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13135A -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13135A
CN105913135A CN201610165705.8A CN201610165705A CN105913135A CN 105913135 A CN105913135 A CN 105913135A CN 201610165705 A CN201610165705 A CN 201610165705A CN 105913135 A CN105913135 A CN 105913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wind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effect
wind
observation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57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俊宴
朱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1657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131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1024 priority patent/WO20171616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913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13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首先确定风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接着通过现场调研绘制街区及建筑情况矢量图纸,然后以格栅法确定街区周边风环境效应的观测点,并确定各观测点的坐标,在现场同时测量各观测点的各表征指数的具体数据;接着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风环境效应指数,并构建风环境效应场模型;最后根据获得模型,调整街区的形态格局,优化提升街区周边风环境效应。本发明提出了有效的针对城市街区形态格局的量化评价及调整方法,提升了传统的以美学等感性方法为主的街区形态设计方法,并充分考虑街区形态带来的风环境效应变化,能使城市街区发挥更大的风环境调节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发展程度的不断攀升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我国城市正在经历着空间规模快速拓展、建设容量急剧增大的飞速发展时期,剧烈的城市化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也加重了环境负担,城市风环境作为城市微气候的重要内容,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热岛效应消解、室外环境舒适以及建筑节能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中建筑密集、功能重叠以及人口集聚的核心区域,对城市通风的影响和存在的风环境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对于街区形态格局的既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基于城市设计美学的规划方法。根据地形条件及现状基础,运用城市设计美学的方法,通过人为的判断进行街区建筑的布局设计,设计的成果完全取决于设计师个人的素质,属于一种感性的设计方式,难以评价与比较,街区的环境效应也难以衡量与评价。(2)基于开发建设控制的规划方法。根据在街区内开发建设的一般规律及开发强度需求,安排不同的建筑类型及空间组合模式,并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配置不同的公共活动空间,以达到分隔不同活动,塑造灵活多变的街区建筑,提供良好的街区活动观赏的目的。但这一方法也没有考虑街区的生态环境效应,忽视了街区建筑对周边风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以客观的理性数据为基础,较为简化的评价及提升方式,且数据较易获得,精确度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分别包括平均风速,静风区面积比,强风区面积比,舒适风速比;
2)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街区边界、街区道路、建筑及周边城市建设情况矢量图纸;
3)以矢量图纸为基础,利用矢量编辑软件,采用格栅法确定风环境效应的观测点;
4)测量各观测点的风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的具体数据;
5)根据风环境效应计算公式:
S=0.6(|V-5|)+0.5(|R-0.5|)+0.3(|M1-0.5|)+0.3(|M2-0.5|)
结合步骤4)中测量的具体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指数;式中,S为风环境效应指数,V[m/s]为观测点的平均风速,R[%]为观测点的舒适风速比,M1[%]为观测点的静风区面积比,M2[%]为观测点的强风区面积比;
6)以风环境效应指数为基础,构建风环境效应场模型;其中,风环境效应场模型是将街区周边相同风环境效应指数的点依次相连,形成以街区为中心的,反应周边风环境效应场变化情况的模型;
7)根据构建的风环境效应场模型,调整街区边界形态及内部建筑空间组合情况。
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2.1)通过全站仪进行现场测绘,获取街区及路、建筑、构筑物的坐标点及各类尺寸数据;
2.2)利用GPS定位仪器,现场标注街区内建筑现状情况及坐标;
2.3)通过AUTOCAD将步骤2.1)和步骤2.2)中获取的测绘数据绘制为矢量图纸,图中坐标与实际坐标保持一致。获取街区及周边情况的详细矢量图纸,可以较为准确的获取街区风环境效应的实际影响区域,便于观测实际的风速数据,也能较为明确的得到街区形态格局的可调整范围,便于后期的街区形态格局的调整。
