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0383A -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0383A
CN105860383A CN201610298741.1A CN201610298741A CN105860383A CN 105860383 A CN105860383 A CN 105860383A CN 201610298741 A CN201610298741 A CN 201610298741A CN 105860383 A CN105860383 A CN 105860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arts
generating apparatus
actuating unit
sm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87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鑫
周明路
蔡琛辉
胡如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2987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03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0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0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4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leng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22Halogen fre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和摩擦轮,摩擦轮和传动装置传动联接,传动装置与发电装置上的发电机传动联接,传动装置为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动力输入轴和增速结构,动力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与设置在差速器外部的摩擦轮传动联接;壳体由复合材料制成,包括如下组分:聚四氟乙烯40‑70份、聚酰亚胺10‑30份、磷酸三苯酯5‑20份、聚碳酸酯3‑15份、石墨3‑8份、包膜蒙脱土20‑40份、纳米碳化钙2‑10份、硅烷偶联剂1‑5份、无卤阻燃剂3‑15份。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之间传动效果好,壳体与橡胶圈分别用特定材料制成,显著提高动力机构的综合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的越来越高,能源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提倡节能环保,使用绿色能源。一些小型发电装置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如自发电型手表,可随着手臂的摆动发电。现有一种用于非机动车尤其是自行车的小型发电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将自行车行走时车轮的动力转化为电力,具体地是在车轮转动带动发电装置的发电机转动产生电力。在该发电装置中,动力机构是该发电装置发电效果好环、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需要开发一种动力机构,结构简单,和自行车的车轮传动配合好,使得这种发电装置发电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结构简单,能很好的和自行车车轮传动配合,发电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和摩擦轮,摩擦轮和传动装置传动联接,传动装置与发电装置上的发电机传动联接,所述的传动装置为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动力输入轴和增速结构,所述的动力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与设置在差速器外部的摩擦轮传动联接;所述壳体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
聚四氟乙烯:40-70份
聚酰亚胺:10-30份
磷酸三苯酯:5-20份
聚碳酸酯:3-15份
石墨:3-8份
包膜蒙脱土:20-40份
纳米碳化钙:2-10份
硅烷偶联剂:1-5份
无卤阻燃剂:3-15份。
本发明通过合理配伍壳体的材料,复配使用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磷酸三苯酯、聚碳酸酯进行改性,同时还添加石墨、包膜蒙脱土、纳米碳化钙等。其中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性能,可以显著提高外壳的耐冲击、耐油、耐酸和耐温范围广的性能,聚酰亚胺因为分子链中含有较多的刚性基团,抗蠕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且耐温达400℃以上,耐骤冷骤热,可长期使用温度范围-200~300℃,利用具有特殊结构的酚酞型聚酰亚胺对聚四氟乙烯进行改性,同时复配添加磷酸三苯酯、聚碳酸酯对聚四氟乙烯进行改性,并与其他组分协同作用,改善了聚四氟乙烯刚性差,易冷流等问题,提高壳体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韧性、耐扭转、抗冲击、抗老化、耐低温、耐高温、耐油、耐酸、耐腐蚀、阻燃性能等,进而提高差速器的综合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为20-30μm,体积密度为260-400g/L。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碳酸酯由三光气法制得超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粉末重均分子量为100000-110000。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膜蒙脱土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蒙脱土在550-580℃下烧结6-8小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6-8%的烷基糖苷、3-4%的丙烯酸甲酯、3-5%的去离子水,超声震荡25-30分钟后,再于70-80℃恒温水浴中搅拌加热25-35分钟,得改性混合液;再在改性混合液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8-12%的浓度为30-35%的AlCl3溶液,同时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值为9-10,搅拌20-25min后,静置3-4小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后,在620-640℃烧结3-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碳化钙的粒径为20-80nm。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纳米碳酸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并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改性:将纳米碳酸钙粉料加入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80-100℃,加入相当于粉料重量2-3%的钛酸酯偶联剂、4-5%的硬脂酸钠和2-4%的椰子油,在2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min,然后在80-90℃下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卤素阻燃剂为多磷酸铵、磷酸三聚氰胺、哌嗪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壳体复合材料还包括一些常规的组成成分,如相容剂、抗氧化剂、填料等等,均可选用普通市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摩擦轮包括圆盘状旋转件和套接在旋转件上的橡胶圈,在旋转件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小凸体,在橡胶圈内侧设有与小凸体相匹配的凹口,用于容纳所述的小凸体。
