (zh) 一种基于电路交换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978430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JP7101816B2 (ja) サービス信号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JPS6153900B2 (zh)
JP2000216758A (ja) 伝送装置、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信号の伝送方法
CN111436120B (zh) 一种反馈码本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CN109644449A (zh)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0224946B (zh) 一种业务发送方法及装置、业务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7800653A (zh) 报文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11817986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92647A (zh)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EP1912374A1 (de)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Mehrnutzer-OFDM-System mit adaptiver Modulation
CN107682295B (zh) 信息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