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108A -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7108A
CN105867108A CN201610444306.5A CN201610444306A CN105867108A CN 105867108 A CN105867108 A CN 105867108A CN 201610444306 A CN201610444306 A CN 201610444306A CN 105867108 A CN105867108 A CN 1058671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tation
clock
satellite
national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43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瑞琼
刘娅
李孝辉
赵志雄
李雨薇
薛艳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of CAS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4443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71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7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1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20/00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 G04R20/02Setting the time according to the time information carried or implied by the radio signal the radio signal being sent by a satellite, e.g. G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首先计算基准站和各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以及各用户站和各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并对星站钟差值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按照最终拟合结果,各个用户站分别将与基准站共同的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进行对应作差,各个用户站分别将剔除了粗差后的差值数据取均值,作为各用户站的参考时间与基准站国家标准时间的时差值;将时差值对应返回给各个用户站,从而控制本地原子钟的输出,使其与国家标准时间同步。本发明能够弥补目前授时体系中1~5ns实时授时精度的缺失,提供实时且连续的2ns精度的实时授时。

Description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授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时间远程复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其守时系统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和社会公益设施,为我国建立了与UTC同步的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另外,国家授时中心也正在将建立的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提供给各行各业的用户,服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目前针对不同时间频率精度需求的用户,国家授时中心已经建成了以下几种授时手段,其主要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各种时间传递技术的精度对比
由上表可知,各种授时手段基本覆盖了不同精度时频信号的需求,但随着行业细分进一步深化,对时间频率信号的需求也到了精细划分的阶段。如在1ns~10ns区间内,卫星导航系统单向授时精度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卫星共视、卫星双向比对、光纤时间频率传递等方法的性能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是只适用于点对点的比对需求,并且成本较单向授时等方法高出许多,另外,卫星共视和卫星双向比对结果生成滞后,也制约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所以,需要一种性价比高且适宜广泛使用的手段来满足10ns以下精度的用户需求。同时,卫星共视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完整的观测周期为16分钟,只有13分钟有观测数据,存在3分钟观测间隙,不符合溯源的要求;二是数据事后交换处理模式,导致比对结果生成滞后,不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能够弥补目前授时体系中1~5ns实时授时精度的缺失,提供实时且连续的2ns精度的实时授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国家标准时间所在地作为基准站,待复现国家标准时间的用户所在地作为用户站;以约定的观测周期分别观测本地参考时间与可视卫星钟时间的偏差,即星站钟差,得到基准站和第i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1以及第j个用户站和第i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j
TREFSVi1=Ttic1+Δt'1+(ρi1-ri1-Ii1-Ti1)/c+δt(s) i1ρi1-Δt1
TREFSVij=Tticj+Δt'j+(ρij-rij-Iij-Tij)/c+δt(s) ijρij-Δtj
