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4123A -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4123A
CN105804123A CN201610136757.2A CN201610136757A CN105804123A CN 105804123 A CN105804123 A CN 105804123A CN 201610136757 A CN201610136757 A CN 201610136757A CN 105804123 A CN105804123 A CN 105804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layer
bas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thod
concre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67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4123B (zh
Inventor
吴楚辉
张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an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a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a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367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4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4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4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4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41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4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for making damp-proof; Protection against corrosion
    • E04B1/644Damp-proof cour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65Sheets or foils impervious to water and water vap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压实土层后,在土层上浇筑第一基底混凝土层;在第一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上浇筑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在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基底钢筋架构后,在钢筋架构中浇筑第三基底混凝土层;在第三基底混凝土层上浇筑混凝土表层,得到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对钢模进行涂油层刨光操作后,将钢模用拉结螺栓连接制备得到浇筑框架,并在拉结螺栓中间设置止水钢板;采用分段浇筑法在浇筑框架中浇筑外墙混凝土;拆解浇筑框架后,填埋回填土,得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上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防水防渗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作为最常见的原材料,被广泛采用。其中,许多混凝土结构都是构筑在潮湿、多水甚至是酸、碱、油盐和其他各种对混凝土和砂浆结构明显有害的环境中,因此,在构筑混凝土结构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防渗、防水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长久耐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领域,其对于防渗和防水的要求尤为严格。
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了诸多防水、防渗施工方法,但是这些防水、防渗施工方法依然存在防水、防渗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水防渗性能较好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S110:压实土层后,在所述土层上浇筑第一基底混凝土层;
S120:在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在所述防水卷材上浇筑第二基底混凝土层;
S130:在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基底钢筋架构后,在所述钢筋架构中浇筑第三基底混凝土层;
S140:在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上浇筑混凝土表层,得到所述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
S200: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S210:对所述钢模进行涂油层刨光操作后,将所述钢模用拉结螺栓连接制备得到浇筑框架,并在所述拉结螺栓中间设置止水钢板;
S220:采用分段浇筑法在所述浇筑框架中浇筑外墙混凝土;
S230:拆解所述浇筑框架后,填埋回填土,得到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10中,所述拉结螺栓与所述止水钢板垂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10中,所述拉结螺栓与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比为1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10中,还向所述浇筑框架内置入外墙钢筋架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墙钢筋架构包括若干螺纹钢筋和若干扎线,所述扎线绑扎设置于所述螺纹钢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30中,还向所述外墙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230中,每隔一预设时间向所述外墙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采用C15细石混凝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采用C25细石混凝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表层采用C10细石混凝土。
上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的构建和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构建,对两个防水结构层以及两者的结合处分别进行防水防渗处理,建筑的整体防水防渗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的构建和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构建,对两个防水结构层以及两者的结合处分别进行防水防渗处理,以进一步加强整体建筑的防水防渗性能。上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尤其适用于地下建筑以及低洼且土层含水量高的建筑等防水防渗要求较高的建筑。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S110:压实土层后,在所述土层上浇筑第一基底混凝土层。
