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699A -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699A
CN105871699A CN201610373589.9A CN201610373589A CN105871699A CN 105871699 A CN105871699 A CN 105871699A CN 201610373589 A CN201610373589 A CN 201610373589A CN 105871699 A CN105871699 A CN 105871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all
interface
modul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735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宏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735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6Unified messaging, e.g. interactions between e-mail, instant messaging or converged IP messaging [CP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3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an address exchange platform which sets up a session between two nodes, e.g. rendezvous servers,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 [SIP] registrars or H.323 gatekee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56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for VoIP commun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结果选择网络接口或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网络接口,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网络热点;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基站。本发明在终端设备处仍采用电话通话的服务模式,但在通话数据的传输方式上根据网络热点的稳定性来进行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的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融合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有很多固有的通讯应用,如:电话、短信、或彩信等,通常是通过通信网络来进行数据传递的。通信网络的运营商一般会提供不同的服务套餐,如X元/月提供N分钟的电话通话时长,对于N分钟之外的电话通话则另外收取费用。
随着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海量用户同时通话时会导致基站的负载过大,进而可能通话质量差、干扰较大、或通话中断等等错误;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与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即时通信软件相比,传统的电话通话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客户或部分业务的流失。
而对于终端设备的用户而言,既要考虑电话通话时的费用梯度问题,又要考虑联系方式的切换,十分容易造成沟通的中断、和数据的混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旨在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可以解决传统电话通话服务所导致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过大、运营成本过高、以及用户端价格梯度大、与替换方案交替使用所导致的沟通中断和数据混淆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
设置模块,用于当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网络接口作为优先接口,当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网络热点,并由所述网络热点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以及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营商服务器,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接收信息与所述发送信息之比,作为实时转发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实时转发率是否超过预设转发率;以及
反馈模块,用于当不超过所述预设转发率时,发送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包括:
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性,以生成稳定值;
判断所述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以生成监测结果;
根据所述监测结果选择优先接口,包括:当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网络接口作为优先接口,当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
在用户通话时,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以及
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优先接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系统,包括:
上述终端设备、上述运营商服务器、基站、和接收设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在终端设备处仍采用电话通话的服务模式,但在通话数据的传输方式上根据网络热点的稳定性来进行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的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及通话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运营商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示例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本发明的原理使用许多其它泛用性或特定目的运算、通信环境或组态来进行操作。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中提供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及通话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所述应用环境,包括终端设备10、基站20、热点30、运营商服务器40、以及通信网络50。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包括融合通信功能(Rich Communication Suite,RCS)的业务接口,其中,所述融合通信功能可以是通过终端设备10所订制的内置功能、或下载的应用程序进行实现。所述终端设备10,通过监测网络热点30的稳定性,来选择基站20或运营商服务器40来提供电话通话服务。
所述基站20,用于通过4G提供通话服务,并通过由基站20与终端设备10之间的数据通道51进行通话信息的传输。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基站20进行传输的通话服务会记入在用户的通信套餐中,且超出部分一般是按照每分钟进行收费。
所述运营商服务器40,用于接收所述通话信息,并通过与终端设备10之间的网络通道52进行通话信息的传输。运营商服务器40的优点在于价格,缺点是部署没有基站20密集,因而可能会出现无法连接或系统繁忙的情况,进而导致通话信息传输失败、或服务质量不佳。当所述运营商服务器40当传输失败时,通知所述终端设备10,以便所述终端设备10可以及时通过基站20进行信息的发送。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运营商服务器40传输的短信一般是免费或按流量费。
通信网络50,包括数据通道51和网络通道52,用于支持通话信息的传输。数据通道51由基站20与终端设备10等设备构建而成。网络通道52,由运营商服务器40、网络热点30、与终端设备10等设备构建而成,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和/或个人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所述网络热点30,连接于终端设备10与运营商服务器40之间,用于将来自于终端设备10的通话信息经由运营商服务器40传输至另一网络热点,直至传输至另一终端设备。优选为用户指定的WiFi热点,如在家中、办公场所、或商场的WiFi热点等。
请参照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一、二侧重于终端设备,实施例三侧重于运营商服务器,实施例四侧重于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各实施例的侧重不同,但其设计思想是一致的。且,在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说明书全文的详细描述,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此处不一一枚举。
