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096B -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096B
CN105848096B CN201610373532.9A CN201610373532A CN105848096B CN 105848096 B CN105848096 B CN 105848096B CN 201610373532 A CN201610373532 A CN 201610373532A CN 105848096 B CN105848096 B CN 105848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mms
message service
multimedia mess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35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8096A (zh
Inventor
黄宏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35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8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8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8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包括:输入模块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监测模块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设置模块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网络接口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本发明在终端设备处仍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模式,但在传输方式上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对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进行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合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有很多固有的通讯应用,如:电话、短信、或彩信(又称多媒体信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这样固有的通讯应用通常是通过通信网络来进行数据传递的。通信网络的运营商一般会提供不同的服务套餐,比如提供N兆的数据流量以支持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收发。
随着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海量用户同时发送多媒体信息服务时会导致基站的负载过大,进而可能干扰较大、接收延迟、数据丢失等错误;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与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即时通信软件相比,传统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客户或部分业务的流失。
而对于终端设备的用户而言,既要考虑多媒体信息服务时的费用梯度问题,又要考虑联系方式的切换,十分容易造成沟通的中断、和数据的混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旨在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可以解决传统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服务所导致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过大、运营成本过高、以及用户端价格梯度大、与替换方案交替使用所导致的沟通中断和数据混淆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以及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营商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中包括目标终端的号码;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号码将所述通话数据传输至目标终端;
计算模块,用于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的已发送数据量,所述已发送数据量为各多媒体信息服务内容的数据量之和;
第三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套餐和已发送的数据量,来生成容量阈值;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容量阈值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以及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系统,包括:
上述终端设备,上述运营商服务器、基站、和目标终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在终端设备处仍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模式,但在传输方式上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对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进行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运营商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示例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本发明的原理使用许多其它泛用性或特定目的运算、通信环境或组态来进行操作。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中提供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所述应用环境,包括终端设备10、基站20、网络热点30、运营商服务器40、以及通信网络50。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包括融合通信功能(Rich Communication Suite,RCS)的业务接口,其中,所述融合通信功能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10所订制的内置功能、或下载的应用程序进行实现。所述终端设备10,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来选择基站20或运营商服务器40来支持多媒体信息服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MMS)。
所述基站20,用于通过传统方式支持多媒体信息服务,并通过由基站20与终端设备10之间的数据通道51进行多媒体信息服务的传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基站20进行传输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会记入在用户的通信套餐中,且超出部分一般是按照网络流量进行收费。
所述运营商服务器40,用于接收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并通过与终端设备10之间的网络通道52进行多媒体信息服务的传输。运营商服务器40的优点在于价格,缺点是部署没有基站20密集,因而可能会出现无法连接或系统繁忙的情况,进而导致多媒体信息服务传输失败、或时延过长等。
所述运营商服务器40当传输失败时,通知所述终端设备10,以便所述终端设备10可以及时通过基站20进行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运营商服务器40进行传输一般是免费的。
通信网络50,包括数据通道51和网络通道52,用于支持通话信息的传输。数据通道51由基站20与终端设备10等设备构建而成。网络通道52,由运营商服务器40、网络热点30、与终端设备10等设备构建而成,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或个人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所述网络热点30,连接于终端设备10与运营商服务器40之间,用于将来自于终端设备10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经由运营商服务器40传输至另一网络热点,直至传输至另一终端设备。优选为用户指定的WiFi热点,如在家中、办公场所、或商场的WiFi热点等。
请参照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二侧重于终端设备,实施例三侧重于运营商服务器,实施例四侧重于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各实施例的侧重不同,但其设计思想是一致的。且,在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说明书全文的详细描述,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此处不一一枚举。
所述终端设备200,包括:输入模块21、监测模块22、判断模块23、设置模块24、网络接口25、和数据接口26。
输入模块21,用于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其中,所述多媒体服务内容,与短信比较,除了基本的文字信息外,还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声音、视频、和/或震动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监测模块22,连接于输入模块21,用于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通常,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其数据量目前一般在300K以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量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随着融合通信技术的推广,所述数据量的上限会得到提升。
判断模块23,连接于监测模块22,用于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容量阈值可以是一固定值,比如:预设容量阈值为30K;也可以是一变化的区间,以控制通信套餐中的网络流量被均匀的使用。以套餐中的网络流量是1G为例,若第1周的容量阈值为30K,但并未使用,则第2周的容量阈值调整为50K,但第2周的网络流量花费了0.75G,则第3周的容量阈值调整为10K等,以上的10、30、50、0.75和1仅用于示例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的趋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设置模块24,连接于判断模块23,用于当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以及当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数据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模块24的本质是一种单刀双掷开关,其控制端连接于判断模块23,并根据其判断结果在网络接口25与数据接口26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网络接口25,连接于设置模块24,用于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会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具体而言,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包括多种业务形式,包括:手机到手机、手机到应用、和手机到邮箱三种形式。即,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所对应的目标终端的号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应用程序的注册号、和邮箱。
