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856A -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856A
CN105873856A CN201580003316.9A CN201580003316A CN105873856A CN 105873856 A CN105873856 A CN 105873856A CN 201580003316 A CN201580003316 A CN 201580003316A CN 105873856 A CN105873856 A CN 105873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ilm
clip
dielectric medium
ozone
medium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33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856B (zh
Inventor
寺岛裕二
吉田久次
广井秀树
北村胜博
尾形安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3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0Preparation of ozone
    • C01B13/11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 dis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10Dischargers used for production of ozone
    • C01B2201/14Concentric/tubular discharg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20Electrodes used for obtaining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2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30Dielectrics used in the electrical dischargers
    • C01B220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dielectr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60Feed streams for electrical dischargers
    • C01B2201/62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60Feed streams for electrical dischargers
    • C01B2201/64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1/00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 C01B2201/70Cooling of the discharger; Means for making cooling unnecessary
    • C01B2201/74Cooling of the discharger; Means for making cooling unnecessary by liquid
    • C01B2201/76Wa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管型臭氧产生装置(1)。臭氧产生单元(30)具有隔着放电间隙(36)布置在外侧电极管(31)的内侧的放电管(32)。放电管(32)具有介电质管(33)、设置在介电质管(33)内的筒状电极膜(34)、以及向电极膜(34)供电的供电部件(40)。电极膜(34)是以螺旋状地错开的状态在介电质管(33)上布置具有弹性的导体(35)而形成的。

Description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型臭氧产生装置,其中特别涉及放电管的构造。
背景技术
臭氧具有强力的氧化作用,在作用后会分解为无害的氧等。因此,在半导体制造、食品制造、水处理等领域中,经常使用臭氧来进行清洗、杀菌、除臭等处理。
像这样的产生臭氧的臭氧产生装置多采用无声放电方式。
在无声放电方式的臭氧产生装置中,在隔着介电质对置的一对电极之间设有空隙(放电间隙(discharge gap))。在一对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就会在放电间隙产生无声放电。使含氧原料气体流过放电间隙,从而原料气体臭氧化,产生臭氧。
在采用这样的无声放电方式的臭氧产生装置中,存在管型的臭氧产生装置。在管型臭氧产生装置中,使用呈管状的放电管作为介电质,该介电质构成产生臭氧的单元。就管型臭氧产生装置来说,由于能够将多根放电管密集地平行布置,因此具有容易大型化的优点。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中的放电管的构造已公开在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
在专利文献1的臭氧产生装置中设有圆筒状的玻璃制介电质管,其一端呈球面状地封闭起来。在该介电质管的内表面上,具体而言,在从介电质管的球面状端部起直到侧部之间的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有第一电极。
在介电质管上,以围住介电质管的外侧的方式布置有圆筒状第二电极,在介电质管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放电间隙。
