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92248B - 动力接收件 - Google Patents

动力接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92248B
CN105892248B CN201610443903.6A CN201610443903A CN105892248B CN 105892248 B CN105892248 B CN 105892248B CN 201610443903 A CN201610443903 A CN 201610443903A CN 105892248 B CN105892248 B CN 105892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reception part
power reception
protruding portion
power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39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92248A (zh
Inventor
刘均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439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92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92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2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92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92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设置有动力输出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获取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该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第一突出部、从支撑杆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旋转轴、与所述第一突出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部的槽,所述转动部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杆连接,因此,当动力接收件受到动力输出部的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突出部连同转动部和连接部可绕旋转轴旋转,从而使得第一突出部避开动力输出件。

Description

动力接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获取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处理盒被安装于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并由处理盒中的动力接收件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接收动力,通过驱动处理盒中相应的装置运转,从而完成成像过程。
通常,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厂家会将感光元件以及与感光元件作用的处理装置例如显影装置、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整体装配在处理盒中;或者事先将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与感光元件整体装配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将显影装置单独装配在处理盒中;在上述第一种处理盒中,所述动力接收件通常设置在感光元件的一个末端,在上述第二种处理盒中,所述动力接收件通常设置在显影装置的一个末端。此两种处理盒,以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感光元件一个末端的处理盒居多,因此,以此种处理盒为例进行介绍,并在下文中将“感光元件”简称为“感光鼓”,“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简称为“主组件”。
现有技术中,所述动力接收件通常有三种,因此,感光鼓从主组件中接收驱动力的方式通常也有三种,分别为:
第一种动力接收件是驱动齿轮,即在感光鼓的一个末端设置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主组件中的动力输出齿轮结合,以接收驱动力,然而,此种方式存在感光鼓旋转不均匀的缺陷;
第二种动力接收件是一种具有扭曲三角形突起的装置,在主组件中相应地设置有与所述扭曲三角形突起配合的凹槽,通过打开和关闭主组件的盖门,使所述凹槽水平移动,从而实现所述突起与凹槽的结合和分离,虽然此种方式可保证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但需要在主组件上设置一种机构,以保证在打开和关闭主组件盖门时,所述凹槽能够沿着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水平移动;
第三种动力接收件是一种具有万向节结构的装置,在主组件中相应地也设置有动力输出件,通过将此种动力接收件的一个末端设置成圆球形,并在感光鼓的相应位置设置接纳该圆球形的机构,使得该动力接收件能够在感光鼓的径向任意摆动,从而实现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分离,采用此种动力接收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不需要在主组件上设置能使动力输出件沿感光鼓旋转轴线水平移动的机构,如上所述,由于该动力接收件的一个末端为圆球形,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接收件以及具有该动力接收件的装置,不仅可保证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第一突出部、从支撑杆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旋转轴、与所述第一突出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部的槽,所述转动部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杆连接,因而,当动力接收件受到动力输出部的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突出部连同转动部和连接部可绕旋转轴旋转,从而使得第一突出部避开动力输出件。
为使得所述第一突出部顺利的复位,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支撑杆和连接部,当第一突出部不再受到动力输出部的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将会带动连接部、转动部以及第一突出部绕旋转轴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一突出部顺利的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且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台,第二突出部从支撑台上突出,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四孔,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挂接在第四孔和第二孔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具有轴线L1,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用于接收动力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最高点与其最低点之间的连线相对于与轴线L1垂直的任意平面倾斜,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位于第一突出部上的至少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曲面,所述第二表面、第三表面、连接曲面均与第一表面邻接,沿支撑杆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表面被分成多段。
