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6860A -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6860A
CN105846860A CN201610065396.7A CN201610065396A CN105846860A CN 105846860 A CN105846860 A CN 105846860A CN 201610065396 A CN201610065396 A CN 201610065396A CN 105846860 A CN105846860 A CN 105846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nergy
pulse
movable par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653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6860B (zh
Inventor
马蒂亚斯·贝耶
斯蒂芬·森恩
法比安·凯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lluff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alluff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lluff GmbH filed Critical Balluff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846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6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2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具有移动部分,移动部分包含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移动部分收发器及电流源;系统具有基础部分,基础部分包含基础部分谐振电路,经由基础部分谐振电路发射能量信号发生器所提供的能量信号,移动部分的电流源从能量信号中获得供应电压,基础部分包含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及基础部分收发器。本发明系统的不同处在于:基础部分包含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器提供脉宽调制信号;提供具有脉宽调制信号的能量信号发生器的循环操作,使得能量信号的发射是在脉冲束中提供;并提供参数规范,以提供设置脉宽调制信号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控制信号,至少一个参数设定为将传送充分能量的值。

Description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例如在通向本申请人的互联网链接http://www.Balluff.com处提供用于物体检测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基于不同物理原理,例如像感应距离传感器、微脉冲位移变换器、磁感应位移传感器、磁编码位移和角度测量系统以及例如光电距离传感器。所述测量装置最终确定移动物体相对于位置传感器的位置或移动物体与位置传感器的距离。
在专利申请案DE 10 2010 008 495 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物体位置测量的方法,其中分配给物体的磁铁沿着磁致伸缩波导移动,其中磁铁在波导内的区域中诱发第一磁场分量,此外其中电流信号被提供有在波导中诱发电流磁场的电流脉冲,所述电流磁场在波导中具有至少一个场分量,所述场分量偏离由磁铁诱发的场分量,使得在磁致伸缩波导的确定区域中,由于磁致伸缩效应而因在电流脉冲期间的场变化来产生波。所述波在估计单元中检测到,其中物体位置通过波在波导中的行进时间确定。已知方法区别在于:电流信号开始于定向、预先确定的电流突变上升,确定所述电流突变上升的时间进程以使得不会检测到波并且这种电流脉冲结合引起可检测波出现的电流突变上升来提供。
在专利说明书DE 101 40 930 C1中,描述了一种触觉传感器系统,利用所述触觉传感器系统即可在公共汽车车门上实现阻塞保护。实现为RFID(射频识别)的应答器被提供在门中,所述应答器不断地将传感器信号传送至布置在门框中的估计单元。对布置在公共汽车车门中的应答器的能量供应是从不断地从估计单元发射出的能量信号获得。在阻塞过程情况下,对布置在门密封件中的安全边缘进行操作,所述安全边缘与两个阻尼线圈相接触。两个阻尼线圈根据安全边缘的开关状态来影响传感器信号的发射。在安全边缘的紧密接触的情况下,传感器信号受强烈阻尼或被完全抑制。所发射的传感器信号的场强减少或完全消除被估计单元中的接收单元分类为阻塞过程。
在专利申请案DE 10 2011 114 612 A1中,已知一种处理看板任务和RFID托盘箱的方法。为了处理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在供应小零件方面的任务处理范围内的订购过程,装满小零件的容器被由供应商供应至提取点,并且再次归还由客户倒空的容器。容器被配备有RFID应答器,所述RFID应答器能够在读取过程中读取并且其包含关于容器的数据。若干容器布置在箱子中。在调节箱子中的空的容器之后的读取过程是由正闭合的箱子的门或盖子所触发。
先前未公开的国际申请案PCT/DE2013/000676 A1描述了一种具有位置传感器的位置测量装置,所述位置传感器包含位置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天线、传输单元、电流源以及开关元件。所述位置测量装置此外包括估计单元,所述估计单元包含估计单元发射器/接收器天线,估计单元经由所述估计单元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发射能量信号,位置传感器的电流源从所述能量信号中获得用于传输单元的能量。估计单元此外包含提供输出信号的接收单元。提供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被分配给移动物体并且针对物体的预先确定的位置或根据物体与位置传感器的预先确定的距离来操作位置传感器的开关元件。在闭合开关元件的情况下,位置传感器是经由位置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发射估计单元发射器/接收器天线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并且所述数据信号会向接收单元提供初始信号作为对物体位置的测量。已知位置测量装置提供了无线位置传感器,使得省略先前所需位置传感器的昂贵电缆布线。由于仅在闭合开关元件的情况下发射位置信号并且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不传输所述信号的已知位置测量装置的位置传感器,因此估计单元接收可对应地明确分配给移动物体相对于位置传感器的某个位置或者移动物体与位置传感器的距离的原发信号。
