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1061B -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1061B
CN105811061B CN201610314140.5A CN201610314140A CN105811061B CN 105811061 B CN105811061 B CN 105811061B CN 201610314140 A CN201610314140 A CN 201610314140A CN 105811061 B CN105811061 B CN 105811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tenna
bridge
contact conductor
bridge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41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11061A (zh
Inventor
苟君
张天
王军
黎威志
蒋亚东
吴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03141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1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1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1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11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1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12Coupling devices having more than two port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薄膜的吸收率低,且天线种类与结构参数可调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方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上设置有电路接口,驱动电路的上方设置有带有桥面和桥腿的支撑层,支撑层与驱动电路之间具有由牺牲层制作而成的谐振腔,支撑层上的上方设置有与电路接口相互连接的电极引线层,电极引线层设置有电极引线接口,电极引线层的上方设置有能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电极引线接口设置有氧化钒层,钝化层的上方设置有由桥面天线和桥腿天线组成的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馈点位于氧化钒层处。本发明具有天线独立可调、多频吸收、吸收率高、偏振探测等特点,用于红外与太赫兹波段探测与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线耦合微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红外与太赫兹波探测与成像。
背景技术
红外探测技术作为对人类感官的补充和扩展,在民用和军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光子探测器已经应用到了通信、医学、军事等领域,但因为其工作时必须制冷,造成整个系统庞大,结构复杂而且成本偏高,从而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研制成为可能。目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技术已经成为红外探测技术最主流的方向,这种技术使我们在常温下就能获得具有很高敏感性能的红外探测器。另外,其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和响应波段宽等很多优点,使其大规模市场化成为可能。
目前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测热辐射计。要实现室温下的红外探测,探测结构的设计是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器件的关键。微桥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探测结构。采用光刻方法在牺牲层上制作出支撑层和敏感层图案而最后去除牺牲层的方法,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式的热绝缘微桥结构。微桥由桥墩、桥腿和桥面组成,制作在带有读出电路的衬底上,桥墩支撑起桥腿和桥面,使桥腿和桥面悬空,红外吸收层与热敏薄膜淀积在桥面上。在器件工作时,采用锗制作的透镜来收集和聚焦红外辐射到位于光学系统焦平面上的敏感元件阵列上,目标红外辐射的变化被桥面上的红外探测薄膜探测到,反映到热敏薄膜温度和电阻的变化,通过制作在微桥中的电学通道将这一变化传递到衬底读出电路,还原成图像信息,实现对目标信号的探测。为了充分利用物体的红外辐射,通常在牺牲层底部增加一层反射结构以提高敏感层对红外辐射的吸收,通常认为敏感层与反射层距离为入射红外光线波长的1/4时形成的微腔吸收效果最好。
根据使用的热敏电阻材料的不同,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可以分为氧化钒(VOx)探测器和非晶硅探测器两种。氧化钒技术由美国的Honeywell公司在90年代初研发成功,目前其专利授权BAE、L-3/IR、FLIR-INDIGO、DRS、NEC、以及SCD等几家公司生产。非晶硅技术主要由法国的CEA/LETI/LIR实验室在九十年代末研发成功,目前主要由法国的SOFRADIR和ULIS公司生产。氧化钒对室温电阻温度变化很敏感,可得到较大的电阻温度系数(TCR,一般为–2%/K~–3%/K),电阻值可控制在几千欧至几万欧,1/f噪声较低,同时薄膜沉积技术成熟,是目前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首选的热敏电阻材料。Raytheon、BAE、DRS、Indigo、NEC以及SCD等公司都能生产160×120~640×480阵列的氧化钒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其噪声等效温差(NETD)为20~100mK。目前,BAE和DRS公司都正在研究1024×1024阵列、像元尺寸15μm、NETD为50mK的大规模氧化钒非致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太赫兹(Terahertz,THz)波指频率介于0.1~10THz(波长3mm~30µm)的电磁辐射,其电磁波谱位于微波和红外波段之间。