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317A -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7317A
CN105867317A CN201510030284.3A CN201510030284A CN105867317A CN 105867317 A CN105867317 A CN 105867317A CN 201510030284 A CN201510030284 A CN 201510030284A CN 105867317 A CN105867317 A CN 105867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struction
described control
mark
instruction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02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7317B (zh
Inventor
江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02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7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7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指令下达方法和装置、一种指令接收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中所述指令下达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在本地可直接或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在远程可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降低了指令下达过程对网络的依赖性,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居设施也智能化,如,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当前智能家居系统运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感应,即通过传感器感应当前环境的某个指标,当其达到预设阈值,被控装置即做出反应或执行指令;二是被动执行,即用户通过人机交互下达指令,智能家居控制装置调度指令,被控装置执行指令。
对于第二种方式中的指令下达方法,目前已有方案主要是在按键界面,通过机械按键或触摸按键输入要下达的指令,或在其它定制的控制界面下达指令,最终在本地或远程通过网络将该指令发送到智能家居系统的主控装置。但现有的通过网络下达指令的方式,仅具有通过网络下达指令功能,在网络异常等情况则无法下达指令。
综上所述,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网络依赖性强的问题,导致在网络异常情况下无法下达指令,不便于用户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网络依赖性强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令下达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
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为图形标识。
可选的,所述图形标识为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从预存在本地的指令标识中查找出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通过本地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向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通过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印在承印物上;
通过所述承印物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手动输入和语音输入。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令下达装置,包括:
控制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标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控制指令标识展现单元,用于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为图形标识。
可选的,所述图形标识为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从预存在本地的指令标识中查找出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通过本地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向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通过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印在承印物上;
通过所述承印物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手动输入和语音输入。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令接收方法,包括:
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向被控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否,则显示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可选的,在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成功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否,则显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可选的,所述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具体为: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令接收装置,包括:
控制指令标识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被控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控制指令编码获取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控制指令编码获取失败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状态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可选的,在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成功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失败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解析状态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可选的,所述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具体为: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和被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通过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该技术方案通过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控制指令的标识,来下达控制指令。实现在本地可直接或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在远程可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降低了指令下达过程对网络的依赖性,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指令下达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的指令下达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指令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指令接收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智能家居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的指令下达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
硬件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被动执行方式,即硬件系统中的被控装置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才执行相应操作。在该种类型的硬件系统中,为了控制被控装置,用户必须通过指令下达装置向被控装置下达控制指令。在通过指令下达装置下达控制指令时,用户必须首先输入控制指令,来触发指令下达装置启动下达控制指令过程,因此,要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指令下达装置首先需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其中,指令下达装置可以为手机、Pad、PC或其它终端装置。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手动输入和语音输入。手动输入控制指令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如,以输入开启指令为例,用户可以通过机械或触摸按键,向控制指令输入界面的文本输入框内,手动输入开启文字;当然,在开启指令是以字母表示的情况下,如,在AT+Start表示开启指令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控制指令输入界面的文本输入框内,手动输入AT+Start。用户也可以通过点击或按下,控制指令输入界面中代表开启指令的触摸按键或机械按键,实现手动输入开启指令。在指令下达装置具有语音识别装置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入方式,输入控制指令。
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详细描述下本步骤,即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步骤,若智能家居系统中的被控装置为照明灯,指令下达装置为手机,在用户需要开启照明灯时,用户首先需向手机的控制指令输入界面,输入开启照明灯指令,手机则首先需接收开启照明灯指令。
步骤S102: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为了降低指令下达过程对网络的依赖性,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控制指令的标识,来下达控制指令。这样,指令接收装置只需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即可获得控制指令。被控装置在接收到指令接收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即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在本地可直接或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在远程可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在指令下达装置接收到输入的控制指令后,在本步骤中,指令下达装置还需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标识。即根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生成控制指令的标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从预存在本地的指令标识中查找出对应的标识。即预先根据硬件系统中所需使用的各个控制指令,生成各个控制指令的标识,并将这些标识存储在指令下达装置内,在接收到输入的控制指令后,根据该输入的控制指令查找出对应的标识。
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为图形标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形标识可以为二维码。即用二维码作为控制指令的标识,这样就可以直接将控制指令记录在二维码中。二维码信息容量大,可以记录信息量比较大的控制指令;二维码易识别,可以加快指令接收装置接收控制指令的速度;且二维码成本低,采用二维码作为控制指令的标识,可以降低硬件系统的成本。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形标识还可以为表示所述控制指令的图案。即将控制指令记录在表示控制指令的图案中。如,以开启指令为例,该指令的标识可以为闭合状态的开关图案。当开启指令有多种时,可以在表示开启指令的图案的基础上,增加区别不同种类开启指令的图案,来区分不同种类的开启指令。本申请不对该图形标识进行限定,该图形标识可以为上述所列举的图形,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图形标识也可以为其它图形。如,在控制指令信息量比较小的情况下,该图形标识也可以为一维码;或在其它情况下,该图形标识也可以为其它图形。
