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7822B -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7822B
CN105897822B CN201510767535.6A CN201510767535A CN105897822B CN 105897822 B CN105897822 B CN 105897822B CN 201510767535 A CN201510767535 A CN 201510767535A CN 105897822 B CN105897822 B CN 105897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dn node
time delay
cdn
link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75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7822A (zh
Inventor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75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97822B/zh
Priority to US14/970,126 priority patent/US20170134253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82145 priority patent/WO2017080153A1/zh
Priority to EP16739384.2A priority patent/EP3190776A4/en
Publication of CN10589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7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7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7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1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network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289Intermediate processing functionally located close to the data consumer application, e.g. in same machine, in same home or in same sub-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的选择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所述CDN节点与每个所述链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根据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与选择的默认的CDN节点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的基本思想是为了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进而构成以现有的互联网为基础建设的智能虚拟网络。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系统)是指一个全球的分布式的名称服务器系统,主要作用是将网站的域名解析成具体的服务器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终端访问某个网站时,CDN授权的DNS服务器通过解析提供服务的距离终端最近的CDN节点服务器的IP地址,将该CDN节点的IP地址返回给用户,从而使终端调度该IP地址进行数据传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带宽的瓶颈,为了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及服务质量,终端基于多链路接入设备可以实现多条链路同时访问互联网服务器,但是现有技术,当一个终端通过多条链路访问某网址时,每条链路都对应一个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分配的本地DNS服务器地址,该终端只是从本地DNS服务器处理该请求后获取的CDN节点服务器的IP地址随机选择一个作为默认通信的CDN节点的IP地址,而默认的CDN节点服务器可能存在与该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与选择的默认的CDN节点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时延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包括: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的选择方法,包括: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所述CDN节点与每个所述链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根据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的选择装置,包括:确定CDN节点单元,用于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确定时延单元,用于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确定时延平均值单元,用于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所述CDN节点与每个所述链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选择CDN节点单元,用于根据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终端一方面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得到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多个CDN节点;另一方面通过向每个CDN节点发送测试信息的方式得到每条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进而从每个CDN节点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为要选择的CDN节点,通过调度该CDN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减少的时延,提高了访问的访问速度及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其它服务器之间的链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DN节点的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与其它服务器的交互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供一种CDN节点的选择装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LTE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LTE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LTE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天线模块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当一个终端同时使用两个运营商(移动、联通)的SIM(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卡)卡访问目标网站时,终端向移动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和联通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发起该目标网站的域名解析请求,本地DNS服务器接收到该域名解析请求后,发送该域名解析请求至目标网站对应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DNS服务器1和DNS服务器2;然后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DNS服务器1和DNS服务器2从各自调度的CDN节点池中选择一个较合适的CDN节点,并将选择出的两个CDN节点的IP地址返回至终端,现有技术从两个CDN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就有可能存在终端与该CDN节点数据传输延时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法。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的选择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地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
