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1317B -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1317B
CN105821317B CN201610355976.XA CN201610355976A CN105821317B CN 105821317 B CN105821317 B CN 105821317B CN 201610355976 A CN201610355976 A CN 201610355976A CN 105821317 B CN105821317 B CN 105821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erance
casing
reel
molten stee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59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1317A (zh
Inventor
刘宪民
刘明亮
刘庆坤
周长猛
巩传海
张永
牛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IFENG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IFENG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IFENG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IFENG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559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1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1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1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1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1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2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22C9/04Use of lost patterns
    • B22C9/046Use of patterns which are eliminated by the liquid metal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8Features with respect to supply of molten metal, e.g. ingates, circular gates, skim gates
    • B22C9/082Sprues, pouring c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22Moulds for peculiarly-shaped cas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7/00Treating the metal in the mould while it is molten or ductile ; Pressure or vacuum casting
    • B22D27/02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In, Mg, or other el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C22C38/001 - C22C38/6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5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rare earths, i.e. Sc, Y, Lanthan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ick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ungsten, tantalum, molybdenum, vanadium, or niob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titanium or zirc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由铸钢材料加工而成,所用铸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60%~0.85%的C;6.0%~8.0%的Mn;0.8%~1.2%的Si;4.5%~5.5%的Cr;0.8%~1.2%的Mo;0.3%~0.5%的Cu;1.0%~1.2%的Ni;0.15%~0.25%的Ti;0.20%~0.40%的V;0.030%~0.040%的RE;0.020%~0.030%的Mg;S<0.02%;P<0.03%;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工程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铸钢卷筒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卷筒是大型起重设备、旋挖钻和卷扬减速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承重的钢丝绳直接缠绕在卷筒上,卷筒直接承受起吊载荷,其质量优劣对起重设备、旋挖钻和卷扬减速机的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工程的发展趋向大型化,工程机械行业大型或超大型起重设备、钻孔设备和卷扬减速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起吊的重量和扬程均大幅度增加。