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5975B -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05975B CN105805975B CN201610173390.1A CN201610173390A CN105805975B CN 105805975 B CN105805975 B CN 105805975B CN 201610173390 A CN201610173390 A CN 201610173390A CN 105805975 B CN105805975 B CN 1058059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tricting element
- aperture
- heating
- flow arrangement
- part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 F25B2347/023—Set point defros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8—Means for preventing liquid refrigerant entering into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室外机向分流装置发送除霜信号;分流装置在接收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控制;在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回气过热度调节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该方法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根据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在空调系统进行制热时,系统将热量从室外送至室内,室外换热器充当蒸发器,当室外环境温度接近或者低于冰点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将在蒸发器表面凝结并结霜。由于蒸发器的结霜加大了蒸发器表面与空气间的传热热阻,因而增加了气流通过蒸发器时的流动阻力,使得通过蒸发器的空气流量减少,换热效率明显降低,导致室外环境和冷媒之间的换热量下降,系统工作状况恶化,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空调系统进行制热时,需采取除霜措施。
相关技术中,通过控制四通阀以使系统中的冷媒逆向循环,将室外换热器转换为冷凝器,并关闭室内风机,利用压缩机的高温气态冷媒进行除霜。但是对于多联机系统,由于室外机与分流装置之间的距离通常很远,在采用普通的除霜控制方法时,容易导致压缩机大量回液,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在对多联机系统进行除霜时,需采取相应措施来防止压缩机出现大量回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根据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对系统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多个室内机和分流装置,所述室外机包括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分流装置中,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用于在所述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对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所述除霜模式时,所述室外机向所述分流装置发送除霜信号;所述分流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控制;在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节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在分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一开度,并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开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冷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二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直至接收到所述室外换热器完成除霜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三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三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至第三开度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其中,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并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开度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热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五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五开度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多个室内机;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中设有制热节流元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用于在所述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对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其中,在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所述除霜模式时,所述室外机向所述分流装置发送除霜信号,所述分流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控制,并在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所述分流装置实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节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在分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分流装置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一开度,并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开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冷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二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直至接收到所述室外换热器完成除霜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三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三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至第三开度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其中,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过热度,所述分流装置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并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开度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热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五开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五开度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时,通过室外机控制器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室外机100、分流装置200、室外换热器1、四通阀2、压缩机3、储液罐4、四个单向阀5、6、7和8、四个电磁阀9、10、11和12、气液分离器13、第一换热器14、电子膨胀阀15、四个单向阀16、17、18和19、第二换热器20、制热节流元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以及多联机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多个室内机和分流装置,室外机包括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制热节流元件设置在分流装置中,制热节流元件用于在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对进入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多联机系统中,室外机100包括室外换热器1、四通阀2、压缩机3、储液罐4以及四个单向阀5、6、7和8,其中,压缩机3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压缩机3的排气口与四通阀2的第一阀口相连,压缩机3的回气口与储液罐4的一端相连,储液罐4的另一端与四通阀2的第二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1的一端与四通阀2的第三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1的另一端分别与单向阀7的出口和单向阀8的入口相连,四通阀2的第四阀口分别与单向阀5的出口和单向阀6的入口相连。
分流装置200包括气液分离器13、第一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20、电子膨胀阀15、制热节流元件21、四个电磁阀9、10、11和12和四个单向阀16、17、18和19。其中,第一换热器14和第二换热器20可以为板式换热器,电子膨胀阀15连接在第一换热器14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入口之间,制热节流元件21连接在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换热流路的出口与第二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路的入口之间,制热节流元件21可以为电子膨胀阀。分流装置200通过四个电磁阀9、10、11和12和四个单向阀16、17、18和19与多个室内机(图中未具体示出)相连。
当多联机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时,从压缩机3的排气口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四通阀2和单向阀6进入气液分离器13,经过电磁阀9和电磁阀11进入制热室内机,制热室内机出口的液态冷媒经过单向阀16和单向阀18进入第二换热器20,从第二换热器20的第一换热流路出来的冷媒,部分经制热节流元件21节流后进入室外换热器1蒸发。
在多联机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过程中,如果室外换热器结霜至一定程度,则控制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当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控制四通阀2进行切换,此时从压缩机3出来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四通阀2直接进入室外换热器1,以除去室外换热器1覆盖的霜层,然后经过单向阀8进入气液分离器13,经过第一换热器14、电子膨胀阀15和第二换热器20后,再经过单向阀17和单向阀19进入室内机,并从电磁阀10和电磁阀12、单向阀5、四通阀2以及储液罐4回到压缩机3。
由于多联机系统中,室外机与分流装置之间的距离通常很远,配管长度可超过百米,系统冷媒充注量会很多。而且,在外侧工况较为恶劣时,室外换热器结霜很快,冷媒大量积存至储液罐中,在系统进入除霜模式前,储液罐的剩余容积通常很小。因此,当通过控制四通阀以使系统中的冷媒逆向循环时,如果直接将制热节流元件开启,气管会直接与压缩机的回气口接通,室内机和配管中积存的大量液态冷媒迅速向压缩机的回气口流动,瞬间就可以占满储液罐,导致压缩机大量回液,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当室外机与分流装置之间存在高度方向的落差时,情况会更加恶劣。因此,普通的除霜控制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多联机系统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压缩机出现大量回液。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该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室外机向分流装置发送除霜信号。
S2,分流装置在接收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控制。