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动力接收件中的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在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和脱离过程中均不会偏摆,包括所述动力接收件的鼓单元或者处理盒均能够有效保证位于其中的感光鼓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动力接收件从感光鼓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鼓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的M-M截面剖视图。
图9A-图9E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第二突出部与动力输出件相对时,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图10A-图10F是所述动力接收件的第一突出部与动力输出件相对时,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所述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图12A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动力接收件处于装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
图12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动力传递装置的N-N截面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出现脱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处于脱机死角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一中感光鼓处于脱机状态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二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二中动力接收件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23A-图23D是本发明改进方案二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处理盒的简单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处理盒100包括显影单元10和鼓单元20,所述显影单元10和鼓单元20可拆卸地配合,定义如图1所示的x方向为纵向,与所述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为横向,所述处理盒沿横向装入主组件(未示出)后,与主组件中的动力输出件30相对,所述动力输出件30与处理盒100的一个纵向末端相对。所述动力输出件30包括驱动轴31、位于驱动轴一个纵向末端的动力输出部32以及位于所述动力输出部32上的动力输出杆33,通常,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为穿过动力输出部32的一个销钉,该销钉的两端位于动力输出部32的外部,用于向外传递动力,所述动力输出部32还包括比动力输出杆33更靠近末端的锥形面321(如图2所示)。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鼓单元2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鼓单元20包括鼓框架21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鼓框架上的保护罩22、充电单元23和感光鼓24,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单元23为充电辊,在所述充电辊23的一个纵向末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动力的齿轮231,且该充电辊23与所述感光鼓24的外表面接触,处理盒100工作时,通过电离所述充电辊23与感光鼓24接触区附近的空气,使感光鼓24的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并使感光鼓24与所述显影单元10中的处理装置配合,从而完成成像过程。如图2所示,所述感光鼓24的一个纵向末端设置有动力传递装置26,在该动力传递装置26上设置有动力接收件25,当处理盒100装入主组件后,所述动力接收件25用于接收从所述动力输出杆33输出的动力,从而通过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带动感光鼓24转动。
[动力接收件]
图3-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包括支撑杆250、以及从所述支撑杆上突出的至少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所述支撑杆250为具有旋转轴线L1的圆柱状,在图3所示的支撑杆250的E-E横截面上,所述支撑杆250的外接圆直径D1不大于6mm;本发明实施例中,沿所述支撑杆250的旋转轴线L1,至少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其中之一从支撑杆250的侧面突出,也可以从所述支撑杆250的一个末端面上突出,如图3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还包括与支撑杆250连接的支撑台253,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从支撑台上突出,优选的,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从支撑台上突出,因此,以下以包括有支撑台253,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从支撑台253上突出的动力接收件25为例进行描述。
图4是从另一个侧面看去的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位于支撑台253的圆周面上,且关于轴线L1对称,沿所述轴线L1,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在支撑台253上的突起高度为h1,所述第二突出部252在支撑台253上的突起高度为h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突起高度h1大于第二突出部252的突起高度h2。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结合并接收动力的第一表面2511,所述第一表面2511可以为一个平面,也可以为一个曲面,不论所述第一表面2511的形状如何,本发明实施例中取第一表面2511的一个最高点A、一个最低点B,并假定与所述轴线L1垂直的任意一个平面为S,如图所示,所述最高点A与最低点B的连线AB的延长线与平面S相交点为C,因此,所述点A、点B和点C共线,本发明实施例中,直线AC相对于平面S倾斜,二者的夹角为α。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还包括位于其中的第二表面2512、第三表面2513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曲面2514,且所述第二表面2512、第三表面2513和第四表面2514均与第一表面2511邻接。所述第三表面2513为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由于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结合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因此,为增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在支撑杆旋转方向上的强度,在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二表面2512被分成多段,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2512被分成三段,分别为第一段2512a、第二段2512b和第三段2512c,相应地,所述连接曲面2514也被分成三段。