例如:超大型起重设备的起吊重量已达到几千吨;超大型卷扬机的扬程达到了数百米。因此,对卷筒的材质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现有卷筒有铸钢材质卷筒,但是该铸钢卷筒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太理想,尤其是强度与耐磨性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的,且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起重设备、旋挖钻以及卷扬减速机的铸钢卷筒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该铸钢卷筒所用铸钢材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耐磨性,且能够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起重设备、旋挖钻以及卷扬减速机。本发明的另一目是提供一种上述高强度高耐磨性铸钢卷筒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由铸钢材料加工而成,所用铸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60%~0.85%的C;6.0%~8.0%的Mn;0.8%~1.2%的Si;4.5%~5.5%的Cr;0.8%~1.2%的Mo;0.3%~0.5%的Cu;1.0%~1.2%的Ni;0.15%~0.25%的Ti;0.20%~0.40%的V;0.030%~0.040%的RE;0.020%~0.030%的Mg;S<0.02%;P<0.03%;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所述Mo的重量百分比为0.9%~1.1%。
优选的,所述Ni的重量百分比为1.05%~1.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铸钢卷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取卷筒模样:
所述卷筒包括空心筒状的卷筒本体、上挡盘、下挡盘以及位于卷筒本体一端内侧的楔子孔部;
所述卷筒模样包括上模样与下模样,所述上模样与所述下模样的粘结拼接面重合于所述卷筒本体的径向截面且穿过所述楔子孔部的下外侧面;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所述下模样;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所述上模样,然后将所述上模样的除了下环状端面之外的表面浸渍涂料,然后撒砂,然后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所述上模样气化失模,得到所述上模样的型壳,所述型壳的下环状端面为用于使得钢水流入的开口;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浇道系统模样;
取一个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将所述下模样的上环状端面与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的下环状端面粘结连接,且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的上环状端面插入所述型壳的环状开口中,且使得所述下模样的上环状端面与所述型壳的下环状端面无缝隙拼接以将所述下模样与所述型壳拼接成一体件用于铸造卷筒;
将所述下模样与所述浇道系统模样通过粘结连接成一体,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粘结在所述下模样的底面上,得到包括所述下模样、型壳以及浇道系统模样的模样一体件;
2)取一个第一箱体,将步骤1)中的模样一体件以立式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
然后在所述模样一体件的外围以环绕所述模样一体件的方式从上到下铺设多个冷却盘管,每个冷却盘管具有各自独立的进口与出口,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模样一体件外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
然后在所述模样一体件的内部空心处从上到下铺设多个冷却盘管,每个冷却盘管具有各自独立的进口与出口,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模样一体件内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
然后设置上升液管,所述上升液管穿过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箱底上,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的自由端下端面与所述上升液管的上端开口对接,且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的自由端下端面完全遮盖所述上升液管的上端开口,密封所述上升液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下箱底的连接处;
然后设置真空抽吸管,所述真空抽吸管穿过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侧箱壁上,所述真空抽吸管的一端与所述模样一体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真空抽吸管的另一端露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面且与真空系统连通,密封所述真空抽吸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侧箱壁的连接处;
然后向所述第一箱体内填砂,然后压实,得到砂型;
然后密封整个所述第一箱体;
