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3865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3865A
CN105813865A CN201480067610.1A CN201480067610A CN105813865A CN 105813865 A CN105813865 A CN 105813865A CN 201480067610 A CN201480067610 A CN 201480067610A CN 105813865 A CN105813865 A CN 105813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anical fastener
fastener component
pneumatic tire
tire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76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3865B (zh
Inventor
丹野笃
坂本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13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3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60C23/049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eans for attaching the control device
    • B60C23/049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means for attaching the control device for attachment on the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61Accessories, detail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3/00Devices for measuring, signalling, controlling, or distributing tyre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 on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tyre inflating devices on vehicles, e.g. of pumps or of tanks; Tyre cooling arrangements
    • B60C23/02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 B60C23/04Signalling devices actuated by tyre pressure mounted on the wheel or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61Accessories, detail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9D2030/0072Attaching fasteners to tyres, e.g. patches, in order to connect devices to ty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 B60C2200/065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结构为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用于安装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并将另一个设置在具有所述特定功能的物体侧,通过扣合这一对机械紧固件,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该充气轮胎的被扣合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的扣合不会轻易被解除,因此可将具有所述特定功能的物体稳定且牢固地固定在轮胎内表面上。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轮胎内表面上具有1个以上机械紧固件构件A,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是可分离成2个构件A、B且可扣合这些构件A、B之间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构件,且固定在轮胎内腔侧,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B,具有锁定所述扣合的锁定机构。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更详细地说,涉及如下的一种充气轮胎,其结构为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用于安装特定物体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并将另一个设置在具有该特定功能的物体侧,通过扣合这一对机械紧固件,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特别是,该充气轮胎的被扣合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材料的扣合不会轻易地被解除,因此可将具有该特定功能的物体稳定且牢固地固定在轮胎内表面上。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充气轮胎的内周面等上设置具有各项功能的物体的技术方面已有各种研究。
例如,现已提出了如下一种安装方法:使用钩扣方式紧固件或双钩方式紧固件等所谓钩环紧固件(hookandloopfastener),在生胎内衬层等处安装轮胎标签即高频识别标签,或芯片等,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将钩环紧固件硫化粘合到与轮胎内表面的胎面部对应的区域,并通过该钩环紧固件将吸音材料安装到该轮胎内表面的充气轮胎,参照专利文献2。
利用这些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钩环紧固件的充气轮胎,在安装时能够实现较强的扣合力,而且安装时即使位置稍有偏移也不会成为问题,且能够实现面状的扣合,在这一点上较理想。
但是,在钩环紧固件的情况之下,由于充气轮胎内周面呈弯曲的环状曲面等,所以钩环紧固件中各扣合组件的扣合状态并不理想,钩环紧固件的端部及中央部等处,其局部会浮起,所获得的扣合力的大小有时会出现不均匀,即该轮胎内的位置的不均匀、轮胎之间的不均匀等。因此,无法获得期望的扣合力。
此外,作为轮胎开始用于行驶后,在温度较高的状况下,长期重复因高速转动造成的轮胎整体上的变形和压缩,将导致轮胎发生局部的物理性劣化,并随着该局部的物理性劣化的加重,钩环紧固件整体的扣合力将发生经时性劣化或降低。因此,有时难以长期维持所期望的扣合力。