这里以二维码为例,详细描述下本步骤,即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若指令下达装置为手机,用户可在手机上安装生成二维码软件,在需下达控制指令时,用户首先需向生成二维码软件的输入信息界面,输入控制指令,该软件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即会根据该控制指令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实现获取控制指令的标识。或者,可以预先利用手机上安装的生成二维码软件,将需要用到的各个控制指令,都生成对应的二维码,并存储在手机内,在需下达控制指令时,可在控制指令输入界面点击代表控制指令的按键,手机接收到输入的控制指令后,即可从已存储的二维码中查找出对应该控制指令的二维码,实现获取控制指令的标识。
步骤S103: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步骤S102已获取到了控制指令的标识,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为了下达控制指令,在本步骤中,指令下达装置还需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执行本步骤后即完成了下达控制指令过程。最终通过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控制指令的标识,来下达控制指令。实现在本地可直接或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在远程可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降低了指令下达过程对网络的依赖性,操作简单方便,便于用户使用。
需说明的是,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控制指令的标识的方式有多种,其中第一种方式为,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可以为:通过本地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如,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若智能家居系统的指令下达装置为手机,控制指令的标识为二维码,被控装置为照明灯。当用户在家时,若想开启照明灯,其可向手机输入开启照明灯指令,手机则会获得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并通过其显示屏幕显示该二维码,此时,用户即可将手机显示的二维码向指令接收装置展现,指令接收装置通过扫描获得开启照明灯指令,并向照明灯发送该指令,照明灯接收到该指令后即会执行开启操作。该种方式实现在本地不通过网络直接下达控制指令。
其中第二种方式为,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还可以为:向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通过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还是以上述例子为例,若指令接收装置可以通过网络通信,且指令接收装置侧设有显示装置。当用户在本地或远程时,若想开启照明灯,用户可以使用手机通过网络,将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发送到位于指令接收装置侧的显示装置,通过该显示装置向指令接收装置的扫描装置,展现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该种方式实现在本地或在远程可通过网络下达控制指令。
其中第三种方式为,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还可以为: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印在承印物上;通过所述承印物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如,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若智能家居系统的指令下达装置为手机,控制指令的标识为二维码,被控装置为照明灯。在用户向手机输入开启照明灯指令后,手机通过软件生成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此时用户可将该二维码打印在纸张上,通过该纸张向指令接收装置展现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该种方式也可实现在本地不通过网络直接下达控制指令。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指令下达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令下达装置。请参看图2,其为本申请的指令下达装置实施例示意图。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指令下达装置,包括:
控制指令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标识获取单元202,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控制指令标识展现单元203,用于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为图形标识。
可选的,所述图形标识为二维码。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从预存在本地的指令标识中查找出对应的标识。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通过本地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向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通过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印在承印物上;
通过所述承印物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手动输入和语音输入。
与上述的指令下达方法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令接收方法。请参考图3,其为本申请提供的指令接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指令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301: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为了接收实施上述指令下达方法下达的控制指令,在本申请提供的指令接收方法中,指令接收装置首先需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具体可以为: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如,通过摄像头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
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若被控装置为照明灯,控制指令的标识为二维码,指令下达装置为手机。当用户通过上述指令下达方法,下达开启照明灯指令时,手机会生成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此时,用户可将显示该二维码的手机屏幕,放在指令接收装置的摄像头的可视范围内。为了接收控制指令,指令接收装置内会运行二维码识别软件,运行后指令接收装置的摄像头即会处于扫描二维码状态。当用户向该摄像头展现开启照明灯指令的二维码时,该摄像头即会扫描该二维码,获取开启照明灯指令编码。
步骤S302: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步骤S301可以获取到控制指令编码,为了获取控制指令,在本步骤中,指令接收装置还需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解析控制指令编码,即是对控制指令编码进行解码,解码过程为编码的逆过程,在解码时根据编码规则进行相应的解码操作即可。
以二维码为例进行说明,若控制指令的标识为二维码,则通过上述步骤S301,指令接收装置可以获取到控制指令编码。接着指令接收装置需对该控制指令编码进行解析,具体为,根据控制指令编码确定出该二维码的模式和纠错等级等信息,根据该二维码的模式和纠错等级等信息对该控制指令编码进行译码,最终获得控制指令。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种二维码解码方法,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二维码解码具体过程。同样,在控制指令的标识为一维码或其它图形时,只需根据相应的编码规则,解析控制指令编码,即可获得控制指令。
为了控制被控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向被控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即在指令接收装置获取到控制指令后,其还需向被控装置发送该控制指令,被控装置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即可执行相应操作。
需说明的是,为了监测获取控制指令编码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否,则显示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需说明的是,为了监测解析控制指令编码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判断是否已成功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若否,则显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指令接收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令接收装置。请参看图4,其为本申请的指令接收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指令接收装置,包括:
控制指令标识扫描单元401,用于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单元402,用于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被控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控制指令编码获取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控制指令编码获取失败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状态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可选的,在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成功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失败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解析状态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可选的,所述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具体为: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如图5所示,其为本申请的智能家居系统实施例的示意图。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501、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502和被控装置503。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1、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Claims (29)

1.一种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
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为图形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标识为二维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从预存在本地的指令标识中查找出对应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通过本地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向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通过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印在承印物上;
通过所述承印物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令下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手动输入和语音输入。
10.一种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标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控制指令标识展现单元,用于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为图形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标识为二维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对应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具体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从预存在本地的指令标识中查找出对应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通过本地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向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
