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2070A -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2070A
CN105812070A CN201410843888.5A CN201410843888A CN105812070A CN 105812070 A CN105812070 A CN 105812070A CN 201410843888 A CN201410843888 A CN 201410843888A CN 105812070 A CN105812070 A CN 105812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mmmbpa
increment distribution
calibration
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43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2070B (zh
Inventor
吴文伟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438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2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2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2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2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2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将MMMB 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的方式确定MMMB PA的多级恒定增益,在APC码字校准阶段,以相邻两个恒定增益为基础进行APC码字校准,相邻两个恒定增益校准同时包含一个功率切换点校准,每个恒定增益等级包括一个或多个MMMB PA输出功率等级。因此本发明避免了在采用最优效率的APT技术时,由于VCC不同,有太多功率切换点校准需求的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功率切换点的数量,减少了校准的工作量,有效地提升了校准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在对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时可以复用功率放大器高低增益校准方法,有效解决了前向兼容问题,节省了演进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射频电路中存在大量的模拟器件,模拟器件具有很大的器件离散性,会导致生产出来的不同移动终端的射频特性存在离散性,即移动终端的射频性能如最大发射功率、闲环功率控制等指标不能满足3GPP的指标要求,也就无法通过射频一致性测试。因此,在移动终端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生产出来的每一台终端进行射频校准以消除这种离散特性,从而使生产出的每台终端都能满足射频一致性要求。
由于移动终端支持多模多频,增加了射频前端方案的复杂度,若按照以往一个频段由一个PA(PowerAmplifer功率放大器)支持,不但移动终端面积无法无限支持,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宽频高集成度的MMMBPA(MultiModeMultiBandPowerAmplifer多模多频段功率放大器),但是由于MMMBPA支持的带宽较宽,为保证MMMBPA中每个频段的输出功率具有较高效率,需要在技术上采取一些措施,以便使每个频段的MMMBPA输出功率接近或达到单频MMMBPA的效率。而目前提高移动终端MMMBPA效率的主要方法有:高低增益模式技术(High/LowGainMode)、平均功率跟踪技术(APT,AveragePowerTracking)、包络追踪技术(ET,EnvelopeTracking)等。通常人们选用APT技术,这是因为ET的实现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只对MMMBPA高功率输出时会有明显的效率提升,而对中/低功率输出时的效率提升效果不佳;高低增益模式技术对中/低功率输出时会有明显的效率提升,但是对于高功率输出时的效率提升效果不佳。
其中,APT技术应用的复杂程度与应用方法有关。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以邻信道泄漏比(ACLR)满足最低要求为基准,从高到低分布的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目标,在某一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下,APT的VCC电压从高到低扫描,以找到满足ACLR的最低要求的MMMBPA的VCC电压,确定为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下APT的VCC电压,此时可得到MMMBPA输入功率的发信机的APC(AutomaticPowerControl)码字。同理,利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得到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的VCC电压和APC码字。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是通过采用DCDC技术实现的,因此MMMBPA应用方法的复杂程度与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多少、APT电压等级的多少以及APT电压精度有直接关系,为了确保每级MMMBPA输出功率的ACLR性能满足最低要求,以及每级MMMBPA输出功率达到最优效率,通常采用这种最优效率的APT技术,这种方法为了使MMMBPA每个输出功率等级都处于最优的效率,每个输出功率等级都需要对MMMBPA输入功率及VCC电压进行调整,该方法带来的缺点是MMMBPA各输出功率等级的增益都不一样,校准工作量大,效率低;此时每个等级MMMBPA输出功率与MMMBPA输入功率不成线性,不同VCC电压下的各输出功率等级的APC码字的校准不适合用效率较高的线性校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在提高移动终端MMMBPA效率采用APT技术时,在其使用的最优效率的APT技术过程中的APC码字校准阶段,由于每个等级MMMBPA输出功率与MMMBPA输入功率不成线性,需要对每个等级的MMMBPA输入功率及APT的VCC电压进行调整,使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切换点较多,增大了校准的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S2:将最优分级后VCC级数确定为MMMBPA的恒定增益级数;
S3:对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执行所述步骤S1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取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最大的VCC电压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并逐一计算每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电流增量分布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S11: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各个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将所述所有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逐一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以实现对所述VCC电压的分级;
S12:根据所述VCC电压的分级情况及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
S13:将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与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更新步骤S10中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S14:反复执行步骤S11~S13以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根据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实现对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1中,对VCC电压的分级通过如下标准进行:
若计算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等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同一VCC等级;
若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不同VCC等级。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2中,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ΔI ′ = Σ m = 2 M Σ i = 1 m - 1 1 i ! · A ′ · P m
其中,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m为同一VCC等级所包含的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为m的最大值;Pm表示有相同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的不同VCC等级的个数,A'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3中,更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的过程如下:
S130:当ΔI'>ΔI时,将更新前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减半作为更新后的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直至ΔI'<ΔI为止,将此时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的值记为B;其中,ΔI为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
S131:以B开始进行多次调整,直至调整至B+n*B/N时ΔI'>ΔI为止,将此刻的n记为C;其中,n为调整的次数,N为n的最大值;
