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445A -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445A
CN105871445A CN201510036914.8A CN201510036914A CN105871445A CN 105871445 A CN105871445 A CN 105871445A CN 201510036914 A CN201510036914 A CN 201510036914A CN 105871445 A CN105871445 A CN 105871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eater
terminal
access
amplification link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69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1445B (zh
Inventor
付吉祥
王大鹏
闫渊
王军
许灵军
徐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69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1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能够解决当前通信系统中使用无线直放站时,存在功耗较大,可能带来上行链路干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信号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发生衰减,因此小区边缘用户和盲区用户由于信号较弱,性能较差。为了解决弱覆盖和深度覆盖问题,网络中广泛使用了直放站改善网络覆盖。
其中,直放站是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信号进行直接放大的一种中继站。它不对原信号所携带的信息作任何处理。首先,直放站作为信号放大设备,其组成部分主要为放大器和滤波器。为实现一定的增益(一般都在60dB以上),放大器为多级级联实现;同时为实现特定频段的信号放大,无线直放站中也会采用多级滤波器。放大器是通信尤其射频系统里面功耗最高的部件。而每一级滤波器的使用都会使得已经提升的功率损耗一部分,从而使无线直放站的效率降低,功耗提升。其次,无线直放站在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也会把同频段内的各种噪声信号放大,放大后的噪声信号更容易上行传输至基站。当一个小区下安装的直放站数量达到一定数目时,直放站带来的上行噪声对基站来说便带来了干扰问题,从而造成基站设备的灵敏度恶化等危害。
综上所述,当前通信系统中设置无线直放站时,存在功耗较大,可能带来上行链路干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当前通信系统中设置无线直放站时,存在功耗较大,可能带来上行链路干扰的问题。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包括:
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若所述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
若所述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包括:
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
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M小于N。
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包括:
在上行时隙中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包括: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还包括:
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
在上行时隙中,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包括:
在第一设定时长内,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
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
在上行时隙中,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
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
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一种直放站控制装置,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
执行单元,用于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所述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所述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其中,所述M小于N。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在上行时隙中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设定时长内,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上行时隙中,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并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直放站上行放大链路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上行放大链路中是否有终端接入,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开启或关闭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于直放站都是对称的结构,即上下行放大链路的输出功率等相同。当关闭上行放大链路的功率输出时,直放站的功耗可显著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由于上行放大链路的功率输出关闭,对噪声等信号不再放大,从而降低了基站的上行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出的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使用终端模块基带解码方式来实现直放站同步的示意图;
图3为同步信号示意图;
图4为TD-LTE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出的一种直放站控制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当前通信系统中设置无线直放站时,存在功耗较大,可能带来上行链路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对直放站上行放大链路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上行放大链路中是否有终端接入,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开启或关闭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当关闭上行放大链路的功率输出时,直放站的功耗可显著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由于上行放大链路的功率输出关闭,对噪声等信号不再放大,从而降低了基站的上行干扰。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缩写:GSM),码分多址(英文: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CDMA)系统,时分多址(英文: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T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英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ireless,缩写:WCDMA,),频分多址(英文: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ddressing,缩写: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英文: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英文: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缩写:GPRS)系统,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缩写:LTE)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文中结合用户设备和/或基站和/或基站控制器来描述各种方面。
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英文: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缩写: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英文:Wireless Local Loop,缩写:WLL)站、个人数字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缩写: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英文:Subscriber Unit)、订户站(英文: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英文:Mobile Station)、移动台(英文:Mobile)、远程站(英文:Remote Station)、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英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英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英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英文:User Agent)、用户设备(英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英文:User Equipment)。