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3.1)利用AUTOCAD的OFFSET命令,根据街区周边的实际情况,将街区边界向外扩展50-100m形成一个新的边界,向内收缩50-100m形成一个新的边界;所述的两条新边界之间形成街区风环境效应的观测范围;风环境效应影响范围受建筑阻碍较大,特别是连续的建筑界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观测的边界范围,同时城市内风环境影响因素较多,街区对风环境的影响范围一般不会超过100米,所以将街区边界内外扩展50-100m形成街区风环境效应的观测范围最为合适;
3.2)利用AUTOCAD的PLINE命令,在观测范围内绘制正交的栅格网络,形成间距为10-20米的方格网络,栅格网络的每一个交汇点即为一个观测点,如遇建筑物、构筑物等阻挡,则该观测点取消;可以根据街区及观测范围的大小确定栅格网络间距,一般以10-20米为宜,如果栅格网络间距过小,则观测的数据变化不大;如果栅格网络间距过大,则难以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3.3)利用AUTOCAD的PROPERTIES命令,获取每一个观测点的坐标。
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选择晴朗的白天,在9:00-17:00之间进行实测;
4.2)设定风速观测高度为1.5m;因为人类大部分户外活动是在离地2m的范围内进行,所以选择1.5m作为风速的观测高度最为适宜;
4.3)采用TD905型数显风速测量仪,测定风速,并记录相关数据;
4.4)数据每1小时观测记录一次,并输入EXCEL软件,制作成数据表格。
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5.1)计算获得各观测点一天的平均风速,静风区面积比,强风区面积比,舒适风速比数据;
5.2)将得到的风环境数据输入环境效应计算公式,求得各观测点环境效应指数。
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6.1)将求得的风环境效应指数输入AUTOCAD软件,作为各观测点的纵向坐标;
6.2)打开GIS,利用Join命令将观测点点坐标的Excel表语Shapefile建立关联关系;其次,利用add xy命令自动生成等值线,形成风环境效应场模型。
工作原理:本发明首先确定风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接着通过现场调研绘制街区及周边建筑矢量图纸,然后以格栅法确定街区内部风环境效应的观测点,并确定各观测点的坐标,在现场同时测量各观测点的各表征指数的具体数据;接着根据观测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指数,并构建风环境效应场模型;最后根据获得模型,调整街区的形态格局,优化提升街区风环境效应。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提出了有效的针对城市街区形态格局的量化评价及调整方法,提升了传统的以美学等感性方法为主的街区形态设计方法,并充分考虑街区形态带来的风环境效应变化,能使城市街区发挥更大的风环境调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案例城市平面空间街区选址图;
图3为案例城市局部:德基广场风环境效应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区某街区和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定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分别包括平均风速,静风区面积比,强风区面积比,舒适风速比;
2)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街区边界、街区道路、建筑及周边城市建设情况矢量图纸;
2.1)通过全站仪进行现场测绘,获取街区及路、建筑、构筑物的坐标点及各类尺寸数据;
2.2)利用GPS定位仪器,现场标注街区内建筑现状情况及坐标;
2.3)通过AUTOCAD将步骤2.1)和步骤2.2)中获取的测绘数据绘制为矢量图纸,图中坐标与实际坐标保持一致。获取街区及周边情况的详细矢量图纸,可以较为准确的获取街区风环境效应的实际影响区域,便于观测实际的风速数据,也能较为明确的得到街区形态格局的可调整范围,便于后期的街区形态格局的调整。
3)以矢量图为基础,利用矢量编辑软件,采用格栅法确定风环境效应的观测点;
3.1)利用AUTOCAD的OFFSET命令,根据街区周边的实际情况,将街区边界向外扩展50-100m形成一个新的边界,向内收缩50-100m形成一个新的边界。所述的两条新边界之间形成街区风环境效应的观测范围;风环境效应影响范围受建筑阻碍较大,特别是连续的建筑界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观测的边界范围,同时城市内风环境影响因素较多,街区对风环境的影响范围一般不会超过100米,所以将街区边界内外扩展50-100m形成街区风环境效应的观测范围最为合适;
3.2)利用AUTOCAD的PLINE命令,在观测范围内绘制正交的栅格网络,形成间距为10-20米的方格网络,栅格网络的每一个交汇点即为一个观测点,如遇建筑物、构筑物等阻挡,则该观测点取消;可以根据街区及观测范围的大小确定栅格网络间距,一般以10-20米为宜,如果栅格网络间距过小,则观测的数据变化不大;如果栅格网络间距过大,则难以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3.3)利用AUTOCAD的PROPERTIES命令,获取每一个观测点的坐标。
4)测量各观测点的风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的具体数据;
4.1)选择晴朗的白天,在9:00-17:00之间进行实测;
4.2)设定风速观测高度为1.5m;因为人类大部分户外活动是在离地2m的范围内进行,所以选择1.5m作为风速的观测高度最为适宜;
4.3)采用TD905型数显风速测量仪,测定风速,并记录相关数据;
4.4)数据每1小时观测记录一次,并输入EXCEL软件,制作成数据表格。
5)根据风环境效应计算公式:
S=0.6(|V-5|)+0.5(|R-0.5|)+0.3(|M1-0.5|)+0.3(|M2-0.5|)
结合步骤4)中测量的具体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指数;式中,S为风环境效应指数,V[m/s]为观测点的平均风速,R[%]为观测点的舒适风速比,M1[%]为观测点的静风区面积比,M2[%]为观测点的强风区面积比;
5.1)计算获得各观测点一天的平均风速,静风区面积比,强风区面积比,舒适风速比数据;
5.2)将得到的风环境数据输入环境效应计算公式,求得各观测点环境效应指数。
6)以风环境效应指数为基础,构建风环境效应场模型;其中,风环境效应场模型是将街区周边相同风环境效应指数的点依次相连,形成以街区为中心的,反应周边风环境效应场变化情况的模型;