3)冶炼钢水,得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钢水,然后将钢水用开口容器盛装;
4)将步骤3)中的开口容器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第二箱体内,且使得所述上升液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箱盖浸入所述开口容器中的钢水中,密封所述上升液管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处;
5)向所述第二箱体内吹送带压气体,同时,开启真空系统制取真空,开口容器内的钢水在带压气体的压力以及真空的抽吸力的作用下,沿上升液管流动进入砂型的型腔中,钢水从下往上充型,先把浇道系统模样与下模样气化,然后进入型壳中的空心腔中,直至开口容器内的液面不再下降表明钢水注满整个砂型型腔,气化后的气体通过真空抽吸管被真空系统抽走,然后保持吹送气体与抽真空,直至砂型型腔内的钢水凝固;
当开口容器内的液面不再下降后,从上到下依次向每个冷却盘管中供给冷却介质以对铸钢卷筒进行冷却凝固以及实现从上到下的顺序凝固,同时,向砂型型腔中的钢水施加电磁搅拌;
6)当最下方的冷却盘管的进口处与出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差小于3℃后,停止吹送带压气体以及抽真空,然后将所述上升液管从所述第二箱体中抽出,然后拆开所述第一箱体,然后破除砂型,敲掉所述型壳,得到铸钢卷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的制备方法,相比于卷筒的传统砂型铸造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原本砂型铸造中,卷筒模样多采用木模,制好砂型后,还要取出木模,为了取出木模,需要做一些专门的设计,例如:砂型至少为两层以利于后期取出木模,木模需要制作起模斜度以方便后期取出木模,等等,铸造成型后,还要机加工去除铸件上的起模斜度,费时费力,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本发明采用塑料模样,由于塑料模样在接触到高温的钢水的时候很容易气化,变成气体被真空系统抽走,只留下一个与卷筒结构外形相似的砂型型腔,因此,本发明中,砂型不用设置分型面,整个砂箱是一个完整的砂箱,也不用设置起模斜度,也不用设置对应于卷筒本体的空心腔处的型芯等等,将上述的模样一体件直接埋在填砂中就可以,省时省力,节省成本,提高了效率。
2)本发明采用注塑成型,强调采用非泡沫成型工艺,成型后得到的模样比泡沫塑料具有更高的密度与强度,可以承受后面压实填砂的过程中较大的压实力,而不至于使得上模样、下模样以及浇铸系统模样出现变形,而泡沫塑料在该压实力下很容易变形。
3)原本砂型铸造中,楔子孔部的空心腔处需要放置一个型芯以浇铸出该空心腔,由于该空心腔壁厚较大但空心内径较小,使得该型芯的制作、定位安放很不方便,很容易就将该空心腔铸造失败,即使采用上述的塑料模样,此处也需要放置一个型芯,依然存在上述的问题,为此,本发明进一步的,将整个卷筒模样在楔子孔处分割成两块单独制作,下模样就是上述的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上模样是先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然后再在上模样的整个表面制取型壳,该型壳是个空心壳,通过上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将下模样与该型壳拼接在一起,浇铸的时候,钢水从下往上充型,先把下模样气化,然后进入该型壳中的空心腔中,最终凝固得到卷筒,如此设置,就不用再设置型芯了,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了。
4)原有砂型铸造中熔液从上往下充型,而砂型中的气体从下往上运动,使得气体被熔液压住,不易从砂型逸出的问题,造成了砂型铸造中严重的卷气与气孔问题,为此,本发明中,将模样一体件立式安放在砂型中,且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粘结在所述下模样的底面上,使得钢水是从下往上充型,模样一体件是从下往上气化,气化后的气体也是从下往上运动,三者的方向是一致的,从而避免了上述的卷气与气孔问题。
5)现今的砂型铸造,铸件都是自然冷却,凝固后得到的铸件组织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受到有目的控制,是一种完全无控的冷却凝固,得到的凝固组织多存在偏析、缩孔、缩松、冷隔、晶粒粗大等缺陷,严重影响了铸件的力学性能,为此,本发明,在砂型中预先埋入冷却盘管,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卷筒模样外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卷筒模样内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且选择合适的开始供给冷却介质的时机,且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中开始供给冷却介质的前后顺序,且控制每个冷却盘管中相应的冷却介质流量与压力,以实现对铸钢卷筒进行强制冷却凝固,提高冷却速速,以抑制晶粒长大,得到细化晶粒,通过细晶强化显著地提高了铸件的强度、韧性以及耐磨性等力学性能,以及实现从上到下的顺序凝固,铸件的上部先冷却,然后逐渐向下凝固,然后铸件的底部凝固,最后是浇铸系统凝固,显著减少了原有砂型铸造中的缩孔、缩松以及冷隔问题,提高了铸件质量。由于第一箱体中砂型具有较大的透气性,塑料气化后的气体以及充型过程中外界进入密闭的第一箱体内的空气会在第一箱体内流动,作为一种传热介质,通过流动将充型钢水的热量传递给冷却盘管中的冷却介质,实现上述冷却盘管的强制冷却作用,提高铸件的组织性能。
6)传统砂型铸造中,熔液完全是凭借自身的重力流动充型,很容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缩孔、缩松等问题,为此,本发明,采用带压气体的压力以及真空的抽吸力共同作用将钢水注满整个砂型型腔,并在完全凝固前,保持吹送气体与抽真空,使得钢水始终以一个压力注满砂型型腔,并随之冷却,显著地减少了浇不足、冷隔、缩孔、缩松等质量问题。