S132:将B+(C-1)*B/N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执行所述步骤S10和S11过程中,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对象,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其中,相邻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之差为恒定值,所述恒定值是根据通信网络的制式要求确定;
S101: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
S102:通过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与相应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相乘以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01中,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的过程如下:
从最大的VCC电压开始,对于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所述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中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与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之差。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通信网络的制式为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LTE_FDD或LTE_TDD。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后还包括对每级VCC电压进行量化的步骤,以确定VCC电压取值的精确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APC码字校准所需的功率切换点数量等于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减一。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APC码字校准包括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功率切换点校准。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中,所述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均为线性校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包括:
VCC数据处理模块,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恒定增益等级模块,将最优分级后VCC级数确定为MMMBPA的恒定增益级数;
APC码字校准模块,对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VCC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
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用于取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所有最大的VCC电压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并逐一计算每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电流增量分布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各个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将所述所有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逐一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以实现对所述VCC电压的分级;
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CC电压的分级情况及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
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用于将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与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更新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VCC电压最优分级模块,反复依次通过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及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以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根据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实现对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对VCC电压的分级通过如下标准进行:
若计算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等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同一VCC等级;
若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不同VCC等级。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M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m为同一VCC等级所包含的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为m的最大值;Pm表示有相同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的不同VCC等级的个数,A'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更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的过程如下:
当ΔI'>ΔI时,将更新前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减半作为更新后的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直至ΔI'<ΔI为止,将此时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的值记为B;其中,ΔI为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
以B开始进行多次调整,直至调整至B+n*B/N时ΔI'>ΔI为止,将此刻的n记为C;其中,n为调整的次数,N为n的最大值;
将B+(C-1)*B/N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和所述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在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对象,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其中,相邻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之差为恒定值,所述恒定值是根据通信网络的制式要求确定;
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
通过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与相应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相乘以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的过程如下:
从最大的VCC电压开始,对于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所述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中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与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之差。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后还包括对每级VCC电压进行量化的步骤,以确定VCC电压取值的精确度。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APC码字校准所需的功率切换点数量等于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减一。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APC码字校准包括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功率切换点校准。
可选的,在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中,所述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均为线性校准。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中,通过将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的方式确定MMMBPA的多级恒定增益,在APC码字校准阶段,以相邻两个恒定增益为基础进行APC码字校准,相邻两个恒定增益校准同时包含一个功率切换点校准,每个恒定增益等级包括一个或多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因此本发明避免了在采用最优效率的APT技术时,由于VCC不同,有太多功率切换点校准需求的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功率切换点的数量,减少了校准的工作量,有效地提升了校准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在对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时可以复用功率放大器高低增益校准方法,有效解决了前向兼容问题,节省了演进开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执行步骤S1过程中相关步骤流程图;