步骤S102,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
步骤S103,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所述CDN节点与每个所述链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步骤S104,根据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
当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访问目标网站的域名时,终端就会向网络侧发起该目标网站的域名解析请求,网络侧会根据该域名解析请求找到目标网站的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的IP地址,并将该地址反馈给终端,因此用户使用的终端实际在与该IP地址服务器进行通信,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速度,网络侧会在终端实际在与该IP地址服务器加入网络节点,也就是CDN节点,对该通信的数据传输进行加速,因此在用户所在的终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CDN节点的过程。CDN节点选择的不同就会带来服务质量的优劣。
在步骤S101中,为了保证一个终端可以同时使用多条链路,终端需要预先完成配置,即多个链路对应的每个因特网运营商的DNS服务器的端口号,以使每个因特网运营商的DNS服务器均可以同时接收所述域名解析请求。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方法可以为:首先修改终端本地应用程序,根据DNS服务器程序的运行文件存储路径,将存储路径下的文件打开(比如/etc/resolve.conf),修改DNS服务器地址指向本机IP地址(比如127.0.0.1),然后在终端本地按照DNS服务器程序,开启配置服务的同时设置DNS服务器程序自动监听本机IP地址,此时DNS服务器程序会监听DNS端口,端口号(比如53),接收本机应用程序发出的DNS解析请求。这样,一个终端向各个运营商的本地DNS发送域名解析请求,进而每条链路获取一个CDN节点的IP地址,多条链路分担数据流量相当于增大了带宽,提高了用户访问网站的访问速度。
当完成上述配置之后,就可以获取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多个CDN节点,为了从多个CDN节点中选择最优的一个,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针对一个链路,确定通过所述链路发送给每个所述CDN节点的第一测试信息的发送时间,以及通过所述链路收到的每个所述CDN节点返回的第二测试信息的接收时间;根据每个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测试信息可以是下列中的一种: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ICMP(控制报文协议)报文、TCP(传输控制协议)报文。
第一测试信息中包含终端发出第一测试信息发送时间的标识信息,当CDN节点接收到第一测试信息之后会返回该第一测试信息中含义发送时间的字段至终端,即第二测试信息,因此终端收到返回的第二测试信息的时间与第二测试信息中发送时间的差值就是终端与所述CDN节点之间的时延。
例如,若发送的第一测试信息是ICMP数据包,将ICMP数据包的结构体中的icmp_data该数据字段赋值为当前发送时间,代码如下:
time=(struct timeval*)pkt->icmp_data;
gettimeofday(time,NULL);
如上,icmp_data赋值为终端发送数据包时获取的当前发送时间。
因为icmp的协议规定服务器端接收到icmp包后会将icmp_data原封不动的返回,因此网络侧的DNS服务器接收到该ICMP数据包后将icmp_data数据字段返回,当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回包后,会再次调用函数gettimeofday读取当前接收时间,并与返回数据包中的icmp_data的发送时间作减法,从而得到了这个数据包的时延。
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发送第一测试信息至两个CDN节点,获取到链路1和链路2(参见图中虚线)的时延。同理,终端通过联通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发送第一测试信息至两个CDN节点,获取到链路3和链路4(参见图中虚线)的时延。
这样做的目的是终端主动发出测试信息获取了每条链路、每个备选CDN节点的时延大小,以便后续筛选。
进一步地,确定出每条链路的时延之后,针对一个CDN节点,将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ND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或,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每条链路的权值对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的时延进行加权处理,将加权处理后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ND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比如,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链路1和链路3的时延直接取平均加权后取平均确定出DNS服务器1选择的CDN节点对应的平均时延,同理通过链路2和链路4的时延直接取平均确定出DNS服务器2选择的CDN节点对应的平均时延。
还比如,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链路1和链路3的时延加权后取平均确定出DNS服务器1选择的CDN节点对应的平均时延,同理通过链路2和链路4的时延加权后取平均确定出DNS服务器2选择的CDN节点对应的平均时延,权重不同选择的结果就会不同,权重值的选择可以根据运营商的不同进行确定,例如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信号较好,就会考虑对其设置较大的权重,也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运营商的权重选择不同,因为南北方的网络之间存在差异。
这样做的效果可以得出每个运营商共同选择一个CDN节点之后的时延平均值,该时延平均值可以作为CDN节点的删选指标。
确定出每个CDN节点的平均值之后,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
具体地,根据公式[1]确定要选择的CDN节点,所述公式[1]如下:
其中,rttxi表示第i条链路对应的第x个CDN节点的时延,minSrtt表示选择的平均值最小的CDN节点,n表示链路的条数,n为大于1的整数,m表示CND节点的个数,m为大于1的整数。
除了上述方式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确定: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并从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当前负载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具体地,根据公式[2]确定要选择的CDN节点,所述公式[2]如下:
其中,rttxi表示第i条链路对应的第x个CDN节点的时延,minSrtt表示选择的平均值最小的CDN节点,n表示链路的条数,n为大于1的整数,m表示CND节点的个数,m为大于1的整数,Pi表示每条链路的权重。
可见,选择出时延平均值最小对应的CDN节点,当终端同时使用不同的运营商的链路后可以保证此CDN节点是时延最小的,也是最优的选择,进而提高了网站访问的速度和服务质量。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比如装有不同运营商SIM卡的移动通信终端、或者支持多链路TCP的移动通信终端、亦或是其它装有多张不同上网卡的平板电脑设备等。
为了系统性的描述CDN节点的选择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图3,通过终端与服务器的交互图阐述CDN节点的选择过程。
步骤301和步骤302:终端通过分别向本地DNS服务器1和本地DNS服务器2发送目标网站的域名解析请求。
步骤303和步骤304:本地DNS服务器1和本地DNS服务器2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至目标网站授权的DNS服务器1和目标网站授权的DNS服务器2。
步骤305和步骤306:目标网站授权的DNS服务器1和目标网站授权的DNS服务器2将解析结果和选择的CDN节点的IP地址返回给本地DNS服务器1和本地DNS服务器2。
步骤307和步骤308:本地DNS服务器1和本地DNS服务器2将上述结果返回给终端。
步骤309和步骤310:终端根据获取的CDN节点的IP地址发送第一测试信息至第一CDN节点服务器和第二CDN节点服务器后。