7)本发明设置电磁搅拌,而非电磁振动,电磁搅拌只是搅拌液态熔液,只对能够产生磁性的铸钢起作用,电磁搅拌可以打碎树枝晶、细化晶粒以及减小偏析等等,而电磁振动是对整个第一箱体产生作用,显而易见地,振动容易破坏已做好的砂型,且破坏上升液管以及真空抽吸管等与第一箱体的连接处的密封,破坏第一箱体内的真空等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卷筒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中心剖面结构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面剖面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B面剖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卷筒模样包括的下模样与上模样的拼接线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上模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下模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卷筒,101卷筒本体,102上挡盘,103下挡盘,104楔子孔部,2上模样,3下模样,4拼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由铸钢材料加工而成,所用铸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60%~0.85%的C;6.0%~8.0%的Mn;0.8%~1.2%的Si;4.5%~5.5%的Cr;0.8%~1.2%的Mo;0.3%~0.5%的Cu;1.0%~1.2%的Ni;0.15%~0.25%的Ti;0.20%~0.40%的V;0.030%~0.040%的RE;0.020%~0.030%的Mg;S<0.02%;P<0.03%;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o的重量百分比为0.9%~1.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i的重量百分比为1.05%~1.15%。
现今,铸钢卷筒多采用砂型铸造方法成型,但多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铸钢卷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取卷筒模样:
如图1—图5所示,所述卷筒1包括空心筒状的卷筒本体101、上挡盘102、下挡盘103以及位于卷筒本体101一端内侧的楔子孔部104;楔子孔部104包括一个壁厚较大但空心内径较小的空心腔;
所述卷筒模样包括上模样2与下模样3,所述上模样2与所述下模样3的粘结连接面重合于所述卷筒本体101的径向截面且穿过所述楔子孔部104的下外侧面;如图6所示,图中虚线即为上模样2与下模样3的粘结的拼接线4;上述的下模样3以及上模样2与其真实物的外形结构相似,只是存在补偿铸件凝固过程中收缩率的放大比例,且不存在传统砂型铸造中的起模斜度;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所述下模样3;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所述上模样2,然后将所述上模样2的除了下环状端面之外的表面浸渍涂料,然后撒砂,然后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所述上模样2气化失模,得到所述上模样2的型壳,所述型壳的下环状端面为用于使得钢水流入的开口;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浇道系统模样;优选的,浇道系统模样为实心竖直柱状;
取一个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将所述下模样3的上环状端面与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的下环状端面粘结连接,且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的上环状端面插入所述型壳的环状开口中,且使得所述下模样3的上环状端面与所述型壳的下环状端面无缝隙拼接以将所述下模样3与所述型壳拼接成一体用于铸造卷筒;
将所述下模样3与所述浇道系统模样通过粘结连接成一体,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粘结在所述下模样3的底面上,得到包括所述下模样3、型壳以及浇道系统模样的模样一体件;优选的,通过热熔胶粘结连接;
上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为以无规共聚聚丙烯为主,添加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制成的塑料。本发明对上述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的配方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技术领域内的常规配方即可;
本发明采用注塑成型,强调采用非泡沫成型工艺,成型后得到的模样比泡沫塑料具有更高的密度与强度,可以承受后面压实填砂的过程中较大的压实力,而不至于使得上模样2、下模样3以及浇铸系统模样出现变形,而泡沫塑料在该压实力下很容易变形;
原本砂型铸造中,卷筒模样多采用木模,制好砂型后,还要取出木模,为了取出木模,需要做一些专门的设计,例如:砂型至少为两层以利于后期取出木模,木模需要制作起模斜度以方便后期取出木模,等等,铸造成型后,还要机加工去除铸件上的起模斜度,费时费力,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为此,本发明采用塑料模样,由于塑料模样在接触到高温的钢水的时候很容易气化,变成气体被真空系统抽走,只留下一个与卷筒结构外形相似的砂型型腔,因此,本发明中,砂型不用设置分型面,整个砂箱是一个完整的砂箱,也不用设置起模斜度,也不用设置对应于卷筒本体101的空心腔处的型芯等等,将上述的模样一体件直接埋在填砂中就可以,省时省力,节省成本,提高了效率;