进一步,钩环紧固件在安装时,即便位置上有少许偏差也能实现面状接合,在这一点上比较理想。但另一方面,如果被安装的功能性物体为测量机器等时,要求安装位置更加精确即高精度,在这一点上,也有一些功能性物体不适合用钩环紧固件进行安装。
另一方面,发明者们提出了以下提案,首先,将所获得的扣合力较大且其大小几乎没有发生不均匀,即轮胎内的位置的不均匀,以及轮胎之间的不均匀,进一步,即使长时间反复出现伴随在较高温度和高速下的轮胎转动而产生的变形和压缩,这一恶劣使用条件下,其扣合力也很少发生经时性的劣化和降低,能长期维持期望的扣合力,作为这种充气轮胎,在轮胎内表面接合被称为钩扣或者按扣的所谓机械紧固件,并通过该机械紧固件来安装具有所期望的功能的各种物体,参照专利文献3、4、5等。
具体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是如专利文献3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提出了在轮胎内表面具有可分为钩扣或者按扣等2个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紧固件的充气轮胎,参照专利文献3的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要求1,更具体而言,该一个紧固件至少由2个构成部件组成,这2个构成部件夹住轮胎构件或轮胎加固材料进行固定,从而构成所述一个紧固件,参照专利文献3的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要求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5-5175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44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2-253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2-25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12-240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3~5中所记载的方法,即在轮胎内表面接合被称为钩扣或者按扣的机械紧固件,而将期望的物体进行安装,可通过机械紧固件将物体扣合到轮胎内表面而进行安装,一般来说,所获得的扣合力较大,而且,其扣合力的大小不会出现不均匀,该不均匀具体是指该轮胎内的位置性不均匀、轮胎之间的不均匀。而且,进一步实现了一种优良的充气轮胎,其可高精度地安装在规定位置上,并且,在长期重复的严酷使用条件下,该扣合力也几乎不会发生经时性劣化或降低,能够长期维持所期望的扣合力。
特别是,安装在轮胎内表面的一个机械紧固件,至少由2个构件组成,且这2个构件将轮胎构件或轮胎加固材料夹住并固定,从而构成该一个紧固件,若使用该紧固件,其固定会更加牢固,持久性也优异,因此更为优良。
但是,即使是采用该方式的轮胎,在所安装的物体若是体积较大的物体或较重的物体的情况下,进一步在所行驶的路面状态的影响下,有可能出现该机械紧固件之间的扣合被解除,而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侧,从固定状态脱落的情况。特别是,通过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之间的扣合,安装具有较大的尺寸且较重的特定功能性物体时,有可能出现随着轮胎高速旋转移动,这些扣合会变得容易被解除,一旦被解除,则会因变形等原因,机械性扣合力降低的情况,即使重新扣合,也有无法充分地获得较大的扣合力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结构为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用于安装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并将另一个设置在具有所述特定功能的物体侧,通过扣合这一对机械紧固件,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特别是,该充气轮胎的被扣合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的扣合不会轻易地被解除,因此可将具有该特定功能的物体稳定且牢固地固定在轮胎内表面上。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充气轮胎具有下述(1)的结构。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内表面上,具有1个以上机械紧固件构件A,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是可分离成2个构件A、B且可扣合这些构件A、B之间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且固定在轮胎内腔侧,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B,具有锁定所述扣合的锁定机构。
此外,所述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具有以下(2)至(9)中任一项的结构。
(2)上述(1)中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中,固定在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包含:基座部,其具有外径较小的凸柱和平板状基部,以及,覆盖部,其具有内径比该凸柱的直径大的插入孔,所述基座部埋设在轮胎内部,所述覆盖部露出在轮胎内表面,该基座部和该覆盖部夹住轮胎构件被相互固定住,由此来构成机械紧固件构件A。
(3)上述(1)或(2)中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与固定在所述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成对的机械紧固件构件B,在与固定在所述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扣合时,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与机械紧固件构件B接触,并按压该机械紧固件构件B,使得与设置在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侧面上的槽部相嵌合的爪部从该机械紧固件构件B突出,机械紧固件构件A、B之间就会构成嵌合,从而构成所述锁定机构。
(4)上述(2)中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成为构成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基座部的所述外径较小的凸柱,呈圆柱形柱状,该圆柱形柱状的中心孔并不贯通,所述平板状基部呈圆形平板状。
(5)上述(2)中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覆盖部,夹住属于轮胎构件的加固材料,而被相互固定,以构成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
(6)上述(5)中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构件包含涂胶加固纤维层。