其中,c为真空光速,基准站已知接收机输出伪距ρi1、卫星钟误差修正项δt(s) i1、对流层延迟Ti1、电离层延迟Ii1、接收机位置坐标(x1,y1,z1)、卫星位置坐标(xi1',yi1',zi1')、接收机时延Δt1和本地参考钟延迟Δt'1,ερi1为伪距测量噪声;利用接收机位置坐标和卫星位置坐标,计算出卫星位置与接收机位置的几何距离ri1;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本地参考时间Tref1与接收机时钟Tu1的差值Ttic1=Tref1-Tu1
用户站j已知接收机输出伪距ρij、卫星钟误差修正项δt(s) ij、对流层延迟Tij、电离层延迟Iij、接收机位置坐标(xj,yj,zj)、卫星位置坐标(xij',yij',zij')、接收机时延Δtj和本地参考钟延迟Δt'j,ερij为伪距测量噪声;利用接收机位置坐标和卫星位置坐标,计算出卫星位置与接收机位置的几何距离rij;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本地参考时间Trefj与接收机时钟Tuj的差值Tticj=Trefj-Tuj
2.在每个观测周期结束时刻,基准站和各用户站分别对该周期的各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1、TREFSVij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最终拟合结果即拟合后的直线中点值,参与后续计算;
3.按照最终拟合结果,各个用户站分别将与基准站共同的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进行对应作差,从而得到ΔTREFSVij
4.对各个用户站的ΔTREFSVij分别进行粗差剔除;各个用户站分别将剔除了粗差后的ΔTREFSVij数据取均值,该均值即为该周期内用户站j的参考时间与基准站国家标准时间的时差值;
5.将时差值对应返回给各个用户站,由用户站用于生成控制用户本地原子钟输出信号的频率调整量,从而控制本地原子钟的输出,使其与国家标准时间同步。
所述的观测周期设置为10分钟或其整数倍。
所述的可视卫星包括GPS、北斗、伽利略和GLONASS四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所有可视卫星。
所述的接收机输出伪距为伪距测量值或经过载波相位平滑后的伪距值。
所述的粗差剔除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去掉当前周期内用户站j的各颗卫星所有ΔTREFSVij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剩余ΔTREFSVij的均值其中,N为所有卫星数目减2;然后,计算ΔTREFSVij的标准差将所有ΔTREFSVij与标准差进行比较,如果则该结果视为超过粗差门限,予以剔除,其中,M为可设置的粗差剔除倍数。
所述的粗差剔除倍数M取值为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观测周期可灵活设置,且达到持续无间断的比对,增加了数据观测量,且满足溯源的要求;数据观测与数据处理并行执行,时间比对结果实时生成,并实时反馈比对结果至各用户站,保证了复现UTC(NTSC)的精度,免除搬运原子钟带来的不便;融合了多个卫星导航系统,大大增加了空中可用卫星,有利于系统识别异常卫星,同时减小了卫星更替引起的跳变,且在卫星共视比对中,各颗卫星之间误差相互独立,故卫星数目的增多可减小共视误差,另外,通过3倍粗差剔除原则,有99.73%的样本满足判断,超越3σ之外就属于小概率事件,可视作异常值处理;最后,由于GPS卫星共视法本身可以满足3~5ns的授时精度,而通过上述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可为用户提供的UTC(NTSC)复现信号授时精度达到2ns。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包括但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发明的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国家标准时间所在地作为基准站,待复现国家标准时间的用户所在地作为用户站,两地以约定的观测周期(可灵活设置,一般取10分钟或其整数倍)分别观测本地参考时间与可视卫星钟时间的偏差,即星站钟差,基准站与用户站的星站钟差计算方法相同。下面以基准站星站钟差数据计算过程为例:
首先,通过解析基准站接收机输出的原始数据,可以得到伪距ρi1、卫星钟误差修正项δt(s) i1、对流层延迟Ti1、电离层延迟Ii1、接收机位置坐标(x1,y1,z1)和卫星位置坐标(xi1',yi1',zi1');利用接收机位置坐标和卫星位置坐标,计算出卫星位置与接收机位置的几何距离r1
由以上已知项,得到GNSS系统时间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钟差δtui1
δtui1=(ρi1-ri1-Ii1-Ti1)/c+δt(s) i1ρi1
式中,c为真空光速,取值为2.99792458×108m/s,ερi1为伪距测量噪声。
同时,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本地参考时间Tref1与接收机时钟Tu1的差值Ttic1,即:
Ttic1=Tref1-Tu1
最后,在进行时差测量时,还特别需要考虑来自测量终端的硬件时延,即接收机时延Δt1和本地参考钟延迟Δt'1,需要事先进行测量标定。故GNSS系统时间与本地参考时间的时差可表示为:
TREFSVi1=Ttic1+Δt'1+(ρi1-ri1-Ii1-Ti1)/c+δt(s) i1ρi1-Δt1
将计算结果TREFSVi1称为基准站星站钟差,i代表卫星号;
同理可以得到第j个用户站和第i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j
TREFSVij=Tticj+Δt'j+(ρij-rij-Iij-Tij)/c+δt(s) ijρij-Δtj
其中,用户站j已知接收机输出伪距ρij、卫星钟误差修正项δt(s) ij、对流层延迟Tij、电离层延迟Iij、接收机位置坐标(xj,yj,zj)、卫星位置坐标(xij',yij',zij')、接收机时延Δtj和本地参考钟延迟Δt'j,ερij为伪距测量噪声;利用接收机位置坐标和卫星位置坐标,计算出卫星位置与接收机位置的几何距离rij;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本地参考时间Trefj与接收机时钟Tuj的差值Tticj=Trefj-Tuj
所述的接收机输出伪距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的伪距测量值,一种是经过载波相位平滑后的伪距值;所述的可视卫星包括了当前四个卫星导航系统(包括GPS、北斗、伽利略和GLONASS)的所有可视卫星;