原本砂型铸造中,楔子孔部104的空心腔处需要放置一个型芯以浇铸出该空心腔,由于该空心腔壁厚较大但空心内径较小,使得该型芯的制作、定位安放很不方便,很容易就将该空心腔铸造失败,即使采用上述的塑料模样,此处也需要放置一个型芯,依然存在上述的问题,为此,本发明进一步的,将整个卷筒模样在楔子孔处分割成两块单独制作,下模样3就是上述的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上模样2是先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然后再在上模样2的整个表面制取型壳,该型壳是个空心壳,通过上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将下模样3与该型壳拼接在一起,浇铸的时候,钢水从下往上充型,先把下模样3气化,然后进入该型壳中的空心腔中,最终凝固得到卷筒,如此设置,就不用再设置型芯了,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了。本发明对上述型壳的制备原料以及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原料与方法即可;
2)取一个第一箱体,将步骤1)中的模样一体件以立式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
原有砂型铸造中熔液从上往下充型,而砂型中的气体从下往上运动,使得气体被熔液压住,不易从砂型逸出的问题,造成了砂型铸造中严重的卷气与气孔问题,为此,本发明中,将模样一体件立式安放在砂型中,且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粘结在所述下模样3的底面上,使得钢水是从下往上充型,模样一体件是从下往上气化,气化后的气体也是从下往上运动,三者的方向是一致的,从而避免了上述的卷气与气孔问题;
然后在所述模样一体件的外围以环绕所述模样一体件的方式从上到下铺设多个冷却盘管,每个冷却盘管具有各自独立的进口与出口,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模样一体件外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
然后在所述模样一体件的内部空心处从上到下铺设多个冷却盘管,每个冷却盘管具有各自独立的进口与出口,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模样一体件内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
现今的砂型铸造,铸件都是自然冷却,凝固后得到的铸件组织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完全没有受到有目的控制,是一种完全无控的冷却凝固,得到的凝固组织多存在偏析、缩孔、缩松、冷隔、晶粒粗大等缺陷,严重影响了铸件的力学性能,为此,本发明,在砂型中预先埋入冷却盘管,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卷筒模样外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卷筒模样内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且选择合适的开始供给冷却介质的时机,且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中开始供给冷却介质的前后顺序,且控制每个冷却盘管中相应的冷却介质流量与压力,以实现对铸钢卷筒进行强制冷却凝固,提高冷却速速,以抑制晶粒长大,得到细化晶粒,通过细晶强化显著地提高了铸件的强度、韧性以及耐磨性等力学性能,以及实现从上到下的顺序凝固,铸件的上部先冷却,然后逐渐向下凝固,然后铸件的底部凝固,最后是浇铸系统凝固,显著减少了原有砂型铸造中的缩孔、缩松以及冷隔问题,提高了铸件质量;由于第一箱体中砂型具有较大的透气性,塑料气化后的气体以及充型过程中外界进入密闭的第一箱体内的空气会在第一箱体内流动,作为一种传热介质,通过流动将充型钢水的热量传递给冷却盘管中的冷却介质,实现上述冷却盘管的强制冷却作用,提高铸件的组织性能;
然后设置上升液管,所述上升液管穿过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箱底上,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的自由端下端面与所述上升液管的上端开口对接,且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的自由端下端面完全遮盖所述上升液管的上端开口,密封所述上升液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下箱底的连接处;
然后设置真空抽吸管,所述真空抽吸管穿过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侧箱壁上,所述真空抽吸管的一端与所述模样一体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真空抽吸管的另一端露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面且与真空系统连通,密封所述真空抽吸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侧箱壁的连接处;
然后向所述第一箱体内填砂,然后压实,得到砂型;该砂型与传统砂型铸造过程中的砂型的用砂种类、制作方法等等相同,本发明对此没有特殊限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即可;
然后密封整个所述第一箱体以配合上述的真空系统抽取真空;此处的真空意指整个第一箱体内都是负压真空,由于本发明采用传统砂型铸造中的砂型,该砂型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可以使得上述的塑料气体以及原本的空气流通,并最终通过真空抽吸管被真空系统抽走;
3)冶炼钢水,得到上述的钢水,然后将钢水用开口容器盛装;
4)将步骤3)中的开口容器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第二箱体内,且使得所述上升液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箱盖浸入所述开口容器中的钢水中,密封所述上升液管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处;