通过步骤S110对建筑基底的土层进行压实后,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强筑底强度,利于后续建筑物受力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土层的渗水量,利于整体建筑的防水防渗效果。例如,在所述步骤S110中,采用打桩机对所述土层进行压实操作,如此,可以加强对土层的压实程度。
S120:在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在所述防水卷材上浇筑第二基底混凝土层。
通过在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之间铺设所述防水卷材,这样,所述防水卷材可以隔绝从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渗透出来的水分,以避免水分进入至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内部,起到防水防渗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物整体结构的防水防渗性能,例如,在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根部位置处预留待搭接的部分所述防水卷材,这样,在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根部位置处预留待搭接的部分所述防水卷材就可以直接与建筑外墙进行搭接固定,避免基底与外墙之间的结合处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例如,在所述步骤S120中,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为2mm~3.5mm;又如,在所述步骤S120中,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为3mm~3.5mm;又如,在所述步骤S120中,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为3mm,这样,其厚度利于施工。
为了加强所述防水卷材的机械强度,以及加强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之间粘持强度,进而加强防水防渗性能,例如,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沙层、第一粘合剂层、第一环氧树脂层、中固芯高分子树脂基材、第二环氧树脂层、第二粘合剂层及第二沙层,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一沙层粘接,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与所述第二沙层粘接,如此,可以加强所述防水卷材的机械强度,以及加强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之间粘持强度,进而加强防水防渗性能。
为了进一步加强所述防水卷材的机械强度,以及加强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之间粘持强度,进而加强防水防渗性能,在所述防水卷材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材质相同设置,其包括50份~65份的烯烃共聚物、30份~45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份~10份的钛白粉、2份~3.5份的抗氧剂、22份~30份的白油、5份~10的沥青和8份~12份的煅烧硅藻土,在所述防水卷材中,通过在中固芯高分子树脂基材与第一粘合剂层之间设置第一环氧树脂层,以及通过在中固芯高分子树脂基材与第二粘合剂层之间设置第二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中含有脂肪烃、醚基和极活泼的环氧基团,烃基和醚基具有很强的极性,能与中固芯高分子树脂基材界面产生电磁引力,且环氧基团能与高分子树脂基材的碳碳双键形成化学键,从而使中固芯高分子树脂基材与第一环氧树脂层以及第二环氧树脂层牢固地粘结在一起。此外,环氧基团能与粘合剂层中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碳碳双键形成化学键,使第一环氧树脂层与第一粘合剂层以及第二环氧树脂层与第二粘合剂层层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第一环氧树脂层和第二环氧树脂层作为过渡层使中固芯高分子树脂基材与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防水材料各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以防止水的渗入,防水性能较好,如此,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防水卷材的机械强度,以及加强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之间粘持强度,进而加强防水防渗性能。
S130:在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基底钢筋架构后,在所述钢筋架构中浇筑第三基底混凝土层。
S140:在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上浇筑混凝土表层,得到所述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
为了提高所述混凝土表层的平整度,加强建筑物基底的美观程度,例如,在所述步骤S140中,还对所述混凝土表层进行磨砂处理;又如,在所述步骤S140中,所述混凝土表层的厚度为4cm~6cm;又如,还在所述混凝土表层之上铺设地砖或防水织物等,这样,可以提高所述混凝土表层的平整度,加强建筑物基底的美观程度,且还可以起到加强建筑物防水防渗的效果。
为了加强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的密实程度,用于起到加强防水防渗性能,例如,在浇筑或铺设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时,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法浇筑或铺设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又如,在第一基底混凝土、第二基底混凝土及第三基底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如,减水剂等,以提高自凝固程度,可以理解,在第一基底混凝土、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及第三基底混凝土强度增长过程中,整体体积会微微增大,从而产生压应力以抵消由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从而达到防止或减少裂缝的目的,即可以减少或避免施工缝的产生,从而可以加强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的密实程度,用于起到加强防水防渗性能。
为了提高第一基底混凝土、第二基底混凝土及第三基底混凝土的品质,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施工后的防水防渗效果,例如,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其是指细石粒径在5~10mm范围内的混凝土,作为基底垫层作用;又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其是指细石粒径在15~25mm范围内的混凝土,用于起到过渡以及粘持所述防水卷材的作用;又如,所述混凝土表层采用C10细石混凝土,用于起到基底表层防护作用。