6.1)将求得的风环境效应指数输入AUTOCAD软件,作为各观测点的纵向坐标;
6.2)打开GIS,利用join命令将观测点点坐标的excel表语shapefile建立关联关系;其次,利用add xy命令自动生成等值线,形成风环境效应场模型;
7)根据构建的风环境效应场模型,调整街区边界形态及内部建筑空间组合情况。在本实施例中,从街区的风环境效应场模型来看,街区内部空旷地带风环境效应较好且变化较为平稳;而距离道路等级较高、有建筑影响的一侧,风环境效应较低且变化较快,因此应主要强化这一侧的环境效应。由于这一街区被城市道路所环绕,建筑紧临道路边界难以向外拓展。如图3所示,通过在街区西侧合理打破建筑街墙界面的方式优化提升风环境效应,这样能保证舒适风道连贯性,又增加街区活动路径,提升西侧风环境品质。图3(a)表示街区空间形态,图3(b)表示街区风环境效应观测点图,图3(c)表示街区风环境效应场等势图图;图3(d)表示街区形态格局优化图。

Claims (6)

1.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定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分别包括平均风速,静风区面积比,强风区面积比,舒适风速比;
2)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街区边界、街区道路、建筑及周边城市建设情况矢量图纸;
3)以矢量图纸为基础,利用矢量编辑软件,采用格栅法确定风环境效应的观测点;
4)测量各观测点的风环境效应的表征指数数据;
5)根据风环境效应计算公式:
S=0.6(|V-5|)+0.5(|R-0.5|)+0.3(|M1-0.5|)+0.3(|M2-0.5|)
结合步骤4)中测量的具体数据计算各观测点的环境效应指数;式中,S为风环境效应指数,V[m/s]为观测点的平均风速,R[%]为观测点的舒适风速比,M1[%]为观测点的静风区面积比,M2[%]为观测点的强风区面积比;
6)以风环境效应指数为基础,构建风环境效应场模型;其中,风环境效应场模型是将街区周边相同风环境效应指数的点依次相连,形成以街区为中心的,反应周边风环境效应场变化情况的模型;
7)根据构建的风环境效应场模型,调整街区边界形态及内部建筑空间组合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2.1)通过全站仪进行现场测绘,获取街区及路、建筑、构筑物的坐标点及各类尺寸数据;
2.2)利用GPS定位仪器,现场标注街区内建筑现状情况及坐标;
2.3)通过AUTOCAD将步骤2.1)和步骤2.2)中获取的测绘数据绘制为矢量图纸,图中坐标与实际坐标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3.1)利用AUTOCAD的OFFSET命令,根据街区周边的实际情况,将街区边界向外扩展50-100m形成一个新的边界,向内收缩50-100m形成一个新的边界;所述的两条新边界之间形成街区风环境效应的观测范围;
3.2)利用AUTOCAD的PLINE命令,在观测范围内绘制正交的栅格网络,形成间距为10-20米的方格网络,栅格网络的每一个交汇点即为一个观测点,如遇建筑物、构筑物等阻挡,则该观测点取消;
3.3)利用AUTOCAD的PROPERTIES命令,获取每一个观测点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4.1)选择晴朗的白天,在9:00-17:00之间进行实测;
4.2)设定风速观测高度为1.5m;因为人类大部分户外活动是在离地2m的范围内进行,所以选择1.5m作为风速的观测高度最为适宜;
4.3)采用TD905型数显风速测量仪,测定风速,并记录相关数据;
4.4)数据每1小时观测记录一次,并输入EXCEL软件,制作成数据表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包括以下步骤:
5.1)计算获得各观测点一天的平均风速,静风区面积比,强风区面积比,舒适风速比数据;
5.2)将得到的风环境数据输入环境效应计算公式,求得各观测点环境效应指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高强度街区形态格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以下步骤:
6.1)将求得的风环境效应指数输入AUTOCAD软件,作为各观测点的纵向坐标;
6.2)打开GIS,利用join命令将观测点点坐标的excel表语shapefile建立关联关系;其次,利用add xy命令自动生成等值线,形成风环境效应场模型。
CN201610165705.8A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Pending CN105913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705.8A CN105913135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PCT/CN2016/081024 WO2017161643A1 (zh) 2016-03-22 2016-05-04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705.8A CN105913135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13135A true CN105913135A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4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5705.8A Pending CN105913135A (zh) 2016-03-22 2016-03-22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13135A (zh)
WO (1) WO2017161643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1874A (zh) * 2019-11-29 2020-04-10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群微环境测评方法、平台和系统
CN111429550A (zh) * 2020-03-27 2020-07-17 东南大学 一种针对老城街区形态的复杂性结构的测量方法
CN111696195A (zh) * 2020-05-09 2020-09-22 东南大学 一种街区三维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方法
CN111695175A (zh) * 2020-05-09 2020-09-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日照罩面分析的街区高度阶梯控制方法