(7)上述(1)~(6)中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比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大。
(8)上述(1)~(7)中任何一个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为0.5~100N/mm2,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为0.2~50N/mm2
(9)上述(8)中所记载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为1.0~80N/mm2,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为0.5~30N/mm2
有益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结构为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用于安装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并将所述成对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另一个,设置在具有所述特定功能的物体侧,通过扣合这一对机械紧固件,在充气轮胎的内表面上,设置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特别是,所述充气轮胎的被扣合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的扣合不会轻易地被解除,因此可将具有所述特定功能的物体稳定且牢固地固定在轮胎内表面上。
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更为切实地发挥出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本发明充气轮胎获得的效果,特别是,可切实地抑制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之间的扣合的解除,这样一来,所安装的物体落下等现象较少,由此可稳定地、长期地发挥出所述物体所具有的功能。
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涉及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提供如下的充气轮胎,其除了具有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所涉及的本发明充气轮胎获得的效果,加上上述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涉及的本发明的效果之外,特别是,机械紧固件构件A更为牢固地被固定在轮胎内表面,这样一来,所安装的物体落下等现象非常少,由此可稳定地、长期地发挥出所述物体所具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特别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破碎剖面立体图,特别是表示设置在轮胎内表面上的机械紧固件构件周边。
图2是表示可分离成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使用的2个构件A、B,而且,可扣合这些构件A、B之间的一对机械紧固件的结构例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使用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结构例的分解图,与图2所示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图相同。
图4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使用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结构例的分解图,与图2所示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图相同,但没有图示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基座部。
图5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使用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分解图,与图2、图3所示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不同的地方是表示有通过加固材料固定在轮胎内表面的构件。
图6与图2、图4一样,是表示可分离成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使用的2个构件A、B,而且,可扣合这些构件A、B之间的一对机械紧固件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分解图。
图7(a)、(b)均是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强度的测量方法的立体图。
图8(a)、(b)均是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强度的测量方法的概略图,是表示向机械紧固件扣合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的方法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强度的测量方法的概略图,是用模型表示扣合于机械紧固件的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用模型表示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位置的图,是轮胎子午线方向剖面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内表面2上,具有1个以上机械紧固件构件A,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是可分离成2个构件A、B且可扣合这些构件A、B之间的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中的一个构件3,且固定在轮胎内腔侧,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B,具有锁定所述相互之间的扣合的锁定机构。图1中,4为胎面部,5为侧壁部、6为胎圈部。
在本发明中,机械紧固件是由如下的一对紧固件构件构成,其可以分离为2个以上的紧固件构件,且能够让这些再次物理性扣合,该扣合与分离操作可以反复的自由进行,扣合其自身的机理与上述专利文献3~5中所记载的基本相同。
作为其代表构件,有被称为钩扣或者按扣的机械紧固件,更具体而言,将在服装行业等领域一般称之为四合扣、五爪扣、钩环、美式按扣、美式钩扣、环眼钩、弹簧钩、以及跨钩等统称为机械紧固件,其不同于扣合部位面积为整体面积而无限的所谓“钩环紧固件”,是一种扣合部位面积较小,例如优选为1~115mm2左右,进一步优选为4~90mm2左右的所谓点状紧固件。即,例如即使是1~115mm2左右的小面积扣合,也可通过机械性公母结构等实现强力扣合,其自身可以是众所周知的结构。其材料除了可使用金属形成以外,还可使用合成树脂,或者硬质的橡胶等形成。