专利申请案US 2012/126832 A1描述了一种包含位置传感器的接近度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将位置信息无线传输至估计单元。所述位置传感器包含发射微波信号的微波发射器,所述微波信号受到位于靠近微波发射器位置的物体影响。接近物体通过改变其负载来使微波发射器去谐。发射器/接收器天线不存在于位置传感器或估计单元中。未提供位置传感器所需的能量的从估计单元到位置传感器的无线传送。
文献DE 199 23 376 A1描述了一种用于物体的无线位置检测的装置。位置传感器包含发射器天线和接收器天线。发射器天线发射由接收器天线接收的高频信号,其中耦合受到物体影响。位置传感器与估计单元之间的耦合使用电线进行。
文献DE 197 38 299 A1描述了一种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无线工作并且用在工具架中。表面波传感器被提供为提供测量信号的传感器,所述测量信号可通过无线连接来请求。对表面波传感器的能量供应同样通过无线连接进行。可以提供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启动影响表面波传感器的信号的反射器标记,或者使表面波传感器的发射器/接收器天线接通或断开。
专利申请案US 5 649 295 A描述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固定单元与移动单元无线通信。除了无线数据传送之外,对移动单元的能量供应也经由高频连接来进行。所述通信系统对应于RFID系统。这种RFID系统在专利申请案US 6 107 910 A中进行详细描述。
在传感器系统是以无线方式工作并且在传感器系统中移动部分所需能量是从发射自基础部分的能量信号中获得的情况下,必须一方面确保可在基础部分与移动部分之间的预先确定的传送区域中提供用于操作移动部分的足够能量,而另一方面确保符合与发射高频信号有关的规范。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指定一种利用从基础部分到移动部分的最佳无线能量传送以非接触的方式工作以便实现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这个目标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指定的特征解决。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包括移动部分,所述移动部分包含用以发射和接收数据信号的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移动部分收发器以及具有接收能量信号的移动部分谐振电路的电流源。所述传感器系统此外包括基础部分,所述基础部分包含基础部分谐振电路,基础部分经由基础部分谐振电路发射能量信号发生器所提供的能量信号,移动部分的电流源从能量信号中获得供应电压。基础部分此外包含发射和接收数据信号的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以及基础部分收发器。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区别在于:基础部分包含脉宽调制器;脉宽调制信号的供应由脉宽调制器提供;能量信号发生器的循环操作被提供有脉宽调制信号,使得能量信号的发射在脉冲束中提供;并且提供参数规范,所述参数规范提供设置脉宽调制信号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被设置成足够能量被传送至移动部分的值,所述能量确保供应移动部分中的供应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移动部分准备连接到传感器。优选地,将位置传感器提供为传感器。具有已连接的传感器的移动部分尤其适于移动物体上的布置。消除破坏性的电缆连接以尤其有利的方式变得引人注目。由于能量传送,还省去在移动部分中的电池使用,在需要时,所述移动部分还会向传感器供应电能。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具有较低能量需求。具体地说,仅从基础部分发射最小所需能量,这仍足以从所发射的能量信号中获得移动部分所需供应电压。
脉宽调制信号的控制信号或参数被设置成使得实现在移动部分与基础部分之间的预先确定的最大距离,在所述距离内,由于在当前供应电压情况下从移动部分发射的数据信号,基础部分仍用于识别移动部分的存在。
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即可实现尽可能低的人的辐射暴露。此外,防止暴露于所发射的能量信号下并将所吸收的能量转化成热量的工件和/或部件的不必要且潜在的有害加热。
脉宽调制信号以目标方式设置来发射能量信号的最小可能能量的至少一个参数优选地调节成在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校准的范围内的确定值,所述值(如已提及)仍足以用于移动部分从所发射的能量信号中获得足够供应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有利发展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每个主题。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值到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的值的指定。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的值以实验方式来优选确定,并且以固定方式来调节。