因此,太赫兹系统兼顾电子学和光学系统的优势。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太赫兹辐射产生和检测方法,人们对于该波段电磁辐射性质的了解非常有限,以致于该波段被称为电磁波谱中的太赫兹空隙。该波段也是电磁波谱中有待进行全面研究的最后一个频率窗口。与其它波段的电磁波相比,太赫兹电磁波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①瞬态性:太赫兹脉冲的典型脉宽在皮秒量级;②宽带性:太赫兹脉冲源通常只包含若干个周期的电磁振荡,单个脉冲的频带可以覆盖GHz至几十THz的范围;③相干性: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相干测量技术能够直接测量太赫兹电场的振幅和相位,可以方便地提取样品的折射率、吸收系数;④低能性:太赫兹光子的能量只有毫电子伏特,不会因为电离而破坏被检测物质,从而可以安全地进行生物医学方面的检测和诊断;⑤穿透性:太赫兹辐射对于很多非极性绝缘物质,例如硬纸板、塑料、纺织物等包装材料都有很高的穿透特性,可用于对藏匿物体进行探测。太赫兹波的这些特点使其在物体成像、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射电天文、宽带移动通讯、尤其是在卫星通讯和军用雷达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由于自由电子激光器和超快激光技术的发展,为太赫兹脉冲的产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激发光源,使太赫兹辐射的产生机理、检测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
太赫兹探测器是太赫兹技术应用的关键器件。在太赫兹探测器的开发和应用中,检测太赫兹辐射信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传统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结构,理论上可以用于太赫兹波段的探测与成像。根据1/4波长理论,以辐射频率3THz为例,为充分吸收太赫兹辐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光学谐振器高度应为25μm(入射辐射的1/4波长)。但这样的谐振腔高度在器件的制备上难以实现(传统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谐振腔高度约为1.5~3μm)。若不改变谐振腔高度,其膜系结构对太赫兹辐射的吸收极低,使得信号检测的难度较大。在文献(F. Simoens, etc, “Terahertz imaging with a quantum cascadelaser and amorphous-silicon microbolometer array”, Proceedings of SPIE, vol.7485, pp. 74850M-1–74850M-9, 2009)中,将基于非晶硅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用于太赫兹成像,经过模拟和实验测量,探测单元的太赫兹辐射吸收率仅为0.16~0.17%。因此,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保持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谐振腔高度不变,增加一层专门的太赫兹辐射吸收层在膜系结构的顶层上,以实现太赫兹辐射的探测与成像。Alan W. M. Lee等报道了采用160×120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进行实时、连续太赫兹波成像。敏感材料为位于氮化硅微桥上的氧化钒层。他们提出,为提高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需改进焦平面阵列的设计,其中的主要工作是优化太赫兹辐射吸收材料(Alan W. M. Lee, etc, “Real-time, continuous-wave terahertz imaging by use of a microbolometer focal-plane array”, Optics Letters, vol. 30, pp. 2563–2565, 2005)。
薄的金属或金属复合薄膜可以吸收太赫兹辐射,同时厚度低于50nm的膜厚对探测器的热容影响很小,利于高响应速率探测单元的制作,常用作太赫兹微阵列探测器的吸收层。N.Oda等采用基于氧化钒热敏薄膜的320×240和640×480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进行太赫兹辐射的探测。由于原有膜系结构对太赫兹辐射的吸收率仅为2.6~4%。因此,他们在膜系结构的顶层增加一层具有适当方块电阻的金属薄膜用作太赫兹辐射吸收层,将入射辐射频率为3THz时的噪声等效功率降至40pW(N. Oda, etc, “Detection of terahertzradiation from quantum cascade laser using vanadium oxide microbolometerfocal plane arrays”,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6940, pp. 69402Y-1–69402Y-12,2008)。将金属薄膜用作太赫兹辐射吸收层在文献(L. Marchese, etc, “Amicrobolometer-based THz imager”,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7671, pp. 76710Z-1–76710Z-8, 2010)中也有报道,通过优化金属吸收层的厚度可将太赫兹辐射吸收最大化。在专利201310124924.8中公开了一种红外-太赫兹双波段阵列探测器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微桥结构的顶层为双层氧化钒层,下层氧化钒层为具有高电阻温度系数(TCR)的无相变氧化钒层,用作红外与太赫兹波段的敏感层,上层氧化钒层具有较低的相变温度,可发生半导体相-金属相的可逆相变,半导体相时与下层氧化钒层一起用作红外吸收层,相变为金属相后用作太赫兹辐射吸收层。然而金属薄膜的吸收率有限,理想情况下无支撑金属薄膜的太赫兹辐射吸收率最高只有50%,集成到微桥结构中的金属薄膜的吸收率更低,而制备天线吸收结构可以大幅提高微桥结构的吸收效率,理论上吸收率可以达到100%。同时,以上方法中的微桥结构均采用增加的一层材料单独用作太赫兹辐射吸收层。