在本发明中,机械紧固件构件A、B具有锁定相互之间的扣合状态的锁定机构。即,除了扣合机构之外,还具有锁定机构。通过具有该锁定机构,可抑制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B相互之间的扣合的解除,并可防止通过该机械紧固件构件设置在轮胎内腔内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脱落、落下,从而能够切实地固定在轮胎内腔内。
在此,在本发明中,“机械紧固件构件A、B具有锁定相互之间的扣合的锁定机构”是指,具有满足下述(a)~(c)所有的必要条件的机构。
(a)扣合机械紧固件构件A、B时,通过向使A和B接近的方向施加力,从而进行扣合,
(b)并且,解除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时,通过向使A和B分离的方向施加力,从而进行解除,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机械紧固件上,
(c)在解除扣合前的阶段,具有通过使力在与上述(b)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起作用,从而发挥功能的机构,并且,具有在该机构起作用后,上述(b)的动作才能实现的结构。
在该(a)~(c)的必要条件当中,特别重要的是,具有可实现(c)必要条件的结构,“在该(c)必要条件得以实现,并且可被扣合的状态”,是指该扣合被锁定的状态。
为了形成该扣合被锁定的状态,有2种做法,即,通过进行上述(a)的扣合后,再施加力来形成,和在进行上述(a)扣合的同时,自动地形成该状态,由此来完成,在本发明中,采用任何一种做法都可以。
在本发明中,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A、B当中,被固定在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其具有代表性的结构例,如图2所示,包含具有外径较小的凸柱11和平板状基部12的基座部13,和具有比该凸柱11的直径大的内径的插入孔14的覆盖部15。机械紧固件构件A优选构成为,所述基座部13埋设在未图示的轮胎内部,该覆盖部15露出到轮胎内表面,该基座部13和该覆盖部15夹住未图示的轮胎构件被相互固定住。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见解,该组合结构可将机械紧固件构件A在最高的固定强度之下,固定在轮胎内表面。
而且,机械紧固件构件A、B,作为锁定相互之间的扣合的锁定机构所具有的结构,并不特别仅限于图示的内容,例如,作为1个例子,优选如图2所表示的模式图那样,与固定在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成对的机械紧固件构件B,在与固定在所述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扣合时,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与机械紧固件构件B接触,并按压该机械紧固件构件B,使得与设置在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侧面上的槽部16相嵌合的爪部17从机械紧固件构件B突出,机械紧固件构件A、B之间就会构成嵌合,从而构成锁定机构。在该状态下,机械紧固件构件B与机械紧固件构件A相接而被按压的部分18具有被按压后,向相反一侧即图中的上方侧凹陷的弹簧特性,且在向相反一侧凹陷的同时,爪部17朝向中心轴方向突出。该突出的爪部17随着两个构件A、B的扣合状态的推进,嵌入到构件A的槽部,两个构件的扣合状态就会被锁定。尽管该锁定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但其动作确切,因此比较理想。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的锁定机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扣合即嵌合就变得不会被外力,即离心力和过大的路面输入解除。
此外,按压后向其按压方向凹陷的弹簧特性,是一种自古以来使用于放入涂料等的18升鼓等金属盖子中的特性。锁定的解除是通过将机械紧固件构件B的头顶部向下方按下使之凹陷,突出的爪部17扩展为原来的状态,并从槽部16远离,从而扣合被解除。
图6与图2、图4一样,是表示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上使用的一对机械紧固件的另一个结构例的分解图。与图2、图4中所例示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紧固件构件A的覆盖部15,其轴向剖面边缘线呈圆弧状,并向外周侧膨胀,从而形成凸状部。紧固件构件B也被形成为可嵌入到该覆盖部15的形状。由于是具有该凸状部的形状,因此,突出的爪部17一旦与槽部16嵌合,锁定效果就会变得极大。
在本发明中,成为构成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基座部13的外径较小的凸柱11优选为,呈圆柱形柱状,该圆柱形柱状的中心孔并不贯通,所述平板状基部呈圆形平板状。该圆柱形柱状,在其中心孔贯通的情况下,在轮胎硫化成型过程中,未硫化橡胶会通过该孔,流到覆盖部15一侧即轮胎内腔侧,并在该部分上,轮胎会变得不能良好地成型,因此,这种方法并不理想。圆柱形柱状中心孔的非贯穿状态,可通过在平板部即柱状的底部上粘贴板状等密封材料,或者也可通过在圆柱形部上加栓来形成。
此外,平板状基部呈圆形的平板状,可使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固定强度,在全方向上变得更为均匀,因此,这是比较理想。平板状基部12的直径比覆盖部15的最大径部的外径大,这从增加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固定强度来看,比较理想。
此外,机械紧固件构件A构成为,如图5所示,包含基座部13和覆盖部15,基座部13埋设在轮胎内部,覆盖部15露出到轮胎内表面,该基座部13和该覆盖部15夹住轮胎构件即加固构件19,被相互固定住,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固定强度,优选在0.5~100N/mm2的范围内。
优选为,形成有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和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结构,使得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比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大。其理由是,由于扣合于轮胎内表面而安装的物体的质量等原因,作为轮胎开始行驶后,其扣合安装状态被慢慢地破坏时,在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状态被破坏之前,机械式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锁定状态被破坏的话,给轮胎主体侧带来的损伤就会较少,因此比较优选。
但是,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具有一定等级以上,当然也重要,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见解,该扣合强度优选为0.2~50N/mm2
