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9943A - 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9943A
CN105899943A CN201580004232.7A CN201580004232A CN105899943A CN 105899943 A CN105899943 A CN 105899943A CN 201580004232 A CN201580004232 A CN 201580004232A CN 105899943 A CN105899943 A CN 105899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determines
dump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42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99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9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5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flash-point; by investigating explosibility
    • G01N25/54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flash-point; by investigating explosibility by determining explosibil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5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flash-point; by investigating explosibil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6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e.g. refractory materials, to rapid heat chang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2Fuels; Explosives
    • G01N33/222Solid fuels, e.g. co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2290/00Fuel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therefore, comprising specific process steps or apparatus units
    • C10L2290/60Measuring or analysing fractions, components or impurities or process conditions during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of a fu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Solid Fuels And Fuel-Associated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是预测构成煤堆(储煤设施内的煤层)的煤的自燃的方法。本发明的自燃预测方法具有确定煤的物性值的物性值确定步骤、和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是基于由物性值确定步骤确定的物性值,通过分析来确定煤堆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的预测值即温度分布预测值的步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建立实物的煤堆,就能够预测煤达到自燃温度的时间和位置。

Description

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有在储煤设施内作为煤层(煤山、煤堆)储藏煤的情况。例如,从国外进口煤时,一般煤会作为煤堆被储藏2周~1个月左右。煤即使在常温下也会发热(自放热)。该发热是由于大气中的氧所引起的缓慢的氧化反应(低温氧化反应)而产生的。若该发热进行,达到煤的着火温度,则煤起火(自燃),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
煤的易发热度(易自燃度)根据煤的品种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煤中的氧和碳的原子数的比率(O/C比)越高的煤,越容易发热。近年来,煤的品种的多样化显著。另外,与以往通常被利用的煤相比,O/C比高的煤近年来也大量被利用。因此,预测煤的(煤堆内的)发热的行为很重要。更详细地说,就是预测煤在什么时候,在煤堆内的哪个部位,达到怎样的温度(是否达到着火温度)很重要。这一预测在储藏发热的行为未知的煤(新使用的品种的煤)时特别重要。
专利文献1~3中,记述有一种预测煤堆内的温度等(发热、自燃)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权利要求1)中记述,“在储煤设施的煤层内插入多根气体采样管,计测来自由该采样管提取的煤的发生气体的组成,由此检测煤的自燃的前兆。
在专利文献2(权利要求1、段落[0014]、[0015]等)中,记述有如下技术。在储藏于储煤设施的煤(3)中混入碳酸铵一水合物等的物质。若储藏煤(3)氧化而煤层内部的温度上升超过约60℃,则混入的碳酸铵一水合物分解,氨气发生。由此能够了解储藏煤(3)内部的蓄热温度。
在专利文献3(摘要)中记述,“在贮煤场内以既定间隔规则地配备多个温度计测自动仪(1),……在温度到达自燃温度时,特别指定一个点,从预设于这一点的注水喷嘴……注水冷却,提前防止自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32412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3212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8-84782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3所述的技术中,在建立煤堆后(堆垛后),测量煤堆内的温度和气体,从而预测煤堆内的温度。因此,为了预测煤堆内的温度,需要建立煤堆。煤堆的高度例如为10m~15m等,因此为了建立煤堆,要花费成本和劳动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不需要建立实物的煤堆,就能够预测煤达到自燃温度的时间和位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构成储煤设施内的煤层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所述自燃预测方法具有如下步骤:确定所述煤的物性值的物性值确定步骤;和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基于在所述物性值确定步骤中确定的所述物性值,通过分析来确定所述煤层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的预测值即温度分布预测值。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构成,不需要建立实物的煤堆,就能够预测煤达到自燃温度的时间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煤堆1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自燃预测方法S1的流程的图。
图3是表示流速与压力损耗的关系(煤B的情况)的图解。
图4是表示耗氧速率的实测值(煤A的情况)的图解。
图5是表示耗氧速率的实测值(煤B的情况)的图解。
图6是表示相对压力与平衡水分的关系(煤A的情况)的图解。
图7是表示相对压力与平衡水分的关系(煤B的情况)的图解。
图8是表示储煤天数与温度的关系(煤A的情况)的图解。
图9是表示储煤天数与温度的关系(煤B的情况)的图解。