步骤311和步骤312:第一CDN节点服务器和第二CDN节点服务器返回第二测试信息,终端根据往返信息得到时延平均值,进而选择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CDN节点。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DN节点的选择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CDN节点单元401,确定时延单元402,确定时延平均值单元403,选择CDN节点单元404。其中:
确定CDN节点单元401,用于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
确定时延单元402,用于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
确定时延平均值单元403,用于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所述CDN节点与每个所述链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选择CDN节点单元404,用于根据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一个终端可以同时使用多条链路终端需要通过域名解析请求发送单元405预先完成配置,所述域名解析请求发送单元405,用于通过每个链路对应的本地域名解析系统DNS发起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这样,一个终端向各个运营商的本地DNS发送域名解析请求,进而每条链路获取一个CDN节点的IP地址,多条链路分担数据流量相当于增大了带宽,提高了用户访问网站的访问速度。
当完成上述配置之后,就可以获取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多个CDN节点,为了从多个CDN节点中选择最优的一个,进一步通过确定时延单元402确定出每条链路、每个CDN节点的时延,所述确定时延单元402具体用于:针对一个链路,确定通过所述链路发送给每个所述CDN节点的第一测试信息的发送时间,以及通过所述链路收到的每个所述CDN节点返回的第二测试信息的接收时间;根据每个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
具体地,第一测试信息可以是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报文、ICMP(控制报文协议)报文、TCP(传输控制协议)报文中的一种。第一测试信息中包含终端发出第一测试信息发送时间的标识信息,当CDN节点接收到第一测试信息之后会返回该第一测试信息中含义发送时间的字段至终端,即第二测试信息,因此终端收到返回的第二测试信息的时间与第二测试信息中发送时间的差值就是终端与所述CDN节点之间的时延。
例如,若发送的第一测试信息是ICMP数据包,将ICMP数据包的结构体中的icmp_data该数据字段赋值为当前发送时间,网络侧的DNS服务器接收到该ICMP数据包后将icmp_data数据字段返回,终端将接收到的时间减去收到的icmp_data时间,就可以获得该ICMP数据包的时延。
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发送第一测试信息至两个CDN节点,获取到链路1和链路2(参见图中虚线)的时延,同理,终端通过联通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发送第一测试信息至两个CDN节点,获取到链路3和链路4(参见图中虚线)的时延。
这样做的目的是终端主动发出测试信息获取了每条链路、每个备选CDN节点的时延大小,以便后续筛选。
进一步地,确定出每条链路的时延之后,通过时延平均值单元403得出每个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所述确定时延平均值单元403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CDN节点,将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ND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或,
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每条链路的权值对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的时延进行加权处理,将加权处理后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ND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具体地,如图1所示,终端通过链路1和链路3的时延直接取平均或者加权后取平均确定出DNS服务器1选择的CDN节点对应的平均时延,同理通过链路2和链路4的时延直接取平均或者加权后取平均确定出DNS服务器2选择的CDN节点对应的平均时延。这样做的效果可以得出每个运营商共同选择一个CDN节点之后的时延平均值,该时延平均值可以作为CDN节点的删选指标。
当确定出每个CDN节点的平均值之后,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地根据选择CDN节点单元404选择出时延平均值最小的CDN节点,所述选择CDN节点单元404具体用于: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或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并从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当前负载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具体地,根据公式[1]或公式[2]确定要选择的CDN节点,所述公式[1]或公式[2]不再赘述。
可见,选择出时延平均值最小对应的CDN节点,当终端同时使用不同的运营商的链路后可以保证此CDN节点是时延最小的,也是最优的选择,进而提高了网站访问的速度和服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相关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处理器(hardwareprocessor)来实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一方面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得到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多个CDN节点;另一方面通过向每个CDN节点发送测试信息的方式得到每条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的时延,进而从每个CDN节点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为要选择的CDN节点,通过调度该CDN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减少的时延,提高了访问的访问速度及服务质量。
在实施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是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还可以是车载移动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应用于车载移动设备中,可以通过多个虚拟链路发送数据,提高了车载系统中带宽的利用率,该车载天线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可以比2G模式和3G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要快,从而可以为车辆提供高速网络传输,实现在车辆中进行车载视频通话、观看高清视频的活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装置对应的终端的结构可以参照如下实施例车载系统的结构。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给出了两种车载系统的结构,其中图5~图11为针对第一种车载系统的描述;图12~图23为针对第一种车载系统的描述。
图5示出了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示意结构,如图5所示,该车载天线系统包括:
中控单元102和多个LTE模块101,该LTE模块101包括一个LTE模组1011和至少一个天线模组1012,其中,LTE模组1011与天线模组1012连接,该中控单元102与每个LTE模块101连接。
中控单元102包括图4中的所有单元,并在需要发送或接收信息时,通过LTE模块101发送或接收信息。
LTE模块101在对中控单元102输出的需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发送处理后向外发送,并对接收到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后输出给中控单元102。
该LTE模块101中的LTE模组1011可以进行2G(第二代移动通信)、3G(第三代移动通信)、4G(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通信,该LTE模组1011可以通过其对应的天线模组1012接收和发射信号进行与外网的通信。