因此,作为整体的结构优选为,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比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大,而且,对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为0.5~100N/mm2;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为0.2~50N/mm2
通过整体上满足这些条件,可在切实地维持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状态的同时,发挥出直至该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锁定状态被破坏为止的、长期的,扣合于轮胎内表面而安装的物体的功能特性。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在1.0~80N/mm2的范围内,从所安装的物体的一般的质量等方面来看,较实用且理想。此外,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更优选为0.5~30N/mm2
在本发明中,机械紧固件构件3(A)的安装位置,除了如图1所示的在轮胎内表面上的轮胎赤道附近等之外,并没有特别的限定。胎面部4会受到很大的因轮胎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影响,另外,会反复受到伴随着轮胎转动而产生的轮胎内表面的形状变化,因此可设置在受上述影响较小的胎圈部6附近或者侧壁部5附近的轮胎内表面。该机械紧固件构件3(A)也可分散在几个地方设置多个。这是为了即使一个构件变得无法使用,也可使用其他构件。
如果机械紧固件构件3的固定强度在上述范围内,即0.5~100N/mm2内的话,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的见解,可充分应对想安装在轮胎内腔内占几乎一半以上的物体的安装固定。若不足0.5N/mm2,则不能应对安装重量较大的物体的安装。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实现超过100N/mm2的固定强度,作为其方法,部分提高固定部分的轮胎构造的刚性时,轮胎周向上的刚性则变得不均匀,从而导致均匀性恶化,因此不理想,或者作为其方法,提高轮胎整个外围的刚性时,会导致不必要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因此不理想。
此处,轮胎构件是指由橡胶、树脂等构成的轮胎构件,具体是指内衬层、帘布层等。或者,还可在轮胎内表面作为加固材料19,而附加设置专门用于被紧固件构件A的基座部13和覆盖部15夹住而存在的橡胶层、涂胶加固纤维层或树脂层、以及将它们中的多个进行层合后形成的加固用层。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一般可提高轮胎内的空气阻隔性能,因此比较理想。
设置在充气轮胎内表面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体,可对应所期望的特性来决定,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a)包含传感器的电子电路、(b)配重块、(c)漏气保用芯、(d)涂布或者搭载了除氧剂、干燥剂以及/或者紫外线检测成色剂的物体、(e)吸音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组合在一起而成的物体等。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为轮胎外径为0.8m以上的工程车辆用、或者产业车辆用、或者重载荷用轮胎,则较实用且理想。因为这种轮胎,尽管为了监测轮胎内腔内的空气压力等而安装空气压力测量器的情况较多,而所用的气胎轮一般具有难以安装空气压力测量器的形状,因此,通常会安装在轮胎内表面。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固定强度,以及,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是由以下所记载的测量方法测量的。
(A)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固定强度的测量方法
将设置了机械紧固件构件3的生胎进行硫化,制造本发明所涉及的轮胎之后,在机械紧固件构件3的周围切下轮胎作为试验样品S,参照图7(a)。在试验样品的机械紧固件构件3上打出一对孔20,参照图8(a),在该一对孔20中贯穿棒状的贯穿夹具22,利用该贯穿夹具22,将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23安装在试验样品上,参照图8(b)。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23,是在图9的模型图所表示的结构,在圆筒状的端部附近具有一对孔21。
利用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23拔出机械紧固件构件3时,如图7(b)、图8(b)所示,在机械紧固件构件3周围的轮胎内表面2上固定设置固定板24,求出向相对于该固定板24而垂直的方向拔出机械紧固件构件3时的破断力。拔出速度为500±50mm/分。
另外,固定板24上,使用开了直径DE为机械紧固件构件3的突出部直径d的1.30~1.35倍的孔。在拔出上述机械紧固件构件3时,需要牢牢地固定好固定板24,使其不上升。然后,向上拉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23,将直至机械紧固件构件3从轮胎结构中脱离为止的拉伸力的最大值作为破断力。
求出的该破断力值是,除以用机械紧固件构件3的最大剖面积的值(N/mm2),是每个单位剖面积的值,对3个试验样品进行相同的测试,取其平均值作为固定强度(N/mm2)。
另外,应该说上述的测量方法为测量方法的一个例子,只要是以上述的拉伸试验法作为基础的方法,可根据机械紧固件的形状等,可以做出一些改变,采用认为更加合适的方法。
(B)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的测量方法
在扣合锁定后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轴向上,进行拉伸试验,其中,拉伸速度500±50mm/分。基本上与上述(A)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固定强度的测量方法中的拉伸速度相同,用被扣合锁定的部分的面积来除,求出了机械紧固件构件A、B的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N/mm2),上述被扣合锁定的部分的面积在扣合锁定的部分为环状时,也包含被围住的内部的面积。使用3个试验样品进行相同的试验,并将其平均值作为该扣合强度(N/mm2)。
实施例1,比较例1
作为机械紧固件构件,制造了可通过图2、图4所示的机构,锁定两个构件A和B的扣合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
对轮胎内表面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如图5所示,将涂胶加固纤维层19夹在构件A与构件B之间,用在轮胎的硫化成型工序中,而进行了固定,上述涂胶加固纤维层19是向将尼龙纤维线用在经线和纬线上编织而成的织物上,填充橡胶而获得的层。