图10是表示第24天的氧浓度分布(煤A的情况)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4天的氧浓度分布(煤B的情况)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12是表示第24天的温度分布(煤A的情况)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第24天的温度分布(煤B的情况)的分析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第24天的温度分布(煤B的情况)的实测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4,对于图1所示的构成煤堆1(储煤设施内的煤层)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S1(参照图2)进行说明。
煤堆1是煤堆积而成的产物(煤重叠的产物,煤堆聚的产物,煤的填充层)。煤堆1是在煤的储藏时(储煤时)形成的储煤堆。煤堆1由堆积设备建立(形成)。堆积设备是用于将煤堆放在储煤场所的设备,是用于使煤落至储煤场所把煤堆起来的设备。煤堆1设于利用煤的事务所内等的储煤设施内。
该煤堆1由于煤的氧化反应而发热。发热的详情如以下的(a)~(d)。(a)煤堆1内有空气(大气)流入。(b)由于空气中的氧和煤,即使在常温下也会发生氧化反应(低温氧化反应)。(c)由于该氧化反应,煤的温度上升。(d)若煤的温度上升至着火温度(250℃等)则煤起火。
在该煤堆1发热到一定程度时(煤着火之前),进行煤堆1的出库。煤堆1的出库,例如为了使用煤而拆毁煤堆1,另外,例如不使用煤而先拆毁煤堆1(其后改建煤堆1)。煤堆1进行出库的温度,例如约60℃等。煤堆1的出库天数(从煤堆1建立至进行出库的天数),例如约2周~约1个月等。
该煤堆1的形状是山状。煤堆1的形状,例如是锥状(圆锥状和棱锥状等),另外例如是台状(圆锥台状和棱锥台状等),另外例如是山脉状等。煤堆1的截面的形状是山型。煤堆1的截面形状例如是三角形,另外例如是梯形等。上述“截面”是与水平面垂直的面,是通过煤堆1的最高部分的面。以下,对于煤堆1的形状是圆锥状(煤堆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情况进行说明。与煤堆1的截面的底边平行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X。煤堆1的高度h约10m~15m等。
在该煤堆1的截面有部位1a~1e。
部位1a是煤堆1的坡脚部。部位1a是煤堆1的截面的下端部,并且,是左右方向X外侧端部。
部位1b是煤堆1的中腹部。部位1b是煤堆1的截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并且,是左右方向X外侧端部。
部位1c是煤堆1的顶峰部。部位1c是煤堆1的截面的上端部。
部位1d是煤堆1的截面的中央部。部位1d是煤堆1的截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并且,是左右方向X中央部。
部位1e是煤堆1的截面的底部。部位1e是煤堆1的截面的下端部,并且,是左右方向X中央部。
该煤堆1由煤构成。煤有各种各样的品种。根据煤的品种,构成煤的物质的比率不同。煤由碳、氧、氢、氮、硫、水分和无机分(灰)等构成。煤中的氧和碳的原子数的比率(O/C比)越高的煤越容易发热。作为煤的例子,有表1所示的煤A和煤B。煤B比煤A的O/C比高(发热性高)。煤B比煤A的水分高。还有,表1中的水分[%]是水分的质量相对于煤的质量的比例。
【表1】
煤A 煤B
品位 烟煤 次烟煤
O/C比 0.05 0.14
水分 11% 27%
自燃预测方法S1(参照图2),是预测构成煤堆1的煤的发热的方法。以下,参照图1对于煤堆1进行说明,参照图2对于自燃预测方法S1进行说明。自燃预测方法S1,是通过分析(数值分析、计算、模拟),预测煤堆1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发热特性),从而预测煤的自燃的方法。自燃预测方法S1是预测煤堆1内在什么时候、哪个部位、如何发热的方法。自燃预测方法S1,基于煤的物性值(参照后述的物性值确定步骤Sp),进行上述预测。在自燃预测方法S1中,不需要直接测量煤堆1的信息(温度和气体的成分等)。因此,自燃预测方法S1不需要在建立煤堆1后再进行。自燃预测方法S1在建立煤堆1之前进行。自燃预测方法S1也可以在建立煤堆1的当中或建立煤堆1之后进行。煤堆1内的温度(温度上升),依存于煤的氧化反应带来的发热、煤堆1内的热传导、由于水的解吸(蒸发)而从煤中带走的热量。因此,在自燃预测方法S1中,进行发热速度的确定S10、有效热传导率的确定S40、蒸发热量的确定S50。
在发热速度的确定S10中,可确定(推算)基于氧化反应的煤的发热速度。基于氧化反应的煤的发热速度根据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导出。另外,该反应速度依存于煤堆1内的氧浓度。因此,在发热速度的确定S10中,进行氧浓度的确定S20和反应速度等的确定S30。
在氧浓度的确定S20中,确定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由煤堆1内的各部位的压力损耗(详情后述)导出。压力损耗依存于煤的粒径。另外,压力损耗依存于通过煤的粒子群的空气的流速。因此,在氧浓度的确定S20中,进行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S22、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氧浓度确定步骤S24。
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是确定煤堆1内的煤的粒径分布的步骤。图2中省略“步骤”并记述为“粒径分布确定”(其他的步骤也同样)。在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中,掌握煤堆1内的煤粒子的填充状态。煤的粒径根据煤堆1内的部位而有所不同(拥有宽泛的粒径分布)。例如煤堆1为圆锥状时,粒径大的煤有集中在坡脚部(部位1a)的倾向。还有,确定粒径分布的必要性如下。作为预测填充层内的压力损耗的经验式为Ergun式。Ergun式能够适用粒径均匀的情况。但是,对于像煤堆1这样拥有宽泛粒径分布的情况,Ergun式则不能适用。因此,以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确定粒径分布,基于该粒径分布,以后述的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确定压力损耗。在基于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的粒径分布的确定方法中,有借助实验(实验性手法)的方法和借助分析(分析手法)的方法。
在基于实验的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中,实测小型煤堆的粒径分布,从而确定煤堆1的粒径分布。小型煤堆是模拟煤堆1(实物)的试验煤堆。小型煤堆的大小比煤堆1小,例如是在实验室内能够制作的程度。小型煤堆的高度,是煤堆1的高度h的例如1/10等(例如,煤堆1的高度h为15m时,小型煤堆的高度为1.5m)。若比较小型煤堆和煤堆1,则可知会形成相同的粒径分布。因此,通过实测小型煤堆的粒径分布,来推测煤堆1的粒径分布。
(测量方法和结果)粒径分布的测量,例如以如下方式进行。从与煤堆1的部位1a~1e相对应的小型煤堆的各部位(部位1a~1e),提取煤的粒子群。然后,对于提取的粒子群分别测量平均粒径。
(测量结果)煤B的小型煤堆的在部位1a~1e的50%粒径[mm]如下。
部位1a:29.8 部位1b:6.2 部位1c:6.3
部位1d:4.2 部位1e:2.2
由该结果可知,粒径大的煤集中在煤堆1的坡脚部(部位1a)。
还有,在上述的例子中,粒径提取和测量的部位是小型煤堆的部位1a~1e。但是,测量等进行的部位不需要是部位1a~1e。(α)测量等进行的部位例如也可以只是部位1a~1e的一部分,另外例如也可以是部位1a~1e以外的部位。(β)另外,测量等进行的部位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以下和6个以上。(γ)另外,也可以将测量进行的部位(例如部位1a~1e)的结果作为基础,计算未进行测量的部位(例如,部位1a~1e彼此之间的部位或部位1a~1e的周边的部位)的推算值。关于上述(α)~(γ),在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以外的步骤中,进行测量、分析等的情况也同样。