继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突出部252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结合并接收动力的第四表面2524,在此不对该第四表面2524的形状作限制,只要该表面能够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结合并接收动力即可,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突出部252还包括位于其中的至少第五表面2525,所述第五表面2525为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
[动力传递装置]
实施例一
图6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M-M截面剖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6包括凸缘圆筒260、顶盖2611、第二弹性件262、动力接收件25、动力传递件263以及动力接收部264;所述顶盖2611位于凸缘圆筒260的顶端,且顶盖上开有第五通孔265;本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圆筒的内径为D3,所述动力接收部264包括第一动力接收部264a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64b,沿所述凸缘圆筒260的径向,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264a和第二动力接收部264b从凸缘圆筒内壁上向内突出,且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部264a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传递件263结合的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1、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1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之间的第一底面264a3,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部264b包括用于与所述动力传递件263结合的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1、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1与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之间的第二底面264b3;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穿过第五通孔265,并伸入凸缘圆筒260内;所述动力传递件位于支撑杆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为销钉,且其长度为D2,满足D2<D3;所述支撑杆250上设置有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销钉263穿过该支撑孔259;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弹性件262套在支撑杆250表面,且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顶盖2611上,另一端挂接在销钉26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262为弹簧,在装配好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后,弹簧262处于自然状态。
继续如图6所示,如上所述,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设置在感光鼓24的一个纵向末端,因此,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凸缘圆筒260可以被分成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以及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611与凸缘圆筒260一体成型,因此,为方便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的组装以及拆解,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侧面设置有允许所述销钉263通过的第六通孔266,同时为了将所述动力接收件25接收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传递出去,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齿轮267,所述齿轮267通过与充电辊齿轮231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充电辊;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第六通孔266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上,所述齿轮267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上。
[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组装以及拆解]
如图6所示,首先将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从所述第五通孔265中穿过,并伸入凸缘圆筒260内;再将弹簧262套在支撑杆250表面,并将弹簧262的一端挂接在顶盖2611上;然后检查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是否相对,如果二者不相对,则旋转动力接收件25,使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相对,从第六通孔266中插入销钉263;最后将弹簧262的另一端挂接在销钉263上,完成该动力传递装置26的组装。
当需要拆解该动力传递装置26时,首先将弹簧262的另一端从销钉263上取下;再检查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是否相对,如果二者不相对,则旋转动力接收件25,使所述动力传递件支撑孔259与第六通孔266相对,用锥子或其他工具从凸缘圆筒260内部向第六通孔266的方向推动所述销钉263,使销钉263从第六通孔266中被推出一部分;然后用钳子夹住销钉263的被推出部分,并将销钉263取出;再将弹簧262挂接在顶盖2611上的一端取下,从而取下弹簧262;最后将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从第五通孔265中取出,从而完成该动力传递装置26的拆解。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通孔266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上,且所述第六通孔266至少为一个,也可在所述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径向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第六通孔266,本实施例中,当将装配好的动力传递装置26装入感光鼓24的一个纵向末端时,具有第六通孔266的部分2601将完全位于感光鼓24内,从而使得所述销钉263不仅处于凸缘圆筒260内,同时也处于感光鼓24内,因此,即使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动力接收件25旋转使得销钉263与第六通孔266相对,所述销钉263也不会脱出。
[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过程]
下面结合附图9A-图9E以及图10A-图10F描述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的过程,由于所述动力接收件25是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安装在感光鼓24上,为简便,在以下附图中未示出感光鼓24。
图9A-图9E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二突出部252与动力输出件30相对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如上所述,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沿轴线L1从支撑台253上突出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如图9A所示,通过调节所述弹簧262的弹力,从而间接调节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伸出凸缘圆筒260的高度,使得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最低点以及中点与支撑台253的距离分别为h3和h4,且满足:h2<h3<h4<h1。