原料气体在通过被施加了高电压的放电间隙的期间中臭氧化。臭氧化后的气体从球面状端部所在的臭氧化气体引出口被引出。
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与专利文献1的第一电极同样地金属蒸镀而成的导电膜。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44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A1-20100210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的电极是通过金属蒸镀而形成在介电质管的内周面上,因此无法从介电质管上分离下来。由此,当必须更换电极时,就只能更换整个介电质管。由于通过金属蒸镀来形成电极这一方式的特殊性较高,因此有生产性较差的缺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型臭氧产生装置,其电极能够更换,而且电极也能够较容易地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人先提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发明(日本特愿2012-253606)。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管型臭氧产生装置所具备的臭氧产生单元具有筒状外侧电极管、以及隔着放电间隙布置在所述外侧电极管的内侧的放电管。所述放电管具有:至少在一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的介电质管;设置为与所述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的圆筒状的电极膜;以及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而向所述电极膜供电的供电部件。
所述电极膜是以沿着所述介电质管的长度方向螺旋状地错开的状态布置具有弹性的导体而形成的。
根据该臭氧产生装置,设置在介电质管内的圆筒状电极膜是在可拆卸的状态下插入介电质管内的。因此,能够将电极膜从介电质管上卸下来进行更换。
而且,该电极膜是通过将具有弹性的导体螺旋状地布置在介电质管内而形成的,因此即使是开口较小而总长度较长的介电质管,也能够容易地设置电极膜。
也就是说,只要是具有弹性的导体,就能够通过以相对于例如细长的引导棒错开位置的状态螺旋状地卷绕在该引导棒上而形成为细长的圆筒状。然后,将卷绕有导体的引导棒插入介电质管内,并解开对导体的束缚而使导体从引导棒上松开来,导体就会利用本身的弹力扩张开来,因此能够形成与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的圆筒状电极膜。在该情况下,将导体从引导棒上松开后,就不需要使用引导棒。因此,比起相关的发明,能够减轻与引导棒相当的重量。
优选:所述电极膜利用本身的弹力在所述介电质管的内部扩张开来而与该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
通过利用电极膜本身的弹力,就能够不对电极膜施加外力地使电极膜与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因此装置的制作更为容易。
优选:所述电极膜是以一边使所述导体螺旋状地错开,一边使该导体重叠两层以上的状态布置该导体而形成的。
通过将导体重叠两层以上,导体就容易在介电质管内部扩张开来,能够更可靠地使电极膜与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
优选:所述电极膜具有从所述开口露出来的露出端部。
在该臭氧产生装置中,不是通过金属蒸镀,而是通过使导体紧密相接而在介电质管的内周面上形成电极膜,因此只要调整电极膜在介电质管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就能容易地设置露出端部。通过设置露出端部,在将多个臭氧产生单元分别电连接起来时,只要将露出端部之间电连接起来即可。也就是说,能够容易地进行臭氧产生单元之间的电连接工作。
优选:所述供电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极膜的内侧的内侧扣夹、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膜的外侧的外侧扣夹,所述内侧扣夹和所述外侧扣夹夹住所述露出端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电极膜的露出端部被内侧扣夹和外侧扣夹夹住,因此能够使电极膜与供电部件直接且均匀地接触,能够稳定地向电极膜供电。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电极能够容易地更换,而且电极也能够容易地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管型臭氧产生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2为概略侧视图,在该图中,为了示出臭氧产生装置的内部构造而省略了一部分部件。
图3为沿着图2中的X-X线剖开的概略剖视图。
图4为示出臭氧产生单元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5(a)和图5(b)为示出电极膜的设置过程的概略图。
图6(a)、图6(b)为示出电极膜的设置过程的概略图。
图7为供电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概略图,其示出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一个例子。
图9(a)、图9(b)为示出外侧扣夹对的概略图。图9(a)为俯视图,图9(b)为主视图。
图10为示出连接端子的概略图。