图3是执行所述步骤S10和S11过程中,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WCDMA通信系统网络的终端上行功率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请参考图2,其是执行步骤S1过程中相关步骤流程图。结合图2的内容,执行所述步骤S1过程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S10:取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所有最大的VCC电压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并逐一计算每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电流增量分布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提到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是指表6中第3列的VCC电压的数据(即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
为了较好的理解S10中如何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下面举例进行详细说明,请继续参考表6中第3列的数据,其中,最大的VCC电压是其最后一行2.834V,表6第6列以此VCC取值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时,计算第7列的电流增加量和第8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第8列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大值54.67128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可以根据精度要求适当取小数点后面的有效位,如54.7)。
S11: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各个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将所述所有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逐一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以实现对所述VCC电压的分级。
较佳的,所述步骤S11中,对VCC电压的分级通过如下标准进行:
若计算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等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同一VCC等级;
若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不同VCC等级。
为了较好的理解如何确定VCC电压的分级,以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为54.7举例进行详细说明,从表6的第8列可见,逐一计算的各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都比54.7要小,因此,它们都属于2.834V这个VCC取值电压的同一等级。
以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为0.75举例,从表7的第2列的最后一行PA输出功率等级为28dBm开始往上逐次计算表7最后一列电流增量分布值,对于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0.75的MMMBPA输出功率等级,VCC取值保持与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下一行一致;对于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0.75的PA输出功率等级,VCC取值与下一行不同。表7最后一列倒数第2行的PA输出功率等级为27dBm的电流增量分布值为0.65,小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0.75,因此,第6列输出功率等级为27dBm的VCC取值保持与PA输出功率等级为28dBm的VCC取值一致,都是2.85V;表5最后一列PA输出功率等级为26dBm的电流增量分布值为1.47,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0.75,因此,第6列PA输出功率等级为26dBm的VCC取值与PA输出功率等级为27dBm的VCC取值不同,为2.3V。
S12:根据所述VCC电压的分级情况及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其中,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29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m为同一VCC等级所包含的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为m的最大值;Pm表示有相同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的不同VCC等级的个数,A'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为了较好的理解如何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下面以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为54.7举例,详细说明如下的公式: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29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当m=2到28时,Pm=0,只有当m=29时,Pm=1,ΔI'=214.8
S13:将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与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更新步骤S10中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为了较好的理解如何更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下面举例进行详细说明,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是产品对MMMBPA可增加的统计平均电流的要求,以WCDMA通信系统PA分布平均电流为50mA为例,一般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是小于20%(即10mA)。以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为54.7得到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是214mA,远远大于10mA的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因此,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下一步更新为54.7的一半为27.35。
更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的过程如下:
S130:当ΔI'>ΔI时,将更新前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减半作为更新后的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直至ΔI'<ΔI为止,将此时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的值记为B;其中,ΔI为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
S131:以B开始进行多次调整,直至调整至B+n*B/N时ΔI'>ΔI为止,将此刻的n记为C;其中,n为调整的次数,N为n的最大值;
S132:将B+(C-1)*B/N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的精度要求不高,因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的精度有限,但在可接受的效率降低情况下,对提升校准效率效果明显。本实施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为0.75。根据S12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公式,计算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为0.75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为9.75,公式中的具体值为: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5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当m=2时,Pm=3;
当m=3时,Pm=3;
当m=4时,Pm=1;
当m=5时,Pm=2。
S14:反复执行步骤S11~S13以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根据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实现对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分级都是从MMMBPA的最大输出功率等级开始,将对象为输出功率等级的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计算值依次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
请参考表7,最优分级是将表7中第8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计算值与0.75比较,将小于0.75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各输出功率等级设定为同一VCC等级,将大于0.75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输出功率等级设定为与其大一级的输出功率等级为不同的VCC等级。从最大输出功率等级开始,依次计算各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只要第8列表格中数值大于0.75,该输出功率等级作为VCC不同等级的功率转换点,电流增量分布值更换为0,该VCC电压就作为VCC电压的分级节点,由此一共可分成了9个VCC等级,其中,拥有2个输出功率等级的不同VCC有3个,见第6列中Vcc取值分别是为2.85V、2.3V和1.9V;拥有3个输出功率等级的不同VCC等级有3个,见第6列中Vcc取值分别是为1.55V、1.25V和1V;拥有4个输出功率等级的VCC只有1个,见第6列中Vcc取是0.8V;拥有5个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等级有2个,见第6列中Vcc取值分别是为0.65V和0.5V。