本研究小组在专利201510409891.0中公开了一种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薄膜的吸收率低,且只能单独用作太赫兹辐射吸收层的问题。该发明采用螺旋天线层(金属薄膜)同时作为光吸收层和电极引线层,采用位于螺旋天线层馈点处的小尺寸氧化钒层作为热敏感层,螺旋天线层具有吸收率高、可调谐、偏振探测等特点;螺旋天线层同时用作电极引线,可简化工艺、方便集成;氧化钒层热敏薄膜面积较小,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通过调整天线结构参数,可实现红外与太赫兹波段探测与成像。但该方法中,因螺旋天线层同时用作电极引线,受电极引线结构、宽度等的限制,天线种类与结构参数可调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薄膜的吸收率低,且天线种类与结构参数可调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包括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方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上设置有电路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上方设置有带有桥面和桥腿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与驱动电路之间具有由牺牲层制作而成的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上的上方设置有与电路接口相互连接的电极引线层,所述电极引线层设置有电极引线接口,所述电极引线层的上方设置有能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所述电极引线接口设置有氧化钒层,所述钝化层的上方设置有由桥面天线和桥腿天线组成的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馈点位于氧化钒层处。
所述天线层为铝、钨、钛、铂、镍、铬或者任何一种它们的合金,所述天线层的厚度为10~500nm。
所述氧化钒层的电阻温度系数为–2%/K~–6%/K,厚度为30~300nm。
所述桥面天线为贴片天线、领结型天线、对数天线、螺旋天线或槽型天线等中的一种,并且桥面天线在钝化层范围内天线结构、参数可调。
所述桥腿天线设置在桥腿的上方,桥腿天线的形状与桥腿的形状一致;桥腿天线在桥腿范围内天线的宽度可调。
牺牲层的材料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氧化的多孔硅或磷硅玻璃中的一种;所述支撑层由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构成,支撑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支撑层的厚度在0.1~1μm之间;所述电极引线层的材料为铝、钨、钛、铂、镍、铬或者任何一种它们的合金,电极引线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钝化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钝化层的厚度在50~300nm之间。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驱动电路集成到衬底上,再在带有驱动电路的衬底上制备牺牲层并图形化,露出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即是说牺牲层未覆盖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
在牺牲层上制备支撑层,图形化支撑层并使桥腿与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相连接;
在支撑层上制备电极引线层,并使电极引线层与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相连接,图形化电极引线层得到带有电极引线接口的电极引线层;
在电极引线层上制备钝化层,图形化钝化层得到能够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
制备氧化钒层,图形化氧化钒层使其覆盖电极引线接口并与之相连接;
⑥在钝化层上制备天线层,图形化天线层为桥面天线与桥腿天线,并且使天线馈点位于氧化钒层处;
⑦释放牺牲层形成谐振腔,形成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然后进行封装形成探测单元。
上述步骤②、④中,图形化支撑层和图形化钝化层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CHF3、CF4、SF6等氟基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与O2的混合气体,设置氟基气体与O2的流量比为10:20~90:10,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
上述步骤、⑥中,图形化电极引线层和图形化天线层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的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位于微桥结构顶层的桥腿分离天线层作为光吸收层,天线层由桥面天线和桥腿天线组成,桥腿天线对桥面天线的吸收特性起调制作用,有利于吸收频点调制与优化。
二、桥面天线和桥腿天线分离,桥面天线在钝化层范围内天线的种类、结构、参数可调,桥腿天线形状与桥腿一致,在桥腿范围内天线宽度可调。因此,具有天线独立可调、多频吸收与探测等优点。
三、通过分别调整桥面天线与桥腿天线的结构参数,用于红外与太赫兹波段探测与成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中a~h为本发明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简易制备流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a为已具有驱动电路的衬底,图b为制备好牺牲层的衬底,图c为制备好支撑层的衬底,图d为制备好电极引线层的衬底,图e为制备好钝化层的衬底,图f为制备好氧化钒层的衬底,图g为制备好天线层的衬底(图中桥面天线为螺旋天线),图h为释放掉牺牲层后的器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中a~e为本发明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简易制备流程的俯视图,其中图a为已制备有牺牲层、支撑层的衬底,图b为制备好电极引线层的衬底,图c为制备好钝化层的衬底,图d为制备好氧化钒层的衬底,图e为制备好天线层的微桥结构俯视图(图中桥面天线为领结型天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用于太赫兹辐射探测的桥腿分离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太赫兹辐射吸收曲线图;