2.在每个观测周期结束时刻,基准站和各用户站可实时计算得到该周期的可视卫星i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1、TREFSVij,其中TREFSVi1表示基准站计算得到的可视卫星i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j表示第j个用户站计算得到的可视卫星i的星站钟差值,基准站和各用户站分别对每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最终拟合结果即拟合后的直线中点值,参与后续计算;
3.根据步骤2中计算结果,在观测周期结束时刻,基准站和用户站分别将本地各颗可视卫星的最终拟合结果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网络发送至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数据分析处理中心负责计算出基准站和各个用户站的时差结果,即分别将各个用户站与基准站共同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进行对应作差,从而得到各个用户站j的ΔTREFSVij,i代表卫星号;
4.根据步骤3的计算结果,分别对各个用户站j的ΔTREFSVij进行粗差剔除。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去掉当前周期内的各颗卫星所有ΔTREFSVij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剩余ΔTREFSVij的均值(其中,N为所有卫星数目减2,i为卫星号,k为整数):
ΔT R E F S V i j ‾ = 1 N Σ k = 1 N ΔT R E F S V i j
然后,计算ΔTREFSVij的标准差:
σ = 1 N Σ k = 1 N ( ΔT R E F S V i j - ΔT R E F S V i j ‾ ) 2
将所有ΔTREFSVij与标准差进行比较,如果:
| ΔT R E F S V i j - ΔT R E F S V i j ‾ | > M * σ
该结果则视为超过粗差门限,将这样的ΔTREFSVij予以剔除,其中,M为可设置的粗差剔除倍数,一般取值为3。
根据上述,将剔除了粗差后的各个用户站j的ΔTREFSVij数据分别取均值,该均值即为该周期内用户站j的参考时间与基准站国家标准时间的时差值;
5.根据步骤4的计算结果,将时差结果返回给用户站,由用户站用于生成控制用户本地原子钟输出信号的频率调整量,从而控制本地原子钟的输出,使其与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同步。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用户站设置在陕西洛南,接入的参考时间信号为当地铯原子钟输出的1PPS信号,基准站位于陕西临潼,接入的参考时间信号为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基线长度约为70km。目的是对洛南用户站铯原子钟进行比对控制,使其输出与UTC(NTSC)同步即远程复现国家标准时间。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国家标准时间复现之前,用户站本地铯原子钟秒级稳定度优于5e-12,天稳优于8e-14,频率准确度为5e-13。
实施步骤如下:
(1)将基准站和用户站两地观测周期设置为整10分钟,观测周期起始时刻为00:00:00,用户站与基准站在同一周期内观测各自所在地的可视卫星(融合了四个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并每秒实时进行星站钟差的计算,在每个周期结束时刻每颗可视卫星可得到600个星站钟差数据;
(2)在观测周期结束时刻,对用户站和基准站的各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数据分别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即最终得到每颗卫星的星站钟差拟合值;
(3)将步骤(2)中的各颗可视卫星拟合结果,在观测周期结束时刻通过中国移动无线网络实时发送给数据分析处理中心,由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实时对用户站和基准站共同的可视卫星进行作差处理;
(4)经步骤(3)可以得到在该观测周期内,两站共同可视卫星的时差值,然后进行粗差剔除,剔除原则为3倍标准差,最后,将满足要求的数据进行求均值处理,即可得到用户站铯原子钟与基准站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的差值;
(5)数据分析处理中心将步骤(4)中的计算结果返回给用户站,由用户站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得出该周期内频率偏差和相位偏差。根据频率偏差和相位偏差计算最终对用户原子钟的频率调整量。通过相位微调器对铯原子钟的输出信号进行驾驭,确保钟差在某一范围内。当调整量的变化量大于铯原子钟的秒级频率稳定度时,将调整量在测控周期内分次置入相位微调器中;反之,则一次置入,最终使其铯原子钟输出信号逐渐同步到UTC(NTSC),即可远程复现出国家标准时间。
本实例对于铯原子钟,最终复现时间与国家标准时间UTC(NTSC)偏差小于5ns,其精度达到1.83ns。复现信号的频率小时稳定度为2.92e-13,万秒稳定度为1.27e-13,天稳定度为1.80e-14,频率准确度为1.99e-14。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后依然可对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种种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变更、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申请待批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将国家标准时间所在地作为基准站,待复现国家标准时间的用户所在地作为用户站;以约定的观测周期分别观测本地参考时间与可视卫星钟时间的偏差,即星站钟差,得到基准站和第i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1以及第j个用户站和第i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j
TREFSVi1=Ttic1+Δt'1+(ρi1-ri1-Ii1-Ti1)/c+δt(s) i1ρi1-Δt1
