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1738A -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1738A
CN105841738A CN201610165377.1A CN201610165377A CN105841738A CN 105841738 A CN105841738 A CN 105841738A CN 201610165377 A CN201610165377 A CN 201610165377A CN 105841738 A CN105841738 A CN 105841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isplacement
edge slope
slope structur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53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1738B (zh
Inventor
韦醒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HENG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韦醒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韦醒妃 filed Critical 韦醒妃
Priority to CN2016101653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17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1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1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1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1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状态评估模块、预警报警模块和仿真显示模块,其中监测模块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包括采集中心站、信号调理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预警报警模块包括分析处理器和报警器,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三维GIS仿真平台。本发明实现了对边坡结构健康的实时监控,并且能够根据监测数据预测边坡结构的剩余寿命,在全覆盖、全天候监测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escription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健康监测领域,具体涉及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边坡结构一般包括边坡基体和沿边坡基体的坡面设置的多个增强体。边坡结构不稳定时容易造成塌陷,进而造成滑坡,而导致重大的交通问题。因此,需要对边坡结构进行及时健康监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Δs ′ = Δ s - α 1 a 1 + α 2 a 2 + ... + α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 Σ i n [ p i 10 7 · ( σ x ( i ) σ b ) k ]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d、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e、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f、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边坡结构的健康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Delta;s &prime; = &Delta; s - &alpha; 1 a 1 + &alpha; 2 a 2 + ... + &alpha;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rsqb;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边坡结构的健康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24h,实现了边坡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5%。
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Delta;s &prime; = &Delta; s - &alpha; 1 a 1 + &alpha; 2 a 2 + ... + &alpha;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rsqb;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边坡结构的健康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28h,实现了边坡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7%。
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Delta;s &prime; = &Delta; s - &alpha; 1 a 1 + &alpha; 2 a 2 + ... + &alpha;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rsqb;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边坡结构的健康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32h,实现了边坡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8%。
实施例4:如图1所示的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Delta;s &prime; = &Delta; s - &alpha; 1 a 1 + &alpha; 2 a 2 + ... + &alpha;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rsqb;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边坡结构的健康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36h,实现了边坡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20%。
实施例5:如图1所示的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Delta;s &prime; = &Delta; s - &alpha; 1 a 1 + &alpha; 2 a 2 + ... + &alpha;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rsqb;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边坡结构的健康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40h,实现了边坡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监测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2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

1.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用于对水道、河道两侧的边坡结构的健康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其特征是,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边坡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边坡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边坡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边坡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边坡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边坡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Delta;s &prime; = &Delta; s - &alpha; 1 a 1 + &alpha; 2 a 2 + ... + &alpha; n a n n ( T - T 0 )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边坡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rsqb; - T B
当σx(i)<σb时,
A = 1 365 &CenterDot; &Sigma; i n &lsqb; p i 10 7 &CenterDot; ( &sigma; x ( i ) &sigma; b ) k + 2 &rsqb; - T B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边坡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边坡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边坡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边坡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边坡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边坡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边坡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边坡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CN201610165377.1A 2016-03-22 2016-03-22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Active CN105841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377.1A CN105841738B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5377.1A CN105841738B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1738A true CN105841738A (zh) 2016-08-10
CN105841738B CN105841738B (zh) 2017-11-24

Family

ID=56587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5377.1A Active CN105841738B (zh) 2016-03-22 2016-03-22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17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7966A (zh) * 2017-09-18 2018-03-02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边坡建造监控预警系统
CN109596177A (zh) * 2019-01-08 2019-04-09 昆山高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铁路边坡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461A (zh) * 2008-06-11 2009-01-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应力幅法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CN103150422A (zh) * 2013-01-31 2013-06-12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桥梁结构监测预警方法
CN103293014A (zh) * 2013-05-17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桥梁疲劳损伤状态与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JP2015094717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疲労寿命予測装置、熱疲労寿命予測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833536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103645065B (zh) * 2013-12-25 2016-02-0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全时程耦合疲劳分析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461A (zh) * 2008-06-11 2009-01-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应力幅法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CN103150422A (zh) * 2013-01-31 2013-06-12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桥梁结构监测预警方法
CN103293014A (zh) * 2013-05-17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桥梁疲劳损伤状态与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JP2015094717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疲労寿命予測装置、熱疲労寿命予測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645065B (zh) * 2013-12-25 2016-02-0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全时程耦合疲劳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4833536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47966A (zh) * 2017-09-18 2018-03-02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边坡建造监控预警系统
CN109596177A (zh) * 2019-01-08 2019-04-09 昆山高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铁路边坡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1738B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1661B (zh) 一种桥梁动态健康实时监测装置
CN105673079B (zh) 一种路桥隧道监控预警装置
CN105807685B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幕墙系统
CN105756082B (zh) 可实时监测的生态挡土墙
CN105843140B (zh) 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地下管道监测系统
CN105783856A (zh) 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建筑物坡屋面梁
CN105787820A (zh) 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轻钢龙骨隔墙结构
US10884404B2 (en) Method of predicting plant data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3645014B (zh) 用于gis设备的sf6气体泄漏率检测方法
CN105868842A (zh) 一种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智能变电站
CN101754247B (zh) 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矿井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5841738A (zh)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CN111627565A (zh) 一种传染疫情危险源的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10390800B (zh) 网式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CN105716659A (zh)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CN105628104B (zh) 可自动化监测自身疲劳寿命的火电站
CN105841985A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输电电路高塔结构
CN105841662B (zh) 可实时监测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5841663A (zh) 一种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智能水电站
CN105651224B (zh) 坝后设弃渣场的土石坝坝体实时监测系统
CN105865515B (zh) 矿物输送管道实时监测系统
CN105606159B (zh) 具有寿命实时预测功能的热源塔化学热泵
CN105607549B (zh) 具有寿命实时预测功能的烟气洗涤吸收净化热交换塔
CN105602592A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生物质干馏塔
CN108109347A (zh) 一种预警准确的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7

Address after: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Gulou road Zhenhai District 3152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No. 32

Applicant before: Wei Xingf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 Chunzao

Inventor before: Wei Xingf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25

Address after: 100089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No. 3 Suzhou Street Daheng Technology North Block Building Room 1101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DAHENG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