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的浇筑品质,例如,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的浇筑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合理划分施工作业面,混凝土浇筑应严格分层进行,并一次连续施工完成,前后及上下层之间接头应严格控制在水泥的初凝时间内,将操作工序分成几个作业组同时相向或相背而行,具体将操作工序划分为四个操作班组,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一个圆,并在圆周上平均分为ABCD四个节点,起点处: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分别对应ABCD四个节点,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同时进行浇筑操作,甲组和丙组在D点会合回头,乙组和丁组在C点会合回头。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固定区段,建立质量责任制,以确保施工质量,严格做到定点定量下料,每次定量下料,并在施工界限上作出标志,这样下料均匀,以避免下料像波浪形,一些大的骨料就集中到峡谷处,造成局部缺浆峰窝。这样,可以提高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及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的浇筑品质,进而提高后续的防水防渗性能。
S200: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S210:对所述钢模进行涂油层刨光操作后,将所述钢模用拉结螺栓连接制备得到浇筑框架。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渗防性能。例如,在所述拉结螺栓中间设置止水钢板;又如,在所述步骤S210中,所述拉结螺栓与所述止水钢板垂直设置;又如,在所述步骤S210中,所述拉结螺栓与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比为10:(1~2),这样,所述拉结螺栓可以提高所述浇筑框架的强度,通过设置所述止水铁板,可以防止水沿着拉结螺栓渗漏,形成引水通路,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机械强度,并且提高防水防渗程度,例如,在所述步骤S210中,还向所述浇筑框架内置入外墙钢筋架构。所述外墙钢筋架构包括若干螺纹钢筋和若干扎线,所述扎线绑扎设置于所述螺纹钢筋,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机械强度,并且提高防水防渗程度。另一方面,螺纹钢筋可以增加握裹力和止水能力。
S220:在所述浇筑框架中浇筑外墙混凝土。
为了进一步防水防渗防性能,并且优化施工操作,例如,采用分段浇筑法在所述浇筑框架中浇筑外墙混凝土;又如,相邻两次浇筑外墙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为6天~7天,这样,可以使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充分收缩,以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然后再对施工缝进行防水防渗处理,从而减少渗漏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分段浇筑法虽然会增加施工缝,但是由于外墙的所述浇筑框架的限制,例如,所述浇筑框架的长度、宽度、开口以及复杂结构的限制等,尤其是在进行大型建筑的浇筑操作时,很难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法进行浇筑,即使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法浇筑也很有可能会产生浇筑后过度收缩等问题。但是,基底的混凝土结构层却可以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法进行浇筑,其原因在于,基底混凝土的建筑的浇筑框架具有较大的可施工面积,与外墙的所述浇筑框架有着本质的区别。
基于采用分段浇筑法在所述浇筑框架中浇筑外墙混凝土,为了减少或避免由于采用此种方式带来的施工缝对整体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影响,例如,在拆解所述建筑框架后,还对施工缝进行加强密实操作;又如,采用H-I改性树脂防水胶对所述施工缝进行涂覆操作,其中,H-I改性树脂防水胶包括A、B双组分,俗称AB胶,H-I改性树脂防水胶对混凝土表面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渗入混凝土体内的施工缝后,A、B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硬化树脂堵塞混凝土体内的施工缝。该硬化树脂在水浸泡下能产生微膨胀,进一步加强混凝土的防水渗漏性能,并且H-I改性树脂防水胶属可溶解于水的气硬性胶凝材料,在干燥状态下凝结硬化,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在20℃以上的干燥环境条件下,可以进行正常硬化化学反应,在低温状态下也可缓慢硬化,施工操作也极其便捷。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由于采用分段浇筑法带来的施工缝对整体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影响。
S230:拆解所述浇筑框架后,填埋回填土,得到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及防水防渗性能,例如,折弯待搭接的部分所述防水卷材使其紧贴建筑外墙,这样,可以使得所述防水卷材更好地包覆基底结构以及外墙结构,更好地避免水分从两者的连接处渗漏出来,如此,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及防水防渗性能。
为了提高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品质,例如,在所述步骤S230中,还向所述外墙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操作;又如,在所述步骤S230中,每隔一预设时间向所述外墙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渗性能,例如,所述回填土包括从上至下的如下层叠结构:混凝土层、碎石层、宕渣层、素土夯实层、黏质土层和基底土层,其中,所述基底土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水泥灰10份~20份、煤粉灰50份~60份、钢渣粉5份~7份、细砂土30份~45份、细卵石10份~20份,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水防渗性能。
上述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包括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的构建和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构建,对两个防水结构层以及两者的结合处分别进行防水防渗处理,建筑的整体防水防渗性能较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S110:压实土层后,在所述土层上浇筑第一基底混凝土层;
S120:在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在所述防水卷材上浇筑第二基底混凝土层;
S130:在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上铺设基底钢筋架构后,在所述钢筋架构中浇筑第三基底混凝土层;
S140:在所述第三基底混凝土层上浇筑混凝土表层,得到所述建筑基底防水结构层;
S200: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的浇筑,包括如下步骤:
S210:对所述钢模进行涂油层刨光操作后,将所述钢模用拉结螺栓连接制备得到浇筑框架,并在所述拉结螺栓中间设置止水钢板;
S220:采用分段浇筑法在所述浇筑框架中浇筑外墙混凝土;
S230:拆解所述浇筑框架后,填埋回填土,得到所述建筑外墙防水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0中,所述拉结螺栓与所述止水钢板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0中,所述拉结螺栓与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比为10:(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0中,还向所述浇筑框架内置入外墙钢筋架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钢筋架构包括若干螺纹钢筋和若干扎线,所述扎线绑扎设置于所述螺纹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30中,还向所述外墙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30中,每隔一预设时间向所述外墙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混凝土层采用C15细石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底混凝土层采用C25细石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表层采用C10细石混凝土。