如图5所示,多个LTE模块101,每个LTE模块101对应一个LTE模组1011,该LTE模组1011与两个天线模组1012连接,该LTE模组1011也可以与一个天线模组1012连接,连接的天线模组1012的个数越多,LTE模组1011的通信性能越好。
在只有一个LTE模块101的场景下,该车载天线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可以比2G模式和3G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要快。在多个LTE模块101的场景下,由于多载波聚合,通过车载天线系统中的多个LTE模块101可以为车辆提供高速网络传输,从而实现在车辆中进行车载视频通话、观看高清视频的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
该LTE模组1011可以设置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将LTE模组1011集成到PCB上,天线模组1012的天线馈脚可以压接在该PCB上的天线馈点上,然后通过PCB上的走线与其对应的LTE模组1011进行电连接。
天线模组1012的制作工艺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模组1012的制作工艺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方案一
天线模组1012固定在PCB的天线支架上,通过天线支架支撑该天线模组1012,天线支架固定在PCB上,天线模组1012的天线馈脚可以压接在该PCB上的天线馈点上。
方案二
天线模组1012通过刻蚀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形成的。通过对使用具有天线图形的掩膜板遮掩的FPC进行曝光,然后对曝光后的FPC上的金属层进行刻蚀,制作成迷宫型的天线模组1012。FPC工艺制作的天线模组1012,结构空间小,便于安装,可以将该FPC通过背胶粘贴在结构壳体上,如LTE模块101的外壳上,可以是模块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外侧,也可以是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内侧,还可以是非金属中壳的面上,也可以将FPC粘贴在PCB上。这种天线模组1012,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易弯折等优点。
方案三
天线模组1012是通过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镭雕在结构件的壳体上形成的。使用LDS工艺将金属粉镭雕至任意的结构件的壳体上,如LTE模块101的外壳上,可以是模块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外侧,也可以是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内侧,还可以是非金属中壳的面上。这种天线模组1012可以任意设计天线图形,镭雕在任意形状的结构件的壳体上,不受产品结构形态的限制,灵活性较大,不仅可以避免与LTE模块101内的金属干扰,还可以减小LTE模块101的体积。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几种天线模组10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至图6d所示。图6a示出了一种天线模组1012的剖视图,天线模组1012的截面图,从图6a中可以看出,天线模组1012的图形结构,该天线模组1012的图形结构是印制在FPC上的。图6b示出了一种由FPC制作而成的天线模组1012,图中的黑点为天线馈脚。图6c和图6d分别示出了两种天线模组1012的天线图形,分别是圆环形结构和回形结构。在制作天线模组1012时,可以设计成这两种图形,在FPC上按照图形进行刻蚀得到天线模组1012,或者是使用金属粉通过LDS镭雕成这两种图形。天线模组1012的图形在实际应用时,可以自由设计。
上述三种制作天线模组1012的方案,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以示例,不表示该天线模组1012的制作工艺仅限于上述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此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每个LTE模块101可以设计成在一个单独模块盒子,图7示出了一种LTE模块101成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将天线模组1012使用LDS镭雕在该盒体的顶部,如天线图形503。而LTE模块101中的LTE模组1011通过USB线束可以与中控单元102进行互联通信,每个盒子包括盒体502,预留USB接口501,该USB接口可以兼容各种USB版本,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是USB3.0版本,LTE模块101与中控单元102通过USB3.0线束进行通信和供电。在该模块盒子中还包括LTE模组1011的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用于收发信号。天线可以设计成辐射角小于等于180°的定向天线,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的周边环境判定天线的实际设计辐射面位置。
每个盒子的外观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并不限于长方体。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将天线模组1012镭雕在该模块盒子的四个边上,将天线设计为定向天线,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位置的设计天线模组1012的辐射面。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天线模组1012的位置设置在模块盒子面对乘客的一面的区域,即将天线模组1012镭雕在该模块盒子的顶部,或是设置在模块盒子侧面四个面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使得车载天线系统进行高速通信,可以将多个LTE模块101安装在车辆的不同的位置,如图8所示LTE模块101安装位置,可以将LTE模块101安装在车辆的A柱、B柱、C柱、D柱内。然后通过USB总线分别连接到车辆中控台的中控单元102上,与中控单元102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LTE模块101还可以位于车辆的车顶外部、车辆的车门内侧、车辆前挡风玻璃底部的平台、车辆后挡风玻璃底部的平台、车辆后视镜中的位置之一或者任意组合。如果车辆需要的LTE模块101数量多,同一位置可以放置多个,使用的LTE模块101的数量越多,进行高速通信的质量越好。如图9所示,LTE模块101可以安装在图9中粗黑色线区域的车辆的车顶外部、车辆的车门内侧。
图5中包括N个LTE模块101,该N个LTE模块101都分别与中控单元102连接,与中控单元102连接的LTE模块101的数量越多,该车载天线系统的性能越优,可以是实现高速通信,如10Gb/s,20Gb/s的高速通信功能。LTE模块101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该中控单元102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中控单元102是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总线与每个LTE模块101连接的。中控单元102和LTE模块101都设有USB接口,该USB总线分别连接中控单元102和LTE模块101的USB接口。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天线系统都是单天线设计方案,如果需要接收到各类信号,就需要将多个天线同时安装在车辆上,这些天线需要安装在车辆的车顶外部,这就增加了车辆的不稳定性。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将LTE模组1011和天线模组1012集成在LTE模块中,该LTE模块101可以将设置在车辆的多个位置,无需只安装在车辆的车顶外部,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控单元102与LTE模块101的连接方式。每个LTE模块101通过USB总线与中控单元102中的USB接口相连接,一个LTE模块101对应一个USB接口。在中控单元102中,多个USB接口与USB集线器连接,每个USB集线器可以连接Y个USB接口,Y大于等于1,如可以4个USB接口连接一个USB集线器。该USB集线器有X个,X大于等于1,该X个USB集线器汇总到一个USB集线器上,通过这个总的USB集线器与中控单元102的CPU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组网需要时,可以使用更多的LTE模块101进行组合,将多个LTE模块101分散到车辆的各个位置,降低了车载天线系统的组装难度,便于随意组合。在需要时,只需将设计的LTE模块101盒子与中控台中的中控单元102进行连接即可。同时使用USB总线与中控单元102进行通信,与传统设计相比,能够有效降低由同轴线引入的射频功率损耗,提高射频性能,且能够降低LTE模块101和中控单元102之间线束长度的约束,使得LTE模块101安装位置选择更灵活。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系统,如图11所示的结构,该车载天线系统包括:中控单元702和多个LTE模块701,该LTE模块701包括一个LTE模组7011和至少一个天线模组7012,其中,LTE模组7011与天线模组7012连接,该中控单元702与每个LTE模块701连接。