具体而言,所述终端设备200,包括:监测模块21、设置模块22、获取模块23、网络接口24、和数据接口25。
监测模块21,用于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以生成监测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终端设备、网络热点和运营商服务器等设备所构成的网络通道,可用于对电话通过所产生的通话数据进行传输。其中,由网络热点到运营商服务器之间,通常服务质量较为稳定,而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瓶颈部分,主要出现在网络热点与终端设备之间。因此,监控模块21,通过对网络热点的稳定性进行监控,即可获知网络通道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监测模块21,包括:发送子模块211、接收子模块212、计算子模块213、时延子模块214、对比模块215、数值子模块216、以及评估子模块217中的部分或全部。
具体而言,发送子模块211,用于向所述网络热点发送测试数据。
接收子模块212,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热点的所述测试数据。
计算子模块213,连接于发送子模块211和接收子模块212,用于计算所接收的测试数据与所发送的测试数据之比,以生成实际接收率,所述实际接收率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举例而言,所述发送子模块211发送50个测试数据包,所述接收子模块212接收到40个数据包,则实际接收率为80%。
时延子模块214,连接于发送子模块211和接收子模块212,用于统计所述接收测试数据与所述发送测试数据的实际时间差,所述实际时间差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举例而言,所述发送子模块211发送第一测试数据包的时间与接收所述第一测试数数据包的时间差为0.03秒。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时延子模块214,还可以统计多个测试包,以平均其时间差,作为实际时间差。
对比子模块215,连接于计算子模块213和时延子模块214,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接收率是否高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接收率,以及判断所述实际时间差是否低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时间差。
数值子模块216,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子模块的判断结果生成稳定值。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稳定值可以用很多形式进行表示,以最简单的0、1为例。若所述实际接收率高于所述预设接收率,则初始的实际稳定值+1=1,若所述实际时间差低于所述预设时间差时,则更新的实际稳定值+1=2。
结果子模块217,当所述实际接收率高于所述预设接收率、且所述实际时间差低于所述预设时间差时,监测结果为: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值超过预设稳定阈值。
其中,可以设置所述稳定阈值为1,则当实际稳定值等于2时,监测结果为: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值超过预设稳定阈值。可以理解的是,除了用简单的0、1进行计算,还可以通过其他更精确而复杂的方式进行计算,以计算超过的程度。
设置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结果选择优先接口。
具体而言,当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网络接口24作为优先接口,当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数据接口25作为优先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设置模块22的本质是单刀双掷开关,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获取模块23,另一端在网络接口24与数据接口25之间进行切换。
获取模块23,用于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获取模块23,获取用户在电话通话开始时的拨号信息,以及通话进行时的通话信息。
所述网络接口24,连接于设置模块22,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网络热点,并由所述网络热点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网络热点会将所述通话信息和拨号信息传输至运营商服务器,再由运营商服务器将根据所述拨号信息选择对应的第二网络热点,并将所述通话信息经由所述第二网络热点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所述数据接口25,连接于设置模块22,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基站会将所述通话信息和拨号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基站,并将所述通话信息经由所述第二基站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仍采用电话通话的服务模式,但在通话数据的传输方式上根据网络热点的稳定性来进行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的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模块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此处不一一枚举。
可以理解的是,图3的终端设备是对图2中终端设备的优化。其中,图3中与图2中相同的部分,仍采用2开头,与图2不同的部分,采用3开头,以示其差异。
具体而言,所述终端设备300,包括但不限于:监测模块21、设置模块22、获取模块23、网络接口24、数据接口25、封装模块31、和切换模块32。
监测模块21,用于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以生成监测结果。具体而言,所述监测模块21,包括:
发送子模块211,用于向所述网络热点发送测试数据,比如发送50个测试包。
接收子模块212,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热点的所述测试数据,比如接收到45个测试数据包。
计算子模块213,连接于发送子模块211和接收子模块212,用于计算所接收的测试数据与所发送的测试数据之比,以生成实际接收率,所述实际接收率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以上述数据为例,则实际接收率=接收的测试数据包/发送的测试数据包=90%。
时延子模块214,连接于发送子模块211和接收子模块212,用于统计所述接收测试数据与所述发送测试数据的实际时间差,所述实际时间差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比如:所述发送子模块211发送一组测试数据包的时间与接收所述一组测试数数据包的平均时间差为0.02秒。
对比子模块215,连接于计算子模块213和时延子模块214,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接收率是否高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接收率,以及判断所述实际时间差是否低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时间差。
数值子模块216,连接于对比子模块215,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子模块215的判断结果生成稳定值,比如:若实际接收率高于预设接收率,则初始稳定值+0.6;若实际时间差低于预设时间差,则更新稳定值+0.5,即,可以理解为,更新后的稳定值=1.1。
结果子模块217,连接于数值子模块216,当所述实际接收率高于所述预设接收率、且所述实际时间差低于所述预设时间差时,监测结果为: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值超过预设稳定阈值。以稳定阈值是1为例,当所述实际接收率高于所述预设接收率、且所述实际时间差低于所述预设时间差时,网络热点的稳定值1.1,则超过预设稳定阈值1;而,当仅满足上述一项时,则稳定值是0.6或0.5,皆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
设置模块22,连接于所述监测模块21,用于根据所述监测结果选择优先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设置模块22的本质是单刀双掷开关,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获取模块23,另一端在网络接口24与数据接口25之间进行切换,而控制端连接于监测模块21。具体而言,当监测结果为: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切换至网络接口24,以作为优先接口,当监测结果为: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切换至数据接口25,以作为优先接口。
获取模块23,用于在电话通话开始时获取拨号信息,以及电话通话进行时获取通话信息。
封装模块31,用于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