进一步优选,所述橡胶圈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
环氧树脂:80-100份
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40-60份
无碱玻璃纤维:5-20份
交联橡胶:8-20份
无卤阻燃剂:5-25份
改性剂:5-15份。
本发明橡胶圈的材料复合使用环氧树脂及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并通过添加增强材料无碱玻璃纤维,纤维缠绕复合材料中,纤维承受着主要载荷,环氧树脂与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充分发挥纤维的固有潜能,不仅在纵向压缩、横向拉伸与压缩、剪切等载荷作用下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支配着复合树脂的其他力学性能,如层间剪切强度和模量、压缩强度及纵向弯曲强度等。环氧树脂本身具有的高性能,通过与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的复合作用,再与无碱玻璃纤维共同作用,提高了橡胶圈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耐气候、耐火焰、耐老化等与环境有关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3-5: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0-3.0mm,直径为5-8μm。理论上无碱玻纤直径越细,长度越长,增强效果越好,但是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增强效果不增反减。若玻纤直径太细,易被螺杆剪切成细微粉末,从而失去玻纤的增强作用。若玻纤直径太粗,与树脂的粘接性就差,降低产品的力学性能。因此,本发明将无碱玻纤的长度和直径控制在上述范围,不仅可以保证无碱玻纤的增强效果,还可提高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相容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卤素阻燃剂为多磷酸铵、磷酸三聚氰胺、哌嗪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交联橡胶为交联的丁苯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改性剂为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还包括一些常规的组成成分,如相容剂、抗氧化剂、助剂、填料等等,均可选用普通市售的。
作为优选,在旋转件的中部处沿旋转件的轴向一体成型有一凸台,在凸台开有一联接孔,所述的凸台,联接孔与所述的旋转件同轴设置,旋转件通过凸台套接固定在差速器的主动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在差速器内还设有从动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的主轴相连,从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间隔设置在从动轴的两端,在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和第四齿轮的直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进行接触,将自行车车轮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之间传动效果好。
2、壳体由配伍合理的复合材料制成,复配使用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磷酸三苯酯、聚碳酸酯进行改性,同时还添加石墨、包膜蒙脱土、纳米碳化钙等,大大提高壳体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韧性、耐扭转、抗冲击、抗老化、耐低温、耐高温、耐油、耐酸、耐腐蚀、阻燃性能等,进而提高差速器的综合性能。
3、摩擦轮的外部套接橡胶圈来直接和自行车车轮进行接触,使得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之间的相对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摩擦轮与差速器采用螺纹插接固定,拆装简单,便于取下整个摩擦轮对橡胶圈进行更换。
4、摩擦轮上的橡胶圈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本发明橡胶圈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使用环氧树脂及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并通过添加增强材料无碱玻璃纤维,以及阻燃剂、改性剂等,大幅度提高橡胶圈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耐气候、耐火焰、耐老化等与环境有关的性能。
5、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功率相对较小,不会对自行车的行进产生明显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小型发电装置中的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中摩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差速器内的齿轮装配示意图。
图中,1、摩擦轮;2、差速器;3、发电机;4、联接管;5、储电盒;6、联接孔;7、凸台;8、旋转件;9、橡胶圈;10、动力输入轴;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从动轴;14、第三齿轮;15、第四齿轮;16、动力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图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用于将自行车行走时的机械能传输到发电装置的发电机3进行发电。本动力机构设置在发电装置的发电机3上方,包括摩擦轮1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为差速器2,摩擦轮1与自行车的车轮接触,车轮转动带动摩擦轮1转动,摩擦轮1转动带动差速器2运作,发电机3的电机经过差速器2的加速后转动发电。