图11(a)、图11(b)为示出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图11(a)为俯视图,图11(b)为主视图,在图11(b)中省略了后部的部件。
图12(a)、图12(b)为示出使用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臭氧产生装置中的架设扣夹的概略图。图12(a)为俯视图,图12(b)为主视图。
图13(a)、图13(b)为示出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的概略图。图13(a)为俯视图,图13(b)为主视图。
图14(a)、图14(b)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图14(a)为俯视图、图14(b)为主视图,在图14(b)中省略了后部的部件。
图15(a)为示出外侧扣夹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5(b)为示出架设扣夹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为本质上的示例,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加以限制。
(臭氧产生装置的结构)
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管型臭氧产生装置1。臭氧产生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附属设备3等,该附属设备3由配合装置主体2进行工作的控制机器、操作盘等构成。
装置主体2为耐蚀性良好的不锈钢制耐压容器,臭氧在该装置主体2的内部产生。装置主体2具有圆筒状躯干部11、封住躯干部11的两端的两个盖部12。装置主体2以横放的状态受一对脚部13、13支承着。其中一个盖部12通过铰链安装在躯干部11上,构成为能开关的门。
在装置主体2上连接有原料气体管道14、臭氧管道15、冷却管道16等。具体而言,原料气体管道14与未图示的原料气体供给源相连接,氧、空气等原料气体通过原料气体管道14供向装置主体2。臭氧管道15与未图示的臭氧供给对象相连接,在装置主体2中产生的臭氧通过臭氧管道15送往该供给对象。
冷却管道16包括进水用和排水用的两个冷却管道16a、16b,冷却管道16a、16b分别与未图示的热交换器等连接。冷却水通过这些冷却管道16a、16b循环着供向装置主体2。
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2的内部由不锈钢制的两张分隔板17、17分隔为原料气体室18、冷却室19和臭氧室20。原料气体室18布置在装置主体2的一端部,并且与原料气体管道14相连通。臭氧室20布置在装置主体2的另一端部,并且与臭氧管道15相连通。
冷却室19位于原料气体室18和臭氧室20之间,冷却室19占据了装置主体2的大部分体积。冷却室19在靠臭氧室20一侧的下部与进水用冷却管道16a相连通。冷却室19在靠原料气体室18一侧的上部与排水用冷却管道16b相连通。在冷却室19的内部,按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张限制板21。通过这些限制板21,冷却室19的内部上侧和内部下侧被交互地分隔开,冷却室19的内部被设计为冷却水蜿蜒地流动。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臭氧产生单元30,这些臭氧产生单元30横穿过冷却室19,沿着躯干部11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
如图3所示,臭氧产生单元30以密集的状态布置着。详细而言,臭氧产生单元30布置呈三角形,使相邻的臭氧产生单元30之间的间距相等。在这些臭氧产生单元30中的每一个臭氧产生单元30处,从原料气体产生臭氧。
图4示出臭氧产生单元30的详细结构。臭氧产生单元30由外侧电极管31和放电管32构成。
外侧电极管31由圆筒状不锈钢管构成,外侧电极管31的各端部与各分隔板17无缝地接合在一起。外侧电极管31经由分隔板17而电接地,外侧电极管31构成低电压侧的电极。外侧电极管31的周围充满冷却水,各臭氧产生单元30被冷却水冷却。在外侧电极管31的内侧布置有放电管32,外侧电极管31与放电管32的圆心位置相同。
(放电管的结构)
放电管32由介电质管33、电极膜34、供电部件40等构成。
(介电质管)
介电质管33为圆筒状部件,其一端部被封住,另一端部具有开口33a,介电质管33例如由玻璃等制成。通常,介电质管33的尺寸是:总长度最长为2m,外径大约为10mm~30mm,厚度大约为1mm~3mm。
也就是说,介电质管33呈细长棒状,相对于介电质管33的总长度,开口33a的尺寸极小。
介电质管33的外周面隔着些微的间隙(放电间隙36)与外侧电极管31的内周面相向。当高电压施加在外侧电极管31和放电管32的电极膜34之间,就会在放电间隙36产生无声放电。
介电质管33的被封住的端部位于臭氧室20内,介电质管33的具有开口33a的端部位于原料气体室18内。原料气体从原料气体室18流入产生无声放电的放电间隙36中,从而产生臭氧。产生的臭氧流向臭氧室20,通过臭氧管道15送往供给对象。
(电极膜)
电极膜34由不锈钢制的弹簧钢板等具有高弹性的金属原料制成。电极膜34形成为厚度较薄的圆筒状,并且设置为与介电质管33的内周面紧密相接着。
也就是说,使用在该臭氧产生装置1的电极膜34是与介电质管33分别形成的,这与将电极膜金属蒸镀在介电质管33的内表面上的情况不同。所以,电极34相对于介电质管33是可装卸的。因此,在该臭氧产生装置1中,能够从放电管32中只卸下电极膜34来进行更换。
详细而言,电极膜34是使用带状的导体(带状导体35)来形成的。带状导体35以沿着介电质管33的长度方向错开位置的状态螺旋状地布置在介电质管33的几乎整个长度范围上。带状导体35利用本身的弹力朝径向扩张而与介电质管33的内周面紧密相接,由此形成电极膜34。
优选带状导体35的相邻的两缘部35a、35a相互重叠,但也可以无间隙地相接,也可以留有一点间隙。也就是说,优选以下述状态螺旋状地布置带状导体35,即:带状导体35以小于其宽度的螺距沿着介电质管33的长度方向错开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带状导体35来形成电极膜34,即使是细长形的介电质管33,也能够容易地在其内部设置圆筒状电极膜34。