在基于分析的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中,通过分析确定煤堆1内的粒径分布。在用于确定粒径分布的分析中,例如有DEM模拟(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离散单元法)。
如此在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中,有基于实验的方法和基于分析的方法。与之同样,关于以下说明的各步骤也可以描述如下。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通过分析确定的内容(值、特性、分布等),如果可以由实验确定,则也可以通过实验确定。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通过实验确定的内容(值、特性、分布等),如果可以由分析确定,则也可以通过分析确定。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通过实验或分析确定的内容(值、特性、分布等),在可以利用已知的信息(他人预先调查的信息等)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既不进行实验,也不进行分析而确定。但是,由后述的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确定的温度分布预测值必须通过分析确定。
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S22是确定通风阻力系数k的步骤。通风阻力系数k,根据通过某粒径的(某个部位的)煤粒子群的气体(空气)的流速与压力损耗的关系来确定。通风阻力系数k,是流速与压力损耗的关系式中的系数(常数)。通风阻力系数k,根据煤堆1内的部位而不同。通风阻力系数k被确定的部位,例如是部位1a~1e。通风阻力系数k由基于实验的测量来确定。
(测量方法)通风阻力系数k的测量和确定,例如以如下(S22-a)~(S22-e)的方式进行。(S22-a)准备填充有某粒径的煤(某个部位的煤,例如小型煤堆的部位1a的煤)的系统。该系统具备筒和筒内的填充层(填充有煤粒子的层,煤粒子群)。筒优选为圆筒。(S22-b)从筒的轴向一端(入口,例如下端)使干燥空气流入,从另一端(出口,例如上端)使干燥空气排出。由此,在填充层内通过干燥空气。(S22-c)根据入口与出口的压力差(ΔP)和填充层的长度(L),求得填充层中的空气的压力损耗(压力损耗ΔP/L)。(S22-d)以在填充层内通过的干燥空气的流速(流速u)的值为参数,求得多个压力损耗ΔP/L。据此测量结果,求得通风阻力系数k。(S22-e)此外,再对于多个粒径(例如在小型煤堆的部位1b~1e)分别测量通风阻力系数k。
(测量结果)图3是表示煤B的小型煤堆的部位1a、1b、1c各自的流速u与压力损耗ΔP/L的关系的图解。如该图解所示,在流速u与压力损耗ΔP/L之间,以下的关系成立。
ΔP/L=k·u
在此,k是通风阻力系数[Pa/m2/s],是图3的图解的倾斜度。
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是确定压力损耗ΔP/L的步骤。在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中,对于多种粒径(多个部位,例如部位1a~1e)分别确定压力损耗ΔP/L。在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中,基于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S22中所确定的通风阻力系数k和伴随煤的温度变化的经时变化的流速u,确定压力损耗ΔP/L。上述“经时变化的流速u”的详情如下。例如,若煤堆1内的温度上升,则空气的体积膨胀。因此,即使煤堆1表面的空气的流速相同,有温度上升的情况与温度没有上升的情况相比,煤堆1内的空气的流速u变大。如此,伴随煤堆1内的温度的经时变化,在煤堆1内通过的空气的流速u也经时变化。因此,在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中,使用通风阻力系数k确定压力损耗ΔP/L。由此,能够推算与流速u的经时变化相应的压力损耗ΔP/L的经时变化。另外,上述“经时变化的流速u”能够以如下方式预测。由于煤堆1的温度与大气的温度的温差,从而产生空气的密度差(相比低温,高温的情况为低密度)。由于该密度差,导致在煤堆1形成的初期,空气从煤堆1外流入到煤堆1内。因此,根据该密度差与压力损耗ΔP/L(不考虑经时变化的流速u的压力损耗ΔP/L,基于粒径的压力损耗ΔP/L)的关系,能够预测煤堆1形成初期的煤堆1内的空气的流速u(初期的流速u)。基于该初期的流速u,进行从煤堆1形成到经过“某一时间”后的流速u的预测。然后,一边改变上述“某一时间”一边反复进行流速u的预测。由此,能够预测上述“经时变化的流速u”。
氧浓度确定步骤S24是确定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空气的状态)的步骤。在氧浓度确定步骤S24中,通过分析预测(推算)氧浓度分布。煤堆1内的氧浓度由煤堆1内的压力损耗ΔP/L导出。如上述,压力损耗ΔP/L根据煤的粒径(根据煤堆1内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在氧浓度确定步骤S24中,基于由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确定的粒径分布和由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确定的压力损耗ΔP/L(某种粒径的压力损耗ΔP/L)来确定氧浓度分布。
在反应速度等的确定S30中,确定煤堆1内的煤的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由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导出煤的发热速度。另外,氧化反应失活(后述)。因此,在反应速度等的确定S30中,进行失活特性确定步骤S31、各种物性值确定步骤S32、反应速度确定步骤S33、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
失活特性确定步骤S31是确定煤的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的失活特性(把握失活行为)的步骤。失活以如下方式发生。由于氧化反应,在煤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其结果是,随着氧化反应进行,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降低。还有,该失活与煤的风化是同样的现象。氧化反应因为通过煤造成的氧的消耗而进行,所以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可以由耗氧速率(OCR;Oxygen Consumption Rate)进行调整。耗氧速率通过实验测量。
(测量方法)耗氧速率例如以如下(S31-a)~(S31-d)的方式测量和确定。(S31-a)在容器(例如塑料容器)内加入煤(煤试料)和干燥空气,密封该容器。(S31-b)在容器内,以30℃保持1小时。(S31-c)之后,测量容器内的氧浓度(气体组成)。(S31-d)基于氧浓度的降低量,根据氧减少量、煤试料重量及测量时间,由下式求得耗氧速率(耗氧速率的实测值)OCR0
OCR0=氧减少量[mg]/(煤试料重量[g]·测量时间[day])
(测量结果)图4及图5是表示耗氧速率与累计氧量的关系的图解。图解的横轴的累计氧量是氧减少量的累计量,另外,是氧化反应造成的氧向煤中的累积量。图4是煤A的测量结果,图5是煤B的测量结果。由图4和图5的图解可知如下。累计氧量越大,耗氧速率越小。根据煤的品种(例如以煤A和煤B),耗氧速率不同。O/C比越高(相比煤A,煤B的情况),耗氧速率处于越快的倾向。
各种物性值确定步骤S32,是确定反应速度确定步骤S33和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中所用的煤的物性值(失活特性以外的物性值)的步骤。由各种物性值确定步骤S32确定的煤的物性值,是活化能ΔE、反应次数n、固体密度ρs、发热量H、及煤堆1内的空隙率ε。这些物性值通过煤和小型煤堆的测量等确定。
反应速度确定步骤S33是确定(通过分析推算)煤的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低温氧化反应速度OCR)的步骤。低温氧化反应速度OCR依存于氧浓度C和温度T等。其关系可以由下式(阿仑尼乌斯方程式)表现。
OCR=OCR0·exp[(-ΔE/R)(1/T-1/T0)]·(C/21)n
OCR0:耗氧速率的实测值[mg-O2/(g·day)]
ΔE:活化能[kJ/mol]