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英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缩写: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英文: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基站控制器,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英文:base stationcontroller,缩写:BSC),也可以是WCDMA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英文:RadioNetwork Controller,缩写:RNC),本申请并不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无线直放站是对移动通信信号直接放大的一种同频中继站。它不改变原信号的频率,也不对信号所携带的信息作任何处理。无线直放站在放大有用信号的同时也会把同频段内的各种噪声信号放大,放大后的噪声信号更容易上行传输至基站。当一个小区中安装的直放站数量达到一定数目时,直放站带来的上行噪声对基站来说便带来了干扰问题,从而造成基站设备的灵敏度恶化等危害。直放站输出功率越大,一个小区下可安装的直放站数目越小。
无线直放站在TD-LTE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TD-LTE通信系统中,工作在高频段,如2.6GHz,其传播损耗和穿透损耗都较大,因此通常会造成TD-LTE室内深度覆盖不足。根据TD-LTE的外场测试结果,目前室外能满足规划要求,但普遍存在室内深度覆盖不满足规划要求的情况,特别是TD-LTE小区边缘,室内覆盖性能很差。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的穿透损耗(一般在20dB左右)会显著降低信号电平。为了克服此问题,在TD-LTE系统中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无线直放站进行室内覆盖,特别是小功率的直放站(如接入天线的发射功率在17dBm左右),又称微功率放大器(微放器),类似在GSM或TD-SCDMA系统中使用的手机伴侣。微放器把回传天线部署在室外,接入天线安装在室内,并通过馈线连接,因此克服了墙体穿损。微放器对回传天线接收到的室外施主宏站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后,再通过接入天线发射出去,因此,它可以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的室内深度覆盖,并且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基站。由于微放器具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安装方便和有效克服穿损等优点,它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室内覆盖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以LTE通信系统为例,提出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其处理流程如下述:
步骤101,直放站开启。
直放站上电,开启,进行初始化。
其中,直放站在初始化状态中,上行放大链路处于关闭状态,下行放大链路保持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或者,直放站在初始化状态中,上行放大链路处于开启状态,下行放大链路保持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
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一以直放站在初始化状态中,上行放大链路处于关闭状态,下行放大链路保持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为例来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102,直放站获得同步信号。
直放站的同步模块(例如MODEM模块)通过检测施主基站的同步信号,获得上/下行同步信号。
步骤103,在同步信号指示的下行时隙,直放站的下行放大链路开启,输出功率,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关闭。
步骤104,在同步信号的上行时隙,判断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105,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103。
步骤105,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初始状态下,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状态为关闭状态为例来进行详细阐述,则在确定出游终端接入时,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由于TD-LTE系统是时分双工系统,上下行工作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并且TD-LTE系统具有7种不同的时隙配置,因此,它的同步问题是实现TD-LTE直放站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直放站的同步解决方案包括三种:包络检波、GPS和基带解码。
第一种方式:包络检波就是根据上下行时隙的波形特征确定同步时间。但是,包络检波性能较差,并且需要预知时隙配比信息。
第二种方式:GPS方式。是和基站一样从GPS获取同步。该种同步方式稳定度高、不易受干扰,但是由于成本高、工程施工复杂。
第三种方式:如图2所示使用终端模块基带解码方式来实现直放站同步。
该种方式中,在解调同步信号之后,输出同步时间,根据输出的同步时间控制上、下行放大链路相应的切换时间,即在下行时隙,由下行放大通道放大链路转发基站的发送信号,而在上行时隙,则由上行放大链路放大转发UE的发送信号。
具体地,一种同步信号的指示方式可以是输出上、下行同步信号,由高电平指示上、下行时隙,控制上、下行放大链路打开进行工作。以上下行配比1(上下行时隙配比为2:2)为例,同步信号如图3所示。
其中,可以根据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来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具体如下述:
A: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上行时隙中,检测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如果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则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进而可以开启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
B: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其中,M小于N。
其中,在上述两种方式中,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包括:
第一种方式:可以在上行时隙中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该种方式中,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
其中,在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时,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之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开启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之前状态为开启状态,则保持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开启状态。
同样地,在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时,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之前状态为开启状态,则关闭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若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之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保持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关闭状态。
第二种方式:可以在第一设定时长内,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该种方式中,根据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以及根据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104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
在上行时隙中,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后,还包括: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或者
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下面仍以TD-LTE的系统为例来进行详细阐述。LTE系统中采用等长的子帧(英文:Sub-frame)结构,如图4所示,每个子帧长度为1ms,包含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10个子帧构成一个长度为10ms的无线帧(英文:RadioFrame)。
TDD子帧中,有些子帧是下行的,另一些子帧是上行的。根据不同覆盖场景的要求,在TD-LTE系统的一个无线帧中,上行传输普通子帧(U)、下行传输普通子帧(D)和特殊子帧(S)可以有不同的配置。通过调整上行和下行子帧数的配比,TD-LTE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上下行数据传输业务比例的需求。TD-LTE时域上资源的分配——上下行子帧配置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TD-LTE通信系统中引入了特殊子帧(上述表1中的S子帧)。在一个TD-LTE帧中,包含1个或2个特殊子帧,以便进行上下行转换。具体来说,特殊子帧由下行导频时隙(英文:Downlink Pilot Time Slot,缩写:DwPTS)、保护间隔(英文:Guard Period,缩写:GP)和上行导频时隙(英文:UplinkPilot Time Slot,缩写:UpPTS)三部分组成。TD-LTE通过GP作为代价,使得同一频段上同时实现上下行传输(其作用类似于FDD系统的上下行频率保护间隔)。TD-LTE在DwPTS上传输主同步信道(缩写PSS),剩余资源可用于下行数据的传输;TD-LTE中UpPTS上可承载随机接入信道和上行信号质量估计信道。TD-LTE的特殊时隙有多种配置方式,DwPTS、GP、UpPTS的长度可以改变,以适应覆盖、容量、干扰等不同场景的需要,具体如下述表2所示。
表2
下面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一提出的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的具体实施方案。