摩擦轮1为分体式结构,摩擦轮1包括圆盘状旋转件8和橡胶圈9,橡胶圈9套接固定在旋转件8上。在旋转件8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小凸体,在橡胶圈9的内侧上设有与小凸体相匹配的凹口,装配时,将旋转件8上的小凸体安装到橡胶圈9上相应的凹口内,这样设置可防止橡胶圈9从旋转件8上脱落,也可防止橡胶圈9与旋转件8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影响传动效果。
旋转件8的中部处一体成型有一凸台7,凸台7上设有一联接孔6。联接孔6、凸台7、旋转件8之间均为同轴设置,转动时平稳性好。联接孔6为盲孔,联接孔6内设有螺纹,旋转件8通过该联接孔6套接在差速器2的动力输入轴10上,差速器2的动力输出轴16通过螺纹联接与旋转件8固定联接,整个联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取下摩擦轮1维修或者更换橡胶圈9。
差速器2位于摩擦轮1和发电装置的发电机3之间,差速器2内设有动力出入轴10、动力输出轴16和增速结构,动力输入轴10、动力输入轴16和增速结构设置在差速器2的壳体内。差速器2的动力输入轴10与摩擦轮1传动联接,引入动力;差速器2的动力输出轴16与发电机3电机的主轴传动联接,为电机提供动力。差速器2内设有增速结构,增速结构由齿轮机构构成,增速结构包括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和从动轴13。第一齿轮11设置在动力输入轴10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三齿轮14设置在从动轴13上,第四齿轮15设置在动力输出轴16上,第一齿轮1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12的直径并于第二齿轮12啮合,第三齿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12的直径也大于第四齿轮15的直径,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5啮合。摩擦轮1带动变速器工作时,由于第一齿轮11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12的直径,从动轴13的转速大于动力输入轴10的转速,完成第一次加速,第三齿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12的直径也大于第四齿轮15的直径,使得动力输出轴16的转速大于从动轴13的转速,完成第一次加速,通过两次加速,使得发电装置的发电效率更高。
本动力机构带动发电机3发电后,发电机3产生的电路通过联接管4内的导线传输到储电盒5内进行储存。整个发电系统结构小巧,便于携带,可随时使用。
其中,差速器2的壳体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聚四氟乙烯:40-70份、聚酰亚胺:10-30份、磷酸三苯酯:5-20份、聚碳酸酯:3-15份、石墨:3-8份、包膜蒙脱土:20-40份、纳米碳化钙:2-10份、硅烷偶联剂:1-5份、无卤阻燃剂:3-15份。
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为20-30μm,体积密度为260-400g/L。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碳酸酯由三光气法制得超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粉末重均分子量为100000-110000。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0-3.0mm,直径为5-8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包膜蒙脱土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蒙脱土在550-580℃下烧结6-8小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6-8%的烷基糖苷、3-4%的丙烯酸甲酯、3-5%的去离子水,超声震荡25-30分钟后,再于70-80℃恒温水浴中搅拌加热25-35分钟,得改性混合液;再在改性混合液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8-12%的浓度为30-35%的AlCl3溶液,同时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值为9-10,搅拌20-25min后,静置3-4小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后,在620-640℃烧结3-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碳化钙的粒径为20-80nm。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纳米碳酸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并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改性:将纳米碳酸钙粉料加入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80-100℃,加入相当于粉料重量2-3%的钛酸酯偶联剂、4-5%的硬脂酸钠和2-4%的椰子油,在2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min,然后在80-90℃下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即可。
所述壳体复合材料还包括一些常规的组成成分,如相容剂、抗氧化剂、填料等等,均可选用普通市售的。
所述橡胶圈9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环氧树脂:80-100份、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40-60份、无碱玻璃纤维:5-20份、交联橡胶:8-20份、无卤阻燃剂:5-25份、改性剂:5-15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3-5: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卤素阻燃剂为多磷酸铵、磷酸三聚氰胺、哌嗪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交联橡胶为交联的丁苯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改性剂为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还包括一些常规的组成成分,如相容剂、抗氧化剂、助剂、填料等等,均可选用普通市售的。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中的差速器壳体及摩擦轮橡胶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差速器2的壳体由复合材料制成,橡胶圈9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壳体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聚四氟乙烯:50份、聚酰亚胺:20份、磷酸三苯酯:15份、聚碳酸酯:10份、石墨:4份、包膜蒙脱土:30份、纳米碳化钙:8份、硅烷偶联剂:3份、无卤阻燃剂:8份。所述壳体复合材料还包括一些常规的组成成分,如相容剂、抗氧化剂、填料等等,均可选用普通市售的。