根据一个发展,提供脉宽调制信号的至少一个参数的自动规范。为了这个目的,提出的是,基部部分确定用于接收的数据信号的检测信号并且提供参数规范。参数规范根据检测信号的出现来设置脉宽调制信号的至少一个参数以使得所发射的能量信号的能量最小化,其中仍然存在检测信号。检测信号出现需要移动部分的供应电压的存在。
实施方式涉及脉宽调制信号的至少一个参数的选择。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脉冲持续时间与脉冲中断的比率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脉冲持续时间与脉冲中断的比率被设置成在位置传感器中产生足够供应电压的最小值。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脉冲持续时间另外地或可替代地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脉冲持续时间是可变的,并且脉冲中断以固定方式来确定。脉冲持续时间被设置成在位置传感器中产生足够供应电压的最小值。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脉冲中断可替代地或另外地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脉冲中断是可变的,并且脉冲持续时间以固定方式来确定。脉冲中断被设置成在位置传感器中产生足够供应电压的最大值。
根据另外实施方式,占空比可替代地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脉冲持续时间与脉冲持续时间和脉冲中断的总和的比率的占空比被设置成在位置传感器中产生足够供应电压的最小值。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脉宽调制信号的周期持续时间可替代地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的参数。在这种情况下,周期持续时间被设置成在位置传感器中产生足够供应电压的最大值。
除了将移动部分谐振电路实现为LC谐振电路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在移动部分的电流源中提供缓冲电容器。电路利用这些简单且廉价的部件实现,所述电路确保有效产生移动部分的来自所发射的能量信号的供应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另外有利发展和实施方式得自以下描述。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描绘于附图并且在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解释。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图2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部分的移动部分,
图3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的部分的基础部分,以及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中产生的随时间变化的信号进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10,所述系统包括移动部分12和基础部分14。
移动部分12准备用于传感器16的连接,例如,位置传感器侦测物体的位置(未详细示出)和/或物体与位置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作为数据信号18传输至基础部分14。数据信号18可为双向数据信号18,所述双向数据信号18在一方面包含传感器16检测到的数据,并且另一方面包含用于传感器16的数据,例如像校准数据或分辨率切换信号。
非接触式连接20位于移动部分12与基础部分14之间。第一双向非接触式连接被提供来传送数据信号18。第二单向非接触式连接被提供来传送能量信号22。
图2示出移动部分12的方框图。与图1中示出的部分对应的这些部分中的每个在图2中以相同参考数字来指示。这同样适用于以下附图。
移动部分12包含例如被实现为线圈或光电发射器/接收器装置的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移动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接收基础部分14潜在地发射的数据信号18并且自身发射数据信号18。
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被连接到移动部分收发器32。移动部分收发器32将潜在地接收的数据信号18传输至移动部分微控制器34,所述移动部分微控制器34将数据信号18发射给传感器16。移动部分微控制器34包括数据接口,传入数据和传出数据是经由所述数据接口来被引导。
移动部分12此外包含电流源36,所述电流源36具有移动部分谐振电路Cm、Lm、整流器38以及缓冲电容器Cp。移动部分谐振电路Cm、Lm的线圈Lm是用于能量信号22的接收线圈。移动部分谐振电路Cm、Lm从能量信号22中获得交流(AC)电压,整流器38会对所述AC电压进行整流并提供为供应电压Ub。供应电压Ub被提供至移动部分接收器32、移动微控制器34,并提供至例如像传感器16的另外部件。
移动部分谐振电路Cm、Lm优选地尽可能准确地协调成所发射的能量信号24的频率,使得至少近似发生谐振,并且因此实现尽可能高的能量增益。能量信号22广泛地由无线电连接的磁场分量H形成。
电流源36以及移动部分收发器32可与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一起被称为应答器。
缓冲电容器Cp的容量被测量为使得在一方面实现对供应电压Ub的足够平滑,并且另一方面能够存储足够的电荷量来用于其中移动部分谐振电路Cm、Lm在短期较弱的能量信号22的情况下无法供应能量的情况,然而,其中供应电压Ub仍然将维持用于移动部分12的适当功能。实际上,所描述的供应电压Ub不直接用于移动部分12的能量供应,但是仅在稳定达到未更详细示出的预先确定的电压值之后使用。
在传感器16被实现为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将由移动部分12传输的数据信号18可包括已确定的位置数据和标识符,例如像传感器16的数字。
图3示出基础部分14的方框图。基础部分14包含被实现为线圈或光电发射器/接收器装置的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40、能量信号发生器42、连接到能量信号发生器42的基础部分谐振电路Lb、Cb、基础收发器44、基础部分微控制器46、脉宽调制器48以及参数规范50。