具体而言,如图5(a)所示,能够以料卷的形态来使用带状导体35。由此,能够容易地供给带状导体35,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电极膜34设置在介电质管33内的作业,因此量产性良好。
将带状导体35从料卷拉出并螺旋状地卷绕在引导棒G上。引导棒G是在介电质管33中设置电极膜34时使用的辅助部件。引导棒G的外径小于介电质管33的内径,并且长度大于等于介电质管33的长度。
带状导体35的卷绕起始侧的端部暂时固定在引导棒G的前端部分。可以通过重叠卷绕带状导体35来实现该暂时固定,也可以通过在引导棒G上设置能够将带状导体35暂时固定住的暂时固定部来实现该暂时固定。
作为暂时固定部的具体例子,例如能举出:在引导棒G的前端部设置狭缝,使带状导体35卡在该狭缝中;在引导棒G的前端部设置能够受控制而开关的夹持机构,利用该夹持机构来夹持带状导体35。
将卷绕起始侧的端部暂时固定住后,只要将带状导体35螺旋状卷绕在引导棒G上,就能够将带状导体35紧密地卷绕在引导棒G上。然后,在带状导体35卷绕在引导棒G上达到规定长度后,切断带状导体35,如图5(b)所示,使用扣夹(clip)C等将带状导体35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暂时固定在引导棒G上。
如图6(a)所示,将螺旋状地卷绕了带状导体35的引导棒G从该引导棒G的前端侧插入介电质管33内。在插入到规定位置为止后,边解开对带状导体35的两端部的束缚边使引导棒G适当地转动。
通过这样做,如图6(b)所示,带状导体35就会利用本身的弹力扩张开来,从引导棒G上分离下来并与介电质管33的内周面紧密相接。然后,从介电质管33中拉出引导棒G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引导棒G并不是必要的。也可以只将带状导体35卷成螺旋状后插入介电质管33内。
电极膜34以其一部分(也称为露出端部34a)从开口33a露出来的状态设置在介电质管33内。需要说明的是,露出端部34a的缘部可以是不整齐的,也可以通过调整带状导体35的重叠状况或进行切断来使露出端部34a的缘部呈整齐状。
在该臭氧产生装置1中设置有供电部件40,供电部件40能够利用电极膜34的露出端部34a来稳定向电极膜34供电。
(供电部件)
供电部件40与外部电源37的高电压侧相连接而向电极膜34供电,如图4、图7所示,供电部件40由内侧扣夹41、外侧扣夹42等构成。
内侧扣夹41和外侧扣夹42都是通过金属冲压加工、多功能成形(Multi-forming)、加工夹具等方式形成的,弹性和导电性良好。
外侧扣夹42是其一部分沿着轴向被切断开来的圆筒状部件,具有C字形截面。外侧扣夹42的内径形成为: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无负荷状态下,小于介电质管33的内径。在此,露出端部34a的轴向长度L2只要大于0,也就是说只要从开口33a露出来即可,但优选露出端部34a的轴向长度L2大于外侧扣夹42的轴向长度L1(L2≥L1),更优选L2≥2L1。
内侧扣夹41也是与外侧扣夹42同样具有C字形截面的圆筒状部件。内侧扣夹41的外径形成为:在无负荷状态下,大于介电质管33的内径。内侧扣夹41的轴向长度L3形成为至少大于内侧扣夹41的轴向长度L1。
对外侧扣夹42施加外力使其直径扩大,并将外侧扣夹42套在插入了内侧扣夹41的露出端部34a的外侧上。由于除去外力后,外侧扣夹42就会缩小,因此外侧扣夹42以从外侧压接在露出端部34a上的状态设置在电极膜34的外侧。
对内侧扣夹41施加外力使其直径缩小,并将内侧扣夹41插入电极膜34的内侧直到内侧扣夹41的前端位于介电质管33的内部为止。由于除去外力后,内侧扣夹41就会扩张开来,因此内侧扣夹41以从内侧压接在电极膜34上的状态设置在电极膜34的内侧。
其结果是,露出端部34a被内侧扣夹41和外侧扣夹42夹住,成为从内侧、外侧被压接着的状态。
如上述那样,内侧扣夹41和外侧扣夹42夹住从介电质管33的开口33a露出来的电极膜34的露出端部34a,从而露出端部34a与供电部件40直接且均匀地接触。因此,能够稳定地向电极膜34供电。
(臭氧产生效率)
通过使用形成为螺旋状的、如上所述的电极膜34,还能够提升臭氧产生效率。
也就是说,本申请人在本发明之前提出了一种放电管(日本特愿2012-253606),该放电管由介电质管、与外部电源连接且由不锈钢等制成的端子棒(相当于供电部件)、以及一端与该端子棒相接合的电极膜构成。
具体而言,端子棒的长度与介电质管的长度相等,在日本特愿2012-253606号公报中构成电极膜的金属导体形成为长边的长度与端子棒的长度相等的长方形。该金属导体的一个长边与端子棒相接合,金属导体的另一长边侧的部份在介电质管内扩张开来,从而与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形成圆筒状电极膜。
与该放电管相比,确认到了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管32的臭氧产生效率上升约5%,但其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臭氧产生装置,也能提升臭氧产生效率。
由于不需要端子棒,因此具有可降低部件成本、谋求轻量化的优点。特别是,对设置有多根放电管的大型臭氧产生装置是有利的。
(供电部件之间的连接)
如图8中简略地示出那样,各放电管32的供电部件40相互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各供电部件40相互串联连接,也就是说,一个供电部件40与相邻的一个或两个供电部件40相连接,但可以根据规格适当地设定供电部件40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相互连接的一群供电部件40的多处上设有与导线44电连接的连接端子43。导线44在未图示处与外部电源37电连接。从外部电源37经由这些连接端子43和导线44向一群供电部件40供电。