R:气体常数[kJ/(mol·K)]
T:温度[K]
T0:初期温度[K]
C:氧浓度[mol%]
n:反应次数[-]
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是确定(通过分析推算)基于煤的氧化反应的发热速度(发热速度Q)的步骤。在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中,基于由反应速度确定步骤S33确定的低温氧化反应速度OCR来确认发热速度Q。更详细地说,在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中,基于氧浓度C(氧浓度分布)和耗氧速率的实测值OCR0(失活特性)确定低温氧化反应速度OCR,基于低温氧化反应速度OCR确定发热速度Q。发热速度Q由下式导出。
Q=ΔH·(1-ε)·ρs·OCR
Q:发热速度(基于氧化反应的煤的发热速度)[kcal/(m3·day)]
ΔH:发热量(基于氧化反应的煤的发热量)[kcal/mg-O2]
ε:煤堆1内的空隙率[-]
ρs:煤的固体密度[kg/m3]
在有效热传导率的确定S40中,确定煤堆1内的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有效热传导率的理由如下。由煤的氧化而产生的热(更详细地说,是从因氧化而产生的热中减去因水的蒸发而带走的热之后的热量)向周围传热。因为在煤堆1内的煤的粒子间有空隙,所以该传热的行为依存于煤堆1的有效热传导率。因此,在有效热传导率的确定S40中,进行煤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1和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2。
煤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1是确定煤的热传导率(煤热传导率ks)的步骤。
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2是确定基于煤堆1的空隙率的有效热传导率(有效热传导率keff[W/(m·K)])的步骤。有效热传导率keff,能够作为空气(流体)的热传导率和煤(固体)的热传导率的体积平均进行整理。有效热传导率keff由下式表示。
keff=εkf+(1-ε)ks
ε:煤堆1内的空隙率[-]
kf:空气的热传导率[W/(m·K)]
ks:煤的热传导率[W/(m·K)]
在蒸发热量的确定S50中,确定由于水从煤中蒸发(解吸)而从煤中带走的热量。蒸发的详情如下。水分对煤的吸附量(水分吸附量、水蒸气吸附量)依存于相对压力(水蒸气压/饱和水蒸气压)(依存于相对湿度)。例如,若煤温度上升,则水从煤中蒸发,蒸发的水放出到煤堆1外(系统外)。水从煤中蒸发时,从煤中带走热量。该热由煤的氧化反应的发热产生的热量提供。水分向煤的吸附量依存于吸附解吸特性(后述)。因此,在蒸发热量的确定S50中,进行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大气条件确定步骤S52、和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
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是确定水对于煤的吸附解吸特性的步骤。在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中,确定相对压力与水分吸附量的关系。吸附解吸特性根据煤的品种有所不同。
(测量方法)水对于煤的吸附解吸特性,例如以如下(S51-a)~(S51-d)的方式测量。(S51-a)使煤试料以107℃减压干燥6小时。(S51-b)之后,在能够进行压力操作的容器内,加入该煤试料。(S51-c)向该容器内供给水蒸气。(S51-d)将容器内的温度保持一定,测量相对压力与水分吸附量的关系。水分吸附量可以由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求得。更详细地说,在测量中,容器内的水蒸气的体积V、气体常数R、容器内的温度T一定。因此,根据容器内的水蒸气压P的变化,能够求得吸附于煤试料的水分子的摩尔数n。其结果是,能够导入煤试料中的水分[%]。
(测量结果)在图6和图7中,显示40℃时的吸附解吸特性的测量结果。图6和图7是表示相对压力与平衡水分(水对于煤的吸附解吸为平衡状态时的煤试料中的水分)的关系的图解。图6是煤A的测量结果,图7是煤B的测量结果。
大气条件确定步骤S52是确定煤堆1附近(煤堆1的周边或煤堆1内)的空气的条件(大气条件)的步骤。确定的大气条件例如为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等。
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是确定水从煤中蒸发时的蒸发热量的步骤。在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中,基于由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确定的吸附解吸特性和由大气条件确定步骤S52确定的大气条件来确定蒸发热量。蒸发热量根据从煤中蒸发的水分量[g]和蒸发潜热(2259[J/g])求得。
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是通过分析来确定煤堆1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的预测值(温度分布预测值)的步骤。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基于由物性值确定步骤Sp(后述)确定的煤的物性值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基于由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发热速度的确定S10)确定的发热速度Q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基于由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2(有效热传导率的确定S40)确定的有效热传导率keff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基于由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蒸发热量的确定S50)确定的蒸发热量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考虑化学反应、流体、传热和气体扩散,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上述各步骤中所用的条件(关系式和值)以外的条件也可以用于分析。
在由该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预测的“温度分布”中,包含煤堆1内的“多个部位”各自的位置和温度的信息。上述“多个部位”,例如在煤堆1的截面的上下和左右分别以数cm间隔(例如1cm间隔)设定。另外例如,“多个部位”是在基于实验的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中,从小型煤堆提取煤的部位1a~1e所对应的煤堆1的部位1a~1e(例如5处)。另外例如,“多个部位”是部位1a~1e彼此之间或部位1a~1e的周边等。上述“经时变化的预测值”是多个时刻各自的预测值。上述“多个时刻”之间的间隔,例如是数小时,另外例如是1天,另外例如是几天等。
物性值确定步骤Sp是确定构成煤堆1的煤的物性值的步骤。在物性值确定步骤Sp中,包括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S22、失活特性确定步骤S31、各种物性值确定步骤S32、煤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1、及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
(分析结果1)
使用自燃预测方法S1预测(分析)煤堆1内的温度的经时变化。对于煤A和煤B分别进行分析。在从建立煤堆1的时刻起30天内进行分析。对于部位1a(坡脚部)、部位1b(中腹部)、及部位1c(顶峰部)进行分析。在此分析中,以高度h=15[m]的圆锥状的煤堆1为对象。分析结果显示在图8(煤A的结果)和图9(煤B的结果)中。图8和图9是表示储煤天数与温度的关系的图解。由此结果可知如下。若比较煤A和煤B,则作为高O/C煤的煤B(相比煤A,O/C比高的煤B)的温度与煤A相比容易上升。特别是在煤B中,在部位1a(与其他的部位相比,大粒径的煤多的部位),与其他的部位相比,温度上升显著。具体来说,在煤B中,在储煤天数:第0天~第6天,在部位1a温度上升显著。在煤B中,在储煤天数:第13天~第30天,部位1b的温度比其他的部位高。在煤B中,在储煤天数:第30天,在部位1b与部位1c为大致相同的温度。