同一VCC等级的VCC取值为:此VCC等级中的最大输出功率的VCC电压的量化值,量化的作用就是确定VCC取值电压精度,即APT的电压精确度。简化给APT电压的精度要求,便于DCDC的实现。此实施例的精度为0.05V,VCC取值略微偏大于对应的最优效率的测试数据中对应的VCC电压。
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请参考图3,其为是执行所述步骤S10和S11过程中,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步骤流程图,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对象,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其中,相邻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之差为恒定值,所述恒定值是根据通信网络的制式要求确定;所述通信网络的制式为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LTE_FDD或LTE_TDD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通信网络的制式都有各自的上行功率分布图,本发明仅是利用不同类别的通信系统都有各自的上行功率分布图所对应的相应表格数据进行后续操作,主要是为了提取不同类别通信系统的功率分布值(即为表1中第3列的数据),为后续计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做准备。
较佳的实施例,以WCDMA通信系统为例作详细的阐述,文中列举的相关表格均是以WCDMA通信系统进行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步骤S100,请参考图4及表1,其中,图4为是WCDMA通信系统网络的终端上行功率分布图;图4中横坐标表示终端功率,纵坐标表示不同的终端功率占整个功率分布的百分比情况。表1是将图4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以表格列举相关数据的形式基本展示出来,当然由表1中的数据同样可以画出如图4所示的功率分布图。另外,表1中的终端功率与PA输出功率的关系是线性关系,因此,表1展示的PA输出功率的分布关系也可以用类似于图4的曲线方式展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后续表格中出现的‘功率分布’均等同于‘功率分布百分比”,表1内容具体如下:
表1
请继续参考表1第2列,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WCDMA制式对MMMBPA最佳效率的需求,这里相邻两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之间相差1dB,当然相邻两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之间相差的功率数值包括但不局限于1dB。
S101: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其中,所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较佳的,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的过程如下:从最大的VCC电压开始,对于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所述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中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与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之差。
以表6第7列和表7第7列的电流增加量为例,表6只有1个VCC等级,表6第4列最后一行的综合电流是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为429.27mA,表6的第7列是通过429.27减去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得到的,如表7第7列最后一行的综合电流是429.27,因此这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429.27-429.27=0,表7第7列倒数第2行的综合电流是348.22,因此这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429.27-348.22=81.05,以此类推。表7计算的是VCC取值为9个不同等级的各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以Vcc取值为0.5V这个等级为例,第4行第2列中PA输出功率等级为3的电流增加量为VCC取值为0.5V的最高输出功率等级为4的综合电流10.37(第5行第4列)与输出功率等级为3的的综合电流9.85(第4行第4列)之差为0.52。
对于计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是通过如下等式实现的:
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换言之,上述等式等同于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其中,APT输入电流值(即为DCDC的输入电流值),具体请结合表2的内容进行理解,表2中,APT输入电流值(即为表2第9列DCDC的输入电流值)及MMMBPA控制电流值(即为表2第10列)均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从表2中所列举的数据可以较为简便的计算出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即为表2第11列),计算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
表2
另外,由表2中的数据还可以计算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效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效率=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效率×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DCDC效率。
表3
下面顺便说明一下统计平均电流与综合电流的关系,根据MMMBPA厂家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见表2第11列及表3中第3列的相同数据)及WCDMA制式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数值(即表1中第3列及表3中第4列的相同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分布电流值(即表3中第5列的数据),其中,计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分布电流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分布电流(即表3中第5列的数据)=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即表3中第3列的数据)×当前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即表3中第4列的数据);
将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分布的数值都计算完后,所有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分布求和可以得到最佳效率的APT法的统计平均电流的数值,它标明了此MMMBPA用最佳效率的APT技术的统计平均功耗。
同理,根据VCC电压的最优分级,可以测试得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表4的第9列)和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控制电流值(表4的第10列),通过计算得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表4的第11列和表5的第3列数据相同)和分布电流(表5的第5列),从而得到VCC电压最优分级的APT技术的统计平均电流,它标明了相同的MMMBPA用VCC电压最优分级的APT技术的统计平均功耗。
表4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VCC电压最优分级的APT技术,其统计平均电流的结果为54.46mA,而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最优效率的APT法,其统计平均电流的数值为50.54mA,实测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是54.46mA与50.54mA之差,为4mA左右,本发明实测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一般比估算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要小。通过本方法可以在VCC电压分级级数与实际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之间找到平衡。
由此可见,本发明是以增加较小的统计平均电流为代价的,而对于增加的这部分统计平均电流在实际应用中又可以被接受,换来的好处是有效提高PA的校准效率。
表5
S102:通过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与相应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相乘以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
以表6和表7为例,表6计算的是VCC取值为2.834V的各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表7计算的是VCC取值为9个不同等级的各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分别为表6的第7列和表7的第7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分别为表6的第5列和表7的第5列。表6的第8列即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是表6的第7列与第5列相乘的结果,表7的第8列即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是表7的第7列与第5列相乘的结果。表7的倒数第2行,MMMBPA输出功率为27dBm时,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为0.65,即由81.05×0.80%≈0.65计算获得。
表6
表7
接着,执行步骤S2,将最优分级后VCC级数确定为MMMBPA的恒定增益级数。
请参考表8,为最优VCC分级后的MMMBPA具体测试数据,MMMBPA的增益(即表8中第4列的MMMBPA增益数据)的数值等于MMMBPA的输出信号与MMMBPA的输入信号只差,MMMBPA的增益受VCC取值的影响,随VCC取值的变化而变化,恒定增益的级数与VCC电压的级数相等是APT技术的一大特性,因此最终恒定增益等级的划分与VCC取值的等级有关。请继续参考表8中第4列的数据及第6列数据,两列数据在分级时的界限是一样的。