网络接口24,连接于封装模块31和设置模块22,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网络热点,并由所述网络热点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所述数据接口25,连接于设置模块22,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切换模块32,连接于所述设置模块22,用于在通话过程中,接收来自于网络热点或运营商服务器的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通知所述设置模块22进行所述优先接口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热点的服务并不一定稳定,在实际通话过程中,服务质量可能会随时发生改变。切换模块32用于通过实际通话数据来确定稳定性,并当不稳定时,通知设置模块进行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切换模块32是对测试数据包的补充,用于对优先接口进行实时管理。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仍采用电话通话的服务模式,但在通话数据的传输方式上根据网络热点的稳定性来进行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的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4,所示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运营商服务器的模块示意图。
所述运营商服务器400,包括:传输模块41、转发模块42、计算模块43、判断模块44、和反馈模块45。
具体而言,传输模块41,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传输模块41经由第一网络热点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所述通话信息和拨号信息。
转发模块42,用于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其中,所述转发模块42,包括:
选择子模块421,用于根据所述拨号信息选择对应的第二网络热点;以及
发送子模块422,连接于选择子模块421,用于将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第二网络热点,并经由所述第二网络热点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计算模块43,连接于传输模块41和转发模块42,用于计算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接收信息与所述发送信息之比,作为实时转发率。其中,所述计算模块43,包括:
第一计数子模块431,用于统计接收信息的数量;
第二计数子模块432,用于统计发送信息的数量;以及
计算子模块433,连接于第一计数子模块431和第二计数子模块432,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接收信息与所述发送信息之比,作为实时转发率。
判断模块44,连接于计算模块43,用于判断所述实时转发率是否超过预设转发率。
反馈模块45,连接于判断模块44,用于当不超过所述预设转发率时,即通信质量较差,已无法满足正常通话需求,则发送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收到所述反馈信息后,会将其设置的优先接口由网络接口切换为数据接口,以便由基站继续完成电话通话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的运营商服务器,在终端设备仍采用电话通话的服务模式,但在通话数据的传输方式上采用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的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5,所示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所述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包括:
在步骤S501中,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性,以生成稳定值。
具体而言,本步骤包括:
(1)向所述网络热点发送测试数据;
(2)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热点的所述测试数据;
(3)计算所接收的测试数据与所发送的测试数据之比,以生成实际接收率,所述实际接收率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4)判断所述实际接收率是否高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接收率;以及
(5)根据所述接收率的判断结果生成第一稳定值;
(6)统计所述接收测试数据与所述发送测试数据的实际时间差,所述实际时间差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7)判断所述实际时间差是否低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时间差;以及
(8)根据所述时间差的判断结果生成第二稳定值,所述稳定值包括:第一稳定阈值和/或第二稳定阈值。
在步骤S502中,判断所述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以生成监测结果。
其中,当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执行步骤S503;当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执行步骤S507。
在步骤S503中,选择网络接口作为优先接口。
在步骤S504中,在用户通话时,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在步骤S505中,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接口。
具体而言,本步骤包括:
(1)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经由网络接口发送至网络热点;
(2)由所述网络热点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在步骤S506中,在通话过程中,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于网络热点或运营商服务器的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
若接收到反馈信息,则执行步骤S507;若未接收到,则继续通话,直至步骤S509。
在步骤S507中,根据所述反馈信息通知所述设置模块进行所述优先接口的切换,即,选择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
在步骤S508中,将所述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接口。
具体而言,本步骤包括:
(1)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经由数据接口发送至基站;
(2)由所述基站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在步骤S509中,接收挂断指令,并完成电话通话。
本发明的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在终端设备仍采用电话通话的服务模式,但在通话数据的传输方式上根据网络热点的稳定性来进行数据接口与网络接口的切换,有效的平衡运营商端基站的负载、降低运营成本,并保持终端设备中沟通数据的完整,且使用价格低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说明书全文,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
设置模块,用于当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网络接口作为优先接口,当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网络热点,并由所述网络热点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以及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发送子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热点发送测试数据;
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热点的所述测试数据;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接收的测试数据与所发送的测试数据之比,以生成实际接收率,所述实际接收率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对比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接收率是否高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接收率;以及
数值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比子模块的判断结果生成稳定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
时延子模块,用于统计所述接收测试数据与所述发送测试数据的实际时间差,所述实际时间差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所述对比子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时间差是否低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时间差;以及
结果子模块,当所述实际接收率高于所述预设接收率、且所述实际时间差低于所述预设时间差时,监测结果为: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值超过预设稳定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切换模块,连接于所述设置模块,用于在通话过程中,接收来自于网络热点或运营商服务器的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所述反馈信息通知所述设置模块进行所述优先接口的切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装模块,用于通过SDK将融合通信的功能模块进行封装,以生成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
所述网络接口,具体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具有融合通信功能的应用程序、插件、和/或进程,以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网络热点。