由于相邻的供电部件40之间的间隙小,因此在供电部件40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这一群供电部件40的连接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因此这一群供电部件40的连接工作是负担较大的工作。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臭氧产生装置1中,在内侧扣夹41和外侧扣夹42的形状上下了功夫,使得这些供电部件40的连接工作能够容易地进行。
(供电部件的具体结构)
首先,如图4所示,内侧扣夹41设置为:从介电质管33的开口33a露出的内侧扣夹41的长度L4为外侧扣夹42的轴向长度L1的2倍以上。设定为2倍以上是为了能够在内侧扣夹41上叠设至少两个外侧扣夹42。
如图9所示,为了能够一次夹住两个露出端部34a,两个外侧扣夹42连结起来形成为一体(也称为外侧扣夹对42P)。相连的两个外侧扣夹42、42之间设有弯曲了的弯曲部45。两个外侧扣夹42、42之间的尺寸是配合相邻的供电部件40之间的间距而设定的。由于弯曲部45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间距稍有偏差也能够完成安装。
为了连接导线44,如图10所示,一部分内侧扣夹41构成为在内侧扣夹41上直接设有连接端子43的附带连接端子内侧扣夹52。
使一部分内侧扣夹41构成为附带连接端子内侧扣夹52,就能够在希望的部位上容易地安装希望的数量的连接端子43。
在图11中示出使用这些外侧扣夹对42P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供电部件40。外侧扣夹对42P套在相邻的两个露出端部34a、34a上,由此,形成了两个供电部件40、40电连接在一起的供电部件对。而且,其它外侧扣夹对42P套在与该供电部件对相邻的两个露出端部34a、34a上,进一步形成供电部件对。
然后,对于形成的两个供电部件对中的相邻的两个供电部件40、40,在介电质管33的长度方向上叠设外侧扣夹对42P,将这两个供电部件40、40的内侧扣夹41、41夹住。像这样,将外侧扣夹对42P交错而连续地套在各露出端部34a和各供电部件40中的内侧扣夹41上,能够容易地进行多个供电部件40的连接工作。
<变形例>
在图12~图14中示出变形例的臭氧产生装置。本变形例的臭氧产生装置、放电管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功能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变形例的臭氧产生装置1中,外侧扣夹42不是成对地使用,而是单独地使用。供电部件40另外具备如图12、图13所示的架设扣夹50、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
架设扣夹50具有相对置地延伸的一对插入腿部50a、架设在这些插入腿部50a的一端上的架设部50b。在架设部50b的中央处形成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弯曲部50c。插入腿部50a、50a之间的尺寸是配合相邻的供电部件40之间的间距而设定的。详细而言,插入腿部50a、50a间的大小形成为稍微小于相邻的供电部件40之间的间距。
配合设置在介电质管33中的内侧扣夹41的内周面和臭氧产生单元30的形状,各插入腿部50a形成为截面呈劣弧状。
施加外力使插入腿部50a、50a之间扩张开来,并将各插入腿部50a插入相邻的两个内侧扣夹41、41,从而将架设扣夹50架设在这两个内侧扣夹41、41上。这样一来,各插入腿部50a压接在各内侧扣夹41的内表面上,两内侧扣夹41、41相互电连接。由于弯曲部50c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内侧扣夹41、41之间的间距稍有偏差也不会造成问题。
图13示出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在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中,能够与导线44连接的连接端子43与架设部50b设置为一体。
图14示出利用这些架设扣夹50和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供电部件40。由于只要从介电质管33的开口33a所朝的方向将架设扣夹50和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插入相邻的两个内侧扣夹41、41内即可完成利用架设扣夹50和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进行的连接工作,因此工作性良好。
只要使一部分架设扣夹50构成为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就能够简单地设置连接端子43。
而且,如图15(a)所示,可以是三个以上的外侧扣夹42连结在一起。如图15(b)所示,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架设扣夹50连结在一起。连结的数量多,就具有工作性、电阻上的优点。特别是,可以设定为这样的形态,即:将多个外侧扣夹42或架设扣夹50连结在一起,连结的数量为10个、20个等。这样一来,当需要一个外侧扣夹42等时,可以切下一个外侧扣夹42来使用,当需要两个外侧扣夹42等时,可以切下两个外侧扣夹42来使用。由于可以根据需要而切断与需要的量相应的外侧扣夹42等来使用,因此通用性良好。
在变形例的臭氧产生装置1中,也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使一部分内侧扣夹41构成为如图10所示的附带连接端子内侧扣夹52来取代附带连接端子架设扣夹51。
-符号说明-
1 臭氧产生装置
30 臭氧产生单元
31 外侧电极管
32 放电管
33 介电质管
33a 开口
34 电极膜
34a 露出端部
35 带状导体
36 放电间隙