所述数据接口26,连接于设置模块24,用于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基站。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站会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其业务形式同上。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仍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模式,但在传输方式上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对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进行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此处不一一枚举。
可以理解的是,图3的终端设备是对图2中终端设备的优化。其中,图3中与图2中相同的部分,仍采用2开头,与图2不同的部分,采用3开头,以示其差异。
所述终端设备300,包括:输入模块21、转换模块31、监测模块32、阈值模块33、判断模块23、设置模块24、封装模块34、网络接口35、反馈模块36、和数据接口26。
输入模块21,用于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其中,所述多媒体服务内容,与短信比较,除了基本的文字信息外,还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声音、视频、和/或震动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转换模块31,连接于输入模块21,用于将所述多媒体服务的内容转换成数据封包。
监测模块32,连接于转换模块31,用于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监测包括:在内容的编辑阶段或发送阶段。
通常,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其数据量目前一般在300K以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量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随着融合通信技术的推广,所述数据量的上限会得到提升。
阈值模块33,包括第一阈值模块331或第二阈值模块332。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阈值模块331,用于根据通信套餐确定所述容量阈值。第二阈值模块332,用于接收来自于运营商服务器的容量阈值。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来自于第一阈值模块的容量阈值与来自于第二阈值模块的容量阈值,可以相同或不同,依据于其产生的原理和公式,而不依赖于其所产生或计算的位置在终端设备还是运营商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容量阈值可以是一固定值,比如:预设容量阈值为30K。也可以是一变化的区间,以控制通信套餐中的网络流量被均匀的使用。
判断模块23,连接于监测模块32和阈值模块33,用于根据所述来自于第一阈值模块的容量阈值或来自于第二阈值模块的容量阈值,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设置模块24,连接于判断模块23,用于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以及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数据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设置模块24的本质是一种单刀双掷开关,其控制端连接于判断模块23,并根据判断模块23的判断结果在网络接口35与数据接口26之间进行切换。
封装模块34,用于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
网络接口35,连接于封装模块34和设置模块24,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连接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并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所述运营商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会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具体而言,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包括多种业务形式,包括:手机到手机、手机到应用、和手机到邮箱三种形式。即,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所对应的目标终端的号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应用程序的注册号、和邮箱。
反馈模块36,连接于网络接口35,用于判断所述网络接口是否发送成功。
所述设置模块,还连接于反馈模块36,用于当发送不成功时,开启所述数据接口。
所述数据接口26,连接于设置模块24,用于当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时、或当网络接口35发送不成功时,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基站。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站会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其业务形式同上。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仍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模式,但在传输方式上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对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进行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所示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营商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所述运营商服务器400,包括:接收模块41、传输模块42、计算模块43、和第三阈值模块44。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中包括目标终端的号码。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目标终端的号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应用程序的注册号、和邮箱。
传输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号码将所述通话数据传输至目标终端。
计算模块43,用于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的已发送数据量,所述已发送数据量为各多媒体信息服务内容的数据量之和。
比如,以1个月为预设时间段,假设到本月第2周为止已累计发送0.75G的数据量。
第三阈值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套餐和已发送的数据量,来生成容量阈值。
其中,以套餐中的网络流量是1G为例,若初始的容量阈值为30K,则第3周的容量阈值更新为10K。以上的10、30、0.75和1仅用于示例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的趋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所述传输模块42,还用于将所述容量阈值的初始值和更新值实时的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运营商服务器,在终端设备处仍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模式,但在传输方式上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对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进行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所示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包括:
在步骤S501中,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其中,所述多媒体服务内容,与短信比较,除了基本的文字信息外,还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声音、视频、和/或震动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在步骤S502中,将所述多媒体服务的内容转换成数据封包。
在步骤S503中,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监测包括:在内容的编辑阶段或发送阶段。
通常,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其数据量目前一般在300K以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数据量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随着融合通信技术的推广,所述数据量的上限会得到提升。
在步骤S504中,获取容量阈值。
具体而言,本步骤包括:
(1)根据终端设备所匹配的通信套餐确定第一容量阈值;或
(2)接收来自于所述运营商服务器的第二容量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来自于第一阈值模块的容量阈值与来自于第二阈值模块的容量阈值,可以相同或不同,依据于其产生的原理和公式,而不依赖于其所产生或计算的位置在终端设备还是运营商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容量阈值可以是一固定值,比如:预设容量阈值为30K。也可以是一变化的区间,以控制通信套餐中的网络流量被均匀的使用。
在步骤S505中,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其中,若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506,若所述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则执行步骤S509。
在步骤S506中,开启终端设备的网络接口。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在本步骤中,通过网络接口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连接所述运营商服务器。
在步骤S507中,通过所述网络接口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以数据封包的形式进行发送;第二,发送至目标终端时的业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到手机、手机到应用、和手机到邮箱三种形式。即,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所对应的目标终端的号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应用程序的注册号、和邮箱。
在步骤S508中,判断所述网络接口是否发送成功。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运营商服务器在进行所述传输后,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发送成功和发送失败。若发送失败,则执行步骤S509;若发送成功,则执行步骤S511。
在步骤S509中,开启终端设备的数据接口。
在步骤S510中,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进行传输至目标终端。
在步骤S511中,完成通信。