CN113032874A (zh) * 2021-03-17 2021-06-25 三一智造(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风环境的人工智能城市设计形态布局方法
CN114091146A (zh) * 2021-11-10 2022-02-25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风环境模拟的街区形态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47959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东南大学 一种提升风环境的人工智能城市设计形态布局方法
CN115329691A (zh) * 2022-08-01 2022-11-11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cfd与gis的超大城市风环境模拟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1561B (zh) * 2018-07-12 2022-09-13 中山大学 面向交通环境污染模拟的城市三维建筑物快速建模方法
CN109063388A (zh) * 2018-09-28 2018-12-21 同济大学 风环境模拟的微气候建筑选址设计方法
US11217104B2 (en) * 2019-01-22 2022-01-04 Here Global B.V. Airflow modeling for route optimization
US11150646B2 (en) 2019-01-22 2021-10-19 Here Global B.V. Delivery with swarming aerial vehicles
US11215630B2 (en) 2019-01-22 2022-01-04 Here Global B.V. Airflow modeling from aerial vehicle pose
CN110175374A (zh) * 2019-05-13 2019-08-27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双子楼建筑风环境的优化方法
CN112001011B (zh) * 2020-08-10 2024-04-02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风环境评价的城市天际线美学量化因子范围的提取方法
CN113240249B (zh) * 2021-04-26 2022-04-29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增强现实的城市工程质量智能评价方法及其系统
CN113268800B (zh) * 2021-05-31 2024-02-02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优化区域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25416B (zh) * 2022-04-25 2022-12-23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数据转换的建筑结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6167148B (zh) * 2023-04-26 2023-07-07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局域微气候的城市街区形态优化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283A (zh) * 2010-11-26 2011-03-30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行道树城市街区风灾的动态预报方法
CN103136432A (zh) * 2013-03-28 2013-06-05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建筑场地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5220896A (zh) * 2015-09-11 2016-01-06 苏州中科院全周期绿色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4004A (zh) * 2011-07-13 2012-02-1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技术的阵列式局地风环境监测方法
CN102331589A (zh) * 2011-08-10 2012-01-2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新型便携式风环境移动监测设备
JP2014167717A (ja) * 2013-02-28 2014-09-11 Shimizu Corp 緑地評価装置、及び緑地評価方法
CN103544387A (zh) * 2013-10-20 2014-01-2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模拟重气在市内街道有风扩散的方法
CN103918514B (zh) * 2014-04-22 2015-07-2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城市绿地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6283A (zh) * 2010-11-26 2011-03-30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行道树城市街区风灾的动态预报方法
CN103136432A (zh) * 2013-03-28 2013-06-05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建筑场地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5220896A (zh) * 2015-09-11 2016-01-06 苏州中科院全周期绿色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绿色建筑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钟楠等: "风环境导向的城市地块空间形态设计", 《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 *