能量信号发生器42提供将传输的能量信号22,基础部分谐振电路Lb、Cb的线圈Lb发射所述能量信号22例如作为磁场分量H或可替代地作为电分量E。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系统10在近距离工作。由于待桥接的相对较小距离,因此无需对应于电磁波的分辨率的无线电传送。
基础部分微控制器46获得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40所接收的数据信号18,并向另外部件(未详细示出)提供数据信号18。
基础部分微控制器46根据所接收的数据信号18潜在确定检测信号52,所述检测信号52被提供至参数规范50。
参数规范50利用控制信号54控制脉宽调制器48,同时脉宽调制器48利用脉宽调制信号56冲击能量信号发生器42。参数规范50优选地包含在微控制器46中。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10的功能性借助图4中示出的随时间t变化的信号进程和图4中反映的规范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起点是未向移动部分12提供供应电压Ub的静止状态,然而在此状态期间,基础部分14发射能量信号22。移动部分12的启动在第一时间点t1处开始,在所述第一时间点t1处,启动时间TA开始。移动部分12从第一时间点t1起开始位于能量信号22的接收区域中,使得电流源36开始获得工作电压Ub。
根据现有技术,能量信号22是以某个功率(例如100W)连续发射。由于所连续发射的能量信号22,在基础部分14中产生较高能量需求。具体地说,然而,能量信号22的发射在不必要的高能量的情况下发生。所发射的高量能量导致停留在传感器系统10的区域中的人的对应较高程度辐射暴露。具体地说,高量能量能够导致位于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10的区域中的工件或其他部件的潜在不容许的加热。高能量暴露在系统10的启动时间TA期间已发生。启动时间TA由复位时间T1和开始时间T2组成。在当前供应电压Ub情况下,具体地说在复位时间T1期间,移动部分微控制器32利用未更详细示出的复位信号转变成基本状态。最迟在开始时间T2的开始处,启动另外部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是,至少在启动时间TA期间,在图4的上方信号进程中示出的能量信号22的发射不提供为连续信号,但提供为对应于脉宽调制信号56的脉冲束60。为了这个目的,脉宽调制器48借助脉宽调制信号56以循环方式来控制能量信号发生器42。在图4的上方信号进程中,借助实例示出四个脉冲束60,它们各自在时间点t1、t2、t3、t4处开始。
脉冲束具有脉冲持续时间PD,接着则是脉冲中断PB。周期持续时间PRT对应于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中断PB的总和。脉冲持续时间PD和脉冲中断PB两者是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此外,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中断PB的比率V是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对应于脉宽调制信号56的比率V的参数是对应于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持续时间PD和脉冲中断PB的总和的比率的占空比TV。已提到的对应于脉宽调制信号56的周期持续时间PRT的脉冲持续时间PD和脉冲中断PB的总和同样反映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比率V和占空比TV是导出参数,它们取决于脉冲持续时间PD和脉冲中断PB,或取决于脉冲持续时间PD和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中断PB的总和。
在图4的平均信号进程中,供应电压Ub的时间进程在缓冲电容器Cp处示出。在脉冲持续时间PD期间,供应电压Ub由于缓冲电容器Cp的充电而增加,同时供应电压Ub在脉冲中断PB期间再次下降。
供应电压Ub利用未更详细示出的稳定电路稳定成预先确定的值。
传送至移动部分12的能量的影响是由脉宽调制信号56的至少一个参数PD、PB、V、TV、PRT的的指定来提供。脉宽调制信号56的至少一个参数PD、PB、V、TV、PRT借助参数规范50的控制信号54来确定。进行对控制信号54的指定,使得在启动时间TA期间,在移动部分12中产生足够高量的能量,以便在基础部分14与移动部分12之间的预先确定的传送区域内获得供应电压Ub。为了这个目的,参数规范50可以具有调节元件,所述调节元件未针对脉宽调制信号56的至少一个参数PD、PB、V、TV、PRT来更详细地示出,其中所述调节元件被在校准范围内进行调节,直到针对所设计的最大范围在所发射的能量信号22的时间平均值中实现最低可能能量。
如果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中断PB的比率V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则提供对控制信号54的改变,直到实现最小脉冲持续时间PD。
如果脉冲持续时间PD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其中脉冲持续时间PD以可变方式来预先确定,并且脉冲中断PB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那么提供对控制信号54的变化,直到同样实现最小脉冲持续时间PD。
如果脉冲中断PB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其中脉冲中断PB以可变方式来预先确定,并且脉冲持续时间PD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那么提供对脉冲中断PB的变化,直到实现最大脉冲中断PB。
如果占空比TV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那么提供对占空比TV的变化,直到实现最小占空比TV。
如果脉宽调制信号56的周期持续时间被提供为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那么将周期持续时间PRT设置成在移动部分12中产生足够能量的最大值。