即,该充气轮胎为产业车辆用轮胎,直径约为2670mm,如图10所示,在胎面部内周面的赤道部上,将1个机械紧固件构件3在轮胎硫化成型工序中进行硫化粘合而设置,参照实施例1。
另一方面,作为机械紧固件构件,制造出了除了在不设置特别的锁定机构的情况下,进行两构件A和B的扣合之外,具有与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充气轮胎,参照比较例1。
针对所获得的各试验轮胎,比较了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强度,和机械紧固件的两个构件A、B的扣合强度。
结果如表1所示,由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获得的轮胎,其机械紧固件的两个构件A、B的扣合强度,与比较例1中的轮胎相比,特别优异。
针对两个试验轮胎,分别使用机械紧固件构件,来固定带有发送机的气压传感器。
将两个试验轮胎,供于强制性的旋转试验(30km/h),比较例1中的轮胎,经过20个小时后,机械紧固件的两个构件A、B的扣合被解除,无法将带有发送机的气压传感器固定在轮胎内表面上。与此相反,由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获得的轮胎,即使在经过了100个小时之后,其机械紧固件构件的固定状态、机械紧固件的两构件A、B的扣合状态均没有问题。
表1
符号说明
1充气轮胎
2轮胎内表面
3机械紧固件构件
4胎面部
5侧壁部
6胎圈部
11凸柱
12平板状基部
13基座部
14插入孔
15覆盖部
16槽部
17爪部
18与机械紧固件构件A相接而被按压的部分
19加固材料
20在试验样品的机械紧固件构件上打出的一对孔
21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的一对孔
22贯穿夹具
23拉伸试验用轴状夹具
24固定板
A固定在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
B与机械紧固件构件A成对的机械紧固件构件

Claims (9)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内表面上,具有1个以上机械紧固件构件A,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是可分离成2个构件A、B且可扣合这些构件A、B之间的一对机械紧固件中的一个构件,且固定在轮胎内腔侧,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具有锁定所述扣合的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机械紧固件构件中,固定在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包含:基座部,其具有外径较小的凸柱和平板状基部,以及,覆盖部,其具有内径比所述凸柱的直径大的插入孔,所述基座部埋设在轮胎内部,所述覆盖部露出在轮胎内表面,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覆盖部夹住轮胎构件被相互固定住,由此来构成机械紧固件构件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与固定在所述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成对的机械紧固件构件B,在与固定在所述轮胎内腔侧的机械紧固件构件A扣合时,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与机械紧固件构件B接触,并按压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B,使得与设置在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侧面上的槽部相嵌合的爪部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B突出,机械紧固件构件A、B之间就会构成嵌合,从而构成所述锁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成为构成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的基座部的所述外径较小的凸柱,呈圆柱形柱状,所述圆柱形柱状的中心孔并不贯通,所述平板状基部呈圆形平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部和所述覆盖部,夹住属于轮胎构件的加固材料,而被相互固定,以构成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构件包含涂胶加固纤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比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为0.5~100N/mm2,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为0.2~50N/m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对轮胎内表面的固定强度,为1.0~80N/mm2,所述机械紧固件构件A、B扣合锁定时的扣合强度,为0.5~30N/mm2
CN201480067610.1A 2013-12-13 2014-12-09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8138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7640 2013-12-13
JP2013257640 2013-12-13
PCT/JP2014/082563 WO2015087879A1 (ja) 2013-12-13 2014-12-09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3865A true CN105813865A (zh) 2016-07-27
CN105813865B CN105813865B (zh) 2018-11-09

Family

ID=5337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7610.1A Active CN105813865B (zh) 2013-12-13 2014-12-09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0271B2 (zh)
EP (1) EP3081401B1 (zh)
JP (1) JP5943152B2 (zh)
CN (1) CN105813865B (zh)
AU (1) AU2014362537B2 (zh)
RU (1) RU2660204C2 (zh)
WO (1) WO2015087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5237B2 (ja) * 2019-01-09 2023-01-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9303A (en) * 1977-02-15 1978-07-11 Pedro Pere Parera Snap fastener
JP2007301165A (ja) * 2006-05-11 2007-11-22 Tokyo Jomae Seisakusho:Kk 係止機構付き留め具