6.一种运营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接收信息与所述发送信息之比,作为实时转发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实时转发率是否超过预设转发率;以及
反馈模块,用于当不超过所述预设转发率时,发送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
7.一种终端设备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性,以生成稳定值;
判断所述稳定值是否超过预设稳定阈值,以生成监测结果;
根据所述监测结果选择优先接口,包括:当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网络接口作为优先接口,当不超过所述稳定阈值时选择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
在用户通话时,获取拨号信息和通话信息;以及
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优先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优先接口,包括:
若选择所述网络接口作为优先接口,则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网络热点,并由所述网络热点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以及
若选择所述数据接口作为优先接口,则将所述拨号信息和所述通话信息发送至基站,并由所述基站将所述通话信息传输至所述拨号信息所对应的接收设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网络热点的稳定性,以生成稳定值,包括:
向所述网络热点发送测试数据;
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热点的所述测试数据;
计算所接收的测试数据与所发送的测试数据之比,以生成实际接收率,所述实际接收率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判断所述实际接收率是否高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接收率;以及
根据所述接收率的判断结果生成第一稳定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热点的所述测试数据,之后还包括:
统计所述接收测试数据与所述发送测试数据的实际时间差,所述实际时间差用于评估所述网络热点的稳定性;
判断所述实际时间差是否低于所述稳定阈值中的预设时间差;以及
根据所述时间差的判断结果生成第二稳定值,所述稳定值包括:第一稳定阈值和/或第二稳定阈值。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通话过程中,接收来自于网络热点或运营商服务器的请求切换服务的反馈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反馈信息通知所述设置模块进行所述优先接口的切换。
12.一种通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营商服务器、基站、和接收设备。
CN201610373589.9A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Pending CN105871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3589.9A CN105871699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73589.9A CN105871699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699A true CN105871699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43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73589.9A Pending CN105871699A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6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8249A (zh) * 2022-02-25 2022-03-25 成都鲁易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老化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553A (zh) * 2007-03-22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模式选择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多模移动终端
CN103428797A (zh) * 2012-05-17 2013-12-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拨号切换方法
CN105611565A (zh) * 2016-02-25 2016-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稳定控制装置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553A (zh) * 2007-03-22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模式选择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多模移动终端
CN103428797A (zh) * 2012-05-17 2013-12-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拨号切换方法
CN105611565A (zh) * 2016-02-25 2016-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稳定控制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8249A (zh) * 2022-02-25 2022-03-25 成都鲁易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系统老化评估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98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a call to a dual mode wireless device
CN101406091B (zh) 用于重建无线通信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KR20080092408A (ko) 통신 네트워크를 위한 무선 유닛 상태 알림 시스템
US20070291648A1 (en) VoIP voice quality remote for switch-to-switch connections
CN101800801A (zh) 一种手机及其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
CN106209399A (zh) 会议终端预定方法、会议服务器及会议终端切换系统
US200701718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reroute based upon QoS
CN104301924B (zh)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262881A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47610B (zh) 一种终端设备、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US6304752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871699A (zh)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CN105848096B (zh) 终端设备、服务器、多媒体信息服务发送方法及发送系统
CN109845392A (zh) 用于跨多种网络类型进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1033410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in fixed-mobile convergence system
WO2018014882A1 (zh) 获取路由信息的方法及装置、路由寻址设备及系统
CN106060790A (zh) 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短信的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2340604A (zh) 用于通信转发的方法和系统
CN105827846B (zh) 通信终端通话及控制通信终端通话的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9905901A (zh) 网络选择方法和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06017812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call accepta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801839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forwarding,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6060882B (zh) 一种终端设备、运营商服务器、通话方法及通话系统
JP564418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1621839B (zh) 一种解决软交换跨域模式下多区号问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