所述橡胶圈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双酚F型环氧树脂:90份、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50份、无碱玻璃纤维:10份、交联的丁苯橡胶:15份、无卤阻燃剂多磷酸铵:15份、改性剂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10份。其中,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4: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还包括一些常规的组成成分,如相容剂、抗氧化剂、助剂、填料等等,均可选用普通市售的。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聚四氟乙烯:60份、聚酰亚胺:15份、磷酸三苯酯:10份、聚碳酸酯:12份、石墨:6份、包膜蒙脱土:25份、纳米碳化钙:5份、硅烷偶联剂:2份、无卤阻燃剂:12份。
所述橡胶圈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双酚F型环氧树脂:85份、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55份、无碱玻璃纤维:15份、交联的丁苯橡胶:10份、无卤阻燃剂磷酸三聚氰胺:20份、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8份。其中,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4: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聚四氟乙烯:70份、聚酰亚胺:10份、磷酸三苯酯:20份、聚碳酸酯:3份、石墨:8份、包膜蒙脱土:20份、纳米碳化钙:10份、硅烷偶联剂:1份、无卤阻燃剂:15份。
所述橡胶圈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双酚F型环氧树脂:80份、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60份、无碱玻璃纤维:5份、交联的丁苯橡胶:20份、无卤阻燃剂哌嗪:5份、改性剂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15份。其中,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5: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壳体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聚四氟乙烯:40份、聚酰亚胺:30份、磷酸三苯酯:5份、聚碳酸酯:15份、石墨:3份、包膜蒙脱土:40份、纳米碳化钙:2份、硅烷偶联剂:5份、无卤阻燃剂:3份。
所述橡胶圈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双酚F型环氧树脂:100份、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40份、无碱玻璃纤维:20份、交联的丁苯橡胶:8份、无卤阻燃剂多磷酸铵:15份、无卤阻燃剂磷酸三聚氰胺:10份、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5份。其中,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3: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在实施例1-4壳体的复合材料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均为20-30μm,体积密度为260-400g/L;所述的聚碳酸酯均由三光气法制得超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粉末重均分子量为100000-110000;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均为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0-3.0mm,直径为5-8μm;所述的包膜蒙脱土均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蒙脱土在550-580℃下烧结6-8小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6-8%的烷基糖苷、3-4%的丙烯酸甲酯、3-5%的去离子水,超声震荡25-30分钟后,再于70-80℃恒温水浴中搅拌加热25-35分钟,得改性混合液;再在改性混合液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8-12%的浓度为30-35%的AlCl3溶液,同时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值为9-10,搅拌20-25min后,静置3-4小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后,在620-640℃烧结3-5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述纳米碳化钙为粒径20-80nm的改性纳米碳酸钙,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改性:将纳米碳酸钙粉料加入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80-100℃,加入相当于粉料重量2-3%的钛酸酯偶联剂、4-5%的硬脂酸钠和2-4%的椰子油,在2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min,然后在80-90℃下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进行接触,将自行车车轮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之间传动效果好;摩擦轮的外部套接橡胶圈来直接和自行车车轮进行接触,使得摩擦轮和自行车车轮之间的相对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摩擦轮与差速器采用螺纹插接固定,拆装简单,便于取下整个摩擦轮对橡胶圈进行更换;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功率相对较小,不会对自行车的行进产生明显的影响;差速器的壳体和摩擦轮上的橡胶圈分别由配伍合理的复合材料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进一步提高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的综合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和摩擦轮,摩擦轮和传动装置传动联接,传动装置与发电装置上的发电机传动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为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动力输入轴和增速结构,所述的动力输入轴的一端穿过壳体与设置在差速器外部的摩擦轮传动联接;所述壳体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的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
聚四氟乙烯:40-70份
聚酰亚胺:10-30份
磷酸三苯酯:5-20份
聚碳酸酯:3-15份
石墨:3-8份
包膜蒙脱土:20-40份
纳米碳化钙:2-10份
硅烷偶联剂:1-5份