如果必要,脉宽调制信号56的多于一个参数PD、PB、V、TV、PRT可以变化。
根据一个发展,提供脉宽调制信号56的至少一个参数PD、PB、V、TV、PRT的自动确定。为了这个目的,参数规范50根据潜在地提供的检测信号52改变控制信号54。如果移动部分12发射数据信号18,那么产生检测信号52。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假设数据信号18在第六个时间点t6处产生。如果数据信号18是由基础部分收发器44接收并且基础部分收发器44能够因此提供检测信号52,那么必须实现足够量的能量以便在移动部分12中提供供应电压Ub。这意味着参数规范改变控制信号54,使得脉宽调制信号56的至少一个参数PD、PB、V、TV、PRT在当前检测信号52情况下导致所发射的能量信号22的能量的增加,并且在当前检测信号52情况下导致按时间平均的所发射的能量信号22的能量的减少。
在移动部分12的启动时间TA结束后,开始正常操作,在正常操作内,传送的测量值被提供为从移动部分12到基础部分14的数据信号18。仅仅在原理上来说,能量信号22还可以在正常运行期间发射,从而在时间点t5之后产生为脉冲束60。通常,在这个时间上提供能量信号22的连续发射。
在实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脉冲持续时间PD总计达到10ms,脉冲中断总计达到100ms,复位时间T1总计达到250ms,并且开始时间总计达到50ms。

Claims (11)

1.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所述系统具有移动部分(12),所述移动部分包含发射和接收数据信号(18)的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移动部分收发器(32),并且具有包含接收能量信号(22)的移动部分谐振电路(Lm、Cm)的电流源(36),
所述系统具有基础部分(14),所述基础部分包含基础部分谐振电路(Lb、Cb),所述基础部分(14)经由所述基础部分谐振电路(Lb、Cb)发射能量信号发生器(42)所提供的所述能量信号(22),所述移动部分(12)的所述电流源(36)从所述能量信号(22)中获得供应电压(Ub),
其中所述基础部分(14)此外包含接收和传输所述数据信号(18)的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40)、以及基础部分收发器(44),
所述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部分(14)包含脉宽调制器(48);脉宽调制信号(56)的供应由所述脉宽调制器(48)提供;所述能量信号发生器(42)的循环操作被提供有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使得所述能量信号(22)的发射在脉冲束(60)中提供;并且提供参数规范(50),所述参数规范提供设置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至少一个参数(PD、PB、PRT、V、TV)的控制信号(5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参数(PD、PB、PRT、V、TV)被设置成进行充分能量传送以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中提供所述供应电压(Ub)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PD、PB、PRT、V、TV)被设置成的所述值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分收发器(44)在非接收的数据信号(18)的情况下确定检测信号(52)并且提供所述参数规范(50);并且所述参数规范(5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52)的出现来设置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PD、PB、PRT、V、TV),使得所述经发射的能量信号(22)的所述能量被设置成所述检测信号(52)仍然存在的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中断(PB)的所述比率(V)被提供为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并且脉冲持续时间(PD)与脉冲中断(PB)的所述比率(V)被设置成产生足够能量以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中提供所述供应电压(Ub)的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持续时间(PD)被提供为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所述脉冲持续时间(PD)以可变方式来预先确定并且所述脉冲中断(PB)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并且所述脉冲持续时间(PD)被设置成产生足够能量以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中提供所述供应电压(Ub)的的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中断(PB)被提供为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所述脉冲中断(PB)以可变方式来预先确定并且所述脉冲持续时间(PD)以固定方式来预先确定;并且所述脉冲中断(PB)被设置成产生足够能量以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中提供所述供应电压(Ub)的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占空比(TV)被提供为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并且所述占空比(TV)被设置成产生足够能量以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中提供所述供应电压(Ub)的最小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