TREFSVij=Tticj+Δt'j+(ρij-rij-Iij-Tij)/c+δt(s) ijρij-Δtj
其中,c为真空光速,基准站已知接收机输出伪距ρi1、卫星钟误差修正项δt(s) i1、对流层延迟Ti1、电离层延迟Ii1、接收机位置坐标(x1,y1,z1)、卫星位置坐标(xi1',yi1',zi1')、接收机时延Δt1和本地参考钟延迟Δt'1,ερi1为伪距测量噪声;利用接收机位置坐标和卫星位置坐标,计算出卫星位置与接收机位置的几何距离ri1;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本地参考时间Tref1与接收机时钟Tu1的差值Ttic1=Tref1-Tu1
用户站j已知接收机输出伪距ρij、卫星钟误差修正项δt(s) ij、对流层延迟Tij、电离层延迟Iij、接收机位置坐标(xj,yj,zj)、卫星位置坐标(xij',yij',zij')、接收机时延Δtj和本地参考钟延迟Δt'j,ερij为伪距测量噪声;利用接收机位置坐标和卫星位置坐标,计算出卫星位置与接收机位置的几何距离rij;利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测量本地参考时间Trefj与接收机时钟Tuj的差值Tticj=Trefj-Tuj
步骤2,在每个观测周期结束时刻,基准站和各用户站分别对该周期的各颗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值TREFSVi1、TREFSVij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最终拟合结果即拟合后的直线中点值,参与后续计算;
步骤3,按照最终拟合结果,各个用户站分别将与基准站共同的可视卫星的星站钟差进行对应作差,从而得到ΔTREFSVij
步骤4,对各个用户站的ΔTREFSVij分别进行粗差剔除;各个用户站分别将剔除了粗差后的ΔTREFSVij数据取均值,该均值即为该周期内用户站j的参考时间与基准站国家标准时间的时差值;
步骤5,将时差值对应返回给各个用户站,由用户站用于生成控制用户本地原子钟输出信号的频率调整量,从而控制本地原子钟的输出,使其与国家标准时间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测周期设置为10分钟或其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卫星包括GPS、北斗、伽利略和GLONASS四个卫星导航系统的所有可视卫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机输出伪距为伪距测量值或经过载波相位平滑后的伪距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差剔除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去掉当前周期内用户站j的各颗卫星所有ΔTREFSVij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剩余ΔTREFSVij的均值其中,N为所有卫星数目减2;然后,计算ΔTREFSVij的标准差将所有ΔTREFSVij与标准差进行比较,如果则该结果视为超过粗差门限,予以剔除,其中,M为可设置的粗差剔除倍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差剔除倍数M取值为3。
CN201610444306.5A 2016-06-20 2016-06-20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Pending CN1058671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4306.5A CN105867108A (zh) 2016-06-20 2016-06-20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4306.5A CN105867108A (zh) 2016-06-20 2016-06-20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108A true CN105867108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5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4306.5A Pending CN105867108A (zh) 2016-06-20 2016-06-20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7108A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2593A (zh) * 2017-12-21 2018-06-08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共视的时间码测量装置
CN108732597A (zh) * 2018-06-04 2018-11-02 北京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8983590A (zh) * 2018-04-20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一种基于空间站的高精度远距离时间比对方法
CN109100927A (zh) * 2018-07-25 2018-12-28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无溯源参考条件下时间统一系统时间自主同步方法
CN109150352A (zh) * 2018-07-20 2019-01-0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比对驾驭晶振的高精度时间复现方法
CN110501730A (zh) * 2019-08-23 2019-11-26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rtk改进技术的标准时间亚纳秒级授时方法
CN110784278A (zh) * 2019-10-29 2020-02-11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双向的远程时间复现系统
CN110784279A (zh) * 2019-10-29 2020-02-11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双向的远程时间复现方法