方案一:由上述可知,TD-LTE通信系统中,调度都是以1ms子帧为单位,因此,在每个上行子帧(不包括UpPTS时隙)开始时,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即进行一次终端接入检测,若确定出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则在此1ms内,不再进行检测,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保持在开启状态,若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则在此1ms内,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保持在关闭状态。可以较好地避免对直放站进行频繁检测引起的漏警或误警问题。
方案二:考虑到直放站如果漏警,即直放站没有检测到终端接入,而关闭上行放大链路时,引起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进一步提出在上行时隙中传输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在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保持开启状态。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保持关闭状态。该种方式中,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的情况下,仍然在设定时长内,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即仍继续进行设定时长内的检测,只有在设定时长内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则开启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该种方式中,确定是否有终端接入时,还可以检测子帧起始时间到当前检测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以增大功率检测时间,降低误警概率。
方案三: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在上行时隙中,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后,还包括: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该种方式中,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检测到终端接入然后再开启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检测操作虽然耗时比较短暂(微秒级),但总会对上行有用信号(主要是起始部分)有截断影响。因此,本方案提出在上行时隙(包括上行子帧和UpPTS时隙)起始时,开启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如果没有检测到终端接入,则关闭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如果检测到有终端接入,则开启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
方案四: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该种方式中,针对此,由于在LTE系统中,调度一般是连续的,因此,如果在上一个上行子帧时,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开启状态,则在当前上行子帧初始时,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仍然是开启,如果在上一个上行子帧时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关闭的,则在当前上行子帧起始时,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仍然是关闭状态。可以较好地解决若在起始时隙,开启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上行放大链路开启时,会对基站造成短暂的上行干扰的问题。
方案五:获得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门限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其中,M小于N。
该种方式中,考虑到漏警造成的危害比误警更大,因此,检测到没有终端接入的要求可以比检测到有终端接入的要求更严格。例如,假设采用实时功率检波,如果连续3次都检测到接收功率高于给定门限,则判定为有终端接入;而如果要判定为无终端接入,则必须连续4次都检测到接收功率低于给定门限。
方案六:在任一第一设定时长内检测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根据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例如第一设定时长为1ms上行子帧,如果获得的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门限值,则在指定的第二时长内设置上行链路为开启状态。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一个计数器,其初始值为0。在任一上行子帧内,例如,第n个上行子帧内,并且假设计数器的值为N。在第n个上行子帧内如果直放站接入端获得的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门限值,则重置第n+1个子帧内的计数器值为M(M个上行子帧的时间即为第二设定时长);否则,第n+1个子帧内的计数器值为N-1,直到计数器值为0,则不再改变。在任一上行子帧内,如果当前计数器值为0,则设置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如果当前计数器值大于0,则设置上行放大链路为打开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一上述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直放站上行放大链路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上行放大链路中是否有终端接入,并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开启或关闭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于直放站都是对称的结构,即上下行放大链路的输出功率等相同。当关闭上行放大链路的功率输出时,直放站的功耗可显著降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由于上行放大链路的功率输出关闭,对噪声等信号不再放大,从而降低了基站的上行干扰。
实施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出一种直放站控制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判断单元501,用于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
执行单元502,用于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具体地,上述判断单元501,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所述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所述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具体地,上述判断单元501,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其中,所述M小于N。
具体地,上述判断单元501,具体用于在上行时隙中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所述执行单元502,具体用于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具体地,上述执行单元502,还用于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
其中,上述判断单元501,具体用于在第一设定时长内,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所述执行单元5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
其中,上述执行单元502,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具体地,上述执行单元502,还用于在上行时隙中,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并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具体地,上述判断单元501,还用于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所述执行单元502,还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只读光盘、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包括:
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若所述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
若所述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包括:
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
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其中,所述M小于N。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包括:
在上行时隙中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包括: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行时隙中,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包括:
在第一设定时长内,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
在上行时隙中,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
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之前,还包括:
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
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10.一种直放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是否有终端接入;
