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877A -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 Google Patents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877A
CN105872877A CN201610262596.1A CN201610262596A CN105872877A CN 105872877 A CN105872877 A CN 105872877A CN 201610262596 A CN201610262596 A CN 201610262596A CN 105872877 A CN105872877 A CN 105872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tangling
line
earphone lin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25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ku Interne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25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2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2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缠绕线缆,包括其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置于所述金属薄片内侧的导线及将所述导线和金属薄片包覆在内的绝缘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防缠绕线缆具有如下优势:利用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受力弯折呈C形,反向受力可恢复平直状的机械特性,能有效防止线缆的缠绕。此外,还提供了一种防缠绕耳机线及采用该防缠绕耳机线的防缠绕耳机。

Description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的附件,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智能移动终端普及的当下,耳机日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但耳机线在收纳存储时十分容易缠绕,导致用户再次使用之前要花费很多时间解开耳机线,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常用的防缠绕耳机通常采用面条型耳机线来实现防缠绕,但这种耳机线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缠绕程度,并不能完全防止耳机缠绕。此外,也有耳机采用将耳机线折叠后捆于弹性皮圈或类似装置内或将耳机线缠绕到某种装置上以防止耳机线缠绕,但这种方式在收纳时过程较为繁琐,同样影响用户体验。
同样的,如专利201510645703.4中,利用均匀布置于耳机线表面的魔术贴将耳机线有序固定以防止缠绕,但这种方式的耳机线在收纳时也需要繁琐的固定过程。此外,大量魔术贴的设置容易使耳机线与其它物品粘连,反而增添了用户的烦恼。另外,在专利CN201420726426.0中,将耳机线置于带有拉链齿条的耳机线套内以防止耳机线缠绕,这种耳机线套的拉链齿条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缠绕,但由于拉链齿条无法大幅度地弯曲,导致耳机线在收纳时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影响用户体验。
线缆易缠绕问题不仅存在于耳机这一领域,在数据线、电线等领域也广泛存在,成为广大用户的烦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缠绕、且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的防缠绕线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缠绕、且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的防缠绕耳机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防缠绕耳机线的耳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缠绕线缆,包括其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置于所述金属薄片内侧的导线及将所述导线和金属薄片包覆在内的绝缘皮。
优选地,所述金属薄片的横截面为劣弧。
优选地,所述金属薄片在线缆长度方向上以多节段的方式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并且相邻两个金属薄片节段借助软金属网连接。
优选地,所述金属薄片与所述软金属网焊接或压接。
该防缠绕线缆还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导线并排设置的柔性抗拉线,以增强该防长绕线缆的抗拉性能。
优选地,所述导线设有多根,所述柔性抗拉线设于相邻两根导线之间。
一种防缠绕耳机线,该防缠绕耳机线为上述的防缠绕线缆,其中,所述导线为信号线。
优选地,所述金属薄片在线缆长度方向上以多节段的方式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相邻两个金属薄片节段借助软金属网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信号线并排设置的柔性抗拉线,以增强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抗拉性能。
优选地,所述信号线设有两根,分别用于传递左、右声道信号,所述柔性抗拉线设有一条,其设于两根信号线之间。
优选地,所述绝缘皮由软质塑料或布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绝缘皮的横截面呈扁平状或圆形。
优选地,所述防缠绕耳机线收纳状态下呈螺旋式层叠。
一种防缠绕耳机,包括上述的防缠绕耳机线和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连接的扬声器。
优选地,所述防缠绕耳机为耳塞式耳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或挂耳式耳机。
进一步地,所述防缠绕耳机还包括耳机插头,所述防缠绕耳机线呈Y字形,所述耳机插头连接在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首端,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防缠绕耳机为无插头耳机,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两端。
所述防缠绕耳机还包括用于从空间接收音频信号的信号接收器和其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器连接的放大装置,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放大装置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防缠绕线缆及采用该防缠绕线缆的防缠绕耳机具有如下优势:
(1)利用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受力弯折呈C形,反向受力可恢复平直状的机械特性,能有效防止耳机线缠绕。
(2)采用软金属网间隔设置于金属薄片之间,保证了耳机线整体的柔软度和灵活性,同时,软金属网与金属薄片共同构建地网络,进而屏蔽外部信号的干扰,保证了声道信号的音质。