CN111193579A (zh) * 2018-11-13 2020-05-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考时间位置确定方法、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404627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538227A (zh) * 2020-06-11 2020-08-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时间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80132A (zh) * 2020-05-08 2020-08-25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时间实验室增强信息的北斗局域精密时间传递方法
CN111856514A (zh) * 2020-06-11 2020-10-30 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伪卫星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713925A (zh) * 2020-12-10 2021-04-2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双模卫星共视的时间同步装置及系统
CN113721445A (zh) * 2021-07-13 2021-11-30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卫星导航的多区域实时动态授时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3900367A (zh) * 2021-09-24 2022-01-07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氢原子钟频率驾驭系统和方法
CN114545764A (zh) * 2022-01-24 2022-05-27 西北大学 一种双重滤波加权平均的星站钟差数据融合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5640B2 (ja) * 1999-04-30 2004-07-21 株式会社東芝 ローカルエリア統合測位システム
CN102385307A (zh) * 2011-09-26 2012-03-2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星地时间系统的钟差测量方法
CN105044747A (zh) * 2015-08-27 2015-11-11 交通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基于多星共视和滤波的时间同步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07089A (zh) * 2016-01-18 2016-05-25 西安测绘研究所 一种基于伪距辅助载波相位的北斗共视时间传递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5640B2 (ja) * 1999-04-30 2004-07-21 株式会社東芝 ローカルエリア統合測位システム
CN102385307A (zh) * 2011-09-26 2012-03-21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星地时间系统的钟差测量方法
CN105044747A (zh) * 2015-08-27 2015-11-11 交通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基于多星共视和滤波的时间同步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07089A (zh) * 2016-01-18 2016-05-25 西安测绘研究所 一种基于伪距辅助载波相位的北斗共视时间传递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晗: "基于EURO_160型P3码GPS接收机的共视比对系统", 《测试系统与组件》 *
陈瑞琼等: "基于卫星共视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系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陈瑞琼等: "基于改进的卫星共视法的远程时间比对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2593A (zh) * 2017-12-21 2018-06-08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共视的时间码测量装置
CN108983590A (zh) * 2018-04-20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一种基于空间站的高精度远距离时间比对方法
CN108983590B (zh) * 2018-04-20 2020-08-0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一种基于空间站的高精度远距离时间比对方法
CN108732597A (zh) * 2018-06-04 2018-11-02 北京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8732597B (zh) * 2018-06-04 2020-10-02 北京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基准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9150352A (zh) * 2018-07-20 2019-01-0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比对驾驭晶振的高精度时间复现方法
CN109100927B (zh) * 2018-07-25 2021-02-26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无溯源参考条件下时间统一系统时间自主同步方法
CN109100927A (zh) * 2018-07-25 2018-12-28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无溯源参考条件下时间统一系统时间自主同步方法