赵倩等: "城市室外风环境的评价方法整合及策略初探", 《2015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1874A (zh) * 2019-11-29 2020-04-10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群微环境测评方法、平台和系统
CN110991874B (zh) * 2019-11-29 2024-02-13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群微环境测评方法、平台和系统
CN111429550A (zh) * 2020-03-27 2020-07-17 东南大学 一种针对老城街区形态的复杂性结构的测量方法
CN111429550B (zh) * 2020-03-27 2022-02-15 东南大学 一种针对老城街区形态的复杂性结构的测量方法
CN111696195A (zh) * 2020-05-09 2020-09-22 东南大学 一种街区三维空间形态量化分析方法
CN111695175A (zh) * 2020-05-09 2020-09-22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日照罩面分析的街区高度阶梯控制方法
WO2022047959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东南大学 一种提升风环境的人工智能城市设计形态布局方法
CN113032874A (zh) * 2021-03-17 2021-06-25 三一智造(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风环境的人工智能城市设计形态布局方法
CN114091146A (zh) * 2021-11-10 2022-02-25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风环境模拟的街区形态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329691A (zh) * 2022-08-01 2022-11-11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cfd与gis的超大城市风环境模拟方法
CN115329691B (zh) * 2022-08-01 2024-03-12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cfd与gis的超大城市风环境模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1643A1 (zh)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3135A (zh) 一种基于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街区三维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Yang et al. Evaluation of urban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based on noise maps
CN105513133B (zh) 一种城市风环境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
CN103196368B (zh)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单株树三维绿量自动估算方法
CN103886152B (zh) 基于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区dem的流域汇水范围制作方法
CN102620721B (zh) 一种基于精细数字地面模型的公路测设方法
CN101621825B (zh) 一种充分利用实测数据的无线信号场强预测及网络覆盖地图绘制的方法
CN105761310B (zh) 一种天空可视域数字地图的模拟分析及图像显示方法
Guo et al.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ventilation path in a mountainous city for a sea breeze: The case of Dalian
CN108664705B (zh) 一种基于OpenFOAM的模拟复杂地形地表粗糙度的方法
CN111767597A (zh) 一种城市模型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5374A (zh) 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的双子楼建筑风环境的优化方法
CN104834769A (zh) 基于航空噪声限制区域拟合的消噪飞行程序设计方法
CN105844547A (zh) 一种基于热岛效应消解的城市通风廊道划定方法
CN109002627A (zh)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ca模型的城市规划方案热岛模拟预测方法
Li et al. Wind tunnel study on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ization of building non-uniformity
JP4297921B2 (ja) 物理量の等値線図の作成方法及び物理量の推定方法
CN105469410A (zh) 一种基于gis的景观视域分析方法
CN108269487B (zh) 3d噪声地图绘制系统和方法
CN108427831A (zh) 一种利用实景建模及bim技术优化深坑建筑结构的方法
CN103918514B (zh) 一种基于环境效应场模型的城市绿地形态格局优化方法
Bharat et al. Effects of high rise building complex on the wind flow patterns on surrounding urban pockets
CN110457819A (zh) 一种根据自然环境识别城市天然风道的方法
CN105279305B (zh) 一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测站选取方法
JP2003185762A (ja) 風向別基本風速マップ及びその作成方法及び風向別基本風速の推定方法並びに物理量の等値線図の作成方法及び物理量の推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