(分析结果2)
使用自燃预测方法S1,预测(分析)储煤天数:第24天的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在图10~图13中。图10~图13所示的三角形,是左右对称的煤堆1的截面的右半边的部分(在后述的图14中也同样)。氧浓度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图10(煤A的结果)和图11(煤B的结果)中。由该结果可知,煤堆1的坡脚部(图1的部位1a附近)的氧浓度比其他的部分高。温度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图12(煤A的结果)和图13(煤B的结果)中。由图13可知如下。高温点(煤堆1之中温度变得最高的部位)的温度(温度水平)约70℃。高温点的位置在中腹部(图1的部位1b)的邻域。更详细地说,高温点的位置是从煤堆1的下端(0m)向上约5m的位置,并且,是从煤堆1的左右方向X的中央(0m)向外侧(图13中的右侧)约11m的位置。
(实测结果)
为了验证上述的分析的可靠性,对于煤堆1内的温度分布,比较分析结果和实测结果。具体来说,是在与图13的分析结果相对应的煤堆1(实物)中实测温度分布。用于实测的煤堆1由煤B构成,高度h=15[m],是圆锥状的煤堆,储煤天数是第24天。还有,温度的测量处的数量为15处,测量处的间隔为上下方向2.5m,左右方向X(参照图1)约2~3m(相比煤堆1的下部,在上部加大间隔)。煤堆内的温度分布的实测结果显示在图14中。若比较图13所示的分析结果和图14所示的实测结果,则可知高温点的位置(详情上述)和温度水平(约70℃)良好地一致。
(效果1)
接着,说明图2所示的自燃预测方法S1的效果。自燃预测方法S1是预测构成煤堆1(储煤设施内的煤层)的煤的自燃的方法。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确定煤的物性值的物性值确定步骤Sp和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
[构成1]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是基于由物性值确定步骤Sp确定的物性值,通过分析来确定煤堆1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的预测值即温度分布预测值的步骤。
在上述[构成1]中,由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确定的温度分布预测值,基于煤的物性值被确定。为了确定煤的物性值,只要是煤即可,而不需要建立实物的煤堆1。因此,能够削减建立煤堆1所需要的成本和劳动力。
如上述[构成1],所谓温度分布预测值,是煤堆1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的预测值。因此,如果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则能够预测煤到达自燃温度的时间(例如储煤天数)和到达自燃温度的位置(部位)。其结果是,能够确定可不使煤自燃而进行储煤的储煤天数的上限(出库天数的上限)。
(效果2)
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确定基于煤的氧化反应的发热速度Q的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
[构成2]在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中,基于由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确定的发热速度Q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
煤堆1内的温度变化,很大程度依存于煤的氧化反应造成的发热。因此,在上述[构成2]中,以基于氧化反应的发热速度Q为基础,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预测温度分布预测值。
(效果3)
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确定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的氧浓度确定步骤S24。
[构成3]在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中,基于由氧浓度确定步骤S24确定的氧浓度分布来确定发热速度Q。
基于煤的氧化反应的发热速度Q很大程度依存于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因此,在上述[构成3]中,基于氧浓度分布来确定发热速度。因此,能够确实地预测发热速度Q,其结果是,能够更确实地预测温度分布预测值。
(效果4)
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和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
[构成4-1]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是确定煤堆1内的煤的粒径分布的步骤。
[构成4-2]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是对于多种粒径(例如对于部位1a~1e)分别确定通过某粒径的(某部位的)煤粒子群的气体的压力损耗ΔP/L的步骤。
[构成4-3]氧浓度确定步骤S24是基于由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确定的粒径分布、以及由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确定的压力损耗ΔP/L来确定氧浓度分布的步骤。
煤堆1内的氧浓度分布依存于煤堆1内的压力损耗ΔP/L。压力损耗ΔP/L依存于煤的粒径。因此,在上述[构成4-1]~[构成4-3]中,基于多种粒径各自的压力损耗ΔP/L和粒径分布,确定氧浓度分布。因此,能够确实地预测氧浓度分布,其结果是,能够更确实地预测发热速度Q和温度分布预测值。
(效果5)
[构成5-1]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根据通过某种粒径的(某个部位的)煤粒子群的气体的流速u与压力损耗ΔP/L的关系,确定通风阻力系数k的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S22。
[构成5-2]压力损耗确定步骤S23,基于由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S22确定的通风阻力系数k、和伴随煤的温度变化的经时变化的流速u,确定压力损耗ΔP/L。
通过某种粒径的煤粒子群的气体的压力损耗ΔP/L依存于该气体的流速u。该流速发生经时变化。因此,在上述[构成5-1]中,根据流速u与压力损耗ΔP/L的关系确定通风阻力系数k。然后,在上述[构成5-2]中,基于经时变化的流速u和通风阻力系数k,确定压力损耗ΔP/L,因此能够确实地预测压力损耗ΔP/L,其结果是,能够更确实地预测氧浓度分布、发热速度Q和温度分布预测值。
(效果6)
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确定煤的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的失活特性的失活特性确定步骤S31。
[构成6]发热速度确定步骤S34基于由失活特性确定步骤S31确定的失活特性来确定发热速度Q。
如上述,煤的氧化反应具有失活特性。因此,在上述[构成6]中,基于失活特性确定发热速度Q。因此,能够确实地预测发热速度,其结果是,能够更确实地预测温度分布预测值。
(效果7)
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确定基于煤堆1内的空隙率的有效热传导率keff的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2。
[构成7]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基于由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S42确定的有效热传导率keff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