5)向所述第二箱体内吹送带压气体,同时,开启真空系统制取真空,开口容器内的钢水在带压气体的压力以及真空的抽吸力的作用下,沿上升液管流动进入砂型的型腔中,钢水从下往上充型,先把浇道系统模样与下模样3气化,然后进入型壳中的空心腔中,直至开口容器内的液面不再下降表明钢水注满整个砂型型腔,气化后的气体通过真空抽吸管被真空系统抽走,然后保持吹送气体与抽真空,直至砂型型腔内的钢水凝固;
传统砂型铸造中,熔液完全是凭借自身的重力流动充型,很容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缩孔、缩松等问题,为此,本发明,采用带压气体的压力以及真空的抽吸力共同作用将钢水注满整个砂型型腔,并在完全凝固前,保持吹送气体与抽真空,使得钢水始终以一个压力注满砂型型腔,并随之冷却,显著地减少了浇不足、冷隔、缩孔、缩松等质量问题;
当开口容器内的液面不再下降后,从上到下依次向每个冷却盘管中供给冷却介质以对铸钢卷筒进行冷却凝固以及实现从上到下的顺序凝固,优选的,冷却介质为水;
同时,向砂型型腔中的钢水施加电磁搅拌;
此处为电磁搅拌,而非电磁振动,电磁搅拌只是搅拌液态熔液,只对能够产生磁性的铸钢起作用,电磁搅拌可以打碎树枝晶、细化晶粒以及减小偏析等等,而电磁振动是对整个第一箱体产生作用,显而易见地,振动容易破坏已做好的砂型,且破坏上升液管以及真空抽吸管等与第一箱体的连接处的密封,破坏第一箱体内的真空等等;
6)当最下方的冷却盘管的进口处与出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差小于3℃后,停止吹送带压气体以及抽真空,然后将所述上升液管从所述第二箱体中抽出,然后拆开所述第一箱体,然后破除砂型,敲掉所述型壳,得到铸钢卷筒;然后继续后续的处理,例如热处理;
传统的砂型铸造中,什么时候开箱全凭个人经验,容易判断失误,而本发明以最下方的冷却盘管的进口处与出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差作为开箱判断标准,当该温差小于3℃后,表明铸件的底部的温度已降至较低,可以开箱,提供了一种从无到有的、且更为直观方便的判断方法。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3)

1.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取卷筒模样:
所述卷筒包括空心筒状的卷筒本体、上挡盘、下挡盘以及位于卷筒本体一端内侧的楔子孔部;
所述卷筒模样包括上模样与下模样,所述上模样与所述下模样的粘结拼接面重合于所述卷筒本体的径向截面且穿过所述楔子孔部的下外侧面;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所述下模样;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所述上模样,然后将所述上模样的除了下环状端面之外的表面浸渍涂料,然后撒砂,然后烧结,在烧结的过程中所述上模样气化失模,得到所述上模样的型壳,所述型壳的下环状端面为用于使得钢水流入的开口;
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通过注塑成型方法制取浇道系统模样;
取一个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将所述下模样的上环状端面与所述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的下环状端面粘结连接,且将无规共聚聚丙烯塑料环的上环状端面插入所述型壳的环状开口中,且使得所述下模样的上环状端面与所述型壳的下环状端面无缝隙拼接以将所述下模样与所述型壳拼接成一体件用于铸造卷筒;
将所述下模样与所述浇道系统模样通过粘结连接成一体,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粘结在所述下模样的底面上,得到包括所述下模样、型壳以及浇道系统模样的模样一体件;
2)取一个第一箱体,将步骤1)中的模样一体件以立式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
然后在所述模样一体件的外围以环绕所述模样一体件的方式从上到下铺设多个冷却盘管,每个冷却盘管具有各自独立的进口与出口,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模样一体件外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
然后在所述模样一体件的内部空心处从上到下铺设多个冷却盘管,每个冷却盘管具有各自独立的进口与出口,通过控制多个冷却盘管与所述模样一体件内壁的间距大小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
然后设置上升液管,所述上升液管穿过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下箱底上,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的自由端下端面与所述上升液管的上端开口对接,且所述浇道系统模样的自由端下端面完全遮盖所述上升液管的上端开口,密封所述上升液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下箱底的连接处;
然后设置真空抽吸管,所述真空抽吸管穿过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侧箱壁上,所述真空抽吸管的一端与所述模样一体件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真空抽吸管的另一端露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面且与真空系统连通,密封所述真空抽吸管与所述第一箱体侧箱壁的连接处;
然后向所述第一箱体内填砂,然后压实,得到砂型;
然后密封整个所述第一箱体;
3)冶炼钢水,得到钢水,然后将钢水用开口容器盛装;
4)将步骤3)中的开口容器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第二箱体内,且使得所述上升液管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箱体的顶箱盖浸入所述开口容器中的钢水中,密封所述上升液管与所述第二箱体的连接处;