中控单元702包括图4中的所有单元,并在需要发送或接收信息时,通过LTE模块701发送或接收信息。
该中控单元702的PCB上设置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7021,FM模块7022、GPS模块7023、WiFi/BT模块7024、CMMB模块7025,该车载天线系统还包括与FM模块7022、GPS模块7023、WiFi/BT模块7024、CMMB模块7025对应的FM天线、GPS天线、WiFi/BT天线和CMMB天线。该FM天线、GPS天线、WiFi/BT天线和CMMB天线依次通过同轴线通过端子与中控单元702连接。
该中控单元702是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总线与每个LTE模块701连接的。中控单元702和LTE模块701都设有USB接口,该USB总线分别连接中控单元702和LTE模块701的USB接口。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车载天线系统,具体结构以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个LTE模块和中控单元连接,实现车载天线的高速通信的功能,LTE模组与天线模组为一体化结构,可以将多个LTE模块进行灵活安装,避免多个LTE模组集中在中控单元而导致通信干扰的问题。
如下针对另一种车载系统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图12示出了一种车载天线系统的示意结构,如图12所示,该车载天线系统包括:
中控单元T102和多个天线模块T101,中控单元T102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022、多个LTE模块1021,中控单元T102中每个LTE模块1021与至少一个天线模块T101连接,多个LTE模块1021分别与CPU1022连接。
中控单元T102包括图4中的所有单元,并在需要发送或接收信息时,通过天线模块T101发送或接收信息。
天线模块T101在对中控单元T102输出的需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发送处理后向外发送,并对接收到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后输出给中控单元T102。
该LTE模块1021可以进行2G(第二代移动通信)、3G(第三代移动通信)、4G(第四代移动通信)的通信,每个LTE模块1021可以通过其对应的天线模块T101接收和发射信号进行与外网的通信。
如图12所示,多个LTE模块1021,每个LTE模块1021与两个天线模块T101连接,分别是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该LTE模块1021也可以与一个天线模块T101连接,连接的天线模块T101的个数越多,LTE模块1021的通信性能越好。
在只有一个LTE模块1021的场景下,该车载天线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可以比2G模式和3G模式下的天线系统的网络传输速度要快。在多个LTE模块1021和多个天线模块T101的场景下,由于多载波聚合,通过车载天线系统中的多个LTE模块1021和多个天线模块T101可以为车辆提供高速网络传输,从而实现在车辆中进行车载视频通话、观看高清视频的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模块T101的制作工艺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模块T101的制作工艺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
如图13所示,将天线模块T101印刷在第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上,通过刻蚀的方法刻蚀第一PCB的金属层,获取天线模块T101。也可以将天线模块T101的图形印刷在第一PCB上。该天线模块T101通过RF(Radio Frequency,射频)传输线连接至RF接口上,RF接口与LTE模块1021连接。LTE模块1021通过该天线模块T101进行收发信号。这种天线模块T101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第二种
如图14所示,天线模块T101通过刻蚀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形成的。通过对使用具有天线图形的掩膜板遮掩的FPC进行曝光,然后对曝光后的FPC上的金属层进行刻蚀,制作成迷宫型的天线模块T101。FPC工艺制作的天线模块T101,结构空间小,便于安装,可以将该FPC通过背胶粘贴在中控台壳体上,如中控台的外壳上,可以是中控台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外侧,也可以是中控台非金属部分的内侧,也可以将FPC粘贴在第二PCB上。该天线模块T101通过RF电缆连接至RF接口上,RF接口与LTE模块1021连接。这种天线模块T101,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易弯折等优点。
第三种
如图15所示,天线模块T101是通过LDS(Laser Direct Structuring,激光直接成型技术)镭雕在结构件的壳体上形成的。使用LDS工艺将金属粉镭雕至任意的结构件的壳体上,如中控台的外壳上,可以是中控台的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外侧,也可以是外壳非金属部分的内侧。这种天线模块T101可以任意设计天线图形,镭雕在任意形状的结构件的壳体上,不受产品结构形态的限制,灵活性较大,不仅可以避免与LTE模块1021内的金属干扰,还可以减小LTE模块1021的体积。该天线模块T101通过RF电缆连接至RF接口上,RF接口与LTE模块1021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以将天线模块T101设置在中控台中,如图16所示,可以使用LDS工艺将天线模块T101的图形镭雕在中控台的外壳上,可以镭雕在中控台的外壳外侧,也可以镭雕在中控台的外壳内侧。如果中控台的外壳是与中控主屏幕前后叠加组装,外壳单独安装,则将天线模块T101设置在该外壳面对乘客一面的四个边上。
具体的,如图17所示的天线模块T101的安装位置的结构,图17中粗黑实体线标注的区域为天线模块T101可以安装的位置,即在中控台的外壳的四条侧边的四个角的位置。在四个角共8个位置摆放4个天线模块T101(包括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四个角的天线模块T101之间距离最远。每个角的天线模块T101中的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虽然距离不是最远,但是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之间由于是“一横一竖”的安装位置,有利于极化方向隔离,同样可以做到两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很好,保证通信性能。
如图18所示的天线模块T101的安装位置的结构,图18中粗黑实体线标注的区域为天线模块T101可以安装的位置,即在中控台的外壳的四条侧边的上,在每个侧边的1/3位置处,共8个位置摆放4个天线模块T101(包括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这样每个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到间隔最远,从而保证每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保证通信性能。
如图19所示的天线模块T101的安装位置的结构,图19中粗黑实体线标注的区域为天线模块T101可以安装的位置。该中控台的形状为椭圆形,在中控台的外壳的侧边上等距离划分8个位置,在这8个位置摆放4个天线模块T101(包括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这样每个天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做到间隔最远,从而保证每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保证通信性能。如果中控台的形状为圆形,则依据上述方法进行安装。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天线系统都是单天线设计方案,如果需要接收到各类信号,就需要将多个天线同时安装在车辆上,这些天线需要安装在车辆的车顶外部,这就增加了车辆的不稳定性。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天线模块T101设置在车辆的中控台上,无需安装在车辆的外部,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