S3,在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实时获取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回气过热度调节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在分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分流装置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回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一开度,并在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第一开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时,或者在分流装置接收到四通阀切换到制冷方式的信号时,分流装置对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第一预设过热度和第一开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分流装置接收到除霜信号时,进入第一阶段的控制,首先控制制热节流元件退出正常的PI(Proportional Integral,比例积分)控制状态,并控制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为零,即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然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t2判断回气过热度SSH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A1。如果回气过热度SSH大于第一过热度A1,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一开度B1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或者当四通阀的切换完成信号=ON时,退出第一阶段的控制,并进入第二阶段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二阶段,分流装置控制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直至接收到室外换热器完成除霜的信号时,分流装置对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第三阶段。其中,第二开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分流装置执行第二阶段的控制时,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二开度B2并保持不变,直到室外换热器除霜完成信号=ON时,退出第二阶段的控制,并进入第三阶段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三阶段,分流装置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关至第三开度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判断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其中,如果判断回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并在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第四开度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间时,或者在分流装置接收到四通阀切换到制热方式的信号时,分流装置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五开度。当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第五开度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时,控制多联机系统退出除霜模式。其中,第三开度、第四开度、第五开度、第四预设时间、第五预设时间、第六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过热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分流装置执行第三阶段的控制时,首先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关闭至第三开度B3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t4,然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t5判断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A2。如果回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A2,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B4并持续第六预设时间t6,或者当四通阀的切换完成信号=ON时,控制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五开度B5并持续第七预设时间t7后,退出除霜控制,制热节流元件进入正常的PI控制状态,同时多联机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在分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100、多个室内机(图中未具体示出)和分流装置200。
具体地,室外机100包括压缩机3、室外换热器1和四通阀2,分流装置200中设有制热节流元件21,制热节流元件21用于在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对进入室外换热器1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具体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室外机100向分流装置200发送除霜信号,分流装置200在接收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21进行控制,并在对制热节流元件21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分流装置200实时获取压缩机3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回气过热度调节制热节流元件21的开度。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分流装置200通过对制热节流元件21进行分段控制,并在分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3的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21进行灵活调节,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分流装置200对制热节流元件21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分流装置200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回气过热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分流装置200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一开度,并在制热节流元件21的开度大于等于第一开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时,或者在分流装置200接收到四通阀2切换到制冷方式的信号时,分流装置200对制热节流元件21的控制进入第二阶段。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分流装置200接收到除霜信号时,进入第一阶段的控制,首先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退出正常的PI控制状态,并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的开度为零,即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t1,然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t2判断回气过热度SSH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A1。如果回气过热度SSH大于第一过热度A1,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一开度B1并持续第三预设时间t3,或者当四通阀2的切换完成信号=ON时,退出第一阶段的控制,并进入第二阶段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二阶段,分流装置200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直至接收到室外换热器1完成除霜的信号时,分流装置200对制热节流元件21的控制进入第三阶段。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分流装置200执行第二阶段的控制时,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二开度B2并保持不变,直到室外换热器除霜完成信号=ON时,退出第二阶段的控制,并进入第三阶段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三阶段,分流装置200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关至第三开度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判断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其中,如果判断回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分流装置200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四开度,并在制热节流元件21的开度大于等于第四开度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间时,或者在分流装置200接收到四通阀2切换到制热方式的信号时,分流装置200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五开度。当制热节流元件21的开度大于等于第五开度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时,通过室外机控制器(图中未具体示出)控制多联机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具体地,如图3所示,当分流装置200执行第三阶段的控制时,首先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关闭至第三开度B3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t4,然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t5判断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A2。如果回气过热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A2,则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四开度B4并持续第六预设时间t6,或者当四通阀2的切换完成信号=ON时,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开启至第五开度B5并持续第七预设时间t7后,退出除霜控制,制热节流元件21进入正常的PI控制状态,同时多联机系统退出除霜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在多联机系统进入除霜模式时,通过分段控制策略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并在分段控制过程中根据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对制热节流元件进行灵活调节,以避免多联机系统在除霜时,压缩机大量回液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对系统的除霜时间影响很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室外机、多个室内机和分流装置,所述室外机包括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压缩机,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设置在所述分流装置中,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用于在所述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对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所述除霜模式时,所述室外机向所述分流装置发送除霜信号;
所述分流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控制;
在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节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其中,