(3)所述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与软金属网分段相接,在收纳时能快速呈螺旋状层叠,极大程度地利用了其弯曲性使其呈尽可能小的体积存储而不占用空间,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2和图3为本发明以防缠绕耳机线为代表的防缠绕线缆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内部结构,图2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结构,图3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金属薄片的弯折状态。
图4和图5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4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内部结构,图5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收纳状态。
图6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线又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线又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线又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线又一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防缠绕线缆为耳机线、数据线或电线等用于传输电流的线缆。以耳机线为例,该防缠绕线缆为防缠绕耳机线,可适用于耳机等用于连接电脑、车载电脑、移动终端、音乐播放器(例如随身听)等电子设备并传递声道信号的装置。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3,其中,图1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结构,图2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内部结构,图3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的金属薄片弯折状态下的侧视图。
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包括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11、置于金属薄片内侧的信号线12,及将所述金属薄片11及信号线12包覆在内的绝缘皮13。
所述金属薄片11为横截面呈弧形的平直薄钢片11,其由平直的薄钢片以其两纵长侧边朝同一侧折弯形成。
优选地,所述薄钢片11的横截面呈劣弧状,即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小于180度。这种横截面为劣弧的平直薄钢片具有受力弯折后整体变为如图3所示的C形,但反向受力后又可恢复平直的机械特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薄钢片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半圆弧或优弧,尽管其受力弯折效果不如劣弧,但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防缠绕目的。
所述信号线12仅设有一根,用于向连接在其末端的扬声器传输来自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所述信号线12采用漆包线或绕包线制成。由于本实施例中只有一根传递声道信号的信号线,故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单声道耳机。
所述绝缘皮13的材质为软质塑料或布料,其横截面整体呈扁平状或圆形,用以实现该耳机线的包装与绝缘。
在进行收纳时,可利用所述薄钢片11受力弯折后整体变为C形,但反向受力后又可恢复平直的机械特性,将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有序地呈螺旋状层叠,从而达到防缠绕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薄片还可以由其他延展性好、轻质并且成本较低的金属材料制成。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示出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防缠绕耳机线在收纳状态下的局部侧视图。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是实施例一的改进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薄钢片在耳机线长度方向上以多节段的方式设置,并借助软金属网14将相邻两薄钢片节段连接起来。所述薄钢片11与所述软金属网14分段相接,整体连成防缠绕耳机线1的地网络,以屏蔽外部电磁信号的干扰,进而保证耳机线中声道信号的音质。所述软金属网14的设置还保证了耳机线整体的柔软度和灵活性,即可以任意且灵活地进行弯曲,从而不影响用户在使用耳机时对耳机的各种佩戴和放置方式。
通过所述薄钢片11与所述软金属网14分段相接的结构设置,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在收纳时,每一个薄钢片11均可弯曲呈如图3的C形,通过软金属网14灵活地连接,所述防缠绕耳机线可如图5所示呈螺旋式层叠的状态,从而轻松实现了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的有序收纳,所述螺旋式层叠的状态一方面能有效防止缠绕,另一方面在极大程度上缩小了防缠绕耳机线1的占用空间,为用户节省了存储空间,增加了用户体验。
优选的,所述薄钢片11与所述软金属网14焊接、压接或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连接。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是实施例二的改进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请参见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防缠绕耳机线还包括一根置于所述信号线12的一侧的柔性抗拉线。所述柔性抗拉线用于防止信号线12受到较大拉力而被拉断,从而保护所述信号线。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强抗拉性能,所述柔性抗拉线15的数量可增多至两根或者更多,并布置于所述信号线12的同侧或异侧。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抗拉线的材料及其粗细来调节抗拉程度。此外,也不排除所述柔性抗拉线设于薄钢片的外侧的情形。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与实施例二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
请参见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信号线设有两根,分别用于传递左、右声道的信号,所述两根信号线13均布置于所述薄钢片11的内侧。所述信号线13采用漆包线,用以实现两根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线13可采用绕包线、无机绝缘线等其他线来实现两根信号线之间的绝缘。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1包含有两根信号线,故适用于日常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立体声耳机,两根信号线分别用于传输立体声中的相同或不同声道信号。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8,图8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是实施例四的改进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所述防缠绕耳机线还包括一根置于所述信号线12的一侧的柔性抗拉线。所述柔性抗拉线用于防止信号线12受到较大拉力而被拉断,从而保护所述信号线。