所述周期持续时间(PRT)被提供为所述脉宽调制信号(56)的参数;并且所述周期持续时间(PRT)被设置成产生足够能量以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中提供所述供应电压(Ub)的最大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部分谐振电路(Lm、Cm)和缓冲电容器(Cp)提供在所述移动部分(12)的所述电流源(36)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和所述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40)各自能够被实现为光电发射器/接收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30)和所述基础部分发射器/接收器装置(40)各自被实现为线圈。
CN201610065396.7A 2015-01-29 2016-01-29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Active CN1058468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01351.7 2015-01-29
DE102015101351.7A DE102015101351A1 (de) 2015-01-29 2015-01-29 System zur kontaktlosen Energie- und Datenübertrag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860A true CN105846860A (zh) 2016-08-10
CN105846860B CN105846860B (zh) 2018-08-21

Family

ID=5640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65396.7A Active CN105846860B (zh) 2015-01-29 2016-01-29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3570B2 (zh)
CN (1) CN105846860B (zh)
DE (1) DE1020151013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09026B2 (ja) * 2017-03-23 2021-07-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および送電装置
DE102018212957B3 (de) 2018-08-02 2020-01-0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benutzerendgerät zu einem anderen gerät
WO2024059997A1 (en) * 2022-09-20 2024-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ckscatter forward link enhancemen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5983A (zh) * 2002-07-26 2004-05-12 SIPRAר����չ�����ɷ����޹�˾ 在静态和可移动组件之间同时传输电能和信息的设备
JP2006324525A (ja) * 2005-05-19 2006-11-30 Hiroshima Univ 信号伝達方法
CN102834291A (zh) * 2010-04-08 2012-12-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中的无线电力传输
US20150022011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00353A1 (de) * 1985-01-08 1986-07-10 BKS GmbH, 5620 Velbert Mechanisch und nichtmechanisch codierter schluessel sowie dadurch zu betaetigendes schloss
JP3288478B2 (ja) * 1992-04-29 2002-06-04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ツド 環境条件を遠隔感知する識別システム
US5649295A (en) 1995-06-19 1997-07-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ual mode modulated backscatter system
US6107910A (en) 1996-11-29 2000-08-22 X-Cyte, Inc. Dual mode transmitter/receiver and decoder for RF transponder tags
DE19738229A1 (de) 1997-09-02 1999-03-04 Bilz Otto Werkzeug Werkzeug oder Werkzeughalter
DE19738299B4 (de) 1997-09-02 2005-08-11 Westiform Gmbh & Co. Kg Leuchtreklame, insbesondere Leuchtbuchstabe
DE19923376A1 (de) 1999-05-21 2000-06-15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ührungslosen Positionserfassung eines Gegenstandes
DE10140930C1 (de) 2001-08-10 2003-06-12 Mayser Gmbh & Co Kg Taktiles Sensorsystem mit Transponder
DE102010008495A1 (de) 2010-02-18 2011-08-18 BALLUFF GmbH, 73765 Verfahren zur Positionsmessung und Positions-Messvorrichtung