图中标记:10-衬底、20-驱动电路、21-电路接口、30-牺牲层、40-支撑层、41-桥面、42-桥腿、50-电极引线层、51-电极引线接口、60-钝化层、70-氧化钒层、80-天线层、81-桥面天线、82-桥腿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包括衬底10和设置在衬底10上方的驱动电路20,所述驱动电路20上设置有电路接口21,所述驱动电路20的上方设置有带有桥面41和桥腿42的支撑层40,所述支撑层40与驱动电路20之间具有由牺牲层30制作而成的谐振腔,所述支撑层40上的上方设置有与电路接口21相互连接的电极引线层50,所述电极引线层50设置有电极引线接口,所述电极引线层50的上方设置有能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60,所述电极引线接口设置有氧化钒层70,所述钝化层60的上方设置有由桥面天线81和桥腿天线82组成的天线层80,所述天线层80的馈点位于氧化钒层70处。
微桥结构中,谐振腔高度为1.5~3μm(约红外辐射波长的1/4),以充分吸收红外波段的目标辐射,所述牺牲层3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氧化的多孔硅、磷硅玻璃等,牺牲层30可以用氧等离子轰击、反应离子刻蚀或者用化学试剂去除;支撑层40的材料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刚性保证微桥结构的稳定性,具有低的应力保证微桥受热形变较小,同时尽量选择热传导较低的材料来制备支撑层,所述支撑层40由单层薄膜构成或者由多层薄膜构成,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支撑层的厚度在0.1~1μm之间;所述电极引线层50为铝、钨、钛、铂、镍、铬或者任何一种它们的合金,厚度为10~200nm。所述钝化层60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厚度在50~300nm之间;所述氧化钒层70用作热敏感层,电阻温度系数为–2%/K~–6%/K,厚度为30~300nm。
天线层80材料为铝、钨、钛、铂、镍、铬或者任何(铝、钨、钛、铂、镍、铬)一种它们的合金,厚度为10~500nm。所述桥面天线81为贴片天线、领结型天线、对数天线、螺旋天线、槽型天线等中的一种,设置在整个钝化层60上,在钝化层(60)范围内天线结构、参数可调;所述桥腿天线82设置在桥腿42上,桥腿天线82形状与桥腿42一致,在桥腿42范围内天线宽度可调。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驱动电路20集成到衬底10上,再在带有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上制备牺牲层30并图形化,露出驱动电路20的电路接口21;即是说牺牲层未覆盖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
在牺牲层30上制备支撑层40,图形化支撑层并使桥腿与驱动电路20的电路接口21相连接;
在支撑层40上制备电极引线层50,并使电极引线层50与驱动电路20的电路接口21相连接,图形化电极引线层50得到带有电极引线接口的电极引线层;
在电极引线层上制备钝化层60,图形化钝化层得到能够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
制备氧化钒层70,图形化氧化钒层使其覆盖电极引线接口并与之相连接;
⑥在钝化层上制备天线层,图形化天线层为桥面天线与桥腿天线,并且使天线馈点位于氧化钒层处;
⑦释放牺牲层30形成谐振腔,形成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然后进行封装形成探测单元。
上述步骤②、④中,图形化支撑层和图形化钝化层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CHF3、CF4、SF6等氟基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与O2的混合气体,设置氟基气体与O2的流量比为10:20~90:10,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
上述步骤、⑥中,图形化电极引线层和图形化天线层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的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红外或太赫兹探测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制备方法,在衬底10上制备驱动电路20,在驱动电路20上制备电路接口21,如图1中a所示;
清洗带有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表面,去除表面沾污,并将带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在200oC下烘烤,以除去表面的水汽,增强粘接性能,用自动涂胶轨道进行光敏聚酰亚胺的涂覆,即制备牺牲层30,涂胶时通过控制转速为500~5000 rpm,对涂覆的光敏聚酰亚胺进行120oC下的烘烤以除去部分胶内的溶剂,利于曝光线条的整齐,采用NIKON光刻机对光敏聚酰亚胺进行曝光过程,经过曝光的带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已制备光敏聚酰亚胺)送到自动显影轨道进行胶的显影,显影液为标准的正胶显影液TMAH,显影后的光敏聚酰亚胺呈现出倒梯形图案,如图1中的b所示,随后将制备有光敏聚酰亚胺薄膜的带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放置在用惰性气体保护的退火烘箱中进行亚胺化处理,亚胺化温度设置为阶段上升,最高温度在250oC~400oC,恒温时间为30~120min,亚胺化后的光敏聚酰亚胺厚度在1.5~3μm范围内,牺牲层30部分覆盖衬底10;
采用PECVD设备及混频溅射技术制作低应力的氮化硅,即支撑层40,制备支撑层40的厚度范围在0.1~1μm范围内,然后对支撑层40进行光刻和刻蚀,刻蚀出支撑层40的图形,支撑层40部分覆盖电路接口图案,如图1中的c所示;