CN111193579A (zh) * 2018-11-13 2020-05-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考时间位置确定方法、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404627A (zh) * 2019-01-02 2020-07-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501730A (zh) * 2019-08-23 2019-11-26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rtk改进技术的标准时间亚纳秒级授时方法
CN110784279A (zh) * 2019-10-29 2020-02-11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双向的远程时间复现方法
CN110784279B (zh) * 2019-10-29 2022-08-26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双向的远程时间复现方法
CN110784278A (zh) * 2019-10-29 2020-02-11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双向的远程时间复现系统
CN110784278B (zh) * 2019-10-29 2021-04-02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基于卫星双向的远程时间复现系统
CN111580132A (zh) * 2020-05-08 2020-08-25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时间实验室增强信息的北斗局域精密时间传递方法
CN111580132B (zh) * 2020-05-08 2022-07-12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时间实验室增强信息的北斗局域精密时间传递方法
CN111856514A (zh) * 2020-06-11 2020-10-30 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伪卫星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1538227A (zh) * 2020-06-11 2020-08-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时间测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713925A (zh) * 2020-12-10 2021-04-27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双模卫星共视的时间同步装置及系统
CN113721445A (zh) * 2021-07-13 2021-11-30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基于卫星导航的多区域实时动态授时服务方法及装置
CN113900367A (zh) * 2021-09-24 2022-01-07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氢原子钟频率驾驭系统和方法
CN114545764A (zh) * 2022-01-24 2022-05-27 西北大学 一种双重滤波加权平均的星站钟差数据融合方法
CN114545764B (zh) * 2022-01-24 2022-12-20 西北大学 一种双重滤波加权平均的星站钟差数据融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7108A (zh) 一种国家标准时间远程复现方法
CN109581452B (zh) 一种gnss参考站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CN105607089B (zh) 一种基于伪距辅助载波相位的北斗共视时间传递的方法
CN107390510B (zh) 基于相位观测值的北斗导航卫星精密授时统一方法
CN106125110B (zh) 基于分区改正的星基增强系统定位精度提高方法
CN105629263B (zh) 一种对流层大气延迟误差估计改正方法和改正系统
CN106168672B (zh) 一种gnss多模单频rtk周跳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91860B (zh) 一种基于误差分离模式的gnss区域伪距差分增强定位方法
CN108363084A (zh) 利用卫星定位的方法和装置、卫星导航接收机、存储介质
CN101702030B (zh) 一种站间钟差辅助的导航卫星精密定轨方法
CN109655846A (zh) 一种多站差分后处理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8107455A (zh) 一种基于相位跳变的卫星钟差实时预报方法
CN104125029B (zh) 北斗精密授时技术
CN104181550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共视时间频率传递方法
CN112235033A (zh) 一种基于rdss通信链路的gnss共视系统
CN110007326A (zh) 一种用于星基增强系统的双频测距误差参数生成方法
CN113325446B (zh) 一种多模共频gnss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方法及系统
CN106292265A (zh) 一种基于导航卫星的多地时间同步方法
CN106772501B (zh) 一种具有时间维持特性的伪距差分方法
CN111220065A (zh) 一种多模式联合的北斗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799107A (zh) 一种动态授时系统及方法
CN109743776A (zh) 一种基于gnss的基站组网时间同步方法
CN111766614B (zh) 一种守时实验室联合组网的亚纳秒实时时间比对方法
CN115308781A (zh) 基于bdgim辅助的相位平滑伪距高精度时间传递方法
CN114814903A (zh) 一种基于北斗三代导航卫星的共视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