表8
接着,执行步骤S3,对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此步骤相当于将R个恒定增益等级认为由R-1个高低增益模式组合而成,以表8为例,9级恒定增益可以认为分别有VCC取值为2.85V和2.3V、2.3V和1.9V、1.9V和1.55V、1.55V和1.25V、1.25V和1V、1V和0.8V、0.8V和0.65V、0.65V和0.5V的8个高低增益模式组成,进而可以采用高低增益模式的APC码字校准的方法,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前向兼容性,节省了演进的开发成本。
其中,所述APC码字校准包括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功率切换点校准。所述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均为线性校准。当然对于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包括但不局限与线性校准这一种方法。相邻两级两种不同恒定增益相当于高低增益,其增益值是固定的两个值,此时的MMMBPA输出功率与MMMBPA输入功率呈两种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采用线性校准,同时校准两种恒定增益之间的功率切换点。依此类推,可知,本发明所述APC码字校准所需的功率切换点数量比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少1。
本实施例中,最终将所述VCC电压划分为9个等级,因此恒定增益的级数也为9个等级,由于APC码字校准的功率切换点数量等于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减一减1,因此APC码字校准的功率切换点有8个。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最优效率的APT技术(见表9),共有28个功率切换点和29个不同增益(见表9第4列),一方面不适合沿用高低增益模式的校准方法,另一方面校准算法相对复杂,且校准后储存的码表容量大。
另外,对比表8的VCC最优分级的APT技术和表9的最优效率的APT技术测试数据,可以获知两点内容:1.本发明采用的VCC最优分级APT技术与最优效率的APT技术相比,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CLR值(表8中第5列的数据,表9中第5列的数据)有所提高。2.请对比表8第6列和表9第6列本发明采用的VCC最优分级APT技术使VCC电压级数明显降低,便于VCC供电的实现;同时会带来PA效率的小幅度降低(对比表8第12列和表9第12列),但可以符合实际需求,被产品接受。
表9
进一步的,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后还包括对每级VCC电压进行量化的步骤,以确定VCC电压取值的精确度。
请参考图5,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的示意图。所述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包括:VCC数据处理模块10,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恒定增益等级模块11,将最优分级后VCC级数确定为MMMBPA的恒定增益级数;APC码字校准模块12,对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
具体的,所述VCC数据处理模块10还包括: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用于取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最大的VCC电压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并逐一计算每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电流增量分布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各个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将所述所有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逐一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以实现对所述VCC电压的分级。其中,所述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对VCC电压的分级通过如下标准进行:若计算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等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同一VCC等级;若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VCC电压取值处于不同VCC等级。
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CC电压的分级情况及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具体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采用如下公式: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M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m为同一VCC等级所包含的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为m的最大值;Pm表示有相同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的不同VCC等级的个数,A'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用于将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与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更新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ΔI'>ΔI时,将更新前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减半作为更新后的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直至ΔI'<ΔI为止,将此时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的值记为B;其中,ΔI为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以B开始进行多次调整,直至调整至B+n*B/N时ΔI'>ΔI为止,将此刻的n记为C;其中,n为调整的次数,N为n的最大值;将B+(C-1)*B/N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
VCC电压最优分级模块,反复依次通过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及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以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根据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实现对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和所述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在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对象,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其中,相邻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之差为恒定值,所述恒定值是根据通信网络的制式要求确定;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通过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与相应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相乘以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
进一步的,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的过程如下:
从最大的VCC电压开始,对于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所述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中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与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之差;其中,所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
进一步的,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后还包括对每级VCC电压进行量化的步骤,以确定VCC电压取值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APC码字校准所需的功率切换点数量等于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减一。
进一步的,所述APC码字校准包括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功率切换点校准,且所述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均为线性校准。
综上,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中,通过将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的方式确定MMMBPA的多级恒定增益,在APC码字校准阶段,以相邻两个恒定增益为基础进行APC码字校准,相邻两个恒定增益校准同时包含一个功率切换点校准,每个恒定增益等级包括一个或多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因此本发明避免了在采用最优效率的APT技术时,由于VCC不同,有太多功率切换点校准需求的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功率切换点的数量,减少了校准的工作量,有效地提升了校准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在对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时可以复用功率放大器高低增益校准方法,有效解决了前向兼容问题,节省了演进开发成本。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S2:将最优分级后VCC级数确定为MMMBPA的恒定增益级数;