无卤阻燃剂: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为20-30μm,体积密度为260-400g/L,所述的聚碳酸酯由三光气法制得超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粉末重均分子量为100000-11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化钙的粒径为20-80nm,并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改性:将纳米碳酸钙粉料加入高速捏合机中,加热至80-100℃,加入相当于粉料重量2-3%的钛酸酯偶联剂、4-5%的硬脂酸钠和2-4%的椰子油,在200-300r/min的转速下搅拌10-15min,然后在80-90℃下烘干,粉碎过100-150目筛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轮包括圆盘状旋转件和套接在旋转件上的橡胶圈,在旋转件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小凸体,在橡胶圈内侧设有与小凸体相匹配的凹口,用于容纳所述的小凸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
环氧树脂:80-100份
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40-60份
无碱玻璃纤维:5-20份
交联橡胶:8-20份
无卤阻燃剂:5-25份
改性剂:5-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所述的非环氧树脂的聚合树脂为丙烯均聚物与乙烯/辛烯共聚物按质量比3-5: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0-3.0mm,直径为5-8μ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为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接枝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旋转件的中部处沿旋转件的轴向一体成型有一凸台,在凸台开有一联接孔,所述的凸台,联接孔与所述的旋转件同轴设置,旋转件通过凸台套接固定在差速器的主动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在差速器内还设有从动轴和动力输出轴,动力输出轴与发电机的主轴相连,从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同轴间隔设置在从动轴的两端,在动力输出轴上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三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和第四齿轮的直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
CN201610298741.1A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Pending CN1058603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8741.1A CN105860383A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8741.1A CN105860383A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0383A true CN105860383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8741.1A Pending CN105860383A (zh) 2016-05-06 2016-05-06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038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9249Y (zh) * 2007-04-27 2008-05-14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一种利用汽车减速设施摩擦力的发电装置
CN101189293A (zh) * 2005-09-28 2008-05-28 通用电气公司 热塑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9293A (zh) * 2005-09-28 2008-05-28 通用电气公司 热塑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及使用方法
CN201059249Y (zh) * 2007-04-27 2008-05-14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一种利用汽车减速设施摩擦力的发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16557U (zh) 双电机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
JP5784606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車両用の動力伝達機構
CN103958244B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
US9855832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6882032A (zh) 前驱车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8394266A (zh) 双行星排多模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
CN108327515A (zh) 基于双行星排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驱动系统
CN110094464A (zh) 一种风电齿轮箱
CN105860383A (zh)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动力机构
CN110185748A (zh) 一体式机器人关节结构
CN101942202A (zh) 一种碳纤维与硅橡胶的复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06494216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前驱动力系统
CN105863976A (zh) 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的发电机构
CN106164484A (zh) 行星齿轮、包括行星齿轮的风力发电机以及行星齿轮的使用
CN109203972A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传动装置
CN101476545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CN208306352U (zh) 双电机双行星排差速器的电驱动桥
CN101498349A (zh) 齿轮传动装置和风力发动机增速装置
CN209454552U (zh) 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传动装置
CN111391645A (zh) 一种带行星减速机构的双盘式电机新型混联机电一体化系统
US9470294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105924861A (zh) 一种用于小型发电装置的差速器
CN112277620B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车辆
CN102444706A (zh) 一种谐波减速机用柔轮输出装置
CN208306367U (zh) 复合行星离合器双电机动力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