如图9A所示,沿着图中箭头d1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动力接收件的第二突出部252位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且所述第二突出部正对动力输出件30。
如图9B所示,所述第二突出部252最先与动力输出件30接触,如上所述,由于存在着上述关系:h2<h3,因此,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不会与第二突出部252触碰,因而,该结合过程不会出现动力输出杆33干涉动力接收件25的现象。所述第二突出部252的第五表面2525将与动力输出部32的圆锥面321接触;当继续推动动力传递装置26沿d1方向运动时,所述圆锥面321将会给第二突出部的第五表面2525一个反作用力,如图9B中局部R1的放大示意图,所述圆锥面321反作用在第五表面2525上的力为F1,将该力F1沿平行于d1的方向以及垂直于d1的方向分别分解为F3和F2;如上所述,由于所述顶盖2611与凸缘圆筒260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五表面2525为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延伸的弧面,因此,所述分力F3将被顶盖2611抵消或者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支撑杆250的旋转方向旋转,所述分力F2将迫使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同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将被拉伸变形。
如图9C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的运动量为h5,动力输出件30正好位于第二突出部252的正上方,此时,动力接收件25可顺利通过动力输出部32,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出部32进入动力接收件25中。
如图9D所示,动力输出部32完全进入动力接收件25中,如上所述,由于弹簧262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动力接收件25将在弹簧262的作用下,沿着轴线L1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且该运动量为h5,之后,弹簧262复位;随着所述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动力输出杆33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一表面2511结合,如图9D中局部R2的放大示意图,由于所述第一表面2511的任意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连线相对于与所述轴线L1垂直的任意一个平面倾斜,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表面2511为一平面为例,因此,所述动力输出杆33对第一表面2511的作用力F4将会在平行于d1的方向以及垂直于d1的方向分别分解为F5和F6,所述分力F5将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支撑杆250的旋转方向r1旋转,所述分力F6将拉动动力接收件25继续沿轴线L1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同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将被压缩变形。
如图9E所示,随着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动力接收件25被逐渐拉出,动力输出杆33也逐渐运动至第一表面2511的底部,如图所示,沿轴线L1,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l,因此,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的运动距离也为l。此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完成结合,其中,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一端与第一表面2511结合,另一端也与第二突出部252的第四表面2524结合,或者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动力接收件25在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带动下旋转,并通过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动力接收部26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
图10A-图10F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相对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过程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沿着图中d2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动力接收件的第一突出部251相对于第二突出部252位于移动方向的下游,且所述第一突出部251正对动力输出件30。
图10B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触碰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C是从动力传递装置的移动方向看去,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触碰时以及局部R3的放大立体图。
如图10B所示,当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触碰时,由于存在着上述关系:h3<h4<h1,因此,所述动力输出杆33将与第一突出部251先接触。如图10C所示,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突出部251的连接曲面2514或者第二表面2512接触,不论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连接曲面2514和第二表面2512中的哪一个接触,随着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继续沿d2方向运动,动力输出杆33总是会向所述连接曲面2514或第二表面2512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如图10C中局部R3的放大示意图,动力输出杆33施加的反作用力为F7,该反作用力在平行于d2的方向以及垂直于d2的方向分别分解为F9和F8,所述分力F9将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支撑杆250旋转方向的反方向r2旋转,所述分力F8将迫使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同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将被拉伸变形。
如图10D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在所述分力F9的作用下,沿r2所示方向旋转角度β1,使得所述第一突出部251避开动力输出杆33,同时,动力接收件25还在所述分力F8的作用下,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该运动量为h6,最终使得所述动力输出件30的自由末端与支撑台253接触,当继续沿d2方向推动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时,动力接收件25可顺利通过动力输出部32,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出部32进入动力传递件25中。