40 供电部件
41 内侧扣夹
42 外侧扣夹
G 引导棒

Claims (5)

1.一种管型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型臭氧产生装置具备臭氧产生单元,该臭氧产生单元具有筒状外侧电极管、以及隔着放电间隙布置在所述外侧电极管的内侧的放电管,
所述放电管具有:
至少在一端部具有开口的筒状的介电质管;
设置为与所述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的筒状的电极膜;以及
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而向所述电极膜供电的供电部件,
所述电极膜是以沿着所述介电质管的长度方向螺旋状地错开的状态布置具有弹性的导体而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膜利用本身的弹力在所述介电质管的内部扩张开来而与该介电质管的内周面紧密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膜是以一边使所述导体螺旋状地错开,一边使该导体重叠两层以上的状态布置该导体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膜具有从所述开口露出来的露出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极膜的内侧的内侧扣夹、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膜的外侧的外侧扣夹,
所述内侧扣夹和所述外侧扣夹夹住所述露出端部。
CN201580003316.9A 2014-02-17 2015-01-28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Active CN1058738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7100 2014-02-17
JP2014027100A JP6291276B2 (ja) 2014-02-17 2014-02-17 チューブ型のオゾン発生装置
PCT/JP2015/000372 WO2015122131A1 (ja) 2014-02-17 2015-01-28 チューブ型のオゾン発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856A true CN105873856A (zh) 2016-08-17
CN105873856B CN105873856B (zh) 2017-09-08

Family

ID=5379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3316.9A Active CN105873856B (zh) 2014-02-17 2015-01-28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91276B2 (zh)
CN (1) CN105873856B (zh)
TW (1) TWI689462B (zh)
WO (1) WO2015122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2605B2 (ja) * 2016-02-08 2019-01-30 株式会社東芝 オゾン発生装置
WO2019229865A1 (ja) * 2018-05-30 2019-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オゾン発生装置
JP7093332B2 (ja) 2019-09-20 2022-06-2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検知用ヒーター装置
CN111520098A (zh) * 2020-04-24 2020-08-1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水下井口及导管锤入法安装的井口连接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8976A (en) * 1923-04-24 1926-06-15 Mcblain James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zone
US3967131A (en) * 1974-06-04 1976-06-29 Ozone Incorporated Corona discharge ozone generating unit
JPS51145489A (en) * 1975-05-27 1976-12-14 Fuji Electric Co Ltd Ozonizer
CN2101039U (zh) * 1990-06-28 1992-04-08 冯纯乙 高臭氧无声放电管
CN2457116Y (zh) * 2000-11-24 2001-10-31 沈瑞金 新型臭氧发生器
CN2584592Y (zh) * 2002-11-12 2003-11-05 朱宁方 臭氧发生管
CN1473756A (zh) * 2003-08-08 2004-02-11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气体侧流管式臭氧发生器放电室
JP2005162530A (ja) * 2003-12-02 2005-06-23 Ishikawajima Shibaura Mach Co Ltd オゾナイザ
US20070166209A1 (en) * 2003-04-10 2007-07-19 Stefan Zimmerman Discharge tube
US20120156106A1 (en) * 2010-12-21 2012-06-21 Takaaki Murata Ozone genera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5695B2 (ja) * 1988-03-24 1997-02-26 ユニソイド株式会社 オゾナイザー