采用溅射设备制备一层金属铝薄膜用作电极引线层50,厚度在10~100nm范围内,然后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电极引线层50的图形化,反应离子刻蚀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设置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图形化后电极宽度为0.4~3μm,如图1中的d所示;
采用PECVD设备及混频溅射技术制作低应力的氮化硅,即钝化层60,制备钝化层60的厚度范围在50~300nm范围内,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钝化层60介质薄膜的图形化,刻蚀气体为CHF3、CF4、SF6等氟基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与O2的混合气体,设置氟基气体与O2的流量比为10:20~90:10,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刻蚀钝化层60后在支撑层中心形成矩形通孔图案露出电极引线接口51,如图1中的e所示;
采用磁控溅射设备制备氧化钒层70,溅射时控制溅射功率为100~500W,氧分压为0.5%~10%,溅射时间为5~60min,退火温度为200~600℃;氧化钒层70的图形化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设置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图形化氧化钒层70为矩形图案,覆盖电极引线接口51,如图1中的f所示;
采用溅射设备制备一层金属铝薄膜用作天线层80,厚度在10~500nm范围内,然后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天线层50的图形化,反应离子刻蚀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设置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图形化天线层为桥面天线81与桥腿天线82,如图1中的g所示。
用氧气等离子体轰击做完天线层80的微桥结构,将已经亚胺化的光敏聚酰亚胺(牺牲层30)去除,形成具有支撑层结构的探测单元,该探测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中的h所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用于太赫兹辐射探测的桥腿分离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该微桥结构作为太赫兹微阵列探测器的探测单元。
阵列探测器的微桥结构单元面积为35μm×35μm,首先在衬底10上制备驱动电路20,在驱动电路20上制备电路接口21,如图1中a所示;
清洗带有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表面,去除表面沾污,并将带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在200oC下烘烤,以除去表面的水汽,增强粘接性能,用自动涂胶轨道进行光敏聚酰亚胺的涂覆,即制备牺牲层30,涂胶时通过控制转速为500~5000 rpm,对涂覆的光敏聚酰亚胺进行120oC下的烘烤以除去部分胶内的溶剂,利于曝光线条的整齐,采用NIKON光刻机对光敏聚酰亚胺进行曝光过程,经过曝光的带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已制备光敏聚酰亚胺)送到自动显影轨道进行胶的显影,显影液为标准的正胶显影液TMAH,显影后的光敏聚酰亚胺呈现出倒梯形图案,如图1中的b所示,随后将制备有光敏聚酰亚胺薄膜的带驱动电路20的衬底10放置在用惰性气体保护的退火烘箱中进行亚胺化处理,亚胺化温度设置为阶段上升,最高温度在250oC~400oC,恒温时间为30~120min,亚胺化后的光敏聚酰亚胺厚度在1.5~3μm范围内,牺牲层30部分覆盖衬底10;
采用PECVD设备及混频溅射技术制作低应力的氮化硅,即支撑层40,制备支撑层40的厚度范围在0.1~1μm范围内,然后对支撑层40进行光刻和刻蚀,刻蚀出支撑层40的图形,支撑层40部分覆盖电路接口图案,如图1中的c所示;
采用溅射设备制备一层金属铝薄膜用作电极引线层50,厚度在10~100nm范围内,然后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电极引线层50的图形化,反应离子刻蚀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设置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图形化后电极宽度为0.4~3μm,如图1中的d所示;
采用PECVD设备及混频溅射技术制作低应力的氮化硅,即钝化层60,制备钝化层60的厚度范围在50~300nm范围内,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钝化层60介质薄膜的图形化,刻蚀气体为CHF3、CF4、SF6等氟基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与O2的混合气体,设置氟基气体与O2的流量比为10:20~90:10,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刻蚀钝化层60后在支撑层中心形成矩形通孔图案露出电极引线接口51,如图1中的e所示;
采用磁控溅射设备制备氧化钒层70,溅射时控制溅射功率为100~500W,氧分压为0.5%~10%,溅射时间为5~60min,退火温度为200~600℃;氧化钒层70的图形化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设置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图形化氧化钒层70为矩形图案,覆盖电极引线接口51,如图1中的f所示;
采用溅射设备制备一层金属铝薄膜用作天线层80,厚度在10~500nm范围内,然后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天线层50的图形化,反应离子刻蚀气体为BCl3、Cl2氯基金属刻蚀剂和N2、CH4等中性气体,设置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图形化天线层为桥面天线81与桥腿天线82,如图1中的g所示。桥面天线81为螺旋天线,螺旋天线的线条宽度为1.7μm,螺旋天线层的相邻线条间隙宽度为2.5μm,螺旋天线的馈点处间隔距离为3μm。桥腿天线82的宽度为1μm。
用氧气等离子体轰击做完天线层80的微桥结构,将已经亚胺化的光敏聚酰亚胺(牺牲层)去除,形成具有支撑层结构的探测单元,该探测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中的h所示。