CN201610136757.2A 2016-03-10 2016-03-10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04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6757.2A CN105804123B (zh) 2016-03-10 2016-03-10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6757.2A CN105804123B (zh) 2016-03-10 2016-03-10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4123A true CN105804123A (zh) 2016-07-27
CN105804123B CN105804123B (zh) 2019-03-29

Family

ID=5646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675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04123B (zh) 2016-03-10 2016-03-10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41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187A (zh) * 2017-03-31 2017-06-20 安徽金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1534A (ja) * 2002-04-12 2003-10-24 Shizuoka Rekisei Kogyo Kk 防水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面の防水施工方法
CN201588229U (zh) * 2009-12-07 2010-09-22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下室防水施工系统
CN203129339U (zh) * 2012-12-29 2013-08-14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板
CN104264717A (zh) * 2014-09-05 2015-01-07 李影 一种地下室刚柔结合防水施工方法
KR20150094000A (ko) * 2014-02-10 2015-08-19 송영헌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복합방수공법
CN204983662U (zh) * 2015-09-17 2016-01-20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对拉螺杆与钢管排架组合单侧支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421B (zh) * 2014-02-18 2015-09-30 惠州湖工成松防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水材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1534A (ja) * 2002-04-12 2003-10-24 Shizuoka Rekisei Kogyo Kk 防水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面の防水施工方法
CN201588229U (zh) * 2009-12-07 2010-09-22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下室防水施工系统
CN203129339U (zh) * 2012-12-29 2013-08-14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预制外墙防水连接板
KR20150094000A (ko) * 2014-02-10 2015-08-19 송영헌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복합방수공법
CN104264717A (zh) * 2014-09-05 2015-01-07 李影 一种地下室刚柔结合防水施工方法
CN204983662U (zh) * 2015-09-17 2016-01-20 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对拉螺杆与钢管排架组合单侧支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69187A (zh) * 2017-03-31 2017-06-20 安徽金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4123B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1257A (zh)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地下室抗裂防渗施工方法
CN100522866C (zh) 一种不裂建筑砂浆
CN108675699A (zh) 一种耐腐蚀地聚合物混凝土灌注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工艺
CN108374566B (zh) 一种背水面渗漏水修缮工艺
CN103669417B (zh) 预制地下室外墙接缝处环氧树脂水泥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CN202945622U (zh) 一种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底板裂缝的复合修补结构
CN106242482B (zh) 高流动度吹填海泥防渗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2219A (zh) 填充墙顶部塞缝施工方法
CN107574842A (zh) 地下室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CN102116092A (zh) 用于补偿混凝土收缩防止裂缝的加强带施工方法
CN105804123A (zh) 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方法
CN207812509U (zh) 底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CN1242126C (zh) 一种渠道接缝防滲施工方法
CN110439016A (zh) 一种桩基基础防水施工方法
CN104712088A (zh) 一种预制叠合楼板后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05735366A (zh) 基于混凝土的防水施工方法
CN108867709A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209244008U (zh) 一种防渗水外墙结构
CN209924154U (zh) 预埋管防渗加固结构
CN20676887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结构
CN110714788A (zh) 隧道二衬裂缝注浆修复方法
CN109339258B (zh) 地下室冗余防水结构
KR101070372B1 (ko) 그라우트형 합성 강널말뚝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107761669A (zh) 防裂沥青混凝土与粘土的防渗接头的施工方法
CN115949097B (zh) 防散水下沉和地下室外墙防水脱落施工方法及施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