所述柔性抗拉线15置于所述两根信号线12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抗拉线15可位于所述左一信号线12的左侧或右一信号线的右侧。更进一步地,为了增强其抗拉的作用,所述柔性抗拉线15的数量可增多至两根或者更多,并设置在所述信号线12的中间或两侧。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抗拉线的材料及其粗细来调节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抗拉程度。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与实施例二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
请参见图9,图9为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信号线12设有六根,分别用于传递左声道、中声道、右声道、左后声道、右后声道和超低音声道的信号,所述六条信号线12布置于所述薄钢片11的内侧。所述信号线12用漆包线以实现信号线之间的绝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线13可采用绕包线、无机绝缘线等其他线。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1包含有六根信号线,并且具有用于传输超低音声道信号的信号线,故适用于5.1声道耳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在5.1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信号线以对应传输中左声道和中右声道的信号,达到更好的播放效果。
实施例七:
请参见图10,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的横截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是实施例六的改进方案,其改进之处在于:
该防缠绕耳机线还包括多根与所述信号线12并列的柔性抗拉线,以增强该耳机线的抗拉性能,防止信号线受力被拉断。
所述柔性抗拉线15布置于所述六根信号线12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强其抗拉的作用,所述柔性抗拉线15的数量可增至更多,并布置于所述信号线12的中间和两侧。
实施例八:
请参见图11,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防缠绕耳机100包括防缠绕耳机线1和分别连接在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的两端的耳机插头2与扬声器3。
其中,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防缠绕耳机线,优选包括分别用于传递左、右声道的两条信号线12。对应的,所述两条信号线12连接两个所述扬声器3,即一条信号线12连接一个扬声器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也可以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的任意一种防缠绕耳机线。具体地,当防缠绕耳机线1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一种防缠绕耳机线时,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只包含一根信号线12,即对应地防缠绕耳机100的扬声器3只有一个。
进一步地,当防缠绕耳机线1为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中的一种防缠绕耳机线时,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包含多于两条的信号线12,则对应的防缠绕耳机的扬声器3有两个,所述多条信号线12分别分入与人体双耳对应的两个支路中,并最终与连接于分线末端的扬声器3相连接以实现多个声道信号的传递。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1呈Y字形,即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1存在分叉,本实施例的防缠绕耳机线1在Y字形的分叉处分为两条分线(即两个支路),所述两条分线内分别布置有左声道信号线和右声道信号线,两条分线的末端分别连接一个扬声器3。
所述防缠绕耳机线整体呈Y字形,所述耳机插头2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的根部,所述扬声器3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的两个头部。
所述防缠绕耳机100优选为耳塞式耳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缠绕耳机100还可以为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或挂耳式耳机等各种不同佩戴形式的耳机以适应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需求。
优选地,所述防缠绕耳机100的耳机插头2为3.5mm的直插插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插头2也可以为2.5mm、6.5mm等其他规格的插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插头2还可以为L型插头,以防止耳机线因弯折而损坏。
实施例九:
参见图12,图12为本发明的防缠绕耳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与实施例八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缠绕耳机101包括防缠绕耳机线1和分别连接在耳机线1两端的扬声器3,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耳机不包括耳机插头2,即本实施例中的防缠绕耳机线1为不具有分叉的耳机线,其两端分别与扬声器3连接。为了实现信号的音频信号的传输,该防缠绕耳机101还包括信号接收器(图未示,下同)和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的放大装置(图未示,下同),所述放大装置还与所述扬声器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从空间中接收电子设备发送于空间中的音频信号(电波),并传至所述放大装置,音频信号经放大装置放大后由扬声器输出。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缠绕耳机线及一种采用该防缠绕耳机线的耳机。所述防缠绕耳机线通过在内部设置弧形金属薄片,利用所述薄钢片11受力弯折后整体变为C形,但反向受力后又可恢复平直的机械特性,将所述防缠绕耳机线1有序地呈螺旋状层叠,从而达到防缠绕的效果,并且无需大量的收纳空间。
以上实施方式以防缠绕耳机线为例,对防缠绕线缆的内部结构及功能原理进行了说明。为了传输音频信号(或称声道信号),其内的导线为信号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述防缠绕线缆也可以是数据线,其内的导线分别为传输数据和提供电源的导线;还可以是电线及其他用于传输电流信号的线缆,以解决上述线缆受力易于缠绕,使用时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解开的问题,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缠绕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其横截面为弧形的金属薄片、置于所述金属薄片内侧的导线及将所述导线和金属薄片包覆在内的绝缘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在线缆长度方向上以多节段的方式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并且相邻两个金属薄片节段借助软金属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缠绕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导线并排设置的柔性抗拉线。