5)向所述第二箱体内吹送带压气体,同时,开启真空系统制取真空,开口容器内的钢水在带压气体的压力以及真空的抽吸力的作用下,沿上升液管流动进入砂型的型腔中,钢水从下往上充型,先把浇道系统模样与下模样气化,然后进入型壳中的空心腔中,直至开口容器内的液面不再下降表明钢水注满整个砂型型腔,气化后的气体通过真空抽吸管被真空系统抽走,然后保持吹送气体与抽真空,直至砂型型腔内的钢水凝固;
当开口容器内的液面不再下降后,从上到下依次向每个冷却盘管中供给冷却介质以对铸钢卷筒进行冷却凝固以及实现从上到下的顺序凝固,同时,向砂型型腔中的钢水施加电磁搅拌;
6)当最下方的冷却盘管的进口处与出口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差小于3℃后,停止吹送带压气体以及抽真空,然后将所述上升液管从所述第二箱体中抽出,然后拆开所述第一箱体,然后破除砂型,敲掉所述型壳,得到铸钢卷筒;
所述铸钢卷筒由铸钢材料加工而成,所用铸钢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60%~0.85%的C;6.0%~8.0%的Mn;0.8%~1.2%的Si;4.5%~5.5%的Cr;0.8%~1.2%的Mo;0.3%~0.5%的Cu;1.0%~1.2%的Ni;0.15%~0.25%的Ti;0.20%~0.40%的V;0.030%~0.040%的RE;0.020%~0.030%的Mg;S<0.02%;P<0.03%;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的重量百分比为0.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i的重量百分比为1.05%~1.15%。
CN201610355976.XA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821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976.XA CN105821317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5976.XA CN105821317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1317A CN105821317A (zh) 2016-08-03
CN105821317B true CN105821317B (zh) 2017-09-12

Family

ID=56530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5976.XA Active CN105821317B (zh) 2016-05-26 2016-05-26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13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4398B (zh) * 2012-01-06 2013-07-31 北京工业大学 含硼铁基合金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3819B (zh) * 2012-01-19 2014-01-08 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钢
CN102912255B (zh) * 2012-10-23 2014-04-30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耐磨铸钢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1317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2380C (zh) 水轮机叶片铸造工艺方法
CN205834179U (zh) 一种高性能的球墨铸铁卷筒的铸造系统
CN104985128B (zh) 一种铸造多层叠浇浇注系统及工艺
CN206567500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飞轮减压浇注的铸造系统
CN103920850B (zh) 一种v法铸造工艺
CN206717017U (zh) 一种产品铸造成形的夹紧装置
CN105834363A (zh) 一种低压失蜡精密铸造系统
CN106001460A (zh) 一种高压阀体铸件
CN105821287B (zh) 一种高性能的球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1317B (zh)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CN207615624U (zh) 一种电机铸件的浇铸模具
CN206474641U (zh) 低成本无冒口的闸阀铸件
CN105821318B (zh)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4760A (zh) 一种消失模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
CN209110156U (zh) 真空与压力结合的壳型铸造装置
CN105821298B (zh) 一种高性能的球墨铸铁卷筒及其制备方法
CN205763651U (zh) 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铸钢卷筒的铸造系统
CN105945258A (zh) 一种低压熔模精密铸造工艺
CN207577361U (zh) 一种Al2O3颗粒增强球墨铸铁卷筒的铸造系统
CN106493308B (zh) 一种低成本无冒口的闸阀铸件
CN105880491A (zh) 风力发电机锥形支撑铸件的新型铸造浇注系统
CN216141146U (zh) 精密铸造用砂壳吊装装置
CN107363221A (zh) 一种行星架的铸造工艺
CN106040987B (zh) 一种3d打印型芯的外部强化系统
CN103433427A (zh) 一种用于箱体铸造的浇铸系统及其砂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