EP2608235B1 (en) 2010-03-25 2017-12-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tact device
US20120126832A1 (en) 2010-11-22 2012-05-24 Raymond Jensen Sensor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Measuring A Proximity Of A Machine Component To A Sensor
DE102011114612A1 (de) 2011-06-21 2013-05-16 Würth Industrie Servic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Abwicklung von Kanban-Aufträgen und RFID-Palettenbox
DE112013007594A5 (de) 2013-11-13 2016-08-18 Balluff Gmbh Positionsmess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5983A (zh) * 2002-07-26 2004-05-12 SIPRAר����չ�����ɷ����޹�˾ 在静态和可移动组件之间同时传输电能和信息的设备
JP2006324525A (ja) * 2005-05-19 2006-11-30 Hiroshima Univ 信号伝達方法
CN102834291A (zh) * 2010-04-08 2012-12-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中的无线电力传输
US20150022011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860B (zh) 2018-08-21
US9893570B2 (en) 2018-02-13
US20160226317A1 (en) 2016-08-04
DE102015101351A1 (de) 2016-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8530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controllers
US9620964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power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US10115517B2 (en) Coil arrangement for generating a 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position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of an identification transmitter
US99122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a change in object presence in a magnetic field
CN107305391B (zh) 自动工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1916405B2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controllers
CN105846860A (zh) 用于非接触式能量和数据传送的系统
CN106255614B (zh) 用于识别用于车辆的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方法以及用于多个感应充电停放位的感应充电装置
WO2013121757A1 (ja) 給電装置、受電装置、充電システム及び障害物検出方法
WO2014148315A1 (ja) 送電装置、送受電装置、受電装置検出方法、受電装置検出プログラム、及び半導体装置
US20220393519A1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 receiver device,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thereof
WO2015151467A1 (en) Power reception device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169586A (zh) 用于无线功率传输的设备和方法
JP2012065419A (ja) 無線電力送電装置
KR20150050142A (ko) 전자 기기
WO2018094271A1 (en) Long distance positioning guide for wireless power
KR20160101936A (ko) 공진형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및 공진형 전력 송신 장치
EP2787634A1 (en) Amplitude modulation circuit and non-contact power feeding device
JP6453587B2 (ja)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CA3017305C (en) Identification of a secondary part during use in a linear-motor-based system
EP3182551B1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the same
US11342794B2 (en) Inductive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 inductive charging device
KR200483224Y1 (ko) 차량의 무선충전장치
CN103502998B (zh) 与转发器单元进行无接触通信的读取设备
US20230158912A1 (en) An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guiding an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