因为构成煤堆1的煤是粒子,所以煤堆1内有空隙。因此,煤堆1内的热传导依存于基于煤堆1内的空隙率的有效热传导率keff。因此,在上述[构成7]中,基于有效热传导率keff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预测温度分布预测值。
(效果8)
自燃预测方法S1,具有确定水对于煤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确定煤堆1附近的大气条件的大气条件确定步骤S52、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
[构成8-1]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是基于由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S51确定的吸附解吸特性、和由大气条件确定步骤S52确定的大气条件,确定水从煤中蒸发时的蒸发热量的步骤。
[构成8-2]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基于蒸发热量确定步骤S53确定的蒸发热量来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
煤中的水蒸发时从煤中带走的热量(蒸发热量),如上述,依存于吸附解吸特性和大气条件。因此,在上述[构成8-1]和[构成8-2]中,基于吸附解吸特性和大气条件,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预测温度分布预测值。
(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也可以将图2所示的各步骤的顺序变更为图2所示的顺序以外的顺序(如果在能够以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S60确定温度分布预测值的范围内,则可以变更)。例如,发热速度的确定S10、有效热传导率的确定S40、蒸发热量的确定S50,不需要按图2所示的顺序进行。另外,例如各种物性值确定步骤S32也可以在自燃预测方法S1的最初(例如粒径分布确定步骤S21之前)进行。
参照特定的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进行各样变更和修改,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
还有,本申请基于2014年1月1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4-005154),其整体通过引用而援引。
符号说明
1 煤堆(储煤设施内的煤层)
S1 自燃预测方法
S10 发热速度的确定
S20 氧浓度的确定
S21 粒径分布确定步骤
S22 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
S23 压力损耗确定步骤
S24 氧浓度确定步骤
S30 反应速度等的确定
S31 失活特性确定步骤
S32 各种物性值确定步骤
S33 反应速度确定步骤
S34 发热速度确定步骤
S40 有效热传导率的确定
S41 煤热传导率确定步骤
S42 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
S50 蒸发热量的确定
S51 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
S52 大气条件确定步骤
S53 蒸发热量确定步骤
S60 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
Sp 物性值确定步骤

Claims (8)

1.一种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是构成储煤设施内的煤层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确定所述煤的物性值的物性值确定步骤;和
基于由所述物性值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物性值,通过分析来确定所述煤层内的温度分布的经时变化的预测值即温度分布预测值的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中,
具有确定基于所述煤的氧化反应的发热速度的发热速度确定步骤,
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发热速度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发热速度来确定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中,
具有确定所述煤层内的氧浓度分布的氧浓度确定步骤,
所述发热速度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氧浓度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氧浓度分布来确定所述发热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中,
具有确定所述煤层内的所述煤的粒径分布的粒径分布确定步骤;和
对于多种所述粒径分别确定通过某所述粒径的煤粒子群的气体的压力损耗的压力损耗确定步骤,
所述氧浓度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粒径分布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粒径分布、以及由所述压力损耗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压力损耗来确定所述氧浓度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中,
具有根据通过某所述粒径的煤粒子群的气体的流速与压力损耗的关系确定通风阻力系数的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
所述压力损耗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通风阻力系数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通风阻力系数、以及伴随所述煤的温度变化的经时变化的所述流速来确定所述压力损耗。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中,
具有确定所述煤的氧化反应的反应速度的失活特性的失活特性确定步骤,
所述发热速度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失活特性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失活特性来确定所述发热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中,
具有确定基于所述煤层内的空隙率的有效热传导率的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
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有效热传导率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有效热传导率来确定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的自燃预测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确定水对于所述煤的吸附解吸特性的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
确定所述煤层附近的大气条件的大气条件确定步骤;
基于由所述吸附解吸特性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吸附解吸特性、以及由所述大气条件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大气条件来确定水从所述煤中蒸发时的蒸发热量的蒸发热量确定步骤,
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确定步骤,基于由所述蒸发热量确定步骤确定的所述蒸发热量来确定所述温度分布预测值。