上述天线模块T101中的主路天线和辅路天线可以设计成辐射角小于等于180°的定向天线。与传统的汽车外置天线相比,定向天线的增益较大,可以提升辐射效率。可以人为设计各天线的辐射角度和方向,根据实际中控单元T102在车体的位置,以及天线在中控台中的位置,将各个天线的辐射方向设计朝向车窗等无金属遮挡的区域。与全向天线相比,信号传输效率更高,通讯效果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中控台的壳体的周边可以是方形壳体的四个侧边,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壳体的侧边。本发明实施例的中控台的壳体不限于上述形状,仅是示例作用。
图12所示,中控单元T102可以设置在第二PCB上,将多个LTE模块1021和CPU1022设置在第二PCB上,该多个LTE模块1021通过第二PCB上的走线与CPU1022连接。该LTE模块也可以设置在第三PCB上,该LTE模块可以通过MiniPCIE(Mini 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 Express,小型特快外设组件互联)接口或者其它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组件互联)接口与第二PCB上的中控单元T102中的CPU1022连接。
中控单元T102包括N个LTE模块1021,该N个LTE模块1021都分别与CPU1022连接,与CPU1022连接的LTE模块1021的数量越多,该车载天线系统的性能越优,可以是实现高速通信,如10Gb/s,20Gb/s的高速通信功能。LTE模块1021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该CPU1022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天线模块T101和中控单元T102设置在中控台中,天线模块T101与中控单元T102之间的走线设计简单,线束少且短,能够减少高频能量传输过程的损耗,保证优异的性能。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系统,如图20所示的结构,该车载天线系统包括:中控单元1002和多个天线模块1001,中控单元1002包括:CPU10022、多个LTE模块10021,中控单元1002中每个LTE模块10021与至少一个天线模块1001连接,多个LTE模块10021分别与CPU10022连接。
中控单元1002包括图4中的所有单元,并在需要发送或接收信息时,通过LTE模块1001发送或接收信息。
该中控单元1002的第二PCB上设置了CPU10022,FM模块10023、GPS模块10024、WiFi/BT模块10025、CMMB模块10026,该车载天线系统还包括与FM模块10023、GPS模块10024、WiFi/BT模块10025、CMMB模块10026对应的FM天线、GPS天线、WiFi/BT天线和CMMB天线。该FM天线、GPS天线、WiFi/BT天线和CMMB天线依次通过RF传输线与中控单元1002连接。
图21至图23分别示出了天线模块1001的三种设计工艺下的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图21中的结构为天线模块1001是PCB工艺的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图22中的结构为天线模块1001是FPC工艺的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图23中的结构为天线模块1001是LDS工艺的车载天线系统的结构。图21至图23中车载天线系统的具体结构已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车载天线系统,具体结构以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系统,通过多个天线模块和中控单元的多个LTE模块连接,实现车载天线的高速通信的功能,LTE模块设置在中控单元中,减少了线束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衰减,提升传输效率,减少功耗。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
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
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每个所述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根据确定的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所述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包括:
针对一个CDN节点,将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或,
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每条链路的权值对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进行加权处理,将加权处理后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包括:
针对一个链路,确定通过所述链路发送给每个所述CDN节点的第一测试信息的发送时间,以及通过所述链路收到的每个所述CDN节点返回的第二测试信息的接收时间;
根据每个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包括: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或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并从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当前负载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包括:
通过每个链路对应的本地域名解析系统DNS发起所述域名解析请求。
5.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CDN节点单元,用于在通过多个链路发起域名解析请求后,确定网络侧返回的针对域名解析请求的CDN节点;
确定时延单元,用于针对一个链路,在确定所述CDN节点为多个时,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
确定时延平均值单元,用于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每个所述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时延,确定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选择CDN节点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一个所述CDN节点;所述确定时延平均值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CDN节点,将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或,
针对一个CDN节点,根据每条链路的权值对每条链路对应的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进行加权处理,将加权处理后的时延取平均得到所述CDN节点对应的时延平均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时延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一个链路,确定通过所述链路发送给每个所述CDN节点的第一测试信息的发送时间,以及通过所述链路收到的每个所述CDN节点返回的第二测试信息的接收时间;
根据每个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确定所述链路对应的每个所述CDN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时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CDN节点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或
从所有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对应的时延平均值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并从最小的N个所述CDN节点中选择当前负载最小的一个所述CDN节点,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域名解析请求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每个链路对应的本地域名解析系统DNS发起所述域名解析请求。