采用CST软件仿真得到的该微桥结构的太赫兹辐射吸收曲线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采用前述参数设计的桥腿分离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具有多频吸收的特点,桥面天线在2.8THz与5.4THz附近具有吸收峰值,桥腿天线在2.5THz与4.6THz附近具有吸收峰值,可用于多频段太赫兹波探测与成像。

Claims (10)

1.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包括衬底和设置在衬底上方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上设置有电路接口,所述驱动电路的上方设置有带有桥面和桥腿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与驱动电路之间具有由牺牲层制作而成的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上的上方设置有与电路接口相互连接的电极引线层,所述电极引线层设置有电极引线接口,所述电极引线层的上方设置有能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所述电极引线接口设置有氧化钒层,所述钝化层的上方设置有由桥面天线和桥腿天线组成的天线层,所述天线层的馈点位于氧化钒层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层为铝、钨、钛、铂、镍、铬或者任何一种它们的合金,所述天线层的厚度为1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钒层的电阻温度系数为–2%/K~–6%/K,厚度为30~3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天线为贴片天线、领结型天线、对数天线、螺旋天线或槽型天线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腿天线设置在桥腿的上方,桥腿天线的形状与桥腿的形状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桥面天线在钝化层范围内天线结构、参数可调;桥腿天线在桥腿范围内天线的宽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其特征在于,牺牲层的材料为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氧化的多孔硅或磷硅玻璃中的一种;所述支撑层由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构成,支撑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支撑层的厚度在0.1~1μm之间;所述电极引线层的材料为铝、钨、钛、铂、镍、铬或者任何一种它们的合金,电极引线层的厚度为10~200nm;所述钝化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钝化层的厚度在50~300n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驱动电路集成到衬底上,再在带有驱动电路的衬底上制备牺牲层并图形化,露出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
在牺牲层上制备支撑层,图形化支撑层并使桥腿与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相连接;
在支撑层上制备电极引线层,并使电极引线层与驱动电路的电路接口相连接,图形化电极引线层得到带有电极引线接口的电极引线层;
在电极引线层上制备钝化层,图形化钝化层得到能够露出电极引线接口的钝化层;
制备氧化钒层,图形化氧化钒层使其覆盖电极引线接口并与之相连接;
⑥ 在钝化层上制备天线层,图形化天线层为桥面天线与桥腿天线,并且使天线馈点位于氧化钒层处;
⑦ 释放牺牲层形成谐振腔,形成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然后进行封装形成探测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④中,图形化支撑层和图形化钝化层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一种或者多种氟基气体与O2的混合气体,氟基气体与O2的流量比为10:20~90:10,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图形化电极引线层和图形化天线层采用光刻与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完成,反应离子刻蚀的气体为BCl3、Cl2和中性气体,BCl3和Cl2的流量比为10:30~90:10,中性气体的流量为0~90sccm,射频功率为100~500W,反应室压力为2~10Pa。
CN201610314140.5A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1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4140.5A CN105811061B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4140.5A CN105811061B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1061A CN105811061A (zh) 2016-07-27
CN105811061B true CN105811061B (zh) 2018-12-21

Family