CN201580004232.7A 2014-01-15 2015-01-15 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Pending CN1058999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5154A JP6270494B2 (ja) 2014-01-15 2014-01-15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測方法
JP2014-005154 2014-01-15
PCT/JP2015/050983 WO2015108121A1 (ja) 2014-01-15 2015-01-15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測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9943A true CN105899943A (zh) 2016-08-24

Family

ID=5354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4232.7A Pending CN105899943A (zh) 2014-01-15 2015-01-15 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70494B2 (zh)
KR (1) KR101907762B1 (zh)
CN (1) CN105899943A (zh)
WO (1) WO201510812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4800A (zh) * 2018-10-15 2019-01-1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自燃预警分级方法及预警方法
CN110412074A (zh) * 2019-07-31 2019-11-0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功能煤氧化特征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78555A (zh) * 2019-09-12 2019-12-1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预测方法
CN113125675A (zh) * 2021-04-19 2021-07-16 北京物资学院 边缘计算架构的堆场煤炭自燃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
CN114264788A (zh) * 2021-12-23 2022-04-01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工作面不同区域与煤自燃相关度大小的判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0494B2 (ja) * 2014-01-15 2018-01-3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測方法
JP6664194B2 (ja) * 2015-11-12 2020-03-13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石炭昇温予測管理システム
CN105510383B (zh) * 2016-01-10 2017-03-15 西安科技大学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与自然发火特性参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JP6594785B2 (ja) * 2016-02-02 2019-10-23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貯炭場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貯炭場監視方法
CN105823796A (zh) * 2016-03-11 2016-08-03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煤场储煤自燃倾向性的测定方法
JP6786940B2 (ja) * 2016-08-08 2020-1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発熱検知装置、発熱検知方法および発熱検知プログラム
JP6996926B2 (ja) * 2017-09-29 2022-01-17 株式会社Ihi 石炭温度監視システム
KR101972673B1 (ko) * 2017-12-13 2019-04-25 (주) 피플아이 Hmm을 이용한 저탄장 자연발화 예측 방법
KR101972672B1 (ko) * 2017-12-13 2019-04-25 (주) 피플아이 재질과 온도를 고려한 저탄장 자연발화 방지를 위한 압력용기의 응력 해석방법
WO2019127106A1 (zh) * 2017-12-27 2019-07-04 常州坤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高分子凝胶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2103642B1 (ko) * 2018-08-23 2020-04-22 한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심층신경망을 이용한 저탄장 자연발화 예측방법
JP7166314B2 (ja) * 2020-08-03 2022-11-07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266160B (zh) * 2021-12-23 2024-06-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圆形煤堆内部温度模拟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3328B (zh) * 2012-12-28 2015-04-2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测量露天煤垛内部温度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4049B2 (ja) 1990-01-17 1997-01-22 武夫 三枝 有機・無機複合透明均質体及びその製法
JPH03241233A (ja) 1990-02-16 1991-10-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コンロ
JPH0884782A (ja) 1994-09-20 1996-04-02 Babcock Hitachi Kk 堆積石炭の自然発火防止装置
JP3241233B2 (ja) 1995-04-14 2001-12-2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知方法及び装置
JP6270494B2 (ja) * 2014-01-15 2018-01-31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石炭の自然発火予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3328B (zh) * 2012-12-28 2015-04-2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测量露天煤垛内部温度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RINIVASAN KRISHNASWAMY,PRADEEP K.,AGARWAL,ROBERT D.GUNN: "Low-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coal", 《FUEL》 *
卢山,孙培雷: "煤堆自燃的理论与计算", 《工业锅炉》 *
文虎: "煤自燃过程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工程科技Ⅰ辑》 *