CN201510767535.6A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5897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535.6A CN105897822B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US14/970,126 US20170134253A1 (en) 2015-11-11 2015-12-15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node
PCT/CN2016/082145 WO2017080153A1 (zh) 2015-11-11 2016-05-13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EP16739384.2A EP3190776A4 (en) 2015-11-11 2016-05-13 Method for selecting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node, and apparatu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7535.6A CN105897822B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7822A CN105897822A (zh) 2016-08-24
CN105897822B true CN105897822B (zh) 2019-07-26

Family

ID=57001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7535.6A Active CN105897822B (zh) 2015-11-11 2015-11-11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34253A1 (zh)
EP (1) EP3190776A4 (zh)
CN (1) CN105897822B (zh)
WO (1) WO2017080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30852B2 (en) * 2016-05-19 2020-01-07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Network mapping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WO2017209668A1 (en) * 2016-05-31 2017-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inguishing icn from non-icn traffic in a mobile network
CN107645525A (zh) * 2016-07-21 2018-01-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的探测处理、调度方法及相应装置、节点
CN107872423B (zh) * 2016-09-23 2020-12-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cdn调度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790647B (zh) * 2017-01-15 2020-06-23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服务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9104506B (zh) * 2017-06-20 2021-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规则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11722B (zh) * 2017-10-31 2020-06-16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59676A (zh) * 2017-11-03 2018-02-02 北京云端智度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ip资源池的智能调度技术
CN107979638A (zh) * 2017-11-16 2018-05-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内容提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85469A4 (en) * 2018-05-30 2021-06-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WITH A CONTENT SERVER
CN109167674B (zh) * 2018-07-24 2021-05-1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节点的评分方法、域名系统dns调度方法及服务器
CN109194542B (zh) * 2018-08-22 2021-05-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n系统中直播流内耗统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12946B (zh) * 2018-11-14 2021-10-1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回源路径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5481B (zh) * 2018-11-21 2022-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域名查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17758B (zh) * 2018-11-30 2021-03-19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网络质量计算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110312B1 (ko) * 2018-12-27 2020-05-13 (주)아이앤아이소프트 Cdn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38887B (zh) * 2019-04-03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958592B2 (en) * 2019-04-12 2021-03-23 W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Domain name bandwidth adjus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380890B (zh) * 2019-06-03 2021-04-0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n系统服务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53095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dn功能模块运行方法、运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5886B (zh) * 2019-07-05 2020-11-06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域名访问加速的方法和系统
CN110545450B (zh) * 2019-09-09 2021-12-03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分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01085B (zh) * 2020-06-30 2022-04-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329B (zh) * 2020-07-16 2023-03-31 郑州悉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
EP3979601A3 (en) * 2020-10-01 2022-07-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US11593180B2 (en) * 2020-12-15 2023-02-28 Kyndryl, Inc. Cluster selection for workload deploym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7025A (zh) * 2012-11-21 2013-04-10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多链路自适应dns解析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91910B2 (en) * 2008-11-17 2011-08-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Updating rout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client location