4.一种防缠绕耳机线,其特征在于,该防缠绕耳机线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缠绕线缆,其中,所述导线为信号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缠绕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在线缆长度方向上以多节段的方式等间距或不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缠绕耳机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金属薄片节段借助软金属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缠绕耳机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信号线并排设置的柔性抗拉线。
8.一种防缠绕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防缠绕耳机线和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连接的扬声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缠绕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耳机插头,所述防缠绕耳机线呈Y字形,所述耳机插头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首端,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末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缠绕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连接于所述防缠绕耳机线的两端。
CN201610262596.1A 2016-04-25 2016-04-25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Pending CN105872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596.1A CN105872877A (zh) 2016-04-25 2016-04-25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2596.1A CN105872877A (zh) 2016-04-25 2016-04-25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877A true CN105872877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2596.1A Pending CN105872877A (zh) 2016-04-25 2016-04-25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28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147A (zh) * 2017-04-08 2017-09-12 廖华勇 不易乱卷线的耳塞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475A (zh) * 2013-10-15 2014-01-08 李珊 一种防缠绕耳机
CN103943219A (zh) * 2014-04-26 2014-07-23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扁形信号传输电缆
CN204087857U (zh) * 2014-09-04 2015-01-07 丁大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防缠绕的电线电缆
CN204204463U (zh) * 2014-11-13 2015-03-11 黄巍然 防缠绕的线缆、耳机线以及耳机
CN204537756U (zh) * 2015-05-04 2015-08-05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用电缆
CN205158936U (zh) * 2015-12-11 2016-04-13 锁立松 柔性拖链电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475A (zh) * 2013-10-15 2014-01-08 李珊 一种防缠绕耳机
CN103943219A (zh) * 2014-04-26 2014-07-23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扁形信号传输电缆
CN204087857U (zh) * 2014-09-04 2015-01-07 丁大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防缠绕的电线电缆
CN204204463U (zh) * 2014-11-13 2015-03-11 黄巍然 防缠绕的线缆、耳机线以及耳机
CN204537756U (zh) * 2015-05-04 2015-08-05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船用电缆
CN205158936U (zh) * 2015-12-11 2016-04-13 锁立松 柔性拖链电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添才: "《家庭音响配置.安装.调试》", 28 February 2002,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147A (zh) * 2017-04-08 2017-09-12 廖华勇 不易乱卷线的耳塞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3645B1 (ko) 결속 및 결속 해제가 용이한 이어폰 및 와이어
US9429257B2 (en) Tangle-prevention sleeve for headphone/earphone wire
US858845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angling for wired earphones
US9537268B2 (en) Integrated cord tie and signal conducting device
US8824720B2 (en) Detachable earphone
US20050220319A1 (en) Earphones / earbuds
JP4889764B2 (ja) 配線コード
CN103928105A (zh) 线缆
CN204204463U (zh) 防缠绕的线缆、耳机线以及耳机
CN105872877A (zh) 防缠绕线缆、防缠绕耳机线及防缠绕耳机
KR20130092772A (ko) 꼬임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이어폰
CN203968323U (zh) 一种耳机线结构
CN207052328U (zh) 带平行弹弓漆包线的耳机线
JP2003217359A (ja) 伸縮性コード
US20130244476A1 (en) Self-managing cord
CN102655618A (zh) 一种耳机线、母子双耳机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1523444U (zh) 具有塑形记忆效应之传输线的耳机
US9402123B1 (en) In-line cord management and clip system
CN208970220U (zh) 一种耳机线
WO2011134392A1 (zh) 一种防止线缆缠绕装置
CN210351539U (zh) 硅胶耳机线收纳带
JP2003281943A (ja) 信号伝送ケーブル及び電子機器
US10207152B2 (en) Swim goggle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209982686U (zh) 一种防断裂便于佩戴的耳机
CN215647283U (zh) 一种高音质耳机线及其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