陈亚平,徐礼华,吴斌,林蔚: "储煤场煤垛温度预报的仿真模型与计算", 《东南大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4800A (zh) * 2018-10-15 2019-01-11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自燃预警分级方法及预警方法
CN109184800B (zh) * 2018-10-15 2020-05-29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煤自燃预警分级方法及预警方法
CN110412074A (zh) * 2019-07-31 2019-11-0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功能煤氧化特征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78555A (zh) * 2019-09-12 2019-12-1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预测方法
CN110578555B (zh) * 2019-09-12 2021-05-0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瓦斯抽采钻孔自燃危险预测方法
CN113125675A (zh) * 2021-04-19 2021-07-16 北京物资学院 边缘计算架构的堆场煤炭自燃预警装置和预警方法
CN114264788A (zh) * 2021-12-23 2022-04-01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工作面不同区域与煤自燃相关度大小的判定方法
CN114264788B (zh) * 2021-12-23 2023-09-29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工作面不同区域与煤自燃相关度大小的判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07762B1 (ko) 2018-10-12
JP6270494B2 (ja) 2018-01-31
JP2015132575A (ja) 2015-07-23
WO2015108121A1 (ja) 2015-07-23
KR20160098359A (ko)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9943A (zh) 煤的自燃预测方法
Genty et al. Drip flow variations under a stalactite of the Pere Noel cave (Belgium). Evidence of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air pressure constraints
Barth et al. Sulfur chemistry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Community Climate Model: Description, evaluation, features, and sensitivity to aqueous chemistry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technique and modeling for evaluating heat of rewetting effect on coals' propensity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based on adiabatic oxidation method
CN107420069B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模拟开采实验系统
Guo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temperature variation within a type III cylinder during the hydrogen gas cycling test
Zhang et al.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coal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eory of coal surface free energy
Li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storage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ritical air in a rock bed
Wierzbicki Changes in the sorption/diffusion kinetics of a coal-methane system caused by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Liu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water retention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compacted bentonite/sand mixtures
Xing et al.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 on block anthracite over a wide pressure range
Prah et al.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of CO2 hydrate mixture in pipeline
Lorca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fluctuations of pore-gas composition in sulfidic mine waste rock
Vriens et al. Poregas distributions in waste-rock piles affected by climate seasonality and physicochemical heterogeneity
Hu Predicted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deuterium to hydrogen ratio in water at the surface of Mars caused by mass exchange with the regolith
Atkinson et al. Behavior of the Bagnore steam/CO2 geothermal reservoir, Italy
Peters et al. Pressure variation due to heat shock of CO2hydrate desserts
Zhang et al. Coal 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al surface tension
CN204129037U (zh) 一种新型测定煤岩吸水率的装置
KR101293393B1 (ko) 수직 u-관 및 수평 관을 이용하여 이산화탄소 해양지중저장 파이프라인 수송공정에 곡관이 미치는 영향을 파악하기 위한 모의실험 장치
Smirnov et al. Rate of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Gas Hydrate Formed in the Natural Coal
Besnard et al. Aeolian erosion thresholds for cohesive sand
Lamp et al. Vapor transport and sublimation on Mullins Glacier, Antarctica
Robert Thermal Gradients on Planetary Bodies and the Molar Mass Ideal Gas Law
Le et 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methane hydrate-bearing s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