当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时,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一开度;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在所述第三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至第三开度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过热度,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在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所述第一开度后,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开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冷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二阶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直至接收到所述室外换热器完成除霜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三阶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阶段,在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所述第四开度后,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开度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热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五开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系统中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五开度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时,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6.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四通阀;
多个室内机;
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中设有制热节流元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用于在所述多联机系统以除霜模式运行时对进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冷媒进行节流控制,其中,在所述多联机系统进入所述除霜模式时,所述室外机向所述分流装置发送除霜信号,所述分流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除霜信号时采用分段控制策略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控制,并在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中,所述分流装置实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回气过热度,并根据所述回气过热度调节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其中,
当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进行分段控制的过程包括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时,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二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过热度,所述分流装置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一开度;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在所述第三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关至第三开度并持续第四预设时间后,每隔第五预设时间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过热度,如果判断所述回气过热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过热度,所述分流装置则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在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所述第一开度后,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开度且持续第三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冷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二阶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保持第二开度不变,直至接收到所述室外换热器完成除霜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对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进入所述第三阶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阶段,在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四开度后,在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四开度且持续第六预设时间时,或者在所述分流装置接收到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制热方式的信号时,所述分流装置控制所述制热节流元件开启至第五开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热节流元件的开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五开度且持续第七预设时间时,通过室外机控制器控制所述多联机系统退出所述除霜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73390.1A CN105805975B (zh) | 2016-03-23 | 2016-03-23 |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73390.1A CN105805975B (zh) | 2016-03-23 | 2016-03-23 |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05975A CN105805975A (zh) | 2016-07-27 |
CN105805975B true CN105805975B (zh) | 2019-01-18 |
Family
ID=5645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73390.1A Active CN105805975B (zh) | 2016-03-23 | 2016-03-23 |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059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24557B (zh) * | 2016-11-07 | 2018-09-07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系统及其除霜时的防回液控制方法 |
US12104833B2 (en) | 2019-09-11 | 2024-10-01 |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2564A (en) * | 1994-08-08 | 1998-03-31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Heat pum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le operation with inhibition of foaming |
JP2003240310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室外機 |
WO2006112322A1 (ja) * | 2005-04-18 | 2006-10-26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3512153A (zh) * | 2013-07-16 | 2014-01-15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676845A (zh) * | 2015-03-26 | 2015-06-03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
CN105318454A (zh) * | 2015-11-13 | 2016-02-10 | 清华大学 | 一种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2016
- 2016-03-23 CN CN201610173390.1A patent/CN10580597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2564A (en) * | 1994-08-08 | 1998-03-31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Heat pum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ble operation with inhibition of foaming |
JP2003240310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室外機 |
WO2006112322A1 (ja) * | 2005-04-18 | 2006-10-26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3512153A (zh) * | 2013-07-16 | 2014-01-15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676845A (zh) * | 2015-03-26 | 2015-06-03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多联机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
CN105318454A (zh) * | 2015-11-13 | 2016-02-10 | 清华大学 | 一种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05975A (zh) | 2016-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24557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除霜时的防回液控制方法 | |
US9506674B2 (en) | Air conditioner including a bypass pipeline for a defrosting operation | |
CN105928059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 |
CN108105912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防冷媒偏流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
JP3775358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07559955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低温控制方法 | |
US8424333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WO2013001976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7940826A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冷媒分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7228439A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US20110146314A1 (en) | Refrigerating device | |
CN106524336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防回液控制方法 | |
CN112119273B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JP2010159926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WO2013065233A1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CN112444000A (zh) | 空调器 | |
US20230074034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9654764A (zh) | 一种双级增焓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 |
CN112443997A (zh) | 空调器 | |
CN105805975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制热节流元件的控制方法 | |
EP3892928B1 (en) |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5841292B (zh) | 多联机系统及其补液控制方法 | |
CN108131803A (zh) | 多联机空调的控制方法 | |
CN107504708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973925U (zh) | 多联机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