通过位于所述指令接收端的显示装置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具体为:
将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印在承印物上;
通过所述承印物向所述指令接收端展现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以便所述指令接收端通过扫描所述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得所述控制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的输入方式包括手动输入和语音输入。
19.一种指令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指令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被控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指令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否,则显示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指令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成功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否,则显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指令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具体为: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24.一种指令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指令标识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被控装置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控制指令编码获取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成功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控制指令编码获取失败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状态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获取所述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已成功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若是,则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控制指令编码解析失败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编码解析状态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显示解析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失败信息,并结束指令接收过程。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具体为:通过摄像装置扫描控制指令的标识,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编码。
29.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至18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下达装置、权利要求24至28任意一项所述的指令接收装置和被控装置。
CN201510030284.3A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Active CN105867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284.3A CN105867317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0284.3A CN105867317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317A true CN105867317A (zh) 2016-08-17
CN105867317B CN105867317B (zh) 2019-08-20

Family

ID=5662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0284.3A Active CN105867317B (zh) 2015-01-21 2015-01-21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73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6540A (zh) * 2016-08-29 2018-03-09 奥迪股份公司 操作指示设备、操作接收设备、操作辅助系统和方法
CN10824319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洗衣方法、自助洗衣机及自助洗衣系统
CN109410555A (zh) * 2018-12-04 2019-03-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493860A (zh) * 2018-11-15 2019-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图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家用电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1618A (ja) * 2005-06-29 2007-01-18 Jfe Steel Kk 荷印情報の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41920A (zh) * 2008-11-05 2010-06-1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小区网络内的智能终端通讯方法和系统
CN103634294A (zh) * 2013-10-31 2014-03-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3679408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gps物流配送系统和方法
CN103823443A (zh) * 2014-02-28 2014-05-28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144200A (zh) * 2013-12-09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CN104200185A (zh) * 2014-08-04 2014-1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二维码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11618A (ja) * 2005-06-29 2007-01-18 Jfe Steel Kk 荷印情報の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41920A (zh) * 2008-11-05 2010-06-1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小区网络内的智能终端通讯方法和系统
CN103679408A (zh) * 2012-09-05 2014-03-26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gps物流配送系统和方法
CN103634294A (zh) * 2013-10-31 2014-03-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4144200A (zh) * 2013-12-09 2014-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CN103823443A (zh) * 2014-02-28 2014-05-28 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车库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200185A (zh) * 2014-08-04 2014-1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二维码的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6540A (zh) * 2016-08-29 2018-03-09 奥迪股份公司 操作指示设备、操作接收设备、操作辅助系统和方法
CN10824319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洗衣方法、自助洗衣机及自助洗衣系统
CN109493860A (zh) * 2018-11-15 2019-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码图案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家用电器
CN109410555A (zh) * 2018-12-04 2019-03-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317B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3394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3714816A (zh) 电子装置、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67317A (zh)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3905651A (zh) 智能终端中应用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749894A (zh) 一种安全、简单、智能的物联网系统
CN103425956A (zh) 无线网络摄像头的联网方法
CN104461346A (zh) 一种视障人士触控屏幕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触屏移动终端
CN104579873A (zh) 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8614689A (zh) 场景服务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KR20140037519A (ko) 자연어 기반의 명령어 인식을 통해 가전기기를 원격 제어하는 제어 단말 및 그 방법
CN103002342A (zh) 电视摄像头防护方法及系统
JP4444944B2 (ja) サービス連携方法
CN114238948A (zh) 一种应用程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15827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25364A (zh) 一种权限配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21039A (zh) 应用程序app的调用方法及浏览器
US20080271058A1 (en) Tangible interface for mobile middleware
CN107273102A (zh) 移动应用程序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US10938830B2 (en) Authorizing and nullifying commands issued to virtual assistants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put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hierarchal user access levels
CN105808300A (zh) 一种终端的开机方法和装置
CN10581227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无线路由设备
CN102713964A (zh) 移动终端中使用上下文信息估计的面向智能的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62501A (zh) 一种智能设备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4581402B (zh) 一种交互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Ábalos et al. A multimodal dialogue system for an ambient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in home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2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2

Address after: Guohao Times City # 20-01, 128 Meizhi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