如图10E所示,所述动力输出部32完全进入动力传递件25中,如上所述,由于此时弹簧262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动力接收件25将在弹簧262的作用下,沿着轴线L1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且该运动量为h6,之后,弹簧262复位;随着所述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动力输出杆33将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一表面2511结合,此后,动力接收件25的运动过程如图9D和图9E中所示,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如图10F所示,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的运动距离也为l,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表面2511的底部结合,此时,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完成结合,其中,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弹簧26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一端与第一表面2511结合,另一端也与第二突出部252的第四表面2524结合,或者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所述动力接收件25在动力输出件30的旋转带动下旋转,并通过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动力接收部26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
[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
图11A和图11B是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11A和图11B描述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的过程,为简便,在以下附图中也未示出感光鼓24。
如上所述,当动力接收件25接收来自动力输出件30的动力时,由于所述动力输出杆33拉动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远离感光鼓的方向运动距离l,导致位于凸缘圆筒26中的弹簧262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如图11A所示,当动力输出件30停止工作时,动力输出杆33对动力接收件25的拉动作用消失,在弹簧262的复位作用下,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运动距离l,此时,所述动力输出杆33也回到与动力接收件25结合的最初状态,即动力输出杆33的一端与第一突出部251的第一表面2511结合,另一端处于不与第二突出部252结合的自由状态。
当沿图11A中d3所示的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时,由于所述动力输出杆33的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因此,动力输出杆33不会对动力接收件25沿d3方向的移动造成干涉。
当继续沿d3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时,如图11B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可轻易实现完全脱离。
实施例二
图12A是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25处于装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图12B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2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当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与动力输出件30相对时,如上所述,沿图10A中d2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将与动力输出件30先接触,然而,如果此时位于凸缘圆筒260中的动力传递件263正好分别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和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接触,如图12A所示,那么当继续沿图10A中d2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时,即使所述动力输出杆33与第一突出部251的连接曲面2514或者第二表面2512之一接触,所产生的分力F9也不能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图10C中r2所示的方向旋转,进而导致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不能避开动力输出杆33,因此,装配有此动力传递装置26的处理盒将出现装机死角的现象,即处理盒不能顺利装入主组件中。
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262为扭簧,扭簧的一端挂接在顶盖2611上,另一端挂接在动力传递件263上,如图12B所示,挂接在动力传递件263上的一端为圆环,所述圆环套在动力传递件263上,本实施例中,利用扭簧的扭力使所述动力传递件263始终处于既不与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1和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1接触也不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和第二非动力接收面264b2接触的位置,即所述动力传递件263相对于动力接收部264a和264b处于悬空的状态,如图12,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和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1的夹角分别为β2和β3,且满足β2≥β1。
如图10C-图10F和图12B所示,当图10C中分力F9推动动力接收件25沿图中r2所示的方向旋转角度β1时,相应的,如图12B所示,动力传递件263将沿图中r3所示的方向旋转,如上所述,由于动力传递件263与第一非动力接收面264a2之间有夹角β2,且β2≥β1,因此,在所述动力接收件25被分力F9推动旋转时,不会出现上述装机死角的现象,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可顺利避开所述动力输出杆33。
在动力接收件25被动力输出件30带动从图10E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图10F所示的位置过程中,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会沿图12B中r4所示的方向旋转,如上所述,动力传递件263与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1之间的夹角为β3,可通过调节扭簧262的扭力来调节所述夹角β2和β3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β3被调节成满足以下条件:当所述动力接收件25从图10E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图10F所示的位置时,所述动力传递件263沿r4所示的方向正好旋转至与第一动力接收面264a1和第二动力接收面264b1接触的位置。
实施例三
图13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14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施例中动力传递装置的N-N截面剖视图。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编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6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动力传递装置26包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所有部件,因此,重复的部件不再赘述。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6还包括中盖2612、底盖2613以及第三弹性件268;所述底盖2613固定连接于凸缘圆筒底端;所述中盖2612与动力接收部264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268的一端与中盖2612抵接,另一端与底盖2613抵接;所述支撑杆250上远离突出部的末端与中盖2612抵接;所述第一突出部251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252的突起高度。
