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0537A -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0537A
CN105870537A CN201610309764.8A CN201610309764A CN105870537A CN 105870537 A CN105870537 A CN 105870537A CN 201610309764 A CN201610309764 A CN 201610309764A CN 105870537 A CN105870537 A CN 105870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iquid
battery modules
conduit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97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民
苏俊松
韩雷
汪秀山
劳力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097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0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0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0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属于汽车电池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本方法可以有效平衡电池模组两端的温度差值,改善了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能源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能够大幅消除甚至零排放汽车尾气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提供动力的电池,电池的好坏一方面决定着电动汽车的成本,另一方面决定着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然而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电池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是重要问题,而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系统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升高幅度有重大的关系。汽车的电池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该热量不能及时被排出,将会使电池所在的电池模组的温度不断上升,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以改善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用于设置于电池模组内的热交换管,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用于设置于电池模组内的热交换管,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过程中,监测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设置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池模组以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提供能源的电池,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热交换管,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过程中,监测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设置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通过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以有效平衡电池模组两端的温度差值,改善了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连接示意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交换管的延伸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系统的中一种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系统的中另一种液体流向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中匹配区间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系统100,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00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以及热交换管110。其中,热交换管110用于设置于电池模组210内,以便于从其内部流动的液体与电池模组210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池模组210的温度。热交换管1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可以只有1根,也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2根。
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120、第一导管121以及第二导管122,所述第一导管121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120与所述第二导管122连通;所述热交换管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1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122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当构成液体流动回路后,液体驱动件120可以驱动液体在所述回路中循环流动。例如,在液体驱动件120的驱动下液体从液体驱动件120流动到第一导管121,然后通过第一导管121与热交换管110一端之间的管道流动到热交换管110内,再从热交换管110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管122之间的管道流动到第二导管122,最后流回到液体驱动件120内。从而使得液体可以在上述回路中循环流动给电池模组210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通第一导管121与热交换管110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第一导管121与热交换管110连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导管进行连通。相应的,在连通第二导管122与热交换管110的过程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二导管122与热交换管110连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导管进行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310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310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
当设置控制器310以及温度传感组件后,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所述温度传感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320,第一温度传感器320可以设置于电池模组210内部采集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值传递到控制器310。当控制器310监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320采集的温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向所述液体驱动件120发送驱动指令,使液体驱动件120驱动液体开始在所述回路中流动,给所述电池模组210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热交换管110的延伸方向和可以为图3中箭头所述的方向。
如果液体在液体驱动件120的驱动下,始终从热交换管110的一端流入热交换管110,可能会造成延热交换管110的延伸方向有较大的温度差。影响电池模组210内的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所述控制器310用于在所述液体驱动件120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过程中,监测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210中沿所述热交换管110设置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
作为一种监测方式,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330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340。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330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管110延伸方向的一端,第三温度传感器340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管110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则所述控制器310可以以预设的周期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30采集的温度值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40采集的温度值进行对比,得到所述温度差值,并将得到的温度差值与预设的温差阈值进行对比。