JP2549598B2 (ja) * 1992-07-28 1996-10-30 日本オゾン株式会社 オゾン発生装置
JP4015210B2 (ja) * 1996-05-30 2007-11-28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オゾン発生装置
CN1255317C (zh) * 1999-09-16 2006-05-10 神谷公司 臭氧发生器
JP2002159844A (ja) * 2000-11-22 2002-06-04 Nomura Denshi Kogyo Kk 低温プラズマ発生装置
JP5517939B2 (ja) * 2008-08-19 2014-06-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オゾン発生装置
JP2010215448A (ja) * 2009-03-16 2010-09-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オゾン発生装置
JP6271833B2 (ja) * 2012-11-19 2018-01-31 住友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チューブ型のオゾン生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8976A (en) * 1923-04-24 1926-06-15 Mcblain James Electrical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zone
US3967131A (en) * 1974-06-04 1976-06-29 Ozone Incorporated Corona discharge ozone generating unit
JPS51145489A (en) * 1975-05-27 1976-12-14 Fuji Electric Co Ltd Ozonizer
CN2101039U (zh) * 1990-06-28 1992-04-08 冯纯乙 高臭氧无声放电管
CN2457116Y (zh) * 2000-11-24 2001-10-31 沈瑞金 新型臭氧发生器
CN2584592Y (zh) * 2002-11-12 2003-11-05 朱宁方 臭氧发生管
US20070166209A1 (en) * 2003-04-10 2007-07-19 Stefan Zimmerman Discharge tube
CN1473756A (zh) * 2003-08-08 2004-02-11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气体侧流管式臭氧发生器放电室
JP2005162530A (ja) * 2003-12-02 2005-06-23 Ishikawajima Shibaura Mach Co Ltd オゾナイザ
US20120156106A1 (en) * 2010-12-21 2012-06-21 Takaaki Murata Ozone genera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1310A (ja) 2015-08-24
TW201532958A (zh) 2015-09-01
JP6291276B2 (ja) 2018-03-14
TWI689462B (zh) 2020-04-01
CN105873856B (zh) 2017-09-08
WO2015122131A1 (ja)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3856A (zh)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CN105849037A (zh) 管型臭氧产生装置
CN103958399B (zh) 管型臭氧生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325452B2 (en) Battery holder for a vehicle
CN201209121Y (zh) 高效臭氧发生筒
CN101891156B (zh) 臭氧产生装置
CN102764696A (zh) 一种螺旋静电集尘装置
CN104056719A (zh) 一种净化装置
CN202918524U (zh) 一种复合型电加热管
CN201184676Y (zh) 热水器
CN204167029U (zh) 一种具有弹簧式电阻丝的电阻器
CN103295665B (zh) 介电体、脉冲频率振荡器、负离子发生器和空气净化器
CN104021916A (zh) 大功率浮动高压可重构组合式高频高压整流变压器
BR112012003691B1 (pt) Terminal de saída para transformadores de alta tensão e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um terminal de saída curvo seccionalmente
CN111804521B (zh) 一种绝缘纸加工用胶棒
CN202364395U (zh) 表面带电陶瓷发热管组件
CA2871065C (en) Ozone generator
CN105392735A (zh) 臭氧发生装置及熔丝保持件
CN112714511A (zh) 可轴向延伸的模块化电加热装置
JP2006083013A (ja) オゾン発生装置
US1196904A (en) Electric welder.
JP2013142053A (ja) オゾン発生装置
KR20130115814A (ko) 텅스텐 불활성 아크용접 니플
JP2008100897A (ja) オゾン発生装置
CN103011086A (zh) 臭氧发生器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