本发明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在终端设备处仍采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模式,但在传输方式上根据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数据量的大小对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进行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说明书全文,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以及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数据接口;
封装模块,用于通过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连接运营商服务器,并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目标终端的手机号、应用程序的注册号或邮箱,所述目标终端具有融合通信功能;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馈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网络接口是否发送成功;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当发送不成功时,开启所述数据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转换成数据封包;
所述网络接口和数据接口,还用于将所述数据封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阈值模块,用于根据通信套餐确定所述容量阈值;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读取所述第一阈值模块中的容量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阈值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运营商服务器的容量阈值;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读取所述第二阈值模块中的容量阈值。
6.一种运营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中包括目标终端的号码;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号码将通话数据传输至目标终端;
计算模块,用于统计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终端设备的已发送数据量,所述已发送数据量为各多媒体信息服务内容的数据量之和;
第三阈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套餐和已发送的数据量,来生成容量阈值;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容量阈值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通过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通过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连接运营商服务器,并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手机号、应用程序注册号或邮箱,所述目标终端具有融合通信功能,并且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时,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7.一种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
监测所述内容的数据量;
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
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网络接口;
通过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连接运营商服务器,并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目标终端的手机号、应用程序注册号或邮箱,所述目标终端具有融合通信功能;
当所述内容的数据量不超过容量阈值时,开启数据接口;
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发送至运营商服务器,并由所述运营商服务器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网络接口是否发送成功;以及
当发送不成功时,开启所述数据接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输入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内容转换成数据封包;以及
通过所述网络接口或所述数据接口将所述数据封包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通信套餐确定所述容量阈值。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内容的数据量是否超过容量阈值,之前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运营商服务器的容量阈值。
12.一种多媒体信息服务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营商服务器、基站、和目标终端。
CN201610373532.9A 2016-05-30 2016-05-30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Active CN105848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3532.9A CN105848096B (zh) 2016-05-30 2016-05-30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3532.9A CN105848096B (zh) 2016-05-30 2016-05-30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096A CN105848096A (zh) 2016-08-10
CN105848096B true CN105848096B (zh) 2019-12-03

Family

ID=5659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3532.9A Active CN105848096B (zh) 2016-05-30 2016-05-30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80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95490B (zh) 2017-07-18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媒体消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00202B (zh) * 2019-01-17 2022-02-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5382B1 (en) * 2008-06-03 2012-03-1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Billing and OAM function integration in a mixed-switching environment
CN103188721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260142A (zh) * 2013-06-03 2013-08-21 亚信联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手机终端对应用户的网络资源匹配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0188B2 (en) * 2010-12-01 2014-06-10 Deutsche Telekom Ag System support for accessing and switching among multiple wireless interfaces on mobile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5382B1 (en) * 2008-06-03 2012-03-13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Billing and OAM function integration in a mixed-switching environment
CN103188721A (zh) * 2011-12-28 2013-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260142A (zh) * 2013-06-03 2013-08-21 亚信联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手机终端对应用户的网络资源匹配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096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289E1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processing data in message
CN100544390C (zh)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系统
US2005027743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JP2007520152A (ja) プレゼンス基盤の電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呼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CN109451798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指示、反馈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CN105264923A (zh) 用于确定推送消息的可靠性的消息传送系统
CN101433050A (zh) 注册多联系装置的方法
CN102685025A (zh) 一种多终端业务切换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2984334A (zh) 一种通信留言系统及留言方法
CN105848096B (zh)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EP3469779B1 (en) Rcs origination forking
CN106921778A (zh) 用于电子终端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2932533A (zh) 一种供第三方应用程序调用联系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00523A (zh) 语音通道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47610B (zh) 一种终端设备、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CN102629919A (zh) 即时通信中用以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02724214B (zh) 一种呼叫装置、基于im客户端建立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88269A (zh) 基于第三方应用平台实现对电视设备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2752408A (zh) 多功能通讯装置和多功能通讯方法
WO2018014882A1 (zh) 获取路由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路由寻址设备及系统
CN102752405B (zh) 一种互联网对电话的通话系统及通话方法
CN102655631A (zh)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EP3485628A1 (en) Rcs origination forking
CN106789578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自动发送微信朋友圈的方法及系统
CN105871699A (zh)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