为顺利的将所述中盖2612安装至凸缘圆筒260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还包括设置在凸缘圆筒内的导柱269,如图14所示,第一导柱269a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面264a3上,第二导柱269b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底面264b3上,相应地,所述中盖2612上也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柱269a和第二导柱269b配合的第一导槽2612a和第二导槽2612b。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611与凸缘圆筒260也是一体成型。继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凸缘圆筒260也被分成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以及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而且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侧面也设置有允许所述动力传递件263通过的第六通孔266,同时为了将所述动力接收件25接收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传递出去,在所述凸缘圆筒26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齿轮267;本实施例优选的是,所述第六通孔266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1上,所述齿轮267被设置在凸缘圆筒260不与感光鼓24配合的部分2602上。
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三弹性件268为弹簧,当动力传递装置26装配完毕后,所述弹簧268位于中盖2612与底盖2613之间,且处于压缩状态,因此,弹簧268能够将中盖2612紧紧的压靠在所述第一底面264a3和第二底面264b3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弹性件268的弹力大于第二弹性件262的弹力。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支撑杆250上远离突出部的末端与中盖2612抵接,因此,所述中盖2612能够为支撑杆250提供良好的支撑依托。
当实施例一中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动力接收件处于图9C中的状态,或实施例二中动力传递装置中的动力接收件处于图10D中的状态时,即动力接收件25被动力输出件30压迫而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件262,不论是弹簧还是扭簧,均会处于被拉伸状态,而由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中不包括被第三弹性件268压靠的中盖2612,因此,所述支撑杆250将会出现晃动的不利现象。
[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
在前文中已结合图11A和图11B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动力接收件25是如何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的,然而,当主组件停止工作,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处于图16所示的状态时,如果操作人员沿图16中d4所示方向移动装有动力接收件25的感光鼓24(由于动力接收件25通过动力传递装置26安装至感光鼓24上,为简便,图中仅示出安装有动力接收件25的动力传递装置26,而未示出感光鼓24),将会出现脱机死角的现象。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出现脱机死角现象的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此种状态下,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相对于第二突出部252位于d4所示方向的上游,由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正好被动力输出件30的动力输出部32遮挡,因而,当沿着d4所示方向将不能移动所述动力接收件25。
为此,本发明提供以下改进方案:
方案一
下面结合图17-图20描述本方案。
图17是本方案中感光鼓24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方案中感光鼓2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感光鼓24包括感光圆筒24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6,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安装在感光圆筒240的一个末端,在本改进方案中,所述感光鼓24还包括固定在其中的增重部件。
如图18所示,所述增重部件为金属棒242,所述金属棒242固定在感光圆筒240的内表面上。
图19是本方案中所述的感光鼓处于脱机死角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图20是本方案中所述的感光鼓处于脱机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当主组件停止工作时,由于所述感光圆筒240内表面安装有金属棒242,因此,所述感光鼓24的整体质量将比正常时更大,根据物理学原理,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成正比,因而,安装有金属棒242的感光鼓24将会产生更大的惯性,即使所述主组件已停止工作,感光鼓24也会沿图19中r5所示方向旋转一定角度至图20所示的位置,此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将不再被所述动力输出部32遮挡,同时,在第二弹性件262的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距离l,当再次沿d4所示方向移动感光鼓24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完全脱离。
基于上述思想,本方案中的增重部件还可以固定在动力传递装置26内,或者当所述感光鼓24还包括位于感光圆筒240上与动力传递装置26相对的另一个末端上的端盖241(如图17所示)时,所述增重部件固定在所述端盖241上。
方案二
下面结合图21-图23D描述本方案。
[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25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25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如图21和图22所示,所述动力接收件25包括支撑杆250、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台253、以及从所述支撑台上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51和第二突出部252,所述支撑杆250具有旋转轴线L1。本方案中,所述动力接收件25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连接的转动部254、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连接部255、位于所述转动部上的第一通孔2541以及位于连接部上的第二孔2551,所述第一通孔2541的中心线L2与轴线L1相互垂直。
为与所述转动部254配合,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旋转轴257、位于支撑杆250上的第三通孔2571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转动部的槽258,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线L3与轴线L1垂直,且所述旋转轴257穿过第三通孔2571以及第一通孔2541,从而将所述转动部254与支撑杆250连接。