当所述控制器310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件120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210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110,使得用于降温的液体可以在控制器310的控制下循环交替的从热交换管110的两端流入热交换管110,以避免液体始终从热交换管110的一端流入热交换管110,造成电池模组210在热交换管110的延伸方向的两端有较大的温度差,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液体驱动件120可以为水泵,所述液体驱动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310电连接的第一阀门123、第二阀门124、第三阀门125以及第四阀门126,所述水泵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第一阀门123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导管121连通,所述第二阀门124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管121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125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122以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阀门126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122以及所述出水口连通。
例如,当控制器向液体驱动件发送启动指令后,如图5所示,控制器可以先控制第二阀门124以及第四阀门126关闭,第一阀门123以及第三阀门125开启,如图中箭头指向所示,液体驱动件120可以驱动液体从液体驱动件120经第一阀门123流到第一导管121,再从电池模组210的A端流入热交换管110,从电池模组210的B端流出热交换管110,最后从第二导管122经第三阀门125流回液体驱动件120。
当控制器310监测到设置于A端第二温度传感器330采集的温度值T0与设置于B端的第三温度传感器340采集的温度值T1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且T1大于T0时。为了降低温差,如图6所示,控制器310可以控制第一阀门123以及第三阀门125关闭,第二阀门124以及第四阀门126开启,液体流向则改变为如图6种箭头所示,从液体驱动件120经第四阀门126流到第二导管122,再从电池模组210的B端流入热交换管110,从电池模组210的A端流出热交换管110,最后从第一导管121经第二阀门124流回液体驱动件120,从而改变液体在回路中的流向,以平衡电池模组210的A端和B端之间的温差。
当在给电池模组210降温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流出热交换管110的液体可以快速的降温,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导管122可以通过散热器130与所述热交换管110连通,所述散热器130与所述控制器310电连接。所述散热器130,可以用于当控制器310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210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响应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开始工作。例如,当控制器310监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320采集的电池模组210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可以向散热器130发送启动指令,以使散热器130开始工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管121可以通过加热器140与所述热交换管110连通,所述加热器140与所述控制器310电连接,用于当控制器310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210的温度小预设第二温度阈值时,响应控制器310的控制指令开始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以平衡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改善了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10: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
步骤S420: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描述的电池模组可以用于给电动汽车提供动力能源。当将电池模组设置于电动汽车上后,对应电动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电池模组会有不同的工作状态。例如,当电动汽车在慢速行驶时,电池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而当电动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电池模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如何界定上述的慢速和高速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可以将20公里/小时界定为慢速,将30公里/小时界定为高速。当然,也可以将30公里/小时界定为慢速,将40公里/小时界定为高速。只要慢速对应的速度小于高度对应的速度即可。
对应不同的工作状态,电池模组的温度上升的速度会有不同,则对应的电池模组两端的温差的变化速率也会不同。当电动汽车低速运行时,两端的温差变化速率会比电动汽车高速运行时的温差变化速率慢。为了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调节温差,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可以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的液体以与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流速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监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的变化速率,将所述变化速率与预设的对比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
如图9所示,对比参数可以设置有多个匹配区间,每个匹配区间设置有对应的流速,例如,当监测到温度的变化速率落在区间[a,b]时,则可以判定电池模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并向液体驱动件发送控制指令,使液体驱动件驱动液体以速率M流动。当监测到温度的变化速率落在区间[c,d]时,则可以判定电池模组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并向液体驱动件发送控制指令,使液体驱动件驱动液体以速率N流动,从而能够更加快速有效的调节温差。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10:当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
步骤S520: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
步骤S530: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步骤S540:当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器开始工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通过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从而使得在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不会长时间维持较大的温度差值,改善了电池模组内不同位置的电池的温度差异会逐渐扩大,使电池处于高温升、大温差的恶劣环境中,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用于设置于电池模组内的热交换管,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所述温度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获取待比对温度差值,所述待比对温度差值为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所述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延伸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
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包括:
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的液体以与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流速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控制器监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的变化速率,将所述变化速率与预设的对比参数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监测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设置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之前,还包括:
当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散热器与所述热交换管连通,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器开始工作。
6.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用于设置于电池模组内的热交换管,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过程中,监测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设置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获取所述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的液体以与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流速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动件为水泵,所述液体驱动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所述水泵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第一阀门分别与所述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导管连通,所述第二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以及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阀门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管以及所述出水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散热器与所述热交换管连通,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散热器,用于当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传感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的温度大于预设第一温度阈值时,响应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开始工作。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池模组以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内设置有多个用于提供能源的电池,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驱动液体流动的液体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内的热交换管,所述液体驱动装置包括液体驱动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液体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连通,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采集所述电池模组温度的温度传感组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以及所述温度传感组件耦合;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液体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中流动过程中,监测所述温度传组件采集的电池模组中沿所述热交换管设置方向的两端的温度差值;当所述控制器监测到所述温度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液体流动回路的液体从所述电池模组温度较高的一端流入所述热交换管。