CN101287011A (zh) * 2008-05-26 2008-10-15 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中响应用户服务请求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00088405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Network Delay and CDN Deployment
CN101764747B (zh) * 2009-12-24 2012-05-02 北京云快线软件服务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流量智能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873358B (zh) * 2010-06-11 2014-09-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域名解析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CN102148752B (zh) * 2010-12-22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路由实现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2318288B (zh) * 2011-07-29 2014-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节点排序与选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68776B (zh) * 2011-11-25 2015-02-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中节点列表的优化功能模块
CN103716348B (zh) * 2012-09-29 2019-03-1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dn网络的数据访问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50127721A1 (en) * 2013-11-06 2015-05-07 Fastly, Inc. Server network address selection based 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provide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7025A (zh) * 2012-11-21 2013-04-10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多链路自适应dns解析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7822A (zh) 2016-08-24
EP3190776A1 (en) 2017-07-12
WO2017080153A1 (zh) 2017-05-18
EP3190776A4 (en) 2017-07-12
US20170134253A1 (en) 2017-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7822B (zh) 一种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选择方法及其装置
US988281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fer over a plurality of links
WO2017080163A1 (zh) 一种车载音视频传输方法及系统、车载终端、服务器
CN104185309B (zh) 一种车载无线局域网设备
EP3855787B1 (en)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in cellular system
US10367259B2 (en) Antenna with enhanced azimuth gain
CN105897603A (zh) 一种海量多协议车联网终端接入的技术
CN111246492B (zh) 一种网络架构及资源配置方法
CN113194550B (zh) 数据通道的构建方法、服务器及数据集群系统
KR20220042839A (ko) 전자 장치의 수신 빔 선택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05896031A (zh) 一种车载天线系统及汽车
KR102630537B1 (ko)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CN109889606A (zh) 一种机载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6241691B2 (ja) 無線アクセス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2788160A (zh) 一种地址信息的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
AU2015413926A1 (en) A way of configuring a device for concealed connection merging through coordinated and dynamic virtual proxy allocation
CN110022356B (zh) 分布式系统和具有该分布式系统的无人驾驶设备
CN113949636A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关设备及网络系统
US9131075B1 (en) Print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4396306A (zh) 移动网络数据资源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676544A (zh) 一种云存储网络和在实体服务器中实现业务隔离的方法
US10998617B2 (en) In-vehicle telematics blade array and methods for using the same
CN107850636A (zh) 多天线系统的评价和/或设计
CN215955471U (zh) 车载智能终端的天线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8679077U (zh) 服务于卫星互联网的地面数据中心及卫星互联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1400 9, Nansha District Beach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9

Applicant after: Evergrande Faraday Future Smart Car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9, Nansha District Beach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9

Applicant before: Rui Chi Intelligent Automobile (Guangzhou)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07

Address after: 511400 9, Nansha District Beach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9

Applicant after: Rui Chi Intelligent Automobile (Gu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5, 15 floor, Guan Hu International Building, 105 Yao 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LEAU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8

Address after: 100015 Building No. 7, 74, Jiuxianqiao Nor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001

Applicant after: FAFA Automobile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9, Nansha District Beach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9

Applicant before: Evergrande Faraday Future Smart Car (Guangdo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