继续如图21和图22所示,本方案中的动力接收件25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56以及位于所述支撑台253上的第四孔2531,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挂接在第四孔2531上,另一端挂接在所述第二孔2551上,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256为拉簧。
[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
图23A-图23D是本方案中动力接收件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的过程示意图。
如图23A所示,当主组件停止工作,操作人员准备将安装有动力接收件25的动力传递装置26沿图中d5所示方向移动时,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第一突出部251位于第二突出部252的上游,此时将会出现上述脱机死角现象。
如图23B所示,主组件停止工作,在第二弹性件262的作用下,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靠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距离l,此时,虽然第二突出部252与动力输出杆33脱离了结合,但第一突出部251仍然与动力输出杆33保持结合状态,而且由于动力接收件25在第二弹性件262的作用下只能在轴线L1的方向上做上下运动,因此,沿图23A中d5所示的方向,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仍然位于第二突出部252的上游,即所述第一突出部251沿d5所示方向的移动仍然被动力输出部32遮挡,此时的动力接收件25仍然处于死角位置。
如图23C所示,如果此时继续沿d5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如上所述,与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连接的转动部254可绕着旋转轴257旋转,因此,继续移动中的第一突出部251将会受到所述动力输出部32的推力,如图23C所示,所述第一突出部251连同转动部254和连接部255绕旋转轴257沿r6所示方向旋转,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突出部251避开动力输出件30;同时,分别挂接在支撑台253上的第四孔2531以及连接部255上的第二孔2551的拉簧256也将随着所述连接部255的转动而拉长变形;此时,所述动力输出件30也将压在支撑台253上,从而迫使所述动力接收件25沿轴线L1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距离h7。
继续沿d5所示方向移动动力传递装置26,如图23D所示,当第一突出部251完全经过动力输出件30,即动力接收件25与动力输出件30脱离结合。所述第一突出部251不再受到动力输出部32的推力作用,拉簧256将会复位,因而,所述拉簧256将会带动连接部255、转动部254以及第一突出部251绕旋转轴257沿与r6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使所述第一突出部251回到初始位置。
当然,本发明中所述的处理盒100还可以仅包括显影单元10,而所述鼓单元20被固定在主组件中,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设置在显影单元10中,通常,所述动力传递装置26被设置在位于显影单元10中的显影辊的一个纵向末端上,或者被设置在显影单元10的一个纵向端盖上,再通过齿轮或其他部件将动力传递出去。
综上,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动力接收件25上的第一突出部251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252的突起高度,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动力接收件25在与动力输出件30的结合和脱离过程中均不会偏摆,包括所述动力接收件25的鼓单元20或者处理盒100均能够有效保证位于其中的感光鼓24沿其轴线均匀旋转,还可以有效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动力接收件25从感光鼓24中脱落。

Claims (6)

1.动力接收件,包括支撑杆、第一突出部、从支撑杆上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旋转轴、与所述第一突出部连接的转动部以及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部的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支撑杆和连接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突起高度大于第二突出部的突起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接收件还包括与支撑杆连接的支撑台,第二突出部从支撑台上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第四孔,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挂接在第四孔和第二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具有轴线L1,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用于接收动力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最高点与其最低点之间的连线相对于与轴线L1垂直的任意平面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还包括位于第一突出部上的至少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曲面,所述第二表面、第三表面、连接曲面均与第一表面邻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接收件,其特征在于,沿支撑杆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二表面被分成多段。
CN201610443903.6A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 Active CN105892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3903.6A CN105892248B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3903.6A CN105892248B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
CN201410529525.4A CN104267589A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以及具有该动力接收件的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9525.4A Division CN104267589A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以及具有该动力接收件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2248A CN105892248A (zh) 2016-08-24
CN105892248B true CN105892248B (zh) 2018-07-27

Family

ID=5215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3903.6A Active CN105892248B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
CN201410529525.4A Pending CN104267589A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以及具有该动力接收件的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29525.4A Pending CN104267589A (zh) 2014-10-09 2014-10-09 动力接收件以及具有该动力接收件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892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0163B2 (en) 2013-09-29 2017-08-22 Ninestar Corporation Rotational force driving assembly process cartridge