S3:对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S1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取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最大的VCC电压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并逐一计算每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电流增量分布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S11: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各个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将所述所有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逐一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以实现对所述VCC电压的分级;
S12:根据所述VCC电压的分级情况及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
S13:将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与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更新步骤S10中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S14:反复执行步骤S11~S13以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根据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实现对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对VCC电压的分级通过如下标准进行:
若计算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等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同一VCC等级;
若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不同VCC等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M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m为同一VCC等级所包含的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为m的最大值;Pm表示有相同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的不同VCC等级的个数,A′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更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的过程如下:
S130:当ΔI′>ΔI时,将更新前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减半作为更新后的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直至ΔI′<ΔI为止,将此时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的值记为B;其中,ΔI为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
S131:以B开始进行多次调整,直至调整至B+n*B/N时ΔI′>ΔI为止,将此刻的n记为C;其中,n为调整的次数,N为n的最大值;
S132:将B+(C-1)*B/N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步骤S10和S11过程中,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对象,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其中,相邻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之差为恒定值,所述恒定值是根据通信网络的制式要求确定;
S101: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
S102:通过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与相应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相乘以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的过程如下:
从最大的VCC电压开始,对于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所述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中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与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之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所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所述通信网络的制式为GSM、CDMA、WCDMA、CDMA2000、TD-SCDMA、LTE_FDD或LTE_TDD。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后还包括对每级VCC电压进行量化的步骤,以确定VCC电压取值的精确度。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C码字校准所需的功率切换点数量等于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减一。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C码字校准包括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功率切换点校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均为线性校准。
14.一种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VCC数据处理模块,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恒定增益等级模块,将最优分级后VCC级数确定为MMMBPA的恒定增益级数;
APC码字校准模块,对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进行APC码字校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CC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
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用于取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最大的VCC电压作为MMMBPA工作的VCC电压,并逐一计算每个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取电流增量分布值中最大的一个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各个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将所述所有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逐一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比较以实现对所述VCC电压的分级;
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CC电压的分级情况及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
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用于将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与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更新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VCC电压最优分级模块,反复依次通过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及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以确定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根据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实现对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对VCC电压的分级通过如下标准进行:
若计算的VCC电压取值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小于等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同一VCC等级;
若计算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大于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则判定当前输出功率等级的VCC电压取值与其输出功率等级大一级的VCC电压取值处于不同VCC等级。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计算模块通过如下公式获得所述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计值:
&Delta;I &prime; = &Sigma; m = 2 M &Sigma; i = 1 m - 1 1 i ! &CenterDot; A &prime; &CenterDot; P m
其中,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m为同一VCC等级所包含的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为m的最大值;Pm表示有相同输出功率等级级数m的不同VCC等级的个数,A′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更新模块更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形成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的过程如下:
当ΔI′>ΔI时,将更新前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减半作为更新后的新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直至ΔI′<ΔI为止,将此时的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A′的值记为B;其中,ΔI为终端MMMBPA的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要求值,ΔI'为统计平均电流增加量的估算值;
以B开始进行多次调整,直至调整至B+n*B/N时ΔI′>ΔI为止,将此刻的n记为C;其中,n为调整的次数,N为n的最大值;
将B+(C-1)*B/N作为电流增量分布值的最优目标值。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增量分布值的目标值计算模块和所述VCC电压分级确定模块在计算最优效率测试数据中的VCC电压的电流增量分布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以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为对象,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其中,相邻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之差为恒定值,所述恒定值是根据通信网络的制式要求确定;
基于MMMBPA厂家提供的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
通过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与相应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功率分布值相乘以获得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量分布值。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的过程如下:
从最大的VCC电压开始,对于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电流增加量为:所述同一VCC电压等级中对应的各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中最高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与相应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之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的校准效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综合电流等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APT输入电流值与每个MMMBPA输出功率等级的MMMBPA控制电流值之和。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VCC电压进行最优分级后还包括对每级VCC电压进行量化的步骤,以确定VCC电压取值的精确度。
23.如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C码字校准所需的功率切换点数量等于所述恒定增益的级数减一。
24.如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C码字校准包括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功率切换点校准。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PA校准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MBPA相邻两级的恒定增益校准及所述功率切换点校准均为线性校准。
CN201410843888.5A 2014-12-30 2014-12-30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812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3888.5A CN105812070B (zh) 2014-12-30 2014-12-30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43888.5A CN105812070B (zh) 2014-12-30 2014-12-30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070A true CN105812070A (zh) 2016-07-27
CN105812070B CN105812070B (zh) 2018-08-31

Family

ID=5642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43888.5A Active CN105812070B (zh) 2014-12-30 2014-12-30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20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0520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切换点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641957A (zh) * 2020-06-09 2020-09-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Apt电压配置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2085A (zh) * 2011-04-14 201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JP2014120842A (ja) * 2012-12-14 2014-06-30 Ntt Docomo Inc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US20140341318A1 (en) * 2013-05-16 2014-11-20 Broadcom Corporation Average power tracking in a transmit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2085A (zh) * 2011-04-14 201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JP2014120842A (ja) * 2012-12-14 2014-06-30 Ntt Docomo Inc 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
US20140341318A1 (en) * 2013-05-16 2014-11-20 Broadcom Corporation Average power tracking in a transmit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0520A (zh) * 2016-07-28 2016-12-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切换点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641957A (zh) * 2020-06-09 2020-09-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Apt电压配置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2070B (zh) 2018-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90687A (ko) Soh 보정 방법과 장치,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저장 매체
EP3002862A1 (en) Digital multi-level envelope tracking for wide-bandwidth signals
CN102158078A (zh) 一种功放供电电路及终端
CN102172085B (zh) 降低功率放大器功耗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12454A (zh) 包络追踪系统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444344A (zh) 利用差分测量的组合开环和闭环功率控制
CN103792982B (zh) 一种无外接电容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CN103607209A (zh) 直流失调校准系统及直流失调校准方法
CN101977022A (zh) 互补增强功率补偿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6292824A (zh) 低压差稳压器电路
CN102404831B (zh) 一种wcdma移动终端的内环功率控制方法
CN105812070A (zh) 利用apt技术提高终端mmmb pa校准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16538A (zh) 锂电池容量的测量装置及确定方法
CN103973086A (zh) 一种程控直流电源的纹波抑制器电路
CN108475982A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开关电源电流检测方法
CN103546154B (zh) 模拟数字转换的位元扩展系统及其位元扩展方法
CN101741431A (zh) 一种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3002552B (zh) 自动功率控制码表的获取方法、自动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29174B (zh) 一种恒功率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618951A (zh)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4467701A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的电压校正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4300949A (zh) 物联网射频芯片用低电压复位电路
CN106102251A (zh) 具有功率补偿功能的led驱动芯片及其电路系统
CN109164297B (zh) 多功能电表
CN101329692A (zh) 变容器电容-电压模型及其形成装置和方法、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