JP2007326536A (ja) * 2006-06-09 2007-12-20 Bridgestone Corp 電子装置取付構造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371856A (zh) * 2010-07-27 2012-03-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795061A (zh) * 2011-05-23 2012-11-2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2240602A (ja) * 2011-05-23 2012-12-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8111A1 (en) * 1999-11-24 2001-05-31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Improved tire module attachment mount
AU2003208957A1 (en) 2002-02-18 2003-09-09 Bridgestone/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Attachment method for tire tag
JP3916625B2 (ja) 2004-08-05 2007-05-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919225B1 (fr) * 2007-07-24 2011-04-29 Michelin Soc Tech Pneumatique equipe pour la fixation d'un objet a sa paroi et attache a cet effet
US8650723B2 (en) * 2009-08-20 2014-02-18 Rome Fastener Corporation Non-rotatable snap fasteners
JP2012025319A (ja) 2010-07-27 2012-02-0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29009B2 (ja) 2011-05-16 2016-06-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ITMI20112427A1 (it) * 2011-12-29 2013-06-30 Pirelli Dispositivo di monitoraggio per pneumatici per ruote di veicoli, pneumatico per ruote di veicoli provvisto di detto dispositivo di monitoraggio, e metodo per installare un'unita' elettronica in detto pneumatic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99303A (en) * 1977-02-15 1978-07-11 Pedro Pere Parera Snap fastener
JP2007301165A (ja) * 2006-05-11 2007-11-22 Tokyo Jomae Seisakusho:Kk 係止機構付き留め具
JP2007326536A (ja) * 2006-06-09 2007-12-20 Bridgestone Corp 電子装置取付構造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371856A (zh) * 2010-07-27 2012-03-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2795061A (zh) * 2011-05-23 2012-11-28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2240602A (ja) * 2011-05-23 2012-12-1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18357A1 (en) 2016-11-03
JP5943152B2 (ja) 2016-06-29
EP3081401A4 (en) 2017-08-02
JPWO2015087879A1 (ja) 2017-03-16
AU2014362537A1 (en) 2016-07-14
WO2015087879A1 (ja) 2015-06-18
US10160271B2 (en) 2018-12-25
CN105813865B (zh) 2018-11-09
AU2014362537B2 (en) 2017-11-23
EP3081401A1 (en) 2016-10-19
RU2660204C2 (ru) 2018-07-05
EP3081401B1 (en) 202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17865A1 (en) Tire structure for externally mounted device
CN108430795A (zh) 用于非充气式车轮的辐条制造
US10052919B2 (en) Tire with pre-stressed toroidal element
CN103561973B (zh) 充气轮胎
RU2634736C2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CN105555554A (zh)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29560B (zh) 自行车车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0733129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5813865A (zh) 充气轮胎
CN105555553A (zh) 充气轮胎
JP4959575B2 (ja) 車両の地面接触構成要素、タイヤおよび測定装置の使用
CN109789725A (zh) 具有胎圈锁的车轮
US8535031B2 (en) Pneumatic tire mold adapter
US20150107746A1 (en) Tire apex structure
US11660915B2 (en) Pneumatic ti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20150091574A (ko) 클램프를 이용한 타이어용 런플렛 지지체의 조립구조
US10017009B2 (en) Pneumatic tire
CN116968476A (zh) 一种改善轮胎胎里露线的内衬复合件及轮胎
WO2023175405A1 (en) Fastening element for fastening electronic devices on ti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tire provided with said fastening element
EP1872978B1 (en) Run flat support body for pneumatic tire
CN109952213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