CN106154788B (zh) * 2015-04-20 2023-06-06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205608398U (zh) * 2015-05-13 2016-09-28 珠海艾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205038440U (zh) * 2015-07-17 2016-02-17 中山鑫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CN205229681U (zh) * 2015-10-26 2016-05-11 中山鑫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耦合装置以及处理盒
CN106896686B (zh) * 2015-12-17 2019-08-23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205787615U (zh) * 2016-02-26 2016-12-07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CN106125531A (zh) * 2016-02-26 2016-11-16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6739558B (zh) * 2016-12-07 2018-08-14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与打印机驱动头自动连接的装置
WO2019007404A1 (zh) * 2017-07-07 2019-01-10 李坤 旋转力传递组件、处理盒及打印机
CN108563104B (zh) * 2018-01-27 2019-11-15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处理盒
CN110147035A (zh) * 2018-05-02 2019-08-20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显影盒
CN110501891B (zh) * 2019-08-05 2022-07-26 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装置以及成像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9335A (en) * 1986-06-24 1989-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2096352A (zh) * 2011-02-21 2011-06-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201945802U (zh) * 2011-01-21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1945803U (zh) * 2011-02-22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102799088A (zh) * 2011-05-27 2012-11-28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9311A (ja) * 2006-06-30 2008-01-17 Toshiba Corp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現像器保持方法
CN103399479B (zh) * 2013-08-26 2016-05-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203870398U (zh) * 2014-04-19 2014-10-08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用的动力接收单元及处理盒
CN204203638U (zh) * 2014-10-09 2015-03-11 中山鑫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动力接收件以及动力传递装置、感光元件、显影单元、鼓单元和处理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9335A (en) * 1986-06-24 1989-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201945802U (zh) * 2011-01-21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2096352A (zh) * 2011-02-21 2011-06-1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201945803U (zh) * 2011-02-22 2011-08-2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驱动组件
CN102799088A (zh) * 2011-05-27 2012-11-28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92248A (zh) 2016-08-24
CN104267589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2248B (zh) 动力接收件
CN1155858C (zh) 成像处理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CN201110941Y (zh) 驱动力传递部件及处理盒
CN204203638U (zh) 动力接收件以及动力传递装置、感光元件、显影单元、鼓单元和处理盒
CN105204309B (zh) 一种处理盒
CN105589318B (zh) 一种处理盒用驱动组件、感光鼓单元、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85306B (zh) 驱动组件、辊和处理盒
CN109946940A (zh) 一种处理盒的工作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7479345A (zh) 旋转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4035302B (zh) 一种显影盒
CN102799088A (zh)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CN209606790U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205450565U (zh) 处理盒
CN107357157B (zh) 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和处理盒
CN102591164A (zh) 成像设备
CN203732884U (zh) 驱动组件、辊和处理盒
CN205193333U (zh) 一种镜头组件及摄像设备
CN207799354U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210323778U (zh) 处理盒
CN101320230A (zh) 感光鼓及处理盒
CN207352366U (zh) 处理盒
CN207164480U (zh) 处理盒
CN103846868B (zh) 打钉枪
CN201126524Y (zh) 感光鼓及其驱动装置
CN208351252U (zh) 保护罩和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09

Address after: 528000 A building, No. 57, No. two, Torch Road, Tanzhou Town, Guangdong City, Zhongshan Province, 302-306, three

Applicant after: Zhongshan Chengw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467 factory building, No. 57 Torch Road, Tanzhou Town, Guangdong, Zhongshan, A

Applicant before: ZHONGSHAN XINWEI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