CN201610309764.8A 2016-05-10 2016-05-10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Pending CN105870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9764.8A CN105870537A (zh) 2016-05-10 2016-05-10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9764.8A CN105870537A (zh) 2016-05-10 2016-05-10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0537A true CN105870537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0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9764.8A Pending CN105870537A (zh) 2016-05-10 2016-05-10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05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1959A (zh) * 2017-11-15 2018-05-29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98031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53237A (zh) * 2021-09-21 2021-12-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制冷组件温度控制解耦方法
CN116466130A (zh) * 2023-03-26 2023-07-21 深圳市开步电子有限公司 消除分流器热电势控制方法、分流器、用电设备及储能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76386U (zh) * 2010-12-31 2011-12-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及一种汽车
CN102832425A (zh) * 2012-05-04 2012-12-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CN105356002A (zh) * 2014-08-22 2016-02-24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双向冷却系统、汽车以及对双向冷却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CN205069808U (zh) * 2015-06-05 2016-03-02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包括具有用于电池系统的电池单元的冷却系统的电池系统的车辆
US20160079637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ly-switched direct refrigerant battery cool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76386U (zh) * 2010-12-31 2011-12-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温度管理系统及一种汽车
CN102832425A (zh) * 2012-05-04 2012-12-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
CN105356002A (zh) * 2014-08-22 2016-02-24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双向冷却系统、汽车以及对双向冷却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
US20160079637A1 (en) * 2014-09-17 2016-03-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ly-switched direct refrigerant battery cooling
CN205069808U (zh) * 2015-06-05 2016-03-02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包括具有用于电池系统的电池单元的冷却系统的电池系统的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1959A (zh) * 2017-11-15 2018-05-29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091959B (zh) * 2017-11-15 2020-01-21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热失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980313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53237A (zh) * 2021-09-21 2021-12-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制冷组件温度控制解耦方法
CN113753237B (zh) * 2021-09-21 2023-04-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制冷组件温度控制解耦方法
CN116466130A (zh) * 2023-03-26 2023-07-21 深圳市开步电子有限公司 消除分流器热电势控制方法、分流器、用电设备及储能设备
CN116466130B (zh) * 2023-03-26 2024-04-30 深圳市开步电子有限公司 消除分流器热电势控制方法、分流器、用电设备及储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0537A (zh) 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及电池系统
CN105202163B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润滑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4676748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3868190U (zh) 一种带空转自润滑系统的液力缓速器
CN102180256A (zh) 自动温控变流式船舶中央冷却系统
CN205239180U (zh) 车用动力电池组主动风冷散热系统
CN205583096U (zh) 温度控制系统及电池系统
CN202325800U (zh)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6884974A (zh) 一种风电机组齿轮箱润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44444A (zh) 电动汽车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3277263A (zh) 超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CN114183231A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风扇控制方法、系统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2451259U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
DE112017003033T5 (de) Steuersystem für blaseinrichtungen von baumaschinen
CN202370877U (zh) 机动车、建筑机械或起重设备及其液压式通风器调节回路
DE102013223987B4 (de) Hybridwärmesystem mit vorrichtungsspezifischer Steuerlogiksowie Fahrzeug mit solch einem System
CN207466354U (zh) 车用智能冷却系统和电动汽车
CN202867111U (zh) 一种齿轮箱的水空并存冷却系统
CN209112249U (zh) 一种方向盘的及时加热装置
CN201653693U (zh) 发动机台架机油冷却试验装置
CN104806742B (zh) 带冷却系统的变速器及车辆冷却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车辆
CN204372037U (zh) 惯容系数可调式液压惯容器
CN113937385B (zh) 电池系统、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
CN202965937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部件的冷却装置
CN205445836U (zh) 矿用车加热系统及矿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000 Anhui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 Xin Road, No. 62 power battery factory

Applicant afte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Hefei 26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hui, 5 (Building No. 5)

Applicant before: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