执行单元,用于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所述接收功率大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所述接收功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若连续M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大于设定门限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有终端接入;以及若连续N次获得的接收功率均小于设定阈值,确定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没有终端接入;其中,所述M小于N。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在上行时隙中每个上行子帧的起始时间,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出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开启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上行子帧传输时长内,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设置为关闭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设定时长内,获得所述直放站接入端工作频段中的接收功率;
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开启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功率,在确定出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中没有终端接入时,在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的第二设定时长内,设置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为关闭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在上行时隙中,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并在确定出没有终端接入时,将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确定在上行时隙中传输的前一个上行子帧时,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
所述执行单元,还用于根据确定出的上行放大链路状态,设定当前子帧中所述直放站的上行放大链路的初始状态。
CN201510036914.8A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871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6914.8A CN105871445B (zh)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6914.8A CN105871445B (zh)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445A true CN105871445A (zh) 2016-08-17
CN105871445B CN105871445B (zh) 2019-09-13

Family

ID=5662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6914.8A Active CN105871445B (zh) 2015-01-23 2015-01-23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4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277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识别使用私装直放站的用户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98A (zh) * 2021-07-16 2021-10-29 广州市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故障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2556A (zh) * 2007-06-19 2008-01-0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小gsm直放站上行噪声对基站产生干扰的方法
CN101232320A (zh) * 2007-12-29 2008-07-30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及直放站
CN101409580A (zh) * 2008-10-30 2009-04-1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gsm直放站的节能方法以及节能装置
CN101594710A (zh) * 2009-07-09 2009-12-02 上海贝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Td直放站上行链路自动关断方法
US8131209B1 (en) * 2004-10-08 2012-03-0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peater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1209B1 (en) * 2004-10-08 2012-03-0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epeater configuration and management
CN101102556A (zh) * 2007-06-19 2008-01-0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减小gsm直放站上行噪声对基站产生干扰的方法
CN101232320A (zh) * 2007-12-29 2008-07-30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直放站的实现方法及直放站
CN101409580A (zh) * 2008-10-30 2009-04-15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gsm直放站的节能方法以及节能装置
CN101594710A (zh) * 2009-07-09 2009-12-02 上海贝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Td直放站上行链路自动关断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277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识别使用私装直放站的用户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75277B (zh) * 2018-05-11 2022-09-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识别使用私装直放站的用户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98A (zh) * 2021-07-16 2021-10-29 广州市瀚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故障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445B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1602B2 (ja) アンライセンススモールセル環境において追加のpbchシンボルを示すこと
US975004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KR101468598B1 (ko) 이종 네트워크들에서 잡음 패딩 기술들
CN105992330B (zh) 一种增益调整方法及装置
US8537688B2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in a cellular wireless TDD system
CN106231614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网元
RU2012103390A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ослабления асинхронных помех в многоуровневой оверлейной сети ofdma
CN105338612B (zh) 一种无线直放站的同步和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无线直放站
US10979979B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 measurements based on a measurement cycle frequency
CN102271391A (zh) 微型基站间实现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933259A (zh) 时分双工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的检测
CN102934497A (zh) 频域和时域范围扩展
CN102137499B (zh) 一种进行干扰协调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KR102289773B1 (ko) 비허가 스펙트럼에서의 특수 서브프레임 구성
CN102027674A (zh) 用于控制接收器的增益的技术
CN104469786B (zh) 一种lte与wifi共基站干扰抑制系统及方法
US11323961B2 (en) Energy-efficient base station with synchronization
KR101445821B1 (ko) 물리 다운링크 채널 상에서 리소스 엘리먼트들을 펑처링함으로써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다운링크 신호들에서의 타이밍 오프셋의 영향의 감소
CA314001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synchroniza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medium
CN102457367A (zh) 消除特殊子帧内干扰的方法
CN105682186B (zh) 下行导频抑制方法、装置及干扰机
CN105871445A (zh) 一种直放站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22111A (zh)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Chen et al. A closed-loop UL power control scheme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dynamic TD-LTE systems
Riihonen et al. SINR analysis of full-duplex OFDM repea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