ID=5645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414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11061B (zh) 2016-05-13 2016-05-13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10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7579B (zh) * 2017-05-11 2021-07-16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偏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28872B (zh) * 2017-05-11 2018-09-18 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偏振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8157B (zh) * 2018-02-28 2020-07-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材料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95185B (zh) * 2019-04-29 2020-11-2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集成亚波长金属环吸收结构的太赫兹波探测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223A (zh) * 2015-07-13 2015-09-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9163993B2 (en) * 2011-02-23 2015-10-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hermal detector, thermal det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3993B2 (en) * 2011-02-23 2015-10-2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Thermal detector, thermal det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CN104953223A (zh) * 2015-07-13 2015-09-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tection of terahertz radiation from quantum cascade laser,using vanadium oxide microbolometer focal plane arrays";Naoki Oda等;《2008 SPIE Digital Library -- Subscriber Archive Copy》;20081231;第4-5、7页,附图5-6、9 *
Naoki Oda等."Detection of terahertz radiation from quantum cascade laser,using vanadium oxide microbolometer focal plane arrays".《2008 SPIE Digital Library -- Subscriber Archive Copy》.2008,第4-5、7页,附图5-6、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1061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3190B (zh) 一种红外-太赫兹双波段阵列探测器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3223B (zh) 一种螺旋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11061B (zh) 一种桥腿分离天线耦合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5329B (zh) 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及多波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CN103606585B (zh) 一种高吸收结构的太赫兹室温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CN102529211B (zh) 一种增强太赫兹辐射吸收率的膜系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3580B (zh) 一种太赫兹波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5198B (zh) 基于超材料吸收器的太赫兹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77335B (zh) 短波光学热探测器及其焦平面阵列器件
CN103035981B (zh) 一种超薄金属膜太赫兹吸收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106B (zh) 一种宽波段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7077A (zh) 一种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98725B (zh) 用于吸收太赫兹辐射的粗糙黑化金属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8157A (zh) 一种超材料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29717A (zh) 一种宽频带高吸收太赫兹波的微桥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5811B (zh) 高TCR吸收敏感复合薄膜的THz探测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6129167B (zh) 一种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1110B (zh) 顶端扩展的十字型太赫兹吸收结构及其应用
CN106115604B (zh) 基于超材料结构的太赫兹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8604B (zh) 基于混合谐振模式的宽光谱微测辐射热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3138B (zh) 基于干涉增强结构的胶体量子点红外焦平面阵列及制备方法
CN105048103A (zh) 一种用于吸收太赫兹波的超薄金属膜的制备方法
CN202066596U (zh) 红外探测器及多波段非制冷红外焦平面
CN103035983A (zh) 一种太赫兹辐射吸收层及其制备方法
CN205176417U (zh) 一种宽带的中红外调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